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历法《太初历》

《太初历》是汉代实施的历法。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而且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在天文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编后改称“三统历”。

《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使月份与季节配合得更合理;首次记录了五星运行的周期。它还把二十四节气第一次收入历法,这对于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汉代初年沿用秦朝的历法《颛顼历》,以农历的十月为一年之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渐觉这种政治年度和人们习惯通用的春夏秋冬不合。

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常常重定正朔。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和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等上书,提出废旧历改新的建议。

司马迁提出三点理由:《颛顼历》在当时是进步的,现在却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颛顼历》所采用的正朔、服色,不见得对,是不能适应汉代的政治需要的;用《颛顼历》计算出来的朔晦弦望和实际天象许多已不符合了。因此建议改为“正朔”。

在这三条理由中,汉武帝认为第二条理由即政治上的需要是最为重要的。改历的目的就是借以说明汉王朝的政权是“受命于天”的。汉武帝不是单纯地把它看做科学上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巩固政权的大事。

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促成了我国历法的大转折。汉武帝征求了御史大夫倪宽的意见之后,诏令司马迁等议造汉历,开始了在全国统一历法的工作。于是,一场专家和人民合作改革历法的行动开始展开。

汉武帝征募民间天文学家20余人参加,包括历官邓平、酒泉郡侯宜君、方士唐都和巴郡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

我国古代制历必先测天,历法的优劣需由天文观测来判定的原则。当时人们对于天象观测和天文知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修改历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司马迁他们算出,公元前104年农历的十一月初一恰好是甲子日,又恰交冬至节气,是制定新历一个难逢的机会。这种测天制历的做法,这对后代历法的制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接着,他们又从制造仪器,进行实测、计算,到审核比较,最后一直认为,在大家准备的18份历法方案中,邓平、落下闳等人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尤为精密。

在司马迁的推荐下,汉武帝识金明裁,便诏令司马迁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罢去其他与此相疏远的17家。并将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规定以十二月底为太初元年终,以后每年都从孟春正月开始,至季冬十二月年终。

新历制定后,汉武帝在明堂举行了盛大的颁历典礼,并改年号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故称新历为《太初历》。

《太初历》的颁行实施,既是一件国家大事,也是司马迁人生旅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座里程碑。司马迁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从改历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朝野两方对天文学有较深研究者,可谓人才济济。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天文学家数量之多,说明在社会上对天文学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着雄厚的基础。

《太初历》的原著早已失传。西汉末年,刘歆把邓平的八十一分法作了系统的叙述,又补充了很多原来简略的天文知识和上古以来天文文献的考证,写成了《三统历谱》。它被收在《汉书·律历志》里,一直流传至今。

如果说《太初历》以改元而得名,那么《三统历谱》则以统和纪为基本。统是推算日月的躔离,即推算日月运行所经历的距离远近;纪是推算五星的见伏,即推算五星的显现和隐没。

统和纪又各有母和术的区别,母是讲立法的原则,术是讲推算的方法。所以有统母、纪母、统术、纪术的名称;还有岁术,是以推算岁星即木星的位置来纪年;其他有五步,是实测五星来验证立法的正确性如何。

此外还有“世经”,是考研古代的年,来证明它的方法是否有所依据。这些就是《三统历谱》的第七节。

这部历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它的内容有造历的理论,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等的常数和运算推步方法。

还有基本恒星的距离,可以说含有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从《太初历》至《三统历谱》,其在历法方面的主要进展是多方面的。

《太初历》的科学成就,首先在于历法计算上的精密准确。《太初历》以实测历元为历算的起始点,定元封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夜半为历元,其实测精度比较高,如冬至时刻与理论值之差仅0.24日。

《太初历》的科学成就,又在于第一次计算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交食周期是指原先相继出现的日月交食又一次相继出现的时间间隔。食年是指太阳相继两次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

《太初历》的科学成就,还在于精确计算了行星会合的周期,正确地建立了五星会合周期和五星恒星周期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五星会合周期的测定和五星动态表编制的基础上,《太初历》第一次明确规定了预推五星位置的方法:已知自历元到所求时日的时距,减去五星会合周期的若干整数倍,得一余数。

以此余数为引数,由动态表用一次内插法求得这时五星与太阳的赤道度距,即可知五星的位置。

这一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五星运动研究的重大飞跃。这一方法继续应用到隋代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太初历》的科学成就,还在于适应农时的需要。司马迁等人制订《太初历》时,将有违农时的地方加以改革,把过去的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

又在沿用19年七闰法的同时,把闰月规定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间无中气的月份,使历书与季节月份比较适应。这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顺昌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也与农时照应。

总之,《太初历》的制订,是我国历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法大改革,是中华文明在世界天文学上的不朽贡献。

[旁注]

《颛顼历》 秦代在全国颁行的历法。《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相传,古六历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其中,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根据夏商周秦的顺序,《颛顼历》建亥,以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一直沿用至汉武帝时。

方士 即是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持有方术的人。一般简称为方士或术士,后来则叫“道士”。宋玉《高唐赋》以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等人为“有方之士”。道士之称始于汉代,东汉以来,始将方士叫做道士。晋代以后,方士之称渐不通行,而道士之称“大著”。

甲子日 是我国干支历法中的第一天。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古贤认为:甲子为干支之始,为第一个干支组合,寓意事之起始,事之确立之时。

天文年历 是天文学家运用天体力学理论推算的天文历书,其中列有每年天体如太阳,月球,大行星和亮的恒星等的视位置;这一年特殊天象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和月掩星等发生的日期,时刻以及亮变星的变化情况等。天文年历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五星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是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这5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5颗星的通常称法。把这5颗星叫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5颗行星而产生的。

[阅读链接]

西汉建国之初,娴习历法的丞相张苍建议继承秦的《颛顼历》。当时有个儒生公孙臣上书提出,大汉国运属于土德,与秦不同,当有黄龙出现时,当改正朔,易服色。张苍批判他的谬论,把这主张压下去了。

后来传说黄龙果然在甘肃出现。消息传到宫中,汉文帝责问张苍,并召见公孙臣,命他为博士。张苍因此告病罢归。

后来太史令司马迁等把这问题重又提到日程上来,拉开了改历的序幕,并最后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