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孟郊(715~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隐居于河南嵩山。元和九年(814)64岁得暴疾去世。他写过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更多的作品是在抒发自己的牢骚不平。其诗用语追求瘦硬,诗风属于韩愈的险怪一派。又以苦吟与贾岛齐名,被称为“郊寒岛瘦”。存诗四百多首。

这首诗作于诗人居官溧阳时。作品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伟大的母爱与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从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

对于孟郊这个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母爱给他最深的印象,便是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开头两句由人及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接下来两句写慈母的动作和意志。游子离家前的一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如此细密,是由于怕儿子迟迟难归,所以得把衣衫缝得结实一点。可慈母的心里当然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亲切感人。

这里有的不是言语和眼泪,只是一个普通常见的场景。而正是这真挚的爱,拨动了每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全天下儿女们深挚的忆念。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以及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