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

金鱼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鱼类,它以其晶莹鲜艳、华丽缤纷的色彩,飘逸潇洒、典雅大方的姿态闻名于世。“金鳞仙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即是古今中外人士授予它的美誉。我国是金鱼的故乡,在南宋时期就已进行家庭养殖,以供达官贵族们玩赏。自此以来,随着金鱼饲养的日益普及和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品种也日趋繁多。金鱼品种的不断涌现, 品种众多、颜色多样,使金鱼的品种逐年增加。

广大专业金鱼饲养者及广大业余爱好者,在长期饲养研究中,初步掌握了金鱼变异和遗传规律,使两个不同品种、三个不同品种,甚至四个不同品种的金鱼进行杂交,使各个品种的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产生的子代上,因此, 金鱼的品种真是五花八门,绚丽多彩。

金鱼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古代鲫鱼能有这样美丽的后代吗?金鱼从原始野生鲫鱼变异到现代的各类品种,花费的时间短促和变异之大是如此惊人。以至比当年达尔文对家鸽培育和杂交的试验所得到的区别还要大。从而达尔文关于物种在人的干预下是可以改变的、而具有各种明显不同特征的品

种、可以起源于共同的祖先的人工选择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金鱼是我国培育出来的名贵观赏鱼之一,它以艳丽的色彩、优美的体形、悠悠然的慢慢游弋为人民大众所喜爱,是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可爱的休息对象。

自古以来,金鱼有过金鲫、金银鱼、玳瑁鱼、火鱼、五色鱼、斑鱼、文鱼、朱砂鱼等各种名称。公元 1596 年出版的崇祯刻本《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述异记载晋恒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公元 1570~1600 年),金鱼已被驯化遍布各地,在人工培育下,当时已经有了红鱼、白鱼、花斑等品种。他推论金鱼的祖先,举出晋朝恒冲在庐山湖中发现的赤鳞鱼就是当代金鱼的野生祖先。晋朝是公元 265~419 年间,这是现存资料中记录红色鱼发现的最早年代,距今已有 1560 年的历史。

李时珍写道:“金鱼有鲤鲫鳅金鱼 - 图1数种,鳅金鱼 - 图2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之⋯⋯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

红黄色的金鲫,是金鱼最初的称呼。鲫鱼属指中国古代的鲤形目,大部分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淡水中,它自中生代末期发生以来,至今仍十分繁盛, 分布广、种类多,很多种类经济意义大,如我国黑龙江省盛产的银鲫,最大可达 3 公斤。鲫鱼经过培育与自然选择、驯化,到了近代才被称为金鱼。为什么宋时叫金鲫而不叫金鱼呢?这说明在那时人们已普遍了解到金鱼和鲫鱼的亲缘关系,那时的金鱼就是具有金橙色的普通鲫鱼。宋朝金鱼这种颜色的起源,可能就是金鱼最早的变异。但是,那时人们还不能解释常见的银灰色的鲫鱼,怎么会有的变成红黄色的呢?开始以为神异。宋初开宝年间(公元968 年)吴越国第三任秀州(嘉兴)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外一个池中发现金鲫鱼,从此这个池就被命名为“金鱼池”。

野生金鲫在我国的浙江省杭州开始被以为神异,而放养在放生池中,受到统治者明令保护而“不复敢垂竿”,得以“适者生存”过着半家养的生活, 从而加速形体变化,开始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宋朝以来,达官贵族僧侣(大土地庙产占有者)开始以金鲫为消遣取乐的私有对象,争相搜寻凿池豢养以为玩赏。一部分红黄色的鲫鱼从大自然被输送到富有者的小池塘中喂养,对金鱼的饲养方法也开始讲究,饲养金鱼的行业也就应运而生。

宋时饲养金鱼出现了专门饲养和货卖金鱼的行业——鱼儿活行;研究出用城市中污水坑沟中名叫虮虾儿的小红虫——水蚤类的浮游动物来喂养金鱼;尤其重要的是玩鱼的人和鱼儿活行重视挑选异样金鱼,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人工选择——选种和保种,掌握了金鱼变异(如色的变异)的规律:“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在宋时,金鱼的家庭饲养,主要是凿池玩赏, 还仅限于封建统治阶层,如当时最大的金鱼饲养家就是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

物以稀为贵。在当时,金鱼已经成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珍贵玩物了。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金鱼浮海被带到南洋群岛,尔后经波斯湾、阿拉伯一直传到欧洲,金鱼公主的童话,成了欧洲儿童喜爱的读物。公元 1502 年以后,随日本遣唐使船来到中国的学者,回国时,将一些中国的金鱼带到日本大阪附近的山阪城,那时带去的品种在日本传宗接代留传至今。根据日本著名学者松井佳一教授的研究:1502 年前后传到日本的金鱼后代,现在日

本称为和金。

公元 1276 年以后,开始了盆中饲养,到了 1546 年,金鱼饲养已趋于普及,选种和杂交遗传自明清以来不断地实践,品种增多了,不单单在颜色上的变异,由于盆的容积小,金鱼活动空间小,游动缓慢,而且饲料完全依靠人工供给,这就引起了金鱼形体、各部器官的变异:狭长的身形发展到蛋圆形;背鳍有的残缺,有的干脆没有了;尾鳍的多种形式,以适应小盆地上下转向的需要。这时的金鱼已和祖先的差异极大,很自然地在名称上也就脱离了鲫字,而被叫做五色鱼、文鱼、朱砂鱼、火鱼,最后统称为金鱼了。

从公元 1546 年到现在,400 余年间,金鱼颜色及身体各部的变异是如此之快,引起我国及世界生物学者的重视和研究。中国的金鱼向全世界输出, 自宋至明清两代专门记载金鱼的书和章段数不胜数,解放前后我国学者利用金鱼为实验材料,写了很多有价值的论文。

金鱼属于鲤形目,鱼类学家认为金鱼与鲫鱼属同一学名,我国著名科学家陈桢教授指出,鲫鱼与金鱼被认为同学名的理由是:

①任何一种金鱼都可以与野生的鲫鱼进行杂交,杂交的后代有正常的繁殖能力;

②与草金鱼的差别很小,仅仅是颜色上有红灰之分,行为上有畏人和不畏人之分,胚胎和幼鱼时期的单尾草金鱼和鲫鱼在形体上是完全相同无法辨别的。

所以,金鱼是野生鲫鱼变异而来。金鱼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

金鱼从最初的一二个品种,经过千百年来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品种逐渐增多,特别是自遗传科学发达以后,用种种杂交方法获得了很多新奇品种,加上近期来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在育种领域的广泛应用,培育出极具观赏价值的稀世珍品。

野生的红鲫进入家池饲养后,避免了与野鱼杂交,容易繁殖和保留新变异。到了公元 1214 年,又出现了两个品种:白色和红白相间的花斑,但仅仅是颜色上的变异,体形毫无改变。

到了明朝后期,公元 1547 年金鱼被家养在盆缸中,而且限于靠近水面40~50 厘米处,水温的调节,饵料的供给,污物的消除,新鲜水的更换全是人为的。这种生活条件的改变,促使金鱼在发育、生理、形态上发生很多的变化。在形体上初步形成现代金鱼的雏形——双尾、长鳍、凸眼、短身;色彩上除红、白、红白相间的花色外,又有五花(彩色)、水晶蓝(透明鱼、玻璃鱼)两种,在鳞片结构上又变异出透明鳞和网透明鳞,眼睛色彩上变异也较大,有半眼、雪眼、墨眼、紫眼、玛瑙眼等,但出现了多少新品种,没有查到确切的文字记载。

从明末到清代中叶的百余年间,金鱼的变异不大,新品种很少,只出现了缺少背鳍的鱼,即今之龙背,但与现在的龙背种相比,眼球并未突出。到了晚清以后,金鱼养殖更为普及,从无意识的选鱼过渡到有意识的选种阶段, 金鱼品种出现了较多品种。

如句曲山农著(1848 年)《金鱼图谱》时,新的变异还不很多,但品种却较前大大增加,图谱中已列 14 种,均是多种花色的变化,体型仍为眼球突出、背上缺鳍、短身三种。

到 1893 年时,由于饲养技术进步,变异又有增多。据《竹叶亭杂记》载: “龙睛鱼中不仅有身黑如墨,至尺余不变的墨龙睛外,尚有纯红、纯翠,又

有大片红花者,红碎红点者,虎皮者,红白翠黑什花者。”“色彩变幻,花样不能细述”。由此可见,当时除墨龙睛外还有红龙睛、花龙睛、玻璃花龙睛、彩色龙睛等。当时蛋鱼也有红蛋、花蛋、玻璃花蛋、彩蛋等等;狮子头也不止一种,纯白而红其首者为鹅头红,仅为其中一佳品而已。

另外,当时文鱼色彩亦有多种,而且也有头上生肉,身白头红的鹤顶红。再加上金鲫形金鱼,此时品种已超过 20 种,若加上红白相间花色变化,品种数量较前大大增加,史料上记载也比过去详细。

到 1904 年,饲养方法更趋完善,记载金鱼新的变异产生、杂交遗传及饲养方法的著作大量出现。此时新增品种有望天眼(望天龙)、虎头(鹅头)、绒球等;此外,还有水泡眼、翻鳃、蓝紫珍珠鳞等品种,这一阶段金鱼品种估计有 30 种以上。

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的 30 多年里,随着遗传科学的发展,人们采取多种杂交方法产生了新的变异,并对这些变异由来、形成原因、遗传性能作了详尽系统的理论研究。

陈桢在金鱼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1925 年先后发表不少文章,首先阐明了金鱼的家化史以及各品种形成的原因。据陈桢著作,色彩中出现了蓝色(普通金鳞)和紫色,外形上变异出翻鳃和水泡眼,鳞片变异出珍珠鳞。1934 年陈桢又利用紫色鱼和蓝色鱼杂交,诞生了新的紫蓝花色。

许和在 1935 年编著的《金鱼丛谈》中,对当时的品种做了详细记载,当

时上海金鱼已约有 70 余种。新添的品种有龙睛球、珍珠龙睛、龙眼水泡眼、朱砂眼、银蛋、蓝蛋球、青蛋球、蛋种翻鳃、望天眼等品种,当时品种多为珍珠鳞的变异,出现了珍珠蛋、珍珠翻鳃、珍珠望天、珍珠水泡、珍珠虎头等。翻鳃的变异也很大,有虎头翻鳃、水泡翻鳃、狮子头翻鳃、绒球翻鳃和蛤蟆头翻鳃等;尾鳍大如摺扇的扇尾品种也出现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对金鱼养殖业不重视,过去损失的品种不少仍未恢复, 当时整个饲养业依旧衰败不振。1950 年沪、杭一带流行品种仅有 30 多种, 其中新的品种有黄高头、玉印头、虎头龙睛、彩色蛋球、元宝红等。

高新理论、高新技术在金鱼业的应用,不仅恢复了过去遗失的一些珍品, 还涌现出许多新的优良品种。在头形、色彩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新添的品种有蓝望天、蓝水泡、墨水泡、蓝鹅头、紫丹凤;同时出现了朝天龙、灯泡眼、龙背灯泡眼、虎头龙背灯泡眼;鳞片变异出彩色珍珠、紫珍珠、凤尾珍珠、珍珠鹅头、玻璃水泡、玻璃丹凤、玻璃朝天龙、素蓝花等,品种达 160 余种。

如此之多的金鱼如何加以识别呢?有人将它们分成四大类:

草种:草金鱼(野金鱼)的品类。这些鱼生长在河湖水坑中,主要特征是身形狭长,扁尖头、小眼睛、单尾鳍。是饲养金鱼的近祖,目前在国内仍有分布。

文种:指体形两头尖、嘴尖、小眼、有背鳍和长有 4 尾大尾鳍的金鱼。如珍珠鱼、鹅头鱼等,因为这些鱼是从文鱼演化而来的。

龙种:指有背鳍、眼球突出眼眶外、大尾鳍一类的鱼,有龙睛、帽子等品种。

蛋种:指无背鳍,体呈鸭蛋圆形,尾鳍小的一些品种,如虎头、水泡眼等。

也有人将其归作两大类:龙种类(有背鳍);蛋种类(无背鳍)。

龙种类的金鱼中有:龙睛、帽子、珍珠、透明鱼、文鱼等几个品种以及

它们的一些变异品种。这些鱼的特点都有背鳍,而且尾鳍较长。

蛋种类的金鱼中有:绒球、翻鳃、狮头、鹅头、虎头、丹凤、水泡眼、望天眼等几个品种以及它们的变异品种。这些鱼的特点都没有背鳍,尾鳍有长有短。

主要的金鱼品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