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机智的少年

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孙中山

做懂事的孩子

19世纪60年代中叶,中华民族在封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下,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清王朝的利斧刀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洋枪大炮,联合残杀着我国同胞。一场轰轰烈烈,坚持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被绞杀了。

在广东省香山县美丽贫困的翠亨村里,绝大多数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生活。

翠亨村是广东省香山县一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它在香山县东南,离澳门37公里,背山临海,村前有小溪流过,山上树木苍翠,风景优美。

但是,村里的土地多为沙质,居民主要种植水稻及杂粮,产量甚低,因此村民大多外出谋生。

孙中山一家,大约是在明代由广东东莞迁居到广东香山的。孙中山的祖上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

他的曾祖父孙恒辉,是个农民,有田产十余亩,算得上一个自耕农,家境并不富有。

他的祖父孙敬贤,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生活十分艰苦。成年后,继承父亲遗留下来的数亩田产。

后来,因为迷信风水,希望找到风水宝地,让祖先安眠,永葆子孙昌盛,为此,花费了不少钱财,致使本来就相当困苦的家境,雪上加霜,更加贫困。

孙敬贤有三个儿子,即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二叔孙学成,三叔孙观成。

1813年,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生下长子孙达成,未及孙达成成年,家中田产已变卖干净,生活日渐困苦。为生计所迫,孙达成在16岁那年就到澳门的鞋店去做学徒。

三年辛苦的学徒生涯期满后,在澳门一家葡萄牙人开的鞋店当鞋匠,每月工资四元钱。这期间还学过裁缝,在澳门一共待了16年。

如此数年,一直到1846年,也就是孙达成33岁时,才返回故里,与邻乡杨家女儿结婚。

妻子是附近隔田乡,即今崖口乡杨胜辉的女儿,结婚那年杨氏才18岁。

在早婚成风、多子多福观念盛行的旧时代,一个男人直至33岁才成家,多半的原因是因为贫穷,孙达成的晚婚也是因为贫困。

除了孙达成外,孙敬贤还有两个儿子孙学成、孙观成,他们都因生活贫苦而各自丢下妻子到海外谋生。

但是,孙学成1864年在上海附近的海面上遇难,孙观成在1867年死于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矿区。孙达成夫妇又承担起照料两个弟媳的责任,因此生活更加拮据。

孙达成面长颧高,眉毛浓长,双目炯炯,平素总是穿着粗布衣裳,留着长辫子,很有长者风度。

孙达成时常吸着烟草,坐在家门前那棵大榕树下,或一个人静静坐着观望,或向来聚堆聊天的邻里好友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在澳门的见闻。

说起孙中山的父母,现在所知的情况并不多。只知道两个人都是贫苦人家的子女,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

但是,两个人都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待人诚挚、无不良嗜好、无非分之想的正派人。

孙达成夫人杨氏温雅端庄,眉清目秀,缠着一双小脚,为人总是善良宽厚。

关于孙中山的母亲杨氏,村里的人曾经听孙中山的好友杨鹤龄说过:“是一位贤妻良母,妯娌关系很好。

孙达成供两个弟弟孙学成、孙观成出外谋生,孙学成死于上海,其妻程氏在家;孙观成死于美洲,其妻谭氏改嫁。

平时杨氏和程氏感情很好,对改嫁的谭氏亦难舍难分。翠亨村人都说达成娶了个好老婆。”

孙达成结婚以后,一直在乡务农。由于没有自耕地,他只好租别人的田地耕种,种植水稻和杂粮,有时也饲养一两头猪,以及鸡鸭等作为家庭副业。

此外,为了补助家用,孙达成还兼做村里的更夫,每天夜里为村民打更报时。

这样,他每年可挣几担谷子的工钱。村里的红白喜事,孙达成也常去帮忙。

一家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日子也是过得很艰难。虽然说不上饥寒交迫,但孙家一直是在半饥半饱的日子里,艰难度日。

1866年11月12日的子夜,绵延不断的五桂山还未苏醒,灰蒙蒙的大海还在沉睡。突然从一个透出灯光的小茅屋内传出了一阵阵“哇哇”婴儿降世的啼哭。

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在中国广东农村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翠亨村里诞生了。

广东,被西方洋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华夏的一块肥肉”,曾令多少洋人垂涎三尺。这里曾是鸦片战争的战场。

在西方人洋枪洋炮的轰击下,这里的人民一次次反抗,但是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出生这年,正值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空虚,财政拮据,日趋衰微。

这一年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焚烧圆明园,清王朝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第六年。

继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扩大到我国沿海各省,同时包括广东,进而深入内地,领土又一次被割夺,经济上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殖民文化、殖民经济,中国像是捆绑在西方人手上的一头肥牛,任人宰割。

这一年,又是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被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指挥的湘军攻陷后的第三年。太平军余部与捻军联合,仍在与清军作战。

这一年秋,他们在河南许州分东西两支,东捻军由赖文光率领进入山东,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进入陕西。官逼民反,反抗已成时代潮流。

孙中山诞生的第七天,即1866年11月19日,曾国藩以进攻捻军无效,奏请另派钦差大臣接办军务。

12月7日,清王朝命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命李鸿章为剿捻钦差大臣。双方交战白热化。

同时,广东的经济又呈旋风式发展,由于它的殖民文化的影响,广东一直是居全国繁华前列的大省。

中西文化交织下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和殖民掠夺,形成了一种在废墟上发达起来的畸形繁华。而这种繁华,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各色人物,或冒险,或投机,或革命,或享乐,全都聚集在这个热闹的“乐园”中。

清晨的薄雾刚刚消失,温和的阳光射进了茅屋。坐在床沿的孙达成长叹一声:“我孙达成已穷得叮当响了,又添一张嘴,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他上有80岁的老母;中有缠着小脚,不能下地劳动的妻子和孤寡的弟媳;下有几个未成年的儿女,最大的儿子阿眉也才12岁。

全家仅靠他佃耕村边的几亩地,另兼做鞋匠和更夫挣钱度日。终日辛勤劳动,但是所得甚少,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贫苦。

忠厚慈祥的妻子杨氏,面对忧虑的丈夫,怀抱着婴儿笑着说:“你看这娃生得一副福相,就像他出世前我梦到的北帝菩萨一样。这娃日后会有出息的。你快给他起个名字吧!”

孙达成看看刚临世的小儿子答道:“我苦得不识字,又能起个什么好名字呢?”

杨氏很有主见地说:“托北帝菩萨的福,就叫“帝象”吧!”

孙中山的母亲,平日信奉当地人普遍崇祀之神祇“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因此,生下孙眉和孙中山之后,还没等两个儿子满月,就让他们拜“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为“契爷”,长子取名“帝眉”,幼子取名“帝象”,以求神明保佑,健康成长。

另一种说法,说是因为孙中山的母亲平日崇奉关帝,生平信佛,于是给他取名“帝象”,希望他将来像关帝一样。

1876年,孙中山启蒙读书的时候,塾师为他取名“文”,这是孙中山的正式名字。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是他父亲给他取的学名。

1883年底,孙中山在香港拔萃书室读书时,取号“日新”,这是从《大学》中的“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取义的。

后来,他的国学老师区凤墀为其改号“逸仙”,逸仙是日新的粤语谐音,孙中山与西方人交往时,一般都用这个名字;所以,西方学者至今仍然称孙中山为孙逸仙。

孙中山,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1897年,孙中山在日本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时,有一次他去住旅馆,一位掩护他的日本友人平山周陪他一起去。

在登记姓名时,平山周想起刚刚经过的日比谷中山侯爵的府邸,就信笔代替孙中山在旅馆登记簿姓氏栏中,写下了“中山”两字,还没来得及写名,孙中山就抢过笔去,在“中山”两字之后加上一个“樵”字,作为他的名字。并对平山周说:“这‘中山樵’就是‘中国之山樵’的意思。”

后来,1903年8月,章士钊将日本人宫崎滔天新出版的《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孙逸仙》一书时,因为他那时的日语水平有限,就贸然将中山作为孙逸仙的名。从此,孙中山一名就流传开来,一呼百应,习惯成自然。

孙中山,这一名字也就定了型。而孙先生也默认了这一名字。所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人一般称他为孙中山。此外,孙中山在革命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化名。

孙家第三个孩子的出世,使他们那间破烂的小屋越来越拥挤,吃食也越来越紧张,一年到头全家都以番薯糊口。

生活的前景越来越暗淡,沉重的负担就如同那间屋子一样使他们感觉到窒息。

五年后,孙达成夫妇又迎来他们的女儿秋绮,也是他们最后一个孩子。加上祖母黄氏,孙家一共七口人,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艰难。

一个中午,一大群孩子们正在村边上玩耍着,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有一个声音呼唤着:“帝象,帝象!”

一个5岁的男孩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他的同伴,向着家的方向跑去。

1871年,孙中山刚刚5岁,长的浓眉大眼,机智健壮。他跑到家门口,看到母亲正站在门前的榕树下笑吟吟的望着自己。

“妈,喊我做什么?人家正玩得高兴呢?”

妈妈笑着说道:“快进屋,看看谁来啦!”

帝象大步跨进了屋子里,不由发出一阵欢呼:“舅舅!”

孙中山的舅舅杨文纳很早就去了檀香山,一直在那里谋求发展,很少回来的。当时,帝象一头扎进了舅舅的怀里,与站在一旁的哥哥孙眉好奇的向舅舅问这问那。

一连串的问题,弄的舅舅来不及回答,只好一边笑着,一边点头。

随后进来的妈妈笑着叫道:“这次舅舅回来,要多住些日子,你们就不要缠着舅舅了,让舅舅好好休息休息。”

帝象跟哥哥孙眉这才一起走出了屋子,哥哥孙眉却是有些忧愁地对弟弟说:“我跟妈妈说了,这回要跟舅舅一起去檀香山,不知道爸爸能不能答应。”

帝象说:“去求求爸爸,他会答应的。”

但是两个人心中都很清楚,也明白,翠亨村的好多人都去了南洋,但爸爸却偏偏一直不让已经16岁,长的身强体壮的哥哥外出谋求发展。

站在门前的大榕树下,帝象看着哥哥焦急而又忧愁,又带着希望的面孔。小小的他虽然只有5岁,却十分懂事。

父亲是一个严肃勤俭的老人,日夜操劳,从不抱怨。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为了维持艰难的家庭,让哥哥去地主家做长工,吃尽了苦头。

帝象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自己,家中的生活才过的更加的辛苦了。他从小就没有鞋子穿,常常都是赤脚走路。

帝象经常吃不到米饭,番薯是他的主食。经常随着姐姐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干农活。

他不仅同情哥哥,支持哥哥,同时也对舅舅做工的檀香山充满了好奇与幻想。

最终,帝象鼓起了勇气去找爸爸。可是爸爸不但没有同意,而且还大声的呵斥,不要管那么多事,吓的帝象赶忙走开了。

不远处的哥哥也同样听到爸爸否定的回答,不禁失落地默默走出了家门。

看着哥哥沮丧失落的身影,帝象也是一阵难过,难道这就是贫困农家孩子的命运吗?

下午,吃过饭后,他再次鼓起了勇气,但是这一次他走向的却是舅舅。

小小的帝象明白家庭的艰难以及对哥哥的同情,让舅舅觉得他十分懂事、可爱。

于是,那天晚上,舅舅、妈妈还有爸爸进行了一次彻夜的长谈。

也正是这一次彻夜的长谈不仅决定了日后哥哥孙眉的命运,也同时改变了孙中山的命运。

第二天,爸爸终于答应了哥哥的请求,同意他跟随舅舅一起去檀香山闯荡。孙眉知道后,抱起5岁的弟弟欢快地大笑。

由于家境贫困,临行前的路费,还是由二叔孙学成之妻程氏,将租给孙达成耕种的田地,押出其中两亩多筹来的。

就这样,帝象送走了从小在身边陪伴自己五年的哥哥,自己的心也不时飘向了哥哥所去的海外。

孙眉到达檀香山后,与同乡郑强一同在华侨菜园做工,每月工资15元,他省吃俭用,每月还寄回10元给家里。11个月后,孙眉又转到夏威夷人设立的牧场做工。

令人惊讶的是,经过多年的打拼,孙眉最终有了“茂宜岛王”之称。

并且在孙中山以后为了革命事业而拼搏奋斗的岁月当中,哥哥孙眉也曾经在物质以及精神上,给予了孙中山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铸造坚强性格

孙中山出生时,家中除了父母之外,还有祖母黄氏,大哥孙眉、姐姐妙茜,后来又有了妹妹秋绮。一家有六七口人要吃饭,可是家里不但家底薄,而且劳动力也少。由于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结婚比较晚,生孩子也晚,到幼子孙中山出生时,孙达成已经53岁了,而到幼女孙秋绮出生时,孙达成已经是58岁的老人了。

在农村,尤其在家庭生活一直不宽裕,负担较重的人家,一个男人到了五十多岁,已经算是人到老年了。可是,孙达成却还要负担一家六七口人的生活。

孙中山出生时,大哥孙眉只有12岁,虽说可以帮助父母干一些农活儿了,但还没到支撑门户的年纪,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家中的家底,家庭的劳动力结构,注定了孙中山幼年时代,只能在贫困中度过。

为了生存,孙中山一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劳动。母亲除了操持家务,纺纱织布,供应一家人的衣物外,还要裹着小脚,下田干农活儿。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兄弟姐妹,无一例外地要帮父母干活。

孙中山童年时代家境十分贫苦。像所有贫苦家孩子一样,孙中山很小就开始承担家庭的部分劳作,刚刚6岁,他就跟随姐姐妙茜上山砍柴草、去塘边捞水草喂猪,干农活,十分勤劳。

年龄再大一些,又下田插秧、除草、打禾、放牛,有时还跟随外祖父驾船出海捕鱼取蚝。每年,孙中山要替人牧牛几个月,换回用牛主的牛给孙家犁翻两亩地的工价。

艰苦的生活,使孙中山亲身体验了当时社会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蒙眬地察觉出社会的不公平。尽管这朴素的觉悟还不免带有几分孩子的天真,但这却是后来革命思想在他的身上扎根的土壤。

孙中山曾经对人说:“我所以要坚决革命的原因,是为了不愿意让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日本友人宫崎滔天曾问过孙中山:“你平均地权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孙中山回答说:“我受了小时候境遇的刺激,感觉到在实际和道理上都很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我不是生长在贫困农民家的孩子,说不定也许会忽视这个重大问题。”

由于长期参加劳动,孙中山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身体,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的品性。

小时候的帝象,非常的勤劳懂事,经常会跟着姐姐一块儿去下地干活,为父母分一些负担。

一天下午,帝象和9岁的妙茜到山上打柴。这五桂山上草木丛生,野花放香,活跃的山雀不停地唧唧喳喳,逗引着爱捉小鸟的帝象。

帝象打了几捆柴,已到下午,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妙茜走近帝象放下柴捆说:“阿弟,看你累得满身大汗,快歇息吧!”忙用衣襟给他擦汗。

“我不累。”帝象笑着说。

“今天打了这么多柴,阿妈看到一定很高兴。”阿姐笑着把帝象拖到山石上坐下,从围兜里掏出一个番薯,送到帝象手里说:“你肚子早饿了,拿着吃吧。”

“阿姐,你常饿着肚子,把番薯省给我吃,我不饿,还是你自己吃吧!”帝象坚决地推回番薯。

阿姐看着懂事的阿弟,心疼地说道:“男仔用力多。你打了这么多柴,肚子早空的咕咕叫了,快拿去吃吧。”

小帝象知道姐姐一片诚心,如果不吃,她又要像以前那样,会急得哭起来。于是,帝象接过番薯,把它一掰两半,自己留下小的,把大的一半递给阿姐说:“我们都吃。”

“我不要,我真的不饿。”阿姐推辞着。帝象一听,忙转身从阿姐手中夺番薯,咬了一口,却停着发愣了。

“阿弟,你在想什么?”阿姐见帝象发愣,奇怪地问道。

帝象说:“村外的地里,种的都是稻谷,村上人却吃不上米饭,只能天天吃番薯。而东家不种田,为什么天天都能吃米饭?”

阿姐不假思索地回道:“人家说东家命好,有福气。”

“不对!”帝象打断阿姐的话,“不是穷人命不好。村上的人不应该这样下去,而是应该有米饭吃,有鞋子穿!”

阿姐看着帝象摆出一副像大人说话的神气,忍不住“噗”地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会想得这么多呢?”

帝象坚定地说,“中国的老百姓不应该这么困苦下去,孩子们应该有米饭吃。”

“哪有那么多米饭?你还是快把番薯吃了吧。”阿姐笑着催促着帝象。

帝象吃了一口番薯,又自言自语道:“应该想,会有那么一天,穷苦人能有米饭吃的。”

孙中山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大米太贵。所以,他很少吃大米饭。一年到头,都是以番薯为主食,而且经常连番薯都吃不饱挨饿,对于童年时代的孙中山来说,是家常便饭。

孙中山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以及种种不平等的遭遇。

这种环境,使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从而对他后来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一直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由个人经历推演到对一个民族命运的思考,正是革命家应有的胸怀。

正是童年艰苦的生活,对孙中山以后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的困苦,生活的艰难,使孙中山有着强烈的改变人生境况的愿望。1890年,他上书郑藻如时开篇就说:“某今年二十有四矣。生而贫”。

后来在与日本人宫崎滔天谈话时,孙中山曾经说道:“当我到达独自能够思索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首先发生疑问,就是我自己的境遇,亦即我是否将一辈子在此种境遇不可,以及怎样才能脱离这种境遇的问题!”

其次,这种生活经历,也使他能够理解人民群众的处境与愿望,能够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能够面向人民群众思考问题。他曾经多次和宋庆龄谈到,他从幼年时起,就由自己的境遇想到“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正是有着童年艰难生活的经历,才使他对贫苦民众,尤其是农民的境遇,有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因此,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就成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幼时的孙中山活泼好动。他性格坚强,好打抱不平。

1874年,翠亨村搬来了一户卖豆腐的人家。这户人家的主人名叫“亚秀”,又专以卖豆腐为生,所以人称“豆腐秀”。他们夫妻忠厚老实,做的是小本生意,待人格外和气。

不过,他们有两个10多岁的儿子,十分顽皮。小哥俩经常以大欺小,合伙欺负村里的小孩。那时,年纪才七八岁的孙中山,自然也是他们哥俩欺负的对象。他们经常在暗地里,用弹弓装上石子弹射孙中山。每次被弹射后,孙中山都忍着疼痛去追赶,但那哥俩年纪比孙中山大,跑得也比孙中山快,所以,每次孙中山都气得直跺脚。

有一回,那哥俩又故伎重演,用弹弓欺负孙中山。遭弹弓射后,孙中山忍无可忍,顺手捡起一大石头奋起直追,一直追到豆腐店,气急之余,孙中山抡起石头砸向豆腐店里正在煮豆浆的大铁锅上。

“咚!”的一声,铁锅应声开了一个大口子,滚开的豆浆汩汩地涌了出来。“豆腐秀”全家大惊失色,他们看着双目圆睁、怒气冲冲的孙中山,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才定住神,拉起孙中山就往孙中山家走去,要和他父母论理。到了孙家,豆腐秀大喊大叫,要孙达成夫妻管好自己的儿子,并要求赔偿损失。

孙中山据理力争,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豆腐秀本来知道自己的儿子顽皮,经孙中山一番说明,更让他理亏词穷,只好回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此,豆腐秀的两个儿子,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孩子了。

由于孙中山秉性耿直、倔犟,像一块石头一样,又加上石头砸锅的事。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就给孙中山起了一个绰号“石头仔”。

孙中山不仅秉性耿直,而且善良仗义。

孙中山从小就好打抱不平。每当遇见两个小孩打架,或者看哪个小孩受欺负,孙中山总要走上前劝说制止,说明道理,伸张正义。

从小就有志向

尽管脚上没有鞋穿,肚里只有番薯,但是童年的孙中山还是有许多开心的时光。

孙中山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一起下河摸鱼,上岸嬉戏。男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玩打仗游戏,每当这个时候,孙中山都是主动担当首领。

广东由于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有三合会等反清帮会的长期活动,民间对于清朝统治一直不满,大家对反清的活动和言论都持默许的态度。

这种生活气氛使孙中山从小就萌发了反清意识,而清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

洪门三合会,据说是著名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因明朝君主朱元璋年号“洪武”,故取其“洪”字,名为“洪门”。“洪”字三点水,因此不同社团“兄弟”,均以三点水“兄弟”相称。

洪门三合会原为反清复明的秘密结社,洪门子弟曾策划旨在推翻满清政府的多次起义,并在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过贡献。

孙中山空闲的时候常到武馆看三合会练武,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孙中山非常好学,喜欢听老人讲太平天国反清的革命故事。

在翠亨村有一位曾经跟随洪秀全打过清军的太平军老将士,名叫冯爽观。这位老人曾经跟随洪秀全转战南北。太平天国失败后,老人几经辗转,回到故里。

大人们不大敢接近他,他早晚在孙家住屋前的榕树下乘凉,孩子们却喜欢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太平军的故事。

讲故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晚上,老人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眉飞色舞地、绘声绘色地讲天王洪秀全,讲金田起义,讲太平军定都天京、西征、北伐,讲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讲李秀成大破洋枪队以及石达开逼得曾国藩要投水自杀,也讲太平军失败的悲壮故事。

每当这时,孙中山总是一声不响地拿个小凳子,静静地坐在老人身边,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孩子们听得个个欢天喜地,抓耳挠腮,而听得最入神的当数小孙中山了。

孙中山每每听得出神,对洪秀全很是敬慕,有一次情不自禁地说:“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了!”

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洪秀全在1845年至1846年间,写出《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原道救世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阎罗妖”的革命思想,其中也表达了洪秀全的灭清思想。

那位前太平军老人也十分喜欢这位器宇不凡的孩子,常说小帝象长得像洪秀全,摸着孙中山的头,说道:“你真是洪秀全第二呀!”

冯爽观希望他长大以后也当洪秀全,推翻清王朝。因此,翠亨村的孩子们都称孙中山为洪秀全。

孙中山心里很崇敬洪秀全,听了这话他便以“洪秀全第二”自勉,思考着消除天下不平事,开始为一种不太清晰的理想做准备。

老人一句平常话,点燃了孙中山与不合理、不公平社会进行抗争的火焰,影响了他的一生。

从此以后,翠亨村的孩子玩打仗游戏,就不只是官兵捉强盗,还有太平军打清兵。孙中山自然是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时间长了,大人们也知道了小孙中山的这个绰号。

孩子们玩到傍晚时还不回家,于是家长们都猜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跟“洪秀全”打仗玩了?可见,当时村里的大人们都知道小孙中山“洪秀全第二”的大名了。

1914年5月7日,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做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议》的讲演时,提到少年经历时,这样描述:

忆吾幼年,从学私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到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于课暇,辄与周围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这就可以看出,孙中山从小就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有改良祖国,拯救同类的远大志向。

喜欢提问动脑筋

孙中山家里只有一间低矮的房子,兄弟姐妹几个逐渐长大后,家里怎么也挤不下了。

有一段时间,他晚上只好到隔壁杨家去借宿,晚上睡觉连被子都没有。

孙中山很少穿鞋子。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气晴朗,也不论是天冷还是天热,他都是打赤脚。

到了冬天,孙中山的两只脚经常冻得长满冻疮,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到檀香山辛勤创业后,在茂宜岛上办起了农牧场,开了一个杂货铺,所以这几年不断寄钱回来。

孙达成家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手头也宽裕多了。于是,孙中山的爸爸决定送他进私塾读书。

村塾设于翠亨村冯氏宗祠,老师姓王。不大的宗祠内摆了十几张大小不一的桌凳,坐着十几个年龄不等的学童。

孙达成带着孙中山来到塾馆,老师看看孙中山说:“这仔早就该上学念书啦!”

孙中山的爸爸自疚地答道:“前几年我手头太紧,把这娃仔上学耽搁了。”

老师摸摸自己的山羊胡子问孙中山:“你叫啥学名?”

“阿仔还没有起大名。”孙达成连忙答道,“就请先生起个学名吧!”

塾师见孙中山长得十分文雅,想了想说:“就叫孙文吧!”他接着逢迎道,“你家的日子一天天地好咯,孙文的号就叫日新怎样?”

“好好好。”孙达成忙拉过孙中山说,“孙文,快给孔圣人和老先生行大礼,磕头。”

孙中山每次从私塾放学回家,都要帮助家里做农活。

直到10岁入村塾读书时,家里才特地为孙中山准备了一双鞋,可他总是舍不得穿。

在上学的路上,总是手提着鞋,打着赤脚,到了村塾里,才小心翼翼地穿上鞋。放学后,一走出村塾,他又脱下鞋子,光着脚走路。

那时王先生给孩子们教授《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评注》、《幼学故事琼林》以及“四书”“五经”等。

孙中山学习很认真,记忆力也特别好。大段的课文,他常常读几遍就能背诵。

其他学生,经常因为背不出课文而被打手心,或者被罚在孔子像前下跪,孙中山从来没有挨过这样的处罚。

王先生教书严格,对读书勤奋、成绩突出的孙中山也格外喜欢。

孙中山在村塾里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和别的孩子不同。他读书特别喜欢动脑筋,经常主动向老师提问。

那时的教学方法讲究死记硬背,主要就是朗读与背诵。

有一次上《大学》这门课,老师像往常一样摇头晃脑地领读了两遍之后,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朗读与背诵。其他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要求,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

对这种食而不化的传统教学方式,孙中山很不满意。这天他站起来向先生问道:“先生,你刚才教我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什么意思?请你讲给我听听好吗?”

在旧学校里,学生发问就是冒犯师长。那位脾气暴躁的先生狠狠瞪了孙中山一眼,并拿起戒尺走到他的面前,严厉喝道:“什么?你想干什么?反对经训吗?”

孙中山毫不畏惧的答道:“不,我不反对经训,我请先生讲书,就是向先生求教书中的道理,让我们多学一点道理有什么不好呢?唱诵死书真没有意思,应该讲书里的道理才对。”

先生本想惩罚一下这个不规矩的学生,但一时找不到借口,并且知道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但他仍然坚持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十年寒窗苦,才能腹藏五车书。等你书念多了,日后自然就会懂得书中的意思了。”

先生说着也就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戒尺。

老师看日已西沉,想结束这场意料不到的论战,伸了伸懒腰叫道:“散学!散学!”

后来,有同学问孙中山:“你怎么敢向先生提问,不拍挨打吗?”

孙中山很不服气,心想:“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为什么古圣先贤的书就不能问呢?”

孙中山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家里,问父亲,父亲回答说,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念书的,让小孙中山要听先生的话,不要多事。

听父亲这么说,孙中山不敢反驳,但是心里却很不服气。他觉得,这事太不合乎情理了,总有一天他要弄明白。

在孙中山11岁那年,有一天早晨,他挎着一个篮子,去给五公里以外的一家亲戚送礼物。当他沿小路走到一个山坳时,遇见一个又高又瘦的陌生人。

那人一见孙中山,便满脸堆笑地问:“细佬,细佬,这么早你要到哪里去呀?”

孙中山看了看他说:“我到三乡去。”

那人马上接着说,“我也去三乡,我们一同走好了。”

孙中山曾听母亲说过,这一带偏远僻静,常有人贩子出没。又见那家伙鬼鬼祟祟,便提高了警惕。

但是,孙中山清楚,那个人是成年人,而自己是个小孩,要是来硬的,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只能用智慧来应对。

于是,他就装着十分欢迎的样子说:“三乡那个地方,我只去过一次,那还是前两年的事,现在对那里的道路,有点记不清了,有叔叔你与我一起走,那实在太好了。”

那个人一看,这小毛孩子还真容易上当,不禁心中暗喜。便一路走,一路和孙中山闲聊套近乎。

当他们走到一个叫河头铺的地方时,孙中山突然想起父亲在这里有一个朋友,他也曾见过面。

于是,他灵机一动,对那个人说:“叔叔,你能在这里等等我吗?我这里有一个亲戚,我要把一些东西送给他”。

那个人没有细想,爽快地答应道:“好!我在这儿等你,你快去快回!”

孙中山为了稳住那个人,还故意跟他说:“我马上就回来,你一定得等我。”

孙中山进村后,找着了父亲的那位朋友,说明了情况。不一会儿,村里突然冲出一群人,将那个人团团围住。

经过盘问,那个人果然是一个专门拐骗小孩的人贩子。村里人齐声称赞孙中山胆大心细,遇事有主张。

反对封建礼制

两广和福建一带,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侨以生命和辛劳换来的财富滋养了家乡,也滋养了祖国。

可是,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尽起码的义务保护华侨,反而将他们看作“弃民”,百般歧视、搜刮和迫害。在海外挣了一点钱,叶落归根的华侨,往往会受到无端的欺凌。

童年的孙中山曾亲眼看见过同村的一位归侨商人,青天白日之下,店铺就被盗匪洗劫一空,而清朝地方政府对此却不闻不问。

看着悲痛欲绝的归侨商人,小孙中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天,正在村塾读书的孙中山看到一伙海盗光天化日之下入村抢劫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华侨的住宅。

全村人和师生们都四散逃跑,只有孙中山没有跑,一直站在那里冷静地看着这场野蛮的抢劫。

被抢的华侨看着被洗劫一空的房子,绝望地哭诉:“天啦!我赚这点钱容易吗?为赚这几个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这点钱都是用命换来的。”

“我在洋人的皮鞭下拼死拼活,当牛当马,才赚了这几个钱。原本想回到老家,安安静静地过几天舒坦日子,不受外国人的气,不受外国人的白眼。”

“不曾想,今天落到这步田地!我这算是完了。早知如此,我还何必回来?”

“在洋人那边,还不会被人明火执仗地抢走呀,那边有法律保护,有负责的政府,哪会像这里青天白日之下,会有强盗出没。”

这位老华侨绝望的声音,在小孙中山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中国没有洋人那样的法律?为什么这个华侨冒着生命危险挣到的金钱,洋人允许他带回来的财物,在中国竟得不到法律保护?”

这也许是孙中山意欲推翻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家最初的思想动力吧!

每次来翠亨村办差的县衙们,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不是催粮,就是逼税,要不就是带着锁链来抓人、抓差。

可是,一旦村里出现了盗匪,这帮平时耀武扬威的衙役们,就都成了一群废物,根本就抓不着盗贼。

老百姓交粮当差,养肥了县里的县太爷,也养肥了县里的衙役。可是,从来就不见他们为老百姓办过好事。

小孙中山亲眼目睹的另一件事情则明白无误地暴露了清政府的凶残、无道和贪婪。

翠亨村有李氏三兄弟,漂洋过海千辛万苦在美国的旧金山淘金挣了一点钱,回家乡置了产业,还建了一座小花园,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去玩,那里曾是孙中山和小伙伴们的一处乐园。

可是,突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闯进村来,不由分说地抓走了李氏兄弟,抄了他们的家,封了小花园。

孙中山为此感到不平,上前大声质问。领头的官吏竟然二话不说,拔刀便刺。幸亏孙中山闪得快,才躲了过去。

原来,李氏兄弟的产业勾起了当地官员的贪心,他们便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氏兄弟投入监狱,霸占了他们的产业。

后来,李氏三兄弟一人被处死,两人不知所终。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童年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从此,孙中山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洪秀全要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了。

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种种黑暗不公平的现象,深深触动了年少的孙中山。

村中的老百姓为什么能容忍这些事情的存在?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他的脑海中悬着一个一个的大问号。

对于农村中的妇女缠足、男人赌博等不良行为,自孙中山懂事起,就坚决反对。

孙中山很反对赌博。在翠亨村的孩子们喜欢玩一种叫作“掼乌白”的游戏。这是一种赌博游戏,就是大家轮流把钱放在手掌上,然后用力摔在地上。

正的一面是“通宝”两个字,另一面是满字。有通宝的一面是“白”,有满字的一面是“乌”,乌为胜,白为败。

有一天,散学散得早,几个年龄大的学生便躲在祠堂里玩这种游戏。

为首的是一个叫杨帝卓的学生是孙中山的好朋友,他从怀里摸出一钱来,“哗啦”一声倒在了课桌上面,就与其他几个人吵吵嚷嚷地赌起来。

由于自幼家教严谨,孙中山对赌博之事素来厌恶,不仅自己从来不入赌局,而且对同学当中有此恶习的人也总是规劝不已。现在他见杨帝卓等人又大赌特赌起来,忍不住在一旁好言相劝。

杨帝卓刚开始运气不错,赢了不少钱。此时正在兴头上,对孙中山劝说的话语一个字也听不进,头也不回地使劲拍着牌,孙中山见其不听劝说,便禁不住伸出手去拉了拉他脑后的辫子。

杨帝卓感觉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辫子,顿时脸色大变,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孙中山一眼,气势汹汹地说:“不用你管!”

几局赌下来,杨帝卓运气大变,不一会儿,他不但将赢来的钱全都输了回去,还搭上了老本。

这时,孙中山又去拉他,说:“看,不听我的话吃亏了吧。咱们走吧。”

杨帝卓本来心中有火,听到孙中山还在劝说他,恼羞成怒地一转身,揪住孙中山的辫子吼道:“都怪你,是你拉了我的辫子。”

原来,在赌博的时候,最怕别人拉辫子了。孙中山不知道这个规矩,犯了禁忌。

杨帝卓在盛怒之下将孙中山的头往墙壁上面猛撞,顿时流血不止,把孙中山撞得昏了过去。

杨帝卓一看闯了大祸,这才放手,一溜风地逃跑了。

经祠堂看管人涂药救护,孙中山才苏醒过来。孙母杨氏闻讯后赶到冯家祠堂,把孙中山带回家中。

杨氏教子极严,每遇孙中山在外面与别人发生了纠纷,总是严责孙中山,丝毫也不加以袒护,而这次错在杨帝卓身上,所以她也就没有再责怪孙中山。

但是,通过这件事情,孙中山更加地痛恨赌博,他亲眼看到了赌博可以使人变得疯狂,可以使得亲朋好友反目成仇,可以倾家荡产。

缠足是中国一项流传了一千多年的陋习。

女孩子到了六七岁时就要裹脚,用长长的布条一层层地将脚缠住,以阻止脚的正常发育。

因此,裹脚不仅疼痛难忍,而且阻塞血脉,严重妨碍女孩子的身体健康。

在中国,孙中山看到每一个女人都有一双尖尖窄窄的小脚,而且这小脚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寸金莲”。

但是,这个陋俗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一个女孩子要是没有缠足,那是很难嫁到好人家的。

因为,从当时畸形的审美观看,女人有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晃晃悠悠,正所谓风摆垂柳,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一种美。

所以,社会上几乎所有的妇女都是小脚女人。孙中山的母亲,也不例外。

女子从七八岁开始缠起,脚趾骨被勒断,不让脚发育。孙中山的姐姐妙茜和妹妹孙秋绮自然也免不了这个痛苦。

一开始,孙中山还不知道母亲的脚为什么会那样小,后来看到母亲为姐姐妙茜、妹妹秋绮缠足,才知道女人的“三寸金莲”是怎么来的。

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因为从小参加劳动,一直没有裹脚。直到15岁那年,父母眼看女儿即将成人,再不缠足就不好嫁人了。

于是,才开始给姐姐孙妙茜缠足。由于姐姐的脚已经基本成型,缠足就要将已经长成的大脚,用布条拼命捆绑成小脚。所以,这种痛苦是切骨之痛,是难以忍受的。

姐姐终日以泪洗面,一夜夜的辗转反侧,痛苦地呻吟着,忍受着缠足带来的煎熬。

姐弟到底是血脉相连啊!姐姐的呻吟折磨着孙中山。

于是,他一再央求母亲不要给姐姐缠足:“为什么姐姐好好的脚,一定要用布缠起来呢?既然缠足让姐姐这样的痛苦,就请您不要再缠她的脚了!”

母亲伤心而又无可奈何地告诉他说:“唉!孩子,娘也不想让你姐姐受这份罪,但不缠足又怎么行呢?习俗就是这样。你姐姐不缠足,将来怎么嫁得出去呢?”

孙中山争辩道:“山里的那些客家妇女,不也有不缠足的吗?”

母亲无奈地看着孙中山,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掉下来。

孙中山见此情景,更加对这种毫无人性的陋习愤愤不解,他央求母亲说:“好好的要将姐姐的两只脚毁伤,实在是岂有此理!”

其实,这时的孙中山已深深地知道,母亲的心比他还痛。

一想起妹妹秋绮缠脚的事,孙中山又一次感到心痛。那时秋绮7岁,母亲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将她的小脚紧紧裹起来。秋绮胀痛得呻吟不止,整夜地在床上辗转反侧,连下地挪动一下都痛得钻心。

看到妹妹痛苦不堪的样子,孙中山看不下去,他向母亲恳求道:“妹妹疼得实在受不了啦!您就不要再缠住她的脚了吧!”

母亲含着眼泪说:“帝象呀!我何尝不心疼秋绮,但是女人缠脚是顺理成章的事,疼痛也只好忍忍了。”

孙中山抗议道:“这不是要把她的双脚毁伤了吗?”

母亲说:“不会的,等缠得脚不再生长了,脚就不疼了。如果我现在不给秋绮缠脚,将来她会怪我的!”

孙中山又抗议说:“中国女子把两足毁伤实在是毫无道理。”

虽然他的抗争并没有替妹妹改变被缠足的命运,但妹妹孙秋绮生前每每回忆此事,都对哥哥充满了感激。

翠亨村有三家富户,家里都使奴唤婢。这些奴婢都是富人们从贫苦人家,或者人贩子那里买来的,其身份就是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

他们对于主人,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要取决于主人,稍有差错,就要受到主人的责骂乃至鞭打。

对于那时一般的中国人来说,主子打奴才,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官方的法律也规定:主人打奴才,只要没出人命,就不负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是,孙中山对买卖、虐待奴婢的现象,则表示出极大的愤慨。他认为任何人都没有奴役别人的权力。

少年的孙中山,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父母有什么权力出卖他们的子女?主人有什么权力鞭打他们的奴婢?”

他激愤地向村中的老人们说:“这种蓄奴制度是违背常理的!不人道的!”他的这种举动,震动了村中的老人们。

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对于这种虐待女婢以及裹小脚的现象十分反对,认为这种制度是违背常理的。

缠足风波之后,又发生了另一件事。

原来,孙家在过去,也是个有田有地的人家,而且田地还真不少,足足有好几十亩。靠着这些田地,孙家繁衍生息,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到了后来,不知咋的,日子竟一天天衰落下去。

为了应急救窘,只好变卖田地。今天两亩,明天三亩,不知不觉,几十亩田地就变卖得一干二净。到了孙中山的父辈上,竟是一分土地也没有了,成了完完全全的佃耕农,日子自然是更不好过了。

田地虽然卖完了,而有关田地的事却并没有完。不仅是没有完,还变成了一根绳索,束缚得孙家喘不过气来。

原来,过去变卖田地是很随便的,只要履行个简单的手续就行,那就是卖主写张契约给买主,买主付出约定的钱,田地就归买主了,并不去官府申报盖印。当然,并不是不需要到官府申报,而是买卖双方都怕麻烦,都怕因申报而去花一笔多余的开支。

对于卖主来说,他们尤其不想公开,卖地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何必弄得大家都知道?买主只要达到田地归他使用的目的,自然是越简单越好。这样一来,人们就形成了一个惯例,田地交易都不申报,而是悄悄地私下进行。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卖地的已失去了田地,可在官府的地册上却依然写着他的大名,官府的衙役每年依然上卖主家收纳地丁税。孙家便是陷入了这样一种尴尬窘迫的境地。

每到纳税之时,衙役们在孙家坐着,孙家小心翼翼地陪着,然后到真正的田主家将税钱收来转交给衙役。

这样做,孙家却是多了道麻烦。但只要能把税钱收上来,麻烦点也没什么。可是时间一长,事情就不再是跑一趟,代收一下那么点麻烦了,而是根本收不上税钱来。

因为时间一久,地产已几易其主,转来转去,要想再维持原来收税的办法,确实是很难很难了。官府里仍是一到时间,就上门收税,孙家从田主那里收不到税钱,只好自己掏钱抵交税务。

于是,没有田地的孙家,却一直要代人交纳地丁税,无可奈何地忍受着这受拖累的巨大困扰,始终不得摆脱。

从孙中山的爷爷开始,孙家就被这地丁税搅得困苦不堪。一家人糊口尚且不易,到哪去弄钱赔出去呢?

年幼的孙中山,并不知道家中还承受着这一桩不合理的重负,他眼看着父母没日没夜地劳作。

他和姐姐也同别家的孩子不一样,当别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他和姐姐却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活。尽管一家人辛辛苦苦、拼死累活,却依然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一天孙中山从父亲那里得知了田地交税的不合理事情,孙中山一听,愤愤不平,大声说道:“哪有这样的怪事!没有田地,却还要交田地税!”

老实厚道的孙达成,却没有儿子那分勇气和不满情绪。他看着眼前激动不已的孙中山,虽然知道他说得对,但却丝毫没有受到感染和振奋。

孙达成只是无可奈何地说:“这都是祖上留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命不好啊!有什么法子呢?”接着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没法子可想,孩子,这都是皇帝老爷订的规矩,不是想变就能变的。”

孙中山依然怒气冲冲地叫道:“皇帝订的规矩难道就不能变吗?”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从小就对他所见的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不是接受成人或者村中老人的解释,不是像村中的大人一样见怪不怪,而是从善良纯真的心地出发,从对此产生怀疑,到不能容忍,并开始抗争,开始思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这表明孙中山从小就有着机智勇敢、善良正直、疾恶如仇、善于思考的品性。这对于孙中山后来的人生轨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强烈的好奇心

孙中山从小就表现出许多优秀的品质,但是假如他一直待在家乡,也许就永远是一个农民,他的眼界,他的见识,他的交往,他所接受的影响,肯定会与那时一般中国农民没有两样,也就不可能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能够接触外部世界,有两个条件,一是他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当地村民有出洋谋生的传统;另一个是他的大哥孙眉出洋谋生获得成功。

香山县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的南部。翠亨村距离县城石岐29公里,距省城广州120公里。

向南37公里就是当时处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的澳门,东南方又隔海与英国控制的香港相望,距翠亨村不远就是珠江的入海口之一的金星港,这里经常有外轮停泊。

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当地人更有机会接触到外部世界。广东几乎村村都有人出洋。

孙中山出生时,翠亨村里十家就有七八家有人出洋谋生。这样,孙中山小时候就能听到一些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

其实,孙中山对西方世界的真正了解,是他的大哥孙眉给他带来的机会。

孙中山12岁那年,闯荡檀香山数年的哥哥孙眉回到家乡。这次孙眉回乡,一是应父母之命回乡与同乡姑娘谭氏结婚,二是准备招一批乡亲们前往檀香山。

当年孙眉到檀香山之后,先在一个华侨经营的菜园里当工人,这样工作了11个月。

后来,孙眉又转到一个夏威夷人开设的农牧场,做了几年长工,并积蓄了一些钱。

当时的夏威夷,人口稀少,荒地很多,于是,当地政府奖励垦荒,一般人通过努力都能分到荒地,进行开垦。

当了几年长工之后,孙眉就跑到夏威夷的第三大岛茂宜岛去垦荒,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本,开设了商店与畜牧场。

由于他勤奋肯干,经营有方,他的农牧场规模越来越大。鼎盛时,孙眉的农牧场占地一千多亩,饲养了大量的牛、马、猪、羊和家禽,并且兼营酿酒和伐木等产业,成了一个华侨资本家,被当地人称为“茂宜王”。

大哥孙眉出洋之后,常常写信回家,报告他在海外的见闻,详细告诉家人檀香山那边政治、风俗的情况,以及他本人事业的成功。

孙中山得到这些信息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的意愿。

经过几年的打拼,孙眉经营的农牧业因成效显著而受到夏威夷政府的重视。

那时,夏威夷糖业生产发展迅速,急需大批劳力,因而在1878年6月回国前,孙眉获得了夏威夷政府的特许状:多招华人来檀香山大兴垦务。

此时的孙眉不但身带巨资,而且阅历经验都很丰富,与在老家务农的孙眉已判若两人,大有衣锦还乡之感,这在翠亨村及附近引起不小轰动。

由于在外生活了七年,孙眉的经验学识,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比家里人要丰富得多。他对外面世界的介绍,对孙中山来说具有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这次回来,孙眉随即在家乡附近设立了移民事务所,与人合股接管一艘航海商船,作为移民之用。

孙眉经常详细而生动地向孙中山和乡里人介绍檀香山的景色物产,介绍他自己成功的经历,鼓励人们到檀香山去谋生。

他对孙中山说:“到那边去,只要吃苦耐劳,勤奋肯干,将来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

哥哥孙眉回乡极大地影响了孙中山,他强烈要求随大哥出洋,离开翠亨这个落后而黑暗的地方,到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政俗优良的檀香山去。

私塾的学习,与孙中山的志趣格格不入。他的兴趣渐渐地转移到了一些外出谋生的人发迹荣归的方面去了。

但是不管孙中山怎样恳求,父亲就是不答应。在孙达成看来,已有两个弟弟死在那里,自己的长子虽然暂时风风光光地回来,但也是为生活所迫,拿着生命冒险,不能让小儿子再离开家。

不久,孙眉带着从家乡招募到的一百多人乘船出洋了,而孙中山则被留下来。这让孙中山十分失望。

哥哥走后,孙中山一直闷闷不乐,憋着一肚子的气,渴望出洋的意愿一直没有泯灭。

孙中山反复地向父亲提出要到檀香山去,可是爸爸一直都不答应他。

1879年6月,孙中山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

这一年,孙眉的同事在澳门租了一艘约两千吨的英国铁壳汽船“格兰诺曲”号,准备运送移民到檀香山去。

乘此机会,孙中山向父亲再一次提出了要随船去檀香山的要求。他说:“我现在14岁,年纪也不小了,应当出去磨炼磨炼,在途中有朋友同行,在那边有大哥的照应,不会有什么事的。”

“况且,在村里可以学的东西,我都已学会了,再留在村里,我的知识学问很难再有长进,应当到外面去干一些有发展的工作,去外面的学校学习,以增长自己的学问。”

但是爸爸孙达成还是坚决不同意,说道:“我知道你一直没有死心,想到你哥哥那里去,可是你年龄也不大,一个人出门让我怎么能够放心呢?”

孙中山急忙叫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和妈妈一起去。”因为他知道,妈妈一直惦记着远在外地的哥哥阿眉,也一直想去看看哥哥,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去。

爸爸愣了一下:“你妈妈也要去?”

孙中山笑着急忙点头叫道:“妈妈早就想哥哥了,从早到晚都惦记着哥哥,想去看看哥哥在那里生活的好不好。”

孙达成闻言,稍微沉思了一下,终于说道:“好吧!有你妈妈带着,我放心,这次就答应你了。”

爸爸刚刚说完,孙中山一下子跳了起来,飞快地跑出了屋子,迫不及待地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

能去看看自己的大儿子,孙中山的妈妈自然也很高兴。

自己梦寐以求的出洋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让孙中山喜出望外,彻夜难眠。

1879年6月的一天,少年孙中山,穿着农村的土布衣服,拖着一条长辫子,随母亲由水路离开了翠亨村先乘帆船到澳门,再由澳门搭乘英轮赴檀香山,从此踏上了他一生事业的起点。

很快,孙中山就乘英轮“格兰诺曲”号出洋了。这是孙中山第一次离家远行,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孙中山伫立在船头,见到的是一望无际、波涛汹涌、气象万千的海洋,看到的是轮船劈波斩浪、飞速前行的壮观景象。

看到船上巨大的锅炉、蒸汽机、庞大的金属梁架等,使这个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少年,第一次见到了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这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更强烈地刺激他的求知欲。

轮船上的锅炉、蒸汽机,就够推动一艘巨轮飞速航行,这让他感到奇怪。想想自己以前在家乡见到的小木船,就那么一只小小的船,人们用木桨费尽气力地划,可是速度还赶不上人行走的快。

现在,见到这么一艘巨大的轮船,就那么一个机器就能让它飞速前进,这实在是前所未见的奇迹。

这期间,船员们举行的海葬仪式,给他的震动就更大了。

航行途中,有一个水手死了。船员们把尸体装入一个帆布口袋。一个穿长袍的人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地读了一段之后,船员们就将布袋抛到茫茫大海之中。这种做法,与孙中山小时候所知道的做法大相径庭。

家乡的人们,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不仅要为死者寻找风水宝地,举行隆重的葬礼将其埋葬,而且每年清明都要上坟扫墓,逢年过节,还得祭祀。

年少的孙中山,怎么也搞不明白,对于死人,人们的做法怎么会这样的不同。他找不到答案,最后就用中国的一句老话找到了最后的解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孙中山知道他要去的地方是一个风俗、道德与中国迥异的国家。

这次航行,是孙中山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十多天的航海生活,本身就给了他巨大的影响。

他后来在给别人的一封信中说道:

这次航行,他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他还对比了外国人造出了轮船,中国人没有造出轮船这件事,想到当时的中国肯定有些地方不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