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勤奋习惯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洛克菲勒
贫穷少年早当家
1839年7月8日,在纽约州里奇福德镇的一个农场里,一个男婴呱呱落地,来到了这个生活杂乱的家庭。
这个男婴被他的父亲取名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谁也没想到,他就是日后享誉世界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人们都称洛克菲勒的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为“大比尔”。他是个风流倜傥、放浪不羁的男人。他虽然拥有土地,却不喜欢务农。富有冒险精神和生意眼光的“大比尔”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自己做起推销盐、皮毛、马匹和小首饰等杂货的小生意。
后来,“大比尔”又凭着看过两本医书的底子,当上了江湖医生,走南闯北,到处兜售药品。是否治好了病人,没人知道,可是钞票却赚了不少。他偶尔回一次家,总是揣着大把的美元,还从中抽出一两张一元的新票子送给儿子当礼物。
约翰·洛克菲勒有两个姐姐,其中一个是洛克菲勒的母亲阿莱扎·戴维森·洛克菲勒所生;另一个是家中的管家南希·布朗所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父亲: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
原来,“大比尔”在与阿莱扎之外,还与家里的女管家私通并生了一个孩子,而且这种私通关系至少维持了5年。在洛克菲勒出生后不久,南希·布朗的第二个女儿也出生了。
南希在生完第二个女儿后,或者是因为地位问题,或者是觉得“大比尔”根本无法指望,经常与“大比尔”大吵大闹,后来干脆另嫁他人。10多年后,42岁的“大比尔”本性不改,私下里与17岁的玛格丽特私通并结了婚,过起重婚者的生活。
南希离开后,洛克菲勒的妈妈阿莱扎的生活并没有好转。其实阿莱扎从一开始就没有怨恨过南希。
一方面缘于她坚定的宗教信仰,她不会怨恨任何人,也不应该怨恨任何人;另一方面,她的父亲一开始就反对她嫁给威廉·埃弗里·洛克菲勒,因为他认为“大比尔”接近阿莱扎就是要从自己这里圈钱,更不相信这个不靠谱的女婿能够给阿莱扎带来幸福。时间似乎越来越证明父亲的判断是对的。而这些,都让刚强的阿莱扎不能后悔。
阿莱扎依然相信“大比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收住性子,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职责,否则她也不会在“大比尔”动辄长时间外出后,自己料理家中的50亩地。要知道,就算阿莱扎生长在农村,料理50亩地也是一项超负荷的工作。
阿莱扎第一次与“大比尔”见面,芳心就被高大英俊的他俘虏了。虽然“大比尔”经常不在家,但是只要他一回来,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各地见闻,既幽默又风趣,加上每次回家时都准时到商店结清赊账款,所以阿莱扎还是对“大比尔”难以舍弃。直至当阿莱扎知道“大比尔”与别人结婚后,才对丈夫没有什么指望与依靠了。
而“大比尔”在失踪期间却过得很快乐,他做木材生意赚了大钱,同时还投资收费道路。但是随着纽约州和宾州开始在道路上增设铁轨,摩拉维亚镇也开始修建这种铁路,“大比尔”因此遭到破产。
贫穷的生活,加之父亲经常在外,那么洛克菲勒究竟依靠什么成长的呢?答案是母亲和信仰宗教。
洛克菲勒的母亲阿莱扎是一位十分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性格坚强,勤劳节俭,从不发脾气,也不大声说话,总是平静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可是孩子们在她严厉的目光下,却对她敬畏有加。这种不言自威的特点完全被洛克菲勒继承下来了。
洛克菲勒后来把自己的慈善事业归功于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他很小就明白上帝希望信徒去挣钱,然后再把钱捐赠出去,这将是个永不停止的良性循环。
因为洛克菲勒从小就不断受到各种清教格言警句的熏陶,所以他以此作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他的许多清教徒观念尽管在下一代人看来似乎已经过时,却恰恰是他少年时的宗教常识。
“我从一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干活攒钱,”洛克菲勒说,“光明磊落地挣钱,然后尽我所能地给予。这一向被我视为一种宗教义务。在我还是个孩子时,牧师就教我这样做了!”
从7岁起,洛克菲勒基本上就承担了常年不在家的父亲的工作,既要帮母亲做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带领他们去参加浸信会活动。与许多孩子相比,洛克菲勒不仅早熟,而且明白生活的艰难。
清晨4时,天边刚透出一缕晨曦,就传来母亲的呼唤:“约翰!赶紧起床吧!”
洛克菲勒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赶紧穿衣服。他拿起一只铁桶,来到昏暗的谷仓,站在奶牛刚刚爬起的地方来温暖他的双脚。
他熟练地挤着牛奶,奶牛友好地对他“哞哞”叫着,像是对他道“早安!”挤完奶,他亲热地用手抚摸着牛的脊背,放好铁桶,又拿起工具,跟着母亲去侍弄菜园。
这是一块马铃薯田,长得十分茂盛的深绿色枝叶挂着露珠,不一会儿就把洛克菲勒的裤脚弄湿了。清凉的晨风又“呼呼”地刮过来,弄得洛克菲勒身上阵阵发冷,禁不住打起了喷嚏。
“约翰!赶快回家吧!该去上学了。”母亲直起腰,擦着头上的汗,呼喊着。
“还来得及,再干一会儿吧!”洛克菲勒心疼母亲,总想尽量多帮助她干些活儿。
“威廉!你去打扫一下院子。”洛克菲勒对弟弟下命令。
“哥哥,我饿了!”最小的弟弟富兰克林叫着。
吃饭的时间到了。洛克菲勒赶紧把面包、牛奶放到桌上。“孩子们!开饭了!”
他像家长似的喊着。弟、妹们对这位长兄总是言听计从。
过早地承担责任,养成了洛克菲勒自信、果断、不怕吃苦的特点,也练就了坚强的毅力。这也为他成人之后的经商,奠定了不怕磨难的基础。
最难的是,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经济上很拮据。洛克菲勒不得不帮助母亲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节省家里的开支。他们还经常到食品店赊购食品,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归家的父亲去付账。
在一般孩子眼中,钱肯定是个神奇的东西。可是小小年纪的洛克菲勒却已经懂得如何挣钱、如何存钱和如何使用钱,如此精打细算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已经7岁的洛克菲勒偶然在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个野火鸡窝,一只羽毛艳丽、脸儿红红的大火鸡正趴在窝里孵蛋。洛克菲勒瞪着好奇的眼睛,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要是把孵出来的火鸡抱回家养起来,等它们长大了卖出去,一定能赚到不少钱哩!”
于是洛克菲勒每天都要到树林里,偷偷探望自己的新朋友——那只大火鸡。大鸡妈妈终于摇摇摆摆地走出鸡窝,一边“咕咕”叫着,一边在泥土里觅食,后面跟着10多只小火鸡。洛克菲勒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
洛克菲勒悄悄地走过去,抱起几只小火鸡,然后一口气跑回了家。他把自家仓房的一角当作小火鸡的家,天天找来小虫子和奶酪来喂养它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小火鸡渐渐长大。
到了感恩节,小火鸡都长大了。洛克菲勒把它们装在筐里,到附近的农家挨门挨户地推销。农妇们看到这些火鸡确实又大又便宜,都争抢着购买。洛克菲勒摸着鼓起的腰包,高兴得在地上竖起了“蜻蜓”。他的存钱盒里镍币和银币多了起来,又都变成一张张绿色的钞票。
尽管赚了钱,但是母亲却又气又恼,狠狠地揍了洛克菲勒一顿。可是“大比尔”却引以为豪,夸赞了儿子一番。
当洛克菲勒看到邻居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地里吃力地挖土豆时,便走过去问道:“您是不是需要我的帮助呢?”
老人高兴地雇用了他。他挖了3天土豆,每天得到0.32美元的工钱。他一分没花,全拿到家里储存在一个木盒里。
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大比尔”突然回到家里。他走进儿子的房间,对儿子说:“把你的木盒拿给我看看。”这是“大比尔”最喜欢做的事,他每次都看到,木盒里存的钱在增加。他知道,儿子从不乱花一分钱。
可是这一次木盒里的钱却一下子少了许多,“大比尔”立刻板起面孔,厉声问道:“怎么只有这一点?钱都哪儿去了?”
洛克菲勒目光平和,默不做声。
“大比尔”则要发作,洛克菲勒却笑着说:“我把存起的50元钱都借给附近的农民了。利息是7.5%。到了明年,我就能拿到3.75元的利息了。”停了一会儿,他又平静地说:“我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我可不能当金钱的奴隶!”
“大比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到年仅12岁的儿子懂得放贷款赚钱,还说出那样深刻的话,他的火气顿时烟消云散。他满意地用大手抚摸着儿子的头,不停地称赞。
洛克菲勒又开口了:“爸爸,我在咱家地里干活,您该给我工钱。明天我把账本拿给您看,每小时您就给0.37元吧!不过,这样出卖劳动力很不合算。”
对这个要求,“大比尔”并不感到奇怪,反而认为合情合理,因为“大比尔”对他的孩子们早就实行“按劳付酬”的“政策”了。看到儿子如此精明,他打心眼里感到放心和高兴,心想:“这小子将来说不定会有出息呢!”
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家里顶梁柱的洛克菲勒,他的雄心壮志也令人惊叹不已。
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洛克菲勒刚刚砍柴回来,小伙伴们来找他。“约翰!我们出去玩吧!”
“好吧!我正想歇歇呢!”洛克菲勒回答道。
于是小伙伴们一同在萨斯奎汉河边散步,兴高采烈地说着一些趣事,可是洛克菲勒却好像充耳不闻。他盯着一位路过的富商模样的人,忽然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有10万美元。我会有的——总会有那一天的。”
小伙伴们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做着发财梦的人。10万美元在那个时候可不是小数字,当时有10000美元就可以称为富人了,10万美元可以买下几百亩的土地呢!
自信的勤俭少年
洛克菲勒和弟弟威廉是在1852年8月进入奥韦戈中学学习的。
这所学校是当时纽约州地区最好的中学,建于1827年,它有一幢三层高的楼房,楼房上面是尖尖的屋顶。校园里还有宽敞的运动场和大片的草坪。这一切都让兄弟俩感到新奇和喜悦。当时在美国农村,上中学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
“大比尔”到处兜售药品,总还是有些收入,所以兄弟俩才能进到这所最好的学校。洛克菲勒对这样好的学习机会无比珍惜,尽管他承担着繁重的家务,但是他的学习却一点没落下。虽说他一点不出众,可是很勤奋。
“约翰!该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下地呢!”母亲不停地催促着。
“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不能睡。”洛克菲勒一边回答,一边认真地做着数学题。他在数学上很有天赋,学习起来一点不感到吃力。
“你怎么动我的书?”桌子那边,富兰克林一边吼着,一边打了妹妹一巴掌,妹妹哭起来了。威廉用小纸团瞄准富兰克林的头,一下子弹了过去。富兰克林又拿起长格尺当作剑,对着威廉比比划划。兄妹围着一张桌子打打闹闹,简直像集市一样。
只有洛克菲勒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思考着题目,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
“约翰的自制力一向很强。”母亲向邻居们夸赞着。他是真想学到一些东西,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怕吃苦。
洛克菲勒的家离学校大概有3000米的路程。每天,洛克菲勒早晨从菜地里回来,才和威廉赶紧背起书包上学。天气好的时候,兄弟俩经常赤着双脚,走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道路两旁整齐的楼房。虽然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很富裕,常常乘坐马车去上学,但是洛克菲勒却从不羡慕,总是兴致勃勃地走着。
有一天,威廉突然拉住洛克菲勒的手说:“我今天感到很累,咱们也乘马车吧!”
洛克菲勒用沉静的目光打量着威廉,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们不能浪费这笔车费,你实在不想走,那就坐同学的马车捎个脚吧!”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擦身而过。车上一个穿着整洁的男孩喊着:“喂!约翰!上我的车吧!”
马车停了下来,兄弟俩赶紧上了马车。坐在高高的车座上,看着路边的景物飞快地闪过,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兄弟俩刚到教室里坐下,老师陪着一位挎着照相机的陌生人走进了教室,兴奋地说:“孩子们,今天报社的摄影记者要给我们班级的同学拍几张照片,要登在报纸上宣传我们的学校,大家可要坐好啊!”
老师开始了讲课。同学们都正襟危坐,瞪大了眼睛盯着黑板上的字,摆好了拍照的姿势。洛克菲勒和威廉也神情庄重地期待着拍照。“咔!咔咔!”照相机不停地响着,记者从不同的角度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对大家摆摆手,满意地走出了教室。
过了几天,照片洗出来了。全班同学每个人都买了一张,惊喜地在照片中寻找着自己。“快看啊!我在这儿呢,眼睛睁得太大了。”一个女孩兴高采烈地说。
洛克菲勒发现,他们身边的同学都出现在照片里,唯独没有他们兄弟,哪张照片上都没有啊!他心里明白了:大家都穿着整齐,而他们兄弟的衣服太寒酸了,所以记者的镜头避开了他们,他的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为什么没有我们?”威廉委屈地说,有些愤愤不平。
“这没什么。我们能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洛克菲勒安慰着弟弟,又很高兴地与同学一起观看照片,并且也买了一张,当作宝贝似的珍藏起来。
洛克菲勒从不因为自己的穷困而羞愧,有时受到欺侮也不耿耿于怀,总是不卑不亢,以平等的态度与城里的孩子相处。他的眼睛盯着的,是切实可行的目标。
有一天,洛克菲勒和弟弟上山砍柴时,看见皮毛商人奥利弗背着在附近村镇收购来的皮毛,吃力地向他们走来。奥利弗把一捆皮毛摔在地上,气喘吁吁地对洛克菲勒兄弟俩说道:“这鬼东西累死我了,今天收得太多了。你们在干什么?”
洛克菲勒说:“我们兄弟俩正准备砍柴呢!”
奥利弗叹道:“我真羡慕你们的父亲,他有你们这样的帮手,可我却没有这个福分!”
“可你是商人啊,会发财的。”洛克菲勒带着几分羡慕地说。
奥利弗苦笑一下,说道:“鬼知道靠这点皮毛什么时候才能发财!我这个年纪,已经有点走不动了。”
洛克菲勒看了看奥利弗汗渍斑斑的衣服,问道:“你还要走多长的路才能回到你的收购点呢?”
奥利弗说:“大概还有7000米。”
洛克菲勒说:“奥利弗先生,不然我来帮你吧!”
奥利弗看了看洛克菲勒健壮的身体说:“好啊!你帮我把皮毛送回去,我付给你一美元的酬金。”
“好的。”洛克菲勒高兴地回答。
没过两个小时,洛克菲勒就拿着一美元回来了。洛克菲勒用这一美元买足了他们兄弟俩下学期的学习用品。
与伍定太太争论
洛克菲勒的祖辈原先是法国人,后来他们移民到德国的莱茵河畔,在1723年又迁居到美国的新泽西州。
1832年至1834年间,洛克菲勒的祖父带着全家老小,和许多拓荒者一起,赶着装满家当的大篷车,来到了纽约西部的一个荒僻之地——里奇福德。等到洛克菲勒出生时,那里已初具小镇规模了。
在洛克菲勒4岁的时候,他们全家搬迁到纽约西部的摩拉维亚镇。他们在城北的乡下,盖起了一幢整洁的二层木板房。乡下的环境非常优美,房后是高耸的松树和铁杉树林,远处是郁郁葱葱的山峦。奥瓦斯科湖面上闪现着波光,像是撒满了灿烂的星星。洛克菲勒喜欢跟着父亲到湖里钓鱼,更喜欢一个人到树林里嬉戏。
在洛克菲勒14岁的时候,他们全家又搬迁到伊利湖畔的克利夫兰,它是俄亥俄州的一座新发展起来的城市。
对于再次搬家,洛克菲勒显然非常不高兴,于是不解地问道:“爸爸!我真舍不得奥韦戈中学,我们为什么又要搬家呀?”
“大比尔”瞪了儿子一眼,充满自信地回答道:“你懂什么?我们到克利夫兰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听到“大比尔”的回答,洛克菲勒的弟弟威廉便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到克利夫兰就能赚钱呢?”
“大比尔”接着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说:“克利夫兰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啊!它除了铁路,还有伊利湖、伊利运河和哈得沙河,简直就像个湖滨的商港。中西部平原生产的粮食、高级火腿,密西西比出产的铁矿石,宾夕法尼亚的煤炭,都在那里运进运出。想发财的人都向往这里啊!”
洛克菲勒逐渐兴奋起来,说:“这么说,我们是到一个好地方了。”于是对未来的向往在淡化着洛克菲勒对奥韦戈的留恋之情。
洛克菲勒全家在离克利夫兰10千米的斯特朗思小镇安顿下来,起初住在父亲妹妹家里,很快他们在镇边一个小农庄里找到了住处。
1854年,15岁的洛克菲勒进了镇上的一所中学读高中。学校里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就四个题目写出作文才能升级。因此洛克菲勒在这所学校接受了严格的作文训练。
这所学校校长的思想十分开通,他以奉行自由化的教育思想而闻名。学校里经常搞演讲比赛,偶尔由校长出题,然后让学生展开辩论,气氛十分活跃。洛克菲勒也因此受到了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他成年之后,并没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思想大概与这有很大关系。
有一次,学校出的辩论题目是《自由》。当时的美国南方还存在着奴隶制度。对于是不是应当废除奴隶制,在新开发的地区要不要实行奴隶制度,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而洛克菲勒作为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他一反平日的沉默寡言,站在讲台上,用准确的语言、清晰的条理,慷慨激昂地说:“人奴役人,既违反我国的法律,也违背上帝的意旨。”他甚至还预言:“如果奴隶制度不废除,它将会毁灭我们的国家!”
接着洛克菲勒又用激烈的言辞谴责了僧侣和贵族:“他们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特权,他们是阻碍社会和平民百姓发展的真正敌人!”
中间有几个同学站在维护奴隶制立场上,起来反驳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唇枪舌剑,予以反击。他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头头是道,又不乏幽默,不断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最后他又说道:“只有到了人民都受到教育,并且开始独立思考的时候,世界才会进步。平民百姓人人都有发展自己的自由权利,这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由于洛克菲勒善于演讲,他的“超群的辩论家”的大名很快在学校里广为流传。又因他在演讲时的第一句话总是:“本人既荣幸又遗憾。”于是,一个绝妙的绰号“既荣幸又遗憾先生”又落在他的头上。他倒是很为这个绰号得意呢!
“大比尔”为了方便洛克菲勒兄弟上学,就让洛克菲勒和威廉寄居在克利夫兰城里的伍定太太家里。伍定太太家是个和谐的家庭,因为她的丈夫是个生意人,经常从外地带回来许多新消息。她还有一个女儿,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
对于洛克菲勒来说,伍定太太家有的时候还真不失为一个接受教育的好地方。每天晚餐过后,洛克菲勒兄弟和伍定太太一家人一起围坐在壁炉前,一边喝着茶,一边讨论着各种社会新闻。
虽然伍定太太的女儿玛萨不喜欢别人把她当作小姑娘,她表达自己看法的愿望总是很强烈。她经常参与对一些话题的讨论,而在讨论中伍定太太的机智和敏捷也通常会使讨论变得妙趣横生。
有一天晚上,伍定先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今天,一个朋友跟我借了一些钱,他说要给我利息,我没表态。你们说我该不该要利息呢?”
“当然不该收!借钱给别人是帮助别人,怎么能图别人的好处呢?如果收了利息,从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伍定太太一边缝着手里的花边,一边坚决地对伍定先生说道。
“你说呢?”伍定太太接着征询洛克菲勒的意见。
洛克菲勒没有太多的犹豫,他表情严肃地回答道:“我看应该收,我以为收利息是对自己付出的回报,合情合理,理所当然。”
“难道连朋友的情谊都不讲了吗?”听到洛克菲勒的意见,伍定太太马上进行了反驳。
当然洛克菲勒也绝不会让步,继续说道:“我以为这完全是两回事。友情归友情,借贷归借贷。”
伍定太太显然无法接受这个“无情”的观点。于是她与洛克菲勒争论得面红耳赤,直至伍定先生宣布“休战”,他们才停了下来。
第二天晚上,洛克菲勒和伍定太太一家人又会有新的题目议论了。在这之后的一天,“大比尔”在出门之前发现身上没有现金了。恰巧因为下雪的缘故,城里的大多数银行都要很迟才能开始营业,有的银行干脆就不营业了。
由于“大比尔”出门要坐车,还要买些东西,于是“大比尔”感到非常的窘迫。而洛克菲勒身上刚好有50元钱,他提出借钱给“大比尔”,不过要收取一分利,也就是5美元的利息,而且期限是两个星期以内必须归还。
“大比尔”看着洛克菲勒,居然十分赞许地笑了,并且开始十分认真地跟洛克菲勒谈起借钱的条件。“大比尔”不愧是个压价能手,洛克菲勒最后不得不以4美元利息借给他50美元,并以15天之内还钱为条件和“大比尔”达成协议。最后“大比尔”乐呵呵地走了。
后来,洛克菲勒仔细地算了算,他在去年帮一个农场干活的时候,每天的工资是30美分,干了两个星期他们才付给他4美元,而今天这4美元不需要他付出一点点劳动。他突然认识到,用钱本身来赚钱要比出卖自己的劳动更容易,而且显得更有智慧。
洛克菲勒因此觉得和伍定太太的争论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了,因为这件事使他认定了最初的看法。他认为谁也不应该沦为金钱的奴隶,而应该让金钱成为自己的奴隶,特别是对于他自己来说。
晚上“大比尔”回来的时候,洛克菲勒把这个看法告诉了他。“大比尔”十分惊讶,看洛克菲勒的神情好像不认识他似的。不过“大比尔”仍然十分兴奋地夸奖了他,说今天借钱给他的行动非常有经营头脑。
洛克菲勒心想:“没错,我的确可以靠自己的头脑能尽快地摆脱你的经济控制了。”虽然这4美元只是个小小的数目,特别是对于他将来大的目标而言,但它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