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匍匐在地的爬行动物

在墙上游走的壁虎

俗名守宫、多疣壁虎,英文名Gecko,JapanesegeckO,Walllizard

主要产于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诸地区;也分布到日本和朝鲜。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壁虎是蜥蜴目的1种,又称守宫。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其中壁虎属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与壁虎。蜥虎属中国已知4种,半叶趾虎属、截趾虎属和蝎虎属中国各有1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本科动物没有活动的眼睑。壁虎受到强烈干扰时,它的尾巴可自行截断,以后还再生出来新尾巴。壁虎生活于建筑物内,以蚊、蝇、飞蛾等昆虫为食。夜间活动,夏秋的晚上常出没于有灯光照射的墙壁、天花板、檐下或电杆上,白天潜伏于壁缝、瓦角下、橱柜背后等隐蔽处,并在这些隐蔽地方产卵,每产2枚;卵白色,卵圆形,壳易破碎。有时几个雌体将卵产在一起。它们是能鸣叫的爬行动物。孵化期1个多月。

壁虎去内脏的干制品入中药,名“天龙壁虎”,有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镇痉祛风和发散消肿的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神经痛、慢性关节炎、乳房肿块。

来源:为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守宫)GekkoswinhonisGuenther或其他几种壁虎的全体或鲜品加工成的壁虎组织注射液。

形态:全长约12cm,体与尾几乎等长。头扁宽;吻斜扁,比眼径长;鼻孔近吻端;耳孔小。头、体的背面覆以细鳞,躯干部圆鳞交错成12~14纵行;尾背面的鳞多排列成环状。指、趾膨大,指、趾间有蹼,除第一指、趾无爪外,其余均有小爪。体背灰棕色;尾易断,能再生。

分布:喜栖于墙壁间、屋檐下等隐僻处,夜间出没于天花板及墙壁上,鲜用或捕食蚊、蝇等昆虫。分布于华北、华东及西南一带。

采制:夏、秋季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鲜用或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成分:含蛋白质、马蜂毒样的有毒物质及组织胺样物质。

蟾蜍是幸福的象征

蟾蜍,也称蛤蟆。它是属于两栖动物,与青蛙属于同科目。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大部分蟾蜍行动缓慢而笨拙,不善于游泳,它大多时间都在地上爬行,但在危险的时候,也会有短距离的小跳。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蟾蜍类的雨蛙科、树蛙科、丛蛙科就非常善于跳,而且与蛙类有的一拼。

蟾蜍是蟾蜍动物的总称,属于无尾目。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主要分布在除了马达加斯加、波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澳大利亚原来无蟾蜍,后来从其他地区引进了蟾蜍,但繁殖太快,并且有毒,因此成为了澳大利亚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大蟾蜍白天一般隐于暗的地方,比如石头下面、土洞内或草丛中。到了傍晚它们才出来觅食,活动地池塘、沟沿、田边、房屋周围等处活动,特别是在雨后。

蟾蜍与青蛙的区别

蛙类和蟾蜍类属同一目,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它们卵的区别:青蛙的卵堆成块状,蟾蜍的卵排成串状。其次是它们的幼体蝌蚪,青蛙的蝌蚪颜色较浅、尾较长;蟾蜍的蝌蚪颜色较深、尾较短。其实蟾蜍也是蛙类的一种,所以从科学的角度看,所有的蟾蜍都是蛙,但不是所有的蛙都是蟾蜍。两栖纲无尾目的成员统称蛙和蟾蜍,蛙和蟾蜍这两个词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划分,从狭义上说二者分别指蛙科和蟾蜍科的成员,但是无尾目远不止这两个科,而其成员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称呼,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实际上有些科同时具有这两类成员,在描述无尾目的成员时,多数可以统称为蛙。

两栖动物中绝大多数的种类都属于无尾目,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无尾目的成员体型大体相似,而与其他动物均相差甚远,仅从外形上就不会与其他动物混淆。无尾目幼体和成体则区别甚大,幼体即蝌蚪有尾无足,成体四肢具在却无尾巴,后肢长于前肢,有利于跳跃,当然两栖动物大数都善于跳跃。

蛙科是无尾目的第三大科,在概有50余属650余种。它的分布比其他两栖动物都要广泛,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可达到北极圈。蛙科在非洲最为繁盛,光是特有的属就有18个,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就有3个以上的特有属,而蛙科也是无尾目的最大成员巨蛙也分布于非洲。蛙科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也比较丰富,如我国常见的黑斑蛙和各种林蛙。但欧洲和美洲的蛙科则只有蛙属Rana的成员,其中在南美洲只见于北部地区。蛙科在澳洲也只有极北部才有,而在临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岛屿上却能见到,而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其他的两栖动物,蛙科成员在这里则占据了不同的生态地位。在斐济岛有两种扁手蛙,分别为路栖和树栖,其中树栖扁手蛙看起来与树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员非常相似,树栖扁手蛙有多种色型,看起来好像不同的种。扁手蛙的其他种类也均局限于亚太地区的海岛上,其中包括不少树栖的成员。扁手蛙在卵中完成变态,孵化出来的就是小蛙。

而蟾蜍科有24~31属340~360种,分布广泛,遍布大洋洲和马达加斯加以外的世界各地。蟾蜍是适应力时常强的动物,可以生活于密林、高山、草原、甚至荒漠,我国最常见的两栖动物大概也要属蟾蜍了。蟾蜍科中超过一半的种类都属于同一个属,即蟾蜍属Bufo,这个属的成员几乎遍及本科的所有分布区,而在北方则是本科惟一的代表。蟾蜍属的成员体型差别很大,最大的美洲的海蟾蜍身长达到25厘米,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蟾蜍虽然大小差别很大,但是相貌和习性均比较相似,都是些行动缓慢不擅跳跃的陆栖动物,皮肤粗糙而高度角质化,使得蟾蜍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蟾蜍能分泌毒素,可以制成蟾酥。蟾蜍非常贪食,人们用其来消灭害虫,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生态灾害。澳洲引进了海蟾蜍来防治蔗田的害虫,但是海蟾蜍却对当地生态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海蟾蜍排挤本土的龟蟾类,捕食当地的小动物,其分泌的毒素又对想捕食它们的当地的捕食者造成了威胁,海蟾也被引进了其他很多种植甘蔗的热带地区,大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蟾蜍科的其他属多只有少数成员,有些外表和习性与蟾蜍属有一定差距,比如东南亚的浆蟾Pedostibes是树栖的蟾蜍,身体轻盈纤细,与地栖的粗壮笨拙的蟾蜍属略有不同。

不要对癞蛤蟆有偏见

千万不要小看蟾,不论是神话中的蟾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它都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蟾一直是幸福的象征,它为人类作了很多好事。蟾蜍,又叫癞蛤蟆、大疥毒。这种动物是被人们所看不起,不少人认为蟾蜍是低能儿。它容颜丑陋,不时地在田埂道边钻来爬去。尽管人们不理解它,但它还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癞蛤蟆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才爬出来捕食。它所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蛞蝓、蚂蚁、蝗虫和蟋蟀等。

蟾蜍比较喜欢阴暗的地方,白天一般躲在石头下面、草丛等。它们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它的皮肤较厚,并且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它便潜入烂泥内,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癞蛤蟆行动笨拙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癞蛤蟆在入药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癞蛤蟆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多少年来,人们采集癞蛤蟆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珠等31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我国生产的蟾酥在国际市场上声望极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换得外汇500万美元。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大小。可是在南美热带地区,却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癞蛤蟆,最大个体长约25厘米,为蟾中之王。蟾王不仅体型大,胃口也特别好,它常活动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种害虫。固此,世界上许多产糖地区都把它请去与甘蔗的敌害作战,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蟾王的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其他热带地区。每年为人类保护着相当十亿美元的财富。

雌蟾王每年可产卵38000枚左右,是两栖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一种。但是它的蝌蚪却很小,仅1厘米长。蟾王不仅能巧妙地捕食各种害虫,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它满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凡吃它的动物,一口咬上,马上产生火辣辣的感觉,就不得不将它吐出来。这就是不能小看蟾蜍的原因,虽然人们不喜欢它,但它确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帮助,不仅可以帮人们除害虫,还能作为药材为人民带来健康。

蟾蜍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召开蟠桃大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在王母娘娘的后宫花园里遇到鹅仙女,便被鹅仙子的魅力所倾倒,动了凡心。鹅仙女呵斥他并向王母娘娘告状。王母娘娘听后大怒,随手将嫦娥南亚的月精盆月砸向蟾蜍仙,罚它下界为蟾蜍。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入蟾蜍体内,王母娘娘非常后悔,担心会失去一件宝物,便令蟾蜍历经磨难后将月精盆完璧归赵,这样才可重列仙班,并且命令雷神监督。

另外还有一个流传与世间的刘海戏金蟾的神话故事。相传憨厚的刘海在仙人的指点下,得到一枚金光夺目的金钱。后来刘海就用这枚金钱戏出了井里的金蟾,得到了幸福。这说明人们渴望得到它拥有幸福。

伪装高手——变色龙

变色龙属于蜥蜴亚目避役科爬虫类,多产于东半球,主要是以树栖的方式生活。变色龙的身体特征就是身体肤色能自由变化,每2~3趾并合为二组对趾,前端生有尖牙,舌头细长并可自由伸展。鬣蜥科的安乐蜥产于西半球,亦称假避役。真避役有两个属系,Brookesia属系中有19个种类,避役属也就是Chamaeleo属系中有70个种类。变色龙的种类中有约一半的种类仅分布在马达加斯加这一个区域中,其他大部分的变色龙种类则是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分布在亚洲西部的有两种;在印度南方和斯里兰卡地区的只有一种;另一种普通避役分布在近东向西穿过北非达西班牙南部的一带地区。变色龙的体长一般都在17~25公分(7~10吋),最长者可达到60公分长。变色龙大都具有两侧扁平,尾常卷曲,眼凸出,两眼可独立地转动等特征。

变色龙某些种类的头呈盔形状,有的种类的头盔更像是显目的头饰,有的还会向前方伸出的长角,雄性变色龙的头盔更为显著,这可更有利于防卫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若有其他雄性侵入,雄性的身体伸展开来,喉部鼓起,头部毛饰立起或晃动,若仍不能吓走对方,则冲过去咬其腭部。不同种类的变色龙,体色变化也不同,变色龙的变色机制主要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控制含有色素颗粒的细胞(黑素细胞),指使其扩散或集中细胞内的色素来完成身体的变色行为。许多种类的变色龙都可以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常带浅色或深色斑点。变色龙肤色的颜色变化都是根据周围环境因素决定的,如变色龙在受到光线、温度,或是情绪出现波动时,都会成为它改变肤色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避役变色是为了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变色龙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依靠食用昆虫,体型比较大型的种类是依靠食用鸟类来维持生命。大多数的变色龙种类都是以卵生的方式繁衍后代,它们会在地上产2~40枚卵,然后将卵埋在土里或腐烂的木头里,孵化期约3个月的时间就能孵化出幼仔。南非有几个种变色龙种类是以卵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

变色龙属于爬行类动物,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变色龙大都以树为栖。避役的体长约15-25厘米,身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长,指和趾合并分为相对的两组,前肢前三指形成内组,四、五指形成外组;后肢一、二趾形成内组,奇特三趾形成外组,这样的特征非常适于变色龙握住树枝。变色龙的尾巴很长,这可以方便它缠卷树枝。它有很长很灵敏的舌,能伸出来超过它的体长的长度,舌尖上有腺体,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虫。变色龙的眼睛十分奇特,主要特征就是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协调一致,这种现象在动物界中是十分罕见的。变色龙的双眼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害。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自己身体的2倍,通常它只需1/25秒的时间就可以用长舌捕食,这种方式被称为是闪电式捕食法。变色龙通常都栖息在树上,并喜欢做一走一停的动作,经常被天敌误以为是被风吹动的树叶。

变色龙学名被称为“避役”,“役”在汉字中的意思是说“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这也就是说变色龙善于根据周围环境,随时改变自己的皮肤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龙这种变换肤色的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体内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完成的。

变色龙的种类约有160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地区。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地区生长居住的变色龙种类大约有80多种,在马达加斯加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时也是最独特的变色龙世界里,有59个变色龙种类是马达加斯加地区所独有的物种。目前还新的变色龙种类在不断被人类所发现。根据物种基因分析,变色龙种类可以定义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类型。

变色龙的皮肤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高低和心情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他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将肤色由平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胁敌人。达到避免遭受天敌袭击,保护自己的目的。

变色龙的变色功能不仅具有躲避天敌的功效,还具有吸引配偶,传情达意的意思。变色龙是自然界中公认的“伪装高手”,是“善变”的树栖类爬行动物,在它完美的武装可以很好的逃避天敌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撰文指出,根据动物专家的最新发现表现显示,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利用体色的不断变化,对同伴进行信息传递,这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便于变色龙和同伴之间的语言沟通。

变色龙又名避役,这种特别的物种是通过变换体色和同伴之间进行沟通,信息传递的。变色龙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欧洲南部,还有少数种类分布在亚洲等地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变色龙生长,生活玩耍的天堂。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爬虫动物学副馆长克里斯多佛?拉克斯沃斯是目前全球研究变色龙的资深专家之一,他就曾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几个新型的蜥蜴种类,同时还积极的奔走相告,向全世界的动物组织呼吁保护马达加斯加岛的变色龙栖息基地。要保护变色龙这一大自然赐予的神奇生物。

同时,拉克斯沃斯还发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都是通过变换体色来完成的,它们经常在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表现出不同的体色。他对变色龙不同时期变换出的不同肤色是这样解释的:“为了显示自己对领地的统治权,雄性变色龙对向侵犯领地的同类示威,体色也相应地呈现出明亮色;当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求偶者时,雌性变色龙会表示拒绝,随之体色会变得暗淡,且显现出闪动的红色斑点;此外,当变色龙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得很暗。”

与其他爬行类动物不同的是,变色龙能够随自己意愿的改变自己的肤色。变色龙变换体色完全取决于皮肤表层内的色素细胞,在这些色素细胞中充满着不同颜色的色素。纽约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安德森对变色龙肤色的“变色原理”进行了研究后,总结的解释就是说变色龙皮肤中有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是由载黑素细胞构成的,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安德森说,“基于神经学调控机制,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

变色龙原产地在非洲。依据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喜欢饲养变色龙的动物爱好者可以采用树枝制成的饲养箱给变色龙安个小家。同时,尽量保证有充足的自然日光照射,最好是让变色龙每天接受30分钟的日照;最佳的日照时间在早上太阳出来后,在自然光线下,变色龙的颜色会更加明亮、色泽鲜明。

变色龙是一种冷血动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它与热带鱼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对温度的要求都较高。通常日间温度应保持在28℃到32℃,夜间温度可保持在22℃到26℃。如果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变色龙会降低食欲减缓正常的身体生长,严重时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变色龙的主要食物是昆虫,大多数的变色龙会对厌恶单一的进食方法,有时会为了抗拒单一的进食而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水陆中称霸的猎食者——鳄鱼

鳄目是所有爬虫类动物的统称。通常鳄目的动物是指体形巨大、行动笨重的爬行类动物,外表和蜥蜴的外形稍有类似,属肉食性动物。鳄鱼的身体强而有力,口中长有许多锥形齿,腿短,有爪,趾间有蹼,尾长且厚重,外表皮很是厚中,并带有鳞甲。目前确认为鳄目的品种一共有23种。

鳄目类这个动物群体之所以能引起世人的特别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它在动物的进化史中所占的崇高地位。鳄是现存自然生物中最古老的爬虫类动物,与史前时代的恐龙有很大的血缘关系。同时,有研究发现鳄还是现代鸟类最近亲缘种。各种大量的鳄化石已被发现,其中鳄目的4个亚目中已经有3个亚目已经绝灭。根据这些古鳄化石的纪录,可以了解鳄和其他有脊椎动物间的亲密关系。

鳄鱼,是对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鳄目类的动物统称。具有代表性的鳄鱼就要数湾鳄了,湾鳄是鳄形目鳄科中的1种,又被称为海鳄。广泛的分布于东南亚沿海直到澳大利亚北部的广大地区。鳄鱼的身体全长一般在6~7米,体重大约有1吨重,有的湾鳄体长可达到10米,是现存的爬行类动物体型最大。湾鳄主要生活在海湾里或远渡大海中。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古老的、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它是在约两亿年以前的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由两栖类的恐龙进化而来的,延续至今仍是两栖类,性情凶猛的爬行类动物,它做早是和恐龙生活在同时代的动物,恐龙不管是受环境的影响,还是自身原因的改变,都已灭种变成化石,而鳄鱼人生龙活虎的活跃在大自然中,向世人证明它顽强生命力。

鳄鱼不是鱼,是属脊椎动物爬行虫纲中的一种,是远古恐龙现存的惟一后代。它可以在水中可以自由游动,也可以在陆地上自由活动。鳄鱼体胖力大,被称为是“爬虫类之王”。它在陆地上可以用肺呼吸,由于其体内的氨基酸链结构比较发达,使其的供氧储氧能力较强,因此鳄鱼都具有长寿的特征。鳄鱼的平均寿命,一般都在150岁左右。

据古生物学家发现鳄鱼最大的体长可达12米,体重重约10吨,但是大部分的鳄鱼种类平均体长约6米,重约1吨。鳄鱼属于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是以鱼类、水禽、野兔、蛙等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鳄鱼属于脊椎类爬行动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到亚热带的河川、湖泊、海岸中。鳄鱼科属中的鳄鱼种类最多,现存的鳄鱼类共有20余种,它们大都性情凶猛暴戾,喜欢以鱼类和蛙类等小动物为食,有时甚至噬杀人畜。

生活环境

栖息在淡海水中,(是河湾和海湾交叉口处)。鳄鱼除少数生活在温带地区外,大多的鳄鱼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泽中,也有个别的种类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浅滩中。在生活终于这样的一句话说“世上之王,莫如鳄鱼”,鳄鱼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药用保健功效。同时鳄鱼还是名贵的食用佳肴。可以说鳄鱼的全身都是宝,因此,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积极的推广发展鳄鱼养殖业。

生活习性

鳄鱼是惟一存活至今的类恐龙类古生物。鳄鱼是冷血性的、卵生科动物。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鳄鱼的身体改变甚少,是惟一的可以在水陆中称霸的猎食者及清道夫。鳄鱼是属于性情凶猛暴戾类的食肉性动物,喜以鱼类和蛙类等小动物喂食,有时还会发生噬杀人畜的事情,鳄鱼属于脊椎类两栖爬行动物。世界上现存的鳄鱼类有20余种,我国的扬子鳄,泰国的湾鳄以及逻罗鳄等都是比较有名的鳄鱼品种。广州市番禺养殖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该场占地面积近70公顷,拥有湾鳄,逻罗鳄,扬子鳄,南美短吻鳄等鳄鱼品种,共有约近10万条的鳄鱼。

中国到汉代才知道南方有鳄。具唐宋记载,在明清时节以后,在沿海岛屿就可以见到鳄鱼的出现。俗话说“鳄鱼的眼泪”,其实这是真的,鳄鱼真的会流眼泪,只不过那并不是因为它伤心,而是它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鳄鱼肾脏的排泄功能发育的并不完善,体内多余的盐分,要通过一种特殊的盐腺才能排泄出来。位于鳄鱼的眼睛附近正好有盐腺的存在。除鳄鱼外,在海龟、海蛇、海蜥和一些海鸟身上,也有类似的盐腺体。盐腺使这些动物能将从海水中食取的多余盐分排出体外,从而得到可以供身体吸收的淡水,而盐腺是它们天然的“海水淡化器”。

环境

鳄鱼喜欢在淡水江河边的林荫、丘陵处营巢,它们喜欢距河约4米,以树叶丛荫构成的陆地上,用尾巴扫出一个7~8米的平台,台上建有直径3米的巢,用来安放要孵化的卵,每巢大约有50枚左右的卵;卵多为白色,每个卵约有80×55毫米的大小;在孵卵时,母鳄鱼守候在巢侧,时时甩尾巴洒水湿巢,使卵巢中保持30~33℃的温度,经过75~90天孵化就可以孵出小鳄鱼了。一般雏鳄在出壳时,它的体长就在240毫米左右,1年后就可长到480毫米,3年可达1156毫米,重5.2公斤左右。

鳄鱼性情凶猛不驯。成年后的鳄鱼经常潜伏在水下,只有留眼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鳄鱼的耳目灵敏,在受惊时,会迅速的下沉到水底。鳄鱼喜欢在午后浮出水面晒日光浴,夜间鳄鱼的目光明亮,幼鳄的目光中带红光。鳄鱼在每年的5~6月份交配繁殖,它们可以连续数小时的交配,而受精的时间仅有1~2分钟;7~8月份是鳄鱼的产卵期。雄鳄喜欢独占一片自己的领域,对闯入者实行驱斗。在鳄鱼的世界里通常都是一雄率拥群雌。鳄鱼的咀嚼力强,能碎裂硬甲,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鳄鱼除去吃食鱼、蛙、虾、蟹等小型动物外,也吃小鳄、龟、鳖等带有坚硬外壳的动物。

孵化

鳄鱼重要是利用太阳热和杂草受湿发酵的热量对卵进行孵化的。幼鳄的性别是由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决定,但母鳄会平衡儿女的出生比例。它们通常都会把巢建在温度较高的向阳坡上,也有的会将巢建在温度较低的低凹遮蔽处。

适应性

鳄鱼之所以能从1亿年前存活至今,是因为它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鳄鱼对环境超强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鳄鱼的头部进化的十分精巧。可以使鳄鱼在狩猎时可保证仅将眼耳鼻露出水面,极大地保持了自身的隐蔽性。

2、是爬行动物中,心脏最发达的动物。正常的爬行类动物只有3个心房,而鳄鱼的心脏有4个心房,近似达到了哺乳动物的水平。

3、鳄鱼的心脏能在鳄鱼捕猎时将大部分的富氧血液运送到尾部和头部,极大增强了鳄鱼的爆发力。

4、鳄鱼的大脑已经进化出了大脑皮层,因此鳄鱼的智商是不可估量的。

5、鳄鱼的肝脏可在腹腔中前后移动,很好的调节自身的身体重心着重点。

种群现状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有关鳄鱼的记载,《礼记》中就曾记载了有关鳄鱼的事迹,到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鳄鱼为题,写出《祭鳄鱼文》的讨贼文,义正辞严,吓退鳄患。

人们的心目中,鳄鱼就是“恶鱼”。一提到鳄鱼,立刻会想到血盆大口,密布的尖利牙齿,全身坚硬的盔甲,时刻准备吃人的神态。鳄鱼的视觉、听觉都很敏锐,外貌看似笨拙其实动作十分灵活。鳄鱼长这副模样就是为了吃肉,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是它的食物,再凶猛的动物见了它也只能以守为攻主动避让,绝不敢轻易招惹它。

白垩纪晚期是哺乳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那段时间里,许多种群开始分化,以适应在不同的小环境下生存。生物学家戴维·克劳斯说:“鳄鱼从白垩纪晚期开始,就不断的进行着不同的进化改变,为了可以适应不同生存环境,有的大到5米长,有的小到不足1米。

鳄鱼是自然界中已灭绝物种和现代动植物之间关系的证明,对人们研究过去的地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以往北半球发现的化石比较丰富,在马达加斯加的发现之前,有关南半球,冈瓦纳古陆的化石非常少。对物种在南半球跨大陆发现的早期理论认为,如今的各大陆之间,在远古是有巨大的“桥”相连。但现在,科学家们认为非洲大陆是在1亿6千5百万年前,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去的。而印巴次大陆、马达加斯加、南美洲、南极洲连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因此植物和动物得以分散到各处。

蛇舅母——蜥蜴

蜥蜴,英文名称Lizard。蜥蜴是属于冷血类爬行动物,它是由出现在三叠纪时期早期的爬虫类动物演化而来的。蜥蜴大部分种群都是靠产卵繁衍后代,但也有些种类已进化到可以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蜥蜴也被称“四足蛇”,还有人叫它“蛇舅母”,是一种很常见的爬行类动物。蜥蜴和蛇是十分亲密的近亲关系,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都是全身覆盖这一层角质性鳞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横裂,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以卵生的方法繁衍后代等。

繁殖与寿命

蜥蜴类中的雄性都具有一对用于繁殖交配的交接器,这个交接器有利于蜥蜴的交配受精。在每年的春末夏初都是蜥蜴进行交配、繁殖后代的繁忙时期。蜥蜴中个别种类雄性的精子可在雌体内保持活力数年,交配一次后可连续数年产出受精卵。还有一些特别的蜥蜴种类,这些蜥蜴中只存在雌性个体,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它们是行孤雌繁殖的种类。这类蜥蜴的染色体是异倍体。蜥蜴中正常的两性繁殖种类,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会改行孤雌繁殖。据研究认为,孤雌繁殖可以使蜥蜴家庭中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繁殖后代的行动中来,有利于蜥蜴种群迅速扩大,从而占据生存领域的高峰。

大多数种类的蜥蜴都是以卵生的方式繁衍后代。蜥蜴都会在每年的夏季进行交配、产卵,一般蜥蜴都会将卵产于较温暖、潮湿,并且比较隐蔽的地方。每一次大约会产一二枚到十几枚不等的卵。卵体的大小与该种类蜥蜴个体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壁虎科类的蜥蜴所产的卵比较的圆,卵壳中的钙质较多,壳质坚硬易脆。其他种类的蜥蜴所产的卵体则使多为长椭圆形,壳革质而柔韧。

有的蜥蜴种类,并不会将所产的蜥蜴卵排除体外,而是留在母体输卵管的后段(子宫)成长发育,直到产出仔蜥,这种繁衍后代的方法被称做卵胎生。石龙子科中不少的蜥蜴种类都是以卵胎生为繁衍后代的主要方法。在蜥蜴的种类当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在同一属中的蜥蜴,有的种类是为卵生为主要的繁衍生存方式,另一些种类则为卵胎生为主要的繁衍生存方式。例如南蜥属中多线南蜥就是以卵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而同为南蜥属的多凌南蜥则是以卵生的方式繁衍后代。还有滑蜥属中血缘关系相近的秦岭滑蜥为卵胎生繁衍后代,而康定滑蜥却为卵生繁衍后代。我国特产动物鳄蜥每到当年的年底,处于母体输卵管的仔蜥就会发育成熟,但是却延滞到第二年5月份才会从母体中生产到外面。经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怀孕后期的鳄蜥,其体内的仔蜥已发育成熟,并且已无卵黄,而母体输卵管壁布满微血管网。这就表明处于发育后期的仔蜥就有可能就是依靠母体提供营养的。

蜥蜴一般每年只繁殖一次。但在处于热带温暖潮湿环境中的一些蜥蜴种类,如岛蜥、多线南蜥、蝎虎、疣尾蜥虎与截趾虎等蜥蜴,则是可以终年进行繁殖生育。

蜥蜴的寿命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根据动物园蜥蜴饲养的资料表明,飞蜥的寿命一般在2~3年,岛蜥的寿命在4年,多线南蜥的寿命在5年,巨蜥的寿命在12年,毒蜥的寿命在25年,最长的生命纪录保持者大概就是一种蛇蜥了,一般的寿命都在54年。这些数字并不完全反映自然界蜥蜴生命的真实情况,但是可以作为参考。

活动与摄食

蜥蜴属于变温性动物,在温带及寒带生活的蜥蜴在冬季是会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度过寒冷的冬季。生活在热带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适宜,蜥蜴可以终年进行活动。但是生活在特别炎热和干燥地方的蜥蜴,也会在出现极端天气时,出现夏眠的现象,用以度过高温干燥和食物缺乏的恶劣气候环境。蜥蜴的类型也可分为白昼活动、夜晚活动与晨昏活动三种类型。不同蜥蜴活动类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蜥蜴所食用的食物对象,它的活动习性及一些其他自然因素影响。

个体蜥蜴的活动范围大都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树栖性蜥蜴每天的活动范围也就只在几株树之间。据有关研究只在地面活动的蜥蜴,如多线南蜥,它的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蜥蜴种类在活动范围发面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如蝘蜓大多都孵化在水中,孵化后也只在附近的水域活动,成年后才转移到较远的林中活动。

大多数蜥蜴都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是食用各种的昆虫为主。壁虎类的蜥蜴喜欢在夜晚活动,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就以小鸟和其他类小型的蜥蜴为食物。巨蜥则是食用鱼、蛙,或是捕食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以食用植物为主要食物。由于大多数种类的蜥蜴都是以捕吃昆虫喂食,所以说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在全世界6000种蜥蜴中,已知有毒的蜥蜴只有两种,都是隶属于毒蜥科,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地区。

尾的自截与再生

许多蜥蜴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会把尾巴断掉,利用断尾的不停跳动吸引敌害的注意里,好让其本身的主体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截,是蜥蜴逃避敌害的自我保护的一种习惯性表现。蜥蜴尾巴的自截切面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断尾的地方并不是在两个尾椎骨之间的关节处,而发生于同一椎体中部的特殊软骨横隔处。这种特殊横隔构造在蜥蜴尾椎骨的骨化过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强烈收缩而断开。软骨横隔的细胞终生保持胚胎组织的特性,可以不断分化。所以尾断开后又可自该处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没有分节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连续的骨棱,鳞片的排列及构造也与原尾巴不同。有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于是,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我国的蜥蜴种类中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龙子科的蜥蜴,都具有尾巴自截与再生的能力。

变色与发声

蜥蜴皮肤的变色能力很强,特别是避役类的蜥蜴以其善于变色的功能获得“变色龙”的美称。我国的树蜥与龙蜥的种类中,大多数也具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处于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时,会使通身颜色变浅而仅头颈部发红。当处于阴湿地方时,头颈部的红色就会逐渐消失,通身颜色逐渐变暗。蜥蜴的变色是一种非随意的生理行为变化。它与光照的强弱、温度的改变、动物本身的兴奋程度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直接的关系。

大多数蜥蜴都是可以发出声音的,壁虎类蜥蜴是一个例外。蜥蜴中不少种类都可以发出洪亮的声音,如蛤蚧的嘶鸣声可以清晰的传播到数米之外。壁虎的叫声并不是寻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种为了警戒或是占有领域的信号表现方式。

最大的蛇类群体——无毒蛇

无毒蛇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蛇类群体,在全世界2500中的蛇种类中就有1500种是无毒蛇。大多数无毒蛇的身体长度在50~200厘米之间。这些无毒蛇身体上的形状、颜色和班纹上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无毒蛇有坚固的牙齿,头部多为椭圆形,尾部逐渐变细。他们杀死猎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缠绕猎物的方法,使其窒息死亡后在食用;另一种是将猎物制服后活吞。

无毒蛇的种类

下面是一些无毒蛇的例子:

嘶声沙蛇

嘶声沙蛇是一种很细的蛇,它的尾巴很长,背部的鳞片光滑铮亮,一双大大的眼睛。这种蛇有好几种颜色,但大多数的都是浅棕色或橄榄绿色。在这种蛇的腹侧有深色或浅色的花纹。嘶声沙蛇主要栖息在草原或干燥多石的地方。它们非常警觉,并且爬行速度极快,喜欢在夜间活动。

加利福尼亚王蛇

加利福尼亚王蛇是一种圆滚滚的蛇,它们有一个狭窄的脑袋,通身有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环状花纹,且伴有较窄的浅色条纹和较宽的深色条纹交替出现,沿腹的两侧各有一条线纹。

长鼻树蛇

长鼻树蛇是一种特别纤细的蛇,不仅头部修长,而且还有一个长长的鼻子。这种蛇的眼睛中长着横向的瞳孔,这使它们能够准确地判断远处的情况。长鼻树蛇的颜色是绿的,再加上藤蔓植物一样的形体这使它们有了很好的伪装本领。长鼻树蛇大都栖息在热带森林中的树林和灌木丛中,主要以蜥蜴为食,有时也吃青蛙和一些哺乳类动物为食。

美洲黑蛇

美洲黑蛇是一种纤细的流线型蛇种。这种蛇的蛇身体表有光滑的鳞片,由于生活栖息的环境不同,其体表的颜色有蓝色、绿色、灰色、橄榄色等不同颜色。但生活在同一地区的美洲黑蛇大体上都有同样的体表颜色。美洲黑蛇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和中部,喜欢栖息在视野开阔的地方,比如田地、湖边和大草原上。这种蛇主要是以食爬行动物为主,有时也食用鸟类和小型哺乳类动物。

猩红蛇

猩红蛇是一种小洞穴蛇种,长着一个圆筒形的身体,窄窄的突出的头和光滑的鳞片。它们的背上有红色、白色和黑色的条纹,色彩看起来十分艳丽,在这种蛇的腹下侧有平淡的白色或乳白色。猩红蛇的体长可达到40厘米左右,喜欢在松散的沙土地中,腐朽的圆木或树皮下活动。

如何区别毒蛇和无毒蛇

在野外时,经常会看到或是遇到蛇类出没,有时还会被蛇咬到,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蛇的是否有毒,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中毒。其实只看蛇的外形就可以判断这种蛇是否有毒。

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且不明显,如火赤链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其中比较特别的是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并不是呈三角形,而是有其独特的外貌形状。

从伤口看,毒蛇都有尖且大而长的毒牙,被咬过后,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咬伤后,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

从时间看,如果被蛇咬伤后15分钟内,伤口出现红肿并伴有疼痛感时,就可以断定咬伤患者的是一条毒蛇。

被毒蛇咬伤后要采取紧急的急救措施,被咬伤的患者不要做剧烈运动,这样可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降低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在接受急救医务人员诊断时,要将伤口的形态,详细的告诉医者。如果把咬伤患者的蛇打死,带上死蛇给医者看,则更有利于医务人员进行及时、正确地治疗。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之间的血液回流,减少身体对毒液的吸收,防止毒素在身体中的扩散。要在被蛇咬后进行应急的排毒措施,要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等有医用作用的液体冲洗伤口。施行刀刺同样可以达到排毒的效果,操作过程就是用清洁过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他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但的挑的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也可以达到排毒的效果,挑过的刀口要如米粒般大小,这样更有利于毒液排出体外。在实行刀刺后,要马上用清水清洗伤口,要采用从上而下的挤压法,在伤口出不断的做挤压运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挤出体内的大量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的排出体外,这时就可以采用吸吮式的排毒法,可以采用拔火罐、或是在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当处于荒郊野外是,没有这些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要边吸边吐,每次吸允过后都要用清水漱口。治疗蛇咬伤的药物有很多,内服、外敷的都有,具体用什么蛇药,要根据所处环境的条件而定,要用能达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急救措施。

在野外行走时,不要随便的将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等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蛇在白天时喜欢的活动场所。在野外活动时,最好是手持一根小棍或树枝,边走边敲打四周的草木丛,这种“打草惊蛇”的方法对避免被蛇咬是很有效的。

食疗价值

蛇还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这主要是指无毒性的蛇中。蛇科中的属于游蛇科中的黄脊游蛇、赤链蛇、枕纹锦蛇、乌游蛇等,都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在我国的很多的地方,都有吃蛇,或是用蛇泡酒的习俗,在做蛇肉时,要除去内脏,洗净鲜用或晒干用,要食用时须除去蛇头、蛇皮和内脏,经过多次清洗后再食用。

蛇肉有甘、咸等味道,属性平,有很好的祛风湿、通经络、解毒的作用。对治疗风湿痹证,肢体麻木、疼痛或拘挛,以及疥癣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蛇肉可用来煮食、炒食。用整条的蛇,泡酒同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体形粗大的蟒蛇

蟒蛇属无毒蛇类,是当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边均有一个小型爪状痕迹,这是其退化后肢的残余痕迹。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在蛇类的品种中,蟒蛇是最大的一种,其长度一般在6米左右,最大体重也可达55千克左右。

特征

体形粗大且长是蟒蛇的主要特征,其次身上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另外,蟒蛇具有成对较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的头小且呈黑色,眼下有一黑斑,喉下呈黄白色,其腹鳞无明显分化。蟒索的尾巴短而粗,但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生长环境

蟒蛇因其具有很强的缠绕性,所以常攀缠在树杆上,它也擅长游泳。蟒蛇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为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蛇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时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蟒蛇的攻击性很强,它猎取食物的方式就是用身体将猎物紧紧缠住,直至把猎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将其吞入。

习性及食性

蟒蛇喜在温热地方生活,常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一些潮湿的森林中,属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蟒蛇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当雌蟒进行产卵后,有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任何东西最好都不要靠近它,因为性凶的雌蟒极容易伤人。

蟒蛇常以小麂、兔、松鼠等为食,其胃口极大,可以一次吞食一些超过自身体重的动物。比如广西梧州外贸仓1960年收购一条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猪。蟒蛇虽胃口大,但其消化力也极强,除猎物的兽毛外,其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也可达数月不吃食物。

繁殖

蟒蛇繁殖期短,卵生,其繁殖期为每年4~6月,每年的4月份出蛰,到6月份开始产卵,每次可产8~30枚,多者也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只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其卵为白色,孵化期60天左右。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蟒蛇的繁殖高峰。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在产卵后,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这时雌蟒不吃食物,由于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这样有利于卵的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