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老年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器官会出现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症状,这便是“老年病”。我国常见的老年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白内障等等。
- 高血压。血压是指推动血液在血管内行进的压力。一般是指上肢肱动脉测得的压力,在心室收缩时测得的压力为“收缩期血压”简称“收缩压”; 在心室舒张时测得的血压为“舒张期血压”,简称“舒张压”。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一般不超过 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在 90 毫米汞柱以下。因此,当一
个成年人收缩压持续在 140 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持续在 90 汞柱以上便称为“高血压”。目前医生们可以用药物来控制人的血压,但未能根治,科学家们目前提出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要做到更精细,要个体化,即对不同病人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不但要求降低血压,而且要求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器官病变。科学家们预期今后还可找出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从而可开展高血压病的基因治疗与更有针对性的一级预防。
-
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原来心脏要靠冠状动脉来供应营养与氧,如果冠状动脉发生一种称为粥样硬化的病变, 便会使冠状动脉血管腔阻塞,这样会造成心肌缺血与缺氧,于是引起病人剧烈的疼痛称“心绞痛”;有时病人会发生心肌梗塞,即心肌因缺血而坏死, 病人会骤然死亡,这称为“猝死”。目前医生们可用扩张血管药物、溶栓剂、抗凝剂等来治疗这些病变,但由于此病来得很快,有时还没有什么先兆症状, 有点防不胜防,因此死亡率与复发率都较高。科学家们提出要预防冠心病, 最主要的是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让粥样斑块在冠状动脉中形成,甚至促使已形成的斑块消退。但是,这是一项很难的工作,需要今后人们的刻苦研究。
-
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指的是脑血管意外,多由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出血。此外,也可由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血流缓慢而引起血栓形成,还可由心脏病引起脑栓塞。后两种讲得更具体一点是血管被堵住了,引起了脑缺血。卒中因脑部受血液循环障碍影响部位以及范围大小
而产生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常见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脑神经麻痹、语言障碍、视力损害、神志模糊、惊厥、昏迷等。由于卒中可由各种原因引起,所以治疗应针对病因,一般都要保持病人的安静、补充营养、预防感染和防止褥疮的形成。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往往能收到较好效果。今后对卒中要加强预防,主要地也还是要预防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此外,科学家们提出今后还要加强“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只要保持血管的正常,卒中发病率便可下降,同时还可因对血管有更充分地认识,而提高血管病的诊疗水平。
- 糖尿病。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便对这种疾病有所认识,在我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描述,那时称此病为“消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这是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其主要标志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即“高血糖”。其直接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 以及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此激素敏感性降低的原因。
在我们人体上腹部、紧靠胃与小肠的地方有一个器官叫胰脏,它内部有特殊的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通过肝脏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然而由于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的原因使人体胰岛素或者分泌不足了,或者肝细胞对它不起作用了,这样都可引起血糖升高。病人有“三多”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另外,还有疲乏、消瘦等表现。此外病人还易并发肺结核、疖痈等。到了后期患者还可并发肾脏损伤、动脉硬化、白内障(眼睛内晶体混浊)等。现代研究还证明,糖尿病可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种:胰岛素依赖型的发病与遗传、免疫异常有关;非胰岛素依赖型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然而对其中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科学家们提出今后一方面要开展胰岛移植等治疗研究;一方面还要以分子水平来探讨糖尿病发病机理,尤其是要找出糖尿病相关基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 慢性支气管炎。无论在农村,还是大城市,在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中有不少一部分人经常咳嗽、咳痰,甚至终日气喘嘘嘘,如果稍稍运动一下更是上气不接下气。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患了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人们常俗称它为“老慢支”。
“老慢支”多与长期吸烟、反复感染(如受凉后感冒、上呼吸道炎症)、空气污染刺激,或因对气候变化不适应,或个人的过敏体质(即对某些物质, 如尘埃、花粉、某些病原体、化学物质特别地敏感)以及个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
医生们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除了要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外,一般都要给病人进行胸部 X 线检查。此时可见到患者的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表明病人支气管管壁增厚,以及肺部有炎症及纤维化形成。
正如其他慢性病一样,“老慢支”较难彻底治愈,少数病人还会并发肺气肿或肺心病,对生命有一定的威胁。为此要预防“老慢支”,首先是戒烟; 其次要预防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另外,气候变化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如果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的话(医生可以帮你找出过敏因子,如某种花粉等),要尽量避免接触。由于该病在人群中,尤其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极高(分别为 3.82%及 15%),而目前的治疗方法很难使疾病“断根”,因此攻克“老慢支”仍是今后医学研究的一大任务。
- 老年性痴呆症。老年性痴呆症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病。65 岁以上的人中发病率较高,但也有极少数人 30 岁过后便发病的。病人的早期症状是记
忆障碍,刚做的事一回头便忘了,到后来甚至发展到上街后不认识回家的路, 只好让家人从某处将他领回来。此外,少数病人会出现反常行为,如不知垢洁,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病人会变得贪食、多疑、自私自利起来。最终少数病人会因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合并感染而去世。
目前医学家认识到老年性痴呆的产生与脑动脉硬化导致脑血流量下降有关。另外一部分病人则与某些特定基因发生突变有关。因此,今后也还须从阻止动脉硬化以及彻底阐明基因的改变、纠正基因的错误及其后果着手解决老年性痴呆的发病问题。
- 帕金森病。有些老年人当他们静坐的时候,手会不自主地不断发颤,或者头会不自觉地摇动。那是什么缘故呢?那是因为他们得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出了毛病,医学家们统计发现,在 50 岁以上的人
中,每 10 万人中有 500 人发病;到了 60 岁以上,则每 10 万人中有 1000 人发病,而且随着年龄再增高而升高。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由于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探索,现在已发现该病往往与一种载脂蛋白 E(APOE)有关,如果此基因出了毛病便会出现我们上述的症状。另外科学家们还注意到一种“老化相关酶”
——单胺氧化酶 B 与这种疾病的发生也有关系。那么是否还有别的基因改变与此病有关呢?医生们相信是有的,这便需要我们再努力去寻找。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体的骨骼是一种十分坚硬的组织。它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能,所以它可以维持人体体形数十年而很少变样。那么骨骼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本领呢?原来骨骼主要由骨细胞与骨基质两部分组成。骨基质中除有机成分外,有大量钙盐沉着,构成有相当密度的实体,而且骨骼为适应人体直立负荷,还以一种十分巧妙的方式排列,组成如钢筋支架那样的结构,因此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不幸的是,当人们进入老年,甚至中年以后,骨细胞逐渐退化,基质中钙成分降低,因此骨骼变得疏松脆弱起来。因此老年人有时一不小心摔到在地,不能像小孩或年青人立即爬起来,毫不介意,很可能他就发生骨折了, 这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与不便。虽然医生们经常提醒人们要补钙,服维生素 D(维生素 D 可以帮助钙的摄取与合成)等,但效果仍不是太好。
据科学家们统计,老年人中患骨质疏松症者几乎高达 60%,按此估算, 我国目前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下 3000 万。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体骨骼保持坚固的状态呢?科学家们认为一方面要从遗传学着手,一方面要研究维生素 D 与骨密度的关系,设法不让钙从骨基质中“流失”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们人体“钢筋铁架”固若金汤。
- 老年性白内障。人们能够看清物体,是由于我们有一双宝贵的眼睛。人的眼睛就如一台照相机,由一系列屈光系统组成,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就是晶体。这是一对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其形状及功能都如双凸镜,还可以调节厚度,使总屈光力增强看清物体。不幸的是,老年人的这种调节力下降,尤其到了 50 岁以后,晶体往往因蛋白质变性而逐渐混浊,而且失去弹性,这就是老年性白内障。
患白内障的人往往有进行性视力减退,有些病人还会出现固定不动的眼前黑点,或者单眼复视或多视(看不清物体是一个还是二个,甚至看作多个的现象)。当然到了后期患者视力明显下降,此时即使你将手指放在病人面前,他也看不清楚。
虽然老年性白内障是全身老化表现之一,但医生们发现它可能与遗传、紫外线、某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营养等因素有关。白内障治疗多以手术摘除,再置入人工晶体,或手术后配带适度的凸球镜片(或角膜接触镜)以矫正视力。由于这种手术一定要待到白内障发展到易于操作的成熟期才可摘除,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病人都会处于视力不佳的苦恼之中,为此未来的医学家们应当研究如何阻止白内障的发生,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老年人的视力衰退问题,使他们能与青少年一样享受更多的生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