航天器

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载人太空船都是航天器,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运载火箭发时一次就丢弃,进入大气层被烧毁。载人太空船升空后,能返回

地球,但返回的只是载人的指挥舱,并且,只能使用一次。航天飞机形状像飞机,有机翼,在空间完成任务后,能像普通飞机一样飞回地球,在大气层中用机翼滑翔降落,在普通机场水平着陆,并能重复使用。

航天飞机的机头是流线形的,里面装着姿态控制火箭,它是航天飞机的方向盘,控制飞机的飞行姿势。由于姿态控制火箭的喷气管有的朝后,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朝外侧,所以,宇航员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操纵某个方向的喷管,就能改变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或者俯仰,或者翻滚,或者向左,或者向右。机头后面是乘员舱,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是驾驶室, 正前方有 6 扇前窗,周围是弦窗。弦窗玻璃是特殊玻璃,有三层,外层是隔热玻璃,中层是缓冲玻璃,里层是密封玻璃。前窗后面摆满许多不同的机械装置,机械装置后面是一排宇航员的座椅,由于驾驶舱很小,没有多余活动的地方,宇航员必须安分守己地端坐在座椅上。航天飞机是由高性能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驾驶的,但也可由宇航员手动操纵。宇航员如果想休息,可以通过一架狭窄的金属梯子下到中间生活室,宇航员的吃、喝、睡、娱乐都在这里面。下层是机械室,装有环境控制系统,保证机内的环境与地球上的一样。

航天飞机的机身主要是货舱,可以携带 30 吨各式各样的器材,比如人造

卫星、航天站、天文望远镜等,普通的人造卫星,一次可以装运 5 颗。

在货舱里装有遥控机械手,尽管它不起眼,却是在太空中进行工作的主角。遥控机械手像人手一样,分为臂、手、指。它的臂有三节,长 15.24 米。

第三节是空心的,里面有一段长 0.6 米的管子,这是它的手,可以自由伸缩。手的末端装有抓取器,这是手指。遥控机械手由宇航员遥控,灵活性与人臂一样,甚至更好。航天飞机的遥控机械手,曾经把一个直径 4.5 米、长 18

米、重 29 吨的圆形金属架从货舱里取出,放到太空中,再把一个正在轨道上

飞行、重 11 吨的失效人造卫星取回货舱。你猜用了多少时间?才 16 分钟。

航天飞机的尾部装有 5 台发动机。三台大型发动机是最先进的液氧液氢

火箭发动机,主要在升空时使用,总推力 510 吨,两台小型的发动机在太空中使用。航天飞机和航空飞机一样,有主翼、副翼、垂直尾翼,这些机翼都是在返回地球时,起刹车作用的。

航天飞机的外壳由铝合金制成。由于航天飞机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 会摩擦生热,温度高达 1590 摄氏度,因此,飞机的全身还镶满几万块防热瓦,

这些防热瓦可耐 1800 摄氏度的高温。

航天飞机还有两个亲密的伙伴,一个是在它身后的庞然大物——外挂燃料箱,主要灌装液氧、液氢燃料的;另一个是两支固体火箭助推器,长 45.46

米,总推力 2600 吨。

认识了航天飞机的模样、性能和五脏六腑后,我们来看看它的航天表演。航天飞机威武地矗立在发射台上,随着倒数计时到零,两架固体火箭助

推器点火,三台大型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点火,闪着耀眼光芒的火焰从尾部喷出,产生震撼大地的冲击力,航天飞机缓缓升空了。6 秒钟后,超出 75 米高的发射塔。30 秒后,达到每秒 350 米,超过音速。两分钟后,距地面 50 千米时,这时助推器的燃料用完,与航天飞机脱离。分离后的助推器下降到距地面 5.8 千米时,锥形顶帽的弹射器把头罩抛掉,折叠在里面的五顶降落伞先后打开,使助推器减速溅落在海上回收。带着外挂燃料箱的航天飞机继续升高,达到 800 千米高度,航天飞机抛掉燃料已用光的外挂燃料箱。外挂

燃料箱落入大气层,大部分被烧掉,部分残骸落入海中,所以外挂燃料箱是唯一不能回收的装置。11 分钟后,航天飞机进入地球轨道,在轨道上飞行 7

到 28 天,然后返航。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需要做一系列超难动作。首先是保持离轨姿势,就是背朝地球、腹朝太空、机头在后、机尾在前,就像我们倒退走路一样。那为什么呢?这样做不是很难吗?试想,如果头在前、尾在后,尾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使航天飞机加速,岂不是帮倒忙了吗?而尾在前、头在后,尾部发动机产生的力成了阻力,使飞机减速,当机速减到低于每秒 7.8 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时,航天飞机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就会离开绕地飞行轨道向地面下降了。

脱离地球轨道后,航天飞机的飞行姿态恢复常态。发动机熄火,进入大气层,同大气层摩擦也起着制动作用,航天飞机进一步减速到与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差不多。降到 60 千米高度,速度降为每秒 3.6 千米,开始朝地面迅速

降落,着陆前 5 分钟,高度为 15 千米。航天飞机开始转向跑道。着陆前 14

秒放下起落架,然后以 100 米/秒的速度平稳着陆滑行 2.5 千米。

美国发射过四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者号”和“阿特兰蒂斯号”。前苏联发射过一架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暴风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