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舞蹈

日本是位于亚洲最东部的一个岛国,它四面环海,孤悬于太平洋之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以及冲绳岛、小笠原群岛等大小3900个岛屿组成。日本海岸线长,有许多天然良港,境内山多水急,可耕面积不多。受海洋及黑潮的影响,日本具有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它境内多山路,平原少,没有巍峨险峻的高山,没有磅礴浩荡的江河,没有严冬酷暑的气候,温润的气候、年轻的山脉、短浅的河川、充沛的雨量、葱翠的树木,养育了生存在这里的日本人民,也逐渐形成了温文儒雅的日本民族性格与纤巧和谐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武士道精神。

日本国是一个由家族制度发展起来的国家,日本皇家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发展的。在日本历史上还有长达八九百年的岛国闭关的独特时期。日本历史前后经历了公元前的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织丰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和平成时代。

日本天皇被认为是国家的最高统帅。天皇制的延续构成了日本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

日本列岛呈南北狭长状,它西北与西伯利亚接近,早早就通过北部阿伊奴人接受了古埃及、土耳其、叶尼塞河地区文化综合为一体的西伯利亚文化的影响,自日本的弥生时代起一直延续至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日本基本上是依赖中国汉、唐文明发达起来的海岛。

中国的乐舞艺术也随着各种文化传播传至日本,影响推动了日本乐舞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如日本的“舞乐”它最早在中国的宫廷里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它是在日本上层贵族阶级社会里形成的艺术,“舞乐”自日本奈良平安时代形成后,历经幕府时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而保存至今。它仍属宫廷王公贵族艺术,它只在天皇家族的节日、皇室的各种祭日里演出。

中国西周时期的民间“散乐”传至汉代,接受了西域乐舞影响之后,形成俗乐百戏,公元8世纪由遣唐使带到日本。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傀儡戏产生影响,后又与净琉璃结合,产生新的艺术品种“人形净琉璃”。历史上,日本对中国乐舞文化差不多是全盘端去,从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统治时期开始(相当于中国后汉时代),在飞鸟、奈良时代(相当中国宋代开始)是日本文化完成的时期,日本的和歌,小说《源氏物语》,文字平假名、片假名都在这一时期完成,日本民族的艺术也从此形成。日本舞乐、猿乐、能乐、能狂言,以及歌舞伎的雏形,可以说,都始于平安时代。平安时代以后,是日本民族艺术的日臻完善、发展的时代。因此说,日本的乐舞艺术是在外来文化基础之上建构起来的,在日本乐舞艺术的框架中,包含着日本民族的群体审美意识、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

日本舞蹈大体上分为古代舞蹈、中世纪舞蹈、民间舞蹈和近世舞蹈。古代舞蹈包括宗教舞蹈、外来舞蹈和外来舞蹈与本土舞蹈相融会的舞蹈。中世纪舞蹈有寺院舞蹈和武家舞蹈。民间舞蹈有风流和念佛舞。近世舞蹈有能乐和歌舞伎。

一、日本本土舞蹈

日本本土舞蹈包括:古代舞蹈、中世纪舞蹈、近世舞蹈。

1.古代舞蹈

古代舞蹈主要有原始祭神舞。原始祭神舞又包括丧葬习俗舞、祭神祈丰收舞。丧葬习俗始自日本原始时代的习俗,日本历史书籍《古事记》载“天上的年轻人亡、八昼八夜作歌舞”,反映了日本原始先民就尸歌舞的情况。人死后,不急于埋葬,先由数名妇女在尸前做载歌载舞击杵舂米动作,然后再葬。有人考证,这种习俗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非常相似,如明代钱古训撰《百夷传校注》中所说。这种尸前击杵歌舞的形象资料可从日本传香川县出土的一铜铎上得知,铜铎是一种原始打击乐器,它主要用于日本原始祭神等活动中,铜铎上绘有两人一起一落击杵姿态。日本的丧葬习俗舞可能与祭祀丰收联系在一起。

祭神乐舞在日本原始社会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原始神有两个:一是天神,一是海神。祭神乐舞基本围绕这两个神展开。日本古代传说中的伊耶那歧与伊耶那美的兄妹神话被认为是创造日本国土与人类的天神。除他俩之外,还有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的传说、天宇受卖命女神的传说,以及海神海幸彦的传说等。日本先民认为这些神都是他们的祖先,这些神都会舞蹈,也就是说,日本先民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在天神、海神的歌舞中诞生的。日本古籍记载了天神的歌舞活动,如《古事记》载,天宇受卖命女神戴上用花做的假蔓,手持天香山翠绿竹叶,敞胸露怀,有节奏地踩踏倒扣在地的木桶载歌载舞。日本神话中的天神、海神多与国家的诞生相联系,祭神成为日本原始农耕民的最大心愿,祭天神以祈祷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祭海神以保证不受台风海啸的侵扰,确保航海捕捞丰收和渔民性命安全。日本原始祭神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者喜在木桶上咚咚踩踏,上肢随着踩踏出的节奏而舞,踩踏出来的声音便是天籁之音。

日本最初经历了3个文化阶段,即绳文、弥生、古坟文化阶段。从弥生文化时代起,日本原始民族接受了中国内地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往来主要集中在物质方面,精神文化交流尚未开始。日本歌舞艺术还未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日本接受外来乐舞是在大和政权建立后不久,也即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与日本颇繁交往,中国南方吴国的伎乐传去日本。日本真正大规模地学习中国、韩国乐舞文化则是从日本的飞鸟、奈良朝时期开始,这一时期相当于我国隋唐时代,代表这一时期的乐舞有伎乐、雅乐和散乐。

伎乐包括的内容有两大类:第一类在中国流行的西域佛教乐舞,如狮子开道,金刚、力士、婆罗门、昆仑、迦搂罗、醉胡年等,还有一类流行中国南朝的乐舞,如吴公、吴女、大孤女、大孤儿等。这些乐舞在日本都戴假面具表演。

雅乐,是日本宫廷乐舞的统称,它包括唐乐、三韩乐。唐乐是指中国传去的汉唐乐舞。三韩乐主要指朝鲜半岛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乐舞。中国唐乐由日本遣唐使带去。根据记载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唐乐有48种。唐代有许多著名宫廷舞蹈传到日本,其中有皇帝破阵乐、团乱旋、酒胡子、夜半乐、剑器浑脱,歌舞戏有钵头、兰陵王、苏莫遮等。

散乐,相当于我国汉唐时期的百戏,演出的节目多是杂技、幻术等内容,日本最早演出散乐是从奈良时期开始的。它一般伴随佛教祭祀仪式而展开,日本借助散乐的演出来传播佛经教义。

飞鸟、奈良朝时期传去日本的外来舞蹈大部分保留在宫廷和寺院中,被代代传承,到了平安时期,中国唐代乐舞、印度天竺乐舞、朝鲜乐舞都传至日本,丰富了日本古代乐舞艺术的内容,培育了日本宫廷雅乐、伎乐、舞乐和能乐的萌生与发展。

2.日本中世纪舞蹈

日本中世纪舞蹈主要是指镰仓至江户时代的艺术。这一时期的舞蹈主要有“寺院舞蹈”和“武家舞蹈”。

寺院舞蹈的代表为“延年之舞”。它是从平安朝末期到镰仓时代在寺院内兴盛起来的舞蹈艺术。所谓“延年”是指多种舞的综合形式。现在,日本个别寺院里还保留着延年舞的痕迹,在歌舞伎十八番的“劝进帐”中可见到“延年之舞”的影子。“延年舞”大部分已失传。

中世纪武家舞蹈有:田乐、幸若舞、狂言小舞、风流等。

“田乐”原是田地艺术。“田乐”在镰仓时代兴盛,镰仓幕府由武士统治,因而称之为“武家舞蹈”。当时人们不分贵贱都热衷于田乐。田乐,类似于中国民间秧歌,它始于围绕农耕种植而展开的一种祈丰收歌舞,表演者头戴花笠,脚蹬高腿木屐,边歌边舞,舞蹈是对插秧劳动动作的直接模仿,有鼓、笛等乐器伴奏。后来,田乐接受了中国能乐的影响形成“田乐能”,在镰仓时代备受武士喜爱。田乐是融合儒家礼教、佛家禅宗、本土佛教三者合一的乐舞艺术,具有很强的凝聚武士的力量。

“幸若舞”是幕府时代武家舞蹈的第二个典型代表。“幸若舞”又分为“曲舞”和“幸若舞”。曲舞由女性表演,舞姿端庄文雅。幸若舞由相貌英俊的青年男子表演。这个舞蹈在镰仓幕府时期极受武士的喜爱,传说日本历史上的大将领织田信长、木村重成等人都亲自跳过这个舞蹈。幸若舞是带有一定情节的舞蹈,表演时,舞者手持折扇,戴立乌帽,身穿武士装,和着大鼓节奏,口唱“物语”,显示了武士的风采。

3.日本近世舞蹈:能乐、狂言小舞、风流舞蹈、歌舞伎

“能乐”是武士舞蹈的典型代表。“能”是受“田乐”和“猿乐”影响而产生的艺术,它还接受了“曲舞”的影响。“能乐”是一种歌舞表演剧形式,它追求艺术的音乐性、舞蹈性,它既有情节,又有歌和舞,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强调艺术的情节美、造型美、绘画美,突出一个“情”字,在武家舞蹈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最初由表演者自编、自导、自作词、自作曲,并且自己表演,后来才有了专业的分工。它经过“能乐”大师观阿弥、世阿弥的整理达到能乐表演的顶峰,它还有一个重于表演的规范。它注重肩和臂的动作,舞者两臂的动作以肩的高度为标准,以腕的动作为活动轴。表演者的服装袖子很长,观众看不见手腕的动态,于是形成一种隔袖观其肘臂动态的欣赏方法。此外,还有手叉腰的动作,表演者或一手提物另一手叉腰,或双手叉腰,双手拇指、食指可任意放置在左右腰部位置上,面部呈现出一种沉思状。能乐还注重脚的动作,它含有深刻的意义,通过舞者脚踏地板的声音给观众以不同的感觉。在日本能乐中可见舞者高跳之后落地以膝着地的动作。在能乐戏中有一个表现汉代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的节目:君王汉元帝在镜子中见到王昭君和匈奴单于,单于在笛子、说唱的伴奏声中登场,他双脚踏地跳跃,以膝着地发出声响,表现了单于的狂暴性格。这种以“力”为基本动态的技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日本的“能乐”大师世阿弥曾阐述过日本舞蹈是一种表现力的理论。他认为优美的力的动作代表神,丑陋、扭曲的力的动作代表鬼神。跳起跪地动作的反复进行显示着表演者高超的技能,它映衬着一种演出的效果,表现了一种民族精神。

“狂言小舞”是一个着重于戏剧表演的艺术形式。所谓“狂言小舞”,是指单独从“狂言”中提取出来的舞蹈部分。它产生于室町幕府时代。室町时代与镰仓时期的武士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不同,这一时期的武士开始追求享乐,人们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为普及,狂言小舞就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主。狂言小舞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歌谣形式,并称之为“踊节”,所谓踊节是指踩着节奏跳的舞蹈。狂言小舞对歌舞伎的形成产生了不同估量的影响。

“风流歌舞”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民间舞的统称。“风流”又称之为“念佛舞”,是在日本实行开放、国富民强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祭祀艺能,曾受到中国内地民间祭魂歌舞孟兰盆舞的影响。而孟兰盆舞又曾受到汉唐民间歌舞——踏歌的影响。它以“踊”为主,舞中有唱,歌唱多为当时流行的“小歌”,而且,多以大鼓伴奏。舞蹈演出的场面很大,有时达几百人,一般在祭祀亡灵时表演,后来演变成民俗艺能的念佛舞,这时,舞蹈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成为民众自娱自乐的民俗舞蹈。

“歌舞伎”艺术产生于德川幕府时代,兴盛于江户时代,它是在日本各类歌舞艺术的影响下形成的戏剧表演艺术,与日本的舞乐、能乐、人形净琉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歌舞伎舞蹈最开始由女子扮演,由于女子表演的歌舞伎艺术成为武士时代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因而遭到政府的禁止。后来,歌舞伎艺术全部由貌美的青年男子表演,被称为“若众歌舞伎舞蹈”。到了承应元年,相当于我国明代崇祯十七年时,日本政府改变了禁令,开始禁止若众歌舞伎表演,不让男扮女装,从这以后,歌舞伎又逐渐改由女子表演了。女子歌舞伎舞蹈以表演为主,服装艳丽,服装与动作线条巧妙融合,显示出独到之美。

歌舞伎的舞姿形态主要有6种,即飞六方、丹前六方、抓六方、倾城六方、游泳六方、座六方,这六种舞姿又称做“六方之艺”。

六方之艺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六方代表着东、西、南、北、上、下6个方位。舞者在这6个方位中间手舞足蹈,拓宽了舞蹈表现的空间。此外,它还内藏着巫术的含义。在猿乐艺术中,舞者的六方舞步还带着镇压恶魔之义。这种最初的拜六方,镇压恶魔的宗教仪式舞蹈发展到后来被吸纳进各种不同的舞蹈形态中,在歌舞伎艺术中,成为手臂、腰肢与足踏巧妙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的舞姿形态。

随着歌舞伎艺术的发展,女方舞者服饰上的袖子越来越长,长长的舞袖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的情感,显示出一种内向性的技巧美。歌舞伎的舞蹈特色是由“踊”“舞”“振”三要素构成的。“踊”是指有节奏的跳跃动作,“舞”是指表演成分,“振”是指类似于哑剧的动作,其模仿成分比较多。舞蹈、表演和哑剧动作,三者巧妙结合构成了歌舞伎的基本表演形式。歌舞伎舞蹈音乐主要以“三昧弦”伴奏,它从雅乐、口杂子(日本特有的说唱艺术)、神乐、民谣、流行歌曲中吸收养分。伴唱则采用了长歌和净琉璃的说唱艺术形式。

二、日本冲绳岛舞蹈

日本冲绳岛在过去称之为琉球岛,它与日本本土隔海相望。但它的历史、文化与日本本土相比却落后很多。琉球岛早在3万2千年前就已有了人类出现,在那霸港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有1万8千年前的人类的遗骨,根据考古学家测定它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人种,他们经过台湾来到冲绳,其文化甚至波及到南九州。另外,日本本土的绳文文化也影响到了冲绳列岛,但是那时候的影响都是很微弱的。日本本土建立了天皇制国家统治之后,奈良朝外来文化、平安朝贵族文化、幕府时代的武士文化开始从不同渠道向冲绳岛渗透,中国内地东南沿海一带的文化和印度尼西亚文化也间接影响了冲绳列岛。从某种程度上讲,促进了晚开化的冲绳文明的形成,尤其从中国的明朝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开始大规模地影响冲绳,所谓“御冠船”,是中日两国在南海丝绸之路上交往的友好之船,这些都促进了坐落于茫茫太平洋之中的冲绳各岛屿文明的迅速发展。冲绳列岛的政治历史的真正开始应当从12世纪算起,在艺术作品中呈现出作者的名字则是从17世纪开始。它的文化艺术表现出浓厚的中国内地的文化色彩。冲绳的文明历史不是漫长的,舞蹈文化历史也不算长,冲绳人把相当于中国明朝时代,即御冠船时代流传下来的舞蹈称之为古典舞蹈,也即宫廷舞蹈或贵族舞蹈,把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群众娱乐性舞蹈称之为杂舞。古典舞蹈已经有了固定的程式化的动作姿态,衣饰华丽雍容,多表现祭神礻氏,男女愁别、战争等内容,舞步沉稳,表情凝重,音调或哀婉缠绵,或深重低沉,或喧嚣嘈杂,多是对传统艺术的忠实继承。杂舞,服饰朴素简洁,舞蹈动作活泼欢快,不受规范束缚,舞蹈多表现平民百姓劳动、爱情、庆丰收等生活内容,舞蹈动作造型和音乐也多参照、吸收其他艺术成分。杂舞成为冲绳观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舞蹈艺术形式。

1.古典舞蹈

御冠船踊是冲绳岛的古典舞蹈,它集中了明治、大正、昭和等各时代的舞蹈艺术,并不断完善发展。在明治初期,御冠船时代的艺术家读谷山亲云上等人非常活跃,从大正时代到昭和二十年,读谷山亲云上的弟子玉城朝熏、渡嘉敷守良、新垣松含3名舞蹈家非常活跃。目前在冲绳舞蹈界最为活跃的是真境名佳子、佐藤太圭子等人。

冲绳古典舞蹈有老人踊、若众踊、女踊、二才踊和组踊。

老人踊,在日本本土的艺能中称之为“翁”。它具有祈祷国家安定、民众团结、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在本土的能狂言中,演出开始时要先表演一段迎神舞,然后,才开始正式表演节目。冲绳的老人踊也具有同样的意思。冲绳的老人踊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由一男一女分别扮演老翁老妪,一种是象征族长的老人表演。这样的人物形象蕴涵着长寿、子孙繁荣、物质富足之意,也就是说老人踊象征着人类3种理想。老人踊在今天成为舞台表演的特殊的仪式,不管演出什么节目,开场节目一定是老人踊。这种舞蹈的古老形态至今还遗留在乡村民间祭神习俗活动之中。

若众踊,所谓若众指的是少年男子,一般指在首里(首都)王府里的名家之后,古典舞蹈家玉城朝重曾经作为乐童子在江户王府里专事艺能,他那时称之若众。在冲绳,若众就是指没有男女性别之差的人,他身穿大摆袖服饰,发际插花,有些近似于女性装扮。若众踊是明朝御冠船踊中的主要节目,青少年象征着未来,这个节目一般在庆祝宴会上表演,今天则作为古典舞蹈在舞台上表演。

女踊,顾名思义就是女子表演的舞蹈,这个舞蹈要求由20岁上下的年轻漂亮、长相水灵的女子表演。冲绳岛的女踊接受了中国和日本本土舞蹈艺术的影响。冲绳艺术从祭祀场合产生,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巫师一般由女子担任,舞蹈柔中有刚,媚而不俗。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舞蹈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表演形式渐渐远去,又增添了不少新的舞蹈成分。

二才踊,从组踊中分离出来的舞蹈。冲绳古典舞蹈大都指庆祝琉球王册封戴冠仪式上表演的舞蹈,但也有一部分是从那些舞蹈中分离出来的舞蹈,表演者的服装和舞蹈的主题也与戴冠仪式上表演的舞蹈完全不同。它更近似于本土艺能,或者说近似于武士舞蹈。二才踊又包括上口说和下口说等内容,舞蹈与御冠船来冲绳之际表演的风格完全不同,它是专供人们欣赏为目的的表演性艺术。

舞蹈表现出冲绳特色,是徒手舞,为使徒手动作舞蹈化,编导确实下了不少工夫。这个舞蹈与女踊舞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是刚中有柔,粗而不糙。表演者一般由经历过15、16岁若众踊,20岁女踊表演阶段之后的24、25岁的青年来担任。

组踊——诸屯节,又称之丑童。最初舞蹈主角是由两位长相丑陋的男子扮演,发展到后来,发生了极大变化,它又含有了其他的舞蹈成分。所谓组踊,在现在一般由一男一女对舞,或者俩人对舞。这个舞蹈在“御冠船踊”中被放在最后表演,成为压轴节目。因此,又称做“御后段舞踊”。现在,舞蹈表演时,先从上场走出两女舞者,她俩安安静静地舞蹈,身着王府时代土族阶层女子服装,红色上衣、白色裙裤。她俩舞踊之后,又有俩戴面具的丑女上场,身着百姓服装,头上用龟骨插发,黑色上衣。舞台上,丑女美女相互穿梭舞蹈。美女动作端庄优雅,丑女动作夸张滑稽。然后,美女下场,舞台上留下丑女,她们做着更加夸张地表现各种姿态、扭腰摆臂的大幅度的动作,然后下场。

舞蹈带有一点情节,它表现冷漠孤傲的美女和坦荡诚实的丑女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舞蹈,也是向歌剧艺术过渡的戏剧性艺术,至今人们还把它当作对御冠船舞蹈流派保存来上演。

2.杂踊

杂踊是指明治维新后以表现庶民生活为主题的民俗舞蹈,它与在首里(首都)王府时代形成的反映士族生活的古典舞蹈完全不同。从明治到大正的创作的杂踊称做“端踊”,把古典舞踊称做“真踊”,与本土的“长歌”相对,冲绳人将小曲称做“端歌”。有一段时期,还将创作的杂踊称做“新舞踊”。

明治十年以后,冲绳相继建立商业演出团体,这时涌现出不少新创作的杂踊,明治以后虽然古典舞蹈、组踊、狂言仍在继续演出,但人们逐渐对这种演出形式产生厌烦情绪,为满足观众对新鲜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要求,艺术家采用当时流行的民谣,以反映庶民生活为主题,创作出了大量的新的民间民俗舞蹈“杂踊”。与明治以前的悲愁哀婉、凝重低沉的御冠船系的舞蹈相比,明治时代的舞蹈充满了明朗、鲜亮的色彩,它以反映庶民生活内容为主,但舞蹈动作、服饰是接受了歌舞伎艺术的影响。

冲绳著名的杂踊有:滨千鸟、花风、谷茶前、穆思鸠鲁、鸠间节、加那约、松竹梅、贯花、绫言、取纳奉行、汀间当、金钿工等。

(1)滨千鸟,主题表现了一个人的“旅愁”。一个人远离故乡,他想念留在故乡的爱人,他把海岸当作朋友,并与哀鸣的飞鸟对话。舞踊特征与杂踊稍稍不同,它以子踊为基础,舞蹈动作有些类似于古典女踊,脚不拖地走,膝盖轻轻上扬,像踩踏地板似的运行舞步,舞蹈节奏在身体表现上也不同,脚的动作节拍是两拍,而上身手的动作节拍是四拍。除此之外,手的动作多见祭祀舞蹈中的挽手动作和推手动作。另外,还有一些观赏月亮的“月见手”动作和眺望手、枕手、抱手等动作。舞蹈由1人、3人或4人跳,最常见的是4人跳。4人从舞台4个方位沿对角线的运行线集中到舞台中间舞蹈。舞蹈表演者装束是头梳高髻,发里插簪银,紫色纱巾缠头、长带飘在脑后,深蓝色大襟上衣,乳白色裤子,脚穿白色袜子。滨千鸟的曲子已成为冲绳家喻户晓的思乡曲,无论谁,一听到此曲,便油然升起思念冲绳岛家乡的情绪,音乐和舞蹈凝结着冲绳岛的风土人情。

(2)花风,“花”是指逛城的游女,“风”是指流派、风格,所谓花风就是指游女式的舞蹈。

在明治二十七八年之际,冲绳戏剧艺术家宫里亲云曾经以游女与客官的离情别绪为题创作了一部作品,受到好评。受此影响,当时著名的歌谣家稻岭和舞蹈家玉城盛重,对此又重新加工改编,以乡村姑娘为剧中主角,表现她在临海寺旁边的海港与旅行者分手告别的情节。旅行者登船远离,船只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绵长的海岸只留下了孤零零的乡村姑娘。这一段的音乐和舞蹈很好地表现了乡村姑娘寂寞惆怅的心境。

舞蹈者的装扮与以往贵族女子盘头插簪不同,乡村女子头发高高梳起,像是马尾辫缠绾绕成一个髻,上面插一银簪,身着麻布花案长和服,腰系宽带,脚穿白袜子,右手持伞,右肩搭一毛巾。

这一持伞而舞的风俗舞蹈,巧妙地运用了伞撑开之后的圆形与舞者亭亭玉立的长线条形构成美妙的造型,它是冲绳岛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3)谷茶前,是反映渔村生活的舞蹈。在冲绳岛中心位置,面临东海的恩纳村谷茶前海岸上,有许多渔民们贩卖着他们在海上捕捞的海产品。舞蹈由冲绳岛著名舞蹈家玉城盛重编创,他根据地方民谣“谷茶前节乐曲”创编舞蹈。以后又历经几代舞蹈家的改编,日臻成熟。

舞蹈是写实性的风俗舞蹈,虚实结合,渔父手持船桨做划桨动作,象征他们乘坐小舟漂浮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从事捕捞业的劳动情景,而渔妇们手提渔篓表现渔猎丰收的场面。

舞蹈由两人表演,一男一女,男子头系白毛巾,身穿芭蕉衣(村民自己染织的粗麻布、蓝白条的劳动衣服)赤足持桨舞蹈;女子用毛巾包头,身着芭蕉衣,赤足提篓舞蹈。舞蹈节奏欢快明朗,充满愉快的生活情调。

(4)穆思鸠鲁,这是女子持斗笠舞。产生于明治二十七八年,这个舞蹈也获得了同“花风”一样的好评。舞蹈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早作田节”,第二段“穆恩鸠鲁”,第三段“芋叶节”。舞蹈好像是沿袭古典舞蹈的表演规范来创作的。由于第三段“芋叶节”的音乐节奏是古典式的,后世舞蹈家们认为语调沉闷、拖沓,就将它去掉改换了节奏明快活泼的“月夜节”或“赤山节”的曲调。

舞蹈表演者在头发上系条毛巾,身着百姓穿的芭蕉服,后背带有麦秸做得的斗笠,赤足持杖作舞。

(5)鸠间节,鸠间是一个岛屿的名称,它位于八重岛西表岛北面的海面上,方圆4公里,是一个像鸟巢似的浮在海面的小海岛。鸠间节歌谣是鸠间岛渔民在祭祀活动上唱的祝愿歌,在祭礼仪式上,人们边唱着歌边舞蹈祈祷着神灵赐福,感谢神灵保佑稻粟丰收。

表演者手势舞蹈,节奏轻快,动作幅度较大。舞蹈有时1人表演,有时3人或更多人表演,人多表演效果更好。舞蹈者身穿流行服,头系紫色长巾,脚穿和式长筒白色袜子。

(6)加那约,来自青年男女野游时唱的歌曲,明治时期,将此搬上舞台。舞蹈多上肢动作,音乐轻快活泼,富有跳跃性。舞蹈由女子表演,此舞蹈与传统的端庄、文雅的女子舞蹈不同,相对而言,加那约舞蹈呈现出轻盈,跳跃、明朗、愉快的风格。舞蹈多采用手的挽腕动作,舞蹈表演有一定的难度。舞蹈服装是深蓝色长和服,头梳高髻,上插一银簪,绕头部系一带子,额前系花结,右手持折叠宽带,左手徒手,脚穿和式白色袜子。

(7)松竹梅,这是一个表现人间理想的仪式舞蹈。“松”表示长寿和子孙繁衍,“竹”表示耿直、理性,“梅”表示美好、美丽。

舞蹈时,表演者头戴不同装饰帽子来表现,如象征“松”的演员头戴饰有松树的帽子舞蹈,双手持扇踩着雄壮有力的“扬作田节”的音乐节奏,在舞台中间表演,音乐结束时,表现“松”的演员走到一旁坐下。接着头戴饰有竹子帽子的演员也双手持扇走在舞台中间表演,音乐是“东里节”,结束时,他走到一旁坐下。接下来是头戴饰有一朵梅花斗笠的女演员上场,她踩着“赤田花风”的曲子在舞台中间表演。结束时,她退到舞台中间的后边坐下,此时,象征鹤和象征龟的演员上场,他俩先踩着“黑岛节”的音乐节奏跳舞,然后又踩着“下原节”的音乐节奏相对而舞。舞蹈结束时,他俩退到两旁,此时祝愿五谷丰收的民歌“夜雨节”的音乐节奏响起,“松”“竹”“梅”“鹤”“龟”一起跳舞。音乐结束时,5人排成一列,将扇子放在身前,向观众行礼,然后每人说一句祝愿词,最后一起下场。

(8)贯花是一种类似于古典女踊的风俗舞蹈,舞蹈时,表演者脖子套披一串花,双手持串花两端手舞足蹈,有时双手敲击小竹板舞蹈。舞蹈者头梳高髻,额头系毛巾,穿大格式长和服,腰系紫色宽带,脚穿白色和式袜子,手持竹节或串花两端,舞蹈充满古典式的气氛。

(9)绫言,是流行于冲绳宫古岛一带的歌谣总称。是明治时代以后,惟一由男女演员共同表演的群舞,也是各岛屿民众喜欢的舞蹈。

因为是群体表演的舞蹈,所以没有特别难的技法,它主要靠男女演员出场时刷刷刷的脚步声和左手右脚同时动作的“南蛮”式的动作来增加舞蹈效果,形体动作超出冲绳传统舞蹈规范,有些风趣美妙的舞姿造型。舞蹈队形有时排一列,有时排两列,有时变成四列,有时变成圆圈。表演者边歌边舞,充满激情——热烈舞蹈。

(10)取纳奉行,是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舞蹈。所谓“取纳奉行”,指的是到各岛屿收租收税的王府官吏。收租官吏每到一地,都使那一地方的民众惶恐不安,于是,人们想出各种办法捉弄官吏,躲避官吏的苛捐杂税。舞蹈中鞭笞了非人性的王府时代官吏对百姓横征暴敛的剥削行为,带有一定的讽刺、滑稽的风格。舞蹈不受约束,有些哑剧动作,是典型的庶民风俗舞蹈。

(11)汀间当,最早是表现王府时代的官人神谷厚诠和汀间村的美人九目那之间的恋情的风俗舞蹈剧,后来演变成独舞。歌曲是在宴席上唱的流行歌,舞蹈是随歌而跳的即兴舞蹈,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但是,舞蹈发展到今天,带有了固定化的倾向,比古典女踊更具表现力。舞蹈时,表演者身穿村姑式的深蓝色服装,腰系带花纹的宽腰带,赤脚徒手舞蹈,有时肩上还搭着一块蜡染长巾。

(12)金钿工,所谓金钿工指的是过去的铁匠铺。这个舞蹈表现了铁匠铺的加那兄与妓女真牛之间发生的故事。浪荡公子加那兄与妓女真牛相爱,后因付不起费用,打算跳桥投河,他被真牛拦住,真牛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钱替加那兄交给妓楼老板娘,她装扮成男人相做出一些滑稽可笑动作,使观众从她简洁的表演动作明白她所要表达的意思。

舞蹈时,妓女真牛在前,铁匠铺的加那兄肩膀扛着鞍,两人边唱着三味线(三弦)伴奏的歌谣,边做着舞蹈动作。结束时,是妓楼老板娘、加那兄和真牛的“三人舞”。在冲绳,这种男女对舞称做组踊。这一舞蹈表演形式后来影响了冲绳的歌剧艺术,如“茶卖屋”“泊阿嘉”“奥山牡丹”等。

如上所述,冲绳岛舞蹈是与日本本土舞蹈风格迥异的舞蹈艺术。冲绳岛舞蹈艺术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在村落里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至今仍在祭祀活动中表演的民俗舞蹈,另一类则是在琉球王府时代完成的古典舞蹈。

有关冲绳的舞蹈,集中在冲绳最古老的歌谣集中。这部歌集汇编了从12世纪到17世纪流散在各岛屿村落之间的歌谣,以及伴随歌谣的一些舞蹈。冲绳岛舞蹈动作最大特征是挽手腕、推手腕,这样的手势动作至今还保存的首里一带的女子圆圈舞中。冲绳本岛和周边各岛屿每逢祭祀之际便跳女子圆圈舞,她们的舞蹈表达了一种愿望,祈祷孩子和丈夫航海平安、捕捞丰收,祈祷农作物的丰收。

冲绳岛的舞蹈原是在以农耕为中心的村落祭祀活动中产生的,舞蹈核心是祭祀农耕,后来,经过首里王府的艺术加工,采用外来的三弦乐器为之伴奏,成为供观赏的高雅艺术舞蹈。

现在代表冲绳文化艺术风格的舞蹈是古典舞蹈,它具有王朝风范,最初在御冠船光临时表演,后来演变成在一定祭祀节日里表演。所谓“御冠船”指的是琉球王即位时,从中国来的任命册封使乘坐的船只。为迎接远道来的中国宫廷使者,首里王府特意准备了一套舞蹈节目,这套舞蹈节目就称做“御冠船踊”。它基本由首里王府的士族来表演,现在称之为古典舞蹈。御冠船踊的最后完成者是著名舞蹈家玉城朝薰,他酷爱文学,曾几次到本土学习能乐和歌舞伎,他学习、借鉴外来艺术,加工整理冲绳岛民间民俗艺术,最后创作出了一套具有冲绳特色的古典舞蹈。

冲绳岛的舞蹈无论是宫廷舞蹈还是民俗舞蹈都能看到受到外来舞蹈文化影响的痕迹,如腰以上的动作,特别是手臂动作,也可以看到东南亚一些地区的舞蹈影子,而腰以下的脚的动作又与日本本土的艺术非常相似。

冲绳岛的舞蹈文化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接受了日本本土、中国、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的舞蹈文化影响,并逐渐发展为具有冲绳特色的舞蹈艺术。冲绳岛的舞蹈艺术与冲绳南部的宫古诸岛的舞蹈和八重山诸岛的舞踊艺术构成了冲绳列岛的舞蹈艺术的缤纷色彩。

三、日本舞蹈艺术之美

日本是偏于远东一隅的岛国,从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时,中国内地的水稻传入日本国土之后,才彻底改变了采集、狩猎、蜗居山洞的自然经济阶段的生活状况。从中国汉代起,日本先民开始派遣使者学习汉代的先进文明,他们学习中国的冶铁技术、制陶技术、栽植稻作等技术,使日本迅速摆脱了原始愚昧的状态,缩短了历史进程,迅速走进世界文明的行列。

日本先民不仅努力学习大陆的物质文明,而且还拼命学习接受大陆先进的思想观念,如儒教观、佛教观。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庸之道”传去日本后,成为“中和之道”,它强调不偏不倚、淡泊清雅,它后来成为日本民族的审美传统。这种审美传统的形成与原始日本先民一直生活在温馨的自然环境中养成的温和性格有关,这种民族性格就比较容易接纳中国内地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日本的舞蹈艺术也一直贯穿着这种审美意识。日本的舞蹈历史大致可分3个阶段,本土文化的原始时期,吸收外来文化时期和闭关锁国咀嚼消化外来文化、形成本民族文化艺术时期。本土文化原始时期与世界各地史前文化状态几乎相同,是一个依赖自然,祈求神灵保佑的时期。它的文化飞跃期是从飞鸟时代开始,飞鸟时代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统治的国家,它开始与朝鲜半岛和中国隋唐王朝联系,大规模地学习了隋唐宫廷燕乐和朝鲜乐舞,制定了古代日本宫廷雅乐。日本的奈良时代是与中国交往的鼎盛时期,19次的遣唐使,他们从中国学到大批舞蹈,有宫廷燕乐、民间俗乐散乐、佛教乐舞等。这些舞蹈艺术影响了日本的猿乐、田乐、能乐、歌舞伎、狂言等。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先民按照本民族性格及独特的审美意识,采用“中和”态度对外来乐舞进行了改造,将“声震百里、动荡山谷”、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由120人表演的中国唐氏宫廷燕乐《破阵乐》,改造成由几人表演的寺庙雅乐。舞蹈已没有了豪迈雄壮、充满战斗气氛的气势,它变成舞步平缓和谐、舞姿儒雅的寺院舞蹈,这与日本民族喜欢纤巧精致的审美心理密切相关。

总之,日本的舞蹈无论是宫廷舞蹈、寺院舞蹈,还是民间民俗舞蹈,都渗透着茶道、花道一样的民族精神,也即“真、哀、幽、风雅、空寂”等审美观念。

日本舞蹈总体风格是:动作稳重内敛、舞姿典雅柔优、节奏悠然缓慢,舞蹈中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强力。舞蹈形态是:屈膝半蹲、坐腰、后背挺直、臂部下垂、五指并拢。舞蹈行进时,全脚掌着地,拖地而行,另外,用脚踏出音响节奏,舞蹈显示了人们对大地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