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位于北京市区东南隅,占地273公顷,有坛墙双重,分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5米,宽28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成一组布局完整,体型优美,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科学极其珍贵的遗产之一。

北面的祈年殿,前身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的大享殿,屋顶原用上蓝中黄下绿三色琉璃瓦。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此殿时,一律改用蓝色琉璃瓦。祈年殿下面是面积为5900平方米,高为6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形台基。围墙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三层蓝色琉璃瓦檐,逐层收缩向上,象征与天相接。殿顶冠有鎏金宝顶,光彩夺目。大殿的结构很独特,中部四根龙井柱,高19.2米,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檐柱12根表示12个时辰。内外柱24根又象征24节气。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天然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蟠龙藻井,遥遥相对,四周天花图案,亦呈圆形,金描彩绘,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南面的皇穹宇原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它原本是储存“皇天上帝”牌位的,高19.02米,直径15.6米,金碧重彩,鎏金宝顶,远远望去,犹如一把高撑云空的金顶蓝伞,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殿内由八根金柱和八根银柱承托屋顶,构造精巧,是古建筑中所罕见的。皇穹宇前东西两侧也各有配殿一座,殿外有直径65.1米的正圆形围墙,这就是回音壁。它巧妙地利用声学原理建成,如果你在一处对着墙壁说话,那么另一处(可以转很多角度)也可以清楚地听到。古皇穹宇台阶前,还有三块奇妙的回音石。

从皇穹宇再南行,就是祭天用的圜丘坛。它也是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一个露天三层的圆形石坛。每层围有汉白玉石栏杆和栏板,由于古人迷信九是所谓“阳数之极”,以示天体的至高至大,所以天坛的台石、台阶、栏杆条石数均为九与九的倍数。石坛中心有一块石板,站立在它上面高喊,回音很大,这是声波折射造成的。

建国后,天坛成为公园,有东西北三个门,在西门主要人口处有一条长达1公里的古柏大道,直通丹陛桥。道南斋官内有“斋戒铜人”,相传是仿唐魏征像铸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