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生主要成就

1873 年,在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的指导下,发现了丙酸的有机合成新方法。1874 年,在乌特勒克大学穆尔德教授的指导下,以《对于氰醋酸和丙二酸性质的新认识》论文获博士学位。同年,又发表了《论原子在空间的排列》论文,提出了不对称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构型理论,为建立一个新学科——立体化学奠定了基础。1875 年又发表了《发展三维化学结构新认识》论文。传统分子结构理论认为分子结构是平面的,但无法解释已发现的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他认为研究有机化合物分子不能仅限于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和之间关系等平面几何结构的问题,还应了解分子的空间几何结构问题。结构相同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由于空间立体几何位置的差别,会构成许多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他运用碳正四面体构型的概念,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878 年,又确定了氮的立体化学理论。

1880 年,对气体定律和稀溶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884 年出版了《化学动力学研究》一书,这标志着进入物理化学的新领域。他阐述了有关化学反应速度的原理,和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把热力学应用到化学上,提出了化学动力学的许多重要定律,如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提高 10 度,化学反应速度将增加一倍。1886 年又发表了使他荣获诺贝尔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

《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论文,建立了化学平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用提高温度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可以使化学反应物增加生成率。当有些化学物质在高温中被氧化、挥发,或发生不需要的副反应时,又可用加大压力的方法,使化学反应按人们的要求的方向进行。他建立的化学平衡理论,很快应用于化工生产中,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1887 年发表了《在溶液和气体的类比中看渗透压的作用》,对几年来进行渗透压研究做出了概括性的论述,发现了渗透压的规律。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中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研究,从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他不仅在研究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而且对科学的思维方法也颇有研究。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时,曾作过题为《科学想象力》的讲演,他认为科学的想象力是在科学实践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优秀科学家所应具备的优良素质。

由于他在建立化学平衡理论中,以及在立体化学、化学动力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1901 年他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

范霍夫所获奖励及荣誉颇多。1893 年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戴维奖章。

1911 年获普鲁士科学院授予的赫姆霍尔兹奖章。1901 年被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3 年被维多利亚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8 年被海德堡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范霍夫一生著作颇丰。1874 年出版《对于氰醋酸和丙二酸性质的新认识》;1878 年出版《有机化学概论》;1884 年出版《化学动力学概论》;1885 年出版《化学平衡定律》;1886 年出版《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1887 年出版《稀释溶液理论基础》和《在溶液和气体的类比中看渗透压的作用》;1891 年出版《空间化学》;1898 年出版《论原子在空间的排列》;1899 年出版《现代溶液理论》;1900 年前后发表了《理论和物理化学讲座》;1901 年出版《立体化学基础》;1903 年出版《在科学应用中的物理化学》。

范霍夫的逝世是化学界的一大损失,是荷兰科学界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