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类乐器

古代丝类乐器的丝指的是用蚕丝制成弦,再制作成乐器。在商周以前,丝弦乐器只有琴和瑟两种,秦汉以后才有筝、箜篌、琵琶等。古琴是我国古代一种弦乐器,最初只有五根弦,它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琴是在我国先秦时期为宫廷雅乐伴奏而用的乐器,在宫廷伴奏中多用琴瑟伴奏歌唱,以弹右手散音为主。我国的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筝也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

古筝的起源与发展流派

战国时期,西北三秦地区有一种古老乐器名叫瑟,当时有个叫宛无义的人,他弹瑟技艺非常高,他的两个女儿也非常喜欢弹瑟。

有一天,姐妹俩都争着到父亲那里学习弹瑟,姐姐快一步,先把瑟拿到手中。妹妹哪里肯让,赶忙跑过去,双手抱住瑟,两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让,忽然,“咔嚓”一声,完整的瑟被掰成了两半。

这时,宛无义赶过来,他不由得愣住了,只见大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3弦,小女儿手中的一半瑟是12弦。宛无义又急又气,他忙把两个女儿手中的瑟拿过来。宛无义唉声叹气,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拨,让他吃惊的是,半边瑟竟然发出了更好听的声音。

宛无义早忘了责备两个女儿,他把半边瑟分别做了一些修缮,结果这半边瑟反而比完整的瑟更加好弹,声音也好听多了!

宛无义欣喜万分,因为这种新乐器的由来是两个女儿争瑟,于是他便把半边瑟叫做“筝”。从此以后,“筝”就在我国流传开了。

筝也叫“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弦乐器,它属于八音分类中的丝类乐器。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人们喜爱。

古筝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结构组成,其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5声音阶排列,最多拥有25根弦。

古筝,是先秦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我国独特而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是一件伴随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古筝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在当时秦国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关于先秦古筝起源,汉代文学家应邵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义》中记载:

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从中可知,先秦古筝形制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应邵也不知道是何人发明古筝的,他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就又为古筝起源添加了一些神秘色彩。

还有,关于先秦古筝命名,自古说法也不一致,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古筝是先秦时期的瑟分劈而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因古筝发音铮铮而得名。后来,宋代文学家丁度在他所著的《集韵》中记载了秦人“分瑟为筝”之说:

秦俗薄恶,姐妹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就常识而言,瑟被分开就成了破瑟,怎么能算是一种新乐器呢?即便将破瑟修补成古筝,这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很多。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古筝因为其发音性质而得名,这种说法依据是汉代经学家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中记载:

筝,施弦高,筝筝然。

这便是说,先秦古筝因为其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音色显然是对瑟等乐器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

其实,我国先秦民族乐器可以因为乐器来源命名,也可以因为研制方法命名,更可以因为其音色命名。其中古筝因为音色发音“筝筝然”而得名,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先秦古筝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秦”地,后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件乐器: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可见,先秦古筝是“真秦之声也”,这也是“秦筝”之名的由来。还有,在司马迁这篇文章中,古筝与“击瓮、叩缶”一起被列举出来,这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是古筝本来就是先秦“乐舞”中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而秦国民间乐器,也是以古筝为主的。

还有,古筝这种乐器在战国时期是专门用于宫廷音乐中的韶乐演奏的,它最初显然不是民间乐器,因此,古筝最早是宫廷专用乐器,它理当比缶、瓮等古乐器高雅一些。只是后来宫廷中已经开始用“韶箫”替代了古筝,这时候古筝才不再是宫廷乐器,逐渐在先秦民间发扬光大,开花结果。

还有,汉代文学家应邵在他所著的《风俗通义》中说,筝是“五弦筑身”的,但关于筝形制中的“筑身”,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

后来,人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先秦古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它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被涂上一层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的。这具古筑是实心的,并不能作为乐器使用,因为它不利于产生共鸣,若是用来演奏的话,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了。

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先秦古筑是件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位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5个,这就与《风俗通义》的记载相符,但其若是作为乐器的话,显然是不可靠的。

其实,我国先秦瑟、筑与古筝样式基本雷同,其差别除了音色不同外,外在差别主要在于弦数,也就是瑟有25至50弦之分,而古筝仅为12弦与13弦两种样式,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12弦与13弦。虽然筑与古筝弦数相同,但它们也有明显区别。

后来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在《通雅》中记载了筝与筑的区别:

踏步筝用骨爪,是、长寸余,以代指。筑,以竹鼓之也。

如此看来,其实先秦古筝与筑的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而筑只是一种竹鼓,这便成了筑与古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

还有,先秦古筝、筑与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的。5弦竹制筝演变为12弦木制筝,很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

在先秦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是古筝的发源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古老民间音乐,其传统惯用乐器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榆林地区,人们用筝作为伴奏乐器,在其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

先秦关中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两个变音的游移性。7声音阶中的4级音偏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

还有,在关中筝曲旋律进行中,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此外,先秦关中筝曲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激越中也有抒情,代表了先秦关中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的特点。此外,在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古筝也相当普及,从史书《史记》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古筝在先秦中原地区已经相当普遍了。

这一时期,秦筝随着秦国影响力增强而流入中原地区,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

先秦中原筝派曲调特色鲜明,歌唱性很强,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于清新流畅中见顿挫雄壮。其筝派频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别适合中州铿锵抑扬的音乐声调,使先秦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

还有,在演奏风格上,先秦中原筝派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无论曲情欢快与哀伤,都不会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

在先秦时期,著名筝曲《高山流水》曲借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此曲本是古琴曲,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形象地描绘了巍巍高山,洋洋流水。

后来,先秦人们将《高山流水》改为古筝弹奏后也别有一番风味,为古筝音色特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低音至高音,从高音至低音的滚奏手法,惟妙惟肖地托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使人仿佛置身于壮丽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筝逐渐流传到全国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等。

箜篌的种类与历史发展

箜篌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在汉唐非常盛行,除了在宫廷雅乐中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唐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3种形制。

我国最早的记载箜篌是在西汉时期,根据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封神书》中记载:

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在汉代,箜篌是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一种角形竖琴,其从波斯传入我国后,一直被我国人们称为“胡箜篌”,史书《隋书音乐志》记载中:

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汉代卧箜篌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当时有五弦十余柱,以竹为槽,用水拨弹奏,不仅流行于中原和南方一带,还流传到东北和朝鲜。

历史悠久的汉代小箜篌,起源于古代猎弓,具有古代乐弓向古代乐器发展的最初形式。自东汉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中原后,曾在历代宫廷中应用。

从霍纳代大量演奏图像中所绘的竖箜篌来看,箜篌的音箱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以凤首为装饰而得名,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正如史书《新唐书》中所记载的:“凤首箜篌,有项如轸”一般。

在盛唐时,箜篌演奏技法以多种民族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并借鉴了竖琴的弹奏手法,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由于左右同音双排弦等于是两架竖琴,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相当方便。

此外,演奏者还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和声拥有丰富色彩。

因箜篌通过琴底天平轴和平衡杠杆的联系,左右双排弦张力永远相等,因此还能在中心音域通过左手弹拨,右手运用大幅度揉、滑、压、颤技巧,也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多种手法。这样转调箜篌既有古琴、古筝的韵味,能够出色地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又有竖琴的音响效果,甚至还可以演奏各种竖琴曲。

在盛唐时期,我国还出现了一个擅长弹箜篌的著名大师,她的名字叫做李凭。据说唐代大诗人李贺曾经有幸听到了李凭弹奏箜篌,李贺被她美妙的箜篌乐声打动,触景生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李凭箜篌引》,诗道: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还有,在音域方面,唐代箜篌超过6个8度,甚至达到7个8度,不过一般的箜篌仍然是5个8度。箜篌的声音好像是从透明的水上发出的,连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动,比较清亮、浮泛、飘忽。

凤首箜篌在隋唐时期,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唐代德宗时,从骠国也传进了凤首箜篌。在唐代皇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还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由于箜篌有数组弦,它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独奏或伴奏方面,都比较理想。但是可惜的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14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琵琶的文化渊源与鼎盛

琵琶,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首座。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我国秦朝时期出现的。

在秦代,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弹拨乐器的总称。我国琵琶还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后来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这一时期的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也包括柳琴、月琴、阮等,都可以说是琵琶类乐器。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形制统一后的琵琶是6相24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乐器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人们在演奏琵琶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珞假指甲拨弦发音。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学者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释乐器》,原文是这样的:

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批把”才正式被人们称为“琵琶”。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

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4弦12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因为晋代阮咸擅长弹奏这种乐器,所以琵琶才用阮咸和阮的名字相称。

在南北朝时,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西域传入我国。曲项琵琶是4弦、4相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部和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然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琵琶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非常形象地描写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这一时期,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4个音位增至16个,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

由于以上这两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发展。据说,唐代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轮指系统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按指系统和推拉系统。

直至15世纪左右,琵琶乐器已经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及以《月儿高》、《思春》、《昭君怨》为代表的文曲。

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琵琶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5声音阶,后来按照12平均律增加琴码,这时的标准琵琶已有8相30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也为后来琵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后来,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

同时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琵琶名曲,不少琵琶传统乐曲也受到古人喜爱。

在我国古代,琵琶流派很多,如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一般来说,琵琶分南、北两派。

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

后来,琵琶名家李芳园根据琵琶南北两派编撰了一本《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这本书对后世学者影响较大,对人们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

平湖琵琶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据说,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岭南一带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平湖琵琶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平湖派琵琶对后来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影响。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子敬,陈子敬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陈子敬还有一个弟子叫倪清泉,他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后来,陈子敬的再传弟子沈浩初,他精研琵琶古曲,对浦东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编纂了一本《养正轩琵琶谱》,对我国琵琶发展影响很大。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