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类乐器
在我国古代,革类乐器占了大多数,这和先民们的长期狩猎生活,大自然所提供天然的制作材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鼓是我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一般是在坚固的圆桶形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皮膜,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
腰鼓是我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唐代,很好地表现了生活。在唐代,先秦大鼓的传承除了腰鼓以外,还有羯鼓。
羯鼓是一种来自其他民族的鼓类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羯鼓传入中原之后,受到先秦大鼓的诸多影响,其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
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那是在远古时期,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
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有一搂粗。时间一长,常先竟把这件事给忘了,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
有一天,黄帝正在驯马,他无意间发现一张野牛皮蒙在木墩上。黄帝伸手随便拍了一拍,谁知这一拍竟发出“咚咚”的响声。
黄帝用劲再一拍,声音更大。黄帝觉得好玩,便寻来两根木棒,双手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
这时,黄帝的马听到这声音,猛地受了惊,竟冲出了木栏,全部跑掉了。黄帝很是惊奇,他便召集来各个部落首领和大臣,去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常先赶来,他问明了情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帝敲的就是常先早先晒的那张野牛皮。
常先赶快把木墩倒过来一看,原来里面是空的。常先也用手拍了拍,同样发出“咚咚”的响声。常先又找来一张大鹿皮,把木墩的另一头也蒙住,再用木棒一敲,响声比原来更大、更好听。
常先觉得这是个有用的东西,他向黄帝请求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东西,重新再做一个,黄帝答应了。
常先选择了一棵木质较好的空心树,他把里边掏大,做成圆形,然后把鹿皮和野羊皮蒙在两头,用一只手就可以拿动。常先又让仓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鼓”。
谁知道,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结实,用劲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然而,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动物。怎样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树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这时候,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兵书》,在路过这棵大树时,九天玄女发现常先正在树底下睡觉,再一看,才知道他原来是为蒙鼓没有适合的皮子而发愁。九天玄女本想叫醒常先,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随便和凡人说话,她只好托梦给常先。
九天玄女在梦中对常先说,东海有个流坡山,山里有种怪兽,形状如牛,却没有长角,只有一只脚,身子却大得出奇,平时不太活动,但一出现,海洋上不是刮风便是下雨。
那只怪兽两只眼睛射出的光芒,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一怒吼,比雷声还大,这种怪兽名叫雷兽。雷兽整天在海里无忧无虑,喜欢仰面躺卧,以爪击腹为乐,而每拍一下肚皮,就响起一声巨雷。
九天玄女还说,用牛皮蒙鼓,用雷兽的骨作为鼓槌,一敲起来,地动山摇,威力无穷。
常先醒来,他忙把梦里的事告知黄帝。黄帝听罢,马上命令大将应龙派几个会水的能手,入海捉拿怪兽。
不几天,大将应龙就把野牛和雷兽捉拿回来,然后按常先的设计,50天就做成牛皮大鼓800面,做成雷兽鼓槌1600根。
传说在涿鹿大战开始前,黄帝就已经把800面牛皮大鼓埋伏在暗处,当蚩尤军队冲向黄帝军队的前沿阵地时,黄帝把手一挥,800面大鼓一齐擂动。蚩尤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车翻,耳聋眼花,个个东倒西歪,溃不成军。
黄帝军队乘着鼓声,发起总攻,一举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了。从此,鼓就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人们以后就把它叫做“战鼓”。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在我国古代,革类乐器占了大多数,皮革是在狩猎生活中能经常得到的材料,它除了能供人们制作衣服之外,还能制成多种击奏乐器,这些乐器在地广人稀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中,以它的洪大声音,起着鼓舞人心、协调动作、传递信息、惊吓野兽等多种作用。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按汉代学者戴圣所著的《礼记·明堂位》中的记载,远古的伊耆氏时代就有土鼓。传说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为框以革为两面,用草扎成的鼓槌进行敲击。
鼓在商代是流传非常广泛的乐器,商周以来鼓的种类很多,据《礼记·明堂位》中说:“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悬鼓。”
足鼓为鼓下带足,商代晚期的双鸟饕餮纹铜鼓即是足鼓,鼓腔两面饰鼍皮纹,鼓腔的下部有四个兽首为足。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冶炼技术与铸造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这些铜鼓的造型非常精美。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非常近似于后来民间流行的“拨浪鼓”的乐器,不过这时的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两边系着两条绳,绳端是小珠,当手摇木柄时,这两个旁耳就会来回敲击鼓面,发出声音。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
在《诗经》中所记载的29种乐器中,打击乐器就占21种,其中单是鼓类就包括贲鼓、县鼓、鼍鼓、鼓等。在大射仪乐队中,还使用了建鼓、羯鼓、应鼓、鼓等打击乐器。
春秋时期,铜鼓则非常流行。在这一时期,这些铜鼓还并不是完全作为乐器使用,而是炊具与乐器共存的角色。到了公元前7世纪,才作为专门乐器使用。这时的形制也较为稳定,鼓上还绘有多姿多彩的图饰。铜鼓在当时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后来则多用于战事,也作为祭祀、赏赐和进贡的重器。
钟鼓之乐是以编钟和建鼓为主组成的大型管弦乐队,兴起于西周而盛行于春秋战国。后来,人们在湖北隋县所发掘的曾侯乙钟鼓乐队是这种音乐形式的实物例证。建鼓此时是作为控制节奏,带有指挥作用的,鼓体用巨大的木柱贯穿其中。
在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相结合的汉代鼓吹乐中,鼓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排箫与鼓所组成的箫鼓乐队,作为仪仗音乐,巨大的建鼓被置放在鼓车之上,由两个乐工站在车上进行敲击。
汉代的百戏就是盛行于汉代的大型钟鼓乐队,以鼓为主,并配有箫、笙、筑、瑟、编钟以及编磬等乐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应鼓。应鼓为应和大鼓的意思,它是一种放置在大鼓旁边的小鼓,另外还有一种鼓,在百戏中起掌控节奏作用,被称为鼓。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使得大量少数民族的打击乐器传入中原,如羯鼓、腰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这些乐器随后都盛行于唐代,被广泛应用于隋唐的燕乐中。
由于当时少数民族过着游牧生活,流动性强,因此鼓的形状也变得略小,为了便于携带,将鼓腔的腰间部位进行内缩,用绳索将鼓皮固定,这种鼓被称作细腰鼓,与中原地区凸腹形的大型鼓有所不同。
隋唐时期的燕乐,将少数民族的音乐与外来的音乐,融汇于汉民族音乐之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风貌。在隋九部乐与唐十部乐中,出现了节鼓、腰鼓、羯鼓、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齐鼓、担鼓、连鼓、革鼓、桴鼓、同鼓、王鼓、正鼓、和鼓、檐鼓等近二十种鼓,和汉代以前的鼓已经有所不同。
宋代的教坊大乐,是宫廷燕乐中最盛大的合奏形式,据说当时使用了200面羯鼓、两面大鼓、两座羯鼓,鼓声震天,阵容庞大。而用于祭祀仪式和朝会仪式的雅乐,则多用建鼓、应鼓及鞞鼓。作为军乐或仪仗使用的鼓吹乐,是以鼓和吹管乐器为主,人数达到数千人。
元代承袭了宋代遗制,在宫廷雅乐中,使用了建鼓、鞞鼓、应鼓、晋鼓、雷鼓、路、雷、路、雅鼓、相鼓、搏拊等十二种打击乐器;在宴乐部分,则有杖鼓、扎鼓、渔鼓、和鼓、金鞚鼓、金鞚稍子鼓、花腔稍子鼓等。其中的晋鼓,多用于祭天时用,鼓身高两米多,鼓面直径约四尺,鼓面绘有云龙装饰。
明清以来,鼓的数量与种类不如唐宋时期多,主要是因为当时以戏曲说唱、民歌小调为主,乐队则以拉弦乐器为中心,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鼓大部分以来自西域的腰鼓为主,包括荸荠鼓、板鼓、堂鼓、缸鼓、腰鼓、书鼓、八角鼓等,作为戏曲、民间音鼓、昆曲、江南丝竹等的伴奏。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与其他艺术形式不断融合,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展现出不同的形式美感。它们或阳刚、或优美,或威风凛凛,或灵动轻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它传达出的信息,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种群体精神风貌。
大鼓的传承腰鼓与羯鼓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唐代,是唐代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关中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其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
在唐代,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
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其在表演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广泛,是唐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因此,唐代腰鼓是先秦大鼓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横山地区是我国腰鼓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腰鼓保存最原始和最完整的地方,它保持着腰鼓自古以来的传统。
早在隋唐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当战士们遇到敌人突袭,他们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而两军对阵交锋,战士们便击鼓助威。最后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
到了唐代,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汉唐将士的勃勃英姿。
后来,人们在延安王庄村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是翻模成型后烧制的。
经考古专家鉴定,这是唐代的物品,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做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
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腰鼓中“马步蹬腿”和“前进步”动作。
这块唐代腰鼓画像砖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唐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我国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还有,唐代腰鼓依据不同风格韵律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后来,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以安塞地区的腰鼓舞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其实,唐代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腰鼓描绘纹饰,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槌敲击。大腰鼓长40厘米、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厘米、鼓面直径15厘米。
在唐代,我国西域龟兹、高昌、疏勒等地区的居民都曾经使用过羯鼓。在唐代天宝年间,羯鼓开始在全国盛行。
羯鼓又称“两杖鼓”,形状比腰鼓小,是用山桑木围成漆桶形状,下面用床架承放,用两只鼓槌敲击。羯鼓的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可以在战场上用于战鼓为战士搏击助威。同时也可在高楼上玩赏风景时演奏,鼓声凌空可以传得很远,特性与其他鼓类乐器差异很大。
在唐代,羯鼓槌杖一般是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材制作而成的。木料必须干燥,杜绝潮湿之气,使其柔韧而滑腻。只有木料干燥,敲出的鼓声才最清脆响亮,而滑腻是使羯鼓能奏出如同战马奔跑的蹄声。
羯鼓鼓身漆桶时要用刚硬的铁,铁要经过精炼,圈卷时应该均匀。铁如果不刚硬,则鼓边上下不齐,松紧不一,这样的鼓,敲出的声音不会符合音律。
宋代学者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也写到了羯鼓,可见在宋代时,羯鼓已经非常流行了。总之,腰鼓和羯鼓都受到了先秦大鼓的影响,它们丰富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为我国鼓文化添砖加瓦,贡献出独特的力量,对后来乐器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