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时写了这首七律。诗人在成都定居后,多次拜祭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品格、功业、成就深表仰慕,也为诸葛亮事业的最终未成而深至惋惜之情。诗歌开篇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环境,松柏森森,为诗人指点“丞相祠堂”的路径,这与诗人前去拜祭的心情相吻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写诸葛亮的身后寂寞,也是世无俊杰的曲隐表述。后四句对诸葛亮功业的咏叹中,渗透了个人失落的感伤。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君主对人才重视到这等地步,足令后代文人志士羡慕不已。诸葛亮因此鞠躬尽瘁,辅佐两朝,死而后已。这样的明君、贤臣际遇,是后代有志效忠朝廷的才智之士们的楷模。诗人向往古人之时,也就是在为自身的不遇而苦恨。难得君臣如此投合,诸葛亮居然还是抱憾而终,诗人不禁为其泪流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