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职业道德修养
1.职业道德修养的涵义是什么
要准确领会职业道德修养的涵义,必须弄清什么叫道德修养?
对“修养”一词,人们曾作过多方面的解说。这些解说或者认为“修”是指“切磋琢磨”,有整治、提高之意;“养”是指“涵养熏陶”,有培育、长养之意。或者说“修”是指修正错误;“养”是指涵养性情。或者说“修”是指学习,如自修、修业;“养”是指教育。事实上,“修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自觉的勤奋学习和培育锻炼,以及长期努力后达到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道德伦理学说或现实道德生活中“修养”一词,即所谓道德修养,则是一定的社会或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己、教育自己、锻炼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
显而易见,我们所谓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理想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个人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评价和职业道德选择能力,消除消极道德的影响,自觉按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这一实质,规定了它与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训练相区别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
(1)与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训练主体和对象彼此分离的特点相区别。职业道德修养的主体和对象是统一的,从业者个体即是这种主体和对象的统一体,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点就在于个人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觉修养。
(2)与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训练从外部进行教育、训练,带着灌输性、强制性特点不同。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者自觉主动的道德活动,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锻炼的过程,具有主动自觉的特点。
(3)作为职业活动中的一种综合性、最深层次的活动,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具有特别强调社会实践的特点。这一特点有助于从业者在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的指导下,自觉改造、主动锻炼、反复认识、反复实践、不断追求、不断完善,形成较稳固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概念,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2.如何进行职业道德修养
在如何对待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上,不少人存在着一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如有的人认为,职业道德问题纯属小事,“小节无大碍”,平时工作中只要不违法乱纪,不出大错就行,无须在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上花功夫;有的人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学习科技、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创造经济效益,无暇顾及道德修养问题;也有的人认为社会不良风气难以扭转,如果讲道德就吃亏,不如放弃道德修养,以毒攻毒。这些认识,对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教师的自我改造、自我教育极为不利,已经成为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必须彻底清除。因此,充分认识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不仅是培养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扫除一切思想障碍,努力提高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者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
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训练只是形成从业者道德品质、完成他们自我实现的外在因素,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是他们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因素。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将外在的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从业者内在的深刻信念,并进而将这种内在信念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也是联结职业道德自我评价和个人对职业道德理想的追求,使之成为完善个人道德品质的积极的、能动的力量源泉。因此,职业道德修养,是广大从业者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客观尺度和必经之路。
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我们现代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实际需要。
整个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从业者能否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及其所达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的高低。我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并保留下来的各种旧道德观念和习惯的残余,至今还影响人们;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严重的道德和社会风气的创伤至今尚未完全愈合;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资产阶级腐朽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渗透进来,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这些事实,要求从业者必须切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清除自己身上存在的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相违背的道德内容和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一切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的侵蚀。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造就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保证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永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3.学校制度怎样与职业道德相协调
在许多人眼里,职业道德模糊且抽象,他们认为职业道德没有学校制度的约束,全凭个人的素养与操守。因此,亏空公款、产业间谍、私收回扣、假公济私等情况在学校时有发生;而学校对此却显得很无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事实上,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常常用一种双重标准来对待职业道德,他们一方面在教师的诸多利益问题上采取欺骗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职业道德呢?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学校职员所必须遵循的业界普遍认同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包括职业观念、情操、纪律、良心和作风等方面,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学校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许多大学校的倒闭或形象的损坏,往往是因为教师在职业道德上犯下了难以饶恕的行为。因此,恪守职业道德,提高个人的修养,不仅仅关乎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声誉与生涯规划,且关乎于学校形象的建立与维护。
关于职业道德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以及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关系,几千年前的孔子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用制度法令确保学校的运行,人们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但是制度一开始不是很完备的,因此,人们可以钻制度法令的空子,可以做出不合乎道德而制度未明确规范的事情,这样人们就不会懂得廉耻。而如果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教化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有羞耻之心,形成一种道德观念,当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人们就会有惭愧之心,会受到良心与社会舆论的谴责,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的发生。
由此可以得知,职业道德与学校制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制度作为强制性的章程,最低限度地规范教师的行为标准,是事后的、惩罚性的、消极的;而职业道德作为精神上的舆论性的规范,最大限度地约束教师的行为底线,是事前的、自觉的、积极的。两者相互补充,对学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实中,许多学校都只注重了学校制度的建立健全,而忽视了对学校道德氛围的营造。即使在学校文化做得相当好的学校中,只是单调地宣传“忠诚”“真诚”“尊重”,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宣传与推动所采取的措施却是微乎其微。
作为个体,学校教师不是圣人,当他们的许多个人需求没得到满足,而面前却充满着种种的诱惑。同时社会也存在倾向于金钱、功利、个人利益等价值的取向,传统上的道义、奉献、集体利益、重德等观念的地位在下降。谁能保证在每个欲望面前都不犹豫动摇,谁能保证能在形形色色的牵引下不迷失方向?因此,把职业道德的建造与维护寄托于教师个体的身上,寄希望于他们自身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个人操守上,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作为学校方,当然希望学校教师能同心同德,乐于奉献,不做损害学校的行为。然而很多学校却没有考量过,在对待教师方面,学校是不是合乎了社会道德。现实中有许多学校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常常用这样一种双重标准来对待职业道德。一方面,在教师的诸多利益问题上采取欺骗的行为,而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因此,比如用人上,学校希望教师能尽职尽责,却在个人激励与个人需求等方面未给予关心和重视,未在教师开展工作时,给予及时的关怀与支援,忽视了教师的个性与社会性;而当其不得不向公司提请辞职时,学校便摆出一副老道学的样子道貌岸然地指责其没有职业道德。这种态度不仅会让离职者满怀憎恨,也会让在职者感到心寒。长此以往,教师会对管理者感到失望,对学校失去信心。不难发现,对教师职业道德抱怨越多的学校,在学校制度及文化建设上越需要完善健全。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氛围的营造上,学校方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从内而外地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倡导优秀的道德行为,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文化之中去。
4.如何营造职业道德氛围
职业道德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去建构、营造和维护。它不仅需要社会形成一种职业道德的共识,需要学校方管理层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努力,需要有条不紊的沟通、宣传、疏导,还需要教师个体充分意识到职业道德的真实意义所在。在职业道德的建构营造上,三方各自承担其不同的角色与责任。
社会形成共识
职业道德共识的形成,都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社会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对职业道德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影响。职业道德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从实践中不断吸取丰富的养料。作为职业道德的第三方,社会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的客观可信度较大。因此,社会与行业必须建立有效的道德监督机制和行业准入机制。道德监督机制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对行业从业者的道德行为进行记录。而行业准入机制则在道德监督机制的基础上,依凭职业道德行为记录,对其进行奖惩。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准入机制是一个行业走向职业化、抑制不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保证。
职业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各方都意识到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追求经济发展仍放在优先首要的地位,职业道德水平还很低。尽管如此,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职业道德,也不是说要等经济发展好了,有钱了才讲职业道德。温饱是人类生存的保证,不是道德产生的条件。学校在现实中的“假冒伪劣”行为、教师在工作中的“窃骗敲诈”行为都显示出构建学校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的紧迫性与危机感。
学校营造氛围
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教师与教师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气氛,事先学习沟通尤为必要。学校应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度,达成共识,增强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凝聚力。
职业道德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它的宣传导向应是学校文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在例会上进行讨论,建立学校道德风气委员会,在刊物上进行宣传,等等)进行沟通宣传。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对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并提出学校自身的道德要求,倡导优良的道德行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校还应该反省自身的行为,纠正不对的做法,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努力使学校迈向人性化,为社区和教师树立起典范。
教师提高修养
作为职业人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职业要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们应该从那些名誉扫地、众叛亲离的人身上吸取教训,深刻体会违背职业道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是如何被社会与学校所不容,从而努力使自己警惕,时刻提醒自己,避免做出不符合职业道德的事情。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从事某个职业的要求,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是个体人格的体现。无私的团队精神、认真而忠于职守、谦虚大度而不乏热情等素养不仅能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还会形成一种无穷的人格魅力让人赞赏不已。
5.如何达到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反映着从业者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要求和追求,预示着职业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结果。职业道德修养的任务受其目标决定和支配,从业者认真完成这些任务是修养目标的基础。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首要问题,有利于保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有利于从业者科学地选择和确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确保他们顺利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以免误入歧途。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在于从业者自觉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为此,从业者必须把努力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境界作为根本任务,踏踏实实地抓紧抓好。
职业道德修养目标和任务的确定,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发展水平和从业者自身条件的支配,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从业者个体职业道德充分发展的需要。因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业者职业道德修养的总目标,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类社会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6.怎样施行职业道德修养任务
为实现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逐步养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发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影响,在职业活动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达到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境界。这一任务的具体内容表现为:
(1)认真学习、实践和体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逐步形成较为稳定、鲜明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丰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情感,确立共产主义职业道德理想,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水平。
(2)自觉摒弃和清除旧的腐朽落后的职业道德观念,自觉抵制资本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坚持从社会和集体的整体利益出发,发扬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3)逐步养成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懈努力,为形成强大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舆论和职业道德风尚做出贡献,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4)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职业道德理想,不断追求,不断进步,努力攀登崇高的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境界。
7.如何理解职业道德修养责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劳动者在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具体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修养,把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自觉转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境界。
8.怎样提高职业道德认识修养
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主要是指从业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关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价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等基本知识,逐步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努力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职业道德认识的养成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事实证明,在职业活动中,有些人之所以作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常识,不知道什么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职业行为,或者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界限,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
在职业道德认识修养过程中,只有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并把这些理论、原则和规范自觉转化为明确的坚定的职业道德观念,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职业道德关系,在职业道德行为选择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指导,进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加强道德认识修养,提高道德认识水平,首先要从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切实掌握明辨好坏、善恶、美丑的理论武器;同时,切实重视加深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理解,把理论学习与职业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职业道德活动中实践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并以此促进职业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职业道德评价、选择能力的提高,确保自己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分清好坏、美丑、善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接受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我们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水平,搞好职业道德认识修养的最重要的保证。
9.职业道德情感修养包括哪些内容
职业道德情感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职业道德关系、评价职业道德行为时所产生和确立起来的内心情绪体验。它伴随着人们的职业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如人们通常对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产生敬仰和喜爱的情绪,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产生愤怒和憎恶之情。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包括正义感、责任感、良心感、荣誉感的自我激发和培养。
正义感
职业正义感,是一种基本的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它要求人们以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职业道德关系,维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的法纪。从业者激发培养、丰富发展自己的正义感,就能坚持公正,反对偏私,敢于坚持原则,同一切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言行作斗争,能够仗义执言、见义勇为、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从业者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应当勇于同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作不懈的斗争,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维护自己和职业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自觉地激发培养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
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是从业者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对于他人或对于社会应负什么责任、应尽什么义务的一种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它既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激励人们实现某种职业道德目标的动力。责任感是职业责任心和职业义务感的统一,它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职业义务感。同时,责任、义务同权利也是一致的,当从业者认为某种职业行为合乎职业道德权利时(包括对于社会上某些不道德职业行为的批评指责),实际上也就是他认为这样做是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尽的义务。自觉培养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责任感或义务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职业道德责任感、义务感,从业者才能在职业活动中努力工作、恪尽职守。
良心感
职业良心是职业道德内心信念的具体体现,和社会舆论共同起着维护职业道德风尚的重要作用。职业良心感,是从业者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对自己同他人和社会的职业道德关系所负责任的自觉意识和相应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种对自己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内心体验。职业道德良心感是责任感或义务感的发展,并与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和职业道德实践紧密相连。从业者受到良心的鼓励,就会积极地从事合乎职业道德的实践,产生道德的职业行为;从业者受到良心的谴责,就可能对已经做出的一些不合乎职业道德的职业行为认真悔改、严肃反思。尤其是在各种利益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职业道德良心感能促使从业者正确选择职业道德行为,纠正不良动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或别人无法干预、社会舆论难以发挥作用的场合,职业道德良心感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荣誉感
职业荣誉感,是从业者自觉承担职业道德责任,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后,对社会因此而给予的肯定评价和褒奖赞扬所感到的由衷喜悦和自豪。荣誉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在于社会对从业者个人或集体的肯定评价或褒奖选择,而这种肯定评价、褒奖选择的获得,必须以从业者在职业实践中主动承担职业道德职责,自觉地履行职业道德义务,所作出的职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益为前提和出发点,因此,荣誉感的获得,是从业者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结果。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荣誉感修养,一是要防止把获取荣誉作为个人欲望和目的,注意克服沽名钓誉的虚荣心,坚持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踏实肯干来争取荣誉。二是要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紧密配合起来,将集体荣誉置于个人荣誉之上,以集体的荣誉为荣,并注意依靠集体的支持来获得荣誉。
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是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情感的修养,对于协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关系,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气氛,促使从业者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如何加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
职业道德意志,是从业者在履行职业道德责任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毅力。它是职业道德行为持之以恒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道德观内化并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表现在从业者的道德意识活动中,职业道德动机经常能够战胜非道德动机;另一方面,这种力量和毅力的表现,在于它能使从业者排除内外障碍,坚决执行由职业道德动机所引出的行为决定。
是否具备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在履行职业责任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这些困难和阻碍面前畏缩不前;同时,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对个人利益的牺牲,及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必然会导致职业道德行为的半途而废。
从业者加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应自觉地、勇敢地接受各种困难和阻碍的锻炼和考验,学会在职业道德行为实践中磨炼自己,自觉培养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精神,锻炼自己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坚强意志和能力。尤其是在激烈的利益冲突面前,要果断地、义无反顾地作出正确的职业道德选择,努力实现自己职业行为的道德价值。
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意志的锻炼和培养,是职业道德认识和情感转变为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认识职业道德意志修养在形成优秀职业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修养,努力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品质,自觉克服和抵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各种腐朽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保持高风亮节。
11.如何加强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行为。它是衡量从业者职业道德水平高低、职业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志。衡量一个从业者是否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关键就是看他是否能自觉地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自己职业道德实践中去,是否能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加强职业道德行为修养的基本途径,就是从业者自觉地把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坚强的道德意志,并在这种意志的支配下,始终如一地实践职业道德行为,保持高度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还必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技能,从业者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才能有用武之地,才能转化为具体的职业道德行为,并使这种行为得到充分展现,取得良好效果,达到理想目标。如果仅仅具有履行职业道德责任、义务,执行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良好愿望,而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去实现这一愿望,职业道德的履行就成了一句空话。不难想象,一个医生如果没有精湛的医术,无论他有多么远大的职业理想,都不可能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而注定要成为受人谴责的误人性命的庸医;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没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和技能,对基本的教育规律一窍不通,即使他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良好愿望,也不可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而只能误人子弟。
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必须依靠从业者自觉自愿地踏踏实实的努力,离不开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从业者应把职业道德行为的修养,作为自己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切实抓紧抓好,丝毫放松不得。
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应充分认识上述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
12.怎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之所以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就在于它不是单纯的内心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接受这一基本理论的指导,克服一切旧道德修养方法中脱离社会实践,片面讲个人“修身”、“养性”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致命弱点,切实把职业道德修养建立在职业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要求从业者在自己的职业工作实践中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把这种修养作为自身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以积极参与社会道德建设为己任,少议论,多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营造人人讲道德的强烈氛围,共同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新的高度发展。
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
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缺乏理论指导的行动必然是盲目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理智的、自觉的活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也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理论作基础。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努力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搞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和必经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分析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原则和思维方法的科学阐述,更为我们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提供了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法。
科学文化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对于从业者优秀职业道德品质和高尚职业道德风貌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职业道德选择和评价能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职业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全面地、科学地、深刻地认识社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关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任何道德理论和道德认识,从根本而言都来源于一定的道德实践,并只能在道德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而它存在的唯一目的,也就是为了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应用。离开实践,道德的理论、认识乃至整个道德本身,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必然毫无存在价值。正因为道德本身就是知与行的统一,决定了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从业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修养方法,首先必须积极实践,勇于实践和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理论和知识,并认真加以体会、消化,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理论和知识,转化为高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其次,必须切实提高在职业实践中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积极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同非无产阶级的腐朽落后的道德观的斗争,锻炼自己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品质,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第三,坚持把职业实践作为检验自己职业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自觉地通过职业实践、社会实践来检查发现自己职业道德认识中的错误、职业道德品质上的不足,从而自觉主动地克服和改正一切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第四,充分认识职业道德知与行相统一的特点,认真贯彻职业道德修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言行一致原则,身体力行,努力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运用到自己的职业实践活动中去,以自己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指导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工作,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从业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的职业道德修养方法,还应充分理解“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生活真谛,在自己的职业实践中坚持不懈地、长期地进行自我锻炼和改造。这是因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完善,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由道德到道德实践的不断反复和长期曲折的过程,一个不断认识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从业者只要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刻苦、认真的锻炼和改造,就一定能搞好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内心的自我解剖与反省,它并不依靠别人的强迫来进行,而是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活动。这是我们提高精神境界,力求做到“慎独”的根本原因。从业者自己能否在自己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进行反省,引导自己的实践与锻炼,自觉地做到“慎独”,依靠个人的自觉性,磨炼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问题日益突出地提到我们面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构建和弘扬既反映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职业劳动者应充分认识职业道德建设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型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探索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真正把自己培养造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3.当代教师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广泛开展,学校教师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学校过去缺乏系统的道德教育,加上受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在教师道德素质的养成上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更高要求,加强道德修养已成为当前广大学校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道德修养是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且取决于人民的基本素质。民族生存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学校实力的较量,产业大军素质之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学校教师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对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学校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按照“四有”标准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要求,努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加强学校教师道德修养是树立行业新风的重要措施。树立行业新风,对于改变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突出表现实际上就是各种行业不正之风。这种行业不正之风长期盛行,将会造成经济无序、腐败严重、社会不稳的后果。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风。树立行业新风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加强学校教师道德修养。如果广大学校教师都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不谋私利、奉献社会,那么,必将对树立行业新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巨大的作用。
14.当代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当代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加强革命理论的学习。广大学校教师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论述,加深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提高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不断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坚决反对的。
(2)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参与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每个学校教师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参与中,将使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要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文化活动。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对传播先进文化、加强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教师在参与健康向上的宣传文化活动中,可以激励自己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帮助自己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塑造美好的心灵。参与健康向上的宣传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积极收听和收看广播、电视,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和报刊,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培养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三是积极参与学法、用法活动,培养文明行为,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5.不良道德倾向的表现和引发原因
不良职业道德的主要表现
(1)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在职业道德领域表现为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权力部门的青年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冷、硬、顶、推、托、吃、拿、卡、要、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好处乱办事等不正之风以及衙门作风。
(2)价值趋向比较庸俗。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部分人认为市场竞争就是金钱、利益的竞争,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不道德现象见怪不怪,特别是有人表示个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还有人认为“只要赚钱,可以不讲原则和手段”,将人际关系庸俗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道德评判出现偏差。表现在职业道德上,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对哪些靠钻政策空子而一夜暴富的人,一些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4)社会道德心里失衡。表现在职业道德领域是部分教师对主人翁地位出现失落感,认为自己是雇工,没了地位,少了保障,还谈什么职业道德。在思想观念上,淡化了集体观念,忘掉了集体利益,导致了职业道德的倒退。
导致不良职业道德的主要原因
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其中既有体制转换过程中道德规范尚未成型带来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道德思想混乱和道德信义动摇而造成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对利益关系的重组不能正确看待,导致了人民思想道德观念的混乱。改革开放使原有道德观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观还未完全形成,但这时产生出许多反传统的似是而非的道德信条,如表现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等。在错误的义利观引导下,过去一些受到批判的人生观、道德观死灰复燃,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把本来只是经济领域应用的原则,如等价交换,扩大到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从而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变得混乱不清,表现在职业道德观念上,就出现了重金钱、轻义利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导致思想道德的沦落。
(2)对权力异化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缺乏正确认识,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职业道德思想。由于少数腐败分子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败坏了社会风气。极少数人在道德言行上搞两面派,在政治道德上搞实用主义,国家政策和中央指示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无利的就变通。一些单位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被削弱,吹牛拍马抬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致使有些人丧失信念,意志衰退,忘了党的宗旨。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涣散人心的思想,离间了党群关系,也必然导致思想道德的滑坡。
(3)宣传舆论缺乏明确定位的正确导向,也是引起人们职业道德思想混乱的外部原因。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政策,然而,少数人都认为致富就可以不择手段。一些所谓的改革能人尽管道德品质恶劣、政治素质很低、生活作风腐败,只因为碰机遇、钻政策空子有了一点“成就”便受到各方面层层保护,舆论不加分析地大肆吹捧,给公众树立一个只要能捞钱,其他都是小节,不值得计较的形象。对炒股、炒房地产、炒明星的投机者取得的利益,媒体过度渲染,造成了部分人在收入分配上的不平衡心理,于是表现在职业道德上,产生一种畸形的道德价值观,只要能赚钱,管他是投机还是冒险,捞了钱就是硬本事,管他道德不道德。
(4)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滞后,使人们的社会道德责任失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这一手一直抓得紧、抓得多;但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多方面原因,对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人抓得不实,加上舆论一度出现某些误导,高素质、低收入之间的反差,也构成了对讲理想、讲道德、守纪律的人的一种讽刺。对于这些不正常现象没有能及时澄清和纠正,导致在职业道德实践中,见利忘义,将社会主义的道德忘得一干二净。
16.怎样应对不良道德倾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形成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注重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职业道德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要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的内涵,明确公平、公正竞争原则与行业、部门的垄断行为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是不相容的,尤其是与权力进入市场腐败的现象是格格不入的。
(2)要树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新观念,懂得运用法规、契约,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来规范市场、规范自己的行为。执法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秉公执法。
(3)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可行性职业道德公约和守则。
抓好青年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
(1)要使青年干部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自觉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处理各项事务。
(2)要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严格干部考核制度。对那些丧失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和触犯党纪政纪的人,要从严处理、赏罚分明,确保党政干部的纯洁性。
(3)树立公仆意识,自觉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要自觉地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凡事依法而行,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违法行政行为。
抓好青年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职能监督的作用;(2)执法人员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否将合党的宗旨,是否有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并自觉积极地开展思想斗争,不断使思想“淬火”,养就一身浩然正气;(3)要弘扬正气,惩治邪恶,对那些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秉公执法人员要给予要给予表彰、奖励和大力宣传;对执法违法人员要严惩不贷。
抓好青年的职业道德建设
(1)各级领导要切实把青年职业道德摆上重要的议事办事日程;(2)有关部门要从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业道德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整体目标和分项目标;(3)在目标管理和考核中,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奖励办法,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做到项项有目标、层层有管理、事事有人抓,把职业道德建设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营造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要寓教于各项活动中,增强教育效果。要组织教师制定、讨论、修改本单位的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对自己制定的规范遵守起来更自觉;要开展大讨论活动,组织教师对照规范找差距、定措施;要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使教师在活动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培养教师的群体意识;要开展先进评选活动,树立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先进典型;要利用局域网、板报、简报、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阵地和形式,营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氛围。不断很高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尽快在全局系统培育出一种“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健康向上的美好境界。
总之,要通过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增强广大青年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以主人翁态度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养成良好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