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舞蹈

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有了巨大的发展,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生活从依赖自然向依靠自己生产转化,劳动工具虽然仍以石器为主,但是,已经是经过人手加工磨制过的、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人类发明的制陶业、纺织业、栽培植物、蓄养家畜等劳动生产使人类生活安定,有了固定住所,并开始使用斧头、棍棒、短刀和矛戈等武器,依次建立部落氏族社会,出现了母系、父系社会制度。

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原始社会舞蹈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一、新石器时代舞蹈内容

新石器时代舞蹈还不能与舞蹈艺术真正连接起来,舞蹈内容大致有:崇尚人体功能舞、反映新石器早期种植文化、祈祷繁殖、崇拜祖先和反映新石器中晚期种植文化的猎头舞,以及宗教舞蹈、狩猎舞蹈、图腾舞蹈、歌颂氏族领袖等舞蹈。舞蹈形式仍处在即兴抒发阶段,动作朴素自然,基本以环舞为主。但舞蹈开始朝欣赏与被欣赏两极方向发展,舞蹈从内容到形式都比旧石器时代有了较大发展。

新石器时代舞蹈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精神状态。她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1.崇尚人体功能舞

远古社会,自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缺医少药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为了防病、治病,发明了一套跳舞的方法,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这样说:“昔阴康之始,阴多滞伏而甚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瘀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为舞以宣导之。”这是原始人通过手舞足蹈疏通血脉,锻炼筋骨调节身心疲劳的舞蹈。另外,在中国古代一些神话传说中,如“后羿射日”“商汤桑林求雨”等传说,多与久旱逢甘雨,人们欣喜若狂而歌舞庆祝一番,以放松因旱灾拖累身心有关。在疾病、瘟疫容易发生的季节里,舞蹈能够起到消灾灭病的作用。这种舞蹈形体动作没有一定规范性的要求,它只需要人们尽情的歌唱、跳舞就能起驱病消灾和强身健体的作用。原始先民已认识到这一点,发明了崇尚人体功能的舞蹈。用舞蹈治病、用舞蹈来健身这一传统方法在今天仍然很盛行。汉族逢年过节的舞蹈耍弄狮子和扭秧歌,以及蒙古族的安代舞等,也都是先民防病健身的历史遗留。

原始社会物质资料极其匮乏,人们还不懂得耕田种地,生活资料基本取自自然,狩猎是原始先民的基本生产方式,猎物的肉是他们的食物,猎物的皮是他们避寒取暖的衣裳。能否捕获到猎物关系到部落氏族的生存兴亡,因此,只要捕到猎物,人们就欢歌狂舞,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在原始人思想中产生了一种观念:即模仿野兽的动作,定会产生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巫术感应作用。原始人认为这样做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如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讲原始人舞蹈,他认为原始人的舞蹈不过是对动物动作的简单模仿。例如,澳洲土人的青蛙舞、蝴蝶舞、鸸鹋舞、野犬舞、袋鼠舞就是如此,北美印第安人的熊舞和水牛舞也是如此。巴西印第安人的鱼舞和巴伊卡利部落的蝙蝠舞,大概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他又说:“野蛮人在自己的舞蹈中往往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这怎样来解释呢?只能解释为想再度体验一种快乐和冲动,这种快乐是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的结果,请看一看爱斯基摩人是怎样猎取海豹的?他伏在地上向它爬去;他竭力像海豹那样昂起头来;他模仿它的一切动作,等到悄悄地接近它之后,最后才向它射击。”因此,模仿动物的动作,是狩猎的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毫不足怪,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独特的狩猎的舞蹈。

原始时代,人类语言器官不发达,人们用人体动作模仿着各种动物的姿态,用人体动作表现着捕猎各种动物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企图实现捕获更多猎物的愿望。对原始人来说,狩猎舞蹈既是庆功舞蹈,又是巫术舞蹈,巫术舞蹈中包含着巫术感应的成分,它是为促进狩猎成功设计的。原始先民为求得狩猎成功,不仅进行人体动作的现场表演,他们还常常在墓穴中、岩壁上刻画先民捕猎各种动物的场面。如内蒙阴山山脉狼山地区岩画中就有许多狩猎的场面,这说明原始人除舞蹈之外还通过绘画祈求捕猎成功的事实。

原始狩猎舞蹈至今尚有遗存,比如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就是模拟狩猎的舞蹈,表演者为女性,以对舞的形式表演,节奏由慢到快,舞者边舞边呼叫,节奏由慢到快,舞蹈动作也由缓慢到激烈,呼叫由轻到重,最后达到高潮。再如鄂温克族的“跳虎”,也是女性的模拟动物的表演,表演者5人,其中4人扮演老虎,一个扮演猎物,扮演猎物的演员表演时始终抓住脚做蹲跳动作,4只虎围在它的周围,发出吼叫做追逐猎物的动作。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保留着许多原始狩猎民族舞蹈,像土家族“毛谷斯”舞,表演者以竹筒为打击乐器,表现原始狩猎的劳动过程,有“举棒追兽”“围猎”“追打”“搏斗”“抬兽”等动作。还有纳西族的“哦热热”,这一歌舞形式来源于远古先民的游牧生活。纳西族先民白天在山林间捕猎野兽,晚间围着篝火食用猎肉,吃饱喝足之后,便开始欢腾跳跃,模仿狩猎过程,同时还喊“哦热热”。舞蹈是一人领舞,大家随之而跳的集体舞,人数不限,可有几个人跳也可有几百人跳,舞蹈动作以前后闪动胯部和跺脚为主,动作张扬粗放。

2.巫舞

巫舞是原始宗教处在萌生状态中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是原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企图达到控制自然和其他人的一种方式。可以说,巫舞是原始世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原始人最早开始使用人体动作进行宗教仪式活动的行为。

上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雷鸣电闪、水火风雪和人类生老病死等现象不能理解时产生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思想,原始人在原始逻辑思维指导下,幻想用自然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社会里所遇到的一切灾害,巫术活动便由此产生,先民相信巫术是沟通神与人的桥梁,是驾驭自然的精神武器,因此,巫术成为原始社会的普遍宗教行为。

在中国最初的巫术舞蹈有蜡祭、雩祭、傩祭、祀高襟。蜡祭,是祈祷农业丰收的舞蹈。雩祭是求雨之祭,远古社会闹旱灾时由女巫舞蹈求雨的祭祀活动。傩祭是年末岁终时进行的驱除疫病之鬼的巫术仪式。祀高襟是祈祷人类自身繁衍的巫术活动。这些巫术活动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始社会巫术活动内容有:渔猎巫术、农耕巫术、求雨巫术、生殖巫术、驱瘟逐疫巫术、诅咒伤害巫术、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等。先民们在进行这些巫术仪式时,都少不了巫术歌舞行为,如我国古代东部夷人部落曾有一位“以鸟命官”的首领,名叫少嗥,他的乐舞《大渊》就是“谐人神,(和)上下”祭神用的巫舞。狩猎巫术舞,是人们在进行狩猎巫术仪式时,用人体模仿各种鸟兽姿态、动作的舞蹈,为使模仿逼真,表演者还在身上披挂着各种鸟兽的皮和毛。我国西南部哀牢山地区的彝族“十二兽神舞”就是狩猎巫术舞蹈再现。法国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还谈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狩猎舞蹈。印第安人在狩猎之前,先要以形体动作表演捕杀野牛的过程,跳舞者头戴从野牛头上剥下来的带角的牛头皮帽或画成牛头的面具,在舞蹈过程中,“当一个人跳累了,他就把身子往前倾,做出要倒下的样子,这时,另一个人就用弓向他射出一支钝头的箭,他像野牛一样倒下,在场的人抓住他的脚后跟把他拖出圈外,同时在他身上挥舞着刀子,用手势动作描绘剥野牛皮和取出内脏的动作,接着就放了他,他在圈内的位置由另一个人代替,这个人也是戴着面具参加舞蹈。”关于农耕巫术歌舞,可以举出原始氏族部落首领黄帝的乐舞《云门》。《云门》有两个名字,一是《承云》,一是《咸池》。《咸池》认为是主管五谷丰登的晨辰。这个舞蹈一般在早春二月播种季节时表演,以祈求丰收。求雨巫术是与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重要宗教行为。在我国甲骨文中有许多烧柴焚巫进行求雨巫术的记载。另外,原始人的猎取人头舞和割人头皮的舞蹈也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巫术舞蹈,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佤族的“甩发舞”就是这样的舞蹈。猎取人头舞是一种对古人猿“环舞”继承的舞蹈,但舞蹈表演形式比以前复杂了,环舞不仅围成一个圆圈,而且还围成两层以上的多层圆圈舞蹈。

3.图腾舞蹈

图腾舞蹈是原始氏族部落的象征与标志,原始人认为各氏族起源于各种不同的植物、动物,人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图腾也被认为是各氏族部落的保护神。印第安人以鹰为图腾,澳洲土著人各氏族部落分别以袋鼠、火鸡、水、雨等动物或自然现象为图腾。在中国古代,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夏朝人以龙为图腾,商朝人以凤为图腾。图腾成为维系氏族社会的纽带以及凝聚人心的手段。

原始人的图腾崇拜活动是离不开舞蹈的,原始人在进行祭祀、庆典等活动时都要对图腾起舞,以后逐渐变成对图腾进行模拟的舞蹈。比如贵州的彝族以虎为图腾,在进行祭祀活动时,女巫带领群巫模拟虎神降临,捕捉家畜的各种动作。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奴族人以熊为图腾,每当进行熊祭时,由女性头戴面具,念咒文歌舞。

原始先民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经济生活来源,因此,对自然社会充满依赖之情。他们的图腾信仰多取自动物、植物,其崇拜图腾的舞蹈也是非常逼真的,原始人对动物、植物样态的模仿,可以说,是非常忠实的自然主义临摹者。

二、新石器时代舞蹈形式

新石器时代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几乎接近自然形态,这是由原始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舞蹈在原始群体生活中产生,是原始先民的主要日常生活行为,先民在发音器官尚未完善、语言尚未产生之前,主要靠形体动作来传情达意、交流感情,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就像动物饱餐之后在地上打滚,婴儿吃饱了见到亲人会满意的微笑,蹒跚走路的幼儿在高兴时会不自觉地跳跃一样,原始先民的舞蹈是人体本能的反应,所谓舞蹈也几乎是对环舞的继承。舞蹈史学家曾对类人猿进行过观察:“两只类人猿在嬉戏打滚时,互相在地面上拉扯着,直拉到靠近某一树桩。他们以这个树桩为中心开始绕行时,打滚与嬉戏停止了。其余的类人猿相继出现,并加入绕行,最后整群类人猿排成一路纵队,像行军一样有秩序地绕着中心运转。继而,动作迅速变化,它们不再步行,而是小跑,一脚重踩,一脚轻踏,击出一种相当清晰的节奏,每只类人猿都要和别的类人猿步伐取得一致。有时他们也把头部参与进去,上下点动,下颚放松,以便和重踩的脚步合拍。所有类人猿对这种很原始的环舞,显得兴致勃勃。”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类人猿的舞蹈队形已有了复杂的变化,有环绕物体的队形,能够做出前进、后退的舞步,还会做单脚跳跃性的动作,并且,头部上下摆动与脚步合拍,显示出一种舞蹈节奏感。这种类人猿舞蹈便直接由最初的人类继承下来,最初人类的环舞比类人猿的环舞形式更加多样化,有时围一人跳,有时围一物体跳。围一人、围一物体跳舞的形式是古老的旧石器时代的产物,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流变,逐渐沉积各地,应用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中,成为人类共有的舞蹈传统。如古代墨西哥纳瓦族以环舞的形式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巴西东部的凯甘人在庆祝婚礼时,围着树枝堆跳舞;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环舞中还有一定的情节:一神人用泥捏造两人,吹口气使两人有了生命,然后,神人围着他俩跳3圈。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喜欢围地坑跳环舞。古希腊人在收葡萄季节上跳环舞,“光荣的跛脚之神曾筹建一个舞蹈场所,弯弯曲曲犹如在克罗索斯。像达洛广阔地区曾经为阿里阿德涅少女编织成的可爱的发辫那样。年轻人在那里跳舞,少女们在那儿亲昵地求爱,用双手拉住对方的两只手腕。少女们着细麻衫,男青年们身着编制得很细致的油亮闪光的紧身上衣,少女们带着美丽的花环,男青年们的银色腰带上系着金色的短刀,他们用小心翼翼的脚步绕圈跑动,好像制陶工坐在旋盘旁用两手轻试旋盘是否在转动一样。一会儿他们分成几行跑动并再次会合,于是又成为一大群人在欢乐地绕圈跳这种可爱的舞蹈,在他们中间有一位非凡的吟游乐师用七弦琴伴奏,两个翻跟斗的能手随着节拍旋风般翻着跟斗穿过大伙。”

古希腊的环舞不仅在秋收季节时表演,而且在结婚典礼上也表演,后来形成一种传统,代代流传下来。在欧洲许多民族与国家的民间舞蹈中都可见到这种环舞的表演形式。不仅民间舞蹈中多见青年男女结伴围圈的环舞,而且这种舞蹈形式也由民间流入宫廷,像许多宫廷贵族跳的那些社交舞,如《伏尔达舞》几乎盛行在罗曼语系的各个国家里,这是男女成对不停旋转的舞蹈,它带有一种原始的冲击力,充满无限的生命活力。《伏尔达舞》的舞蹈动作不仅仅有旋转动作,还穿插一些抬腿动作,“男女舞者高抬右腿同时,左腿向上跳并还要转身90°,接着跨前一大步再转体90°,最后在做第三个转体90°时又各做高跳动作。每人做三个转体90°的动作,他们直到跳完4种舞步后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原始时代的“环舞”在文明时代已有了高度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拉手顿足的围圈舞蹈,已带有了一定难度的技巧,腿要高踢,同时又要高跳还要自身转体,这没有一定的专业训练是很难做到的。除《伏尔达舞》之外,还有像德国的旋转舞《德雷霍舞》,奥地利伦德尔山区滑行式的旋转舞《伦德莱舞》,意大利的《布朗莱舞》等。意大利的《布朗莱舞》是男女手拉手成铰链状,有开放式的队形和封闭式的圆圈形,“简单的群舞有着哑剧的内容:普瓦图人跳的《布朗莱舞》和《加伏特舞》里,由领头的一对舞伴表演求爱舞,过后退到队列的末端,接着其他各对舞伴轮流重复做这些动作,酿酒人跳《布朗莱舞》时,舞者一齐冲至圆圈中。然后再散开成圆形;洗衣工人跳《布朗莱舞》时,男女彼此抖着手指互相威吓,然后击掌好像在洗衣服一样:摘豌豆者跳《布朗莱舞》时,时而是男舞伴,时而是女舞伴静立不动;绅士们跳《布朗莱舞》时,舞者双臂交叉像绅士一样做鞠躬动作。这个舞蹈形式似乎变化无穷。”欧洲中世纪《布朗莱舞》流行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地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年龄跳的《布朗莱舞》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法国的《布朗莱舞》是以群舞形式出现,上年纪人跳的是沉稳的复步式的《布朗莱舞》,中青年男女跳的是轻快、活泼的单步式的《布朗莱舞》,青年男女跳的是热烈、快速的《布朗莱舞》,他的动作由滑行、跳跃和奔跑组成。不管《布朗莱舞》的队形变化、动作变化有多少,或者说舞蹈节奏、风格变化有多少,追溯其源,均是对新石器时代“环舞”的舞蹈形式的继承。可以说:“环舞”是新石器时代留给世界的舞蹈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