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书

罗伦戒族人书

【作者简介】

罗伦(1431~1478),字彝正。明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幼年家贫,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攉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当年即因上书得罪权贵,被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第二年召复原职,改南京居住。两年后,即引疾归乡。于当地金牛山筑室著书,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其为一峰先生。

【原文】

列位叔父,列位兄长:别后想得安康。伦别无他嘱,为人祖宗父兄者,惟愿有好子弟。所以有好子弟者,非好田宅、好衣服、好官爵,一时夸耀闾里者也;谓有好名节,与日月争先,与山岳争重,与霄垠争久,足以安国家,足以风四夷,足以奠苍生,足以垂后世。如汴宋之欧阳修,如南渡之文丞相者是也。若只求饱暖,习势利,如前所云,则所谓恶子弟,非好子弟也。此等子弟,在家未仕也,足以辱祖宗,殃子孙,害身家;出而仕也,足以污朝廷,祸天下,负后世,甚至子孙有不敢认,如宋之蔡京、秦桧,此岂父兄祖宗之所愿哉?想其势焰宦爵富贵,岂止如今日乡里中一二前辈也,而今日安在哉?然所谓好子弟者,亦在父兄子侄成就之耳。人才之盛,乡党为最。然非父兄败之,则子孙丧之,取讥天下,贻笑后世,甚可恶也。载之史书,使后世之明贤君主轻视南人,未必不由此也。吾愿叔父听之,子侄戒之,其怂成我做天地间一个完人。

盖未有治国不由齐家,家不齐而求治国,无此理也。何谓齐家?不争田地,不占山林,不尚争斗,不肆强梁,不败乡里,不凌宗族,不尚奢侈;弟让其兄,侄让其叔,妇敬其夫,奴恭其主;只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便齐得家也。其要在子弟读书与礼让。若不听吾言,譬如争一亩田,占一亩住基,两边不让,或致人命,或告官府,或集亲戚,所损甚大。若以此费置买前物,所费几倍。若曰住基无卖,此又愚也。其所以为此计者,不过遗自己之子耳。父母之心,度子孙一也。今夺吾父母之子,以与自己之子,甚非吾父母之心也。父母虽不在,逆其心,则逆天理矣,安知吾子孙不如今日之争哉!凡事皆此类也,而此事尤切,故特言之。今后若有田地等物不明,只许自家明白,不许扰及官府。我若不仕,尤当守此言也。其余取债之属,民甚贫穷可悯,自己少用一分,便积得一分德,奴仆放横,不可放起。自今以后,无片言只字经动府县方好。不然,外人指议,此人要做好人,不能齐家,世间安有此等好人哉?由此得祸,不可知也。兼我在此,国事日在心怀。仲淹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况今日乎!进退得失,有义有命,吾心视之,已如孤云野鹤,脱洒无系。自古坏事,皆是爱官职底人,弄得狼狈了,脱使根本不安,枝叶安得保乎?戒之,戒之!若使我以区区官势来齐家,不以礼义相告,便成下等人了。但中间有等无知子弟,与不才奴仆,弄出事了,则须治之以官耳。叔父须戒之,慎勿以吾言为迂也!

【赏析】

这是在朝为官的罗伦写给乡里亲人的一封信。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天地间一个完人,在家族观念甚强的社会里,家族是只重荣败于否对于个人评价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作者要成为天地间的完人还需族人的“怂成”。认为,只有好名节才能成为家族中的好子弟。接着,提出治国必先齐家。而要齐家就需要“认得一‘忍’字,一‘让’字”,这番话今天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说明了居家处事中“忍让”的重要性。

罗伦这封书信说理透辟,用语浅近自然,对为人要追求“好名节”的阐释和提倡,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陈献章诫子弟书

【作者简介】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明学者,绝意科举,曾应召官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为学师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一切都只是理的表现,理即心也。修养主张静坐,颜近禅学。著作有《白沙集》。

【原文】

人家成立则难,倾覆则易。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人家子弟才不才,父兄教之可固必耶!虽然,有不可委之命,在人宜自尽。里中有以弹丝为业者,琴瑟雅乐也,彼以之教人而获利,既可鄙矣。传及其子,托琴而衣食,由是琴益微而家益困,辗转岁月,几不能生。里人贱之,耻与为伍,遂亡士夫之名。此岂为元恶大憝而丧其家乎?才不足也。既无高爵厚业以取重于时,其所挟者,率时所不售者也,而又自贱焉,奈之何其能立也!大抵能立于一世,必有取重于一世之术。彼之所取者,在我咸无之,及不能立,诿曰命也,果不在我乎?人家子弟不才者多,才者少,此昔人所以叹成立之难也。汝曹勉之!

【赏析】

这篇家训是告诫子弟立家的窍门,很有独到之处。开篇就告诉子弟,世人之家立时难,败则容易。别人家的子弟有才无才,虽然有父兄教育的原因和不可违的命运,但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接着,举了一个以弹琴为业将其技传给儿子又终于受穷的例子,要有自己的专门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所强调的,表面看是创业和守业的关系,实质上是重在人才的培养和事业的开拓。

马中锡示师言

【作者简介】

马中锡(1446~1512),字天禄,号东田,明河间故城(今河北固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义。以诸将怯弱,改为诱降手段,图谋瓦解起义军。所计不成,论罪下狱死。能诗文,有《东田集》。

【原文】

近时公卿之子,鲜有不败家辱亲者,盖由安于豢养,不知稼穑之艰难;习于骄恣,不遵礼义之轨度故尔。至登科第,作美官,亦有愈肆放纵,卒至丧其名节,陨其家声,遗笑于世,反不如自身人、贫家子犹有一节一行可观也。此时法禁严峻,入京应试时,须谨慎韬晦,不令人知为某人之子湛善。凡衣服之华丽,饮食之丰腴,交游之轻佻,言语之夸诞,皆足以贾祸招尤。要当深警而痛绝之,以纾吾忧,不为吾累可也。听之戒之!毋怠毋忽!

【赏析】

本文针砭时弊,指出当时社会上的纨绔子弟豪奢放纵,不守法纪,结果自己不要犯法,还遗祸家人。作者谆谆告诫儿子要保持节行,注意修养。可以说,这样的训诫永远不会过时,21世纪的我们也应时时警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沈炼给子襄书

【作者简介】

沈炼,生卒年不详,明嘉靖进士。性刚直,嫉恶如仇。北方瓦剌汗俺答率军围困京师,他认为祸根在于严嵩父子,上书弹劾,被廷杖数十后贬到保安。保安人慕炼忠义,多遣子弟就学。因恨嵩父子,缚草人象征李林甫、秦桧、严嵩,令子弟射之。后总督杨顺、巡按路楷秉承严嵩旨意,诬陷他与白莲教私通,旋即被杀。

【原文】

范仲淹做秀才时,即以天下事自任。况今南北告警,旱魃连年,天变人灾,四方迭见,当此之时,不可为无事矣!汝等不能出一言,道一策,以为朝廷国家,只知寻摘章句,雍容于礼度之间。答谓责任不在于我,因循岁月,时至而不为,事失而胥溺,则汝等平生之所学者,更亦何益!南方风气秀拔,岂无雄俊才杰之士邪!吾愿汝亲之敬之。其阿庸无识之徒,愿汝疏之远之。天降烈祸,殿廷灰烬;旬日之内,宫殿继烧。此乃贼臣擅权肆恶,以致阴阳失节,而祸固起于朝廷,土木大兴,而害则延于百姓矣。宣大臣僚,与敌通和,私相纳贿,无复人理。吾以中心耿郁,有事必直言于当道,彼等亦稍畏缩。但廊庙之中,欺君之计通行,而鬻官之声大震,不能不动汝父之忧耳。

【赏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在这里,沈炼教导儿子要关心国家大事,不要以为自己没做官,国家大事便与自己无关。这是一种近代意识的觉醒。他又告诫儿子要慎重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周怡之谕儿辈

【作者简介】

周怡(1506~1569),字顺之,号讷溪,明代太平(今安徽当涂)人。嘉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第一年就弹劾了当时不少权贵大臣,后因救援尚书许赞,两次入狱。穆宗当政,升太常少卿,上疏言新政五事,抨击宦官当政,被贬谪为登莱青兵备佥事。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累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看?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赏析】

居安思危,凡逢喜事必念及坏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进退裕如,坐惑不乱。在这篇家训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拳拳教子之心,提倡节俭之意跃然纸上。尽管眼下获得温饱上的满足并非难事,但节俭之风我们还是应传承下去,这才不失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人。

唐顺之与二弟书

【作者简介】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又字修义。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代散文家。嘉靖八年会试第一,被授官翰林编修,后任兵部郎中,到浙江防御,因泛海破倭寇有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带病泛海渡焦山,于通州病逝。他学识渊博,与王慎中、归有光、茅坤反对明中叶后“文必秦汉”的复古浪潮与模拟风气,力除其弊,推崇并效法唐宋散文,使得文坛风气大为改观。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原文】

行者居者,行迹各别,然理无二致也,日用工夫无二致也。汝兄在山中若不能谢遣世缘,彻澄此心,或止游玩山水,笑傲度日,是以有限日力作却无力靡费,即与在家何异?汝在家若能忍节嗜欲,痛割俗情,振起十数年懒散气习,将精神归并一路,使读书务为心得,则与在山中何异?艰哉!艰哉!各自努力。

居常只见人过,不见己过,此学者切骨病痛,亦学者公共病痛。此后读书做人,须苦切点检自家病痛。盖所恶人许多病痛,苦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赏析】

唐顺之在这封信中着重指出,环境的好坏并不是读书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他由读书联系到做人,告诫弟弟要吸取一般读书人的教训,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为,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却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要善于自我反思。他所提倡的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无论在读书方面,还是在做人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杨继盛与应尾应箕两儿书(节录)

【作者简介】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明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进士,历任兵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因不满严嵩擅权,提出弹劾,被下狱杀害。追谥“忠愍”。有《杨忠愍公集》传世。

【原文】

人须要立志。初时立志为君子,后来多有变为小人的。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愤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们弟兄先立起定志来。

心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则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虽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你,如根衰则树枯,蒂坏则果落,故我要你们休把心坏了。

你们两个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和好至老,不可各积私财,致起争端;不可因言语差错,小事差池,便面红耳赤。应箕性暴些,应尾自幼晓得他性儿的;看我面皮,若有些冲撞,担待他罢。应箕敬你哥哥,要十分小心,和敬我一般的敬才是,若你哥哥计较你些儿,你便自家跪拜,与他赔礼。他若十分恼不解,你便央及你哥哥相好的朋友劝他;不可他恼了,你就不让他。你大伯这样无情的摆布我,我还敬他,是你眼见的。你待哥哥,要学我才好。

读书,见是件好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行;见一件不好的事,则便思量我将来必定要戒。见一个好人,则思量我将来必要与他一般;见一个不好的人,则思量我将来切休要学他;则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会苟且,便为天下第一等好人矣。

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一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有人向你说某人感你之恩,则云:“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则感恩者闻之,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说某人恼你、谤你,则云:“彼与我平日最相好,岂有恼我、谤我之理?”则恼我者闻之,其怨即解。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又与人交,久而益密,则行之邦家,可无怨矣。

覆奏本已上,恐本下急,仓促之间,灯下写此,殊欠伦序,然居家做人之道,尽在是矣。拿去给你娘看后,做一个布袋装盛放在我灵前桌上。每月初一、十五,合家大小灵前拜祭了,把这手卷从头至尾念一道,合家听着;虽有紧事,也休废了!

【赏析】

杨继盛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因不满严嵩专权,得罪权贵而招致杀身之祸。在临刑的前夜写下了这份遗书。他嘱其子先需立志,但仅仅立志还不行,更紧要的是“存天理”,“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则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有始无终”。这显然是有感而发、刻骨铭心的个人体验。他还特别叮嘱两个儿子和睦相处,相互廉让,教育他们要经常读书,要往好的方向学习,与人相处要以诚实为本,多为别人想想,要知恩必报,不能有丝毫待慢之心。整份遗书读来正气凛然又朴实无华,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

【作者简介】

张居正(1525~1582),明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进士,穆宗时,入阁,神宗时,遂为首辅。为政综核名实,信赏必罚,公文纠核甚严,政体为之整肃。为相10年,海内称治,帝称之为“元辅张少师先生”,待以师礼,卒谥“文忠”。并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原文】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鹜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

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赏析】

这篇家训,是张居正写给他的最小儿子懋修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他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的原因,都是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于是,他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诲,后来果然中了头名状元。

可见,治学和做事情,如果不是脚踏实地、量力而行,而一味好高骛远,那就不可能取得成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弯路。这就是这篇家训给我们留下的最有益的启迪!

任环寄子书

【作者简介】

任环(1518~1558),字应乾,号复庵,明代山西长治人。幼时即以“充海阔天高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自励。嘉靖进士,历任广平、沙河、滑县知县、苏州同知、按察佥事及山东布政司参政职。著有《山海漫谈》。

【原文】

儿辈莫愁,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尝些有受用,苦海中来,必不是极乐国也。读书孝亲,无贻父母之忧,便是常常聚首,何必一堂亲人?我儿千言万语,絮絮叨叨,只是教我回衙,何风霜少,儿女情多耶。倭贼海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家,尔老子领兵,不能诛讨,啮毡裹革,此其时也。安能学楚囚对尔等相泣帷榻耶?

此后世事不知若何,幸而承平,则父子享太平之乐,愿做好人;不幸而有意外之变,只有臣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紧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汝母前,可以此言告之,不必多话。

【赏析】

全信只有一百多字,语言简洁有力,个性鲜明。作者粗中有细,慷慨的言词中又流露着无限亲情。作者在信中说儿子“絮絮叨叨”“风云气少,儿女情多”,看上去似乎在责怪儿子不应叫他回衙,但字里行间流露出是不言而喻的怜子之情。作者虽是一名武将,但他却深知家人的担心,所以对家人一再劝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话语之间又充满阳刚之气,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令人敬佩。

吕坤为善说示诸儿

【作者简介】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心吾,明宁陵(今属河南)人。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府,刑部左、右侍郎。为官持政正直,多遭小人非议。曾著书批判朱熹,临终焚毁。孜孜讲学,以明道为己任。著作有《呻吟语》、《四礼疑》、《四礼翼》和《去伪斋文集》。

【原文】

问吉凶于卜筮者,惑也。善则吉,不善则凶。登泰山、造浮图、衣冠土木、谄事鬼神者,亵也。善则福,不善则祸。求人之誉、怨人之毁者,劳也。善则誉,不善则毁。虽然,此理也,此古圣教人,不得已之说也。至其自为则不然。善者皆凶,而君子不敢避善以趋吉;善者皆祸,而君子不敢忘善以徼福;善者百毁,而君子不敢违善以要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顺,家人和,姻族睦,不伤人,不害物,安常处顺,以求无负于民彝,如斯而已矣!其吉也、福也、誉也,君子之为善自若也。反是,君子之为善,亦自若也。吾为所当为,如饥之食、渴之饮耳;吾不为所不当为,如饥不食堇、渴不食鸩耳。吉凶、祸福、毁誉,听其自来也,于我何与焉?虽然,善难言也。不择善者每失之,或曰忘其贵贱,同其尊卑,忍耻包羞,纳侮受欺。善乎?曰非也。此老庄也,不然,是以宽为阱也。君子临下怜爱,乐施好予,善乎?曰非也。此释氏也,不然,是以恩为市也。君子推恩有序,由亲及疏,不惜有罪,不忍无辜,是故有杀不为暴,而赦不为仁者,此类是也。或曰:正色直言,切责愚悖,尽我实心,忘人怨怼。善乎?曰非也。此亲师之道也,不然,是以直贾祸也。君子较其厚薄,观人审己,和平奖劝,以远辱耻,是故有薄责于人为是。而攻人之恶为非者,此类是也。儿辈亦有为善之心矣,余惧其昧于是非,过不及之间也,作此以示之。

【赏析】

吕坤读书入仕,涉足官场,丰富的阅历使得他更能深刻地体悟人生的意义。在他看来,做人应以诚信、宽容、友善为原则。他劝导儿子要以善为本,融入平常的生活中,只要从身边的一事做起,日久便可积善了。他的道理强调了“善则吉,不善则凶”、“善则福,不善则祸”、“善则誉,不善则毁”,以及什么是善,如何为善的道理,小中见大,深入浅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吕坤在劝善中隐含的坚韧的人格力量。

顾宪成作示儿帖

【作者简介】

顾宪成(1550~1612),明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叔时,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因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其弟顾允成和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著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原文】

凡为父兄,莫不爱其子弟。今府县考童生,吾始终不欲以汝名闻于主者,非弃汝而不屑也,吾自有说。就义理上看,男儿七尺躯,顶天立地,如何向人开口道个“求”字。孟夫子《齐人》一章,便是这个字的行状。读之汗颜,不可作等闲认也。就命上看,穷通利钝,堕地已定,如何增损得些子。眼前那个不要做秀才,到底有个数在。若可以势求,可以力求,那不会求的便没分,造化亦炎凉矣。就吾分上看,本无尺寸之长。赖祖宗之庇,幸博一第。再仕再不效。有丘山之罪,犹然暖衣饱食,安享太平。昔在大圣大贤,往往厄穷以老,甚而流离颠沛,不能自存。我何人?斯不啻过分矣!更为汝干进,是无厌也。就汝分上看,但在志向何如?若肯刻苦读书,到底功夫透彻。科甲亦自不难,何有于一秀才?若再肯寻向上去,要做个人,即如吴康斋、胡敬斋两先生,只是布衣,都成了大儒。连科甲亦无用处,又何有于一秀才?识得此意,省多少闲心肠,省多少闲气力,便是一生真受用也。记之,记之,无令吾言为伯鲁之简。

【赏析】

本篇是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为其子欲参加童生考试一事所写。信中谈了他为什么不愿为其子考试时求人照顾的道理以及他对其子的勉励。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科考徇私舞弊风气颇为流行,许多无耻之徒以“求”字作为向上爬的阶梯,顾对此非常反感。在文中对其子说,若要上进,要看自己的“志向何如”。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法。须知人生第一重要的便是立志,人如无志,如树之无根,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告诫儿子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取功名,可惜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用意在于向儿子说明人生在世,只要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日后即可有所成就。全文层次清楚,有的放矢,语言平易朴质,感情真挚深沉。

李应升戒子书

【作者简介】

李应升(1593~1626),字仲达,明江阴(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南康推官,为政清廉,民谣有曰“前林(南京户部侍郎林学曾)后李,清和无比”。多次上疏议政并弹劾权奸,被魏忠贤系入狱中害死。崇祯初赠太仆卿,福王时追谥忠毅。

【原文】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苦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物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二分,必有多取一言一粒。汝视伯父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如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于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赏析】

这是李应升身陷囹圄,在狱中写给儿子的遗书。作者首先对自己的处境及写遗书的原因作了交待而将重点放在了告诫儿子应如何立身做人,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勤俭、守志、孝、重名节、讲恩义及重学业。针对这六方面,作者还细述了应如何去做,怜子之情跃然纸上。

遗书谆谆告诫、殷殷劝勉,文字虽浅白质朴,毫无修饰,但深沉的情感却充满于字里行间。

瞿式耜家书

【作者简介】

瞿式耜(1590~1650),字伯略,一字起田,明江苏常熟(今江苏境内)人。顺治七年(1650),清兵攻下桂林,城破与总督张同敞皆被执,不屈而死。

【原文】

得汝昨年九月二十二日书,知家乡去年七月已遭蹂躏,家中寸筋不留,止剩空屋数间。汝母闻之,益添忧闷,吾虽百方解劝,而终是难开,缘其子女之念关切,知汝与若妹如此受苦,不容不肠断耳。吾自念若非西抚出门,遭此劫中,自然性命不保。今天公委曲方便,留此一线余生,虽为靖逆受磨,而名节犹彰,残躯犹在。以视家乡被难者,相去何如?以此转自排拨。虽家中所有罄完,总以空华身外臂之,只汝等暨一门眷属无恙,便是大福矣!

可恨者,吾家以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传忠孝,汝当此变故之来,不为避地之策,而甘心与诸人为亏体辱亲之事。汝固自谓行权也,他事可权,此事而可权乎?邑中在庠诸友,轰轰烈烈,成一千古之名,彼岂真恶生而乐死乎?诚以名节所关,死有甚于生者。死固吾不责汝,第家已破矣,复何所恋?不早觅隐僻处所潜身,而反以快仇人之志,谓清浊不分,岂能于八斗槽中议论人乎?别处起义,亦博一名,亦奉有旨,独我常熟起义,原做不成而反受累;受累矣,而又博不得一起义之名,岂不笑杀!痛杀!恨杀!

【赏析】

瞿式耜痛心儿子投降清兵、“亏体辱亲”有失名节之所为,当儿子强调说这么做是权宜之计时,他反驳道:“他事可权,此事而可权乎?”“诚以名节所关,政有甚于生者”,强调民族气节较之生命更为宝贵。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屡屡磨难中生生不息、繁衍壮大,正得益于这种民族精神。

朱舜水与诸孙男书

【作者简介】

朱舜水(1600~1682),名之渝,字鲁王与,晚年到江户(今日本东京)后,改号舜水。明末浙江余姚人,寄籍松江,明清之际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是明末抗清志士,誓不投降,客死异国。

【原文】

我离家三十三年,汝辈之生也尚不得知,况能育养成长?汝父教授糊口,前箬里堰杨姓者来云:我孙甚多。食之繁则家道益致艰难矣。然汝曾祖清风两袖,所遗者四海空囊。我自幼食贫,齑盐疏布。年二十岁,遭逢七载饥荒,养赡一家数十口,无有不得其所者。汝伯祖官至开府,今日罢职,不及一两有,家无馀财。宗戚过我门者,必指以示人曰:“此清官家。”以为嗤笑,非赞美之也。岂但我今日独薄于汝辈?勿怨可也。

我今年七十八岁,衰惫不可胜言,思欲得一子孙朝夕侍奉。汝父虽无恙,年将六十,不可远行,且又一家资以为生者。汝兄弟中,择一性行和顺,举止端谨者来。有才者不可来,留以力养父母,主持家门。年十五六岁以上即可。

汝辈既贫窘,能闭户读书为上,农、圃、渔、樵,孝养二亲,亦上也。百工技艺,自食其力者次之。万不得已,佣工度日又次之;惟有虏官不可为耳!古人版筑、鱼盐,不亏志节,况彼在安平无事之时耶?发黄齿豁,手足胼胝,来亦无妨。汉王章为京兆尹,见其子面貌蠢恶,毛怪焦枯,对僚属便黯在销声;我则不然也。为贫而仁,抱关击柝,亦不足羞。惟有治民管兵之官,必不可为。既为虏官者,必不可来。既为虏官,虽眉宇英发,气度娴雅,我亦不以为孙。

凡事但禀命十七叔公同汝外祖而行,亦须各讨一亲笔书以为验,勿谓我无书遂不答也。

【赏析】

这是一封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信,初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但只要稍加细品,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闪光之处。在这封家书中,作者着重指出要家世清白。他父亲只余下清风两袖,四海空囊。他哥哥官做得大,罢职后家无余财,他自己20岁就担负全家生活。因此要子孙们守世代家风,习惯过艰苦生活,他要求后辈能读书当然很好,否则就靠从事农圃渔樵、百工技艺乃至佣工度日,只是不能做清朝的官;做了官的他就不以为子孙,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对于现代人来说,书信中最强调的是坚持为官要清廉,为人要有志气的积极人生态度。

陈确书示仲儿

【作者简介】

陈确(1604~1677),字乾初,浙江海宁人。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其思想主要是:“道无尽,知也无尽。”在知行关系上重视行;在人性上,认为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更重要;批判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

【原文】

端庄静慎者,望而知为学人;慢易轻诞者,望而知为草野市井人。汝举止言动,多不循礼,吾甚忧之。况年渐长大,今又成婚,可不诫哉!今更名汝曰翼,字曰敬之。

敬于父母则孝顺,敬于夫妇则肃和,敬于兄弟则友爱,敬于朋友则丽益,敬于僮婢则从令,敬于一切世俗则无辱,敬于言则不妄,敬于事则有成,敬于讲诵则有得,敬于作书临文则法日进。记曰:“无不敬。”尽之也。

能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不是;不敬之人,时时见得自己是。故《中庸》言君子,能戒惧而已也;其言小人,无忌惮已也。汝欲为小人也?吾无所复责于汝。将为君子耶?可不于吾言加之意哉!其朝夕省之,毋忽!

【赏析】

在这篇家训中,陈确与儿子讲的是有关人生修养中的“敬”的问题。他指出做人,不仅要上敬父母师长,且要下敬兄弟朋友,在日常言行上也要持慎重态度,以敬的态度去做一切事,将敬的意识渗透到人生的各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彬彬君子。在传统与现代充分碰撞的现代社会,你是如何看待“敬”这个问题的,在日常生活中你又是如何去做的,能否达到作者所提的“彬彬君子”的标准呢?

彭士望示儿婿

【作者简介】

彭士望(1609~1683),字达生,又字躬庵,一字树庐,江西南昌人。明末诗人。曾奔走仕途,后归隐江西翠微峰,讲学于易堂。与李腾蛟、丘维屏、魏禧等号称“易堂九子”。著有《耻躬堂诗文集》等。

【原文】

少年须常有一片春暖之意,如植物从地茁出。天气浑含只滋根土,美闷春融,绝无雕节,自会发生盛大。

今之少年,往往情不足而智有余,发泄多岐,本地单薄,专力为己,饰意待人,展转效摹,人各自为,过失莫知,患难莫救,殖落岁逝,竟成孤立。千年之木,华尽一朝,良也惜也!

【赏析】

这是一篇训诫的小短文,文中流露出对“今之少年”的惋惜与对儿婿的希冀之情。文章开篇以植物在春天的生长来比喻青少年时代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性。作者要求子婿在为人方面应真诚有情,有美好的品德。可事实是“人各自为,过失莫知,患难莫救”。他还指出,品行端正,方能有所作为。有了完整的人格方能有完整的人生,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品行与学识的基础,将来才能有远大的发展。绝不应滥交友,染恶习,让美好的时光逝去,终将一无所成,徒有感慨。

归庄与扶风弟书

【作者简介】

归庄(1613~1673),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名玄恭,昆山(今属江苏)人。号恒轩,清初文学家。后人辑有《归玄恭遗著》等。

【原文】

近来见吾弟家庭不和,为之愀然不乐者累日。以先曾祖、先叔祖、先叔累世孝弟敦睦,风流不远,何缘一旦致此纷纷?此非弟之责而谁责乎?叔母素性非不慈者,语言谴诃,出于一时发怒,事过未必有成心。夫以父母有加于其子,自大杖之外,无所不受,况不过语言之间乎?弟既不能下气怡色,曲意承顺,又不能负罪引慝,以格亲心,而反以气相激,有是理乎?闻昨日弟闹于室,裂冠反袂,持刃欲自刺,大为惊诧!或曰:“以此恐吓叔母也。”仆反复思之,以为此无赖小人之行径,田野市井之稍知礼仪者不为,扶风未必有如此之心,当是愧恨其不得于亲,痛自刻责,无地自容而出于此。虽举动粗鲁可怪,其心谅无他也。盖以弟亦曾读圣贤之书,承先世孝弟敦睦之风,未遂以不肖子弟待扶风耳。寡母一子,相依为命,分爨异室,诚所不宜。仆初亦以为不可;既知叔母为此有不得已者,与其沿同爨之名而有不安之实,不若从异室之制而为各便之计。今修茸且毕,择日迁屋矣。即弟意不欲,当以情理相告,和言软语,以徐回亲意,不应直情径行,显然拒高堂之命,伤慈闱之心也。妇人寡居十载,又在始衰之年,在他人犹念之,况人子乎?蓬头攘袂,动欲拼命,此等气质,施诸他人尚不可,况于母乎?即弟有辞,而对母之心已不可问矣。先叔之殡犹在室,死者有知,见子母如此举动,能毋恫乎?先太仆、先待诏家风雍睦,四方观礼,弟乃至得罪于母,他日何面目上先人之丘墓乎?言及此,仆亦为之悲愧欲绝矣!

【赏析】

与其说这是一封家书,还不如说它是一份“调解书”,只是调解的对象有些特别:一对母子。由于这样的特殊性,所以它给人的最突出的感受是:感情凝重,语重心长。

在作者写这封信时,归扶风母子二人的矛盾已经非常深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归庄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做到了各打五十大板再加以劝解,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这样不仅能让双方都认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又能给各方台阶下,得到了安慰。作者深知弟弟倔强的性格,所以并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采用了迂回渐进,循循善诱的说服方法,同时以饱含感情的文字,叙述了归扶风之母寡居十载的可敬、始衰之年的堪怜、母子相依为命的酸辛以及设想中扶风亡父在天之灵的震痛,真乃字字情真,声声下泪。

本文说理恳挚、娓娓道来,有似涓涓细流入人心扉,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王夫之示子侄书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1692),明末衡阳(今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入清后隐居不仕,学者称船山先生。其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而推陈出新,所论多创辟,身遭明亡之痛,尤富民族思想,著述凡52种,有《船山遗书》传世。

【原文】

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岂有丈夫,忍以身试?彼可怜悯,我实惭愧!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广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羁络,何所拘执?焉有骐驹,随行逐队。无尽之财,岂吾之积?目前之人,皆吾之治,特不屑耳,岂为吾累!

潇洒安康,天君无系。亭亭鼎鼎,风光月霁。以之读书,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光芒烛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寿考维祺,念之不昧!

【赏析】

做人首先要立志,而立志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摒除不良的恶习,如果不这样做,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做人还要做到胸襟眼界开阔,为人要洒脱恢宏安详和顺,这样才能坦然无愧。如果你具备了以上的素质,那么你就能用这些从容去应付你将面对的人生。

毛先舒与子侄

【作者简介】

毛先舒(1620~1688),字稚黄,一名马癸,字驰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后不求仕进。年少即能诗,稍后巧同里陆圻、柴绍炳、吴百朋、陈廷会、孙治、丁澎、虞黄昊、沈谦、张丹等人相唱和,时称“西泠十子”,另与毛奇龄、毛际可二人齐名,时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称。他是明清之际西泠派的重要作家。平生著作很多,晚年自订为《思古堂十四种书》。

【原文】

年富力强,却涣散精神,肆应于外,多事无益妨有益,将岁月虚过,才情浪掷,及至晓得收拾精神,近里着己时,而年力向衰,途长日暮,已不堪发愤有为矣。回而思之,真可痛哭!汝等虽在少年,日月易逝,斯言常当猛省。

【赏析】

毛先舒的这篇家训是告诫子侄要珍惜少年大好时光,不要再虚度光阴,如果到“年力向衰,途长日暮”再觉悟,就为时已晚了。全文篇幅不长,但句句警示、字字逼人,可以让虚度光阴的人胆颤心惊,让及时悔过的人心有余悸,让风华已过且一事无成的人悔不当初。如今仍在“岁月虚过”的年轻人应该认真读一读这封信,时刻记住信中所说的道理。

孙枝蔚示儿燕

【作者简介】

孙枝蔚(1620~1687),字豹人,号溉堂,明末三原(今属陕西)人。明亡时离家,南下江都作盐商。不久弃商读书。清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自陈衰老,不应试;授内阁中书,不久又辞归,离京客游四方。著作有《溉堂集》。

【原文】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赏析】

孙枝蔚的这封给儿子的家信,所强调的是读书的道理。这里似乎没有说出什么至深的人生大道理,也没有留下那种具有思想闪光点的豪言壮语。然而,作者以非常朴实的语言,告诉儿子,也是告诉世人:藏书必须读书,读书不必惜书。若不读,只是将书作为装饰品,点缀房间,那就失去了藏书的意义。在作者看来,读书的关键在于读,而不在于单纯的藏书,不必把书“忍渴忍饥作珍藏计”,而是要在读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和乐趣,充实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并领悟做人处世的哲理。整篇家信,是言简意赅,文笔流畅,语言质朴,富于哲理。

郑成功与弟渡书

【作者简介】

郑成功(1624~1662),明末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唐王赐姓朱,父郑芝龙降清,成功遁入海与父绝交。桂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连攻闽浙、江南各地,失利,退取台湾为根据地,奉明年号,传至孙克塽,被清兵所破而降。

【原文】

兄弟隔别数载,聚首几日,忽然被挟而去,天也命也!弟之多方劝谏,继以痛哭,可谓无所不至矣。而兄之坚贞自持,不特利害不能以动其心,即斧刀加吾颈,亦不能移吾志。何则?决之已早,而筹之已熟矣。今兄之心绪,尽在父亲复禀中,弟闻之亦可以了然矣!大抵清朝若信兄言,则为清人,若不信兄言,则为明臣而已,他何言哉!

盖叶、阿身为大臣,奉敕入闽,不惟传宣德意,而将以奠安兆民。不为终始之图,徒为轻率之举;不为国家虚心相商,徒以躁气叠加。凡行为暴烈举动疑忌,忽然而来,忽然而去,海外遥远,真令人应接不暇矣。此弟所目睹。总其立心,只用挟之一字而已;若用挟,则当用之干戈,不当用之叶阿为也,况兄岂可挟之人也哉?

且四府地方粮饷,仅足以养一万之兵;外此数十万之众,何处取给,将何安插,即使不逼之以剃发,尚且不能,况其迫之者乎?又况其画饼者乎?

夫虎豹生于深山,百物惧焉,一入槛阱之中,摇尾而乞怜者,自知其不足以制之也。夫凤凰翱翔于千仞之上,悠悠乎宇宙之间,任其纵横而所之者,超超然脱乎世俗之外者也。兄名闻华夷久矣,用兵老矣,岂有舍凤凰而就虎豹者哉!

惟吾弟善事父母,厥尽孝道。从此之后,勿以兄为念。噫!汉有子瑜而有孔明,楚有伍尚而有子胥;兄弟之间,各行其志,各尽其职焉。兄敢不勉?弟其勉之!因便赋别,不尽愿言。

【赏析】

郑成功作为一名英雄,可谓家喻户晓,这封书信不仅仅是一封家书,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清廷遣郑成功之四弟郑渡招降成功,成功婉拒不受,后并致书于渡,表明其坚贞不贰之志。值得后人学习的是郑成功那种令人叹服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然而今要理解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爱国主义精神。

魏禧给子世侃书

【原文】

自出门后,三次大病,参药之费,计五十金。七月光福一病,仅存皮骨,揽镜以照,徒然心惊。当沉疴时,自念家死客死,要有前定,然汝母无依,汝尚未婚娶成立,不能不动心耳。吾垂六十无子,立汝为后,吾弟、吾弟妇阴驱显率,使汝为吾子。然吾兄弟如一身,视诸子不太异。古人于世父、叔父并称父子,不称叔侄。即今汝为吾子,与未为子一间耳,况吾兄弟乎?吾家杜忠厚,征君积德力善,为乡里望人。吾兄弟少好口语,舌锋钅舌利,颇以此贾怨谤。然未尝敢行一害人事,欺诈人财,败众以成私也。

汝资性略聪明,能晓事。夫聪明当用于正,亲师取友,迸归一路,则为圣贤,为豪杰,事半而功倍。若用于不正,则适足以长傲、饰非、助恶,归于杀身而败名。不然,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吾以家贫负石田出游,自念老矣,欲为汝营婚娶,不以债负相遗。不能家居教汝,又去吾庐叔父远,少督责。汝母妇人,多姑息之爱。吾以此耿耿于心也。

吾先代来称素封者八世,至征君家声益大。吾兄弟以文学为当路所礼,又肯出气力为人,故门弟虽小,在僻邑中尝若气焰,族里姻友于汝兄弟辈多礼貌,优容其失。汝勿以此为得意。夫吾何德何能干姻族,而姻族乃折节包荒若此,吾惧乎有失而背督之者相倍蓰也。吾幼补诸生,长而有闻,今碌碌若此。汝辈不逮吾,不知几寻丈,敢长傲乎?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吾手所提抱人也,今为祖父者,不知凡几。汝童而长,壮而老,直旦暮间事。吾家五世无六十上人,他日思吾言始知之。父母爱子均然,妇人尤望其子之孝顺,汝事母大小节宜加意。溪水泛涨之时,当慎出入,守先生约束。花源亦可督之习字也。庚申八月朔日,力疾书于吴门之桃花坞。

【赏析】

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和父亲教诲的魏禧,在重病缠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也不忘对儿子的教诲,勉强支撑着病体,写下了这封动人心弦、感人肺腑且对儿子做人、侍亲颇有裨益的家信。

魏禧惟恐儿子自我约束不严,以至于自恃聪明而身染恶习贻误终身。客居在外而不能亲自教子的他,书信自然也就成了向儿子传授训谕的唯一选择。他严肃提出了聪明用于正与不正的问题,意在期盼儿子细心领悟,严格自律,能够成为一名学有所成的圣贤之人或受人仰慕的豪杰之士。告诫儿子“聪明当用于正”的道理在于“亲师取友,迸归一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亲君子,远小人”,这样才会使自己进步快,成就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里行间,所表露的亲情父爱,可谓至真至纯。教人以诚,悔人至深,为子者怎能不毕生牢记,三思而后行?

全篇涉及内容丰富,叙事却简单明了,在语言上体现质朴无华、易晓易懂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主次有序,层次分明。不管是书信的内容,还是书信文笔结构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李际阳母遗子弟书

【作者简介】

李际阳母,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

从古圣贤,哪个不以身借人?尧舜以身借洪荒者也。死呼渡河如宗泽,死守睢阳如巡、远,以身借宗社者也。荆轲、聂政,以身借受恩者也。孔孟,以身借万古长夜者也。释迦,以身借万世作慈航者也。从古圣贤,皆是以身借人。子果有是,更当勉力多为,无前进后退。只要认得真理,力所可为,虽天下非之而不顾,即害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切莫因人言而终止也。是嘱,是嘱!

大都世态炎凉,而宦途人多疑忌,议论间,常要小心打点,未可如居乡率心与宦途人应对也。莫视应对为末节,要知洒扫应对,便可精义入神。试味足以兴,足以容,皆是小心中做出事业。从古圣贤,没有一个不仔细小心。只有子路率尔对,夫子哂之。须慎哉!须慎哉!

【赏析】

李际阳的母亲是一个学识渊博、心胸广阔、远见卓识的非常难得的女性。她以“以身借人”为题,用了五个“……以身借……”排比句,列举了尧舜、孔孟这样的圣贤之人的事迹,为的是要儿子以救助苍生社稷为己任,赞扬儿子不贪图金钱,勉励儿子廉洁奉公,唯恐他不能做到。这五个排比句是语若贯珠,气势流畅。不独论证有力,而且由于“洪荒”、“宗社”、“万古长夜”、“慈航”等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具有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和文学的美感。她提醒儿子避免搅入一些无谓的、不必要的纷争中去,对官场中的一些“多疑忌”的人要有戒备感,提防着点,不能像对淳朴的乡里人那样率直。与那些只知道为自己儿子的前程和安危着想的人不同,李际阳的母亲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博爱之情。她劝诫儿子要“仕而多助人”,并要坚持真理,不惜牺牲一己之私利。相形之下,这位母亲的精神境界可谓高矣。

郑淑云示子朔

【作者简介】

郑淑云,晚明人,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颜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赏析】

这是郑淑云给儿子的一封回信。因儿子在来信中诉说自己有三种困厄,郁郁不得志,作为母亲不免为儿子心焦。但她既不怨天尤人,也不作空泛的安慰和劝其消极对待,反而说“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困厄固然不好,非人所愿,但是它也可以锻炼人,磨砺人的意志,激励人做出一番事业。可见这位母亲的见识不同一般,令人敬佩。

顾若璞与弟书

【作者简介】

顾若璞,生卒年不详,字和知(和之),明末清初钱塘(今杭州)人。早年丧夫,善教诸儿,兼以自学,治家治学,名闻一时。精于史乘,工诗,善为古文辞,书牍很有特色。有《卧月轩合集》传世。

【原文】

夫溘云逝,骨铄魂销,帷殡而哭,不和死之久矣。岂能视息人世,复有所谓缘情靡丽之作邪?徒以死节易,守节难,有藐诸孤在,不敢不学古丸熊画荻者,以俟其成。当是时,君舅方督学西江。余复远我父母兄弟,念不稍涉经史,奚以课藐诸孤而俟之成?余日惴惴,惧终负初志,以不得从夫子于九京也。于是酒浆殂纟壬之暇,陈发所藏书,自四子经传以及古史鉴、《皇朗通记》、《大政记》之属,日夜披览如不及。二子者,从外传入,辄令篝灯坐隅,为陈说吾所明,更相率咿唔,至丙夜乃罢。顾复乐之,诚不自知其瘁也。日月渐多,见闻与积,圣经贤传,育德洗心,旁及骚雅词赋,游焉息焉,冀以自发其哀思,舒其愤闷,幸不底于幽忧之疾。而春鸟秋虫,感时流响,率尔操觚,藏诸笥箧,虽然,亦不平鸣耳,讵敢方古班、左诸淑媛,取邯郸学步之诮耶?

【赏析】

这是顾若璞写给其弟顾若祥的一封家信。作者详述了自学成才的经历,通过刻苦学习,作者成了一名才华横溢、品格高尚、性格豁达的女学者。从信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具有丰富感情的女性,但表达的是既含蓄又热烈,极具性格魅力;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执迷和追求,足以深深感染她的弟弟及所有读过此信的人。

在这里,作者对亲人的无私奉献,对学识的执著追求,尤其是面临困境,表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胸怀,确实令我们感佩至深。

郑日奎与弟侄

【作者简介】

郑日奎,生卒年不详,字次公,号静庵,清贵溪(今江西贵溪)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工部员外郎,升礼部主事。康熙年间,曾与王士祯同典乡试。著有《静庵集》、《格言录》。

【原文】

为蚕养桑,非为桑也。以桑饭蚕,非为蚕也。逮蚕茧而丝成,不特无桑,蚕亦亡矣。取其精,弃其粗;取其神,去其形,所谓罗万卷于胸中而不留一字者乎。

【赏析】

这是一封谈读书的家信。作者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用桑和蚕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说明读书之道及其作用意义。在作者看来,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读书,而在于通过读书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和才干。

陆进与九牧侄

【作者简介】

陆进,清初诗人,字荩思,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巢青阁集》、《巢青阁词》。

【原文】

古人云:问途于已经。而余过来人也。乐任意气,务泛览。近已头颅半白,兼有婚嫁累,何可复得少年如谢家儿佩紫罗囊耶?吾侄隽才异度,先要立念真诚,断此病根。盖任意气,德性便不能沉着;务泛览,举业便不能专工。惟虚心以择友,深心以读书,石乞石乞穷年。守兹二戒,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千里相思,书此以勖。

【赏析】

这是作者晚年写给侄儿的一封信,他以过来人的切身体会,向侄子讲述修身养性、勤奋学习的道理。作者告诫侄子要趁年轻养成良好的习气,努力学习知识,而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希望侄子无论进退,都能成为一个有前途有道德修养的人。

当然,由于受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作者在信中提到的“出而科名,则为纯臣;处而衡泌,则为名儒”的处世准则,不免有些偏颇。

梅文鼎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

【作者简介】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讲求经世致用之学,精研天文历数,制作测算仪器;治学不问中西古今,概以科学为准绳。他一生著书八十余种。

【原文】

境苦乐无常,人心为之也。适千里者百里跬步,适万里者千里门庭,闭户光生,瞻户外履,惊跋涉矣。夏日中天,行者望扶苏一木,趋而憩之,如清凉国;重檐广厦,铺簟当风,恃者交扇,喘若吴牛。夫一木不凉于广厦,户外不远于千里,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夫贵者方以冕组桎梏,或注意林下;富者方以多财为祸患,而朵颐灵龟。苟其地易,彼此交羡,若乐庸有定乎?童稚妇女子警咳,门以外之剥啄,偶接于耳而乱人心者,意相关也;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纷拿,杂然吾目而无所于动者,于意无涉也,故心有所忧,静乃成喧,及其既安,闹转成寂。存系者在远犹亲,专营者视物无睹。君子素位而行,无人不自得;若必待日用所需,种种具足,远离尘俗,遗世独立,乃始毕力为吾所欲为,自少逮老,安所得此闲旷之时与地而用之耶?吾观古人之著作,多出穷愁无聊之极,至有受书囹圄、执卷马上者,彼其人宁独异乎?昔伯牙学琴概成,其师引而之穷岛无人之境,天风海涛,呼吸震荡,伯牙顿叹其师之移我情也。吾弟此行,若能凝乃神,笃乃虑,寝食梦寐,惟书是求,则断简残编,无往非治境治心之要;发为文章,必光明雄骏,向来心境,日以变化。此郡城一席地,命曰“天风海涛”可矣!

【赏析】

在这篇书序中,作者强烈地表达了以读书为致要的思想。在作者看来,不论环境如何,只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专心致志,梦寐以求,都能读书有成,陶冶性情。现在的人们不论从哪方面来讲,读书的环境都是再好不过,加之一些现代化工具的辅助,读书变得越来越轻松,可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读不好书,这与古人比起来,无疑是逊色了不少。

李光地谕儿

【作者简介】

李光地(1641~1718),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待郎、顺天学政、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宰相)。著有《榕村全集》。

【原文】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此文公自言读书事也。其要诀却在“纪事”、“纂言”两句。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况必提其要,则阅事不容不详;必钩其玄,则思理不容不精。若此中更能考究同异,剖断是非,而自纪所疑,附以辨论,则浚心愈深,着心愈牢矣。

近代前辈当为诸生时,皆有经书讲旨及《纲鉴》、《性理》等钞略,尚是古人遗意,盖自为温习之功,非欲垂世也。

今日学者亦不复讲,其作为书、说、史、论等刊布流行者,乃是求名射利之故,不与为己相关,故亦卒无所得。盖有书成而了不省记者,此又可戒而不可效。

【赏析】

在这篇家训中,李光地提出了自己的读书见地,认为“凡书,目过口过,不如手过”的主张。他教给儿子的学习方法,今人亦可从中受益。

郑板桥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尤其以善画著名,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他多画兰竹石,这既是他光明磊落、严正绝俗的人格象征,又是其虚心向上、倔强不屈的精神写照。他从小家境贫寒,先以卖画为生,44岁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令5年,后又任潍县令7年,最后因擅自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后仍以卖画为生,著有《郑板桥集》。郑墨比板桥小24岁,为人谦实稳重,板桥在外做官,家事都托付堂弟。由于二人均自贫困中长大,故板桥对郑墨尤爱护备至,期望良深。

【原文】

谁非黄帝尧舜之子孙?而至于今日,其不幸而为臧获,为婢妾,为舆台、皂隶,窘穷迫逼,无可奈何。非其数十代以前即自臧获、婢妾、舆台、皂隶来也。一旦奋发有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贵者矣,有及其子孙而富贵者矣,王侯将相岂有种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辄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汉;我何人也,反在泥涂。天道不可凭,人事不可问!”嗟乎!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祸淫,彼善而富贵;尔淫而贫贱,理也,庸何伤?天道循环倚伏,彼祖宗贫贱,今当富贵,尔祖宗富贵,今当贫贱,理也,又何伤?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

信愚兄为秀才时,检家中旧书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于灯下焚去,并不返诸其人。恐明与之,反多一番形迹,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从不书券,合则留,不合则去。何苦存此一纸,使吾后世子孙,借为口实,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若事事预留把柄,使入其网罗,无能逃脱,其穷愈速,其祸即来,其子孙即有不可问之事、不可测之忧。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直是算尽自家耳!可哀可叹,吾弟识之。

【赏析】

在这封信中,郑板桥跟堂弟探讨了一个关于人格平等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出身无贵贱之分,大家同样都是“黄帝尧舜之子孙”,富贵贫贱只是天道循环翻覆的自然规律。穷苦贫贱之人要改变命运,富贵显达之辈要保住已有的生活,同样要发奋努力。对于人的命运而言,富贵与贫贱存在看辩证关系;对于行事而言,“为人处”与“为己处”亦存在着辩证关系。这种认识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思想。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郑板桥能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如此清醒的认识,并正确引导子弟,是难能可贵的。

陈宏谋示侄

【作者简介】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林人。历任知府、巡抚、总督,后官至东阁大学士。

【原文】

京中浮华,须立定主意,不为所染。盖天下惟诚朴为可久耳!吾家世守寒素,岂可忘本?读书见客,事事检点,即学问也。

【赏析】

在这篇家训中陈宏谋要求侄儿保持清贫质朴的良好家风,不为“京中浮华”所染,谨守“诚朴”二字。这种观点,对现在的年青人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彭端淑劝学一首示子侄

【作者简介】

彭端淑(1700年~1780),清文学家。字仪一,又字乐斋。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颇有政声。后告老辞官,曾到成都锦江书院讲学。诗文皆名重一时,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问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赏析】

这是彭端淑写给子侄的训示。开篇用两个设问句,点明了行文的宗旨,阐述了求学、做学问的道理。又通过四川两个和尚朝拜南海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分析难与易、聪敏与平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以勉励子侄刻苦学习,力求上进。文中介绍的“贫者”和尚那种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学习工作的好榜样。

作者以平易质朴的语言,通过对比论证,把事理阐发得非常透彻。全文闪耀着辩证思维的智慧之光。

袁枚与弟香亭书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人称随园先生,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清朝诗人。曾任江宁知县。辞官后侨居江宁,筑园林于小仓山,又号随园。他的诗多用来抒发闲情逸致,主张抒写性情,对儒家的“诗教”表示不满,有些作品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了一定的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他还擅长作文,所写书信颇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子不语》传世。

【原文】

阿通年十七矣,饱食暖衣,读书懒惰。欲其知考试之难,故命考上元以劳苦之,非望其入学也。如果入学,便入江宁籍贯。祖宗邱墓之乡,一旦捐弃,揆之齐太公五世葬周之义,于我心有戚戚焉。两儿俱不与金陵人联姻,正为此也。不料此地诸生,竟以冒籍控官。我不以为怨,而以为德。何也?以其实获我心故也。不料弟与纾亭大为不平,引成例千言,赴诉于县。我以为真客气也。

夫才不才者本也,考不考者末也。儿果才,则试金陵可,试武林可,即不试亦可。儿果不才,则试金陵不可,试武林不可,必不试废业而后可。为父兄者,不教以读书学文,而徒与他人争闲气,何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哉!“知子莫若父”,阿通文理粗浮,与“秀才”二字相离尚远。若以为此地文风不如杭州,容易入学,此之谓“不与齐楚争强,而甘与江黄竞霸”,何其薄待儿孙,诒谋之可鄙哉!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非贪爵禄荣耀也。李鹤峰中丞之女叶夫人慰儿落第诗云:“当年蓬矢桑弧意,岂为科名始读书?”大哉言乎!闺阁中有此见解,今之士大夫都应羞死。要知此理不明,虽得科名作高官,必至误国,误民,并误其身而后已。无基而厚墉,虽高必颠,非所以爱之,实所以害之也。然而人所处之境,亦复不同,有不得不求科名者,如我与弟是也。家无立锥,不得科名,则此身衣食无着。陶渊明云:“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非得已也。有可以不求科名者,如阿通、阿长是也。我弟兄遭逢盛世,清俸之余,薄有田产,儿辈可以度日,倘能安分守己,无险情赘行,如马少游所云:“骑款段马,作乡党之善人”,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暝目矣,尚何敢妄有所希冀哉。

不特此也。我阅历人世七十年,尝见天下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不为丈夫而偏作妇人者;有柔懦之性,不为女子而偏作丈夫者;有其才不过工匠、农夫,而枉作士大夫者;有其才可以为士大夫,而屈作工匠、村农者。偶然遭际,遂戕贼杞柳以为木否木寿,殊可浩叹!《中庸》有言“率性之谓道”,再言“修道之谓教”,盖言性之所无,虽教亦无益也。孔、孟深明此理,故孔教伯鱼不过学诗学礼,义方之训,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倘使当时不趋庭,不独立,或伯鱼谬对以诗礼之已学,或貌应父命,退而不学诗,不学礼,夫人竞听其言而信其行耶?不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耶?何严于他人,而宽于儿子耶?至孟子则云:“父子之间不责善”,且以责善为不祥。似乎孟子之子尚不如伯鱼,故不屑教诲,致伤和气,被公孙丑一问,不得不权词相答。而至今卒不知孟子之子为何人,岂非圣贤不甚望子之明效大验哉?善乎北齐颜之推曰:“子孙者不过天地间一苍生耳,与我何与,而世人过于珍惜爱护之。”此真达人之见,不可不知。

有门下士,因阿通不考为我怏怏者;又有为我再三画策者。余笑而应之曰:“许由能让天下,而其家人犹爱惜其皮冠;鹪鹩愁凤凰无处栖宿,为谋一瓦缝以居之。诸公爱我,何以异兹?韩、柳、欧、苏,谁个靠儿孙俎豆者?箕畴五篇,儿孙不与焉。”附及之以解弟与纾亭之惑。

【赏析】

袁枚在信中认为,子弟能不能成才,天资很重要,关键是要根据各人的天资来因材施教。要使他们懂得,做官是为了施行仁义道德,不是贪图荣华富贵的。读书主要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明白更多的事理,但同时也是由于生活的需要。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明确,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即使中了科名,做了高官,也会误国误民,以致最后贻误自己。即使不会读书,也应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进而指出,不能像孔子教育他的儿子那样,只是“轻描淡写,流水行云,绝无督责。”

细细品味,这封家信,对我们今天如何教育子女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卢文绍与从子掌丝书

【作者简介】

卢文绍(1717~1795),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校勘学家、诗文作家。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居官十余年,告归,讲学于江浙各书院。著有《抱经堂人集》及《钟山札记》、《龙城札记》。

【原文】

九月十六日得书,知眠食无恙,良慰余意。书中具言近日读书勤苦,尤吾之所乐闻也。但精神难支持亦不必勉强,以掌丝平日善病,恐过用难为继耳。所疏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具答在别纸。此士安所谓,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者也。掌丝之虚怀而勤力也至矣。虽然,吾窃以为更有进焉者。盖人之为言皆曰学问,将学焉而继之以问邪,抑问焉而即是为学也?夫寡闻寡见之蕲至于多闻多见也。有道焉:得其道则耳目可以不劳,思虑不至庞杂,而其为功也易。近世类书颇多,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不在是也。盖已经翦截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日力计之、吾不必讠术以高远难行之事,六经之外,如《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皆所当读也,然后博览群书,其不解者鲜矣。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则掌丝数月以来所不知者,岂尽于此乎?吾所以缕析以答者,能一一记之后不复问乎?同一事也而出于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既无惑于彼乎?吾是以深嘉掌丝之好问,而尤愿掌丝之好学也。掌丝果从事于吾言,则其于问也亦必有更进于此者矣。

【赏析】

这是一封教导子侄辈读书方法的书信。人们常说,学问学问,就是“学”和“问”,勤学多问就有了学问。那么“学”和“问”的位置应该怎么摆呢?对于这个问题,卢文绍有不同与一般人的见解,他认为应该先“学”,自己先认真去阅读基础性的典籍,然后再博览群书。他认为学习之书“无有捷于此者”,自己先自学,然后再去请教别人,这才是学习的最捷便的途径。

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寡闻寡见”者向“多闻多见”者请教。他对其侄子提出的问题逐一给予答复,不就是在“教”他的侄子吗?他主张求学得先要自己去学,在自己刻苦钻研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才会有质量。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闻多见”者加以点拨,求学者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这封给晚辈的信,不用居高临下横加责难的语言,而是循循善诱,有诲人不倦之风;充分肯定成绩,如实指出不足,有所批评,但也是建设性的;非常明确地指出解决办法,明晓独立系统研读的种种好处,谆谆教导,闻者如沐春风。

纪晓岚寄内子

【作者简介】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学者、文学家。以学问文章得天下重望,晚年领修《四库全书》,而所作《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亻叔诡奇谲,无所不备,又为脍炙人口。

【原文】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义方之教,责在尔躬。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矫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

【赏析】

纪晓岚因官居在外,无法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又深知“妇女心性,偏爱者多”的规律,所以写信给夫人说明应如何教育子女。他列举了四戒四宜告诉夫人不要因为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们,应该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从严教育。就现在看来,这“八则”教育还良久不失效力。

姚鼐谕侄孙

【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号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学家。历任山东、湖南乡试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后担任《四库全书》编修官。中年弃官治学,主持钟山、梅花、紫阳、敬敷书院达四十多年。著作有《惜抱轩全集》。

【原文】

来书云:“欲于古人诗中寻究有得,然后作诗。”此意极是。近人每云:“作诗不可模拟。”此似高而实欺人之言也。学诗文不模拟,何由得入?须专模拟一家已得以后,再易一家。如是数番之后,自能熔铸古人,自成一体。若初学未能逼似,先求脱化,必全无成就。譬如学字,而不临帖可乎?

【赏析】

姚鼐给初学诗文的侄孙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学诗做文,先要模拟古人,就像学习写字,先要临帖一样。又强调,应做到先模拟一家,等到有了心得体会后,再换另一家,这就是博采众长,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这一观点就在现在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汪帷宪寒灯絮语

【作者简介】

汪帷宪,生卒年不详,字子宜,一字积山,号水莲,清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雍正拨贡。工书。著有《尊闻录》、《积山诗文集》。

【原文】

古人读书贵精不贵多。非不事多也,积少以至多,则虽多而不杂,可无遗忘之患。此其道如长日之加益,而人颇不觉也。是故由少而多,而精在其中矣。一言以蔽之曰:无间断。间断之害,甚于不学。有人于此,自其幼时嬉戏无度,及长,始知向学,深嗜笃好,人虽休吾弗休,人将卧吾弗卧,不数年便可成就。苏明允年二十七才大发愤,谢其往来少年,闭户读书,卒为大儒,此可证。若名为士人,而悠悠忽忽,一曝十寒,人生几何,凡所谓百年者皆妄也。必也甫离成童即排岁月次第,为立以中下之资自居,每日限读书若干。一岁之中,除去庆唁祭扫交接游宴之事,大率以二百七十日为断。此二百七十日中须严立课程,守其道而无变,十年之间,经书可毕。且如此绳绳不已,则资之钝者亦敏。而书可渐增。再加十年,子史古文俱渐次可毕矣。

【赏析】

这篇家训主要是谈治学的。开篇即表明作者的读书立场:读书在精不在多。同时,还指出读书贵在有恒心,有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大儒”。作者还提出了一个非常科学又可行的读书方法,那就是读书要有自己的计划,如此一来,必能成功。

章学诚家书

【作者简介】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小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自幼爱好史学,博览群书,毕生从事著述和讲学,著有《文史通义》、《枝雠通义》、《文集》。他曾在做很多书院的主讲,有关教育论议颇多。对于儿童教育,他认为要注意其记忆力胜于理解力的特点和学习兴趣,读经不可久专一经而使其生厌。

【原文】

夫学贵专门,识须坚定,皆是卓然自立,不可稍有游移者也。至功力所施,须与精神意趣相为浃洽,所谓乐则能生,不乐则不生也。昨年过镇江访刘端临教谕,自言颇用力于制数,而未能有得,吾劝之以易意以求。夫用功不同,同期于道。学以致道,犹荷担以趋远程也,数休其力而屡易其肩,然后力有余而程可致也。攻习之余,必静思以求其天倪,数休其力之谓也;求于制数,更端而究于文辞,反覆而穷于义理,循环不已,终期有得,屡易其肩之谓也。夫一尺之捶,日取其半,则终身用之不穷。专意一节,无所变计,趣固易穷,而力亦易见绌也。但功力屡变无方,而学识须坚定不易,亦犹行远路者,施折惟其所便,而所至之方,则未出门而先定者矣。

【赏析】

这篇家书中,章学诚指出学习的目的要坚定不移,而内容和方法则可多样,要与自己的精神意趣相融洽,对学习产生乐趣。他以挑担走路作比,只有中途休息,不断换肩膀,才有气力达到目的地。攻读与静思结合,就是“数休其力”;制数、文辞、义理循环学习,就是“屡易其肩”。会学习的人,常把变换学习内容作为休息,在现在看来,这还是很可取的学习方法。

李兆洛诫子书

【作者简介】

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清地理学家、文学家。嘉庆进士,曾官凤台知县。后主讲于江阴书院。通音韵、史地、历算之学,提倡骈、散合一,对桐城派文章颇为推崇。著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一统舆图》。

【原文】

自吾曾祖始居于此,吾祖恢而大之,吾父整而饬之,吾兄全而保之,以绵延百年,贻我后之人。汝父何尝有一丝一粟裨益于其间以庇汝哉?而汝居然有庐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汝等之幸,不可不自知之也。吾与汝伯父少小相爱相依如性命,及各长大,时时东西南北,不能常聚。然心志未尝不同。汝祖察其如此,故听其自首同居,不复异财耳。然十余年来,汝伯父之支撑门户,整理家计者,心力交殚矣,年已就衰,岂能长为汝辈做牛马哉?故将祖产所贻,均匀剖析,可分者分之,不可分者仍公之。庶几各有职业,各知艰难。此不得已之苦心,可以告无罪于先人者也。吾生平粗伉,惟略识文字,于人情曲折,每不甚谙,齑盐琐悉,尤所不耐。著衣吃饭皆赖父兄庇荫耳。年才过五十,已觉衰病侵寻,又婚嫁已了,颇复思逍遥人间,不与世事,欲自勉强持家作计,诚不能也。故以吾兄分授与我者,复析为二,以授汝等,自今以往,吾但仰食汝等,不复有所关预也。汝等资皆中下,吾不望以功名显荣,能纯纯谨谨为乡里自好之人,便是克守家法,吾愿足矣。苟能自守,已足终身饱暖;不能自守,虽铜山金穴,岂有济哉!保家之道,制节谨度而已;保身之道,谨言信行而已。非分之想莫萌,无益之事莫做,此吾所常以语汝者也。勉之。

【赏析】

在这封信中,作者首先向儿子讲述了现在殷实生活的来之不易,为的是希望儿子在分家后要懂得珍惜祖辈们辛苦立下的家业。还讲到了自己和兄长之间融洽的关系,进而讲到因“汝伯父之支撑门户,整理家计者,必力交殚矣,年已就衰”,所以要分家,希望儿辈能“各有职业”,不要一味仰仗父辈的庇荫。作者希望分家后,儿子能在乡里做一个洁身自好、纯正、谨慎、稳重、勤奋、善良的人。最后,作者希望儿子能自守家业,勤劳俭朴持家,如此才可终身得温饱。可见作者分给儿子的不仅是有形的家产,更有使其受益终身的持家立身之道。

林则徐与夫人书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进士。道光18年(1838)任湖广总督,主张禁烟,后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留下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他又积极筹备海防,多次击退英军挑衅。而清廷投降派却诬其糜饷劳师,办理不善,被革去两广总督之职。次年派赴浙江镇海协防。不久充军新疆伊犁,25年后还,后任陕西巡抚,又擢云贵总督。林则徐以禁烟抗英而流芳百世,诗文、书法、家训亦颇值称道。

【原文】

家中用途如何?可省则省,但不可省处,也不必过事俭啬。王戎钻核,终非佳士;公孙布被,亦属佥任。接人处事,当从大处落墨。一钱不舍,余不取也。

【赏析】

这是林则徐给夫人的一封家书。他认为节约固然是必要的,但过分节约也就成了吝啬。对于吝啬,林则徐的态度很明确:“余不取也。”所以,林则徐指出待人接物,应当从大处着眼。

倭仁示曜云两侄

【作者简介】

倭仁(1804~1871),字艮峰,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官至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官居正一品。

【原文】

到京后宜谢绝酬应,收敛身心,热读旧义,时时涵泳,按期作课,勿令生疏。断不可闲游听戏,大众聚谈,荒废正业。体亲心期望之殷,三年一场,甚非容易,努力为之,勿自误也。

予尝独居深念,时切隐忧。吾家世敦朴素,自入仕途,渐习奢侈,衣服器用踵事增华。纵口腹之欲,典当有所弗借;饰耳目之观,贳取暂图快意。只知体面,罔顾艰难。抑思盛衰循环,富贵岂能常有?一旦事殊势异,家人习奢日久,必不能顿俭,必至失所。失祖宗节俭之风,致子孙饥寒之渐,可虑者一。先世孝友传家,敦崇仁让,同居共食,人无闲言。近年以来,猜嫌渐起,或以外人谗间,或以意见纷歧,一言之细遂至忿争,一物之微动分尔我,乖睽离异,言之痛心。致祖父含怒于九泉,子孙效尤于数世,可虑者二。汝大伯父暨我暨汝父,赖先人德荫幸列科名,一脉书香,常虞失坠。汝辈兄弟中,咸不知义命,妄意捐升田以荫得官裕。姿质驽钝,所望读书应举者,惟汝辈数人耳。曜报捐知县,想已无志《诗》、《书》,不知“资郎”二字,有志者皆耻言之。趁此少壮精神、宽闲岁月,勤学好问,广览博闻,求为国家有用之才,将来登科第,建事功,尽孝全忠,何等荣贵,而乃以铜臭功名自甘菲薄耶?无志甚矣!此端一开,少年中无定见,皆思就此一途,诵读之心意不专,清白之家声日替,可虑者三。以上三事,皆家门兴败关头,吾故痛切言之。

汝辈身列胶庠,非毫无知识者,须念物力之艰,力求俭约,勿习浮华,勿学放纵,将平日爱华靡、喜疏散种种积习全行改变,作一个醇谨朴实子弟,较之鲜衣肥马为有识所窃笑者,不相去万万耶?汝辈天性醇厚,尚知孝道,近闻手足间亦渐有乖离之意,此最不可。须知骨肉至重,凡百皆轻,勿贪货财,勿私妻子,勿以亲心偏向而退有怨言,勿以言语参差而辄生嫌隙。兄宽弟忍,式好无犹;和气薰蒸,祯祥自至。而其所以能刻苦,能知友爱,则总在勤奋读书耳。平日静坐收心,除温习举业外,取古人嘉言善行手录心维,思古人何以能此,我何以不如古人,因愧生愤,必求如古人而后已,则精神内敛而一切骛外驰求之念自息,道心日生,而孝弟忠信、仁厚礼让自感触而即发矣。不然,淡泊之味终不敌物欲之浓,质地之美日夺于习俗之敝,虽欲祛奢崇俭,革薄从忠,乌可得哉!

予德衰薄,不能正身齐家,时用内愧,然念汝爱汝,故以我所欲改者戒汝,所欲能者勉汝。知而不言,是我负汝辈;言之不听,是汝辈负我,并自负也。思之,思之,勿作一场闲话看过。

【赏析】

倭仁痛感家中子弟日习奢侈之风,担心朴实清白之家庭声誉会由此毁于一旦,因而在书信中要求曜云两侄多读书,用学识净化自己的身心,戒除不良习气,以求日后建功立业。他还特别指出,兄弟之间应和睦团结“勿贪货财”、“勿以言语参差而辄生嫌隙”以免败坏家庭声誉,贻笑于世人。这篇家训对于现今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读书、做人仍具有一定的意义。尤须强调的是,作者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求子侄辈引以为戒。在长幼尊卑等级森严的社会,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通读全篇,细细品味,不愧为家训中的佳作。

曾国藩与子纪鸿书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清末湘军首领。1853年为对抗太平天国军队,以在籍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旋扩编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1860年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浙、苏、皖军务,1864年攻陷南京,平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后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与李鸿章、左宗棠筹办近代洋务运动。1870年由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不久病故。谥文正。有《曾文正公全集》传世。

【原文】

字谕纪鸿儿:

家中之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我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之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赏析】

这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通篇都是一些为人处事、学习的勉励之词,其中利弊可细细品味。作者首先是对儿子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而后对儿子提出了“为读书明理之君子”的期望,这样的劝勉想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以切身的体验告诫儿子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要做到勤苦、俭约、居敬慎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

左宗棠与子书(节录)

【作者简介】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大臣、晋大学士,封一等恪靖侯,晋二等侯,谥文襄。

左宗棠对子女的督教既严格且亲切。他一生写下了一百多封家书,内容大多集中在对子女如何处世为人、治事做官这些方面。

【原文】

孝威、孝宽知之:我于廿八日开船,是夜泊三汊矶,廿九日泊湘阴县城外,三十日即过湖抵岳州。南风甚正,舟行顺速,可毋念也!

我此次北行,非其素志;尔等虽小,当亦略知一二。世局如何,家事如何,均不必为尔等言之;惟时刻难忘者,尔等近年读书,无甚进境,气质毫未变化,恐日复一日,将来为寻常子弟而不可得,空负我一片期望之心耳。夜间思及,辄不成眠,今复为尔等言之,尔等能领受与否,我不能强,然固不能已于言也。

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尔读书不看清字画、偏旁,不辨明句读,不记清首尾,是目不到也。喉、舌、唇、牙、齿五音,并不清晰伶俐,蒙笼含糊,听不明白,或多几字,或少几字,只图混过就是,是口不到也。经传精义奥旨,初学固不能通;至于大略粗解,原易明白。稍肯用心体会,一字求一字下落,一句求一句道理,一事求一事原委;虚字审其神气,实字测其义理,自然渐有所悟。一时思索不得,即请先生解说;一时尚未融释,即将上下文或别章别部义理相近者,反复推寻,务期了然于心,了然于口,始可放手。总要将此心运在字里行间,时复思绎,乃为心到。

今尔等读书,总是混过日子,身在案前,耳、目不知用到何处,心中胡思乱想,全无收敛归著之时。悠悠忽忽,日复一日,好似读书是答应人家工夫,是欺哄人家,掩饰人家耳目的勾当。昨日所不知不能者,今日仍是不知不能;去年所不知不能者,今年仍是不知不能。

孝威今年十五,孝宽今年十四,转眼就长大成人矣。从前所知所能者,究竟能比乡村子弟之佳者否?试自忖之。

读书作人,先要立志,想古来圣贤豪杰是我者般年纪时,是何气象?是何学问?是何才干?我现在那一件可以比他?想父母送我读书,延师训课,是何志愿?是何意思?我那一件可以对父母?看同时一辈人,父母常背后夸赞者,是何好样?斥詈者,是何坏样?好样要学,坏样断不可学。心中要想个明白,立定主意,念念要学好,事事要学好;自己坏样,一概猛省猛改,断不许少有回护,断不可因循苟且,务期与古时圣贤、豪杰少小时志气一般,方可慰父母之心,免被他人耻笑。

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偶然听一般好话,听一件好事,亦知歆动羡慕,当时亦说我要与他一样;不过几日几时,此念就不知如何销歇去了。此是尔志不坚,还由不能立志之故。如果一心向上,有何事业不能做成?

陶桓公有云:“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古人用心之勤如此。韩文公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凡事皆然,不仅读书,而读书更要勤苦。何也?百工、技艺、医学、农学,均是一件事,道理尚易通晓。至吾儒读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然后施为有本。

人生读书之日,最是难得。尔等有成与否,就在此数年上见分晓。若仍如从前悠忽过日,再数年,依然故我,还能冒读书名色,充读书人否?思之!思之!

【赏析】

“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左宗棠勉励二子立志坚定,迁善改过,尤须趁年少及时努力。因为是家信,对象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不求章法,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主要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见长。细细体味,可以感到其对比的鲜明,使读者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言词自然朴实,时有口语入文,更显得是发自肺腑,足能震撼心魂。信中所提的“读书要目到、口到、心到”,以及如何才能做到的读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值得重点研读。

胡林翼致枫弟、敏弟

【作者简介】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县人。少负才气,为文操笔立就。治军赏罚严明,知人善任。有《胡文忠公遗集》传世。

【原文】

二弟在家,闻颇好舒服,兄闻之,以为非是。人生衣食住,诚为不可缺一者,然衣仅求其暖,食仅求其饱,住仅求其安,初不必衣罗绸,厌膏腴,而处华美之室也。吾家素尚俭朴,祖父在时,年届古稀,而辄喜徒步,不甘坐肩舆。父亲亦常劳筋骨,饿体肤,不自逸豫。吾兄弟数人,虽所禀不同,然体质均尚健硕,年又值盛壮,安可甘自暴弃,放荡形体,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如之何而可忘怀耶!幸勉思所以自立,晏安鸩毒,戒之戒之。

【赏析】

在得知两位弟弟喜欢追求舒适生活的情况下,胡林翼写了这封信。他认为,衣、食、住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也不应该追求奢华。在他看来,衣服重视它的保暖作用,食物能不让人感到饥饿就行了,居住的条件安全就足够了。他还指出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必然导致危机。

彭玉麟致弟

【作者简介】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湖南衡阳人。初参与镇压湖南新宁李沅发起义。咸丰三年(1853),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为人耿直,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有“彭青天”之美誉。在治家方面亦极严格,其子违犯军令被处斩,不徇私情。

【原文】

读书当如刺绣,细针密缕处,方见工巧。若一编在手,随意乱翻几页,钞摘几章,则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走马看花,骚雅不取,即此意也。为学又不可求速效,能困心横虑,便有郁积思通之象。愚公移山,非讥其愚,直喻其智。是以聪明多自误,庸鲁反有为耳。徐穆堂、王心庐两君虽少晋接,闻名已久,大约为尔之师尚不辱没,盖两君不徒博雅能文,其淳实宏通,已非弟能窥其堂奥者矣。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可甘自暴弃,慢亵尊长,于师道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日课不可间断,遵照定例以限制之,亦复得益。师课之严便是进功之阶,因循苟且,非愿闻也。

【赏析】

在这里,彭玉麟对读书的理解非常独到。他把读书比作刺绣,告诫其弟读书学习应从细处着眼,而不能走马观花,只求一知半解;在遇到关键问题时不能自以为是,学习应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要有愚公移山之志。此外,如能把尊师的问题解决好,学业就会日有长进。这种把读书和做人看做是相互影响的观点,至今仍可借鉴。

李鸿章寄四弟

【作者简介】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洋务派首领。1861年,编练淮军与太平军作战,深受朝廷重用。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从19世纪60年代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海军。在19世纪后期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存世。

【原文】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定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张乖崖亦云:人当随时用智。此为无所用心一辈人说法,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而日积月累,何患学业才识之不能及人也。做官能称职,颇不容易。做一件好事,亦须几番盘根错节,而后有成。昔人事业到手,即能处措裕如,均由平常留心体验,能明其理,习于其事所致,未有当前遇事放过,而日后有成者也。弟于此层最宜留意。

【赏析】

李鸿章认识到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告诫弟弟要随时随地,加强学习。他认为,人应该随时使用智慧,如果能事事留心,那么就会每天都有长进,事事有长进,长此以往,学业自然就会比别人精进了。有了学业上的成功,加上所形成的事事留心的习惯,那么自然地就能胜任自己的职务了,从而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以说,好习惯的形成往往能使你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双丰收,平常我们都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修养。

曾国荃与侄儿书

【作者简介】

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人。清咸丰六年(1856)率湘军数千人赴援江西吉安与太平军为敌。后历任擢知府道员、浙江按察使、浙江巡抚、湖北巡抚、陕西巡抚、迁河东河道总督、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因受其兄曾国藩的影响,对家庭教育亦颇为重视。有《曾忠襄公全集》传世。

【原文】

若议及久远,安居则又以僻乡为长策。一则可杜万世子孙市井之习,一则仰体先人存日不忍轻去梓乡之意。想吾侄兄弟与四叔面议之时,必以此论为然。近省垣觅地比衡湘山中更难,过于近四达之衢则难期五患之免。余提兵三千余里,每见近域名墓突被惊扰罹难者多矣,非当孔道者晏然无恐,此层亦不可不先虑及。

【赏析】

曾国荃在其兄曾国藩去世后,立刻给曾纪泽、曾纪鸿两个侄儿写信,指出为后世子孙的成长着想,还是久居湘乡老家为好。因为在闹市区安家,既有违先人“不忍轻去梓乡”之意,又对子孙成长不利。曾国藩的想法未必正确,但他对子孙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对晚辈前程的关心尤其值得学习。

翁同龠禾与调卿、金门二甥书

【作者简介】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师傅,为帝党首领。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曾力荐康有为推行变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原文】

调卿、金门贤甥左右:

舟中一别,尘事万端,平生豪气,消磨殆尽,无可言者。

调卿诗笔有神,更研经史以昌其气。万勿萌做官之想——长安不易居也。金门失偶,是大不得意事,且须调护,勿增堂上忧。

吾辈读书,大约置治生事于度外,以为不屑学。予细思之,亦是一病。试问孰主张是呼?

顽躯尚健,入此月来,陡觉摧绝,惟两甥喻此意。草草不及百一。敬颂堂上近安,并阖宅安好!

【精要点评】

翁同龠禾通过诗与史之间关系,劝告调卿“勿萌做官之想”,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到经史研究和读文写作上来。作者认为读书与生产并重才是求学之道,与那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截然不同。这与他所提倡的读书要与生产并重,力求全面发展,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书信短短百余字,言简意深,文笔流畅,不可多得。

朱若朴寄妹

【作者简介】

朱若朴,生卒年不详。嫁与朱姓为妇。后夫宦游南方,居于湘潭等地多年。

【原文】

姐于妹自幼相离,几三十稔。吴月燕云,渺不相及。忆念之苦,真难告语。每恨身属女流,不能千里命驾,使天亲重聚,一识连枝形似为叹耳。

姐自作妇朱门,复从远宦,睽违慈膝,频换星霜。两地关心,凄其欲绝。幸接邮筒,知妹治装北上,入奉二亲,娱膝下之欢,结门楣之喜。姐虽不获亲与其会,亦从此恨稍释矣。愿妹永衣色笑,慰二亲将暮之年。无若姐淹蹇他乡,徒学楚人掩泣也。

幼儿在侍,二亲素所钟爱,故不携之沅,欲代酬反哺于百一耳。然抚育之者,祖父母之恩也;教训之者,母姨夫之德也。深念姐心,时不提省;不令娇痴失学,谓姐能没齿忘耶?

衡阳雁断,音问难通,偶遇便鳞,获修片楮,殷殷之意,恋恋之私,溢于纸背,妹试验封印重重,尚余泪脂否也。

外具土物数种,皆蛮俗所制,无足珍惜,宦况萧条,观此可见。如相念,定有一行远及,更念湘潭者,帝二女之所在也。悠悠我思,不禁长往。妹其能弃之若路人耶?

【赏析】

同在南方,姐妹却近三十年未曾谋面,当得知妹妹将“治装北上”,有可能“入奉二亲”时,写下了这封寄给妹妹的信。她把对妹妹的亲情,对父母的惦念、对幼子的关心,全部凝聚在这封三百余字的短简中。在高度浓缩的语言里表现了高度浓缩的情感。

本文以情动人,但在文字方面作者信手拈来的文字上也颇多变化。最后两段文字的处理更是恰到好处,既是浓墨重彩的抒情,又是简淡的叙事,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唐若玉谕妹

【作者简介】

唐若玉,晚清时女子,有文才,生平事迹不详。

【原文】

尝读徐澹止《韵史·序》云:女郎拂锦笺,著红题绿,品月批风,自是天地一种韵物,人生一种韵事。乃常使之不得其偶,或偶之不得其人。否则穷苦困顿,终身郁郁,此何以故?岂其香心丽质,藻慧研思,即造物亦复妒之耶?

或曰:“红颜薄命”四字,古今恶谶也。故从来佳人,无一不受此缺陷。余益三复斯言,不觉心楚涕零也。

夫古来女子具有才调而所生非时,所遇不偶,往往落于贫苦微贱者,正自不少。愠极则咄咄呼天;怨甚便絮絮问影,照镜自怜。念芳葩之易落,敲钗饮恨;写鸳字以生悲,振古如兹,于今为烈!余则谓此有数焉,非人所得与也。世间离合动止,无非天定,况婚配之大哉?我故讽断肠而伤其不贞,诵薄命而滋其感悼者也。贤妹然乎否耶?

【精要点评】

唐若玉的这封书信,看似诲谕其妹,实际上也是自诲、自慰。这里她所指的红颜,不仅仅是天生丽质,而且更包含芳洁的心、杰出的才。她把红颜薄命的原因归结为“造物”使然、“古今”如此、“此有数焉”,显然没有脱出唯心主义和宿命论的束缚,但在当时也确乎起到了谕人慰己的作用。语言清丽,层次井然,虽然没能超出时代的局限,但已经透露出了对时代的不满与愤懑。

徐叶昭与三姑娘书

【作者简介】

徐叶昭,生卒年不详,字克庄,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清文学家。

【原文】

本月某日,有侍女持纱一幅、扇一柄,将姑娘台命至云云。余初也不甚固辞,今窃思之,不得不辞且论也。

夫所谓画者,又非古人所备左图右书,有补文章经济,乃粉饰悦人之技尔。夫如是,非礼之事,姑娘亦可无取,余又岂可为哉!

或曰:“子既知其非,何前此屡为之耶?”余应曰:余素性愚昧,然于圣贤之书,虽不能多读,抑不可谓不涉其流矣。故于事理之当然,或能粗明一二,何至初来此间,往往做此浮华之事乎?盖生乎此世,安得不同乎流俗?朱子且窃取禅家之旨为文,以取科第,处世有所不免,亦偶然也。

或又曰:“偶然犹可,何数日之前,更闻有画扇之事耶?”余复应曰:然。数日前,余君子嘱曰:“尊长某人亟索于余曰:‘闻女至孙妇善画,乃吾母所酷好,愿得扇一柄,不复更有请也。’余已许之矣。”余应曰:“诺。”盖某宜人者,寿九十余矣,嫁未三年而所夭长逝,别无他子,惟宜人所生之子才四十日。孀居七十年,以弥月婴孩,守至森森瓜瓞,其贞其德,其功其能,其福其寿,可胜言哉!夫如此之人,又君子许之已久,宁可失信?而今而后,余此事断不为已。

况余一身实兼数役,于经史文章尚不暇温习,近岁以来每如有茅塞其灵台者,其为下愚也有渐矣。若再以此事与人相接,则所谓日下之势也,更何所止哉!故敬将原物奉还,惟姑娘谅之,幸甚幸甚。

【赏析】

徐叶昭除善长文章外,还善于绘画。事因三姑娘派侍女来,拿着“纱一幅”和“扇一柄”,请徐叶昭作画而起,经过深思熟虑,她没有答应三姑娘的请求,故写此信说明辞绝的理由。信写得逻辑严密,理由充足,无懈可击。从中也表明了自己对于绘画的态度。

聂继模给子书

【作者简介】

聂继模,生卒年不详,字乐山,清衡山人。博学多才,尤精医学。著有《朱氏家训证释》、《东庵集》。

【原文】

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尔向家居本少,二老习为固然,岁时伏腊,不甚思念。今遣尔妻子赴任,未免增一番怅恋,想亦不过一时情绪,久后渐就平坦,无为过虑。

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今服官年余,民情熟悉,正好兴利除害。若因地方偏小,上司或存宽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痹,是为世界木偶人,无论将来不克大有所为,无以对此山谷愚民,且何以无负师门指授?

见答黄孝廉札,有“为报先生春睡熟,道人轻撞五更钟”句,此大不可。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居官者宜晚睡早起,头梆盥漱,二梆视事,虽无事亦然。庶几习惯成性,后来猝任繁剧,不觉其劳,翻为受益。

【赏析】

这是聂继模写给居家的外的儿子的一封信。信的开篇就告诫儿子,为官要一心为公,不要顾家,看似无情,可字里行间却又充满亲情,聂继模正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对儿子的爱,表达他既含蓄、理智又深沉的父爱。他还告诫儿子工作要兢兢业业,即使在工作不繁忙、不重要的情况下也不可松懈。做事要预选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就不会因事发突然而弄得手足无措。后记《中国文学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文学历史的大型百科丛书,它将中华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加以综合整理,直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文学百科》编委会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