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造地球卫星

在宇宙中,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飞行,不像飞机那样任意改变方向,它总是在一个

轨道上绕地球旋转,而且不需要任何动力。那么,人造地球卫星为什么能在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呢?它是怎样飞行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杂技演员的水流星表演。杂技演员用力甩动着绳头上盛着水的碗,水碗总想飞走,而绳子拉着它,它又飞不走,所以水碗就以演员握绳的手为中心,以演员的手到碗的绳子长度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这时物体做圆周运动会产生离心加速度(离心惯性),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将物体向外推,它的大小与向心力相等,方向与向心力相反。正是这股力量将水压向碗底,所以水不会流出来。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原理与水流星是相同的,当火箭给人造卫星的离心加速度(惯性) 所形成的力量与地球的引力相等时,它就会绕地球飞行。

那么,人造地球卫星入轨后,为什么不再需要动力就可以绕地球飞行,

而不像水流星表演那样,需要演员不时地用力甩动水碗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物体都有惯性。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静止的物体永远静止,运动的物体永远运动,在科学上叫惯性。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就是这种惯性运动,水流星与卫星不同,它除了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离心惯性和向心力(绳子的拉力)作用外,它还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同时,它在运动时,还要受到空气的阻力。演员要不时地用力甩动,就是为了克服空气阻力和地球对它的引力,要是没有空气阻力和地球对它的引力,演员第一次甩动水碗后,只要拉着绳子,它就可以永远作圆周运动。

杂技演员如果用力过猛,把绳子甩断了,也就是水碗的离心加速度(惯性)大于绳子的拉力(向心力),水碗就会沿直线飞出去,卫星也一样,如果火箭给它的速度过大,它的离心惯性大于地球引力,它就会离开地球飞走, 只是它仍然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不是直线飞走,而是以抛物线或双曲线轨迹飞行。

杂技演员结束表演时,只要用力拉绳子,就可以把水碗收回来,卫星也一样,如果火箭给的速度不够,它的离心惯性小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它就会掉下来。离地几百公里的低轨道卫星,那里仍然有稀薄的大气,由于空气阻力使它的速度逐渐降低,地球对它的引力也就渐渐的大于离心惯性,所以它也会慢慢地落回地面,只是在进入稠密大气层后,与空气剧烈摩擦而被烧毁了。为使低轨道卫星不因速度逐渐降低而很快地掉下来,可以为它配备火箭动力,就像杂技演员不时甩动水碗一样,在需要时,开动火箭,提高速度, 轨道高度也就升高了。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非常繁杂。按形状分圆轨道和椭圆轨道,按离地面的距离,分高轨道和低轨道、极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对地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等等。

卫星轨道形成的平面叫轨道平面,它总是通过地心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形成的平面(赤道平面)的夹角叫轨道倾角,倾角小于 90 度的为顺行轨

道;大于 90 度为逆行轨道;等于 90 度为极地轨道;倾角为 0,即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为赤道平面。

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叫运行周期。轨道高为 35786 公里时,卫星的运行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这种卫星轨道叫地球同步轨道。如果地球同步轨道的倾角为零,则卫星正好在赤道上空,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绕地球飞行,从地面上看去,好像是静止的,这种卫星轨道叫对地静止轨道, 它是地球同步轨道的特例。对地静止轨道只有一条。虽然卫星的轨道是不变的,但由于地球在自转,所以卫星轨道乎面总是绕地球自转轴在旋转,所以卫星轨道平面总是绕地球自转轴在旋转。

卫星轨道的选择,是根据卫星的任务和应用要求来确定的。如对地面摄影的地面资源卫星、照相侦察卫星等常常采用近似圆形的低轨道;通信卫星常常采用对地静止和地球同步轨道;为了节省发射卫星的能量,常采用顺行轨道;为了使卫星对全球进行观察,需要采用极地轨道;为使卫星始终在同一时刻飞过地球某地上空,或使卫星永远在或不在地球阴影区,则需要采用太阳同步轨道等等。

由于运载火箭不可能毫无偏差地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时地球的梨形形状引起的重力变化,以及大气阻力和其它天体引力的干扰等,卫星会逐渐

脱离预定轨道(摄动),而它的预定寿命需要它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工作。因此,需要对人造卫星的实际轨道进行测量,以便进行必要的修正。在卫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测控中心和各测控台还有许多繁重的工作要做,第一是不断地精化它的轨道参数;第二是对星上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测量、分析和处理;第三是接收卫星发回的科学测控数据;第四是对卫星的轨道摄动实施修正和管理;第五,对返回式卫星来说,在短暂的返回过程中要完成大量的测控工作。

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卫星在空间的位置呢?

根据几何原理,要确定空中一点的位置,只要知道它与测量点的连线与地乎线的夹角(仰角)和方位,以及水平距离,就可计算出来。

卫星地面测控站担负着卫星的跟踪测轨任务,只要知道卫星与地面测控站的距离、仰角和方位,那就是卫星在空间的位置。由于卫星在飞行,它在同时的位置是不同的,把各个时刻的位置连起来,就是卫星的轨道。实际上, 卫星的轨道测量,就是测量它与测控站之间的仰角、距离和相对速度,把测量值和准确的测量时刻记录下来,就可定出卫星的轨道。但关键是如何跟踪它,即要随时都能抓得住它。所以卫星的轨道测量,又叫做跟踪测轨。

常用的跟踪方法有光学跟踪和无线跟踪两种。由于光学跟踪要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一般只在卫星发射时,在低空跟踪火箭和卫星的飞行。因此,无线电跟踪是目前卫星跟踪测轨的主要方法。

常用的无线电跟踪方法有雷达搜索和多普勒跟踪两种。

雷达搜索和跟踪卫星,与搜索和跟踪飞机的原理相同,只是卫星的高度、速度和距离大得多。卫星将雷达发射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反射回来后,已经非常微弱,可能完全收不到。为解决问题,在卫星上安装一个应客机,它收到地面测控雷达发来的无线电脉冲后,经过放大,再发回地面测控站。测控站根据雷达发出信号的时刻和收到卫星发回信号的时刻,就可算出测控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再根据雷达天线的仰角和方位,就可算出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多普勒跟踪的原理是多普勒效应,我们站在铁路旁,当一列火车鸣笛而来时,它的汽笛声听起来越尖锐刺耳,这是因为它的声波频率越来越高,即波长越来越短,而它通过身旁远去后,汽笛声逐渐变得低沉,因为它的声波频率越来越低沉,即波长越来越长,其实,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它的频率和波长是不变的,正是火车的运动,即发声体的运动影响声波的波长,因而也影响到声波的频率,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叙述是:由观察者和波源的相对运动,使波在到达观察者时的频率和波离开波源时的频率发生差别。

运动物体的无线电波也有多普勒效应。在卫星上发射无线电波的信标机,它不断地向地面发射频率不变的无线的电波,由于多普勒效应,当它向地面站上来和离地面站远去时,无线电频率都要发生变化,测量这些变化, 就可以算出卫星在空间的位置。

信标机的无线电波是通过天线发出的,各个方向的无线电波能量相同, 叫全向天线;向一个特定方向发射无线电叫定向天线。

卫星还要向地面发送其它用途的无线电波,也要接收地面上各种无线电波,为了提高利用率和减少卫星上的设备,目前已可以使用共同的天线。

除了用地面站对人造卫星进行跟踪测轨外,还可以用轨道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进行跟踪测轨,等距离分布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三颗跟踪和数据

中继卫星,可对 12000 公里轨道高度内所有的卫星进行适时连续的跟踪和数据传送。

以上讲了许多关于人造卫星发射和跟踪测轨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有趣吗?好了,下面再讲讲人造地球卫星是怎样回收的。

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返回地面,根据它们所受到的阻力和升力的大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返回轨道。在进入在大气层后,只有阻力,没有升力的航天器,为弹道式返回轨道,气动力过载大,落点无法调整,可能产生较大的落点偏差。早期苏联的“东方”号飞船,美国的“水星”飞船和我国返式回式卫星,采用这种返回轨道。后来,苏联的“联盟”号和美国的“双子星座” 飞船,采用半弹道式返回轨道,它们在再入大气层后,除了产生阻力外,还有部分升力。这样,只要适当控制它们的滚动作用,就可以控制升力方向, 改变飞行路径,调整落点距离,使落点比较准确,它们的气动力过载也较小, 一般 4—5 克,航天飞机有很大的升力,因此,在返回时可以调节纵向和横向

距离,准确地降落在路道上,它们的气动力过载很小,只有 2 克左右,这叫升力式或滑翔式返回轨道。

现在,重点讲讲按弹道式返回轨道返回地面,让人造地球卫星按弹道或返回轨道返回地面需要很高的技术。首先,要求运载火箭有很高的精确控制, 能准确地把卫星送到预定的轨道,使卫星在飞行的最后一圈,正好经过预定的回收地区上空;其次,由于回收型卫星一般是低轨道卫星,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形状等影响,轨道会发生偏离。因此,对实际轨道还要检查它,是否符合轨道条件,如果符合,还必须精确地计算出落地时间和落点的经纬度,迅速的出返回控制方案,包括向卫星基地发送各种控制指令的时间和条件等等;第三,在进入返回圈后,要求卫星和地面相互配合,能使卫星准确地转变成返回姿势,这是卫星能否返回的关键;最后,要求执行反推火箭点火, 抛掉仪器舱等一系列遥控指令的众多仪器设备能准确无误的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倘若一着失误,全盘皆输。

卫星在返回过程中,还必须闯过三关。第一是振动和过载关。由于卫星以近 8 公里/秒的速度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强大的气动阻力会使卫星受到巨大的冲击,从而产生巨大的过载,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在墙壁上一样。还有, 反推火箭的点火和熄火,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卫星的结构和各种仪器设备必须能挺得住。第二关,是火焰关,卫星以 20 多倍于声音的速度在大气中穿行, 它周围的空气受到剧烈的压缩和摩擦,温度高达 8000~10000℃,卫星表面必须有有效的防热层,结构材料也必须有很好的耐热能,否则会被烧为灰烬。第三关,是落地防撞关。卫星接近地面时,仍有几百米每秒的速度,降落伞和减震设备等必须保证卫星能安全回收,而不至于被撞得粉身碎骨,信号装置能使回收人员容易发现卫星的落点遗迹。

卫星的回收的程序,一般有 11 点:

①是精确测算卫星的轨道,确定开始回收程序的时间。

②调整成返回姿态,即再定向。

③回收舱分离

④旋转火箭点火,自旋稳定

⑤反推火箭点火

⑥消旋

⑦再入在气层

⑧反推自旋火箭分离

⑨弹射降落伞罩盘

⑩打开降落伞和抛掉防热罩

(11)回收

由以上可知,卫星的回收设备主要有反推火箭、自旋火箭、防热结构、降落伞、和示踪设备。

回收的场合和方式有三种。一是陆地回收降落伞使卫星以几米每秒的速度落地;二是空中回收;三是海上回收,卫星降落在海面上,借助密封装置漂浮,并施放海水染色剂,舰船或飞机随即将卫星收回。

讲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应该对人造地球卫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吧!下面我将给你们介绍介绍多彩多姿的卫星世界,以及即将要发射的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