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张公天下奇
“善卷张公天下奇”,是赞誉素有“江南第一古迹”和“海内奇观”之称的善卷洞、张公洞两洞的著名诗句,也表达了古往今来游人对江苏省宜兴市洞群的高度欣赏。
善卷洞坐落于宜兴市西南 25 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中,分上、中、下、水
四洞,计三层。全洞面积约 5000 平方米,层层相连,洞洞相通,俨然如一座石雕玉镂的楼宇。
由停车场下车,仰面就见“善卷洞”牌坊。过牌坊,仍不见洞穴所在, 待穿过弯曲的石级山道,来到一条小谷旁,只听流水淙淙声,再行进,才见一洞,洞门口兀立着 7 米高的粗状大石笋,称“砥柱峰”,古称“小须弥山”。过“砥柱峰”,就是中层洞穴大厅。这洞厅高大、宽阔、壮丽、深邃。两侧洞壁左为青狮所踞,右为白象占位,故称为“狮象大厅”。这一对青狮和白象是由钟乳石构成的,形态逼真。岩壁上镌刻有一副联句:“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洞顶是平缓倾斜的石灰岩板,岩色锦秀,有青、白、黄、绛等色泽。周围凝结有碳酸钙,好像是宝石、珠翠、象牙和琥珀,把青狮、白象装点得雄伟高雅,表现得更神气,更有灵气。由“狮象大厅”向上, 有一石牌坊,上书“云雾大厅”。过此牌坊,顿觉闷热,一片雾气迷漫于整个洞厅,人到这里,如入云天。大厅内温度终年保持在 23℃左右,要比中洞的平均温度高出 5~6℃,比下洞的温度高出更多,故上洞是一个有名的“暖洞”。暖热水汽与凉冷的洞壁相遇,常在洞壁上形成涓涓细流,汇成大小不同的池潭,如五叠池、娲皇池和盘古池等。娲皇和盘古都是我国远古时代神话中的人物。相传前者能“炼石补天”,后者能“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世界。这两个池,传说是他们当年时常休浴的地方,池水晶莹澄澈,万古常盈。上洞中还有“万古寒梅”、“倒映荷花”、“乌龙喷水”和“金鸡独立” 等景点。
善卷洞的奇,更在下洞和水洞。下洞与水洞实际是一条小型地下河。水洞是下游段河道,水位适有提高,终年有水。下洞为上游河段,有水流流过。下洞狭长,有飞瀑跌泻,在洞口段,垂悬的钟乳石顶端都向外翘起,并因藻类生长呈绿褐色。如遇雨天,水大流急,在向下的盘旋道上,如波涛远闻, 风雷隐作,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下洞还是一个冷洞。冬天,夜间冷空气顺山坡下沉,到下洞内,因冷空气难以从水侗快速徘出,放下洞的气温比地面温度低好几度。每当初冬和晚春,上洞热气融融,地面也未冰冻,可一到下洞,突觉寒冷,洞口的钟乳石顶端的滴水往往成冰柱凌,上洞和下洞成为冷热不同的两个世界。同时还可见到有不少巨大石块粘贴在不同高度的洞壁上,又有不少河流卵石镶嵌在这些巨石之间,说明下洞的形成,是在河水的冲蚀作用下,还有岩石的崩坍作用。水洞是一条长 120 米、宽 6 米、深 4.5 米的地下河,洞顶和洞壁均为石灰岩石,水中可以行驶游艇。水道弯曲,岩壁厄兀,船行其中,灯光倒影,奇幻异常,水石难分,颇感惊险。船至出口, 骤见天地,有“豁然开朗”碑刻竖于口部,道出游人的心声。游完此洞,使人油然想起宋时苏辙所吟的诗句:“乱山深处白云堆,地诉中空洞府开,茧瓮有天含宇宙,瑶台无路接莲莱。”
相传在四五千年以前,有一位诗人,名善卷,聪明贤达,舜帝要将“天下”禅让给他治理。他慨然回答:“我逍遥于天地之间,心意自得,又何必
要什么天下呢?”他不但不肯接受,还认为舜帝侮辱了他,污了他的耳朵, 于是忙到河边把耳朵洗了一下,赶快向南方逃走。最后在宜兴的山洞中定居。为了纪念他,后人便把这洞称为“善卷洞”。
昔日水洞与下洞之间是不沟通的,有水洞潜着白龙之谜。传说唐朝的昭义节度使李蠙曾择善卷洞附近的碧鲜庵读书,一天早晨起来,见一条白龙从水洞中游出,龙头朝向洞口,呼吸着天地灵气。李蠙看罢,便向皇帝奏称为神龙出现,必是天子祥瑞,故善卷洞内旧时有李蠙对善卷奏称的“万古灵迹” 的题石。古书《松岭师记》中,也有该洞育龙潜伏的记载:“壬申七月既望, 云缕缕出碧峰岩下,忽焉暗空霹雳,若有神物,奋勇而上,爪角轩突,去不返顾,紧兹龙之克让,其有善卷之遗风者耶。”
善卷洞不远的离墨山上,屹立着彼誉为“江南第一碑”的国山碑,碑高8 尺,围 1 丈,其形如鼓,微圆而椭。据查,三国时,东吴自孙权始至末代
帝孙皓期间,宜兴地区共发生 6 次大地震,国山碑是为记载地震而立的。在祝陵村内存有古老碑亭,镌“碧鲜庵”,不仅李蠙就读于此,传说祝英台亦曾女扮男装到此读书,与粱山伯相识。碧鲜庵于“齐建元间改为善卷寺”, 其间有石刻“祝英台读书处”六字,此外有“蝶亭”。此亭系人们纪念祝英台和梁山伯忠贞爱情、至死不渝的精神而建的。
张公洞与善卷洞相距不远,张公洞位于东,善卷洞位于西。张公洞被誉为“海内奇观”,坐落在宜兴市西南湖乡的盂峰山中,距市区 22 公里。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根据资料记载,这山洞发现于春秋时代(公元前 770 年
至前 476 年),当时有位叫庚桑的老人,也是为了不愿做官,曾隐于此洞, 因而得名。《宜兴县志》引用道书《白龟经》中的文字说:“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在《亢仓子》一书中提到,庚桑楚开始隐居于一座叫畏垒山的地方,后来到毗邻盂峰山的山洞里安身修道。他在山洞里专心修炼与著作,写成了九本书,并且自称庚桑子,又叫亢仓子。又有人说,汉时道教鼻祖张道陵,人称张天师,曾在这里住过,至今在朝天洞口还有天师台遗迹。另说,唐朝的“八仙过海”故事中的张果老,也曾在此洞苦炼成正果,后与众仙过海远游不返。汉唐两朝均有张姓隐士在这里修道成仙,故名张公洞。唐时,曾经建造过一座“洞灵观”,封庚桑老人为“洞霜真人”,书为《洞灵真经》。到了宋代,将洞灵观改为“天申万寿宫”。过去在洞内有张天师炼丹台的遗迹和石刻八仙像。
张公洞之所以吸引人们,不仅有上述神奇的传说,还在于它洞中有洞, 大洞套小洞,大小共有 72 个洞,洞洞有传说,洞洞育奇景。主洞左盘右旋, 洞口通天。仔细分可分为前后两洞,各有一个大厅。前洞大厅旁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石海”,穹顶如高山屋脊,四周怪石嶙峋,气势磅礴。以往这里有神台佛像,古称“海屋道场”,现改为“海屋大场”。由石级转登高,过一拱门,就到后洞“海王厅”,这是全洞的精华所在。
“海王厅”像一个非常高大的侮底龙宫,穹顶云雾缭绕,阳光从天窗射入,更使洞内缥缈无间。可惜顶上和其他地方造了一些假的景物,失去景观的和谐和自然。然而许多小洞,洞洞相通,上可通“天”,下可入“地”, 有“盘肠洞”、“盘丝洞”、“七巧洞”等。这种洞中有洞,是因为张公洞的形成与众不同。张公洞原先是一个发育在地下的大洞,后来由于洞顶的岩层太薄,重力影响发生塌陷,崩塌下来的大石块就堆在洞的一侧,同时相应形成一个塌陷天窗,即目前的出口,故一侧为大厅,一侧为乱石堆。这个乱
石堆内的空隙彼此相通,人可以钻来钻去,就成为所谓小洞。就是这种石缝和孔隙,人在其中弯曲摸索,跌打滚爬,显得格外神奇。在曲折的石隙洞道中有一处稍宽,内有一块几米见方的平坦石块,倒悬于洞顶,其中裂隙经纬相交,似一个线络清晰的石棋盘,游人称该处为“仙人下棋”。传说,曾经有一个青年樵夫,误入庚桑洞,见二老翁相对而坐着奕棋,樵夫奇而静立在旁观看。当一局棋终了时,老人回头见了樵夫,惊问他从何而来,命速归。樵夫出洞后,寻旧路返家,见村庄墟落,已经大改旧观。他惊异,说出自己姓名。村中年长的老人说:“记得幼时曾闻长辈言说,昔日,某氏青年入山砍樵未归,至今杏无音讯”,云云。樵夫惊愕不已,原来他在洞中过了一日, 世上已过百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洞之所以如此完好无缺,应归功于宜兴储南强(别号简翁)先生及其独生女儿烟水,他们父女俩于 1921 年至 1935 年对两洞进行大的整修,同时给两个洞配上了相应的符信——“洞天四宝”,这是四颗三四寸见方、大小一致的印章。一颗是风波铜,龟纽,为明永乐皇帝的国; 一颗是古陶,钟纽,本为宋代河南辽阳太守之印;一颗红晶,立马纽,为元代倪云林清閟阁的藏印:一颗为苍玉,盘螭纽,为元代宁远将军之章。其中善卷洞分得两颗:一刻“欲界仙都”(立马纽),是梁代陶弘景对善卷洞的评语;另一刻“万古灵迹”(盘螭纽),是李蠙对善卷洞的奏称。张公洞分得两颗:一刻“洞天福地”(龟纽),是唐代《虬髯客传》作者杜光庭对张公洞的题词;另一刻“海内奇观”(钟纽),是唐代铁笛道人杨维桢对张公洞的品评。此外,李白、白居易、苏轼、陆龟蒙、沈周、唐寅和文证明等诗人和画家,都曾来这里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诗文书画,从而使善卷洞和张公洞更加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