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掀起会战

  • 宋振明说:“我这次到东濮,就是落实你去年到东濮的决策,把那里的勘探开发搞得快一些。”
  • 李晔对指挥部领导们说:“部机关的这种雷厉风行解决问题的作风,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要加快工作步伐,使勘探开发再上新台阶。”
  • 梁邦民面对1000多名油建职工说:“这项工程时间要求紧,工程量大,质量标准要求高,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打好这一仗。”

石油部长到东濮办公

1979年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很快吹绿了神州大地,整个华夏神州一片生机盎然。

此时,文三十五井等东濮石油勘探的喜讯,不断传到北京,传到石油部。宋振明部长同部党组成员在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新的一年全国石油工作后,决定亲自到东濮看看。

临行前,宋振明又到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办公室汇报,请康世恩对东濮石油勘探开发作指示。

见面后,康世恩和宋振明一起分析了东濮石油勘探的重要性。此时,他们已经看到,从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考虑,地处中原地区的东濮石油勘探,对于加快中原、华北、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宋振明说:“我这次到东濮,就是落实你去年到东濮的决策,把那里的勘探开发搞得快一些。”

“你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康世恩点点头,高兴地说,“东濮这个地方,和其他油田不同,油井深,投资大,技术要求也高,还有一个是粮食产区,老百姓多,搞好工农关系也很重要。”

1979年3月初,宋振明带领石油部机关司局长,来到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

3月3日,在东濮会战指挥部一栋简易平房里,宋振明和石油部机关司局长们听取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汇报。汇报会由李晔主持。

汇报会开始后,李晔代表会战指挥部向宋部长和司局长们亲临东濮探区现场办公表示欢迎,并重申了宋部长一行这次现场办公的重要意义。

接着,东濮会战副指挥李允子汇报勘探形势。他高兴地说:“会战指挥部已组织48台钻机,打探井54口,目前勘探的重点在中央隆起带上的文留、濮城,勘探形势发展很快。”

宋振明一边听汇报,一边做记录。当他听到李允子只讲勘探形势好的一面,很少讲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他明确地对李允子说:“这次我们到东濮来,是现场办公解决你们勘探开发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你就讲出来。”

听到部长让讲问题,李允子便壮着胆子说:“钻井在推广高压喷射技术,但高压打不上去。还有,打深井的装备,如防喷器不够用。还有,运输车辆、管子站的装备保证不了钻井前线的急需。”

宋振明把李允子汇报中提出的问题,一一写在记录本上。

接着,由副指挥陆人杰汇报油田开发和地面建设的规划和目前实施的情况。陆人杰汇报说:“地面建设已在文中油区开始,胜利油田调来的1000多人油建队伍,现在坚持昼夜施工,按预定的目标,今年7月1日文留油田要投产。”

“要保证高质量、快速度,”宋振明兴奋地说:“这次现场办公,钻井司、调度司、供应司、财务司都来了。为了加快东濮的勘探开发,要现场把存在的问题都搞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这里现场拍板解决。”

当天下午,部机关各司局长分别到会战指挥部,对口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发现和掌握勘探开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天,各司局与会战指挥部会合,回答需要拍板解决的问题。

当时,部机关这种深入基层、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使会战指挥部的指挥们受到鼓舞。

李晔对指挥部领导们说:“部机关的这种雷厉风行解决问题的作风,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要加快工作步伐,使勘探开发再上新台阶。”

3月5日,宋振明和部机关司局长们,在李晔等指挥部领导的陪同下,分乘5辆北京吉普车,来到正在试油作业的文三十五井井场。

此时,经过加大排液诱喷压差处理后的文三十五井,已开始呈现间歇性喷油现象。

宋振明看到这种不能连续喷油的情况,十分关切。他在现场了解试油情况后,对站在通井机旁的巩新维说:“老巩,你要负责好好地组织抽吸,我要看的不是一喷一停这个样子。我要看油流猛烈地自动喷出。”

宋振明对巩新维这位自己的老战友招招手说:“现在我到前面的钻井队去,回过头来,我再来看你们。”

接着,宋振明和随行人员离开文三十五井,来到濮一井视察。他详细地了解这口井的各种钻井参数,同井队职工亲切交谈,鼓励他们要打好井,快打井,扩大濮城探区的勘探成果。

此时,宋振明仍不放心文三十五井这口重点探井的试油情况,他对李晔说:“我们再到文三十五井去看看,这口井很关键,一定要设法让油连续喷发出来。”

一个小时后,当宋振明再次来到文三十五井时,这口井喷油已经“激活”。

原来,巩新维和职工们采取加大抽吸深度的工艺措施,先后从1000米加深到1500米,连续抽吸10多次,井下的原油便开始连续喷涌而出。

如同看到当年大庆松基三井喷油一样,宋振明看到东濮探区的文三十五井喷涌而出的滚滚原油,他兴奋不已。在原油放喷口旁,宋振明听着原油喷发的呼啸声,闻着原油那特有的香味,这位石油部长竟然在现场站了足足站了一个多小时。此刻,宋振明深情地看着连续喷涌而出的原油,正在筹划着要在东濮开发出一个大油田。

宋振明一行要离开文三十五井井场,巩新维握着宋振明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还像当年在战场上一样,每当一个战役即将打响的时候,指挥员与战士握手总是深情的,是一种无言的心声,和一种慰勉。

握着巩新维那一双满是油泥的手,宋振明勉励巩新维:“老巩啊,你们又给东濮抱了一个‘金娃娃’,看来东濮是大有希望啊!”

当夜幕降临时,在李晔等陪同下,宋振明部长一行从井场返回指挥部。

当晚,由会战指挥部召开的庆功会在一座简易餐厅里举行。

庆功会开始后,宋振明部长立即站起来,向地质家们敬酒,他举起酒杯对李晔高声说:“李晔啊,你不向你的有功战士敬酒啊!”

听到部长爽朗的话语后,庆功会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大家频频举杯,庆贺文三十五井喜喷原油,庆贺东濮勘探的新战果。

兴奋之中,宋振明对李晔说:“我这次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指挥,配合你抓好东濮会战”。

李晔高兴地问:“是谁呀?”

宋振明说:“远在天涯,近在眼前”,他指着随行的行政司司长张鸿飞说,“就是这位。”

李晔高兴地说:“好啊,我们欢迎!”

3月7日,宋振明和部机关司局长们来到了文一联建设工地工地。当时,在工地上,梁邦民、涂仁祥带领1000多油建职工正干得热火朝天。

宋振明到达后,梁邦民向宋振明汇报到:他们要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达到进油条件。

宋振明听了十分高兴,赞扬这支油建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对指挥部领导说:“你们要在地面建设中打出‘三个第一’,即是一流的工作,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水平”。

梁邦民对宋振明部长表示:“我们一定遵照宋部长的指示,按一流的标准,搞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宋振明这次在东濮探区的现场办公,不仅鼓起了石油职工增储上产的勇气和信心,而且确定了东濮发展的方针、步骤,敲定了要在东濮建成大油田的盘子。

同时,勘探开发中需要解决的资金、装备、队伍问题,也由现场办公会现场予以拍板解决。

因此,随着宋振明的到来,东濮勘探的步伐加快了。

辅助工程相继开工

1979年初,胜利油田油建第二指挥部党委书记梁邦民已经坐不住了。

原来,东濮探区的产能建设马上要展开,胜利油田接到石油部的命令,点名让梁邦民带领1400名油建职工,参加东濮产能建设。

不久,年过半百的梁邦民,就组织1000多名油建职工,拉着100栋野营房和施工工具,从山东省北镇出发,浩浩荡荡地行进在通向濮阳的公路上。

当时,东濮副指挥陆人杰格外忙碌。指挥部分工由他负责地面工程建设,安排油建队伍和文一联合站施工。

梁邦民带领油建队伍到达东濮探区,在文一联合站工地搭起帐篷安营扎寨,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工地一片雪白。

但工程不能耽误,梁邦民对工人说:“油建早一天开工,油田就能早一天投产,我们要急油田所急,把开工时间往前赶。”

就这样,陆人杰和梁邦民、涂仁祥在冰天雪地里,同工人们一起做施工前的各项生产准备。

2月12日,在礼炮和锣鼓声中,东濮第一个产能建设工程文一联合站正式开工。

在开工仪式上,梁邦民面对1000多名油建职工说:“这项工程时间要求紧,工程量大,质量标准要求高,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地打好这一仗。”

紧张的施工开始了,一连数日,梁邦民和副指挥涂仁样穿着工作服,不分白天黑夜地坚守在工地上,现场处理问题。

寒风把梁邦民的手冻裂了,眼睛熬红了,胃寒病也不时发作,但他全然不顾,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中。

尽管是数九寒天,可工地上却热火朝天,弧光闪烁,焊花飞溅。

当时,许多工人因连日劳累,常常干着干着,就趴在冰冷的大罐旁呼呼睡着了。

此时,梁邦民看了心疼,他怕时间一长,工人们会累垮,就强迫工人休息,工人还是坚持要干,他就采取强行拉闸停电,让工人下班休息。

但是,梁邦民拉了闸,前脚走,后边有人就又重新把电闸合上继续干。

看到工人们为油田建设在拼命地干,不爱流泪的梁邦民,也被这种忘我的大干精神感动得落泪。他骑自行车到附近镇上买来酒,到工地亲手给工人们敬酒驱寒。

要搞产能建设,水电必须有保证。为此,会战指挥部决定成立水电厂,下设供电、变电、供水、通讯、机修等6个车间。

不久,从胜利油田水电指挥部调进东濮探区的100多名职工,很快由王志兴带队,赶到东濮会战指挥部。

此时,东濮指挥部依据王志兴多年搞水电的经历和经验,任命他为水电厂政治指导员,两位副厂长由李新升、吕克俭担任。

作为一名老石油工人,王志兴深知水电在油田开发建设中的重要性,他与两位副厂长密切配合,积极带领职工投入油田水电建设。

在东濮水电厂建设中,王志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工作中,他经常和工人一起铺设供水管道,架设供电线路。

王志兴还经常告诉水电工人:“水电岗位必须有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为油田建设当好先行官。”

王志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时,在东濮会战水电建设中,哪里告急,他很快出现在哪里,现场处理解决问题。

在进行产能建设的同时,会战指挥部还关注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

当东健石油开发会战打响时,油区公路建设也成了当务之急。因为这时在濮阳县油区内,还没有一条公路。

油田投入开发建设,标志着这里的油田建设已进入工业化阶段,此时,公路建设成了油田开发建设的配套工程,必须尽早开工建设。

为此,陆人杰在濮阳县交通局宁成密局长配合下,亲自从东濮指挥部基地到文一联勘察,来确定公路的走向。

为了从发展油区经济出发,会战指挥部和地方政府勘定公路的走向,要做到既有利于油田建设,又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方便城乡群众。

经过会战指挥部和地方政府的多次协商,一条被命名为东濮“一号公路”被确定了,这条公路从基地经清河头、柳屯,向南过金堤河,进入文留油区,全长55公里。

随着胜利油田派出的3名筑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到来,东濮建工指挥部也组建了起来,在陆人杰的直接指挥下,东濮一号公路全线动工。

为了支援公路建设,油田所在的县、乡政府发动组织沿路的村民组成筑路大军,男女老少一起上,投入筑路工程。

一时间,整个筑路工地上,牛车、马车、人力车成了拉土垫路的主要运输工具,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会战景象,勤劳的濮阳人民把汗水洒在油田建设工地上。

这时的副指挥陆人杰,成了会战指挥部最忙的指挥之一。为了加快一号公路建设,他每天都要到工地上去检查。在文留油田要投产的每口井、每个站,他要亲自去勘察输油管线的走向、确定站址,还要取得地方政府的配合。为了工程,陆人杰很少照顾到自己的家庭,一个身心扑在油田勘探开发建设中。

当时,随着公路、水电建设的展开,油田地面建设的各项工作也陆续开始。

负责地面建设工程设计的,是胜利油田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马振都,他们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地采用了油气集输新工艺,这样每个井口不再安装水套炉,输油干线没有加热炉和接转站,实行单管密闭、常温输送、二级布站。采用这种方法,既有利于油田管理,又节省投资。

马振都和设计人员在文留油田设计的这套工艺流程,创出了我国油田地面建设的新水平,大大加快了地面工程的进度。

在各条战线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濮阳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油田地面工程相继建好,这位油田的开工投产提供了重要条件。

文留油田建成投产

1979年3月13日,东濮会战指挥部在文三十五井现场召开滁城探区扩大勘探成果誓师大会。

党委副书记张慎三代表指挥部临时党委,下达了濮城会战战斗令。

参加誓师大会的500多名职工群情激昂,李晔在会上作了激动人心的动员,为此他向全体工人,明确提出要求:

一炮打响,连战告捷。

此时,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时的文留油区开发已在掌握之中,濮城探区的勘探已见倪端,再掀勘探热潮,东濮探区的勘探开发就会出现新局面。

面对这一喜人形势,全身心投入东濮勘探开发建设的李晔和指挥部领导们,要在这里建成大油田已是信心很足了。在施工中,指挥部领导以身作则,为油田的顺利建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久前,和宋振明部长一起到东濮探区现场办公的石油部行政司司长张鸿飞,很快也被调到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任指挥,以加强东濮石油勘探开发会战。

担任东濮会战指挥部指挥后,张鸿飞精心部署指挥东濮勘探开发会战,在落实地质储量的同时,他还依据钻探、油田地面建设、试油能力,积极落实油田开发指标。

当时,钻井是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为此,张鸿飞狠抓钻井技术管理。在他组织下,副指挥李允子和副主任工程师杜晓瑞经过深入调研,先后起草了《深井钻井安全50条》、《钻井防喷措施40条》、《钻井井控措施50条》。

一时间,在张鸿飞的支持下,这些制度成为钻井队技术学习、技术培训和检查技术操作的基本规程。

在勘探施工过程中,高压喷射钻井技术,是被实践证明的一套先进技术,但推广起来并不容易。李允子和钻井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制订出一套推广应用高压喷射钻井技术的配套措施,对钻井队职工进行分批培训。

为搞好培训,李允子结合东濮钻井的特点,编写出一套教材,在指挥部机关和钻井队进行讲课。

每当机关讲授钻井技术课时,张鸿飞总是早早赶到教室听课。在讲课中,遇到疑难问题,一些人听不懂,他主动站起来,帮助李允子一道向提问的人作解答,直到听课的人明白为止。

为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张鸿飞把职工技术培训作为大事来抓。

文留油田投产前,对联合站、计量站的所有上岗职工全面进行培训。为此,他责成技术部门,狠抓上岗人员的技术培训,从培训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定、讲课,到培训后的考试,每一个环节,都狠抓落实,使采油工一上岗,就能做到规范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油水井管理水平。

文留油田投入开发,供电成了关键。这时进入东濮油区的电网位于华北电网的未端,电量和电压难以确保油田建设的需要。

为解决东濮油区第一个油田开发后电力供应,石油部和航空工业部合作,引进黎明公司飞机发电机,在文留油田建立发电站。

对此项工作,张鸿飞非常重视。他亲自抓电站建设,多次深入电站,同航空工业部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飞机发电机实现军转民的技术应用,使这个电站在文留油田投产后,为确保油田正常供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文留油田建设过程中,文一联是文留油田投产的重点工程。张鸿飞多次到工地抓质量抓进度,落实宋振明部长对文一联工程提出的“三个第一流”的要求。

一时间,创新纪录、争第一流,成为会战指挥部到各施工单位追求的共同目标。

在文留油田投产前,张鸿飞、陆人杰和会战指挥部专业技术部门,在文留油田逐井、逐站进行质量检查。

在检查中,他们发现在文十井的计量站输油管线上,有一处砂眼。

为此,负责油建施工的梁邦民、涂人祥立即组织职工对这条管线进行整改,并举一反三,对所有施工的井、站、管线进行自查自改。

到6月底,指挥部再次检查施工质量,经验收,建成的93个单项工程,施工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

和指挥部领导一样,在文留油田施工过程中,建设工人的奋斗精神也非常感人。

1979年初,会战指挥部下达了文中断块区“七一”投产的任务,中原油田开发会战的第一战役打响了。

刚刚组建的钻井指挥部迅速组织起20个钻井队,开进文中地区开展会战。

当时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多年不遇的寒流,一次又一次地袭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会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困难,每一个钻井队都没有退缩。有一个井队为了抢上新井,尽快开钻,全队职工连续奋战56个小时,完成了老井下套管、固井、焊井口、试压、测声波等5道完井作业工序和甩钻具、拆设备搬迁、安装、开钻等新井钻前的6道工序。

就是靠这种顽强战斗的精神,钻井工人们在6个月内共交井54口,为“七一”按时投产创造了条件。

1979年7月1日,这一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58周年纪念日。按会战指挥部的预定目标,东濮探区的第一个油田文留油田正式投产。

这天上午,文留油田投产祝捷大会隆重举行。会场上彩旗迎风飘扬,歌声响成一片,一派热烈欢庆气氛。数百名职工也兴高采烈地来到文一联合站,怀着激动的心情,目睹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东濮会战指挥部领导李晔、张鸿飞和会战指挥部的领导们更是格外兴奋,他们此时都换上节日的盛装,作为东道主来欢迎各方宾客,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与此同时,胜利油田党委书记焦万海和安阳地委、濮阳县委以及其他政府领导都纷纷前来祝贺。

文留油田投产祝捷大会由张鸿飞主持。

当这位身材魁悟的指挥站在大会主席台上,以洪钟般的声音宣布祝捷大会开始时,顿时,会场上响起激动人心的掌声和鞭炮声。

首先,张鸿飞致开幕词。他说: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石油部和胜利油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战区广大职工的艰苦奋斗,文留油田胜利投产,标志着东濮油田在中原大地上从此诞生,这是东濮探区的广大职工向党的生日奉献的最好的礼物。

接着,李晔代表东濮会战指挥部发表讲话,他要求广大职工再接再励,为加快东濮油田勘探开发继续拼搏,争取再创辉煌。

最后,大会还表彰奖励了为文留油田投产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命名了32861钻井队等10个标杆单位和孙兆玉等10名标兵。

祝捷大会后,指挥部领导还设宴招待有功人员。

在宴会上,指挥部领导和有功人员频频举杯,为文留油田投产干杯。平时从不醉酒的李晔,兴奋中不计酒量,他平生第一次醉了。

文留油田投产的建成投产,产生了巨大作用,这年东濮探区的油气生产实现了零的突破,到年底,生产原油22.6万吨,生产天然气3500万立方米。

文留油田的建成,对于东濮会战来说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从此以后,油田掀起了一个接一个建设的高潮!

大庆支援东濮油田

1980年初,石油工业部决定:

从大庆油田调集采油队伍,参加东濮油田开发会战。

3月5日上午,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杨启超,接到大庆油田党委办公室的通知,准时来到大庆油田总部机关2号院。

此次会谈主要是大庆油田党委书记陈烈民、局长王苏民同杨启超协商,安排调采油队伍支援东濮石油会战等方面问题。

会谈开始后,陈烈民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话,对杨启超说:“大庆油田党委提名,焦力人副部长同意,让你担任总带队,从采油一厂、二厂抽调700人,到东濮油田参加会战。”

听了陈烈民的话后,杨启超当即表态:“服从组织的安排!”

“由你组织这个队伍,要以最短的时间赶到东濮油田。”王苏民局长还是一口秦腔,对杨启超说。

接受新使命的杨启超,当天晚上没有合眼。从队伍组建、职工家属安排、参战人员的交接,到人员、物资的调运,他详细地计划着。

支援东濮会战的消息,在大庆油田不胫而走。老家在河南、山东的职工,更是踊跃报名。

一时间,在大庆出现了东濮热。

3月19日,大庆萨尔图火车站上,大雪纷飞。杨启超、张多年和第一批支援东濮会战的300多名职工,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要出关南下,支援东濮会战。

听到消息后,大庆油田领导和数百名职工家属、子女到车站送行,欢送场面激动人心。

3月20日,北京火车站喜气洋洋,石油部司局领导赶到北京车站,欢迎、接待参加东濮会战的大庆职工。

同时,杨启超、张多年利用换乘车的时间,赶到石油部机关,向宋振明部长汇报。

宋振明部长在办公室里热情接待杨启超、张多年,并亲自给他们倒上一杯开水驱寒。

宋振明问杨启超:“老杨,去东濮怎么样?”

杨启超双目炯炯地看着石油部长,自信地大声说道:“我们这次进关,一定不辜负石油部领导的期望,要把大庆红旗插到东濮,搞好东濮油田开发。”

“你们是去的黄河滞洪区,要做好防洪准备。”宋振明提醒杨启超。

“这我知道,河南那个地方,在解放前是水、旱、蝗、汤四害严重的地方,”杨启超风趣地对宋振明说:“有水就有鱼吃了。”

“发了大水,小心水把你们吃了。”宋振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东濮是新发现的油田,希望你们要发扬大庆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把这个油田开发好。”

就这样,杨启超和300多名职工带着大庆和石油部的嘱托,乘车南下了。

到达东濮油田后,这些大庆人积极发扬大庆精神,从地质、油藏抓起,组织技术人员掌握地下情况,熟悉工艺流程。

从东北大地来到中原地区,气候、环境不同。虽是春天,大风呼啸着刮起来,职工们身上、脸上天天蒙着一层土,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

对此,有人还风趣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描写工人的精神状态:

苦不苦,

一天要吃二两土,

白天不吃晚上补,

省了口粮干劲鼓。

当时,在大庆,油井平均深度是1200米,东濮油田平均井深3000米左右。在大庆,每口井上都有加热炉,东濮油田只有计量站和联合站才有加热炉。

因此,两个油田的地质情况和工艺流程都不同,必须针对东濮油田的实际,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为此,杨启超、张多年和刚刚组建的采油二部机关干部、技术人员一起,为每口油井建立档案。

从试采指挥部接收濮城油田的全部油水井后,很快建起“地宫”。

在1000多名大庆职工陆续到达濮城油区后,一场会战在东濮展开了。

当时正值盛夏高温季节,工人们挥汗如雨,就在这种高温下,工人们顶着一阵阵的热浪,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开展了顽强拼搏。

为调动劳动积极性,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各钻井队之间开展了以比时效、比质量、比安全、比设备管理、比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一时间,东濮战场又出现了一个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会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1980年,所有参加会战的钻井队,平均年进尺1.2万米,平均钻机月速度1166米,平均建井周期缩短了22天20小时,创东濮会战以来最高水平。

1980年7月1日,又是一年党的生日到来了,东濮油田再次迎来了一个胜利的时刻。

这一天,东濮油田一派喜庆气氛,东濮会战指挥部在濮城前线召开了濮城油田投产祝捷大会。

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胜利油田党委书记陈宾亲临大会祝贺。

在大会现场,参加大会的1800多名石油职工和彩旗、锣鼓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会开始后,东濮指挥部党委书记李晔在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李晔说:

濮城油田的胜利投产,使东濮油田又踏上了新台阶,这是继去年“七一”文留油田投产之后,我们万名石油职工向党献的第二份丰厚的礼物。我们要鼓足更大的干劲,使东濮油田不断发展,为建成大油田而奋斗。

到这年年底,东濮油田生产原油73万多吨,生产天然气8091万立方米,油气产量比上年翻了两番。这为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央支持东濮会战

1981年5月,石油部老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决定亲临东濮视察。

消息传出,一时间,整个东濮一片沸腾,广大石油职工都渴盼着余秋里的到来。

5月16日18时,余秋里一行到达了东濮会战指挥部,曾在余秋里身边工作过的李晔十分激动。

当晚,李晔亲自向自己的老首长汇报了东濮油田勘探开发情况和发展远景规划。

听完汇报,余秋里高兴地说:“你们在东濮这个地方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对这里的情况掌握得比较清楚,从这里的地质条件看,在东濮建成一个大油田是有希望的,我盼望着早一天建成东濮大油田。”

5月17日上午,在李晔、陆人杰等指挥部领导陪同下,余秋里一行前往濮城油田。

余秋里等人到达濮城油田后,濮城油田采油二部党委书记杨启超、指挥张多年把余秋里一行迎进一栋简易木板房里。

这就是濮城油田的临时会议室,里边没有单椅子,没有沙发,只有几把连椅。

在大庆指挥过石油会战的余秋里,深知油田创业时的艰难,他环视了一眼石油战线上的英雄们,向大家点点头。

此时,李晔招呼大家坐下后,对余秋里说:“采油二部的大部分同志都是从大庆来的,他们发扬大庆精神,工作搞得很好,具体情况让杨书记汇报一下。”

当时,杨启超同余秋里坐在一把连椅上,他侧过身子,对着余秋里说:“我们的老部长、余副总理一到东濮,就到二部来看我们,这是对我们深切的关怀,也是莫大的鼓励,使我们这些从大庆过来参加东濮会战的同志倍感亲切。”

接着,杨启超详细向余秋里汇报了采油二部的组建情况和消城油田的开发形势。

听完杨启超的汇报后,余秋里高兴地说:“我们的同志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保持和发扬了我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了延安革命精神和大庆创业精神,这一点很可贵,不能丢。”

余秋里接着说:“现在世界上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的石油工业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的干部、工人都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发展我们的石油工业。”

5月18日,余秋里一行离开东濮油田。余秋里的到来,给东濮油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6月9日,在余秋里的支持下,为加快东濮油田开发,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闵豫、李天相在胜利油田,再次召开现场办公会。

在现场办公会上,焦力人等人经研究决定,从河南油田调8个钻井队,从江汉油田调两个深井钻井队,参加东濮石油会战,从而得到加快了濮城油田建设的速度。

继濮城油田投产之后,位于中央隆起带北部的卫城油田开发也正在部署。

为此,石油部决定从江汉油田调出1000多名职工,在卫城油田组建采油三部。

任务下达后,卢建德、于建中等一大批石油界骨干在江汉油田负责成建制地组建这支队伍。随着这1000多名生力军的到来,卫城油田建设的速度大大提高了。

和卫城油田的开发一样,东濮这里所有油田的建设都得到了中央和石油部的大力支持,正是有了中央的支持,油田才在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油田开始独立发展

1981年8月13日,对于东濮和整个中国石油工业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代表石油部党组来到东濮会战指挥部。

焦力人郑重宣布:

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同胜利油田分开,隶属石油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以石油部领导为主,党的关系归河南省委领导。

同时,焦力人还宣布了新的领导班子。

中共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委员会常委由李晔、张慎三、胡笑云、傅积隆、方颂扬等7人组成。李晔任党委书记,张慎三任副书记,胡笑云任副书记兼指挥部指挥。方颂扬兼任总经济师,车卓吾兼任总地质师,李允子兼任钻井总工程师。

10月24日,新班子成立不久,为取得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东濮石油会战指挥部工作的支持帮助,李晔和新组建的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前往河南省委汇报工作。

当时,东濮油田勘探开发形势和领导体制的变化,使河南省委十分重视。为此,对于此次东濮会战指挥部的这次汇报,河南省委还特别安排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

10月25日上午,在河南省委13号会议室,河南省委书记刘杰亲自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东濮油田工作。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省委、省政府领导戴苏理、李庆伟、张赤侠、何竹康、岳肖峡、安阳地委副书记谭枝生和省委办公厅、省计委、省经委、省建委等相关厅局负责人。

会议开始后,东濮会战的新任指挥胡笑云向省委汇报了东濮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接着,指挥部党委书记李晔首先代表会战指挥部,对省委给予油田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他铿锵有力地说:“我们指挥部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要使东濮油田的石油储量增加到5亿吨,天然气储量搞到500亿立方米,原油年产量达到500万吨。”

李晔对省委的表态,使省委领导们十分高兴。

省委书记刘杰说:“东濮油田作为全国重点工程,省委应该全力支持,过去做的不够,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要立即改正。”

刘杰还说:“我们要把东濮油田看成是河南的油田,各个厅局要把油田看成自己的企业。省委、省政府、各厅局都要大力支持油田建设,油田开发征地要积极解决,不要抬高地价。”

最后,刘杰还强调说:“油田的开发建设,对豫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省经济发展,都是一个促进,给全省经济建设带来了大好形势。”

这次会上,河南省委就促进油田建设的7个问题作了决定,即明确了油田隶属省、部双重领导,在油田成立河南省政府办事处,油田名称改为中原石油勘探局,基建征地,在郑州建油田办事处。

此次会议是中原油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给中原油田勘探开发建设以巨大支持和促进。

会议结束后,河南省政府驻中原油田办事处开始组建,办事处由安阳地委副书记谭枝生负责,帮助油田疏通与省、地、县的工作关系,促进油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河南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石油工人的艰苦奋斗,整个油田勘探开发形势喜人。

到10月底,濮城油田在钻井、井下作业、油建、供应、水电、机厂、建工等参战单位的配合下,投产、转注油水井27口,投产3条输油主干线、19座计量站,使原油日产量由年初的1700吨上升到4000吨,采油二部提前32天生产原油百万吨。

11月30日,会战指挥部向采油二部全体职工发出贺信。贺信中说:

一年来,你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为党分忧,把完成国家任务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广大职工保持和发扬了大庆会战的光荣传统,冒严寒、战酷暑,栉风沐雨,艰苦奋斗,职工们住帐篷,睡板房,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临现场及时解决问题,并且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夺油会战中,你们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对工作一丝不苟,使油井泵站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有这些精神,都是值得表彰和发扬的。

油田广大职工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乘胜前进。到年底,全油田共生产原油141万吨,油气产量比上年翻了一番。

从此,中原油田步入了新的发展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