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 DNA 的“剪刀”和“浆糊”

东施不用效颦

据传,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因患有心疼病,走路总抚着胸口,皱着眉头。同城有个长相丑陋名叫东施的女子,十分羡慕西施,处处模仿西施, 甚至连西施走路的病态也学得惟妙惟肖,但如此一来,东施便显得愈加丑陋。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东施效颦的故事。

也许有一天,会有人替东施惋惜,因为基因工程完全有能力使东施具有西施的容貌,用不着再仿效西施皱眉。

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人类的意愿,运用 DNA 重组技术来设计新的生物。人们从生物细胞中分离出 DNA 片段进行施工重组,然后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表达。

寻找目的基因

要找到符合人们意愿的基因——一种叫目的基因的基因也决非易事。例如,农业专家为了培育出耐寒、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首先必须找到耐寒抗病虫害的基因。为此,就得从供体细胞中分离出或用人工办法在实验室中合成出目的基因,这是实现基因工程的第一步。不管人们的愿望多么美好, 找不到目的基因等于树木断了根,不可能长成有用之材。

基因是 DNA 分子上的某个特定片段。在真核细胞中,一个 DNA 分子包含许许多多个基因。在这众多的基因中有许多并非是人们想要选择的目的基因,于是,便引出了如何去除其他基因,而保留下目的基因的问题。DNA 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但体积却很小。要对微小的 DNA 分子进行切割,并要求切割得准,切口要整齐,使不同来源的 DNA 分子切开后在相应的位置上可以彼此拼得起来,就必须有精密的工具。这个手术显然不是普通手术刀所能解决的。

“剪刀”是内切酶

1960 年,瑞士科学家沃纳·阿尔伯在观察大肠杆菌时,发现有些核酸内切酶能限制某些病毒核酸对生物体的侵袭。根据这一现象,他认为在细菌体内存在一种限制—改造酶系统,这是一种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系统。这一发现不久便被美国科学家汉·史密斯证实。

限制酶专门破坏入侵的外来 DNA,它常常把 DNA 在固定的地方切断,使它们失去作用。这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扮演了“剪刀”这一主要的角色。

请看下面的一个实例:从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限制酶

(Hpall)能够识别下列碱基序列: 分子ⅠN—C—C—G—G—N

分子ⅡN—G—G—C—C—N

它能把具有如上序列的碱基分别切割成下列两段: 分子ⅠN—C C—G—G—N

分子ⅡN—G—G—C C—N

切断后的两种异源 DNA 分子,经同一种限制酶作用之后,可以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在特定的条件下,就能在“浆糊”的作用下重组到一起。

“浆糊”在哪里

基因工程的目的,不仅仅是把 DNA 按照人们的意愿切割下来,更重要的

是把切割下来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粘在受体细胞 DNA 分子的特定位置上。那么,“浆糊”在哪儿呢?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遗传学家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既然有 DNA 内切酶, 为什么不可能存在 DNA 连接酶呢?1967 年,在美国有三位科学家阿尔伯、内森斯和史密斯不谋而合地从代号为 Ta 的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里分离和提取到连接 DNA 分子的“浆糊”——连接酶。这种“浆糊”竟神奇地使 DNA 分子相邻的两端或是被“剪刀”断开的 DNA 片段重新连接起来。

有了“剪刀”和“浆糊”,科学家就可以按照设计蓝图,随心所欲地拼接 DNA。

由于阿尔伯、内森斯和史密斯三人在限制酶研究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三人共同获得了 1978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有人把基因工程比作现代造物主。因为经其改造和创造的新生物正在一批一批从实验室走向大自然。对于这个现象,人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人类终于可以用这一尖端技术为人类造福;忧的是,万一被居心叵测的人用来作恶,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不管怎么说,基因工程的特殊优越性已经为全世界人民所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