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卒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工程浩大为史所罕见,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果不是在1974年被发现,也许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

要了解秦兵马俑坑的来龙去脉,不能不追溯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秦始皇。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中央集权帝国的皇帝。他的出生年代正值七雄争霸,烽火连天的战国末期。嬴政在位期间实施“废分封、立郡县、选贤任能、厉兵秣马”,使国力大为增强。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历经10年的战争,终于歼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并下令全国统一法律、货币、文字、车轨和度量衡。这些重大的措施,不仅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推动作用,而且影响久远。

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建死后的陵寝,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将葬礼规模推到空前绝后的顶峰。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继王位后,就开始在骊山之麓修建陵园,征调的役夫刑徒最多时达72万人,工程延续37年之久,直到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即对秦陵工程及内部构造作了详细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类似的记载,在班固的《汉书》和其他重要史籍中也都可以看到。根据考古探钻已掌握的资料可知,秦始皇陵园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陵园内封土堆外围原有内外两重城垣,呈长方形,南北向。内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门,建有阙楼建筑,内城的四角则建角楼。陵冢在内城南半部,原高约115米,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仅剩70米。冢下为秦陵地宫,安放着秦始皇棺椁。以秦陵封土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地面上有寝殿、便殿等宫殿遗址,并曾发现大量的瓦板、筒瓦、瓦当、五角下水管、井圈等建筑材料和两诏秦权、错金银编钟等珍贵文物。至于陵园地下的文物埋藏则更丰富,目前已发现的从葬、陪葬坑就有数百处。这其中就以秦陵大型彩绘铜车马坑和兵马俑坑最耀眼,它们的发现对于认识秦陵的博大,以及今后揭示陵园的奥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始皇陵墓曾遭受大规模的盗掘和破坏,关于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考古资料证实,不过秦俑坑的发掘,至少说明了秦陵周围的地面建筑和陪葬坑曾受到严重的扰乱和破坏。秦俑一、二、三号坑原为半地下土木结构的坑道式建筑,考古人员却发现原有的木质建材几乎焚毁殆尽。由于建筑塌陷,以及塌陷之前的人为破坏,当年披坚执锐、气势威猛的秦军将士待到重见天日时,早已支离破碎,变成一片瓦砾。专家研究分析后发现,俑坑焚毁的时间大约在秦、汉之交战乱频仍的时代,很可能是西楚霸王项羽所为。

在秦始皇兴盛时代,皇陵的修建必须体现其威严及壮观。遍布树木、野草的坟冢高115米,被高10~12米的双层围墙所环绕。围墙拐角处及大门口都建有塔。围墙里面,是高大的庙宇、御用的宅第和行政建筑。整个皇陵封土堆方圆25平方千米,在陵墓围墙之外,还挖掘出400多件出土文物。在一个巨大而坚固的坑穴和几百个小坑穴里,发现了跪姿的兵俑以及被活埋的马匹和动物的骨架,再现了皇家的马厩和圈养动物的地方。除陵墓之外,还发现了用夯土技术制作的建筑物,但是今天原址上的建筑物已经荡然无存。

兵马俑突现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农民杨培彦、杨志发、杨文学等人在村南的柿树林中掘井。当他们挖至34米深时,竟然掘出一些奇形怪状的陶片、一个身穿盔甲的“瓦人”,以及绿绣斑斑的铜弩机、铜箭镞和铺地砖。西杨村打井挖出了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1974年7月,一支由陕西省考占专家组成的工作队亲赴现场进行清理挖掘,从此拉开了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工程的帷幕。

为了使秦兵马俑再现昔日雄风,考古工作者在接近文物时,不但用竹签和毛刷小心翼翼地剔剥,并随时拍照、绘图和记录。同时,文物修复和科技保护专家也进入考古工地,展开各项研究。由于陶俑陶马毁坏情况严重,有的甚至破成数百个碎片,因此修复工作异常困难,专家们对每一块陶片都加以编号,以确保文物“修旧如初”。经过两年多的钻探和试掘,初步证实这里是秦始皇陵园中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陶俑由中空的粗糙土制模具所制,模具前、后,两部分用于制作兵俑,左、右两部分用于制作马俑。模具的选择非常有限,制脚有两种模具,制头有八种模具,但是通过改变头和肢体的角度,却可以生产出许多不同姿态的陶俑。模具一旦经过装配及干燥后,俑的嘴巴、眼睛就可以单独进行雕刻,然后用上好的黏土多层涂抹。鼻子、耳朵和战袍皮带、肘部套环的模具需经高温烧制。不同部队编制的兵俑还需涂以特别的色彩以示区分。模具标准统一的大规模生产与独立制模雕刻相结合,可以生产出7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陶俑。这些兵俑栩栩如生,第一眼看上去让人还以为是一个个度身定制的塑像。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了中国,也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轰动。1979年,有关单位在遗址上兴建博物馆,规划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遗址大厅和一个综合陈列展厅。

一号坑

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达1426平方米,为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是由40余乘木质战车,以及约6000件陶俑陶马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俑坑的最前端有3列不穿盔甲的轻装步兵俑,成一字形横队排列,每排68件,共204件,均免盔束发,腿扎绑带,手持强弓劲弩。队伍之后,由夯筑隔墙将一号坑分为11个东西向的过洞,排列着步兵和驷马战车相间的38路纵队,这些俑身穿盔甲,胫缚护腿,手执矛、戈、铍、戟等长兵器和少量弓弩,属于重装甲士。在俑坑的南、北两边沿,分别有一排面南和面北的武士俑,为军阵的左右侧翼,其任务是防止敌军“旁敲侧击”。军阵的后端,有一列面向西方,与大军相背而立的武士横队,为军阵的后卫,主要任务是防止敌人从背后偷袭,以解除部队进军时的后顾之忧,为主力部队提供可靠的后卫保障。这与古代军事家“末必锐”、“本必鸿”的布阵原则相一致,构成了一个行止有序,进退有据,组织严密,固若金汤的军阵编列。

二号坑

二号坑阵位于一号坑的东端北侧,与一号坑相距20米。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目前考古工作尚在进行中,根据钻探和已发掘的部分资料推断,坑内放置有陶马350匹、骑兵用鞍马116匹、各种武士俑900多件、木质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弩兵、战车等多兵种混合编组而成的曲形阵。建筑方法与一号坑基本相同。东西两边各有三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一个门道。这是一个以步兵为前锋,战车为右翼,骑兵为左翼,车步混编部队居中的多兵种大型军阵。二号坑内已发掘出木质战车,兵俑、马俑163件,估计全坑可出土1000余件。在布阵方法上,它是由四个小阵勾连组成。第一个小阵是弩兵阵,位于曲形阵的最前端,共有弓弩手300个,其中约160个穿盔甲重装的跪射俑分为八路纵队居于阵心,其余则为着战袍轻装的立射俑环立外围。第二小阵位于曲形阵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每乘车上有武士三人,一名御手,两名甲士。车前车后并没有隶属步兵相随,是一列纯战车编组。第三小阵位于曲形阵的中部,是一个由战车、步兵和骑兵组成的纵阵。它以19辆战车为主,260余位步兵为辅,并有8名骑兵殿后,组阵十分灵活。最后一个小阵是位于曲形阵左侧的骑兵阵,以108个骑兵为主,辅以6辆战车。在战场上,主要承担突击任务,以发挥出其不意、攻故不备的特殊作用。

三号坑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平面呈凹字形,面积不到500平方米,是三坑中面积最小者,共出土陶俑66件,驷马战车一乘。铜制的战车显示出精细的设计和很高的质量。另有一把双刃宝剑经过镀铬处理防止了生锈,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砍穿厚重的铠甲;用于制造战马轭具的由金、银、铜组成的合金的硬度,也是根据部件能够承受的不同张力来确定的。另外一辆1980年出土于秦皇陵西侧陪葬坑内的彩绘铜车马,是目前中国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古代青铜艺术品。此车是在皇家出行车队中,担负仪队开道任务的车辆。轼前左侧有突出的银质承弓器,上置青铜弓弩一副,是杀伤力很强的远射兵器。铜车马上的配件铜盾牌,高362厘米。盾的正面中部纵向鼓起棱脊,背面于脊的中间处铸有桥梁形鼻纽状盾握。盾的正反两面饰有绚丽的花纹图案,是了解和研究古代防护兵器的重要实物资料。车上配置的弓弩臂长392厘米,弩机下有一长方形外郭,形状很像现代枪支的扳机。从局部看,弩机错金纹饰,华贵精致。

三号坑的形状比较特殊,东边入口处为一斜坡门道,门道正对车马房,内放战车一乘。车马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南北向长廊,长廊的两侧各连接一个厢房。坑内的武士俑没有按战斗队形编组,而是分布在南、北两个厢房,手持仪卫性兵器铜殳,面对面夹道排列,属于守卫指挥机关的警卫部队。另外,坑内还挖出鹿角兽骨和带柄铜环,前者作为祭祀祷战的祭器;后者则是悬挂帷幕的工具。这说明三号坑并非一个普通军阵,而是古人称为“军幕”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司令部。

俑塑技艺

秦兵马俑坑不仅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军事宝库,同时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它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四方面来看:首先,俑阵的气势逼人。陶俑一般高180~200厘米;陶马高170厘米,长200厘米,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仿,且数量众多,场面恢宏,仿佛一声令下就会迎面冲杀而来,予人压倒一切的震撼。第二,风格写实性强。秦俑雕塑的形象逼真生动,比例匀称准确,面部刻画个个不同,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味道。再次,俑身的彩绘绚丽。由于曾遭大火焚烧,以及两千多年的水土侵蚀,使得陶俑陶马原本绚丽多彩的颜色大都脱落。从部分秦俑身上的颜色残迹来看,颜料的成分为矿物质,以红、绿、蓝、赭为主,色调明快,对比强烈,充满凝重斑驳的美感。第四,塑俑匠工有娴熟的工艺技巧。秦俑的制作以塑形为主,再用推、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完成。具体说,陶俑的腿部以堆塑方法做成粗胎,表面再经刮削。躯干部位以泥条盘筑法塑形,再用贴、捏、刻等方法做出袍服与盔甲。头部的塑法比较复杂,一般是先用模具做出头形,然后再刻画五官细部、以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相互雷同的情形。烧制出来的成品绝大多数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可谓炉火纯青,即使今天进行的模拟烧制实验,也很难达到如此水准。古代精湛的陶艺技巧,着实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