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

废气、废水、废渣被人称为“三废”。这些废物是在某一特定的过程或在某一个方面失去了使用价值,就被人们排入环境,结果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这些废物并非在其他过程或在另一个方面也没有使用价值。恰恰相反, 某一过程的废物,往往是另一个过程的有用原料。例如,利用甘蔗制糖的糖厂,在制糖过程中抛弃大量的蔗渣,对于糖厂来说它是一种废物。但是蔗渣对于造纸厂和化工厂来说,却是宝贵的原料。蔗渣可以制纸浆,还可以制人造纤维、塑料等二三十种产品。又如人们在生活中扔掉的废纸、废金属和碎玻璃等,成为垃圾排入环境,会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要是回收起来, 就可以分别作为造纸、冶炼和生产玻璃的原料。我国各城市都设有废旧物资回收机构。据统计,在 1980 年以前的 25 年中,共回收物资 12000 万吨以上,

价值约 246 亿元。其中废钢铁回收近 6 万吨,造纸原料约 18.5 万吨。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就北京来说,目前每年回收废旧物资约 50 万吨,减少了城市垃圾清除和运输量的 10%左右。因此,有人说“三废”并不废,看你会用不会用。“三废”污染环境,实在不是三废之过,而是人类浪费的恶果。

“三废”的综合利用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中, 明确提出“综合利用,化害为利”的口号,促进了全国“三废”综合利用工作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利用生活垃圾、污水、粪便以及作物秸秆和杂草等农业废弃物,在沼气池内发酵制取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就是“三废” 综合利用的一个典型例证。发展沼气,既解决了农村烧饭和照明所需的燃料, 又防止了粪便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粪便、垃圾以及农业废弃物在沼气池内经过发酵处理,又转变成农田所需的优质有机肥料。沼气池成为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新生事物,受到世界各国的称赞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