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今日的特种部队

  1. 特种部队的发展沿革

战争的形态通常随着科技与武器进步而有所转变,本文中所介绍的是二次大战之后特种部队的发展状况,及配合现代武器与装备所发展的特种战术;而 1937 年以前之所谓特种作战则不在本文所述之列。

关于现代战争形态之下的特种作战到底源自何时,众说纷纭。美国方面认为其水中爆破大队(UDT)算得上是“特战”的始祖;但英国人认为他们的特种空勤队(SAS)与特种小艇队(SBS)才够资格算是鼻祖;法国人则坚持认为德国占领期间,法国地下游击队的表现对特种作战而言才够资格称为滥觞;俄国人则说哈萨克骑兵队的表现更是当之无愧⋯⋯笔者个人则认为二战时期德国的伞兵部队可被视为早期特战部队的代表。

在 1939 年 9 月 17 日的入侵波兰的行动中,受过严格训练的德国伞兵第7 师从天而降,配合着 JU—87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与德国坦克的陆空立体攻击。德国伞兵依事先分配的任务区,带着各种特别的装备,建立空桥堡,占领交通枢纽与指挥管制中心,有效且愉速地中断、瓦解波兰部队的反抗,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军事史上不可思议的成就。

一般都认为其中的成功之道在于德国参谋本部事前周密的计划,伞兵部队扎实的训练,以及针对此次作战所设计的各式特种装备——例如由一次大战期间用于在铁丝蛇笼中炸出一条通道的炸药条改良而成的爆破包、可折叠组成的梯子、可空投的机动车辆与支援火力等特种装备;更重要的是,在行动开始前,德国人已就此次入侵波兰行动中伞兵部队所须占领的目标、建筑物、地形及可能遭遇的种种情况等,进行了完整的沙盘推演与实战演练,并就实战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订出种种有针对性的方案。因此,在实际的作战行动中,德国伞兵的伤亡常常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轴心国战败后,德国参谋本部与伞兵部队不复存在,与特种作战相关的战术、装备、观念的发展亦随之停顿,而大战后在各国军队的复员与大众普遍反战的心态下,维持一支昂贵的特种部队似乎并不划算,特种作战的发展因之停滞了一段时间。

冷战时期的到来及全球各地的纷争不断,战事连连,使得各国若以战后的部队形态、人员、装备来应付这些冲突,常有捉襟见肘的窘境;而编制小、机动性高、人员运作灵活与高战斗力的特种部队便成了最佳选择。各国因此开始有系统地发展各自的特种部队。

这些部队或是延续大战期间所累积的则加以扩展的原有部队,例如美军的 UDT、空降师、陆战队,英军的 SAS、SBS、沙漠之鼠、廓尔喀部队,法国的殖民地部队(外籍兵团的前身)等;也有为适应新形势而成立的新部队及各种半常态的临时性编组。

在此阶段,各国的特种部队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特战亦呈现多头马车式的单线发展。

到了 70 年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跨国性的劫机、绑架与汽车炸弹等恐

怖活动迫使各国之间开始联手行动,各国军、警也开始进行装备、技术与观念的交流,特战的发开始呈现连线式发展的模式;而在 80 年代以后,电脑、通讯与交通装备的普及化,使快速部署部队的观念得以盛行,特战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且已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所接受。

1944 年美军水中爆破大队(成立于 1942 年,于 1962 年改组为现今的“海豹”特遣队)的成员也许只是一个身强力壮、具备一般战斗技能、懂爆破的潜水员,但今天的“海豹”队不但要是一个三栖作战的高手,精通各种渗透、侦察技巧,同时也要是一个野外求生、丛林、极地、沙漠与城镇地区的战术专家,对于反劫机、人质救援、炸弹和地雷的侦测与布放等反恐怖战斗技巧更要精练娴熟。

他们必须掌握战场序列、无线电通信程序、密码、敌我形势与各种作战情报,以及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PS)、卫星通讯器材、激光测距与标定器等各种科技装备的操作,还要有在各种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作战形态的判断能力。

现今,对特战队员的要求愈来愈高,培养也愈来愈不容易,因此本文尽可能地把一个完整的特战队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有关常识作一系统的介绍。

  1. 特种部队的装备

一般而言,特战队员所执行的任务与普通部队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大部分普通部队所使用的制式装备,大都无法满足特战部队的任务需求。因此,特战部队除了制式装备外,还配备有特别装备,这些装备有些是

以现有装备加以改良的,也有针对特战任务而特别设计的,最常见的则是特战队员针对现有装备与任务需求,以手工方法加工为适合自己专用的装备。

这些特战装备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特种部队的任务出勤区相当广泛,为配合各种不同地貌、背景与色系, 特种部队配发的服装通常不只一套。一般而言,通常都应至少配发该国制式迷彩服与一套深色战斗服,因为不论是哪一国的特种部队,夜间渗透与作战都是训练中的重点,深色战斗服即为此而配发。

在颜色上各国观点略有不同,德国 GSG—9 偏向墨绿色系,而 BLUE Team 则侧重深蓝色系,而最受欢迎的当然还是黑色系,但执行夜间任务也并非只着深色服装不可,沙漠、雪地与平坦地区所使用的夜间迷彩就是以浅色系为主。

另外,夜视镜、热像仪的进步和普及化,更使服装的伪装要求从单纯迷惑人类的眼睛,进展到欺骗电子仪器,迷彩战斗服从原本单纯的色块配置, 到抗红外线合成技术的整合,其原始的目的不变,功能却大不相同了。

  1. 个人负载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人员身上的负荷与战力的表现,就已广受专家的讨论。而二次大战期间全自动武器的普及化,使弹药的携带与士兵体能负荷的天平开始出现倾斜。同时期虽也发展出 X 带与 H 带等各式各样的负重背带,但仅是将当初散装的弹药装入弹匣后,放入原先的弹药带与携行盒内,手榴弹、刺刀等装备则另外附挂于武装带上,行动时碰碰撞撞地颇不方便,也制造出许多声响而无法隐密行动,而且这些外挂的装备在某些情况

下甚至会伤害到携带者自身。

与此同时,士兵的负截与个人防护也愈来愈受重视,防弹背心与新式防弹头盔的研发,成了多国的当务之急,例如以色列陆军在多次战役中发现, 在原有的武装带外加穿防弹背心后,会造成士兵在更换匣或取用武装带上装备的不便,而由此造成的数秒延误,极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判决,于是以色列部队直接将弹匣袋与 ALICE 夹扣直缝于防弹背心外,士兵穿上防弹背心的同时也完成了武装准备,另在其他装备的搭配上也作了一些调整,使所有的以色列士兵都能以防弹背心作为最基本的穿着,以尽可能地防止战斗人员这项珍贵资产的损失。

而德国人则是以加宽肩的设计来减轻腰、背的负担;瑞士的作法则是直接在战斗服上缝了许多小口袋;大小则恰巧可放入弹匣、无线电、手榴弹等战斗用品;但除此之外,各国士兵的负载大部分仍是以负重背带(X、H、Y 带)与 S 腰带作为个人基本的战斗配备,而其上则依任务性质配备不同的附加袋,如弹包、枪套、水壶、刺刀等,然后加上一个提供生活上所需装备的大背包(内装换洗衣物、睡袋、口粮、备份弹药与零件等),再加上个人武器,便是单兵最基本的战斗配备了。

但对特种部队而言,制式的个人配备仅可满足部分任务需求,于是就开始有了特种装备的发展。以美军配备的为例,就可分通用与专用两个不同系统的发展模式。以通用模式来说,基本上此种模式是将现用的装备作模组化的设计与组合,使其可依不同需求作弹性调整。

再来谈专用系统。特种部队的任务经常是前所未有的独特任务,行动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配备更是一般部队所没有的。因此,针对任务的性质所开发的所有装备都算是专用系统,如各特种部队使用的战术背心即为一例。由于现代战场上火力需求的增加,导致弹药的携行量不减反增,士兵们除了自身武器的弹药外,还必须分摊火力支援武器的弹药(如机枪弹药),另外像各种用途的手榴弹(人员杀伤、闪光震撼、白磷燃烧、烟雾、催泪瓦斯)、炸药块(包)、起爆线、雷管、引爆器、绳索、抓锚钩等各种必备的武器与装备,更使士兵的战斗负荷愈来愈重,若加上背包与支援 1 名士兵一周战场生活的装备总重几乎达体重的 3/4。在如此的负荷下,士兵根本不可能灵活地运动,而机动性一直是特种部队的生存要素,特别是在敌后或是机动载具无法支援的地区。而传统的以 Y、H 带搭配 S 腰带与各式附加包的作法不但负载有限,效率不高,且对人的行动有碍,于是多用途战术背心的出现就成了必然的事。

大部分战术背心都缝置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口袋,供使用者放弹药与其他相关的战斗用品。早期的战术背心只是将飞行员求生背心上的口袋加以改良而成,但到了越战中期,在海豹小组的大量使用下,原先的手工改制品已显功能不足,于是出现了完全针对越战而设计的战术背心。但早期的战术背心都只是针对弹药与次武装的携带而设计的,其他相关的装备并未被列入考虑范围之内,而后期的设计则针对各种不同的用途,开发出各种用途的附加包, 以魔鬼毡与龟形扣加以固定,可依每次任务不同进行调配。而战术背心也开始与防弹背心、垂降背心及负重背包底垫等系统融合,其用途与面貌呈现出多样化、随机组合的模式。但由于制作成本高昂,战术背心仍然只是特战部队的专用品。

除了战术背心外,特种背包、垂挂带、战术枪背带、特种装备携行袋等

装备,也都是属于特种部队专用的一般性装备。由于其种类繁多,无法一一列举。

这些装备除因任务需求不同而不配发一般部队外,另一个因素则是价格的问题。这些特别装备的价格,通常也特别地令人印象深刻,1 件战术背心与 S 腰带的主要用途相同,但价格却可能超过后者数倍。同样的,特种部队爱用的 MP5 冲锋枪,其价格可买下 3 把 M16 步枪有余,而其特制的战斗服、多用途战斗靴等装备,也都是高价的特级品。以美国海豹部队所配备的战斗刀为例,可能是钛合金制的防磁刀,也可能是超硬度的特种合金刀,甚至可能是陶瓷刀,这些不具磁性的高级刀具在任务的执行上有其必要性,但价格却是十数把甚至数十把一般潜水刀和总和;海豹 6 队所使用绳梯的绳钩是以钛合金制成,而其价格却与一张纽约至伦敦的协和客机的机票差不多,至于其他精密高科技装备的价格更是不在话下。

  1. 单位装备

除基本的个人装备、近距通信装备与小型的火力支援武器外,执行任务所需的其他相关装备的分配与携带,多年来也一直困扰着各级指挥官,通讯装备即是一例。不过随着电脑、光纤、激光与卫星科技的进步,现今所使用的卫星通讯器材在体积、耐用性、保密性、操作等多项性能上都很令人满意。而 40mm 榴弹机枪、班排用机枪与各种小型的火箭、制导导弹等高杀伤力的支援装备,也因科技与材料工程的进步随之呈现小型化与轻型化。以同样体积与重量的武器弹药来说,60mm 迫击炮也许只能提供不足 10 分钟的火力支援, 但精确制导武器却可能获得与数辆装甲战车或数架直升机相等的可观战绩。

而通信的发展与空投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动载具的问题大幅简化,直升机、潜艇与高性能越野车辆的动用,更使特种部队的机动性大幅增加,也正因精确制导与准确轰炸技术的提高,现今的特种部队已甚少执行炸毁大型目标的任务,而其他需大型工具或器材方能达到的任务,也尽量改由高科技的作战装备执行,以避免损失训练不易的特战人员。现今的特种部队大多被用于执行低强度冲突的突发事件,或于敌后执行侦察任务。作战单位共用的大型装备或是拆成数个部分交众人携带,或是轻量化到可由个人携带,但无论如何,大型装备的携带问题在特种部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