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单亲人”
现在我们知道,人体的生命是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而成合子(即受精卵)开始的,人类繁殖后代的这种方式叫作双亲繁殖,又称有性繁殖。其实,自然界中还有一种生命繁衍的方式,即单亲繁殖,或称无性繁殖,即它们不需要雌雄交配。不少低等生命可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
虽然,双亲繁殖方式的二代可以从双亲各方继承许多优良品质,但同时也有其缺点,即其后代固然可保留双亲的遗传特性,也就不能将其中一方的全部优异性状遗传给后代。相反地,在低等生物的单亲繁殖方式,二代的遗传性状与亲代一样,而且还可以利用变异的方法保优去劣,使一代胜于一代。那么,高等动物能否进行单亲繁殖呢?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是否也能进行单亲育儿呢?从目前的发展现状、伦理等方面看,还只是幻想,但随着一些高等动物单亲繁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幻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其实早在本世纪 20 年代,人们就已开始了对动物单性繁殖的研究了。
1938 年,我国著名的一代胚胎学家朱洗用细针刺激带血蛙卵的办法,首次成
功地培育出了单亲蟾蜍。到了 60 年代,他又使单亲蟾蜍产卵以及受精,并培育出许多“没有外祖父的蛤蟆”,从而解决了单亲生物繁衍后代的问题。以后,又有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核移植术。所谓核移植,就是先将卵子中的细胞核挑去,只留下无核的细胞质及外膜,然后再把另一个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
核的卵细胞中去。这样移植进去的细胞核就可以利用原来卵细胞的胞浆及外膜产生的多种刺激物质,进行分裂以及生长。例如 1975 年,英国科学家格登, 就利用这种核移植术,将青蛙肠上皮细胞核移植至卵内,培育出单亲青蛙。1980 年 4 月,我国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也用核移植术,成功地培养出两尾单性繁殖的鲫鱼。
单性繁殖哺乳动物一般也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使单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二是使胚胎发育成小动物,要使单个的卵细胞分裂、发育成为胚胎,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卵细胞内一种称为染色体的遗传物质自行加倍;一是卵细胞必须能够进行正常地分裂。为了解决染色体自行加倍的难题,有科学家从某种真菌中提取了一种称之为细胞松弛素 B 的物质,将该物质加在单个卵细胞中,就可使卵中的染色体自行加倍,形成胚胎。然后将这种胚胎移植到“准备好怀孕”的母体子宫内,让胚胎继续发育,直至娩出。这种“准备好怀孕的母体”当然可以是亲生母亲(从她卵巢中取的卵),也可以是“继母”(不是她本人的卵子),也就是说母体所养育的胚胎并非亲子。
以上讲的当然只是目前动物中的情况。由于对动物细胞的处理和对人细胞的处理在技术上是基本相同的,可以想象,人类的单亲育儿也是可以做得到的。然而,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又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样的个体是否是在性格、行为等方面都是个“怪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是否将有极大的改变?⋯⋯当然,所有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在研究单亲育儿的同时应密切注意与慎重考虑的问题。相信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可以防止单亲育儿中一系列弊端的发生,同时涌现出大量高质量的单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