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以消极、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

习和生活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一、中学生逆返心理的特点

  1. 盲目性。中学阶段是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学生精力充沛, 探求能力和好奇心有了很大的发展,往往显得更加好动、好问、猎奇、执着。但由于心理的发展与之不相适应,思维的偏激性很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找不到正确的活动途径、有劲无处使”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于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使劲”的突破口,盲目地行动,表现得很任性。

具有这种逆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无论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干, 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的思考。

  1. 社会性。现在的中学生对外联系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接收信息量大,知识面也较宽,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不能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筛选。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改革时期,一些人趁机搞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也给中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之产生消极情绪,而他们往往又由于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能力,容易感情用事,过于偏激,产生逆反心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2. 感应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互相感应的力量,而这种具有逆反心理的中学生所产生的感应作用,它对先进层来说是一种逆向拉力,对后进层来说是转化的阻力,影响着两头,具有感应性。学生往往用聪明的大脑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于发展到故意捣乱,以冲撞老师为荣。他们把老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说成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的感应性对班内影响很大,如不善加引导,会影响班级建设,妨碍学生的进步。

  3. 自发性。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应,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个体间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的,遇事感情上接受不了而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造成的。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痛快。有时看到别人那样干,也跟着干,这一从众心理是逆反心理在特定条件下自发产生的表现。

  4. 可变性。中学阶段,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要求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是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是可以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因势利导,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二、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教育,它表现在:

  1. 教育思想“僵化”。我们有的教育工作者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不研究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的修养贫乏。他们不能做到了解受教育者,掌握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育人。

  2. 教育形式“封闭”。我们有的教育工作者坐而论道地进行说教,既无新鲜感,又无针对性,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千篇一律的报告,不着边际的谈

话,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5.教育方法的“注入式”。我们有的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把思想教育工作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单纯看管。从“管”字出发,置学生于教师的控制之下,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道理。甚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学生施加压力, 迫使学生就范。有的定下许多禁令,要求学生完全听命于教师的安排和灌输。这是一种看管型的注入式思想教育,其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只会按教师的眼色行事,离开了指示灯就不会走路;而另一部分主张自立、自理、自治的学生则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情绪抵触,甚至对立,产生逆反心理。

4.教育内容“单一化”。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水平、思想深度,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种思想教育内容的层次要求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联系。低层次有待于向高层次发展,高层次中又含有低层次的内容,应该是有层次、分阶段,有机结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由低向高攀登,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我们有时搞的教育内容是单一的,用统一的模式把人框起来,从一个起点上进行教育,采用一般化的教育方法,这种“单一化”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收效甚微,十分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应当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而这种按一个模式塑造人的思想教育的做法, 则恰恰是违背马克思教育思想的。这不能不说是产生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三、学生逆反心理的类型和抑制方法那么,学生逆反心理有哪些类型呢?

  1. 自负型逆反心理。一般来说,这类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昵爱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特别是进入中学后,更显得固执己见,听不得劝告或批评。对于这一类学生, 直接指出缺点,让其改正,是很难起到教育作用的,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首先,要善于寻找最佳的教育时机。比如,他们因不听别人的忠告而受到了惩罚,就应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以细心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在事实面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常常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有意识地给他们讲一些有关骄横自负而贻误终身的事例,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而自省。第三,主动和家长联系,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一同做好转变学生思想的工作。

  2. 困惑型逆反心理。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中学生正处在由过去的“依赖性”吸收知识向“独立性”吸收知识的过渡阶段。当他们眼里见的、实际做的与教师以前所教育的对不上号时,就慢慢地在思想上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社会感到困惑,有的甚至认为教师欺骗和戏弄了自己,在心里产生一种困惑型逆反心理。要消除这种不良心理倾向,一方面,要不断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全面地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使他们慢慢地从理想王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另一方面,要防止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他们看到社会不是他们所想象的“理想王国”时,应教育他们不要把社会看得一团糟。要善于运用发生在身边活生生的先进事例说明一些道理,使他们感受到尽管社会上良莠并存,但社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好的,真善美是人类的最终追求。

  3. 失落型逆反心理。人的天性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学生的长处和进步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会失去上进的信心和力量,在心里产生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从而用消极、冷漠的

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久而久之,便自我消沉,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是应端正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发现这类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公正的鼓励和表扬; 二是针对具体有这类心理倾向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和他们接触和谈心,在学生学习上多给予帮助和关怀,逐步消除对教师的误会和隔膜,不断地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情谊;三是,教师要把握住给他们显露和运用其特长的时机,使他们尝到成功后的喜悦,激发他们进取的信心和勇敢。

  1. 受挫型逆反心理。有些学生,或因人格受到污辱,或因自尊受到伤害, 或因学习受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整天沉溺于烦闷和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满足。针对这类学生,教师首先应摸清他们的心灵创作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步医治他们的心灵创伤,使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同时, 多给他们安慰和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和生活的风帆。其次,要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和互助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做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共同携起手来,帮助这类学生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家庭的关怀,从而忘掉过去,满怀信心地去迎接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