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
1.信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培养守信用的做人习惯
一位中国留学生从德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雄心勃勃地在德国找起了工作,他本来自信十足,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一定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他却接二连三地碰壁,每次都是把简历递上去就没了回音。一次,他参加某大公司的面试,连和老总面谈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踢出局,他生气地大喊:“你们这是种族歧视!”见状,面试的组织者连忙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客气地说:“先生,请您不要激动!您先看一下这个,就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安排你面试了厂说完,递给留学生一份材料,原来是这名留学生在德国三次逃票被抓的记录。留学生不服气地说:“难道就为了逃几次票,你们就不愿意用我?”负责人严肃地回答:“先生,德国的检票抽查率是万分之三,而您竟然三次被发现逃票。因此我们不能相信你,你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不守信用的习惯,使这名留学生根本无法在德国立足,因为失去了信誉,他也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守信用,信用是你成功的基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何时候都坚持守信、遵约的美德。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因此,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么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之道,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一个守信用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不守信用的人只能处处受到人们的鄙弃,守信用的习惯,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是否守信用对事业成败也有巨大影响,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1835年,摩根先生还是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成为股东,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希望获得收益的情况。
当时,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却认为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妇孺皆知。
虽然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却面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出乎意料的是,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许多年后,一位名叫摩根的人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信誉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青年人做人做事也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就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
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
孔子说:“信近于义,方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诚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习惯视点
信用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一个人如果养成守信用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他说的话就有分量,遇到困难别人就乐于帮他。总之,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拥有信用的人就拥有光明的前途。
2.当心祸从口出——战胜不知轻重的说话习惯
某大学同住一个宿舍的两名大学生,一个性格暴躁,说一不二,言必压人一头;一个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当后者不幸患上较轻的皮肤病时,同学们纷纷关心他、照顾他,而那个性格暴躁的同学却扬言把他撵出这个宿舍,以免传染。这话严重地伤害了患病同学的自尊心,后来,他们又因吃饭问题发生争吵,那位性格暴躁的同学本来没理,却蛮横地叫喊:“你得给我跪下求饶,否则,你在这寝室住一天,我就欺负你一天!”骂完后,他没事一般地去休息了。那位性格内向的同学,被劝到别的寝室住了一宿。古人说:“刀疮易受,恶语难消。”这位被骂的同学心境难平,他从别处借来一把锤子,又从实验室偷出一瓶硫酸。在一天深夜,趁那位出口伤人的同学熟睡之际,向他的脸上泼撒硫酸,又用锤子向他头部猛击十多下,将他打死,自己也被法律判处了死刑。两个不满20岁入学才一年的大学生,就这样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被杀的那个大学生能够忍住自己的恶语,那么这个悲剧也就不会出现了。古人认为,君子应忍言慎语,又说:“多言取厌、轻言取侮。”这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祸从口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纠正自己不知轻重的说话习惯,免得因一言之失,惹来祸端。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语言可以带来尊荣,也能招来祸患和耻辱。
春秋时,宋军与鲁军战于乘丘。鲁侯用箭射伤了将军宋万,并活捉了他。宋国后来通过外交手段要回了宋万。宋公挖苦宋万说:“我原来是很尊敬你的,可是你却成了鲁国的囚徒,我今后不再尊敬你了。”宋万听后怀恨在心,于第二年寻机杀死了宋公。宋公逞一时之兴,随意挖苦人,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上有许多言多致祸的事例。比如,汉将李陵孤军深入匈奴之地,陷入重重包围,终因矢尽粮绝而被迫投降。消息传到汉朝朝廷,大臣恐惧,汉武帝也食不甘味。司马迁在武帝召问时,直陈己见,替李陵辩护,想以此使武帝宽心,不料却触怒了武帝,认为他是诋毁当时作为主将的李广利(武帝宠妃之兄),将他下狱。不久,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只因多言而铸成终生耻辱。
由宋公和司马迁等人的言多必失,我们可以看出言语关系到个人的荣辱、事情的成败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我们应忍言慎语。
对你的敌人要言语小心,这是基于谨慎的原则;对于其他人要言语小心,这是为了尊严的缘故。一句话出口容易,但却从来没有可能将它收回去。谈话时就好像在立遗嘱:言语越少,纠纷越少。在不得要领的事情方面,讲话也要像面临较重要的事情一样。
说话不知轻重的人,另一个毛病就是喜欢随便说话,无论是不是该说的张嘴就来。事实上,不是什么话都可以对人言,说话之前,心里要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伤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被削弱了。
杜建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终于没有被重用。杜建和同事丁涛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丁涛在宿舍里共饮。俩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酒已微醉的杜建向丁涛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广州。不管咋说,现在咱得珍隋,得给公司好好干。”
杜建在公司三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丁涛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丁涛为业务部副经理,杜建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岗位。
事后,杜建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丁涛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丁涛便找到总经理,向总经理谈了杜建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像,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
知道真相后,杜建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
故事中的杜建说话就有点太不知轻重了,既然秘密是自己的,那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了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辩。
习惯视点
孔子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生活得安宁愉快,就要忍言慎语,以言取祸的例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所以习惯于说话不知轻重的人,一定要引以为戒,时时慎言,以免招惹是非。
3.忍让一时风平浪静——培养忍让宽容的做人习惯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红头发的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乘务员看到了,并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那位乘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乘务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乘务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乘务员不简单,真能忍,不声不响就把浑小子治服了。
这位女乘务员面对辱骂,既没有争辩,也没有与之对骂,而是忍下了一时之气,主动退让一步。这种退让使她取得了道德上、人格上的胜利,同时给了那个男青年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这种忍让宽容的习惯,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祸招,若能忍住心头急,事后方知忍字高。
某女士在家排行老大,那时家境艰难,父母忙于上班养家,照顾两个弟弟洗衣做饭等管家的事早早就落在她的头上。弟弟怕她,父母疼她。因此她养成了能吃苦受累不能忍气受气的个性。后来参军,在部队严格纪律的约束下,部队的一些要求,她虽然行动上执行了,可心中却不服气,常常牢骚满腹。而她的真正成熟进步是从学习忍耐开始的。她当的是通讯兵,搞长途话务,记得刚上机时,负责培训的是一位连里比较厉害的老兵。有一次,用户要下面部队的一个分站,她拿着塞线不知往哪条线路上插,正犹豫着,那位老兵一把将她的手打下,说:“你别拿着我的塞头巡逻了。”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个气,当时她脑袋轰的一热,血往脸上涌,泪水在眼窝里转,真想摘下话筒跑掉,或者和老共大吵一架。可是一刹那间,她忍住了。想起平时领导常说三尺机台就是战场,要是跑掉不就等于在战场上开小差了吗?所以她一边忍着气抹着泪,一边认真看老兵操作。下班后又帮着老兵整理话单,打扫机房,这时心情已经好多了;而老兵也觉得有些过火,主动过来手把手地教她。两人以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忍让是个好习惯,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忍让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养成宽容忍让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威廉·麦金莱刚任美国第25任总统时,指派某人做税务部长。当时有许多政客反对此人,他们派代表前往总统府,要求麦金莱说明委任此人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位身体矮小的国会议员,他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开口就把总统大骂一番。麦金莱却不吭一声,任凭他声嘶力竭地骂着,最后才极和气地说:“你讲完了,怒气应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力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
这几句话说得那位议员羞惭万分,但总统不等他表示歉意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其实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真相的人都会大怒。”接着,他便把理由一一解释清楚。
其实不等麦金莱解释,那位议员已被他折服,他心里懊悔自己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来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因此,当他回去向同伴们汇报时,只是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部解释,但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的选择并没有错。”
“忍”不但使麦金莱的解释获得好的效果,而且使那位议员从此悔悟,以后永远不再做出令人难堪的举动。别人故意用种种奸计使你大发脾气,你一气之下,就会做了不理智的事情,这样无疑是自讨苦吃。
不仅如此,有的时候与我们敌对的人还会故意发起挑衅,如果不冷静地忍让的话,我们就会陷入窘境。
三国时,魏将司马懿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时,他料定蜀军粮草匮乏,不利久战,因此坚壁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使激将法,派人将妇女的头饰和衣服送给司马懿,讽刺他缩头藏尾,如妇人所为。
魏军将领见此羞辱勃然大怒,争先请战。司马懿却欣然接受,为安抚士气,继续以坚壁不战的战略疲惫对方,司马懿故意上奏请示魏主晓谕攻守对策。
如此书信往返,又消耗了一段时间,司马懿终于以固守之策逼退无法僵持待战的蜀军。
现实生活中,让人生气令人发怒的事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冷静的人,为了更好地、安宁地生活和工作,理智地处理各种不愉快,就需要培养自己忍让的习惯,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如对方是你的对手、仇人,有意气你、激你,你不忍气制怒保持头脑清醒,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中了人家的计,落个死比鸿毛还轻的下场,如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例。所以孔子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言外之意即因一时气愤不过,就胡作非为起来,这样做显然是很愚蠢的。
习惯视点
忍就是在压抑人性本身的快乐,所以要养成忍让宽容的习惯可能是很困难的。但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会收获很多,成功往往就是在宽容忍让之后,才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我们最初的梦想。
4.赞美百句不嫌多——养成赞美别人的社交习惯
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小田和小雪素来不和,小田觉得小雪是在故意刁难自己,见了自己不是冷冰冰的就是阴阳怪气的。小田想,这样的人就是再聪明能干,也没人愿意理她。
有一天,小田忍无可忍地对另一个同事琪琪说:“你去告诉小雪一声,我真受不了她,请她改改她的坏脾气,否则没有人会愿意理她的。”从那以后,小雪遇到小田时,果然是既和气又有礼,不但不再说冷冰冰的刻薄话,反而有时还称赞小田。小田向琪琪表示谢意,并惊奇地追问她是怎么混的。琪琪笑着跟小田说:“我对她说:‘有那么多人称赞你,尤其是小田,说你又聪明、又大方、人也温柔善良。’仅此而已。”
一句简单的赞美,就轻易地化解了两个女孩子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赞美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自己赞美别人的习惯,那我们在社交中一定会更受欢迎。
喜欢得到他人的赞美,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他人赞美自己,就是自己对此过于吝啬,对其他人一直没有这种习惯,没有意识到“赞美”二字的魔力——这两个字不但让别人高兴,也让自己获得了无数的友谊和帮助——好像大家受了他的赞美,都对他有亏欠似的!
其实,不仅成人需要赞美,小孩子也需要大人的赞美,不信你向一位小女孩称赞她长得漂亮可爱,或是她的洋娃娃很好看,看看她的反应如何?你也称赞一位小男孩,说他长得很帅,说他的玩具枪好厉害,看看他高不高兴?
成人看似心智成熟,其实需要赞美的心理并未消失,所以女孩子买了新衣服,总要问问女伴“好不好看”。如果说好看,她便乐了。男人呢?如果说一位年轻人长得又帅又酷,他保准高兴;对中年人说他性格有味道,他也一定开怀!
既然赞美这么有魔力,我们就应该多去运用它,这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有帮助。
纽约卢瓦公司的管理人达诺·马克马亨先生叙述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经过是这样的:
“有次我帮一位著名的鉴赏家做庭园设计,这位主人走出来交待—番,提示我他想在哪里种杜鹃花和一片石榴。
“我说道:‘先生,我知道您有个养狗的癖好,听说你养的漂亮狗每年都能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展览里,拿到好几个蓝带奖。’
“这个小小的称赞却引起了不小的效果。
“鉴赏家回答说:‘是的,我从养狗中获得了不少乐趣,你想不想看看它们?’
“他用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领我参观了各类狗和所得的奖品,还为我说明血统如何影响狗的智慧和外貌。
“接着,他转身问我:‘你有没有小孩?’
“我回答说:‘有的,我有个儿子。’
“‘啊,他想不想要只小狗呢?’他问道。
“‘当然啊,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那么,我要送给他一只。’鉴赏家宣称。
“后来,他告诉我怎么养小狗,大概怕我记不下来,又进屋打了一份血统普系和饲养说明给我。
“他不仅能送我一只价值好几百元的小狗,并能在百忙中拨给我一小时零十五分钟的时间,这完全是出于我衷心地赞美他的癖好和成就的缘故。”
赞美别人虽然是个好习惯,但在赞美别人时也要注意一下技巧,免得一不小心弄巧成拙。
某公司有位A小姐,她不但长得漂亮,嘴巴也很甜。她的上司是个很优雅的女士,很会搭配衣服,稍一动手就变出很多看似一套套的新衣服。而那位甜嘴巴的小姐却成为了这位上司的苦恼。因为,每天早上一到公司,对方那种令人不舒服的赞美就涌入耳中,“哇!好漂亮啊,经理!又买新衣服了对不对?颜色好漂亮喔,穿在您身上就是不一样。”隔天一见面,又来了:“看看看,又一套了,很贵喔,也是新的吧,我就缺这个本事,不像您如此会打扮。”不仅如此,她还习惯当着客户“赞美”上司,说辞几乎都是:“在我们经理英明的领导之下,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好多人都问我跟我们经理多久了,其实也没多久,但是大人大度,肯教我嘛,对不对?”
后来,上司终于被她过分的“赞美”和不诚的眼神弄烦了,把她调去管理资料,眼不见为净。A小姐的赞美就很有问题,给人感觉太做作,老套又没有赞美到点上,因而不但没获得经理青睐,反而被调得远远的。
赞美要自然、顺势。不必刻意为之,过于刻意会显得“另有所图”,可能对方不领情,反而弄巧成拙。此外,也不必用大嗓门赞美,这反而变成酸葡萄,有挖苦的味道了!最好是私下向对方表明你的看法,这种表示方法也比较容易造成双方情感的共鸣。
赞美要看对象。对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你就要赞美她的打扮;有小孩的母亲,最好赞美她的小孩,“慈母眼中无丑儿”,赞美她的小孩“聪明可爱”准没错;工作型的女孩子除了外表之外,也可赞美她的工作绩效;至于男人,最好从工作下手,你可称赞他的脑力、耐力,当然如果他已成婚,也可赞美他的妻子、小孩。
用词不要太肉麻。能适当地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宜太夸张,太夸张也会让人感到是一种挖苦。一般来说,“不错”、“很好”、“我喜欢”之类的用词就够了!
习惯视点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是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已成为衡量一个人交际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因此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适度赞美别人的习惯,也往往决定了他能否能建立一个成功的交际关系网。
5.努力改变讲粗话的不良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随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一个人一旦沾上了讲粗话的习惯,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还不知道。
习惯是长期条件反射累积的结果,因此要改变一种习惯,就需要中止原有的条件反射,努力建立新的语言习惯。不少人有讲粗话的不良习惯,要改变这种习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要认识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不文明的表现,从思想上强化克服这种习惯的动机。生活表明,动机越强烈,行动的决心越大,效果一般也越明显。
②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可以通过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讲话前提醒自己等方法,改变原有的条件反射。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③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克服当然也要积以时日,不大可能在一二天内把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迅速改掉。有时,讲话中仍然漏出几句粗话,也是在所难免的。对此,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如果一下子要求把所有的粗话统统改掉,那也不是容易的事。
④请别人督促。由于有时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请别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督促还有另一层心理意义:即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气氛,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
⑤要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是一个人文明修养的表现,它表现在行为上和语言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久而久之,就会杜绝口头语的散漫粗俗,从而将文明的语言表现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6.注意社交中的形象
——抛弃不注意形象的社交习惯在火车上,一个男子光着脚横躺在三人的座椅上,对座没人时,他偶尔还会把双脚搭在中间的小桌子上,不雅的行为令人侧目。事实上,他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一身名牌休闲装,戴着金丝边眼镜,手里捧着笔记本电脑,接电话彬彬有礼,声音适中。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在火车上跑玩时,差点碰翻了他的热咖啡,他连忙伸手去挡,自己的手烫红了,还温和地问小朋友有没有受伤……看得出来,他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有着良好的教养。这样一来,他不顾个人形象的行为就更让人费解了。难道他真不知道注意形象是基本的礼貌吗?!等他下了车以后周围的人普遍松了口气,两个年轻的女孩小声议论说:“这个人真不错,可惜是个‘榴莲男人’!”“什么叫‘榴莲男人’啊!”“外面臭里面香呗!有内涵没形象的男人!”
这个男人虽然有良好的品质,但却因为不注重形象而受到人们的排斥,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生活中,很多人都有不注意形象的坏习惯,他们衣着邋遢,举止粗鲁随便,因此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甚至因此而失去很多机会。
某市有家工厂,为了从德国引进一条生产先进无菌输液软管的流水线,做了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说服了对方,且德方代表也已来到中国,就差在合同上正式签字了。可是,就在步人签字会场的那一刹那,中方厂长突然咳嗽了一声,一口痰涌了上来。他环视了一下,一时没有找到痰盂,便随口把痰吐在了墙角,并小心翼翼地用鞋底蹭了蹭。那位严肃认真的德国人见此情景,不由得皱了皱眉。显然,厂长不注意形象的行为引起了他深深的忧虑:输液软管是专供病人输液用的,必须绝对无菌才能符合标准,可西装革履的中方厂长居然会随地吐痰,想必该厂工人的素质必定不高,如此生产出的输液软管,怎能保证绝对无菌?于是当即断然拒绝在合同上签字——中方将近一年的努力也在转瞬间前功尽弃!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杨珊和张雪是同一天来到这家著名广告公司应聘美编的,单从两个人的作品上看,技术水平不相上下。不过杨珊在思路方面略胜一筹,因为她在深圳做过2年这个行当,刚刚回到北方来,经验相对于才出校门的张雪自然要丰富一些。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参加试用,而且结果很明确,只能留下一个。
杨珊上班时间从来都是一身T恤短裤的打扮,光脚踩一双凉拖,也不顾电脑室的换鞋规定,屋里屋外就这一双鞋,还振振有词地说:“深圳那儿上班的人都这样,再说我这不是穿着拖鞋吗。”不管是在工作台前画图,还是在电脑前操作,只要活干得顺手,一高兴起来准把鞋踢飞。刚开始,同事们还把她的鞋藏起来,和她开玩笑,后来发现她根本不在乎,光着脚也到处乱跑。相反,张雪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点拘谨,穿着也像她的为人—,样总是一身淡雅的套装,她从来不用怪发型、亮眼妆来标榜自己是搞艺术的,只是在小饰物上展示出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审美观点来,说话温温柔柔的,很可爱。
有一天中午,电脑室的空气中忽然飘出腥臭味道,弄得一班人互相用猜疑的目光观察对方的脚,想弄清到底谁是“发源地”。后来,大家发现窗台下面有嗦嗦的。向声,原来那里放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有胆子大的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鲜。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杨珊身上,没想到这小妮子坦坦荡荡地说:“小题大作,原来你们是在找这个。嗨,这可怪不得我,这里的海鲜只能算是“海臭”,一点都不新鲜,简直比深圳的差远了。”这时张雪端过来一盆水:“杨珊姐,把海鲜放在水里吧,我帮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后你再装走。”杨珊一边红着脸,一边把袋子拎走了。
结果呢,试用期才进行了一个半月,杨珊背包走人,尽管她的方案比张雪做得要好,但是老板不想因为留下这样一个太不修边幅的人,而得罪一大批其他雇员。临走的时候,老板对杨珊说:“你的才气和个性都不能成为你搅扰别人心情的原因,也许你更适合一个人在家里成立工作室,但要在大公司里与人相处,衣着得体和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杨珊会失去这份工作,完全是由于她不注意形象的习惯造成的。很多时候,形象是一个人的门面,如果连自己的门面都不珍惜,那也就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习惯视点
社交无小事,社交中,个人形象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至关重要的。人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上,往往能检验出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和修养。因此,那些习惯于忽略个人形象的人,其实就是在自毁前程。
7.热情不能滥用——告别热情过度的社交习惯
A女士是个非常热情的人,谁有什么事只要说一声,她立刻就会赶去帮忙,她自己常说:“我嘛,别的不敢说,就是有个热心劲儿!”热情是一件好事,不过很多时候,她身边的人并不喜欢她的热情。东院的小吴已经年近30了,可是就是不找对象,A女士几次催小吴的妈妈说:“这孩子不错呀!怎么还不给介绍一个,别耽误了!”小吴的妈妈只是摇头叹气,说:“这事过段时间再说吧!”吴妈妈是摆明了让她别管,但热情的A女士却没弄懂人家的意思。她煞费苦心找了一大堆适龄女孩的照片,星期天一大早就赶到小吴家让他挑选。小吴的脸色很难看,勉强说:“请您带走吧!我不想交女朋友厂但A女士却执意让他选几个,最后惹得小吴大声嚷起来:“您有什么资格管我,马上出去,我家不欢迎你!”A女士灰溜溜地走了。事后才知道,小吴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友出车祸死了,他现在根本没心情交女朋友。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A女士也曾懊恼地说:“我怎么总是吃力不讨好呢?难道热心也有错吗?”
热心没错,可是对人热心过度了就是错。A女士总是热情无度,不会审时度势,结果她自认为是在热心做好事,但她周围的人却都大呼吃不消,看来过度热情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在与人交往时,一个冷冰冰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但是过度挥洒自己的热情也会惹人厌烦。
中国人天性热情,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于是,生活中很多人就养成了过度热情的习惯,总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挥洒自己的热情,这也实在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与中国人的热情不同,外国人大都强调个性独立。所以,如果你对他们过度关心,他们就不会认为你热情,而是干涉了他们的自由。
有一位英国女士在中国呆了三年,汉语说得不错。有一位中国朋友,热情邀请她去自家作客。却之不恭,英国女士也就答应了。进了门后,中国朋友又是拿水果又是倒茶的,并让自己的母亲陪客人聊天,她就进厨房炒菜上了。老太太也很热情,亲热地拉着手问:“姑娘,你多大了?”英国女士愣了一下,勉强回答说,自己生于上世纪70年代。老太太掐指一算,继续问:“那你30多了吧?结婚了吗?”这位女士面带不悦地回答:“没有!”老太太一拍巴掌“那哪行啊?!再不结婚就太晚了,赶紧找一个,咦?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啊!”英国女士再也坐不住了,她站起来胀红了脸说:“我的身体很健康,结不结婚我也有选择的自由,对不起,我还有事先走了,麻烦您转告您女儿吧!”说完就走了。老太太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这外国人脸怎么这么急呢!”
生活中,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人的热情大呼“吃不消”,他们认为过分的热情侵犯到了他们的隐私。所以如果和外国人交往的话,不妨谈谈天气美食,太过热情的关心就不必要了。
生活中因过分热情的习惯而引起的尴尬事也不少。
小赵中专毕业后被分到某机械厂当工人,在他实习的3个月里,带班师傅对他精心指导,关爱备至,等实习期结束后,为了感谢师傅的关爱,小赵一家就决定请师傅吃顿饭。一家5口和小赵师傅一起到了市里有名的楚天酒楼吃饭,吃得正热闹的时候,小赵发现师傅头上的帽子还没摘下来,就关心地说:“师傅,把帽子摘下来吧,这里很暖和呀!”师傅连忙摆手说:“不,不!我身体不好,还是戴着吧!”小赵急了:“那怎么行?不摘帽子,吃得满头大汗!待会儿出去风一吹就着凉了!”师傅还是坚决不肯摘帽,而他们这桌的喧哗也引得不少食客往这边看,小赵见师傅说什么也不肯摘帽就“腾”地站了起来,一下子把师傅的帽子摘了下来,然后他傻眼了,师傅的头发一半很浓密,一半却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根,原来师傅小时候头部被开水烫过,烫伤的那一半不长头发,因此才戴帽子遮掩。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小赵迅速又把帽子戴在了师傅头上,结果大家尴尬极了,没坐几分钟,师傅就称身体不适起身走了。
荷马曾说过:“催赶想多呆一会儿的客人和挽留告辞的客人,同样都是失礼的。”人想要做到好客有礼,就应该对临门的宾客表示欢迎,并在他起身告辞的时候将他送出家门。小赵却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过度热情,他把热闹的聚会变成了一场灾难。
习惯视点
人与人之间都有个交际距离,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养成热情过度的习惯,待人过于热情的人,实际上是在过于强硬地拉近双方的距离,这样做引起对方的不悦就是难免的了。
8.千万不要小瞧人——改正轻视别人的社交习惯
杨某是个很出色的业务员,口才特别好,一次在展销会上,他认识了—一个贸易公司的经理,他马上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展开了推销攻势。杨某详尽地介绍了自己厂剃须刀的功能特点,贸易公司经理听得直点头,可是杨某在这时却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贸易公司的职员来找经理说件事,可杨某竟然连声招呼都没跟对方打,只是冷淡地看了一眼。贸易公司的经理让杨某回去听信,两天之内给他答复。杨某自信满满地等着喜讯,没想对方打来电话,谢绝了他。原来杨某冷落的那个职员正是贸易公司的采购员,因为生气于杨某的小瞧人,当经理问他杨某厂子生产的剃须刀如何时,采购员就淡淡地说了句,“好是好,就是不耐用,容易坏。”经理听了这话就打消了批量购买的打算。而杨某始终也没弄明白问题出在哪儿。
杨某认为那个采购员只是个小职员、小人物,因而小看了他,结果人家一句话就让他的努力前功尽弃。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因此,在社交中,千万不要养成轻视别人的习惯,平等待人,他很可能会帮你一把;小瞧了他,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绊你一脚,甚至毁了你。
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愿意接近那些权势大,地位高的显赫人物,却不把小人物放在眼里,但事实上,能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的却常常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这同国君魏文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他最大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器重和尊敬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能的人。
当时,魏国有一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家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听说了他的才干之后,非常想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自到段干木家去拜访,段干木闻听文侯来了,赶忙翻墙跑了,魏文侯只得怏怏而回。以后他又接连几次去拜访,可段干木都不肯相见。但是,魏文侯不仅没有觉得他不可理喻,而是对他更加仰慕,每次乘车路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扶着马车的栏杆,伫立仰望,表示敬意。
左右的人对魏文侯的行为感到不解,说:“段干木也太不识抬举了,您几次访问他,他都避而不见,您还理他做什么呢?”魏文侯听了摇摇头说:“段干木先生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尊敬呢?”后来,魏文侯干脆不乘车马,不带随从,徒步走到段干木家里,这次终于见到了他。魏文侯恭恭敬敬地向段干木求教,段干木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替他出了不少好主意。
或许有人对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如此礼遇段干木这样的小人物的做法感到不解。事实上,这正是魏文侯招揽人才的明智之举。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的事传开之后,人们都知道魏文侯礼贤下士、器重人才。于是很多博学多才的政治家如翟璜、李悝,军事家吴起等先后来投奔魏文侯,帮助他治理国家,使魏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许多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表现为三种形式:对上级极为恭顺,以保其宠;对同僚排斥倾轧,以防争宠;对下属盛气凌人,以显其宠。这其实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这样一来势必树敌太多,使自己陷于孤立。殊不知小卒一旦过河得势,车马未必能挡。看似平凡的小人物往往具有大境界,与他们交往,可以助大人物成就大事,其作用伟人圣贤亦难匹敌。
所以,我们的交往,应该针对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对方的名声、职位、身份、地位而异,我们看重的不能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人品,他的内在潜能,一旦与这样的人结成人缘,或者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在彷徨迷路时得到指点;或者成为你的挚友,可以共享欢乐,分担忧愁;或者在你最孤立无援时得到一臂之助。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特长,说不定你的弱项正是他们的强项,说不定关键时刻给你帮助最大的是平时最不起眼的朋友。不要轻视一个人的职业,每一份存在的职业都有它的作用。整个社会是一台庞大的机器,那么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职业就是一枚小螺丝钉,一旦缺少的话,机器迟早会出现故障。你的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细小的工作,你吃的每——口饭,你穿的每一件衣服,可以说你的一切的一切,都凝聚着无数人无法计量的细微的工作。
习惯视点
轻视别人的习惯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你的生活和事业也会产生危害。当你轻视别人的时候,别人同样会轻视你。而且在被你轻视的人中,极有可能出现日后决定你命运的关键性人物。所以请克服轻视别人的习惯,尊重和善待每一位你接触到的人。
9.别让猜疑毁了友谊——克服好猜疑的社交习惯
有两个女孩是关系特别好的知己、“死党”,大学毕业后,她们又进了同一家公司上班。有一次,A小姐因加班晚回来了一会儿,等她进到房间时正碰见B小姐陪自己的男朋友聊天说笑,见到A小姐回来了,B小姐就冲他们笑笑,然后回自己房间去了。A小姐明知道不应该,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想:“他们聊什么了,怎么那么开心?以前她还夸过我朋友几次呢!难道——”A小姐不愿再想下去子,但此后却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B小姐了。一段时间后,A小姐觉得B小姐好像在故意疏远自己,有时看她好像和同事说什么,但她一走近,B小姐就不再说话了,自己的男朋友也是神神秘秘的,她越想越觉得可疑。A小姐的生日到了,男朋友打电话说要出差不能陪她,B小姐则表示自己要回家陪妈妈,A小姐只好自己一个人逛街去了。但等她回到合租房时,却听到里面有说笑的声音,A小姐打开门就冲了进去,还没等惊愕的B小姐和男友回过神来,就给了B小姐一巴掌,随后对两人破口大骂。B小姐哭着冲出去了。她的男友气愤地捧出蛋糕和礼物,原来两人不过是想给她一个生日的惊喜!蛋糕摔坏了,男友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生气了!A小姐真是恨死自己了!如果不是对朋友疑神疑鬼的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A小姐的猜疑毁了一段珍贵的友谊,猜疑往往会阻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猜疑的习惯,对人多一点信任,这样人际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有两个朋友合伙办公司。甲负责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乙负责产品的业务推广。开始,两人配合的还算密切,公司的效益也算显著,但过了不久,甲开始怀疑乙做销售时吃回扣,他把道听途说的关于吃回扣的传闻当成了真实情况,对乙越来越不满了。乙在觉察到甲的变化后,颇为痛心。他想不到自己从未多花多拿公司一分钱,甲竟然如此对自己不信任。一气之下,乙真的开始吃回扣了。甲呢?乙既然对公司这样,自己又何必要守信?于是,甲也开始为自己捞油水。试想,这样的公司,这样的朋友,还能维持多久呢?
怀疑朋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伤害了朋友至为重要的品格,导致朋友情感的破裂和消失。反弹的结果,会使朋友对自己也产生种种看法,进而也对以前的友情产生了怀疑,不再珍惜的同时,甚至会刻意去玷污和毁灭。
因此,若对朋友的某些行为产生了怀疑,最好先与朋友积极沟通,尽量减少或消除误会,以化解怀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有守信才能取信于人。春秋时,魏文侯派乐羊去进攻中山国。有大臣劝谏道:“乐羊的爱子在中山国为大臣,让父亲去攻打儿子,这能行吗?”魏文侯听见了仍当做没听见,依旧派乐羊为大将统率大军。不久,传来了乐羊对中山国围而不攻的消息,朝廷内外怨声四起。有大臣向魏文侯提出召回乐羊,另任大将的建议,魏文侯不为所动。魏文侯坚信自己的眼光,对乐羊的才能和人品无比信任。
果然,过了不久,传来了乐羊大败中山国的喜讯,魏文侯亲自出城相迎,并大宴将士,为乐羊获胜而庆功。席间,魏文侯赏赐给了乐羊两箱特殊的“礼物”。乐羊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群臣弹劾他的奏章。他感动得流泪了,觉得这样的“礼物”比金银珠宝要珍贵无数倍。第二天上朝,乐羊谢恩,魏文侯说:“我让你做大将,是相信你有这样的才能,不会轻易怀疑的。”
魏文侯堪称用人的典范,他的“不疑”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如果他和那些怀疑乐羊的大臣一样,那乐羊不是早被撤职,就是关进了监狱,能保住一条小命已属万幸,还谈什么建立战功呢!
所以,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动辄怀疑别人,对朋友要交而不疑,疑而不交,如果你总是对朋友处处猜疑,你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友谊,事业也很难取得成功。
习惯视点
怀疑人很容易,但若想消除因怀疑带来的隔膜就难了。猜疑的习惯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炸得你人仰马翻,朋友相交贵以诚,为什么总是不相信别人呢?!
10.吃亏就是占便宜——改正不肯吃亏的处世习惯
一位胖大嫂在公交车上为了抢座和一个小姐吵了起来,“眼睛瞎了吗?这个位置是我先看到的!”年轻小姐一点也不让步,“你先看到的?看到有什么了不起了!谁先抢到了就算谁的!”胖大嫂一听更来气了,“抢?亏你打扮成这样,说话却这么没素质!不知礼的女人,我看你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听到这话,那位小姐急了,站起来就推了胖大嫂一把,车上的乘客一看怎么动手了,连忙上来劝解。可这位胖大嫂外号就叫“不吃亏”,被人给推了一下怎能不还手,于是冲上去和那位小姐对打了起来……回家后,丈夫吃惊地看着胖大嫂蓬乱的头发和脖子上的伤痕,问:“这是怎么了?”胖大嫂往沙发上一坐,得意地说:“在公交车上和个臭女人打起来了!不过我可没吃亏,那个女人的脸都被我抓花了,看她明天怎么上班!”说完一摸脖子,突然惊叫了起来,“项琏?我的项链哪儿去了!”真的,她的项链不知什么时候被拽掉了,那可是两千多块钱呀!胖大嫂号啕大哭,不肯吃亏的她还是吃亏了!
这位胖大嫂自诩“不吃亏”,一定要处处占人家便宜才甘心,但到最后却吃了大亏。可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种不肯吃亏的习惯,无论做什么都要先权衡一下得失,有便宜就往上冲,可能吃亏的话就躲得远远的。然而事实证明,不肯吃亏的人往往会吃亏,而敢于吃亏的人却可以占到便宜。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一向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目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看着对面梁国的瓜地,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亭的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做得不对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跟着学,那样太小气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晚梁亭的人都悄悄过来替他们浇水。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生活中,人们如果愿意吃些小亏,那么以后也必会有大便宜可得。
就拿邻居相处这个我们常常遇到的事来说,人与人之间没了成见,彼此和睦的时候,鸡毛蒜皮,大家可以付之一笑。而一旦有了成见之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简直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对方关门重了,咳嗽的声音大了,洗衣服的水流过来了,往往都是惹你生气的根源,因为你会把这些事统统看做是故意的。
邻居相处,小小的误会在所难免,但千万别凭一时意气,吵开了头。争吵一旦开始,以后就处处都是吵架的资料,结果就会闹得鸡犬不宁,成为生活上的一大威胁。遇事忍一口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忍耐一时并不难,而且以后的好处是无穷的。
“吃小亏占大便宜”初听起来似乎有些不道德,可如果邻里之间互相谦让,都舍得吃点小亏,维持了和睦的生活氛围,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工作中,也应该学会吃点亏。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的文笔很好,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
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丛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老板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接受老板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
他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
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一样!
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反正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他这么说。
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还不错。
原来他是在吃亏的时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他真的是占了便宜啊!
现在,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态度做事。对作者,他用吃亏来换取作者的信任;对员工,他用吃亏来换取他们的积极性;对印刷厂,他用吃亏来换取品质……由此看来,他这下真的占到了便宜!
吃亏就是占便宜!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记住这一点,这是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最好办法。
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要想“占大便宜”,则必须能够吃小亏,敢于吃小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规律。那种习惯于处处占便宜的人,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
习惯视点
不肯吃亏就是在拒绝机会,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的路就会越走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因此生活中,我们不能事事争强,处处占上风,试着去吃些小亏,这样才能把“占大便宜”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