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原则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什么是学习质量的评价,目前还无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外的各种论述及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是按照教学大纲所确定的物理教学目标,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学生物理学习的状况、成绩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断。

物理学习质量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达到的在物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水平, 二是学生继续学习发展可能达到的水平。

当前物理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我们培养的学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评定,除了看他们的考试成绩外,更重要的还要看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志趣,能否独立探索新认识、独立处理筛选信息,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一个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时间多长,也不能掌握他将来从事工作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使他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充分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所评定物理学习质量应包括以下要素:

  1. 认知要素——包括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保持;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的水平。

  2. 情感要素——包括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

  3. 技能要素——包括阅读、笔记、表达、计算、实验、积累资料等方面的技能。

为了使物理学习质量评价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必须确定评价的原 则。关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原则,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提法,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实际,以下四个原则是比较重要的。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时,教师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强,对评价是否客观非常敏感,如果根据教学目标对他们的学习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会使他们增强信心,从而奋发向上,如果评价含有偏见或个人情感色彩,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失去前进的信心而自暴自弃。

二、科学性原则

对学习质量的评价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规定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及据此制定的检查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原则是指运用</PGN0136/PGN>科学的测量和统计工具,获取准确的信息与检查标准相比较,然后作出科学的

判断。目前我们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比较重视记忆性考试、凭经验命题、主观评分、不注重考试质量指标(指效度、难度、信度、区分度等)的定量分析、评分误差较大等都不太符合科学性原则。

三、目的性原则

学生物理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物理和教学的质量,但在每一次评价时都应有具体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决定着采用什么评价标准, 也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方法,所以评价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例如:我们要评价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水平,可以采取问卷法,根据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的,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回答,从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理解的程度。又如我们要综合评价学生对某一章物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我们可以采用测验法,根据某一章的教学目标,拟订符合科学标准的试题(效度、信度、区分度),进行测验、评分、分析、作出判断。又如我们要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采用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仪器的熟练程度,实验的设计、组装、误差的处理等,对其达标程度进行判断。

评价工作绝不能只有评价者的积极性,应该使评价者和被评价的学生在用一个目标下结合起来,共同获取反馈信息,调整改进提高教和学的质量。

四、学习质量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质量的评价是有计划、有目的、按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的程度进行判定,通过评价师生都得到教和学两方面的反馈,从中找出差距,总结教和学的经验教训调整教学工作。怎样才能通过调节达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指导,所以说指导是评价的继续和发展。在学习质量的评价中,对什么问题进行评价,都要对评价中发现的不足加以指导,否则为评价而评价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那种只顾评价,取得分数而忽视指导或不进行评价,随意进行指导都是教育意识不强的表现,只有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教和学的质量。

第二节教学目标的制订

为了改进现行物理学习质量评价的弊端,提高评价的科学水平,必须制订一个科学的、可行的、可测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教学目标对照,找出达标的程度和差距。因此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科学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学习水平目标分类法,实践证明美国教育学家 B·S·布卢姆的学习水平分类法,更接近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它为制定物理学科的评价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读者可参阅布卢姆著《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它具有以下优点:

  1. 综合度大。在布卢姆的学习水平分类基础上进行的物理测验、既

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学生的意志、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1. 层次分明。布卢姆的分类方法提供了一种从学习结果考察学习水平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共六个层次,这些学习结果不仅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反映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可以量度学生的学习结果,

    评价出学生对某一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结果达到了那一级的水平,从而为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介绍到我国后,引起较大反响,但在实践中又感到比较繁琐,而且“评价”目标对学生要求过高,因此国内不少人主张简化为“知识”、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新的九年义务教育

《物理教学大纲》就是按这种分类方法拟定的)。我们认为这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比较适合,但对高中物理教学则感觉不够,因此我们提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见”五级分类法,见下表:

附表

物理学习水平分类表(认知领域)

理解 学习水平的分类说明 教学目标 测量方法

“识记”是指记忆学能记牢教学大纲中规 1.正确叙述概念、过的知识。是最低的定的概念、规律、公 规律、公式等(用填

识记 学习水平。

式 、 单位及 基本计 空、问答等方法)

算、实验等方法。

  1. 解书上的某些例题。

.

类别

学习水平的分类说明

教学目标

测量方法

“综合应用”是指将

能把学过的多种物理

应用学过的多种物

学过的多种知识综合

知识,综合应用到新

理知识和方法去分

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的情景中去分析、综

析、推断、综合、

综合应用

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

合、解释、计算一些

论证、计算复杂的

题。需要对学过的知

比较复杂的物理问

物理问题。

识内容和结构有较深

题。

入的理解。

是指灵活运用学过的

能灵活应用所学过的

1 、对综合性的物

知识,通过思考,提

物理概念、规律、公

理问题提出多种思

出的见解或解题方

法;或对学习过的材

式、基本方法、实验

技能等,去解决一些

路、多种解法。

2 、通过解决一个

创见 料进行整理、分类、 在新的情景中的综合提出有新意的想法。 性问题。能在较复杂

这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的问题中有新的思必须有创造性的行 路、新的方法、新的为。 见解。

问题、扩展到解决一类问题,总结出灵活运用知识的规律。

3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设计新的方案、提出新的方法去解决有关实际

问题。

.

第三节 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方法

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方法很多,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认知要素的评价,一般选用测验法,观察法,笔记、作业的检查等。技能要素的评价,一般选用观察法、测验法、操作评定法等。情感要素的评价,一般采用问卷法、接谈法、调查、观察法等。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用得较经常而又普遍的是测验法和调查法,下面就这种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测验法

测验法是为了取得每个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行为表现而进行的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评价方法。通过测验能在同一条件下同时收集许多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价值很大,所以测验法被经常采用。测验法一般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两种,一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测验,常用教师自编测验。目前常用的测验类型有:

测定性测验——这种测验的目的是在新的单元开始学习前,检查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的单元的预备性知识和技能,以便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将学生进行分类并安排补缺。

形成性测验——这种测验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在及时明确学生学生达标的程度,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修正和调节学习活动, 其作用不单纯是考查学生,而是为了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调节教学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诊断性测验——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发现学生存在知识缺陷,这些缺陷是认知的?情感的?还是动作技能的表现?这种测验是为了鉴别学生缺陷的性质和探索其原因、以便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而设计的。

终结性测验——这种测验是在单元复习结束,或学期结束时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了解班级达标程度及评价每个学生的达标水平,一般以认知表现为重点,随学科性质不同也可以用技能和情意领域的效果作为评价重点。通过测验给每个学生作出学习鉴定等级。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应该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调动极积性,自觉地改正错误,提高学习的效果。

测验的核心环节是命题。测验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测验的效果。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过多种形式的测验题,从评分的客观程度来分,一般分为客观性测验题和非客观性测验题两种,客观性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排列题等;非客观性题如问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不论测验题的形式如何,编制时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编题应依据哪些普遍的原则呢?

  1. 编制测验题的要求。

(1)命题应有利于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命调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一般基础知识占 60%,基础知识的运用占 30%,综合创见部分占 10%。(2)知识、技能的覆盖面要大一些,要全面检查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

识和技能。

  1. 命题难易要适当,题目过易,分数偏高,对学生学习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命题过难,达不到检查目的,学生易丧失信心。

  2. 命题份量要恰当,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程度,让中等学生能提前10 分钟完成,留有 10 分钟检查时间。题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 测验题的形式必须服从测验的目的,要有利于测出教学目标要求测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因素。题目的形式要多样化。

  4. 测验难易层次应分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示出不同层次的质量。

  5. 题目要重点突出,各部分内容要比例恰当。

  6. 题目的内容要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不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9)题意明确、叙述清晰,使学生易于理解题意,不致因误解题意而

造成答案失误。

(10)测验题要有不致引起争论的明确的答案。

  1. 题目内容不能隐含任一题的答案线索。

  2. 在考虑大多数学生水平的前题下,可出一个难度较大的灵活题,检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新精神。

    1. 拟定编题计划。在命题之前,根据命题要求和教学目标,测验目的、对象⋯等拟定编题计划,可以设计一张“双向细目表”,在表中说明测验题所要测的知识、能力及各点的比例。各部分知识测验题的层次等,举例如下:(甲种本)高一物理第七、八章复习形成性测验编题

计划

物理学习质量的评价 - 图1

  1. 编选试题。在拟订“双向细目表”的基础上确定题目的形式,考察物理概念和原理的识记层次,宜用填空和简答题,考察理解层次多用

选择、判断题等。编选题目的的数量要比需要的数量多几倍,以备比较筛选。

测验题的形式多种多样,现以客观性测验题——选择题的编选为例说明如下:

选题择: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容器中,浮着一块冰,当冰熔解后则: A.水将溢出;B.水正好不溢出;C.容器中的后水将下降;D.无法判断。ρ冰=0.9×103 千克/米 3)此题的命题目的是:

①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浮体的重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②识记ρ水>ρ冰。

③冰熔解后质量不变。

④用 m=pV 分析冰熔解后的体积等于排水体积。故水面不变。其中选项 A 的目的是迷惑学生“冰熔解后体积不变”故水溢出。

选项 C 是迷惑学生“冰熔解后体积减小到小于排水体积”故水面下降。

选项 D 的目的是迷惑学生“冰熔解后的体积无从得知”故无法判断。如果选 D 说明学生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都较差。

此题体现了如下特点:

①题意明确、叙述清晰、简要。

②题目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明确的答案。

③题目层次分明,难度适当。

④题目便于解答。

⑤题目重点突出,检查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和学习态度。题目不偏、不怪。

此题如果改动如下:

装满水的容器中,浮着一块冰,如果这块冰因为受热而慢慢熔解, 在熔解过程中 [ ]

A.冰的体积逐渐缩小; B.如果外界温度 0℃,则冰的体积不变; C.冰熔解成水后,杯内的水将溢出;

D.杯内的水如果结冰,杯内的冰体积增加。

此题显然不能体现命题的一些要求,命题目的不集中,思路乱;文字不够精炼,选项和题的主干不连贯等。

因此,编拟选择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构成,可以考察学生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应用、和创建等多种能力,题的主干必须叙述清楚、简练,选项宜简短。

  2. 每题最好围绕一个中心。

  3. 答案在选项中不可特别突出明显。

  4. 答案必须确凿无疑。

  5. 错误选项对学生应有迷惑性,每个错误选项都是有目的的,针对某一概念不清楚,就会导致这一选项的错误,不是随便凑的。

  6. 各选项在形式上必须协调一致,文字长短也大体相当,以免对正确答案提供线索。

  7. 选项之间不应相互重叠,相互包含。

  8. 正确答案在每个选项位置上出现的次数应大致相等,以免形成固定的格式、引起学生猜测。(9)所有选项都应在语句上与题干相衔接,否则学生误认为不衔接就是错误的。

(10)题干应尽量创设新的情景,不要照教科书的语句叙述。

目前选择题的形式很多,如有选择唯一正确答案的“最佳选择题”; 有“比较选择题”;“多解选择题”;“填空选择题”;“改错选择题” 等,不管编拟哪种选择题,上述注意事项都是适用的。

  1. 进行试题分析为了提高命题质量,在物理复习中的测验题、施测以后,对试题进行分析,然后将合格的,较优秀的题目存入题库积累命题资料。

试题分析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从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四项指标进行分析方法说明如下:

  1. 难度: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在确定难易程度之前先计算实测的通过率 P。

通过率P = 答对人数

全班人数

值越大,难度越小。一般可表示如下: P=50% 为 中 等 难 度 。 P>50% 说 明 题 目 较 容 易 P<50%说明题目较难。

  1. 区分度:指题目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的程度。

一般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把一次测验后的全班学生成绩按分数

高低的顺序排列起来。分别从两头各取约 1/4 的学生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两大组,计算高分组对某题的通过率 P1,计算低分组对同一题的通过率 P2,二者的差异为 P,则 P=P1-P2,若 P1>P2 说明成绩高的学生

通过率也高。P 值越大、此题的区分度越高,学生的成绩(从此题上)能拉开挡次。如果 P 值接近于 O,说明此题区分度接近 O,学生成绩挡次未能拉开。如 P2>P1,P<O,说明成绩低的学生通过率反而更高,说明此

题有问题。

  1. 信度:指测试卷的可信程度,它反映对同一水平学生多次测验的成绩一致的程度。

信度的计算方法,较简便的办法可以在编测验题时,同时编两份等

值测验题,对同一组学生用两份等值题分别进行测验,两次测验分数一致程度越高、则测验的信度越高。

  1. 效度:指试卷的有效程度即测验结果与测验目的的一致程度。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例如两次测验同一水平的学生的成绩都在同一分数段、说明测验的信度较高,但因为题本身有误造成两次测验分数都偏低, 未能真正测出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这种测验效度很低。

    1. 关于评分。分数的误差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题意模糊,要求不明确,评分标准难以确定;二是评分标准不细,评阅时主观因素较多;三是考生字迹不清、或不按规定格式答题,给评分造成困难;四是阅卷者各方面的条件对评分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为:
  1. 知识水平:阅卷者知识水平影响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影响对评分标准的掌握,尤其是考生对某个问题有独特见解,与标准答案不同,但又不是错误的,更需要阅卷者有较高的水平。

  2. 工作态度:阅卷者对工作责任感的强弱,对评分会产生影响。(3) 不同教师对评分掌握的宽严标准不同:有的教师在评分时,尽量从试卷中找积极因素,分数就偏高。有的教师扣分过严等。

(4)情绪心境,教师的心境不同、有时评分宽、严也不同。(5)先、后评的考卷可能评分宽、严标准不同。

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为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应注意改进评分方法,评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题目拟好后,请与考生水平相近的人试作一下,以审查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并为制定评分标准作准备。

  2. 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给出每一题的参考答案、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对每一种错误的统一的扣分标准。

  3. 评分标准应以内容为重点,不要过多的从形式上考虑。

  4. 抽取部分试卷试评,通过试评调整评分标准,并使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掌握趋向一致。

  5. 采取集体评卷,个人负责的办法,每个教师固定评某一题,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又使评分标准一致。

  6. 尽量集中时间评卷,不要拖时间,也不要赶任务避免匆忙评阅试卷,草率从事,忙中出错。

评分是评价的重要环节,如果评分出现误差就会影响评价的质量, 尽管其他环节都进行得很好,也会前功尽弃,所以绝不可掉以轻心。

  1. 成绩分析。对测验分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个人物理学习的情况以便调正,改进。一般对测验分数分析的过程如下:
  1. 教师对全班测验分数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全班作试卷分析,指出

学生在物理复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己的知识缺陷,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改正。

  2. 学生之间互相分析,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问卷调查法

  1. 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即教师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方法、兴趣、习惯等), 设计问卷,让学生作书面回答,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态度、方法、兴趣等方面效果较好。其优点是: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可以同时调查许多人,所得结果比较有普遍意义。

  1. 合格问卷的标准:一个好的问卷主要有以下几项标准:

①问卷内容要和研究目标一致。

②设计问卷要考虑信度和效度

③问卷的设计要便于统计处理。

为了达到第一条标准,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然后根据研究的问题设计问卷为了达到第二条标准,要使被试者尽量作出真实的回答,使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为此就必须:(1)设计问卷时要处理好和被试者的关系,不要使他们感到烦燥。

  1. 问卷中的问题要能引起被试者的兴趣,问题宜简短、被测时间不要太长,一般在半小时左右为宜。

  2. 要注意鉴别答案的真实否(可信程度),在编写问题时,可以故意安排一些互相矛盾的问题,如果被试者都予以肯定或否定,这张答卷就有不真实的成份。

要使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就必须: (1)编写问卷要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

  1. 问卷中所提的问题要尽量具体化,不要太笼统。

例如: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问“你的学习动机是什么?”而应该把学习动机分成许多具体行为,如:“你是因为学习有意思才来上学的吗?”“做一个普通工人,或农民一定要有文化吗?”等等。

  1. 问题的提法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太直接,例如:“你认为物理学习得好吗?”这种问题效度不高。

  2. 提问的方式不能使被试者得到某种暗示。(5)语言通俗易懂。

(6)问卷编好后要进行预试、筛选。要符合第三条标准,必须:

  1. 在设计提问时,就要考虑问题的分类,便于统计整理。

  2. 同一张问卷上的提问被此之间要有联系不要太零散,提问太零散就统计不出有价值、有规律的结论来。

问卷调查法,对评价学生的情感因素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