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精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数库,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或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东南角开门。门如屋宇,广为一间,顶似卷棚,下复“雀替”。门前有一对精致的石鼓。门内正中的照壁上,“平安”二字灿然在目。

入门西去,五间南房一溜排开。北墙正中为“垂花门”。檐有垂莲,板饰雕花,门上结格髹出金字,或“鹤鹿同春”,或“富贵寿考”。推门而入,顿觉别有洞天。只见山石嵯峨、海棠若盖、芍药争芳,满庭春色,如火如茶。院内的布局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另有两间不大的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从前的居住顺序,多是正房住家长,厢房住晚辈,耳房隽秀,通常用作小姐的“闺房”。院中墁有十字甬路,俨如棋局。雨过天晴,院无积水,花畦越艳,葡萄欲滴。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讲究的四合院,在垂花门与厢房间有曲廊连接,称作“抄手游廊”。厢房南侧各建一小房,名曰“蠡顶”。或居仆役,或充厨房。正房与厢房间亦有廊相通,称作“穿山游廊”。另在院西北角开一小门,内有甬道,经此可去后罩房。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中、小四合院结构的旧貌,若与前廊后厦,带几重院子的高级四合院比较,自然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社会网络,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一种凝聚力量与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成为保持社会安全的宝贵因素。

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院”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都表现出满足人性心理要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