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第一节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实中最本质的特征,物理规律表达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没有真正理解,他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培养能力了。

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不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不明确它的物理意义和实质,往往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没有真正理解。

  2. 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往往是死记硬背, 记不住,记不牢,相似的概念容易发生混淆。(3)不会灵活运用,只会死套公式。往往是错了不知怎么错的,对了也不知怎么对的,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很差。

怎样使学生学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要作到真正理解;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切实记住;还要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记忆和运用,三者相辅相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其中理解是关键,是根本。

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和一般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反复结合、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往往表现为:从初步理解,经过具体与抽象的反复结合而达到加深理解。简单的概念和规律经过必要的数次反复即可掌握,而复杂的概念和规律则要经过几个阶段的学习,才能掌握。因此,要特别重视初中物理的概念与规律教学的研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物理学科特点出发,采取恰当的措施,使教学过程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为物理课的入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本章先从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谈起,然后再讨论中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一般问题。

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 12—15 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心理半幼稚与半成熟,依赖性和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错综结合。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精力奔放、智慧焕发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所谓对某一事物有兴趣,从心理角度分析,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神经兴奋,这种兴奋是对这一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时机, 常常能够从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初中学生对许多物理现象都感到新 奇,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他们的学习活动又最容易从兴趣出发,也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和兴趣紧密联系着。在兴趣盎然之中进行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 智力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物理很重要的内在动力。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知识面逐渐扩大,求知欲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大地扩展了。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简单的观察、实验入手来讲述物理学的简单现象和基本规律的,所以, 他们不仅对物理课内知识感兴趣,对物理课外读物、科普读物、科技活动⋯⋯等也感兴趣,这就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发展,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分化。如果物理教师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好,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会通过学习取得较好的物理成绩,就会对学习物理保持浓厚的兴趣,产生学好物理的动机并逐步形成理想和志趣。在学习中表现出刻苦、认真、主动、积极。反之学生会兴趣下降,处于被动, 甚至发展到厌学物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首位。

二、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观察和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感性认识, 再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推理、论证,获得物理知识。初中学生对观察和实验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一般学生能目不转睛地按教师要求去观察有关的物理现象,他们好奇、好动,对物理实验十分主动积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他们明确实验和观察的目的、端正态度;教给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技能;指导学生把观察和实验的感性认识和物理概念、规律联系起来,那么,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就不仅能感知物理现象的外部属性,还能抓住物理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论证。如果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及时提出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明确要求并耐心的指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就会停留在猎奇和游戏的水平上,不能形成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感性认识基础,观察和实验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即使有很好的仪器设备、也只能造成教学上的浪费。所以物理教师对物理教学中的观察和实验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它必须要以直观表象思维为先决条件。他们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时候,最容易掌握的是那些有直观形象作基础的特征,例如在学习“液体内部压强”时,学生容易接受液体内部存在“下压强”,因为有“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层层下压”的直观形象作基础, 而对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却不易接受。又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容易理解人拉车前进时人对车的拉力,因为有“人拉车,车随人前进”的直观形象作基础,而对缺少直观形象的车拉人的反作用力却很难理解。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广泛联系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用形象化的语言、实物、实验、幻灯、电影等, 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的掌握、判断推理和理解力的发展上。例如根据固体、液体、气体受热膨胀的物理现象,得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结论;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的特征,得出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的路程公式;⋯⋯。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归纳和演译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

理解是指懂得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对客观事物具有抽象和概括的认识。初中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和具体过程 上,例如:他们观察质量相同的两辆汽车,受到相同的制动力时,速度大的汽车停得慢,就错误地理解为速度越大的汽车惯性越大。又如:学过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利用测密度可以鉴别不同物质,学生就理解为“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对于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膨胀,其质量未变,故密度要变小,学生会说:那还能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吗?初中学生对于因果关系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学习物理的关键在于理解、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达到理解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学会分析因果关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去理解事物本质的思维习惯和方法。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他们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和书本上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去寻求物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就使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得到发展,这是他们增长知识、发挥才干的极其可贵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特别珍惜这种品质,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绝不能因为他们爱提不同意见而认为是故意“挑刺”而去斥责或压制他们。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 他们常用一些日常生活的观念去解释科学概念,因此常犯科学性的错 误。例如学生认为当物质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只要把这种物质做成空心的物体,它就能浮在液面上,显然这是一个片面和表面的认识,

要使这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浮在液面上,不仅是做成空心的,还必须使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等于物重,才是问题的实质。他们有时毫无根据地强调片面性的结论,甚至固执己见;他们认识问题容易绝对化,教师一方面要肯定他们独立思考的点滴成绩,鼓励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逐步克服思维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的缺点,使他们逐渐学会全面地、从本质上去分析问题,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包办代替过多, 就会妨碍学生创造性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不去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会自发地得到发展。

四、情感和意志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容易动感情,感情也很容易波动,觉得这个老师好就对这个老师极端热情,觉得那个老师不好就极端冷淡, 喜欢这门课程就积极主动学习,觉得那门课没有意思,就不好好学,这种情感外露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培养师生的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学生的意志品质(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还很幼稚,学习顺心时,成绩上升;学习上遇到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结果成绩下降、学习信心动摇。有部分学生对不懂的问题,不愿意问老师或同学,作业不会就急于去抄同学的作业,在概念及公式还没弄清楚时,就急于去做作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往往不能迎着困难上,而表现为学习情绪低落,甚至放弃学习。所以在初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和锻炼自己的意志。

五、关于学习方法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科的门类增多了,学习的内容渐渐趋向专门化,因此在学习的方法上也要求有相应的变化。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又不可能像小学教师那样具体,学生往往习惯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初中物理,记忆多,思考少,不善于思维,反映在物理学习上常常表现为对问题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上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有意识地在初二起始课前对学生进行学好初中物理的学习常规教育,具体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学习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如何听讲? 如何记笔记?如何阅读课本?如何复习和完成作业?如何独立思考,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等,使学生真正做到学得会,记得牢、用得上,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初中物理学习的要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往往

从兴趣出发,所学的知识互相隔裂,掌握不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概念和规律的引入就特别重要,通过“新课引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引入”使学生理解学习概念和规律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引入新课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引入问题”

教师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和旧知识密切相关的新课题、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和愿望、造成对新课题“心求通、口欲言”的态势。

例如:在讲“比热”概念之前,先引导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 提问 1 克水温度升高 1℃吸热多少?一杯水吸热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1 克煤油温度升高 1℃吸热多少?1 克酒精、1 克汽油呢⋯⋯学生对除水以外的 1 克别的物质温度升高 1℃所需要吸的热量是欲答不能的,但又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下引入新的概念——比热。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使新概念从旧知识中自然引申出来,使学生了解引入“比热”的目的,把教学目的通过几分钟的“新课引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既不感到新概念来得突然,又掌握了新旧概念(热量和比热)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对新概念(比热)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帕斯卡定律”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固体的压强及其传递规律、如图 4 所示,木棒 A 在压力 F1 的作用下垂直压在墙上,在 S1 端木棒所受的压强P2=?在S2 端木棒对墙的压强P2=?固体传递压强的规律

是什么?如果把木棒换成液体、如图 5 所示,在容器内盛有液体,容器两端用面积分别为 S1、S2 的活塞把液体密闭起来,如果在 S1 上受到外加的压力 F1,S1 加在液体上的压强 P1=?液体施加给 S2 的压强 P2=?S2 所受的压力 F2=?液体是否也能传递压强呢?传递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对这

些新鲜的问题,从来接触过,感到新奇,他们会进行各种分析,有人说: 由于液体有流动性所以不能传递压强;有人说:水已经密闭起来流动不了,一块水和一块木头相同,所以液体传递规律和固体的传递规律一

样⋯⋯他们探讨的热情很高,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在这种最佳思维状态下引入新课,学习新的规律,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焕发了兴趣和学习愿望,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理解了“帕斯卡定律”的学习目的。

二、用简单而又新奇的实验引入新课

初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以直观形象为基础的,所以在学习新概念之前,先演示与概念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惯性概念之前,可以做两个新奇而又简单的实验。

第一个实验由教师演示,如图 6 在悬挂的两个纸圈上,轻放一薄木条,用锤迅速攻打薄木条时,纸圈断还是木条断?为什么?

第二个实验由所有学生一起做,如图 7 在课桌边放一纸条,纸条上放一钢笔帽,慢拉纸条时,有何现象?快拉纸条时有何现象?让学生自己边实验、边思考。

又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以在水槽内放入三个小球,平衡时一个浮在水面,一个沉到水底,一个悬浮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也可以在水槽中撒入一把花生米,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浮,有的沉,有的悬浮在水中呢?从而引入新的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再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用平面镜向天花板上反射光斑,用凹

面镜聚光于一点,这些简单的实验,学生虽然见过,但又不明白道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实验、边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用实验引入概念和规律既生动又形象,可以使学生获得与概念、规律有联系的感性认识,而又不能解释其原因,学生必然会兴趣很高地去探索新知识。

三、讲故事引入新课

根据青少年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可用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的小故事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可以讲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引入课题。

又如:在讲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时,可以讲爱迪生的故事引入课题。其他如、牛顿、伽利略、托里拆利、富兰克林、欧姆、墨子等名人

轶事,都和初中物理教材有联系,用他们的事迹引入课题,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而且有助于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慕名利、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以及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引入概念和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环境下学生熟悉的不同的生活实例,采用不同的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概念和规律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愿望,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新课题上来,这是教好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做好演示实验,丰富感性认识

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规律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材料、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做好实验就格外重要。实验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能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最能激发学习兴趣;实验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思维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所以实验的成功,是事半功倍地建立,物

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关键。

例如:课本上比热的演示实验,可改进如图 8 装置。煤油和水质量相同,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而微小压强计中红墨水升高的高度不同,让全班同学都清楚地看到这一直观现象。通过实验使学生看到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的现象,用微小压强计代替温度计,大大加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学生清楚地看到,水的液面高度差没有煤油的显著,即升高的温度不同。煤油和水质量相同, 吸热量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液体的种类不同,升高的温度就不同,这一感性认识为比热概念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由此可见,演示实验的成功对概念的建立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反之, 如果演示实验使用一般的温度计,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又无条件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教师又忽视了把实验数据明显地写在黑板上,建立比热的概念就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建立概念就会增加抽象的程度,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每个演示实验都必须突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抓住主要因素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比热实验中突出“加热条件相同而升温不同”,又如在课本中关于阿基米德定律实验,突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的液重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恰当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思考什么?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打好理解概念的基础,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一个实验,不同的指导,效果也不同。

  3. 对于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和“准确度”都必须有恰当的要求。演示实验应尽量创造条件,使全班同学都能</PGN0051/PGN>看见,准确程度则根据不同的仪器和实验要求来确定,但实验切忌停留在只看热闹的肤浅趣味上,而是通过实验学习物理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

第四节 按照学习的迁移规律组织教学

事物之间本来就是互相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学生对于某些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影响另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如果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那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叫负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排除负迁移,就会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质量,从初中学生心理因素看, 可以知道,他们是有分析能力的,尤其是类似的教学内容,只要教师稍加指点,就能很自然地自行掌握。那么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呢?

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一个完整的物理概念或一条严密的物理规律的建立,有一个发展过程。例如密度的概念是在初中“质量”“密度”“密度的应用”“测量物质的密度”“物体的热膨胀”中逐步完善的。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在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时,应研究知识的系统性, 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前面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准备好条件,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又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根据教材的系统,通过实验和推理总结出来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为进一步扩大力的概 念、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这部分教材的中心——牛顿第一定律以后,从牛顿第一定律推理,如果物体受了外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保持吗?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思考,既然实体受了外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加速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做减速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做曲线运动呢?这样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促进了“力的概念”、“运动和力”的学习,后续知识就自然地引申出来,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因此,教师总要站得高一些,统观教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索教材的共同因素,促进正迁移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教学内容却包含着共同的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的效果就越好。

例如:功率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但它们共同的因素都是表示快慢程度的。如果把速度的物理意义搞清楚了,功率概念的建立就会获得知识的正迁移。

又如在力学中有速度、压强、密度、惯性、功、功率、机械效率等概念,看起来不一定有共同因素,但在如何学习这些概念的方法上,却存在着共同因素。一般都需要搞清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是用来说明或解决哪类物理问题的?如何定义这个概念?为什么这样定义它?这个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的公式是怎样写的?物理意<义如何?用什么单位?和其他概念有何联系?⋯⋯如果从一开始就按照这些共同因素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概念的全貌有所认识,又明确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形成概念的“立体化”结构、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为后续概念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三、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防止负迁移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但其物理意义却不相同, 这就要求学生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防止前后学习互相干扰形成负迁移。

例如:初中学生往往误认为速度就是路程,速度大,路程一定长; 认为压强就是压力,压强大,压力一定大;对于物理公式往往不注意其

物理意义,误认为压强和密度都随公式中分子所表示的物理量增大而增大,随分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增大而减小,忽略了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是一定的,不随质量增大而增大,不随体积增大而减小。还有把惯性和惯性定律混为一谈,等等,对比分析这些易混概念、规律和公式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日常生活中的直观错觉,对概念的形成往往起干扰作用,例如:学生总认为物体在匀速上升时,物体所采各力中,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否则,为什么上升呢?又如认为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所受浮力就越大;物体作变速运动时,没有惯性;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暴露与概念相关的直观错觉,然后加以纠正,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防止对概念学习的干扰。

第五节 不断创设和解决认知“冲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完全熟悉的东西很可能不感兴趣,也

激发不起学习的愿望,对于知识由有兴趣进而产生追求探索的心理要求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驱力。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能力还较弱,从感性认识到形成概念和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一步。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设计一个一个学生不易解决的实际问题,一个一个迫切需要寻求答案的悬 念,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当学生感到所要解决的问题确有意义,但尚未找到答案,这就形成了心理学上认和知的“冲突”,此时教师的启发就获得了最有效的时机。

例如:比热概念的形成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已经看到 100 克水和

100 克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快,学生获得了“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出实际测得的数据让同学们计算:

100 克水从 20℃升高到 40℃吸热多少?

100 克煤油从 20℃上升到 60℃吸热多少?

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卡的定义”去计算,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仍用“卡的定义”去计算,教师应追问,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纠正学生对“卡的定义”的认识。那么应该如何计算呢?这就出现了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重新观察演示实验,“火焰大小相同的两个酒精灯,加热的时间相同”,从而得到“煤油和水吸热相同”的结论;教师进而提出:1 克煤油温度升高 1℃吸热多少呢?让同学计算。

煤油吸热=水吸热=100×1×20=2000 卡,

1克煤油升高1℃所吸的热量 = 2000卡

100克×40℃

= 0.5

克·℃

教师指出 0.5 卡/克·℃就叫做煤油的比热。这时学生还不十分清

楚到底 0.5 是比热?还是卡/克℃是比热?因此教师应提出什么叫比热?如何定义?引导学生根据计算,得到“比热”的定义,建立了比热的概念。再提出:比热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单位?阅读比热表反复复习“比热”的物理意义,及比热的正确读法和写法。让学生反复领会“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种物质的比热是一定的,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无关。最后提出,应用物质的比热计算:

100 克水升高 35℃吸热多少?

100 克酒精升高 20℃吸热多少?

这些计算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了正迁移的准备,又巩固了比热的概

念。

又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完成图 9 的实验(学

生分组实验)。相同的小车从相同的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下滑,在不同表面的平面上,停止在不同位置。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下列问题:

  1. 三次实验中,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速度 V1,V2,V3 哪个大?为什

么?

  1. 比较小车在平面上经过的路程哪个长?路程 S1,S2,S3 长短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过讨论得出,“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经过的路程越长” 的结论。在这一实验结论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

如果再有一个比木板更光滑的平面,小车将如何运动?

如果小车从斜面滑下后,紧接着在一个完全没有阻力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停在何处?

进而推导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从以上教学过程来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不断地解疑。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断地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思维相结合的方法,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是初中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要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备课时要思路清楚,逻辑关系明确,设疑、质疑、解疑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跳跃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太慢,学生会不耐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切不可急燥地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把概念和规律硬塞给学生,这样不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抑制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学生形式主义的记忆概念和规律、而不是真正理解。

  2. 要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逐字逐

句地研究概念的定义和规律的内容,力求达到真正掌握和理解。

  1. 引导学生自己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概念和规律,使学生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进行较全面的理解,进而讨论单位的规定。

此外,针对初中学生自制力较差的特点,教师讲课既要重视科学性, 又要注意趣味性和艺术性,要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讲课的节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感到听课既增长知识, 又是一种艺术享受,因而愿意专心致志地学,越学越爱学。

关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概念和规律的巩固和深化等问题,当然也是初中教学应注意的重要问题,为防止重复,我们留待下一章再讨论。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