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巧玲珑的昆虫

苍蝇、黄粉虫、金蝉、蝗虫、蝴蝶、蜈蚣、蝈蝈、蟑螂、蚯蚓、蟋蟀、龙虱、蜘蛛、水虻

超强耐力的蜻蜒

蜻蜒属于昆虫纲、蜻蜒目Odonata,它的英文名称是dragonfly。世界已知约5000种,我国已记载400多种。全球广泛分布,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蜒几乎无处不飞翔。大型的蜻蜒多分布于热带地区。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只采自婆罗洲的大型蜻蜓,体长l08毫米,翅展193.8毫米。蜻蜓主要有两个亚目,(1)、均翅亚目(豆娘亚目):身体细,两对翅的形态很相似,休息时四翅直立在背上。(2)、差翅亚目(蜻蜓亚目):体粗壮,后翅基部比前翅宽,休息时两对翅平伸。

蜻蜒是自然界中一种结构极为精致的飞行昆虫。在飞行中,它的两对宽大的翅膀保持平行伸展,前翅捭打翻腾空气,在空气中产生快速旋转的小漩涡,而后翅则从这种涡流的自旋中获得能量,形成了较大的升力。

蜻蜒翅膀每秒振动达20至40次,每小时能飞150千米。它的飞翔速度能和世界女子100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

同时,蜻蜒能连续不吃不喝飞行1000多千米,在昆虫世界,蜻蜒飞行速度和耐力确实是首屈一指。

蜻蜓(Dragonfly)

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头部可灵活转动,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4500余种。

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约占头部的1/2,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稚虫水虿,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

蜻蜒有时还会趁居室门窗敞开时窜入屋内,在屋中巡回飞翔,寻捕室内的蚊子和小飞虫。在实验中,先在屋内空间放进几百只蚊子,同时将蜻蜒放入,几分钟后,用网儿捕之,剖视其嘴可发现塞满着一团黑黑的蚊子,数量竟达几十只之多,且已消化到了胸肠器官部位,可见它的捕食功能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蜻蜒的眼力了,它看物体的复眼是由一万五千到二万个小眼组成的,另有三只单眼则是感觉明暗光线的,在实验中将复眼用涂料涂没,由于它感觉不到物体的存在、只有看光线的单眼存在,它就会向着光线直上云霄飞去,不再飞回;如把单眼涂了,因失去光线,它就会向着物体上下乱撞。蜻蜒可以任意把头和颈转动180°,左右上下,四面八方的视野尽收眼里,在追捕猎物中达到了稳、准的精确之境。

全世界蜻蜒已知有四千九百五十多种,我国有三百多种。真正捕食蚊子的能手,称为晨暮蜒,它们白天怕见光,隐蔽在暗处,等到黄昏或拂晓时刻才出来,尤其善作超低空飞行,时常于人的膝盖高度,穿梭在人群间,不怕人们往来的干扰,因为这一高度蚊子最多。

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

蜻蜓飞得很快,有些飞行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它又2能在空中短暂停身不动。它飞行前进时不能灵活转变方向,要定住身体然后转向。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

翩翩起舞的蝴蝶

鳞翅目的锤角亚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蝴蝶的形态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中国的蝴蝶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粉蝶科: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napi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蛱蝶科: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小型蝶类。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娟丽,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环蝶科: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须侧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

闪蝶科: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触角细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蓝色,有金属光泽,也有黄褐色或灰白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无毛。后翅中室开式,雄种前足符节有长毛,白天活动飞翔敏捷,该科全世界有记载的约8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闪光的色彩,为收藏家所喜爱,视为精品。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

蝴蝶等昆虫的鳞片的作用

蝴蝶为典型的昼间活动性昆虫,有些种类在强光下飞行,有些则嗜於阴暗处飞行。其飞行的高度因种类而异,有些只在草面飞行,有些则飞行很高。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如屋顶之瓦片般重叠排列,型态类似球拍,基部有一小柄嵌入翅膀上的凹窝。具有防水功能。

翅膀的颜色和花纹有些由鳞片所含之色素所造成,有些则为鳞片表面之条状刻纹分散投入之光而产生蓝色或青铜金属光泽。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可以达到威吓、警戒或隐蔽的效果。兰屿产之珠光黄裳凤蝶后翅之金属光泽驰名於世,此为表面构造特殊所造成之构造颜色。

操作蝴蝶时很容易损坏此精细关节,鳞片因而脱落,以肉眼观察鳞片似为有颜色之尘粒,称为鳞粉。由于鳞粉易於脱落的特性,在其遇到蜘蛛网时,可以较容易挣脱。某些鳞粉连结毒腺,当接触鳞粉使其脱落后,毒液自然沾黏到触碰者身上。

雄蝶另有发香鳞散生於鳞片间,发香鳞基部有一小腺体,产生挥发性费洛蒙,於求爱时刺激雌蝶,此种挥发性费洛蒙来自其基部腺体鳞片之柄,而由鳞片末端之毛状物散布。

蝴蝶之所以叫butterfly的原因

1、butterfly一词源自古英文buterfleoge,由butere(butter)加fleoge(flyingcreature)构成。

2、有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说法,因为蝴蝶喜欢偷吃奶油和牛奶,人们把它说成是长着彩色翅膀、喜欢偷吃奶油的精灵,所以叫它butterfly。以上传说也反映在蝴蝶的德语名称之一milchdieb,该词相当于英文milk-thief(偷奶贼)。

3、另有一种解释说,其中butter是指蝴蝶的颜色。fly这个本来就是指涉能飞行的昆虫,而butterfly一词最先可能指的是源自南欧冬季过后,出现的以种带着硫磺色(合翅时较近于奶油色)的粉蝶。雄蝶前翅色泽澄黄,飞行时带起一道温暖的光线,被人们称为butter-coloredfly。这个词渐渐演变成butterfly,并用来指涉所有种类的蝴蝶。

生活习性

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和成虫是它一生中惟一的两个活动时期,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是完全不同和多种多样的。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对采集和分类研究都有很大帮助,下面叙述蝶类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

幼虫的生活习性

取食

蝶类幼虫咬破卵壳孵化外出以后,有些种类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种类(例如红眼竹弄蝶)则先行取食卵壳,然后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种类还需取食每次蜕皮时所蜕下来的旧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缘豆粉蝶等。

蝶类幼虫的取食对象,因虫种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幼虫嗜食叶片;有些种类,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还有一些种类蛀食嫩荚或幼果,例如豆荚灰蝶蛀食嫩豆荚,栀子灰蝶蛀食栀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数种类的幼虫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专以竹蚜为食,这种肉食性的种类在蝶类中是并不多见的益虫。

取食植物叶子的幼虫,如是第一龄的初期,常在叶背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样的透明斑,以后幼虫食叶穿孔,或自叶缘向内蚕食;随着虫体长大,食量也越来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虫口密度大的时候全株被啃食一空。

活动和栖息

蝶类幼虫的活动和栖息的习性,也因虫种而各不相同。从活动时间来看,一般种类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时出来活动。但是,有些种类(如菜青虫等)是在白天活动的,也有一些种类(如许多弄蝶幼虫)是夜出活动的。

从活动的规律性来看,许多群栖性种类的初龄幼虫,取食和栖息的活动是一致的(Ⅰ、Ⅱ龄比较明显);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栖息,中华虎凤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类如荨麻蛱蝶的幼虫经常数十成群地在荨麻枝叶间吐丝作成乱网,犹如蜘蛛那样匿居其中,借以防御外敌,而且同时取食和栖息,颇有规律。

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个别幼虫。有些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虫能将香蕉叶的边缘褶黏成巢而隐居其中,稻弄蝶则常缀联数叶而巢居其中。有巢居习性或结网群栖习性的幼虫,它们都在栖息处的近旁取食,绝不远出,一有惊动,立即退人巢内躲藏,这与一般蝶类的栖息习性完全不同。

成虫的生活习性

饮水

水是生物有机体在新陈代谢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湿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咸味的水,最能吸引它们来饮。每当烈日临空的炎夏正午,在洼陷的山路上,在溪边,就有各式各样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里吸水。

取食

蝴蝶的寿命,长短不一。寿命长的可达11个月,寿命短约的只有2~3星期。在这段时期内,雄蝶忙着寻觅雌蝶交尾,雌蝶找寻寄主产卵,活动频繁,因此必须向大自然界充分摄取养料。才能顺利完成它们传种接代的神圣使命。

蝶类不是专门探花吸蜜的昆虫。由于种类不同,它们的摄食对象也大不相同,并且绝大部分是专食性的。例如,有的种类不仅吸食花蜜,而且嗜吸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有些蝴蝶则不吸花蜜而嗜食其他烂果或蛀树渗出的汁液,甚至人畜鸟兽的粪便,这说明蝶类食性是广泛的。

活动

蝴蝶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高低,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的。因此蝴蝶的生命活动,直接受着外界温度的支配,温度低了,就停止活动。

每当早春或深秋的清晨,在田野里,常可见到一些蝴蝶张开了翅膀,面向太阳取暖,等到体温上升到各自需要的活动始点时,它们才会开始活动。这种现象若到3000-4000米的高山上去观察,可以看得格外清楚。当太阳从云层里穿出而光热照射到大地上时,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蝴蝶活跃地四处翩飞。假如太阳忽被云层遮蔽起来,那末它们就立刻停止了活动,瞬之间,竟然完全看不到一个蝴蝶的影踪。当太阳重新照射时,它们又活跃如前,象这样有规律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着,非常有趣。知道了蝶类是一种变温动物,就不难解释上述现象了。

各种蝴蝶生命活动的特性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同一种类的雌雄个体之间,习性也可能不同,雌蝶通常都徘徊在寄主植物生长地的附近,活动范围比较狭窄,这种习性在高山地带显示得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植物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是密切相关的。至于雄蝶则四处翩飞,觅寻配偶,即使在山地,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要广阔得多。

山峰之颤,是多种蝴蝶的聚汇场所,山隘孔道是多种蝴蝶飞行的必经之路;此外深沟峡谷的隘道,也是蝴蝶出没最多的地方。这里还应该看到,也有许多蝴蝶的活动范围是非常狭小的,它们好象是不愿离开家门一步似的,局限在一个小天地内生活。不到它们的家园人们就不容易看到它们的影踪,如疏毛薮环蝶。因此当我们到一个新地区去从事蝶类的采集调查时,一定先要考虑上述种种因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蝶类的活动,主要依靠飞翔。飞翔的习性,每视种数而有异;从飞翔的姿态来说,有平直前进的,有舞姿前进的,也有曲线前进的种种不同的飞翔方式。从飞翔的速度来说,有快到目不能辨的,也有慢到徒手可捉的。还有些种类能作滑翔飞行,有些种类能作定位飞翔,更有一些种类,力能振翅飞翔,随风飘舞,而远涉重洋。

此外还有一些种类能在林中长时间地在空中飞翔,忽东忽西,犹如蜂蝇临空飞舞一样,仅能看见一些迹影。再有一种俗名叫“异天蝶”的六斑剑凤蝶,当其一受惊扰时,即腾空上飞,直上云霄,迅即飞到人们眼力所不及的高空中去,看来煞是有趣。

栖息

蝴蝶是昼出活动的昆虫,因此到了薄暮来临时,它们就各自选择安静和隐蔽的场所,进行栖息。栖息环境,依虫种而有不同,一般的种类都喜欢栖息在植物的枝叶上,有些种类则喜欢栖息在悬岩峭壁上面。

一般的蝶类是单独栖息的,但是也有些种类例如许多种斑蝶则是喜欢群聚在一起栖息的。其中褐脉棕斑蝶属著名的大量群栖的种类。

在蝶类昼间活动的过程中,个别种类还有它们独特的栖息习性。例如喙凤蝶在林空,象蜻蜓那样的徘徊飞翔了一段时间后,就栖落到树梢休息,隔一回儿再飞,除取食以外,从不下地,所以不易捕捉到这类蝴蝶。还有一些蝴蝶(例如翠灰蝶)具有领域性地喜欢栖息在山路隘道的灌木叶片上,看到其他蝴蝶飞过,就飞过去追赶,一回儿,仍归原处栖息,以后再见其他蝴蝶飞过,又同样飞过去追赶,这样一次又一次有规律地飞栖活动,目的是半路拦截同类的雌蝶,以求伺机交尾。所以,有时即使我们挥网兜未捕获而惊跑了这类蝴蝶也不要紧,等一回儿,它们仍旧会飞回原地,给你重行兜捕的机会,因此捕捉这类蝴蝶很容易成功。

最后,谈一下枯叶蛱蝶的生活习性。枯叶蛱蝶通常生活在树木茂盛的山岳地带,常见其出没于悬崖峭壁下葱郁的混交林间。雄蝶在活动时,常常飞栖到伸出在溪涧流水上空2米多高的阔叶树叶上,等候雌蝶飞过而追逐交尾,这时挥网兜捕,极易成功。如若漏网立即飞入丛林,栖止于藤蔓或树木枝干上,它飞翔迅速,行动敏捷,更凭借其翅里酷肖枯叶而隐匿起来,一时极难发现其栖息所在。它的栖息姿态是头端向下,尾部朝天,常静止在无叶的粗干上。

蝴蝶的迁移飞行

历史上记载过不少蝴蝶的迁移飞行。据威廉斯1930年统计已达1273次。在世界上已知有214种蝴蝶有迁移飞行的习性。

蝴蝶迁飞的群体有大有小,数量多时高达千百万。迁飞的种群组成,有单一的,也有混杂的。迁飞的距离,有短有长,距离短的,仅在地小范围内迁飞;距离远的,常常飞越洲或者横渡重洋,如威氏在1935年报告一则奇闻时说,褐脉棕斑蝶从墨西哥远距离飞迁到加拿大及阿拉斯加,共飞行了4000千米。

在我国历史上有关蝶类迁飞的记录并不很多。根据历史文献上的记载,从1603~1933年仅得五次。发生在滇,桂二省境内,最近一次是1933年。据6月16日上海新闻报的记载,“1933年5月2日正午天阴,云南昆明,距市东方40里之大板桥镇忽有白蝶数千万漫空蔽野,由东面飞来遍布于该镇之田亩林木及屋角墙壁等处,白茫茫毫无空隙。……此蝶群休息二小时后,又行飞起……径往西方省城飞去……该镇人云,此蝶类纯系白质,大小翅上各有黑斑一、二小点。其数约有千百余万,并无他种色彩者搀人其中……”

近年来报上也多次报道有关蝴蝶迁飞的现象,最近一次为1988年8月2日《解放日报》刊登了蝴蝶迁飞的报道:“甘肃榆中县兴隆山风景区7月19日至21日连续3次出现“蝶雪”现象。据当地目击者说,三次“蝶雪”都出现在上午10时至下午1时间,漫天飞雪般的蝴蝶铺天盖地,由兴隆山向马衔山飞去。蝴蝶呈黄白色间有黑色斑点。最大的一群出现在19日上午10时,近百米宽的兴隆峡被蝶群充斥,蝶阵前后长约5千米,浩浩荡荡过了近3小时,有人用草帽一下就扣住几十只。”

遗憾的是在我国蝶类迁飞史中,从没有抓到过一只迁飞中的蝴蝶实物标本,因此难以作出具有科学价值的报道。笔者在此寄望全国的蝶类爱好者,今后如果遇到此种现象,一定要跟踪摄像,并且捕捉到参与飞迁的蝴蝶标本,才能填补我国蝶类迁飞史上的这一空白。

交尾

一般蝶类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一点羽化。之后,雄蝶到处飞翔,觅寻羽化不久的雌蝶,捷足先登地追逐交尾。一只栖息在叶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经交尾过的,当雄蝶飞临时,它就平展四翅而将腹部高高翘起,绝不起飞,这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绕飞一阵,也就只好舍之他去;反之即行交尾。有时一只不需要交尾的雌蝶,当其在空中飞翔时,可能遇到好几只雄蝶追逐求爱,紧逼和绕圈飞舞,难解难分,一起上升到高空,这时雌蝶突然挟翅而下,急速降落,这种逃循使雄蝶如堕迷途,不知雌蝶所在,因而雌蝶得以脱身。雌蝶的这种“逃婚”本能颇为有趣。

还有一些蝶类如绢蝶科的大部分种类,雌蝶在交尾之后,在交尾囊开口处的基部,生长出各种各样的交配后的衍生物(封瓣)一枚,成为阻止再交尾的障碍物,虫各一型。是鉴别虫种的一大特征。

蝴蝶交尾的方式,是尾部相接而头部分向两端,如小褐斑凤蝶,在交尾过程中,如遇惊扰则雌蝶主动飞翔,而雄蝶则安静地倒悬在下方,任其拖着飞逃。

产卵

蝶类产卵各有其所,绝不乱产,最为常见的是将卵产在叶片的反面。一般是每产一粒,如柑橘凤蝶。也有产卵成片的,如绢粉蝶。许多蝴蝶在植物上产的卵各有其特定的部位和特殊的排列方式,如朴喙蝶的卵产在朴树的嫩芽上;豆荚灰蝶的卵产在扁豆花蕾的基部;黄边酱蛱蝶产大量的卵在杨树细枝上,并且排列得很有规律,绕成一环;更有趣的是蒙蛱蝶的卵往往4~5粒、多至十数粒垒积成串。

此外有一些蝶类将卵产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物体上,无尾银蚬蝶就是一例。而最有趣的产卵方式,要算是枯叶蛱蝶,有时雌蝶产卵不直接产在寄主植物——马蓝等的叶片上,而将卵间接地产在寄主植物上方半米左右处的树枝上,当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不久,就会吐一游丝下降,依靠风力吹动荡漾而达到寄主植物的叶面上,象这种颇有“远见”的产卵习性,在蝶类中也并不多见。

驱不尽的蟑螂

蜚蠊目昆虫的俗称,亦称“蜚蠊”。

昆虫纲(Insecta)的蜚蠊目(Blattaria)蜚蠊科(Blattidae)

总体特征: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约有22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曾经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下了一个定论: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全球核子大战,在影响区内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和甚至鱼类等都会消失殆尽,只有蟑螂会继续它们的生活!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人类身体所能忍受的放射量为5rems,一旦总辐射量超过800rems则必死无疑。而德国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则达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存下来。现在美国政府用来消灭蟑螂一年的费用就达到15亿美元,大约是用在防治艾滋病预算的两倍。

形态特征

蟑螂属昆虫纲蜚蠊目,已知种类达5000余种,有家栖和野栖两类。野栖种类占本目的绝大多数,它们大多生活在草丛、枯枝落叶堆、碎石或树皮下,也有生活于蚁、白蚁、蜂类等巢穴中,一般与人类关系不大。成为卫生害虫的家栖种类约占本目的0.5%,主要属于蜚蠊科、姬蠊科和折翅蠊科,我国已知有13种(未包括地鳖类)。

本目的形态特征是体形大小不一(2-90毫米),色泽也多不同。虫体背腹扁平。头上而向前下方倾斜,触角长丝状。口器属原始的咀嚼式,上颚坚硬,下颚须5节,下唇须3节。复眼发达,肾化或消失;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足发达,适于疾走。

雌雄虫腹部的第X背板称为肛上板,在其基部两侧长1对多节尾须。雌虫的第VII腹板和雄虫的第1X腹板称为下生殖板。雄虫的下生殖板末端两侧具有针突(腹刺)1对,是区分两性成虫的重要特征。

危害

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染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蟑螂沿可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种致病菌,除了上述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外,尚有如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粪链球菌等。

此外,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

蟑螂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它们还可以作为念珠棘虫、短膜壳绦虫、瘤筒线虫等多种线虫的中间寄主。

蟑螂也可以携带多种原虫,其中有4种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马、肠贾第虫等。

实验研究已确证,蟑螂能携带,保持并排出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蟑螂也可携带真菌。我国在江苏南京和南通,也曾在室内捕获的蟑螂体内分离出多种真菌,包括大量黄霉曲病菌。

虽然蟑螂携带多种病原体,但一般认为病原体在它们体内不能繁殖,属于机械性传播媒介。然而由于它们的侵害面广、食性杂,即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等场所活动,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们引起肠道病和寄生虫卵的传播不容忽视。此外蟑螂体液和粪便引起过敏的事例也有报道。

再者,工厂产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各污损造成经济损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导致通讯设备、电脑等故障,造成事故。国外有人称蟑螂为“电脑害虫”。

生态习性

(1)生活史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

<1>交配和产卵

雌雄成虫在羽化后的一周左右就能进行交配。雄虫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虫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终生产出受精卵。

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生成,光滑,质较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其内胚胎的发育。卵鞘的形状、雌虫一生所产卵鞘数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就是同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

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虫。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个别种类有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未经交配可产生能育的卵。

蟑螂产置卵鞘的行为因种类而不同,室内的蟑螂主要有3种方式。

①雌虫在产出卵鞘后1-2天,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先在物体表面咬成凹陷,将卵鞘产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纸片等碎末把卵鞘盖住。它们有时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栖息场所,如橱、木(纸)箱及桌子的角落或杂物堆中。这类卵鞘含有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产置卵鞘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②雌虫产出卵鞘后,一直拖带在腹端,并不产下,直到若虫将从卵鞘出时,才从母体脱落。卵中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获得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加上卵鞘由母虫携带,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卵鞘早期脱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国小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③雌虫先产出壁薄而柔软的卵鞘,产卵在其中。产卵完成后,卵鞘又收缩进体内的“育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虫孵出。这是蟑螂卵胎生的一种形成。蔗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2>卵期

卵呈窄长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齐的两列。胚胎头向孔缝。孵化时,若虫向上顶,使闭合的卵鞘缝裂开而逸出。

卵鞘中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即同一种蟑螂卵鞘中的卵数也可因环境条件以及产卵次数而在所差异,少则几粒,多则达50多粒。

卵鞘在温度25℃,相对温度60—80%条件下,卵期约28—90天。

<3>若虫期

刚从卵鞘孵出的若虫都聚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若虫形状类似成虫,只是虫体小,无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虫发育缓慢。必须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节数也随龄期而增长。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也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因而在一个种群中,可见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而变化。若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450天。若虫在丧失附肢或损伤触角之后,可经蜕皮在下一龄重又再生。这类损伤再竹也会增加蜕皮的次数。

<4>成虫期

我国常见的6种蟑螂成虫都具有发达或不发达的翅,可与若虫相别。

雌雄两性成虫可凭他们的外部形态很容易区分:

①雄蟑螂的尾端具有两对附器,1对为分节状尾须,还长有1对细小的针突(腹刺);雌蟑螂尾端只有1对附器,即尾须,无针突。

②雄蟑螂的体形一般都比较瘦小、细长、而雌虫螂则肥厚,宽大。

③在少数种类中,雄蟑螂的翅发达,伸及尾端,但雌蟑螂的翅仅覆盖到腹部的前半部,或无翅。

蟑螂生活史的特点之一是周期长。以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论,一般完成一个世代也需2个多月,最长的美洲大蠊等历时1年有余。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种类而异,而且因不同温度、营养等条件而不同。

成虫寿命也较长,德国小蠊最短约为100天左右,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寿命长短也同样因种类以及环境条件而不同。

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长,它们的寿命也长。因此,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产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产50多个,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强。

(2)栖息习性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喜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不管在饭店、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总是侵害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在厨房,它们一般也喜欢栖居在靠近炉灶、水池的地方。

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如室内的家具、墙壁的缝隙、洞穴中和角落、杂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别在灯闭人睡之后才出外活动,或觅食,或寻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时中,约有75%的时间都是处于休息状态。

蟑螂体扁,适于钻缝藏洞,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洞中。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足紧贴着身体,尾须平伸或与支撑面接触,触角常伸向外面,不时挥动,保持警戒状态。

不同种类的栖息场所有所差异。德国小蠊多见于各类缝隙中,如管道周围、墙缝、护墙板等的缝隙和地板之间的裂缝中。美洲大蠊亦喜栖息于大的洞孔,偏爱湿热的环境,例如酿造厂发酵车间、豆制品加工场等,也常在阴井、下水道、地下室等处群居。黑胸大蠊多见于碗菜柜、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处。

在冬天,它们多集居于厨房,紧挨炉灶和暖气片等热源附近栖居和活动。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厨房温度过高,它们分散迁移到别处,因而厨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扩大。

蟑螂还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治中,搞好卫生、清除蟑迹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3)食性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

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

但是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德国小蠊爱吃发酵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喜食腐败的有机物,而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等等。

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如表2-3所示,美洲大蠊在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无食,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

当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食又无水时,蟑螂间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虫子,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

(4)扩散

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1>主动扩散

蟑螂的主动扩散是通过它们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场所。它们的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食物以及隐蔽场所等。例如在室温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中等温暖的环境。在酷暑高温季节,在南方地区,它们可作远距离的滑翔,躲在较阴凉的场所栖息,以避免过高的温度。

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里,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水管上。

室内蟑螂可以通过墙洞以及门、窗缝隙扩散到周围邻居,虽然扩散的范围不大。在温暖地区,它们可迁居室外,已如上述。

蟑螂很少发生大量迁移,只在环境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如洪水泛滥时,可见成群的美洲大蠊从下水道迁移,分别寻找适宜的新处所。

<2>被动扩散

蟑螂的广泛分布,有的种类遍布全球,这是它们被动扩散的结果。在当今交通日益发达,运输更加频繁的时代,这种扩散方式尤其突出。

火车受蟑螂的侵害极其严重。卧铺车厢的侵害率可高达40%,餐车更高。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可能把蟑螂带上火车。反之,火车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货物带到各地。飞机通常携带蟑螂较少,但也有发现。飞机上的蟑螂,和远洋轮船一样,可造成国际间的扩散。

(5)活动的昼夜节律

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据观察,德国小蠊从19点开始活动,21—22点为活动高峰,在次晨2点出现小高峰,5点消失。黑胸大蠊自19点开始活动,20点即现高峰,到23点和次晨2点又会出现2个小峰,晨4点活动终止。

(6)季节消长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

不同地区蟑螂的季节消长略有所不同。上海和江、浙地区,黑胸大蠊是居民家的优势种群。在4月中旬开始见活动,随着气温逐月上升,活动增强、密度明显上升,7-9月为活动盛期,8月为密度高峰。从10月起,随气温下降而活动减弱,12月到翌年3月为越冬期。这一地区美洲大蠊季节消长与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南方地区的福建、广西因受亚热带气候影响,室内终年有蟑螂活动,但还有明显的消长规律: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都在6月为高峰期。南宁市美洲大蠊在6月和8月呈双峰型。

东北地区的日本大蠊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密度明显上升,6月出现高峰;7月中旬密度有所下降,到8月又出现第二高峰,9月又见下降,10月下旬活动明显减弱,进入越冬期。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

怎样清除蟑螂

1、仔细的检查下水沟,墙上的裂缝,地板隔及窗户,防止蟑螂进入。

2、保持室内干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应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厨房。

3、保持室内清洁,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蟑螂会感到自己不受欢迎,:-)。用餐后要将食物及时密闭,将地上及垃圾袋内的垃圾及时清理,并将餐具用热水冲先干净,不洁的餐具会吸引蟑螂的目光。另外炉灶等处也要定期的清洁。

4、在屋内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家庭害虫。白天蟑螂大多隐藏在厨房的角落,碗橱的缝隙中,夜间四出活动找食吃。

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有时候它还会去啃书脊里面的浆糊,把书咬破;钻进电视机、收音机里,把电线包皮咬坏;甚至能咬伤婴儿的皮肤和手指。它还吃粪便、痰液和小动物的尸体。它边吃边排粪,身上弄得很脏,粘带病菌,污染食物,传播各种疾病,比如副伤寒、痢疾、结核和急性肝炎等症。

蟑螂是一种很古老的昆虫,已经有三亿二千多万年的历史,石炭纪时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石炭纪以后,许多昆虫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相继被淘汰了,蟑螂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活化石,可见它生命力是多么强了。

现在,蟑螂的足迹几乎遍布家家户户,并且已经扩展到大饭店和宾馆里。连远洋轮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时候,白天就大模大样地在甲板上、墙壁上爬行,旁若无人。

你想扑打蟑螂,还不太容易呢。夜间,你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突然开亮电灯,看见蟑螂惊惶失措的样儿,转瞬间就溜到黑暗的角落里去了。

为什么蟑螂的行动这样敏捷呢?这跟它身体的构造有密切关系。蟑螂的身体扁平带有油状光泽,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开口,分泌出的液体有恶臭味。它三角形的头上,长有两只小单眼和一对大复眼。两个上颚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齿间有瘤节突起,碾碎硬物时仿佛虎钳。嘴边有四条触须和许多短毛。触须是它采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觉和嗅觉器官,上面有感觉神经,有觅食或避开毒饵的作用。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感觉非常灵敏,对轻微的震动也能觉察,所以蟑螂能觉察到最轻的脚步声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须是复杂的震动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从什么方向来,使它能够迅速逃走。

怎样对付蟑螂呢?

人们创造了一些诱捕蟑螂的方法。

利用蟑螂爱吃香甜食物的习性,用一只小口径长颈玻璃瓶,瓶内放些香甜食物,瓶口涂上芝麻油,蟑螂进入瓶内,因为瓶壁很滑,爬出来就困难了。

利用蟑螂爱钻缝隙的习性,用一个纸盒,盖上开有一些缝隙,盒内涂上粘胶,撒些新鲜面包屑,让蟑螂钻进去偷吃而被粘住。

利用蟑螂喜欢在硬物上刮去背部污垢的习性,在房间角落撒些硬而带锐棱的硅藻土,蟑螂到那里去擦制身体的时候,表面的那层蜡油会擦掉过多,结果,蟑螂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脱水而死。

还可以用干扰蟑螂对外界震动感受的方法去扑灭它,比如一见到蟑螂,立即用嘴发出“嘘”的声音,然后迅速去拍打,就比较容易把它打死。

也可用化学药物对付蟑螂、在蟑螂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喷洒千分之五的敌敌畏,或万分之三的溴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几片蟑螂片,就能杀死蟑螂。有种叫“灭蟑灵”的拟除虫菊脂杀虫剂,曾经在海运局的货轮、油轮和长江客轮的厨房内试用,六十立方米的舱内喷药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兴奋骚动,爬出倒毙。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后死了,个别顽强的也活不过五天。

最近,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蟾蜍(俗名癞蛤蟆)是蟑螂的天故。这个所的小动物饲养房里,蟑螂一度泛滥成灾,人们束手无策。后来,饲养房里放养了一些蟾蜍,不久、蟑螂使销声匿迹了。经过解剖发现,蟾蜍胃里大多是蟑螂的残体。

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位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诱杀雄蟑螂的性味捕捉装置,主要是一种带有气味的有毒粘性纸。这气味同雌蟑螂分泌出来的性外激素的气味完全一样,能把雄蟑螂引诱到粘性捕捉纸上面毒死。只要有一点点这种性外激素,那么,八米左右范围内的雄蟑螂就能在五秒钟之内跳入这种陷阱装置。荷兰科学家也合成了一种类似的性外激素。这预示着彻底消灭蟑螂已为期不远啦。有朝一日。人们普遍利用这些理想的办法,使危害人类健康的蟑螂“断子绝孙”。

不久前,国外科研人员还研制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能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香气,诱使蟑螂进行不育性交配。长此下去,蟑螂就不能传宗接代了。

辛勤的蜜蜂

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如作物传粉)、工业(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生活习性

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为3种:

社会性。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独栖性。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雌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地理分布

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河谷和山地。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与进化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但因食性不同,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蜂群周年生活的消长:

1。恢复时期:蜂群经过慢长冬季,越冬后的老蜂剧烈衰退,哺育能力大大下降(一只越冬蜂只能哺育1.12只幼虫),工蜂对蜂王营养供给不足,蜂王产卵少,早春气温低,群势弱,老蜂死亡率高,而出房新蜂少,出现死多生少的春衰现象,群势基本维持不变,这一时期称蜂群恢复期。

2。发展时期:新生蜜蜂完全代替了越冬老蜂。新蜂哺育能力大大增强(一只新蜂平均能哺育3.85只幼虫),蜂数开始快速增长,蜂群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开始出现雄蜂。

3。强盛时期:也叫分蜂前期。由于蜂数迅速增长,蜂王产卵能力满足不了哺育蜂的哺育要求,产生哺育蜂过剩现象,巢内拥挤,巢温升高,分蜂情绪逐渐酿成。蜂群采集积极性开始下降,蜂王产卵量开始减少,繁殖速度缓慢。蜂王颜色发暗,腹部缩小,出现了许多王台,将要发生自然分蜂。

4。秋季蜜蜂更新时期:秋季主要蜜源结束后,蜂群培育的冬季蜂更替夏季蜂,冬季蜂主要是没有哺育过幼虫的工蜂,它们的上鄂腺、舌腺、脂肪体等都保持发育状态,能渡过寒冬,到明年春季仍然能哺育幼虫。

5。越冬时期:晚秋随着气温下降,蜂王逐渐减少产卵到停止产卵,气温在5℃以下,蜂群开始结团,蜂团中心温度在14-30℃,蜂团表面温度在6-8℃,冬季只有老蜂的死亡,到早春时蜂群数量减到最低点。实践证明,秋季培育更新蜜蜂越多,冬季死亡率越低,饲料越省,到早春蜂群数量越多,蜜蜂寿命长,采集力强,抗病性好等。这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基础。

因此,按照蜂群消长的规律,人为地创造条件,对加速蜂群繁殖,越好冬是非常重要的。

蜂群的成员:

蜂群是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

蜂王

蜂王也叫“母蜂”、“蜂后”。是蜜蜂群体中惟一能正常产卵的雌性蜂。

蜂王本来和普通的工蜂无分别,普通的工蜂孵化成幼虫後可以食三四日蜂王浆,但是如果一条好运气的幼虫被安排住入王台,就终生有蜂王浆食,就会变成蜂王。但是王台不只一个,有十个八个,最先破蛹而出的蜂王会下令杀死未破蛹的蜂王。

如果有两只同时破蛹的话,就使出「王者之针」进行王者之战,二者必有一死方休。

在自然界中一个蜜蜂群体有几千到几万只蜜蜂,由一只蜂王、少量的雄蜂和众多的工蜂组成。蜂王体较工蜂长1/3,腹部较长,末端有螫针,腹下无蜡腺,翅仅覆盖腹部的一半。足不如工蜂粗壮,后足无花粉筐。蜂王的交尾在飞翔中进行,一生只在一定时间内交尾1次或数次。交尾后,雄蜂阴胫折断,很快就死去。蜂王将精子贮存在受精囊内,可供一生之中卵细胞受精用。交尾2~3天后,即开始产卵,已产卵的蜂王,除自然分蜂外,一般不飞离蜂巢。分蜂时,老蜂王只带走小数蜜蜂,留多点蜜蜂给新蜂王。蜂王在蜂群中,寿命3~5年。由于年老的蜂王生殖率逐渐下降,在养蜂业中常被人工淘汰。

养蜂业中可以一巢双王,可以增加蜜量。当然他们不可以见到对方。

工蜂

工蜂就是人们常见的蜜蜂,它是蜂群中生殖器官欠发达的蜜蜂,(又称中性蜂),体重仅80mg。它在蜂群中占总数的99%以上,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它们是蜂群内一切工作(如哺育、采集、清洁和保卫等)的承担者。就是工蜂把百花丛中的点点蜜汁采集起来,奉献给人类,我们所得到的蜂产品都是来自工蜂的劳动。就是工蜂,它那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常为人类所讴歌赞颂。

工蜂每日都不知疲倦的辛勤劳动着,但工蜂间也按不同日龄进行分工,一般可分为幼年蜂、青年蜂、壮年蜂和老年蜂,其担负的职能也不同。

1、幼年蜂:指出房至第六天的工蜂。三天内它仍需其他工蜂喂食,但小小年纪已担负着蜂群的保温和清理巢房的工作。四天后,能负责调制花粉、喂养幼虫等工作。

2、青年蜂:一般为6~17日龄的工蜂。其主要职能是分泌王浆喂养幼虫和蜂王,从第13~18天开始能分泌蜡片,担负筑巢、清巢和酿蜜的工作。

3、壮年蜂:指17日龄后的工蜂。其任务是采集花蜜、花粉和水分等,也负责蜂巢的部分守卫工作。它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疲倦的辛勤工作,是蜂群中最主要的生产者。

4、老年蜂:是指30日龄以上的工蜂。此时工蜂身上绒毛已磨损,呈现油黑光亮,其主要任务是从事保卫和采水。老年蜂具有强大的自我牺牲精神,特别当受到外敌入侵时,会奋不顾身,与敌同归于尽。当老年蜂预感生命终了时,会飞离蜂巢,最后暴死荒野。工蜂的寿命一般为1~3个月(根据采集季节或非采集季节而定),除极少数工蜂是病死或被害外,几乎都是劳累而死。

工蜂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它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为了蜂群的生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真是可歌可泣啊。

雄蜂(drone)

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蜜蜂。具单倍染色体。体型粗壮,体色较工蜂深。头近圆形,复眼比工蜂和蜂王大,触角的鞭节有11个分节。翅宽大,腿粗短,无螫针、蜡腺和臭腺。在正常的蜂群中,雄蜂的数量从几百至上千只不等。专司与处女蜂王交配,以繁殖雌性后代。寿命可达3~4个月。正常的蜂群出现雄蜂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出现于春末和夏季,消失于秋末。华南的中蜂,入夏雄蜂消失,秋季繁殖期会再度出现,冬季蜜源结束后,又再度消失。通常雄蜂羽化出房后12日龄性成熟。有机会与处女王交配的雄蜂,交配后即死亡。

经济意义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蜜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惟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惟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和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蜜蜂不喜欢汽油的味道。

蜜蜂最害怕泡沫,因为它的翅膀一旦沾到泡沫因为过重,就会掉落。

在美国一次高速公路车祸中,运蜂车翻倒,800万只蜜蜂顷刻间涌出,驾驶员正是因为身上沾了洒了的汽油,才逃过一劫。

人见人嫌的蚊子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2700种。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蚊子有雌雄之分,雄蚊触角呈丝状,触角毛一般比雌蚊浓密。它们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需要叮咬动物以吸食血液来促进内卵的成熟。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种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质,它使血液更容易汇流到被叮咬处。蚊子唾液中的物质,让被叮咬者的皮肤出现起包和发痒症状。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约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鲜血,每次饱餐一顿之后,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情动距离可达180公里。

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子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形态特征

通常看到的能飞的蚊子,实际上是蚊类的成虫形态。它的体长因种而异,约5~15毫米。它体细足长,体表覆盖鳞片。蚊类与其它昆虫一样,整体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三节各有一对足,中胸背部有一对翅,后胸背部的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

成蚊的头部为球形,两侧有一对复眼,两眼之间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头上有轮毛。雌蚊轮毛疏而短,雄蚊的密而长,易于区别。它头的前下部有一长喙,是蚊的刺吸式口器用于吸血。雄蚊的口器退化,因而不能吸血,只吸植物汁液。由此可见,叮咬人的蚊子是雌蚊而不是雄蚊。

雌蚊产的卵很小,长约1毫米,形状因种而异。它们必须在水中孵化为幼虫。刚产出的卵为灰白色,但很快就变成黑色或棕色,常浮于水面或沉于水底。幼虫俗称孑孓,身长而扁,头胸腹三部分界清楚,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最后变为蛹。蚊蛹是能活动的围蛹,外形像逗点,分头胸和腹两部,前者膨大,后者狭长。蛹期很短,温度适宜时,经1~2日就羽化为成蚊。

蚊子的危害

蚊子多在温暖多雨潮湿的季节大量繁殖,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雌蚊产卵于水中,并在水中孵出幼虫,大约经过两周发育成蚊子。蚊子的嘴像注射器一样刺入人畜的皮肤吸取血液,有些病原体进入蚊子的体内并生长繁殖,而后再叮咬健康人,把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也注入健康人的体内,从而实现了疾病的传播。蚊子能传播很多疾病,其中主要的有: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传染病。以高热、皮疹、肌肉及骨关节剧烈酸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男女老幼均可得病。疟疾即老百姓俗称“打摆子”或“发疟子”。在我国流行历史久远,传播范围广泛,患病人数众多,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的恶性寄生虫病,主要在热带丛林地区夏秋季高发。主要症状表现为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低热,之后开始体温升高,并伴有寒战、高热、出汗等,之后体温下降。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乙脑人们常称“大脑病”,人一旦发病,可突然发热、头痛、呕吐,有些病人会烦躁不安。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导致死亡。有些重症病人虽然治好了,但是由于脑组织坏死,还可能遗留一些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语言不清、手或脚瘫痪、经常抽风(癫痫)、精神不正常等。灭蚊是预防和控制急性传染病的一项根本措施。灭蚊主要是消灭孳生地,要清除室内外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翻坛倒罐,使蚊子无产卵之地。可使用1/500-1/1000的敌敌畏或稀释100-200倍的2.5%溴氰菊脂等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成蚊密度降至最低水平。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后尚须注意通风,等室内闻不到异味时方可进入,以防药物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还可用蚊帐、门窗纱防蚊,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

蚊子的生活史

蚊子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生活史可分成四个阶段:

1.卵:

蚊子的卵根据种类的不同可能产在水面、水边或水中三种不同的位置,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水边的如伊蚊。按蚊和家蚊约在二天内孵化,而伊蚊则在三至五天。

2.幼虫:

蚊子的幼虫称为孑孓。孑孓用吸管呼吸。摄食有机物及微生物,口的刷毛会产生水流,流向嘴巴。这个时期约维持10~14天,经4次蜕皮后变成蛹。

3.蛹

蛹的形状从侧面看起来成逗点状。不摄食,但可在水中游动。靠第一对呼吸角呼吸。经二天完全成熟。

4.成虫

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没有硬之前无法起飞(羽化)。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其腹节第八节以后全部反转180°完成交配姿势。交配的动作因种类而有不同,有的黄昏时刻在田野广旷之处形成蚊柱作群舞。蚊柱不一定单纯由一种雄蚊聚集而成,往往有几种不同蚊种集合而成。此时雌蚊见到群舞光景,就飞近蚊柱与同种雄蚊交配离去。交配通常需要10-25秒。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体,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内,但逐渐溶解,约于24小时后完全消失。一生只交配一次,后其一生(100多天后)产下的卵尚可受精。

生态习性

①吸血

雌蚊吸血是为了繁殖的需要,只有吸血才能产卵。成蚊羽化24小时后就能群舞交配、吸血。高温高湿和微光可促进蚊虫吸血活动。雌蚊随着胃血的消化,卵巢逐渐发育,成熟后即开始产卵,随后再吸血,依此循环。各蚊种的嗜血习性不同,有的嗜人血,如白纹伊蚊;有的则嗜吸动物血,如中华蚊、三带喙库蚊;有的则兼吸人血和动物血,如淡色库蚊。大多数蚊种均习惯于夜间进行叮刺吸血,少数蚊种如白纹伊蚊多在白天吸血。

②交配

夏天的傍晚和黎明时分,蚊类聚集在一起飞翔,便出现群舞的奇观。其实,这是蚊虫在"谈恋爱",它们找到舞伴后即进行交配,一只雄蚊可与多只雌蚊交配,但只有少数雌蚊受孕。多数蚊种的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但有的蚊如白纹伊蚊一生可交配数次。

③栖息

不同蚊种栖息的环境不同。家栖蚊种如淡色库蚊吸血后,白天多栖息在人房、畜舍的隐蔽处。半家栖蚊种如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兼有室内外栖息的习性,吸血后部分留在人房或畜舍内,部分飞往野外。野栖蚊种如白纹伊蚊吸血后则栖息活动于野外。蚊虫多在光线较暗的早晚或夜间活动,而伊蚊白天亦可活动、吸血。成蚊的飞行距离一般为1~2公里,但很少远飞迁徙。

④产卵

各种蚊虫的产卵习性不同,一只雌蚊一生可产卵好几批,中华按蚊每批产卵约200个,淡色库蚊每批200个左右,伊蚊每批产卵50~100个。初产的卵会因缺水而死亡。

⑤季节变化

在我国大多数季节分明的地区,蚊虫数量的变化较大,同时也与温度及雨量有密切关系。夏天的高温、高湿、多雨条件有利于蚊虫孳生繁殖,且密度很高。冬季气温低,蚊虫不能发育繁殖,而且大批死亡,其密度降到低限。

⑥越冬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蚊虫会出现繁殖期和越冬期交替的现象。冬季气温过低,蚊虫停止繁殖,成蚊都聚集到较温暖、微小气候比较稳定的场所隐蔽起来,不食不动,新东代谢降到最低水平,处于蛰伏状态,称为越冬。早春气温变暖时,存活的成蚊开始吸血、产卵,繁殖后代。蚊虫的越冬方式因种而异,如淡色库蚊多以成虫越冬,微小按蚊、三带喙库蚊多以幼虫越冬,白蚊伊蚊多以卵越冬。越冬时间,多数蚊虫自然死亡,只有极少数能存活到次年春天。越冬期是蚊虫数量最少、生命最脆弱的一个时期。

⑦寿命

蚊虫的春夏寿命一般为1~4周。影响蚊虫的寿命的因素是蚊种、气候、营养、个体活动、天敌状况等。晚秋羽化的雌蚊因越冬时间长短而异,如果产卵较少,营养充足,而气候环境适宜,寿命可达4~5个月之久。

可恶的蚊子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做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任意给1万只蚊子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疟疾这种病是由疟蚊传染的。疟疾又称瘴气。据1935年卫生署的调查,在瘴气盛行的区域里,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50%,患恶性疟疾的占72%。1936年江苏皋县因患疟疾死亡二万人左右,1876年开凿巴拿马运河时曾因黄热病及疟原死了无数的工人,以致1889年不得已而停工。后经昆虫学家解决了蚊子的问题才得以继续完成运河工程。1930年远东热带病医学会的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死于疟疾者达五万人。

蚊子是怎样把病原传入人体的呢?

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十天以后,疟原虫开始在接近皮肤的血管内出现。它们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这些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每个小疟原虫又侵入其它红血球而继续繁殖,使得病人体内疟原虫和毒素越来越多,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得了疟疾的病人首先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表测验体温是高的。大约经过一小时,病人才觉得发烧,这时体温继续上升,三、四小时之后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再过几小时病人觉得松快,病好像过去了,其实这时小原虫已侵入新的红血球,又开始繁殖。当疟原虫再次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而形成第二回合。除非获得适当的治疗否则这种发作将有规律地继续下去而令人痛苦不堪。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由蚊子传带的,这种病又叫日本乙型脑炎,普通都把它叫做大脑炎。患者有发烧、头疼、呕吐,抽风、昏睡、昏迷等现象。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品,所以病死率相当高。

蚊子咬吸了合有本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可以使被咬者发病。传染这种病的蚊子叫库蚊和伊蚊。防治本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注射疫苗、防治传染外,必须大力进行灭蚊,消灭传播者。此外,库蚊和按蚊还传播丝虫病(象皮肿)。

我国能传播疾病的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在夏天适宜的环境里,雌蚊将卵产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孓。孑孓经过四次蜕皮后变成蛹,蛹继续在水中生活两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发育大约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科学家们从很早以前就发现二氧化碳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作用,但是,仅仅是二氧化碳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为事实表明毕竟蚊子更爱叮咬人们的手臂和腿脚。因此,二氧化碳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是皮肤肯定还释放了其它对蚊子更充满诱惑力的物质。

科学家发现蚊子对一些混合物的反应非常剧烈,在他们所实验的346种物质中有三种特殊化学物质的混合在实验中每次都能吸引90%的蚊子。而伯尼尔发现他自己的胳膊和手却只吸引7只蚊子。“而有时候将30种物质混合蚊子却一点都不被吸引”,伯尼尔说。但是,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发现任何可以100%吸引蚊子的引诱剂。

研究人员还发现可以释放出类似人的体味的混合物对蚊子有更高的吸引力。但是,这离制造出更好的引诱剂还差得很远。因为引诱剂必须得比在它附近的人体对蚊子更具吸引力才能达到效果,伯尼尔等人说“接近人体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到现在还无法做到。”

消灭蚊子是保证人的身体健康,避免疾病传播的关键。蚊子的-生经过卵,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就是蚊子)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卯,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生活史与繁殖场所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大力灭蚊。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血,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黄昏天暗蚊子开始往屋内飞,所以这时灭蚊效果最好。而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等是蚊子最喜欢躲的地方,因此,喷射气雾剂的时候,要特别留意。

蚊子咬人受三大因素影响

第一,呼吸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气味源,蚊子凭此找到人,再下口叮咬。

第二是热量。胖人更易被蚊子叮咬,深色衣服吸热,也易招引蚊子。

第三是排泄物。蚊子爱叮咬毛孔粗糙、出汗多的人,一般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健康人比病人更招蚊子。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也是蚊子青睐的对象。此外,女性来例假时,分泌物产生变化,更招蚊子。运动出汗后,也比较招蚊子,因此运动后最好赶快洗个澡,汗水少了,蚊子就叮得少。

对付蚊子的几个办法

断绝孳生水源。蚊子发育早期的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水里,只要断绝其孳生水源,蚊子就没法繁殖。根据温度不同,蚊子的卵孵化期是7—14天。所以,要处理积水,把露天摆放的坛坛罐罐收拾好。家中和办公室养了水生植物的,要记得两天一换水,否则蚊子就容易孳生。在水里养鱼也是不错的办法,因为蚊子的幼虫孑孓恰是小鱼爱吃的食物。地漏、下水道等处防止积水,并时常喷点杀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环境。

纱窗纱门蚊帐。有孕妇或者幼儿的家庭可以选择,避免蚊香、杀虫剂对人体的影响。

蚊香、杀虫剂要常换品牌。蚊子和病菌一样,会产生耐药性,市疾控中心已经监测到有耐某种杀虫剂的蚊子种群。一种杀虫剂或蚊香长期使用,很可能对某个区域内的蚊子耐药,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换个牌子使用。

夏天出外旅游,应穿长袖衫及长裤保护。在外露的皮肤上,每4小时左右涂抹一次驱蚊剂。

穿浅色衣服。伊蚊最喜欢停在黑色衣服上。

洗澡少用香皂。蚊子喜食花蜜露,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但檀香例外。

多吃蔬菜。蔬菜中有一些含有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如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及大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等,人吃下后,蚊子也会离你远点。

被叮咬后不能抓。抓挠后,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等渗出,肿成一个包,就会越抓越痒,而且还不易消退,长满红包的“赤豆腿”就是这样被抓出来的。如果坚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钟后,痒感就能明显消退。

庄稼的克星——蝗虫

蝗虫是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蚂蚱等叫法。蝗虫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种(有些可以长达十五厘米)的灭绝,至今仍不明了。

昆虫习性

交配中的蝗虫

蝗虫(locust)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能栖息在各种场所。在山区、森林、低洼地区、半干旱区、草原分布最多。植食性。大多数是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幼虫只能跳跃,成虫可以飞行,也可以跳跃。大多以植物为食物。人们常说的蚂蚱只是蝗虫的幼虫,并不是单独的物种。另有一种常见昆虫草蜢,又名蚱蜢,在中国北方也称蚂蚱,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俗称扁担勾。常易同蝗虫幼虫混淆。

生理结构

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器内,触角上有嗅觉器官。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主管听觉。复眼主管视觉,单眼主管感光。后足腿节粗壮,适于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栖息地各异,如南美的Marellia 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过大半生,能游泳,产卵于水生植物上。体型呈中型或大型,某些种类(如南美的巴西排点褐蝗Tropidacris latriellei)长度超过11厘米。有的地区的人们以蝗虫为食品。蝗虫的天敌有鸟类、禽类、蛙类和蛇等,同时人类也大量捕捉。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它和螽斯最大的分别。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对复眼,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感光。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是由上唇(1片)、上颚(1对)、舌(1片)、下颚(1对)、下唇(1片)组成的。它的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因此这种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食性:植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生长发育:不完全变态。

发育情况

每年夏、秋为繁殖季节,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10cm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它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时代。在24℃左右,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2)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3)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4)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生物防治

(1)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2)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蝗虫饲养

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

(1)咨询蝗虫分类专家。

(2)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

(3)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

(4)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可采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以上几种昆虫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决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为了便于雨季的排水,棚内地面要高于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取卵。可在四月中旬,在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等作物,准备幼蝗食用。棚的建造面积,按饲养蝗虫多少确定,养一万只蝗虫,用十五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的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丝、木棍、竹片等建造一个棚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棱布(纱窗布)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在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上拉锁。这个装置是为了不让蝗虫跑出来和便于进出喂养管理。(也可以搭成拱形棚)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为了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大龄以上)不怕下雨时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以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若虫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⑷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蝗虫是灾害性昆虫

它不同于其它的特种养殖业,养殖它一方面可以变害为宝,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又增加蝗虫的种量,形成了潜在危害。必须对它的养殖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成规模的养殖,按1亩地养殖为标准,在养殖场地四周应建有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要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杀蝗虫的农药有很多种,可以用75%马拉硫鳞乳油,也可以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药进行杀灭。养殖户如果不想对蝗虫进行养殖,要进行最后一次的灭绝措施。养殖户不想养殖了,应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年的春季5月20号之前不能将养殖棚撤掉,待蝗虫全部出土以后,未成虫之前,用农药将其全部杀死,这样就不会有危害了。养殖户在秋末之前,决定不在养殖了,必须在9月10号之前,即蝗虫没有交配前将其全部出售,或用农药杀死,不得让其在养殖棚内产卵,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根除以后的潜在危害,利于养殖蝗虫产业的健康发展。

研究价值

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价值:蝗虫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蝗虫,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这两种蝗虫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蝗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可以十只煎汤服,或炒存性研末服,五只/次,冻疮炒存性研末调香油涂患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餐桌上已由鸡鸭鱼肉等传统型转为绿色野味型,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蝗虫。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随之而来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都相应的兴起昆虫食品。用昆虫做菜,或制成罐头、饼干、雪糕等食品,十分畅销。

现实喻意

比喻那些自己不去劳动而又吞食集体劳动成果的人,因为蝗虫是侵蚀庄稼的害虫,用来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是最好不过。比喻一哄而起,如现在所说的“蝗虫经济”。

因鸣声悦耳而闻名的蟋蟀

蟋蟀亦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儿”。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触角比体躯为长。雌性的产卵管裸出。雄性善鸣,好斗。种类很多,最普通的为中华蟋蟀,体长约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发音。干燥虫体入药,性温,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芦、大棺头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动,啮食植物茎叶、种实和根部,都是农业害虫。

物种综述

蟋蟀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虫,因鸣声悦耳而闻名。全球约2400种,长3~50公厘(0.12~2寸)。触角细,后足适于跳跃,跗节三节,腹部有2根细长的感觉附器(尾须)。前翅硬、革质;后翅膜质,用于飞行。雄虫通过前翅上的音锉与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齿(约50~250个)互相摩擦而发声。音的频率取决于每秒击齿次数,从最大蟋蟀种类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种类的将近10,000周/秒。鸣声的速率与温度直接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鸣声有招引雌性的寻偶声;有诱导雌性交配的求偶声,还有用以驱去其他雄性的战斗声。雌雄在前足胫节都有敏感的听器。多数雌虫以细长的产卵器产卵于土中或植物茎内,对植物常可造成严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于秋季成熟产卵,若虫于次春孵出,蜕皮6~12次而成熟。成虫寿命一般为6~8周。蟋蟀亚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属(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旧作Gryllus domesticus)体粗壮,黑或褐色,常打浅洞;取食植物、动物、衣服或互残。田野蟋蟀又称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时进入室内。家蟋蟀头部色浅,并有深色横带;已从欧洲引入北美;见于建筑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广泛,日夜鸣叫。在美国售作鱼饵,又用于生物学实验。田野蟋蟀属常出现于诗、文中。如狄更斯的《炉边蟋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针蟋亚科(Nemobiinae,或归入蟋蟀亚科)长12公厘,鸣声为一系列高调的颤音,生活在牧区及林区。条纹针蟋(Nemobius vittatus)腹部有三条暗纹。树蟋亚科(Oecanthinae)白或绿色。翅透明;因食蚜虫而有益,但产卵时损伤树枝;鸣声为悠长的颤音。雪白树蟀(Oecanthus fultoni)通称温度计树蟀,因其在15秒钟内发出的颤音数再加40,便大约等于当时的华氏温度。栖息在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夜间叫,草丛种类日夜都叫。蚁蟋亚科(Myrmecophilinae)的种类小型,3~5公厘长,无翅,弓背,生活于蚁巢中。钲蟋亚科(Mogoplistinae)的种类(无翅灌丛蟋)常见于灌丛或热带多沙地区水边的碎石下,体细长,5~13公厘,无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鳞片。蛣蛉亚科(Trigonidiinae)的种类(有翅灌丛蟋)4~9公厘长,产卵器剑形,生活于池边灌丛中。金蛣蛉亚科(Eneopterinae)的种类(褐色灌丛蟋)较大,瘦长,浅褐色,常见于树上或灌丛中。在东方,人们笼养雄蟋蟀听其鸣叫;在中国斗蟋蟀的风习已有数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话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们认为有蟋蟀存在便等于好运和智慧,伤害蟋蟀便带来不幸。在缅甸曼德勒的市场上销售一种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游方僧人食用。在英语中,许多其他昆虫亦称cricket,如突灶螽、沙螽(Jerusalem cricket)、蝼蛄(mole cricket)和蚤蝼(pygmy sand cricket)。这类昆虫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褐色或黑色。雄虫会发出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或针状。卵被产于湿润的土壤里。肉食性的种类如树蟋将卵群产于植物组织怎样分蟋蟀的雌雄蟋蟀雌虫尾部中间有一根很长的针状产卵器,不会鸣叫;雄虫尾部没有针状产卵器,会鸣、善斗。

蟋蟀-生活习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

蟋蟀是以善鸣好斗著称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并不是通过“自由恋爱”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败了其它同性,那它就获得了对雌蟋蟀的占有权,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当然,从生物学进化论观点来分析,这也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有利于蟋蟀家庭子子孙孙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鸣声也是颇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这是我的领地,你别侵入!同时又招乎异性:“我在这儿,快来吧!”当有别的同性不识抬举贸然闯入时,那么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若“最后通牒”失效,那么一场为了抢占领土和捍卫领士的凶杀恶战便开始了,两只蟋蟀甩开大牙,蹬腿鼓翼,战在一起,其激烈程度,决不亚于古代两国交战时最惨烈的肉搏。此虫一般在夏季的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度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它每年发生1代,产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虫遇雌虫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

雄虫好斗,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3~5个回合。然后,败者无声的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显得十分得意。

蟋蟀-分布

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黄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蟋蟀-记载与特性

蟋蟀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每个宁静的夏夜,草丛中便会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听,蟋蟀们又在开演唱会了!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蟋蟀在不停地震动双翅,难道它是在振翅欲飞吗?当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发声器官。回为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用动听的歌声,寻找佳偶。其中歌王当属长颚蟋蟀。体长可达20毫米左右,触角长约35毫米,因两颗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长颚蟋蟀,俗称克斯。

除了善于歌唱,蟋蟀还十分好斗。斗架是雄蟋蟀之间的较量。蟋蟀相遇会用触角辨别对方,两雄相遇必然露出两颗大牙,一决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则是另一番情景。两只蟋蟀会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时娱乐性的斗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制的蛐蛐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的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主人邀功请赏。最善斗的当属蟋蟀科的墨蛉,民间百姓称为黑头将军。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会成为斗蛐蛐者的荣耀,同样会成为蟋蟀王国中的王者。但是,玩弄蟋蟀一定要注意不要玩物丧志。

环境卫士——蚯蚓

蚯蚓,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概述

蚯蚓蚯蚓——中药叫地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在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可以生产多种中药、西药、人、畜用药品、地龙注射液、普恩复、溶栓、百奥、抗栓、步长胶囊。蚯蚓可以作为各种家禽、家畜、渔业水产品、水族宠物食品、动物性活食饵料、饲料添剂诱食剂。干蚯蚓可以作为各种鱼类、水产品高档开口饵料。鲜蚯蚓是高蛋白活饵料。畜禽动物,长吃蚯蚓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死亡率。冻蚯蚓是高效益药物饵料,各种畜禽动物长吃蚯蚓可改善肉蛋奶品质,减少药物残留。鱼苗场,水产养殖场,长吃蚯蚓苗壮,体强,颜色鲜艳。蚯蚓具有利尿、镇痛、平喘、降压、解热、抗惊厥等作用。蚯蚓含有地龙素、地龙解热素、维生素B族复合体等成分。蚯蚓可以提取蛋白酶、蚓激酶、蚯蚓纤溶酶等生物药品。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2000多种。

参环毛蚓,体较大,长110-380mm,宽5-12mm。体背部灰紫色,腹面稍淡。前端较尖,后端较圆,长圆柱形。头部退化,口位在体前端。全体由100多个体节组成。每节有一环刚毛,刚毛圈稍白。第14-16节结构特殊,形成环带,无刚毛。雌性生殖孔1个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雄性生殖也1对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

威廉环毛蚓,体长96-150mm,宽5-8mm。背面青黄色或灰青色,背中浅深青色。环带占14-16三节,无刚毛。身体上刚毛较细,前端腹面并不粗而疏。雄生殖孔在18节两侧一浅交配腔内,陷入时呈纵裂缝,内壁有褶皱,褶皱间有刚毛2-3条,在腔底突起上为雄孔,突起前面通常有孔头突。受精囊孔3对,在6-7,7-8,8-9节间,孔在一横裂中的小突起上,无受精囊腔。8-9,9-10节间缺隔膜,盲肠简单。受精囊的盲管内端2/3在平面上,左右弯曲,为纳精囊。

通俗环毛蚓,本种身体大小、色泽及内部构造与威廉环毛蚓相似。唯受精囊腔较深广,前后缘均隆肿,外面可见腔内大小乳突各一。雄交配腔亦深广,内壁多皱纹,有平顶乳突3个,位置在腔底,有一突为雄孔所在处,能全部翻出,一如阴茎。

栉盲环毛蚓,体长100-150mm,宽5-9mm。背面及侧面有深紫色或紫红色。刚毛圈不白,环带占3节,无刚毛。身体前部刚毛虽粗,但在2-9节并不特殊粗。雄生殖孔在一个十字形突的中央,常由一浅囊状皮褶盖住,内侧有一个或多个乳头,其排列变化很大。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其位置几近节周的一半距离,孔在一乳头的后侧,前后两侧表皮腺肿大,孔常陷入,孔的内侧腹面在刚毛圈前或后,有乳头突,排列较规则。8-9,9-10节间缺隔膜。盲肠复式,其腹侧有栉状小囊。副性腺有索状短管。盲管较受精囊本体长,内端3/4稍粗,或直或稍弯曲。

食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温度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营养成分

据测定,蚯蚓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约为4.4%~17.38%,碳水化合物约为11%~17.4%,灰分7.8%~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124%~0.188%)等矿物质元素。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和维生素B等多种药用成分。同时,蚯蚓也是某些寄生虫如线虫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如环细线虫和长刺后圆线虫等。

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面。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活蚯蚓容易传播疾病,对猪可传播绦虫病和气喘病。对禽类可传播气管交合线虫病、环形毛细线虫病、异次线虫病和楔形变带绦虫病。蚯蚓是分解者,对于人类来说,它可以分解掉人类生产的有机垃圾,使其变成无机物,供植物等利用。所以说院子里有蚯蚓的话种菜或种花都会长得比较好……同时人的活动会给蚯蚓提供一定的能量来源,比如食物。但是人类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的污染会给蚯蚓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威胁到蚯蚓们的生命。蚯蚓还可以作饲料、食品和药材,对人类的益处很大。除石头、砖瓦、玻璃、金属、橡胶等之外,其他一切能够腐烂的有机废物和生活垃圾都能被它所消化,并可转化为有机肥料。蚯蚓的消化系统是惊人的,它能分泌出一种分解木纤维的酶,因而,一些杂草木屑、兽骨鱼刺、蛋壳果皮、破布烂纸以及其他污物,都成为它们口中的美味佳肴。据实验,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以吞食40吨垃圾,如果处理一户普通家庭的垃圾,只要饲养2000条蚯蚓就足够了。蚯蚓可谓是忠实的“环境卫士”。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蚯蚓在农业、林业、牧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和对环境保护的特殊作用。据调查我国每公顷土地内大约有蚯蚓15万~180万条。由于蚯蚓的掘地性和杂食性,每年每公顷土地内的蚯蚓排出的蚓粪就可以达到几十吨至几百吨。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加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恢复和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此外,蚯蚓在处理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降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和为入类提供蛋白质新来源等方面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第二,蚯蚓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第三,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第四,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因此,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所以,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展蚯蚓的利用和养殖事业。

怎样采集

蚯蚓生活有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采集蚯蚓的时间,一年之中,以春末夏初最好,此时蚯蚓数量较多,活动旺盛;一天之中,以早晨最好,此时气温适中,光照较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较大,蚯蚓大多集中在上层土壤中活动。采集蚯蚓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挖掘法:选择腐殖质丰富、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如菜园,用铁铲翻土采集。灌水法:蚯蚓数量较多的田地灌水,蚯蚓很快从土内钻出来。拾取法:蚯蚓喜栖黑暗环境,在春末,每逢晚上下雨,可在凌晨3-4点钟时,到田边手持电筒拾取。诱捕法:蚯蚓喜食新鲜饲料,我们将发酵的饲料堆在蚯蚓较多的田边,3-5天后,即可用铁铲翻开采集。

怎样饲养

饲养

取一个大容器,放进3/4的肥土,洒水把土壤浇湿,再放几片菜叶,然后放进几条蚯蚓,盖上一块湿布,使土壤保持湿润。这样就可以饲养蚯蚓了。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室外饲养具体方法: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用铁铲挖一个宽约1米、深约25厘米、长度适当的浅坑,坑底要平坦。挖好后,坑底和四壁砌上砖块,以防蚯蚓外逃。然后铺上饲料约5厘米,即可放入蚯蚓。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

细心观察

把室内饲养容器上的湿布掀开,就会发现蚯蚓纷纷往泥土中钻。蚯蚓喜欢生活在肥沃的土壤里,并吃下土粒,把其中的养分吸收后,再把剩余的土粒从尾端的肛门排出,这种土粒叫做蚯蚓的粪土。把蚯蚓放在手心,你会感到它的体表有滑溜溜的黏液。在一只大盘里,分区放入干土、干沙、湿土和湿沙,然后放入几条蚯蚓,你很快会看到蚯蚓全部一伸一缩地爬到湿土区,并钻入湿润的土壤里去了。取一个大号玻璃筒,在筒的底层盛黑土,第二层盛沙,面上一层又盛黑土。接着,放入几条蚯蚓,投入几片菜叶,作为蚯蚓饲料,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每天观察一次,过了5-6天,土壤给搅乱了,3层分界慢慢地消失了,而且土壤比原来疏松得多。这说明蚯蚓在土壤里上下翻动,把土壤翻松了。怪不得农民称蚯蚓为“活犁耙”。

药用价值

基本介绍

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疗秃发。目前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有正蚓科赤子爱胜蚓、巨蚓科威廉环毛蚓和杂交大平小号蚯蚓。近年来发现,蚯蚓含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蚯蚓酶不仅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血栓,更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临床治疗血栓病有效率达80%以上,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蚓激酶已被开发成药,服用方便、安全,不会像链激酶,脲激酶等药易引起高纤溶酶血症导致大出血。抗癌研究证明,地龙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连用对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极为畅销。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蚯蚓被广泛用于制药、轻化工业和养殖等,因此需求量大增,人工养殖受到重视,养殖蚯蚓,可利用有机废料(如:禽畜粪便、垃圾、植物槁柑、糖渣、食用苗渣、酒糟等)成本低,方法简单,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功能主治

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其味咸,性寒。功能为清热、镇痉、止喘、利尿。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头痛目赤、喘息痰热、中风、半身不遂等病证。中医治疗前列腺等湿热下注泌尿感染等病中的常用中药,该方是民间古方。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秃发。

典型疾病

地龙作药,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即已正式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明代,其医药用途相当广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地龙可治疗多种病症。地龙的功效: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地龙确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平喘、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一、治疗高热惊劂。地龙既有解热作用,又能抗惊厥。所以最适用于高热惊厥抽搐。常与钩藤、僵蚕、七时一枝花等药配用。二、治疗哮喘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地龙能够舒张支气管,所以能够平定喘身。可单方用,特地龙研末吞服,每次1-2克。对于肺热哮喘,宜与麻杏甘石合剂同用,效果更好。三、治疗高血压病。地龙有降压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四、治疗躁狂型的精神病。地龙既有镇静作用,又有解热作用,所以运用于这种病人。五、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中风后遗症。治疗关节冷痛、活动不便的小活络丸和治疗半身不遂的补阳还五汤,其中都有地龙。腿抽筋:满族民间常用活地龙l条,配伍少许胡黄连,水煎服。高热烦躁而有抽搐:地龙干、连翘、钩藤各9克,盒银花12克,全蝎3克,水煎服。中风半身不遂:地龙、红茶各9克,全蝎6克,赤芍、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支气管喘息:满族民间常用地龙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日3次,每次5克。夏季哮喘:地龙、西洋参各刀克,石斛、麦冬、竹叶、知母各15克,生地、甘草、西瓜翠衣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痰多、喘不能卧,去麦冬,加葶荡子、川贝母各刀克;病程长者,加黄芪。山药各20克。秋冬季节,服六味地黄丸2个月。支气管哮喘:地龙15克,海螵蛸、天竺黄各9克研末,每服1.5克,日3次。汤药送服。偏头痛:地龙、羌活各12克,川芎30-40克,天麻、白芷、醋玄胡、白芍各15克,细辛9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温服。对口疮:活蚯蚓1-2条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3-4次。流行性腮腺炎:白颈蚯蚓洗净体外泥沙,加等量白糖淹渍,约15分钟后分泌出白黄色黏液,然后用力搅拌成蚯蚓糖浆,直接涂搽患处,日换药4-6次。一般1-3天退烧、消肿。下肢溃疡:蚯蚓糖浆浸透纱布敷患处,每日蚯蚓糖浆滴纱布上数次保持湿润,隔数日换布1次,直到溃疡痊愈。闭经:地龙干3条,黄酒适量浸出味,早晚饮用,连服数日。戒烟:地龙、鱼腥草20克,远志15克,加水5阴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晨空腹服用。高血压:活蚯蚓3~5条入盆内排除污泥后切碎,以鸡蛋2-3个炒熟,隔日吃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