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南十五公里处。方圆六十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山名之由来,道教中有二说: 张宇初《武夷山志·序》称:“昔有神人受帝命统录地仙,尝降于山巅,自称武夷君,山因以名。”①白玉蟾《武夷重建止止庵记》称:古仙篯铿(即彭祖)居此山,“有子二人,其一曰铿武,其次曰铿夷,因此遂名武夷山。”

②道教将其列入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六洞天。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③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则称升真化玄洞天,张宇初《武夷山志·序》则称升真玄化洞天。

据清初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八载,陶唐时有彭祖,秦时有皇太姥、武夷君、控鹤仙人、十三仙人等居武夷,当属古代传说。但武夷山有道教, 大概始于唐代。该书同卷记有道士许石昔,云:“许石昔唐时高阳人,自称酒徒。少举进士不第,学仙于王屋山。遍游名山,尝至武夷绝顶,题云:‘许石昔自峨山寻偃月子到此’,又题诗,⋯⋯后忽乘云去。”④南唐沈汾《续仙传》卷上记此人,谓其“少为进士累举不第,晚学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名山洞府,后徙峨眉山,经两京,复自荆襄汴宋,抵江淮,茅山、天台、四明、仙都、委羽、武夷、霍桐、罗浮,无不遍历。到处,皆石崖屋壁人不及处题云:许石昔自峨眉山寻偃月子到此。”⑤看来他是个游方道士,并非久居武夷山者。

五代则有道士李良佐长居此山。《武夷山志》卷十八云:“李良佐,字

元辅,南唐元宗(李)王景之弟也。性冲淡,保大八年(950),辞王景访道

入武夷,遂居焉。旧观在洲渚间,王景敕有司移创今址,赐额会仙,册封演道冲和先生。⋯⋯居武夷三十七年,坐化于观之清虚堂。其弟元真适至,藏蜕于观后。今武夷祀之,以为开山之祖。”⑥唐代,武夷山建有一所道观、初名天宝殿、武夷观,后称冲佑观,俗称武夷宫。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五载,“冲佑观,溪北大王峰左,前临溪岸。初,汉武帝设坛以干鱼祀武夷君,唐天宝(742~755)中,始创屋于洲渚,曰天宝殿。

伪闽王审知增饰之,称武夷观。南唐保大二年(944),元宗李王景为其弟良佐辞荣入道,在观修持,册封演道冲和先生,敕有司移建今址,名会仙观。”⑦这是武夷山建立最早的一所宫观。

宋代是武夷山道教的兴盛期。《武夷山志》卷十八载有宋道士多人。徐熙春,郡武人,宋熙宁(1068~1077)时业市酒,遇铁冠道人(姓蔡)遗以五花草,食之,遂绝粒。

寻至武夷修炼,后坐化于大王峰东壁。李陶真,东京人。熙宁(1068~ 1077)末至武夷,居一曲止止庵。好吹铁笛,每作穿云裂石之音。后又居建平里之通仙岩,一日留诗别众,不知所适。黄朴,樵川人,绍兴(1131~1162) 初,访道武夷。遇仙授,能绝粒,后坐化于三仰峰。郭道人,失其名,自称卧云子。绍兴间,至湖州收葛行正(号洞阳子)为徒,后俱入武夷。乾道(1165~ 1173)间同日坐化。白玉蟾遍历名山,也曾于南宋宁宗(1195~1224)时至武夷,自称武夷散人,讲法于冲佑观之采隐堂,后居止止庵。有自赞诗云: “千古蓬头赤脚,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嘉定(1208~ 1224)间召对称旨,馆太一宫。后不知所往,诏封紫清明道真人。⑧著作甚丰,记武夷山事者,主要有三篇:《云窝记》云:道士陈丹枢,不知何许人。于五曲造庐名云窝,辟谷不粒,年已七八旬,其颜如童。常披一破衲,终日凝神,不语不寝,笑谈与常人异。⑨《橘隐记》云:道士陈洪范,字天锡, 号造斋,生平于琴书外,多种橘,名其居曰橘隐堂。平居暇日,惟杜门养静。AB《棘隐记》云:女道士刘妙清,礼陈丹枢为师于其所居云窝堂附近,筑茅屋数椽,取名棘隐,志心修道。AC 宋代,武夷山建有大批宫观。南唐主李王景为李良佐所建之会仙观,“迨宋真宗,赐额冲佑。诏广观基,增修屋宇至三百余间。中有三清殿;前有汉祀亭、拜章台;后为宾云亭、玉皇阁、法堂、东西两廊;外为道院、为堂为祠、为轩为庵为仓”。AD“元符元年(1098),赐钱八十万,又赐建阳田十顷。自唐宋以来,皆有赐田,通计一万一千余亩。绍定二年(1229),道录江师隆重加修建,增广殿宇,堂厨廊庑一新”。AE会真观,在幔亭峰麓。据说,秦时武夷君于此峰置酒以宴乡人,后人即于山麓立祠以祀之,匾曰同亭。至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乡人以此事上奏,得赐庙额为会真。明代重修。AF 止止庵,在大王峰麓。北宋时已有茅庵, 后废圮,南宋嘉定九年(1216)詹琰夫重建,延白玉蟾居之。不久离去。

后又有程斯道、黄咸中居此。AG 清微洞真观,在水帘洞内右,宋道士

江成真建。明嘉靖(1522~1566)间重建,称水帘道院,寻改名白龙观。AH 此外,云窝道院、橘隐堂、棘隐庵,皆创于宋代。

至元代,武夷山道教续有发展。元初有茅山派道士张德懋(号希微子) 居武夷山天游道院。宪宗四年(1254),赵嗣琪(号虚一)又来此师张德懋。黄氵晋《玄明宏道虚一先生赵君碑》曰:赵嗣祺“年二十四学道于武夷山天游道院高士张君德懋,凝神宴坐,未尝出山。张君携之至钱塘,诣其师真人杜公(名道坚)于宗阳宫。⋯⋯遂令张君居通玄(观),先生(赵嗣祺)居

升元(观)。”AI 成为元代著名茅山派道士。《武夷山志》卷十八载,“陈冲素,字虚白,时地皆不可考。修道武夷,著《规中指南》,尽发内丹三要之旨。尝与樵者饮,忽仆地,梦入一洞食青灵芝,即绝粒。后仙去。”AJ《道藏》第四册收《陈虚白规中指南》二卷,其《后记》末署“武夷升真玄化洞天真放道人虚白子陈冲素序”,AK 当为此人。书中多引张伯端、白玉蟾等南宗人之说,亦引有全真道马钰之语,当为元人。彭日隆,号隐空,崇安人。稍长学仙,能飞步武夷诸峰。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在武夷九曲建清微太和宫。LB 金志扬,号野庵,人称金蓬头。永嘉人。初隐龙虎山先天观,“元统癸酉(1333)复隐武夷山,居玉蟾之止止庵,⋯⋯至元丙子岁(1336)卒。”LC 其再传弟子方邱生亦曾居武夷山,《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五云:“有蒲衣道者曰方邱生,早游临川吴文正(吴澄)之门,既而师事李西来于武夷山,学全真之学。西来者,故金蓬头之高弟也。久而去之,居龙虎圣井山之天瑞庵。”LD 后止于江西兴国县之长春道院。

元代,武夷山除冲佑观经增修,于泰定五年(1328)改观为宫,称冲佑万年宫外,LE 又新建有一批道观:天游道院,在第六曲仙掌岩顶,“创始丁酉岁(1237),以癸卯(1243)既工,⋯⋯张德懋实开山,承规以翼者,其徒赵嗣琪。”LF 升真观,在冲佑观后,世祖至元(1264~1294)间建,“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请改观额。前建太清殿,后为法堂。堂上有楼以居仙像。殿之东南为通天台。门庑厨寮毕具。⋯⋯经始己巳(1269)之夏, 告成己卯(1279)之冬。”LG 灵峰观,在灵峰右麓,元人余药坡创建。

初名灵峰道院,太守李真峤奏请易名元都观,赵孟◻书匾。后圮,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LH 明清时期,武夷山道教渐趋衰微。《武夷山志》卷十八列有明道士蔡双髻、王广、草鞋仙等,皆只具薄技,无他能。前代所建宫观,有的在明代虽得修葺,但至清代几乎全废。其主观冲佑万年宫,明初改名冲玄观,正统四年(1439)正月失火,后又遭兵燹,天顺、成化(1457~ 1487)间虽屡有修葺,皆未复其初。弘治(1488~1505)末,道会詹文皓募众修理,嘉靖四年(1525)冬又火,明年(1526)本观提点詹本初复创,所费浩繁,阅两年始成。LI 至清代中期,逐渐倾坍。

现仅存道院一座,龙井两口。其余道观类此。明代也新建有少数道院, 至清中后期亦皆废。如清真道院,在隐屏峰顶,又名清微真馆。明万历五年

(1577)建。寻毁,清顺治十五年(1658)重建,LJ 后又废圮。犹龙道院, 在白花岩东,万历(1573~1619)间道士汪清慧建,清乾隆时已废。LK 注:

①②③⑤⑨ABACAGAKLC 《道藏》第 33 册 208 页,第 4 册 797 页,第 22 册

200 页,第 5 册 80 页,第 4 册 772~776 页,772~776 页,772~776 页,797~

799 页(参《武夷山志》卷六:《止止庵》,第 4 册 391 页,第 5 册 448 页,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 年④⑥⑦⑧ ADAEAFAHAJLELGLHLILJLK 《武夷山志》第 3 册 1151~1152 页、1152 页,

第 1 册 338~339 页,第 3 册 1158 页,第 1 册 336 页,339~340 页,393~

394 页,第 3 册 931 页,1156 页,第 1 册 340 页,413~414 页,第 2 册 860

页,第 1 册 340 页,第 2 册 676 页,第 3 册 936 页,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1971 年 AI 《四部丛刊初编》第 240 册,上海书店(据 1926 年商务印书馆本重印)LB 《道家金石略》970 页,文物出版社,1988 年 LD 《江西通志》第 6 册 2635 页,台北华文书局,1967 年 LF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196 册 495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