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高级的动物——哺乳动物

狐狸:最狡猾的猎食者

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它尖嘴大耳,长身短腿,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全身棕红色,耳背黑色,尾尖白色,尾巴基部有个小孔,能放出一种刺鼻的臭气。

狐狸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由于它的嗅觉和听觉极好,加上行动敏捷,所以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蛙、蜥蜴、昆虫和蠕虫等,也食一些野果。因为它主要吃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所以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故事中虚构的狐狸狡猾形象,绝不能和狐狸真正的行为等同起来。

狐狸有一个奇怪的行为:一只狐狸跳进鸡舍,把12只小鸡全部咬死,最后仅叼走一只。狐狸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把数十只鸟全部杀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这种行为叫做“杀过”。

狐狸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每年2月--5月产仔,一般每胎3只--6只。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狐狸分布很广,我国几乎各省区都产。狐狸皮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裘皮。

动物学家发现,狐狸的主要食物是昆虫、野兔和老鼠等,而这些小动物几乎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狐狸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所以说,狐狸应该属于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狐狸属食肉目犬科,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鼠类、鱼、蛙、蚌、虾、蟹、蚯蚓、鸟类及其卵、昆虫以及健康动物的尸体为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以配使饲料为主,在重要饲养阶段,补饲一些动物肉杂碎如,肠、胃、头、骨等作为饲料,可基本满足狐的需要。

银狐全称银黑狐,原产北美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饲养狐种之一。银黑狐因其部分针毛呈白色,而另一些针毛毛根与毛尖是黑色,针毛中部呈银白色面而得名。银狐嘴尖、眼圆、耳长,四肢细长,尾巴蓬松且长,蓝狐也称北极狐,原产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北部高纬度地区,北冰洋与西伯利亚南部均有分布。蓝狐形似银黑狐,但体型略小,喙短,耳宽,嘴圆长,四肢短小,体态圆胖,被毛丰厚。体色有两种,一种是浅蓝色,且常年保持这种颜色;另一种是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颜色较深。成年公狐体长4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5.5—7.5公斤,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4.5—6公斤。

狐皮是较珍贵的毛皮,毛长绒厚,灵活光润,针毛带有较多色节或不同的颜色,张幅大,皮板薄,适于制成各种皮大衣、皮领、镶头、围巾等制品,保暖性好,华贵美观,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狐狸也因此惹上了杀生之祸。

狐狸的生活习性

狐狸精、狐媚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的经典描述。然而或许是《聊斋志异》的光芒太盛,书中的青凤、莲香们太过美丽,使我们容易忘却祖先还留下了大量关于雄狐的传说,其实《搜神记》、《搜神后记》、《太平广记》乃至《聊斋志异》里有不少狐狸精都是男的。男狐狸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是采花贼,多半因为欲望而不是爱情丧了命;第二是“胡博士”,才学广博,雄辩滔滔;第三是顽童,专爱开人玩笑,恶作剧不断。历史和文学毕竟大半是男人写的,男狐狸的才华和机智被逐步放大,于是《聊斋志异》中出现了胡四相公、皇甫公子那样俊雅博学、才调风流的浊世佳公子,而被欲望和爱情蛊惑的“狐狸精”则成了女性的代名词,区别只在于她们是心怀叵测还是为爱情献身。

狐狸在西方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西谚云:狐狸知道许多事,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可理解为狐狸机变百出,刺猬只一计防御。)这个命题被思想家以撒·柏林发扬阐释,写成了著名的《刺猬与狐狸》。刺猬型的人将一切归于某个单一、普遍的原则。而狐狸型的人追逐许多目的,排斥无所不包的一元论。柏林举例子,黑格尔、陀斯妥耶夫斯基、尼采等人是刺猬,蒙田、歌德、普希金等人是狐狸。

狐狸体态轻盈,行动敏捷,一身赭黄色的皮毛,绵绵茸茸,在兽类中,是无可争议的漂亮一族。经过驯养的狐狸,善解人意,常蜷曲成团,和人同榻而眠,形影不离。狐狸的这种美色和恋人的特性,也许就成了它“善变惑众”的口实了吧。狐狸极度机敏。我观察过狐狸捕猎野兔的情景。它压低身子匍匐在地,将脑袋藏在前爪之间,耳轮在空中缓缓地划着圆圈,眼睛一眨不眨,像聚焦灯一样,随野兔快速运动……

狐狸的智力有时候让人难以置信。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将一只饱食的狐狸带进办公室,然后给它爱吃的肉包,它先是踌躇再三,终于拉了一张报纸将它盖好才算放心。据朋友讲,训练有素的狐狸甚至懂得音律,狐狸聪慧若此,即使和灵长类动物也有一比。

狐狸的“家庭”生活也很有意思,入则同卧,外出缓缓而行,意态极为亲密。据一位动物学家介绍,由于狐狸的巢穴都造在离水源很近的地方,洞内比较潮湿,加之幼子又都出生在冬季,母狐用身体替它们取暖,寸步不离。这期间母狐和幼仔的食物全部由公狐供给,公狐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绝不让母狐和幼仔受饿。一些有血缘关系又没有生育的母狐,也会自动送来食物。更有趣的是:当食物充足时,公狐也会“纳妾”,妻妾虽分穴而居,但相处融洽,从不争斗,有时还互相串门,亲如家人,这在其他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

狐狸听觉灵敏,但生性多疑,行止谨慎。晋朝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说,冬季狐狸过河常听之良久,要冰下无水声然后行。人们摸准了狐狸的这种习性,“必俟狐行乃敢渡”,俄罗斯和北欧也流行相同的谚语“狐能行,人亦能行”。

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一)

有一位老者讲了一个跟狐狸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人说,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这口大缸则放在简易搭建的厨房里。

1976年初夏的某个晚上,他还没睡,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就想弄死这只讨厌而倒霉的狐狸。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的心又软了……最终还是放了这只野狐。

后来,他的鱼就再没少过。有两三次,他早晨起来,房门前还放着被咬断喉咙的山鸡野兔什么的。他就感念狐狸这牲灵通人性、有良心。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万端的是,大地震骤来时,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个有急事的满腹话语的哑巴。他就想,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饿急了,来求援了。可是,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救济时,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狠命地往外拉。他忽然有一种什么预感。于是,随狐狸来到院子里。就在这时,举世皆惊的7。8级的大地震轰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

直到现在,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感慨万端地说:“别看他们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和人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二)

《金色的脚印》是北京版课改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佣人从山里捉来了一只小狐狸,那小东西哭嚎着,不肯吃任何东西。入夜,他的父母跑来营救,当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他们在地板下面做了窝,只能在白天猎狗被拴住的时候,由母狐狸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这情形全都被这家的小主人正太郎看在了眼里。于是,他常常把家里做的过油肉、炸豆腐什么的扔进地板下面,并且坚持每天把一杯牛奶倒在一只铁碗里。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会用粗糙的粉红色的舌头柔和地舔他的手,还喜欢轻松自在地在正太郎的屋里踱来踱去。一天,正太郎放学回来,发现小狐狸被安田先生带走了,于是他踏着积雪不顾一切地追赶,想把小狐狸要回来还给老狐狸。天冷,路滑,一不小心,正太郎和积雪一起栽下了悬崖,失去了知觉。当他醒来的时候,朦胧中看见一只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着他的脸颊和嘴唇,另一只蹲在他的胸脯上,温暖着他的身子……

你当然可以想见得到这故事的结局小狐狸被放回了他父母的身边,他们一起朝树林深处跑去,迎着耀眼的晨光,狐狸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远方……

那一串串金色的脚印,何尝不是也延伸到了我们的心里?

我相信佣人把小狐狸带回家来的时候,是源于爱的;正太郎每天倒牛奶给它喝,也是缘于爱。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剥夺了他人自由的爱是绳索,是令人窒息的束缚。

“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嚎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光秃秃”、“冷清清”、“孤零零”这三个相同形式叠词的使用,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了北方的寒夜,沉寂、凄清;小狐狸的眼里盈着泪,透着孤独和无助。

一只老狐狸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大摇大摆地向院子走来,他顺利引开了那只秋天狗,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父亲;另一只老狐狸先是用牙齿拼命地要铁链,当它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时候,于是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直到狐狸爸爸发出警惕的叫声,才只好从孩子身旁离开。骨肉情深啊,一个“只好”,充满了哀怨,充满了无奈,那一刻,老狐狸的心一定会滴血,那种痛,只有为人父母才可以体会得到啊!

“没过多久,两只老狐狸变得毛色黯淡,由于惦记着小狐狸和吃不到充足的食物,明显地消瘦了。”我多么欣赏作者使用了这个“黯淡”而非那个“暗淡”啊!虽然“黯淡”和“暗淡”都有“没有光泽”的意思,但是从这个“黯淡”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得到老狐狸那落寞的深情,无尽的忧伤。

正太郎被老狐狸感动了,老狐狸救了正太郎,也感动了正太郎的一家。有人读到这里下了结论说:“人跟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却在想:人与兽相比,谁更富有智慧、谁更善良呢?谁更懂得感恩、谁更高贵呢?

文中的老狐狸是多么宽容大度啊。他们从未因人们把他们的孩子据为己有而仇视,在“仇人”的孩子跌下悬崖的时候,是他们像守护着自己孩子一样守候在冰天雪地之中,温暖着孩子的身体,更温暖着我们的心灵,甚至让我们自惭形秽。

小狐狸和他的爸爸妈妈最终回到山林里去了,他们会不会再回来,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蛰伏在他们身上的美好的品性会打动一个又一个读者。

假如你对狐狸这种动物心存芥蒂,假如你曾经相信那东西就是个兽,有些狡猾、贪婪、奸诈、虚伪,假如你也曾经读过许多关于狐狸的成语俗谚、民间传奇及小说寓言,总是感受到人们在谴责狐狸品性的不端。那么,建议你好好地读一读这几个“狐狸的故事”,你一定会从中获得很多启迪。

中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长期生活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深谷稠密的竹林丛中,过着神秘的"隐士"生活。而且形态构造特殊,秉性奇特,因此生物学家们对这种动物的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看作高度特化了的熊类;有的又把它独立地列为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100多年来,从大熊猫的形态解剖,化石材料,行为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仍未得出结论。近年来科学家们又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方面进行研究,使分类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但仍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得出统一的结论。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大熊猫是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十分隐蔽的动物,所以野外的确切数量较难统计。一般认为有1000-1200只左右,再加上人工繁育和豢养的近100只。

确实在减少。据群众反映:有的地方过去有,现在少了;有的地方过去有很多,但现在没了。野外所见大熊猫一般是成体多,幼体少,种群正在衰弱。但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

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并作了大量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大熊猫保育、科研方面积累了相当的数据,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动物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扩大,建立保护区面积并首先在各保护区之间建立大熊猫走廊。进一步加强大熊猫保育工作,更要加强各部门、机构间的协调。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熊猫在其自然栖息地里的繁殖行为所知无几,有关它们的生殖生理过程也知之甚少,一直笼统地认为当代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不景气。可是,最新研究证实,大熊猫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种群未表现出减少的迹象,而种群处于增长或稳定的可能性要大于种群处于减少的可能性。从大熊猫的生殖遗传潜力来说,它是一个有希望继续繁衍下去的种群。

从大熊猫的食物来看,可供其食用的竹子是足够的。80年代,人们曾担心竹子开花枯死会导致大熊猫饿死,最近的野外研究表明当时是杞人忧天。因为大熊猫的分布区中通常都生长着几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时,大熊猫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仅有一种竹子开花并不会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即使大熊猫分布区中只生长着一种竹子,在其大面积开花枯死之后,大熊猫仍然可以取食到大量残存的竹子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如秦岭大熊猫,其每年对竹林的消耗量实际上都不超过一种竹林当年生长量的2%。因此,竹子开花、枯死都不会威胁大熊猫的生存。

当然,大熊猫要继续生存下去,还必须有人类的真诚爱护和精心管理。目前,全国已建立了12个专门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加之停止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采伐,绝大部分的大熊猫栖息地都得到了保护,这是当代大熊猫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福音。只要保护好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我们珍奇的“国宝”就一定能够一直繁衍生存下去。疾病:

在自然状况下,疾病可能是影响大熊猫生存的最大危害,消化、呼吸、神经、造血系统的疾病往往是致命的,还会出现各种肿瘤,体内外寄生虫病和皮肤病以及外伤等,都会影响大熊猫的健康和寿命。

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豺: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豹:袭击少年大熊猫及年老病弱个体;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在大自然中,大熊猫历经数百万年的生活磨练,过着非常独特的生活。大熊猫适应了以高山竹类为食,却保留了分散独栖的食肉动物秉性。年复一年,大熊猫独自固守着数平方公里的家园,成天在这个独立王国里游荡,食不分昼夜,睡不择场地,只求吃得饱,睡得酣,游得欢。不过,当春暖花开时,它们也会打破各自的鸿沟,追慕异性。交配后又各自返回自己的领地,幽居独处。

大熊猫在分类上归属于食肉目动物,且至今仍保留着许多食肉动物的构造特征,如消化道粗短而又简单,没有食草动物细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野生大熊猫的食物中99%都是竹类,据考察,它们可食竹类有40余种,喜食竹类有10余种。大熊猫分布区的各大山系竹类品种不尽相同,如邛崃山脉大熊猫主食竹有冷箭竹、大箭竹和拐棍竹等。大熊猫根据不同季节,尽量选食竹子最可口、营养最丰富的部分。但毕竟竹子所含成分中有80%以上是熊猫不能消化吸收的纤维素、木质素,它们要从竹子中获得维持自己生命和生长发育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类,必须加大进食竹量。

据专家考察计算,一只成年大熊猫一天内可食入竹笋40公斤左右,若食冷箭竹等细茎竹杆,需食入17公斤左右,则要选择消耗3000多株竹子,若食竹叶,需进食10-14公斤。它们吃得多,拉得多、拉得快,每天排粪量20公斤左右,约有120一150个成橄榄形的粪团,粪团中几乎全是未消化的竹杆、竹叶的碎渣,所以大熊猫每天需要用14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寻找质优可口的竹子采食,可谓为食忘寝。

大熊猫为什么选择食竹这种生活方式,至今令人费解,但大熊猫正是依靠这种最广泛分布于北温带,营养低劣却贮量丰富而稳定的食物存活至今,成为进化历程中的一个久经考验的胜利者,而没有与其他古生动物一样走向灭绝。但它却失去了竞争感和好奇心,变得隐秘而孤独,艰难地把自己维系于前途暗淡的命运之中。

大熊猫觅食竹子有垂直运动的倾向,春夏秋冬,从海拔1600米到3600米,大熊猫都能随着季节交替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脆嫩青香的竹笋或枝叶,而海拔1800-2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下灌木竹丛正是它四季常乐的"粮仓"福地。看大熊猫食竹子,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你看它迈着绅士步子、东瞧瞧,西闻闻,选择最好的竹丛,调整好最舒适的姿位,用"手"、将竹搬弯,从中间咬断,握在手中。若吃竹叶,则"手"嘴配合,将竹叶归成一把,有时还要抖拍几下,抖掉叶上的灰尘杂物或积雪,然后用"手"抓着左一口,右一口,叭嗒叭地咀嚼;吃竹杆象人吃甘蔗一样,手握着又细又硬的竹杆,用牙熟练地撕掉竹皮,一节节咬断,在口中嚼几下就往肚里吞;吃竹笋时,它会从许多笋中挑选最大最嫩的,用"手"将竹笋从地面搬断,然后送到嘴里,用牙将带毛的笋壳一节节剥掉,只吃笋肉,最后嫩的笋尖,就不必剥壳了,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嚼几下即咽入。

人们十分惊叹大熊猫吃竹竟如此挑剔细腻,更惊叹大熊猫的手如此灵巧,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原来它的前掌外侧一块腕骨特别发达,特化为伪拇指,与并列的五趾巧妙配合,便于抓握。

野外大熊猫偶尔也采食其它植物的嫩叶或果实,甚至一反常态,捡食动物尸体,或捕捉竹鼠之类的小动物品尝,显示其食肉动物的本能。

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就幸福得多了,它们每日三餐由营养师配给杂粮窝头,牛奶鸡蛋、时鲜水果,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再投放熊猫产地运来的喜食鲜竹,任其随时选食,玩够八“国宝”的格。

大熊猫生性顽皮,喜欢爬树,年幼时顽耍爬树,成年后为了享受阳光,躲避敌害上树,甚至求偶追逐交配有时也上树。三岁以下的少年熊猫特别活跃,除爬树外,它们常在地上打滚,与母亲或同胞抓咬、摔跤嬉戏。野外大熊猫有时会窜入村寨人家住宅;把锅炊用具当作玩具,甚至把铁锅铝盆咬碎吞下,难怪自古有食铁兽的雅号。还曾发现大熊猫爬进农家猪圈羊圈,与猪羊同吃共眠的趣事。

大熊猫有不惧严寒,从不冬眠的性格,因为它是第四纪冰川审走过来的勇士,那怕气温下降到零下摄氏度4-摄氏度14,仍穿行于白雪皑皑的竹林中,选食可口的竹子,更不象黑熊等很多动物,躲藏于树洞或岩洞进行冬眠。它不怕潮湿,终年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森林中渡过。

大熊猫还有嗜饮习性,所以它的家园大都选在有清泉流水的地方,便于随时畅饮。天寒冰封,熊猫就用前掌击碎冰层饮水。干旱季节,它会下到很深的山谷寻找清净的水源,反复痛饮直到喝得腹胀肚圆,行走困难,才恋恋不舍蹒跚而去,或干脆躺卧溪边,形如醉汉,当地人称"熊猫醉水"。大熊猫嗜饮是因为它所食竹子含水份较少,要补充生理所需水份,而暴饮则可能是某种疾病,引起口干舌燥所至。此外,大熊猫还有涉水泅渡的本领,让人刮目相看。

由于大熊猫长期隐居于阴湿的山林,至使目光变得短浅,但嗅觉和听觉却十分灵敏。因此它们常用气味作标识界定自己的家园,嗅出同类异性的信息,在夜间凭嗅觉选择竹子的老嫩。它们凭听觉判断山野中异常的声音,进而采取回避。在动物园中,可以听出它们熟悉的饲养员的脚步声,以及他们发出的呼唤、斥责、指使的声音含义。

大熊猫一般在6~7岁进入婚育期,但在饲养条件下有早熟现象,4~5岁可婚配产仔。春暖花开,是大熊猫的婚配季节,它们以其肛周腺分泌物、尿液或吟唱高低抑扬的恋歌,相互引诱激发性欲,有时一只雌体会招来几只雄体,于是雄体间以比武的形式决出胜者,获得与雌体的婚配权。短暂的婚配之后即各奔东西,依旧过着独自的流浪生活。

雌体大熊猫怀孕3~5个月,在秋高气爽时节,熊猫妈妈找一个阴暗背风的树洞或岩洞作产房,衔一些竹枝枯叶作铺垫,准备产仔。产出的熊猫婴儿十分可怜,闭眼、光身、肉红、尾长、纤小而不能站立,平均只有100克左右(36~200克),是一只发育不全的早产儿,体重只有母体的千分之一,可以想象,要把这样的婴儿哺育成活是多么艰难。

熊猫妈妈靠孕期多吃竹子积蓄的营养,整月在产房哺育着早产儿,除非排粪便才走出产房,直到小宝贝满月后由于饥渴交迫而离开产房,匆匆在附近找食竹子和饮水,又赓即返回。熊猫妈妈几乎整天抱着它的孩子,用体温温暖自己的小宝贝,不断地亲它、舐它,等待它慢慢长大。

一个月左右的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了,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直到三个月,幼仔才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春天,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谋生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己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熊猫幼仔才开始结束依附母亲的儿童期,告别母亲独自生活。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雌性生育期约为5一7年,最多能生育3至4胎,往往一胎一仔,偶见一胎二仔。在野外条件下即使产二仔,熊猫妈妈也只有能力育活一仔。从熊猫生育之艰难,幼仔生命之脆弱,可以看出大熊猫是逐步走向衰败,十分脆弱的种群,外界条件的恶变会十分敏感地使其种群数量下降,最终导致灭绝。

山林中的巨人——狗熊

狗熊

生活在亚洲的黑熊是熊胆贸易的最大受害者!

黑熊也被人称之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而在我国,它们也被称为狗熊、熊瞎子或狗驼子。黑熊的体型只能算中等,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黑熊的体毛粗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胸前有一块很明显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月牙形斑纹,因此也被人称为月熊(Moon bear)。不过这块斑纹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能只是一条挺细的线,有的则是好大一块三角斑。黑熊的头部又宽又圆,顶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颇似米老鼠。它们的眼睛比较小,但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黑熊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尤其是前掌。脚掌上生有五个长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黑熊

黑熊的亚种问题存在一定争议性。过去的观点认为黑熊有四个亚种,即U.t.japonicus(日本)、U.t.formosanus(台湾)、U.t.ussuricus(蒙古)以及指名亚种U.t.thibetanus。但如今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所谓的亚种之间可能只存在一些种群差异,而不能算作单独的亚种。现今能确定的亚种只有生活在巴基斯坦南部U.t.gedrosianus。

黑熊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支居住大军的分布位置从阿富汗贫瘠的山区开始,沿着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直到缅甸和我国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偏北的一支则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俄罗斯东南以及日本的四国和本州。

黑熊属林栖动物,特别是植被茂盛的山地。在夏季,它们常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中活动,到了冬季则会迁居到海拔较低的密林中去。为了生存,它们偶尔也会游荡到平原地带。

黑熊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为主,喜欢各种浆果、植物嫩叶、竹笋和苔藓等等。它们也爱吃蜂蜜,还有各种昆虫、蛙、鱼以及腐肉。它们偶尔也会闯入农庄捕食家畜,不过这种行为自然会招致人类记恨,并使得它们因此惨遭屠戮。

黑熊多数时候在夜间出行,白天则躲在树洞或岩洞中休息。到了秋天它们更少在白天外出。别看体形笨重,但它们都是游泳和爬树的好手。它们也能长时间依靠后腿站立,并利用前爪攻击对手或者获得食物。

并非所有的黑熊在冬季到来之时都会全程冬眠,尤其那些居住在亚种南部炎热地带的黑熊。有些地区的黑熊整个冬季都会躲在洞中睡觉,而另外一些只在冬季气候最恶劣的那几天冬眠。需要冬眠的黑熊会在夏季季末开始四处狂吃,以便储存足够的脂肪。冬眠期间它们新陈代谢的速度将降低一半,也不再排泄,而是把排泄物转化成蛋白质(要是人类也有这本事该多好)。它们的心跳也随之降低,从每分钟40-70次下降到每分钟8-12次。另外,它们的体温也下降到3-7摄氏度。

黑熊有各自的领地,它们的领地大小根据食物情况而各有不同,一般来说,食物来源越丰富,领地范围就越小。因此,黑熊的领地从6.4-9.7平方公里至16.4-36.5平方公里不等。

黑熊基本为独居动物,只有交配的时候才会雌雄相会,并可能在一起寻找食物。不同地区的黑熊交配季节也有所不同,生活在俄罗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而它们的爱情结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间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份才会考虑传宗接代,它们的宝宝则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后降生。熊妈妈的孕期可能有6-7个月,并有受精卵延迟着床的现象,时间约有2个月。但对于延迟着床现象的发生机制人类还不十分了解。

黑熊妈妈每次能生下2-3个孩子。和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相比,刚出生的黑熊宝宝显得小得可怜,体重大概只有200-300克。这是因为黑熊妈妈在怀孕期间不再进食,而是将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来为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养分。由于在母体内养分吸收不足,出生后的黑熊宝宝体型十分小。不过熊妈妈的母乳蕴含极为丰富的脂肪和养分,足以将它们先前缺失的部分补充回来,也正因为如此,熊妈妈不用象其他食肉动物那样需要给孩子频繁哺乳。熊宝宝出生一周后才能睁眼,断奶则最少需要3个月。孩子们通常会和妈妈一起生活2-3年才会独闯天下,性成熟则是3-4岁的年纪。由于熊妈妈一般每2-3年生一次宝宝,因此有的熊妈妈可能同时和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野外的黑熊,如果没被人类以及其他天敌杀害,也没被逮去活熊取胆的话,最长寿命约有25年。圈养状况下最高记录则为33年。如果是在残忍无道的熊场,它们寿命则要短不少(具体情况请参照亚洲动物基金的介绍,这里不再阐述这种悲伤话题),而且生命里的每时每刻都在被痛苦折磨……

黑熊对人类的惧怕远远超过人类对它们的恐惧,因此黑熊一般都会远离人类。它们通常只有感到威胁或保护幼子的情况下才会袭击人类。当然,无缘无故(至少从人类的角度是这么认为的)袭击人类的事件也发生过。据了解,这样的攻击事件大多发生在夏末,即交配季节前后,看来恋爱中的动物可能也和人类一样,十分的亢奋和狂热,看待周遭事务的眼光也会因此不同吧。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黑熊是熊胆贸易的悲惨受害者,它们和其他许多倒霉的物种一样,为了极少数人类的荷包以及帮助治疗人类某些小病小痛而贡献出了血、泪以及宝贵的生命。

在朝鲜人“发明”活熊取胆术以前,获取熊胆只能依靠捕杀野生黑熊来获得。根据中科院动物所相关数据库中的资料显示,我国黑熊的野生种群估计为12,000-18,000头,最高估计也不过2万头(马逸清、胡锦矗等,1994)。而1979-1984年间出口日本的熊胆就需要猎杀4.7万只黑熊,这还不包括国内市场。20世纪80年代,朝鲜人的“活熊取胆”术发明后,这种“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狂热追捧,尤其是黑熊主要的分布国——我国。一时间大批野生黑熊,特别是幼仔被人类捕获(要获得幼仔恐怕还得杀死熊妈妈),这些不幸的动物又有许多死于引流手术感染或饲养不当,而侥幸幸存下来的则被迫在活着的时候受尽痛苦折磨(突然想起奥斯维辛),并在痛苦中逐渐耗尽生命,直到最终悲惨死去……

由于黑熊并不难繁殖,因此那种同样的悲惨遭遇又在这些不幸动物的后代身上不断重演,也就是说,在熊场出生的熊宝宝,自出生一始就注定了要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中渡完并不漫长的一生。

应该说,活熊取胆的确从某一方面“保护”了野生种群。不过应当看到的是,首先,IFAW和亚洲动物基金等国际动物组织都在联合中草药研究机构共同探索熊胆替代品,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况且草药还比熊胆更为经济(请查询亚洲动物基金和IFAW相关页面);其次,有人称活熊取胆已使用所谓的“无痛引流”术,黑熊的痛苦大为减少云云。不知道这些人对黑熊的痛苦是如何界定的,难道还需要黑熊张口说起中文,明确地告诉他们这种酷刑的痛苦么?

CITES早已将黑熊列为附录I,以便限制黑熊活体及其产品和衍生物进行国际间贸易。这虽然已遏制了一部分针对黑熊的杀戮和掠夺行为(并对一小撮人的荷包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显然作用还相当有限,因为它无法限制熊胆和其他黑熊制品在国内的贸易。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黑熊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至于实际作用么,从活熊取胆的相关报道就已能充分体现,这里不再累述。另外,IUCN的红皮书中,黑熊被列为“易危”。

体态优美的梅花鹿

外形特征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的鹿类,体长125—145厘米,尾长12—13厘米,体重70—100千克。它的体形匀称,体态优美,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体毛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无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状似梅花,在阳光下还会发出绚丽的光泽,因而得名。冬季体毛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与枯茅草的颜色差不多,借以隐蔽自己。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其周围有黑色毛圈。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耳长且直立。颈部长。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较短,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雌兽无角,雄兽的头上具有一对雄伟的实角,角上共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故人们往往以为它没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是其生存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鹿茸生长发育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其外部形态也随着发生变化。人们给各个生长阶段都起了一些形象的俗名。野生的梅花鹿未经锯茸而脱掉骨质角称为脱掉“干杈子”或者脱掉“清枝”,饲养梅花鹿经过锯茸而脱下残留的骨质角称为“脱花盘”或“脱盘”。花盘脱落以后角基上有凝固的血迹,这种状态称为“老虎眼”。以后茸芽组织由四周皮部向内生长,与中间的血痂融合在一起形成微凹的碗状,称为“灯碗子”。此后,角基上面由茸的分生组织形成的茸芽迅速生长,呈粉红色,初期时称为“拔桩”,生长至1.5—2厘米时称为“磨脐子”,再经过10天左右,又向上生长3—4厘米时称为“茄包”。被叫做“大挺”的鹿茸主干分生眉枝时,形状很像马鞍,称为“小鞍子”,当主干生长到比眉枝高出时称为“大鞍子”,再继续向上生长到一定高度又称为“小二杠”,当主干比眉枝高出6—7厘米时,其外表的形状恰似黄瓜,所以又称为“瓜角”。主干生出第2侧枝的初期称为“小嘴三杈”,生出第2侧枝的中期称为“大嘴三杈”,到分生第3侧枝前在形态上表现出主干、眉枝和第2侧枝,共有3个杈,所以称为“三杈”。到第3侧枝分生之后则称为“四杈”。一般认为它可以最多生长到4—5个杈,但也有“花不到五”的说法。骨质化的稚角则称为“毛杠”,脱皮后的三杈或四杈清枝称为“清三杈”或“清四杈”。

分布范围

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种类,在国外见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过去广布中国各地,但现在仅残存于吉林、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亦分布有一个特有亚种。

生活环境

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丛中,因为不利于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茅草丛较为深密,并与其体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栖息,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阳的山坡为多,栖息的地方茅草则相对低矮稀少,这样可以较早地发现敌害,以便迅速逃离。它的性情机警,行动敏捷,听觉、嗅觉均很发达,视觉稍弱,胆小易惊。由于四肢细长,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跃能力很强,尤其善长攀登陡坡,那连续大跨度的跳跃,速度轻快敏捷,姿态优美潇洒,能在灌木丛中穿梭自如,或隐或现。

生活习性

梅花鹿晨昏活动,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采食栎、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乔木和灌木的嫩枝叶和刚刚萌发的草本植物。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主要采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乌、明党参、草莓等,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采食成熟的果实、种子以及各种苔藓地衣类植物,间或到山下采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还常到盐碱地舔食盐碱。

生长繁殖

梅花鹿雄兽的旧角大约在每年4月中旬脱落,再生长出新角。新角质地松脆,还没有骨化,外面蒙着一层棕黄色的天鹅绒状的皮,皮里密布着血管,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鹿茸。这时若不采茸,继续长到8月以后,鹿茸就逐渐骨质化了,外面的茸皮逐渐脱落,整个鹿角变得又硬又光滑,一直到翌年春天,鹿角再次自动脱落,重新长出鹿茸。

梅花鹿的集群性很强,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群体的大小随季节、天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通常为3—5只,多时可达20多只。在春季和夏季,群体主要是由雌兽和幼仔所组成,雄兽多单独活动,发情交配时归群。每年810月开始发情交配,雌兽发情时发出特有的求偶叫声,大约要持续一个月左右,而雄兽在求偶时则发出像老棉羊一样的“咩咩”叫声。繁殖期间雄兽饮食显著减少,性情变得粗暴、凶猛,为了争夺配偶,常常会发生角斗,头上的两只角就成了彼此互相攻击的武器,这种“角斗”在鹿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一只健壮的雄兽通常可以拥有10多只雌兽,在一个繁殖季节,雌兽可以多次发情,其发情周期为5天,一旦受孕后便不再发情。妊娠期为230天左右,产仔于翌年5—6月,一般每胎仅产1仔,也有少数为2仔。产下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也有白色的斑点,只需几个小时就能站立起来,第二天就可以随雌兽跑动。雌兽对幼仔非常爱护,觅食的时候自己要先走到林间草地上四处探望,确信没有任何危险后,才回到林中把幼仔带出来,一旦发现险情,它就会发出惊叫,带着幼仔飞奔逃进密林之中。哺乳期为2—3个月,4个月后幼仔便可以长到10公斤左右。1.5—3岁性成熟,寿命约为20年。

经济价值

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古书记载,服用鹿茸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之功。古人当然不了解其成分,只是通过实践而认识其功用。当时的解释也颇有意思,认为“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惟麋鹿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至二十余斤,计一日夜须生数两。凡骨之生无速于此。虽草木易生,亦不及之。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益精髓也。”他们注意到鹿角骨质生长异常迅速,一定会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在起作用。现在经分析和临床证明,鹿茸含有内分泌素鹿茸精等,确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已成为公认的滋补强壮药物。

可可西里的骄傲——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是中国重要的珍贵动物之一,也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羚羊亚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藏羚羊的体形与黄羊很相似,体长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主要生活在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速度可达80公里每小时,寿命最长8年左右,生性胆怯,喜欢在早晨或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状的角用来防御御敌人的进攻。角一般有50~60厘米,长而笔直,角尖微、微微内弯,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四只匀称、强健,尾部短而尖,通体毛丰厚浓密,毛比较直,底绒非常柔软。雄羊头颈上的毛呈淡棕褐色,夏天颜色深而冬则浅,腹部为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的黑斑记,肩高80~85厘米,体重35~40千克。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肩高70~75厘米,体重24~28千克。藏羚羊生存的地方海拔高,空气稀薄,其两鼻孔内各有一个小囊用来帮助张领养适应高原上稀薄的空气。

生活习性

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很复杂,一部分藏羚羊喜欢长期定居于一个地方,但也有习惯迁徙的羊群。雌性和雄性藏羚羊的活动模式也不尽相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他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约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每年四月底,雌雄藏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母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子,然后母羚又率幼子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数十只到上千只不等的羊群,一般生活在海拔4300~51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它们生活地区的海拔最低是3250米,最高是5500米。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布范围

在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种群现状

据1990年相关部门统计,藏羚羊的数目是100万只,而到1995年久剩下了7.5万只,数量锐减,以前甚至可以发现有1.5万只为一个群体的藏羚羊。经过执法部门对盗猎藏羚羊行为的严厉打击,现存的藏羚羊总数大约在10万只以上。

为了保护藏羚羊以及青藏高原其他的珍惜物种,我国先后成立了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同时也加大了对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了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

生长繁殖

藏羚羊群的构成和数量根据性别和时期不同会有所变化。雌性藏羚羊在1.5~2.5岁之间达到性成熟,经过7~8个月的怀孕期后一般在2~3岁之间产下第一胎。幼仔在6月中下旬或7月末出生,每胎一仔。交配期一般在11月末~12月之间,雄性藏羚羊一般需要保护10~20只雌性藏羚羊。雌性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地到可可西里生育。卓乃湖和太阳湖等地水草丰美,天敌少。丰富的食物、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利于藏羚羊的生产和生长。有些人认为,卓乃湖和太阳湖的水质可能含有某种特殊的物质,有利于藏羚羊母子的存活。藏羚羊集中生下羔羊后,离开产羔地,重新回到种群,但这个种群却不是它们以前所在的种群。这种现象有利于基因的广泛交流,增加物种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藏羚羊种群的延续。

保护级别

藏羚羊浑身是宝,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纤细的羊毛被誉为“软黄金”,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藏羚羊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禁止狩猎和贸易。在印度,除寨模和克什米尔地区外特殊情况外,根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藏羚羊贸易也是明令禁止的。

历史上藏族人捕杀藏羚羊是迫于生计,而如今藏羚羊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人类为获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盗猎活动,因为藏羚羊身上的底绒是制作精美“沙图什”的原料。“沙图什”是世界公认最精美的披肩,而没制作一件“沙图什”就需要付出几只藏羚羊的生命。印度历史上有使用“沙图什”作为嫁妆的风俗,但这并不是威胁藏羚羊生存的最大因素,但西方时尚界对“沙图什”的追求是直接导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盗猎大幅上升的直接原因。藏羚羊绒从西藏走私到印度寨模和克什米尔,在那里可以合法的使用藏羚羊绒织成披肩和似巾,但出口贸易仍然是非法的。每年估计有2万只藏羚羊因“沙图什”的原因被猎杀。藏羚羊角在传统医药市场也有销售

人类以及家畜对领养的侵犯,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也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猩猩:有趣的“丛林老人”

猩猩

猩猩小档案

拉丁文:Pongopygmaeus

英文:Orangutan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科:人科

属:猩猩属,包含2(或1)种:婆罗洲猩猩,苏门达腊猩猩。

分布:曾经一度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南半岛,现在仅存于苏门达腊的北部和婆罗洲的大部分低地。

栖息地:低地和山区的热带雨林,包括龙脑香树林和泥炭沼泽森林。栖息在树上,主要独居。

体形大小:体长雄性为97厘米,雌性78厘米;身高雄性为137厘米,雌性115厘米;体重雄性为60~90千克,雌性40~50千克。

体态: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糙,幼年毛发为亮橙色,某些个体成年后变为栗色或深褐色。面部赤裸,为黑色,但是幼年时的眼部周围和口鼻部为粉红色。雄性脸颊上有明显的脂肪组织构成的“肉垫”,具有喉囊。牙齿和咀嚼肌相对比较大,可以咬开和碾碎贝壳和坚果。苏门达腊猩猩体型偏瘦,皮毛比较灰,头发和脸都比婆罗洲猩猩的长。手臂展开可以达到2米长,可用于在树林之间摆荡。

食性:吃果实(比如榴莲、红毛丹、木菠萝、荔枝、芒果、倒捻子、无花果)、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

繁殖:雌性约在10岁达到性成熟,到30岁停止生育。每3~6年产一崽,怀孕期约为235~270天。幼崽需要哺乳3年,7~10岁的时候才完全独立。

寿命:野外的寿命约为35岁,人工条件下约为60岁。

保护状况:苏门达腊猩猩被IUCN列为严重濒危级,婆罗洲猩猩被列为濒危级。猩猩的种群受到了栖息地破坏的威胁,它们在过去还被捕捉到动物园或者卖作宠物。

概述

猩猩是亚洲惟一的大猿,现在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蒸汽缭绕的丛林里。在灵长类当中,猩猩的两个品种有许多方面是很突出的,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栖,也是繁殖最慢的——哺乳动物。猩猩被认为是社会的隐居者,而且性生活非常独特,它们建立的地区性模式使人回想起了人类早期的文化。

猩猩(在马来语中是“森林中的人”的意思)在树上攀爬的时候十分谨慎。由于太重而无法跳跃,它们穿越森林顶篷间隙的方式是在一棵树上来回地摆荡,直到能够抓住另一棵树,而且它们总会用两个前肢抓住树枝。这种行动方式是通过它们长长的手臂和比较短的腿(比手臂短30%)以及长长的钩状手掌和脚掌实现的,它们的手臂和腿能够在许多方向上自由地活动。猩猩几乎从不下到森林的地面,但是成年的雄性婆罗洲猩猩除外——它们多达5%的时间都是在地面度过的(也许是因为婆罗洲的老虎——猿类的主要掠食者——现在已经灭绝了)。猩猩不能像非洲的猿类一样用指关节行走,当在地面行动时,它们的手和脚是卷起的。

猩猩科最著名的早期代表是森林古猿Dryopithecus,这是最早发现的古猿,在将近150前就已经发现,在中新世中晚期分布于欧洲。另一类比较著名的早期代表是中新世晚期主要生活于亚洲的西瓦古猿Sivapithecus,过去著名的腊玛古猿Ramapithecus也包括在内。腊玛古猿原本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发现实际上是西瓦古猿的雌性个体,这一类群可能和现代的猩猩关系比较密切而和人类与非洲大猿关系较远。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发现的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可能更加接近于人类与非洲大猿的共同祖先。禄丰古猿原被称作禄丰腊玛古猿,后列为单独的属。我国发现的古猿中最重要的是巨猿Gigantopithecus(右图),巨猿是我国上新世和更新世早期南方动物群的重要构成,其中以广西柳城“巨猿洞”发现的化石最为丰富。巨猿可能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可能比大猩猩还要大上一倍,不过由于发现的化石主要是下颌骨和牙齿,对其体型的估算并不可靠。

现存的猩猩有3属4~6种,其中除了黑猩猩属Pan被公认分成黑猩猩Pantroglodytes和倭黑猩猩Panpaniscus(右图)以外,大猩猩属Gorilla和猩猩属Pongo各有一种或是两种意见不统一,过去一般认为均只有一种,它们是除了人类以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黑猩猩有些和人非常类似的行为,杂食性,以植物为主食,但也食动物性食物,是现存猿中是动物性食物最多的一种,并能基体狩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看,于人类差别甚微。倭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南的热带雨林中,与黑猩猩的分布区不重叠,分布范围不及黑猩猩广泛,数量也较少。倭黑猩猩的身体特征有些方面比黑猩猩更接近于人类,而其行为习性与黑猩猩也有一定区别,基本食植物性食物。大猩猩是现存最大的灵长类,也是除了两种黑猩猩外和人类最接近的动物。大猩猩有两个彼此分离的分布区,一个在赤道非洲西部,一个在赤道非洲东部,这两个分布区的大猩猩被一些人分成了不同的种类,其中东部的又有分布于山地森林中的和分布于低地雨林中的,二者一般看作不同的亚种,其中山地大猩猩现存不过数百只,濒于灭绝。猩猩是亚洲现存的惟一大猿,和人类的关系略微疏远些,现仅分布于苏门达腊岛和加里曼丹岛,二者分属不同的亚种,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的种。

体态特征

分子学的研究表明,猩猩是在1400万年前从祖先那里分化出的,它的祖先也是非洲猿类和人类的祖先。与中新世后期(1200~900万年前)的南亚西瓦古猿非常相似,人们普遍认为它们是现存猩猩的祖先。体型巨大的更新世(100万年前)猩猩出现在中南半岛,而体型比现代猿类大30%的亚化石猩猩(4万年前)出现在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岩洞里。更新世时期,爪哇也生活着比现存猩猩体型比较小的猩猩。早期的猩猩有可能更适应地栖的生活,但是现存猩猩的树栖生活方式证明了它们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生活在森林的顶篷。

这种红色猿类的下巴很大,大而平的臼齿上有皱起的尖和厚厚的珐琅质——这是一种完美的解剖学结构,有利于撕开木质的果实和带有白蚁巢穴的树枝,磨碎坚硬的种子以及撕下树皮。这些大猿每天至少会建造一次睡觉的平台,它们会将一些树枝折断并折叠,然后在树的顶部将树枝和嫩枝编织成为窝。下雨的时候,它们还会添加额外的一层防雨盖。

分布状况

因为猩猩的体形庞大,相应地胃口也很大,所以其密度通常都很低(每平方千米只有1只),但是在肥沃的河谷特别是沼泽森林,它们的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千米7只。苏门答腊猩猩的密度比婆罗洲猩猩的大,而且它们也生活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在不被捕猎的情况下,它们的密度取决于果实的产量,特别是富含果肉的果实。对于富含果肉的果实来说,其分布是峡谷比斜坡和山脊多,低地又比山上多,而地理变化频繁的苏门答腊岛又比婆罗洲多。

猩猩行进的时候很费劲,它们每天移动的距离通常不足1千米。然而,雌性猩猩的活动领域有几百公顷大,而雄性猩猩的活动领域可以达到几千公顷。猩猩无论雌雄都不是地盘防御性的,它们的活动领域有很大的重叠,不过体形比较小的猩猩会避免与统治者作伴。雌性后代性成熟以后一般会留在母猩猩的活动领域附近,但是雄性在定居之前可能会在四周漫游许多年。

饮食特征

猩猩的胃口很大,有的时候它们会花上一整天坐在一棵果树上狼吞虎咽。其食物中大约有60%是果实——果实的种类有几百种,无论成熟与否;猿类喜欢吃果肉中富含糖分或脂肪的果实。在生长有无花果的地方,猩猩会把这种温和的果实当作主要的食物,因为这种果实数量丰富,也容易获得和消化。猩猩也经常吃树叶和嫩枝、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富含矿物质的泥土;它们在很偶然的情况下还吃脊椎动物,如懒猴。当缺少成熟水果的时候,它们会吃种子,或者树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树皮。特别是在果实歉收的时候,它们强健的齿系为它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当缺少多汁的水果时,它们会喝树洞里面的水;这种猿会将一只手浸入水中,然后吸食从手腕的毛上流下来的水。

在苏门答腊岛的某些沼泽地中,猩猩会制作棍子一样的工具将种子从多刺毛的利沙树果实当中取出。它们也会利用工具挖蜂巢中的蜂蜜,或者掏树洞中的白蚁。在使用工具的种群当中,所有的成员都具备这种技能,只不过它们使用工具的频率不同。一个很有趣的对照就是,其他种群的成员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哪怕它们与使用工具的猩猩种群只隔了一条河。这种使用工具的当地传统与野生黑猩猩的传统很相似。

社会行为

猩猩是一种生长和繁殖很慢的长寿动物。它们悠闲的生活史可能是为了适应在低死亡率的栖息地生活,以及度过食物稀缺的时期。在野外,雌性10岁进入青春期,但是5年后才可以生育。幼崽在1岁以前都会受到母猩猩的持续照料,当它们4岁大的时候,母猩猩才会离开。母猩猩对孩子十分耐心,幼崽在3岁断奶以前一直都睡在母猩猩的巢中。即使在断奶之后,幼年猩猩还经常与母猩猩来往。雌性猩猩的产崽间隔通常是8年。在野外,雌性能够活45岁左右,因此它们一生最多能够生产并养活4个孩子,这也许是所有哺乳动物当中数量最少的。

雄性猩猩通常在12岁的时候达到性成熟(“接近成年”)。完全成熟的雄性体型大约是雌性的两倍,它们脸颊边缘的纤维组织将脸部变得更宽,有着大而长的喉节,手臂和背上有长长的、斗篷一样的毛发;也能发出低沉的“长叫”。它们的第二性特征出现的时间有很大变化:发育最快的未成年雄性能在不到10年的时间达到完全成熟,而有些猩猩似乎要停留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最终成熟。这种发育上的停留现象可能是一种适应性的交配策略,这种现象在苏门答腊岛更加常见,那里的种群当中未成年与成年的比例要比婆罗洲种群的比例高出三倍。

猩猩是一种相当独行的动物,特别是生活在婆罗洲的猩猩。成年的猩猩大部分都是独自行动和进食的。它们的后代在断奶之后会逐渐变得更加独立。雄性猩猩一般到了青春期以后就会和母亲断开关系,但是雌性猩猩还会经常回来。幼年和青春期的猩猩有的时候会一起玩上几个小时,甚至成对地在周围走动或紧跟着家庭。当几只成年猩猩相遇时,比如被同一棵果树吸引,它们几乎不会进行社会互动,在吃完以后会各自离开。

苏门答腊猩猩之间的社会交往要多一些。除了低等级的成年雄性以外,各个阶层的猩猩都是群居并一起活动的。与婆罗洲猩猩相比,苏门答腊猩猩更多地吃水果和无脊椎动物,比较少吃树皮,而且它们在使用工具上也具有垄断性。这些差异最终来源于它们比较高的种群密度,这也反映了它们栖息地比较高的食物产量。在物产丰富的栖息地,集体行动和进食的代价比较低,因此它们能够从群体生活当中受益,比如学习使用工具的技能。

猩猩认识每一只和它们的活动领域经常重叠的其他猩猩,并会与之建立社会关系。雌性猩猩会和某些猩猩优先建立关系,而这种关系也是与繁殖同步的。虽然未成年雄性之间偶尔会建立联结,但是雄性之间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竞争性的。雄性在一天中会发出好几次“长叫”,目的是让低等级雄性不要靠近,但是当成年雄性相遇时,它们就会上演激烈而富有侵略性的展示,有的时候还会导致在地面的追逐和打斗。只要未成年雄性能够恭敬地待在一定距离以外,成年雄性还是能够容忍它们的。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机会,即将成年的雄性就会尝试与能够怀孕的雌性来往,但是能够怀孕的雌性则会选择当地处于统治地位的成年雄性,这只雄性一般都能够成功地阻止大部分即将成年的雄性与雌性交配。因此,那些没有被选中的雄性,不管是成年的还是即将成年的,当它们遇到一只单独的雌性时,通常会通过恶意的撕咬来制服激烈反抗的雌性。

在婆罗洲,由雌性发起的与统治地位的雄性的配偶关系会持续几天;而在苏门答腊岛,这种关系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可能与此相关的就是,过半的苏门答腊猩猩的交配是配合的,而在婆罗洲,90%的交配活动都是通过暴力实现的。雌性花大量的时间寻找雄性有什么益处仍然是个谜;可能它是在为自己的后代选择优良的基因,也可能是为了寻求统治地位的雄性的保护。

在所有的灵长类中,人工环境下的猩猩在智力实验中得分最高。在野外的猩猩会依靠它们的智力去“发明”复杂的取食技术,有的时候涉及到工具的使用,利用工具它们甚至可以得到其他大部分雨林居民得不到的食物。它们也是很好的模仿者,可以从别的动物那里学到技能,包括如何使用工具。和“发现”新事物相比,它们更精于模仿其他猩猩的动作,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产生当地的传统。在不同的地方,猩猩会使用不同的筑巢技术,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抓握食物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保护现状与生存环境

自从4万年前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侵入东南亚以来,人类就一直是猩猩的掠食者和竞争者。这种猿类在原先活动范围的灭绝大部分都是由人类的捕猎活动造成的。在历史上,人们为生存而进行的捕猎活动可能也是造成猩猩不连续地分布在婆罗洲和苏门达腊岛的原因。

猩猩现在面临着在野外灭绝的境地。猩猩对伐木业很敏感,当伐木活动越来越密集的时候,它们就会完全地消失。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大部分森林都已被改造成为了农田或者消失了。因此,保护猩猩的惟一有效途径就是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内保留尽可能多的栖息地。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已经建立了主要的森林保护区。超过90%的野生猩猩都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印度尼西亚发生的经济和政治动乱使得人们开始在受到保护的地区伐木。这场动乱最后引发了婆罗洲毁灭性的森林大火,由此,该地区变得对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长期干旱越来越敏感。

与一个世纪以前相比,猩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超过92%,而且在1993年和2000年之间,苏门达腊岛北部的数量就下降了整整一半。剩下的种群仅分布于一些小岛,而且它们将继续被隔离,因为猩猩很少向别处“移民”。因此,为了防止猩猩在野外灭绝,需要人类对剩下的森林进行认真的保护和积极的管理。

虎:名副其实的山林之王

我国的珍稀濒危动物——虎

老虎属哺乳动物、猫科虎属。迄今已确认的八个老虎亚种:

孟加拉虎:分布于印支半岛,估计种群数量约有3,060至4,735头。

西亚虎:分布于土耳其、亚洲中部及西部,现已绝种。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中苏边境的黑龙江及朝鲜一带,估计种群数量约有437至506头。

爪哇虎:分布于印尼爪哇,现已绝种。

华南虎:分布于华中地区的南部,估计种群数量约有20至30头。

巴厘虎:分布于印尼巴厘岛,现已绝种。

苏门答腊虎: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估计种群数量约有400至500头。

东南亚虎:分布于东南亚大陆地区,估计种群数量约有1,180至1,790头。

老虎头及身体全长:1.4至2.8米;尾长:0.6至0.9米。东北虎是现存体积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重约180至306公斤,雌性体重约100至167公斤。老虎的栖息地多样化,茂密的植被、足够的猎物及水源是老虎最重要的存活条件。

老虎属食肉动物,捕猎多种类的动物为食粮,一般习惯在黎明至日落期间捕食,主要以大型哺乳动物如猪、鹿、羚羊、水牛及印度野牛为食物。老虎能捕食比本身体型更大的猎物,一头重约一百至二百五十公斤的老虎可捕猎一头重达九百公斤的印度野牛。野外的老虎每一次能进食四十公斤的肉类,在未受骚扰的情况下,它们一般在捕获猎物后的三至六天内重返捕猎地点享用剩余的美食,直至食物所余无几才罢休。

老虎是捕猎能手,但捕捉猎物时往往有九成机会失手,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老虎并不会导致猎物绝种,更不会对猎物的群落数量造成任何重要的影响。然而,随著人类不断破坏老虎的栖息、砍伐及烧毁植物,及捕杀老虎赖以维生的动物,老虎的存活遂备受威胁。

老虎在三至六岁开始繁殖,全年也可进行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十一月底至四月初,怀孕期约需一百零三天,每次可生产二至五头幼雏。雌老虎每两年至两年半繁殖一次,并须肩负哺育幼雏的责任,小老虎在十八至二十八个月后便可开始独立生活。迄今寿命最长的野生老虎约有十五岁半,人工饲养的最多可长至二十六岁。

老虎的分布范围可按栖息地及猎物的分布情况而不同,以印度的分布地为例,面积只有五百至一千平方公里,范围最大的分布地位于西伯利亚东部,约有一万零五百平方公里。

老虎跟其他猫类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善于游泳,以往曾录得一头老虎游泳长达二十九公里。

我国三种虎的产地、形态习性特点

东北虎是指所有产在我国、前苏联和朝鲜北部的虎。在我国分布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但生境范围已变得很小。在野外主要生活在森林、丛林和野草丛生的地方,尤其喜欢在针、阔混交林中。没有固定的巢穴。喜单独生活,而且每只虎都有一定的地盘范围。夜间活动,善于游泳,6~8km宽的河,很容易渡过。论个头,东北虎是最大而最漂亮的一个亚种,身长可达4m、重量达380kg。全身毛淡黄而长,斑纹较疏淡,胸腹部和四肢内侧是白色毛,尾巴粗壮点缀着黑色环纹。靠视觉和听觉捕猎,捕猎时潜伏等候或小心潜近猎物,然后突然猛捕先咬住猎物颈背要害部位,将其弄死拖到隐蔽处再吃。野外主要捕食野猪及食草类动物。冬季发情交配,孕期105~110天,每胎2~4仔,4~5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又叫中国虎是我国特产,这个亚种分布较广包括华南、华东、华中、西南,但野外很稀少。在野外生活于山林及灌木丛、野草稠密的地方。性孤而凶猛。生活习性和东北虎相似。在野外主要捕食野猪、黄猄、小鹿等。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年。华南虎的体形比东北虎小;毛较短;花纹密而颜色较深;尾部黑斑最多。属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已面临灭绝,也是世界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孟加拉虎又叫南亚虎,国外见于缅甸、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东部。这种虎生活在森林、山地和丘陵等生境中。夜行,主要以有蹄类为食,如野猪、鹿等,偶尔有攻击人和家畜的现象。没有固定繁殖季节,孕期100~106天,每胎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孟加拉虎体形小于东北虎,大于华南虎,毛短,黑条纹窄而密。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2、对虎的保护与对策

近年来,虎的数量在急剧减少,产在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已到了濒危的程度,据文献报道,生活在野外的东北虎,在世界上也只有200多头,目前生活在我国境内野生东北虎可能只有10头左右;加上全国动物园和饲养基地的也不过200多头。生活在野外的华南虎、孟加拉虎,也不会超过10头。

随着世界上虎的不断减少,全球保护虎的呼声日益高涨。7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就开始了援救老虎的行动,随后在印度、西伯利亚、我国也都采取了严加保护措施,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全国饲养在动物园的三种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仅北京动物园饲养的东北虎从50年代到现在已繁殖成活了122头。

为了挽救华南虎,1995年中国动物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华南虎的救助工作;对我国目前动物园圈养的30多头华南虎,纳入我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繁殖专家组来我国,对上海、重庆、苏州等动物园的华南虎现状作了详细调查,共同采取人工复壮措施。只要全社会都增强生态意识,加上有关部门投入相应的人力、资金等,挽救虎的这一珍贵物种免于灭绝是有希望的。

老虎被称为万兽之王,就是我们平常看见,老虎头上有横纹。我们中国人的思维看老虎头上有三条横线,像个“王”字,为什么说它是万兽之王?一它的体型是比较大的,它是靠捕食其他动物为食的。它在这个食物链里面,它是处在一个顶级的阶段。就是它是靠吃其他动物生存的,所以它在维持生态平衡里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是属于万兽之王,老虎是我们中华文化传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像我们讲的十二生肖里面老虎是排第几呀?是排第三,对吧!关于老虎的一些成语那就更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谈虎色变”,还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都是我们老百姓在长期的跟老虎接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跟老虎的一些习性非常相近的那些成语,它能够充分体现老虎的一些生活习性。

老虎到底它是怎么起源的呢?我们刚才讲了豹属这一属的动物,大概是在五百万年左右以前出现的。它从哪个地方起源?是从亚洲起源的,然后从亚洲起源以后向外辐射。一般认为老虎是起源于亚洲的东部,尤其是我们国家,我们境内。在我们国家境内,它早于豹属的其他成员,如狮子或豹子,首先大约在两百万年左右以前分化出来。我们国家的华南虎是我们国家特有的,被认为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是一个原始的类群。老虎现在分了有八个亚种,其中不幸的是有三个亚种绝灭了。我们下面就对每个亚种分布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孟加拉虎,这是它分布在印度缅甸尼泊尔和我们国家的西藏的东部,及云南的南部。它的体色变化比较大,有白色的和黑色的类型。我们后面要讲的白虎,就是这个孟加拉虎的一个体型变化。它不是这个像我们人类看见的这个白化个体,它不是白化个体,而是它体色的一个变化。它的体长大致在2.9米左右,体重是220公斤。雌体要稍微小一些,大概在2.5米长,重140公斤。

本世纪初,全亚洲相信共有十万头老虎,但其后数量便缩减达九成之多,迄今只余下少于七千头野生老虎。捕杀老虎作商业用途、其食物数量减少以及栖息地丧失,均是老虎面对的主要威胁。老虎的将来系于现有的栖息地能否得以保存,及人类可否全面遏止非法捕杀的危机。

一直以来,猎人为搜集虎皮、制作标本及装饰物而不断猎杀老虎,也有以老虎身体部分研制中药材。十九世纪末及本世纪初,射杀老虎更成为一项运动,一九一一年,短短十一天内在尼泊尔便有三十九头老虎被同一群人射杀。在中国,老虎被视为“害兽”,“除害”更可获赏金。由四十至七十年代三十年间,共有三千头华南虎因而被猎杀。以往,获取虎皮是老虎被杀的主要原因,近年杀虎却是为了获得虎骨制药,杀虎取骨的问题备受各方面的关注。

以往,传统中药业认为老虎身体各部分也可入药作医疗用途,惟至今大部分入药用途也不再通行,近年中医主要使用老虎的肱骨作为医治风湿的药物,同时,虎骨捣碎成粉末可制成药丸、膏药或浸制虎骨药酒。自一九九三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删除以虎骨入药。然而,含虎骨的药物仍在不少亚洲、欧洲及北美国家广泛出售。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世界自然基金会赞助举行一个突破性的会议,席间集合了传统东亚药业人士、药商及研究学者,与环保人士共同商议在东亚药业中,使用其他动物骨骼取代虎骨的情况。会上研究人员就多个野生及饲养品种虎骨的功效进行阐释,并期望中国能尽快以其他材料取代虎骨,然而,取代的物料必须避免危及另一种野生动植物。

打击老虎身体部分非法贸易活动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使用者的保护意识。使用者认识到贸易限制后,便须遵守有关法例。首先需要使他们理解老虎身处的状况,鼓励他们加入救虎行列,包括禁上使用老虎身体部分及衍生物。

随著老虎栖息地内的人口不断增加,住宅、农业及其他人类活动促使老虎的栖息地减少。不仅面积缩减,甚至以往的野生地区也变得零散不全,难以作为老虎栖息地。现时,全球五千至七千头老虎分散为超过一百六十个细小群落。部分分布地因受人类砍伐柴木及捕猎老虎的猎物而备受破坏,导致老虎的数量可能因不断减少以致无法繁殖。目前,华南虎的栖息地分布零散,虽然已有一些积极的救亡计划,准备把部分细小的栖息地连系成主要的保护地区,但恐怕仍未能赶及在这些老虎亚种完全绝迹前成功实行。

人类捕猎野生生物,导致老虎的食物减少,对老虎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大型的保护区内情况也不例外。研究显示假如每平方公里内猎物数目低于二至五头动物的标准,老虎便难以成功繁衍下去。一九九一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一项华南虎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在保护区内并无老虎被杀,但在区内捕杀猪支及鹿,却对老虎的生存构成威胁。老虎食物数量减少同样是其他保护区内的重要问题。同时,在保护区内放牧家畜,不但导致牲畜与野生生物争夺食物,而且老虎及猎物藏身的植被也大幅减少,这些牲畜也可能间接传染疾病与野生生物。由于老虎的食物减少,老虎的分布便越见零散,随著人类活动影响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的生态,老虎的数量也将减少。

保护老虎必须全面遏止捕猎老虎及其身体部分的贸易活动,更须保存现有的老虎保护区。为确保这些美丽的生物能持续繁衍下去,必须扩大保护老虎的行动,识别大型的「老虎保护地点」,包括主要的栖息地及完整的猎物群落是切实执行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其后还需要推行创新的管理规划,以平衡地区内居民与老虎两者需求产生的矛盾。凡此种种,均是人类踏入二十一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满身是鳞片的穿山甲

穿山甲,顾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除头部、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全长约1米的穿山甲,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雄兽肛门后有凹陷,睾丸不外露。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的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

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身长50~100厘米,尾长10~30厘米。体重1.5~3公斤。不同个体的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2对。

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较长,末端有巢。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间多出外觅食,行动活跃,能爬树。遇敌或受惊时常蜷成球状。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虫幼虫等。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

穿山甲在我国仅有一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我国邻近之越南、缅甸、印度、锡金、尼泊尔等地亦有。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穿山甲在野外常年活动在海拔1500-1850米的范围内,在低海拔地区也会活动。但不常到平原或农田较多的地方活动,活动大都选择在半山区,多栖息于山地丘陵的树林、灌木丛中,居住地随季节和食物而变化,平时无固定住处。随觅食时所挖洞穴而居住,洞穴大小与挖食白蚁巢的深浅大小一样。深度从0.3-0.4米至数米不等,多为距地表1-2米的盲洞。每年4-8月多雨的季节不住深洞,冬季则睡于深洞内。穿山甲怕寒冷,当气温在23℃以下时,洞穴垫有草屑及树叶,怀孕母兽居住的洞穴宽敞较深,固定而隐蔽,垫草较厚。

穿山甲白天极少活动,蜷缩于洞内睡觉,夜晚外出觅食,黎明前返回住地洞穴,活动范围可达5-6公里之远。发情期的雄兽活动范围更大,常翻山越岭,涉涧渡河,寻找配偶。穿山甲的性情孤僻,除繁殖季节交配时公母在一起同居外,一般均为异居、独居生活。

穿山甲既能翻山越岭,又能游泳、上树觅食白蚁。穿山甲很爱清洁,从不随地大小便,排便后习惯用前足扒土盖住粪便,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猛兽闻到气味跟踪而来。穿山甲的视觉极度退化,夜晚活动全靠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择路、觅食和避敌。一旦遇上虎豹敌害,便就地不动,将头弯向腹下,用宽大的长尾结实地裹住蜷成一团,像一只大铁球。

穿山甲以蚁为主食,也食黑蚁或蚁的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从不食素。它没有牙齿,囫囵吞食。胃中披着角质膜,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的食量较大,一只体重3公斤的穿山甲一次能食白蚁300-400克,饱食后2-3天不吃一只白蚁也可以。

在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白蚁和蚂蚁在地表活动,这时穿山甲就舔食地面的白蚁和蚂蚁;冬春季节,气温下降,白蚁都集中在蚁巢内活动,穿山甲便挖洞掘巢,采取全面歼蚁的方法取食。掘巢时,穿山甲用两只生有尖锐长爪的前肢挖土,后肢推泥,有时还能扭转身体,仰卧着挖洞上方的泥土,使洞道保持圆形,穿山甲的掘洞速度每小时可达2-3米。

穿山甲遇敌或受惊时蜷成一团,头部被严实地裹在腹前方,并常伸出一前肢作防御敌状,若在密丛中有躲避处,遇人或敌害,则迅速逃走。它善于打洞,前肢挖泥,挖捕时,若听见过分吵扰,即迅速遁土而去。掘到蚁巢后,它便用前肢扒碎白蚁的菌圃,将富有粘液的长舌迅速伸缩,从碎菌圃和泥沙中舐食白蚁;大约半小时后,穿山甲便能将巢内大部分白蚁吞食下肚。有时遇到大蚁巢,一次吃不完,它出洞后就用泥土封闭洞口,到第二天晚上再取食剩余的白蚁。穿山甲挖掘白蚁巢的准确率达100%。

穿山甲居住的洞穴大多是把蚁巢的白蚁吃光后,再搬一些干草枯叶垫在洞里并居住在里面,有时几个月不搬走,有时3-5天就搬走。穿山甲的居住处一般冬春季节多选择向阳避风处,夏秋季节则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从不马虎。

穿山甲的药用价值与养殖技术

穿山甲又名鲮鲤、龙鲤等,在动物分类上属鳞甲目、穿山甲科,为我国特种药用动物之一,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大量捕猎野生穿山甲,致使野生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为了保护穿山甲野生资源,充分利用其药用和经济价值,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开展了穿山甲的人工繁殖与饲养工作,并取得了成功。

药用价值

穿山甲为我国特种药用动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鳞甲、肉均可入药。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其鳞甲,药材名穿山甲,是名贵的中药材;穿山甲肉也供药用,药材名鲮鲤。

穿山甲性微寒、味咸,具有消除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疮痈肿毒,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止痛。

鲮鲤性温、味甘涩,具有杀虫、行血、攻坚散瘀等功效。主治痹痛、经闭、大麻风等。

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穿山甲,可直接到专门养殖单位购进种用穿山甲,或得到有关部门批准许可后,到野外捕捉养殖。

1.养殖场要求

养殖场要求冬暖夏凉,温度以16℃~32℃为宜。在夏季高温季节,注意遮阳降温,在冬季要及时防寒保暖。根据情况可选择池式、封闭式、地洞式和木箱式等养殖方式。

(1)池式养殖在庭院安静处建多个20~40m2、高50cm的砖或石砌池子,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池底、池壁均用水泥抹面,使其坚固光滑,以防穿山甲逃走。池内用石块砌几个穿山甲洞穴,把大量的土堆在其上,每个洞穴单独隔开,互不相通。池中央留5~10m2的活动场所,其上堆积大量的土并要种植杂草和小树,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场子周围要栽种大量树木,以便遮阳。在夏季雨季要有遮雨的东西,并留一个专门的排水道,防止雨水浸泡洞穴。

(2)封闭式养殖由室内2~4m2的小屋和室外4~6m2的活动场所组成。室内外均为水泥地面,室内设有供穿山甲隐蔽栖息的洞穴,活动场四周有围墙或铁丝网,笼顶用铁丝网封闭,每笼可饲养穿山甲2~4只。

(3)地洞式养殖面积可为20~50m2,四周有围墙,墙壁坚硬光滑,墙高2m左右,沙质泥土地面,人造洞穴,具有假山、草丛等自然生活环境。可养10只以上穿山甲。

(4)木箱式笼舍制作长方形木板箱1只,木箱大小要超过被饲养穿山甲体长的2倍为宜,分内外两间,以圆洞连通,供动物自由出入活动和休息。

2.繁殖方法

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每年的4~5月份进入发情交配期。入夏后,是其发情高潮季节,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各自分开。分娩期为12月份或1月份,每胎1~2仔,在固定的洞穴中由雌兽育子。初生幼子体重约100克,双眼紧闭,无磷,颜色浅白,靠母乳养育。经15天左右,开始睁眼,此时体重已达200克左右。1月龄时,鳞片开始渐渐角质化并变成黑褐色;2月龄后,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能跟母兽外出觅食,并趴伏在母兽背上;6月龄时,体重可达1.5~2千克,开始离开母体独立生活。雌兽在哺育期间,还能再次交配受孕继续产仔,一般年产仔2胎。

3.饲料配制

穿山甲的天然饵料是白蚁,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捕捉白蚁饲喂不但麻烦,而且成本较高,很难满足其生长需要,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大量使用人工饲养的蚯蚓、蝇蛆、黄粉虫、蛞蝓等作天然饵料。这些天然饵料,一般是埋在洞穴附近或活动场所内地土中,也有少数分布在洞穴之内,根据其掘土习性,便会主动摄食。

除人工饲养的天然饵料外,还常常用人工配料进行投喂。穿山甲是肉食性食虫动物,人工配合饵料要以动物性成分为主,同时要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以促使其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常用的配料方法有:①蚕蛹粉50%,血粉15%,熟鸡蛋5%,奶粉5%,酵母粉5%、麦粉10%,豆粉10%,复合维生素0.05%,矿物质0.01%。②蚕蛹粉50%,熟鸡蛋5%,奶粉5%,干酵母10%,种植土25%,干槐叶粉5%,复合维生素0.02%,生长素0.05%。

配制人工饵料时应将上述各种成分粉碎,并按比例搅拌均匀,然后加水40%~50%,调成团状或糊状,盛到一个小浅盘中放在饲养池内供其食用。

4.进食训练

由于穿山甲不会主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因此在人工投喂以前,必须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是:在饲养池内先不给穿山甲供水,而在人工配合饲料中多加水使其呈稀糊状,或将鱼绞成糊状,这样由于其不耐渴,所以等口渴时便会主动去舔饮饲料盆中的饵料,逐渐便开始主动摄食。如果诱食不奏效,在3~4天后,就需人工强行灌食以促其胃肠正常消化,引起食欲而进食。

一般人工灌食的配方为:水解蛋白质2.5克、葡萄糖4克、酵母片2片、维生素B11片、胃蛋白酶1毫升、用水10毫升调匀。灌食时用塑料眼药水瓶吸入,灌服量一般体重在1.2~2.5千克的穿山甲每天灌4~8毫升,每天1次,多在下午进行。灌食时两人合作进行,一人抓住穿山甲,另一人将瓶插入其口中,随穿山甲的吞咽动作,逐渐挤压药瓶。等灌食完后,放入池中继续进行人工配合饵料诱食训练,直到自动摄食为止。

5.日常管理

人工养殖穿山甲,一定要保持饲养场清洁卫生和安静。要经常清扫养殖池内的粪便,一般每2~3个月要将活动场所的土重新更换一次,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消毒;同时要注意胃肠炎、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