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类乐器

我国古代木类乐器主要包括敔、柷和木鼓。我国古代在当演奏中和韶乐时,演奏者要立于敔侧,以劈成细茎的籈逆刮敔背上插列的木片使之发出声音,作为中和韶乐的结束音。

在古代,中和韶乐设一架敔,如果仅从音响审视,它并不突出,但它却以奇特的形制和演奏方法而成为宫廷雅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还有,柷是古代木类的打击乐器,它是方形的,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曾经流行于全国各地。

到了唐宋,我国木类乐器产生出了木鼓。这是我国西南地区佤族的一种木类乐器,佤语称“克罗克”,是佤族乐器和报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圣之物。

柷敔的起源传说与形制

传说那是在我国上古时期,那时候的柷与敔并不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祭器,是用作祭祀活动的,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据传说,那时候基本上每一个村寨都有一间柷敔房,专门用于放置柷敔。柷敔房也是全村人的宗教祭祀中心,相当于庙宇。当柷与敔这两种祭器旧了,人们就要制作新的柷敔。后来有一天,部落首领决定要做一个新柷敔,他首先要占卜,从卜卦的情况决定上山选木做柷敔的日子。

到了上山选树的这一天,首领再一次看卦,由卦的结果确定到哪个方向选树。当确定方向后,人们就开始上山选木做柷敔了。

这通常要选三五棵大杨树,然后将每一棵树的树皮割下一片带回村子。当人们回到村子后,部落首领开始带着全村人拉木做柷敔。

在当时,负责主祭户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两三家。人们在做柷敔期间,几家人轮流着杀猪宰牛给全村的人吃。若是主祭户较为困难,则由全寨子的人家提供米、菜、水酒及牛肉,主祭户仅负责操办即可。

到了做柷敔这天,部落首领带着寨子的青壮年来到选定的树下,由首领进行念咒驱灵,其内容是把周围因为砍树而可能伤害到的草灵、小树灵请开,请它们换个地方。此外,还要请树灵和依附在它身上的其他神灵离开。

最后,部落首领围着红毛树向树上撒米、盐之类的祭物,他边撒还要边念祭语,当重复念诵几遍后,周围的人们向树上投镖枪之类的东西,以驱赶对人不利的恶灵,驱赶完毕,人们就开始安心地砍树了。

砍树时,先由部落首领在树上砍下第一刀,然后再由周围的青壮年轮流着把树砍倒。树被砍倒后,部落首领在树桩上放一块石头,并念祭语,请求树神让人们顺利地把树拉回寨子。最后由部落首领量好所需要做柷敔的长度,再让青壮年小伙子们砍断,然后拉回村子制作柷敔。

制作柷敔的这一天,村子中的人们要穿着盛装早早地来到山上,以表达对山神的感激。制作柷敔前,人们先在树段两端各凿一个洞,用来穿藤绳。

等人们制作好柷敔后,部落首领便要在人们的队伍前撒米、水酒等祭品,人们大声唱起劳动号子,步伐整齐地向前走,主祭户在路旁的大青树下用酒、肉招待人们。

等到仪式都完成后,人们要把柷敔安放在柷敔房中,这样柷敔就能继续为人们祈求神灵的庇护了。

其实,这只是我国古代对柷与敔这两种木类乐器的传说故事。

根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及传世实物可知,敔是一种木制乐器,其形状如同老虎,背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支一端劈成数根细茎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锯齿演奏,它在我国雅乐中,一般用于乐曲终结时,是宫廷雅乐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敔乐器的形制非常特殊,它是木制的,上面雕有伏虎状,髹黄漆,上彩绘黑色斑纹,胸腹部斑纹略杂以白色。伏虎双耳竖立,白额吊睛,红口利齿,其背插列方形木片27片,形如刚鬣,间隔染以靛蓝、绿、红、白等色。

还有,柷是古代木类的打击乐器。有人认为,柷乐器都是夏代帝王启所做的,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两种乐器都属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法的木类乐器。

在先秦诗歌总集《诗经·周颂·有瞽》中有一句“鞉磬祝圉”,其中的“祝”即柷,由此可见,柷的历史至少要追溯到先秦时期。东汉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介绍了柷这种乐器:

柷,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

还有我国《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

柷,方面各二尺余,傍开员孔,内手于中,击之以举乐。

这说明了柷的样子很像一个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槌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一般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木鼓的渊源与民族风情

到了唐宋时期,还产生出了木鼓。这是我国西南地区佤族的一种木类乐器,佤语称“克罗克”。佤族人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因此,平时不能乱动,只有祭祀报警和节日喜庆等重大集体活动时才能敲打。

木鼓是佤族敲击体鸣乐器。其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一直流行于云贵高原地区。

在唐宋时,佤族木鼓鼓面用牛皮制作而成,鼓面下面有20个木柄环绕鼓身。鼓身内部凿有扁长状音孔,里面有鼓舌和鼓牙,可以制造回音效果。鼓身左右两边有一种中间窄、两头宽的音槽及方形音窗。

佤族木鼓一般长约2米,直径0.5米至1米之间。分为公鼓、母鼓两种。其材料、大小和音色都有很大区别。

公鼓和母鼓相比,公鼓音节偏低,音色粗重,用马老鹰树制作,长1.8米,直径66厘米。而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用红毛树制作,长1.5米,直径62厘米,比公鼓小一点。

在唐宋时期,佤族人在打木鼓时用的两根鼓槌,长约40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佤族人在打鼓的时候,他们手握着一槌中部,一边跳舞,一边敲击木鼓两侧,木鼓就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

有的时候佤族人也可以用右手握一鼓槌,左手拿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鼓的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

据宋代学者李穆编著的《太平御览》中记载:

呼民人为弥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着中庭,又以杵旁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

由此可知,木鼓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在云南地区流行了,被古代佤族人民用于集会号召。后来,清代学者李宗昉在他所著的《黔记》中也写到了这种木鼓:

邻近诸寨,共于高坦处建造一楼,名聚堂。用一木竿,长数丈,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登楼击之,各寨相闻。

还有,清代的《佤民风俗图》中也画有佤族男女立于木鼓两旁,手执竹片敲击的图像。在唐宋时期,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聚居在我国西南边陲山高林密的阿佤山区。在每一个佤族村寨里,都至少有一对木鼓,供放在寨中。

还有,在古代佤族人的心目中,他们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还把制作木鼓的日子作为佤族隆重的宗教活动,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

在这一天,古代佤族人载歌载舞,这欢快热烈的场面,后来便发展成为独具佤族特色的拉木鼓舞。在拉木鼓途中,即使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人们还是故意放慢脚步,以便大家开怀畅饮、尽兴歌舞。

在这一天,寨子里还要鸣枪、剽牛,使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在寨门口还要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制成木鼓,作为召集呼唤的信号和大型歌舞活动的打击指挥乐器。

木鼓树是古代佤族人制作木鼓的原材料,佤语称“库洛”、“克拉”,是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多采用红毛树、椿树或樱桃树等硬质的树干下部为材。

古代佤族木鼓树外表有的剥去树皮,一般通体光滑无饰,有的则在一端雕刻出牛头或人头形,也有的通体刻以三角纹或斜纹等图案为饰。后来,在云南出土了一个古代佤族的木鼓,该鼓长155厘米、粗端直径50厘米、音孔长110厘米、宽10厘米。

木鼓起源于古代佤族世代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佤族,有很多关于木鼓民间神话和传说,都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古代佤族传统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音乐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