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家书
萧王禹临终遗书
【作者简介】
萧王禹(574~647),字时文。幼年爱好经书,长大善为文章。性格耿直、诚实,鄙视浮华之风。隋朝时任河池郡守。隋末,唐高祖李渊入京师长安,发书信招,王禹持郡前来归附,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任户部尚书,迁左仆射(宰相)。后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宰相),迁太子太保(太子佐官),死后谥号为“贞褊”。
【原文】
生而必死,理之常分。气绝后可著单服一通,以充小敛。棺内施单席而已,冀其速朽,不得别加一物。无假卜日,惟在速办。自古贤哲,非无等例,尔宜勉之。
【赏析】
古时人们的迷信思想极为严重,相信来世前身之说,所以已是难得,厚葬成风。而萧王禹作为朝廷大臣,以身示范要求薄葬,更为难得的是,他“生而必死,理之常兮”的带有唯物倾向的思想。萧王禹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能有这样的认识,是值得现今的人们学习的。
李世民求贤篇
【作者简介】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李渊次子。隋末随父李渊起而反隋,立下赫赫战功,隋亡后,李渊称帝,封为秦王。即位后,表现出远见卓识,能任贤、纳谏,大力发展生产,颇有政绩,被誉为“贞观之治”。
【原文】
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是明君旁求俊人,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宾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亳,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齐成一匡之业,实资仲父之谋;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
【赏析】
李世民作为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的一代明君,对于用人之道自有独到见解,本篇所论人才之道就极为精深。尤为可贵的是,他认识到一个有才能的人一时的落魄并不能减其光彩,所以,只有在沙砾中沟洗金子、于人含辱负重时予以提携,才有可能事半而功倍,铸成自己大业。这种不以出身、处境而废人的用人标准,着实难得,值得借鉴。
卢承庆遗言戒子
【作者简介】
卢承庆,生卒年不详。字子余,唐幽州范阳(今河北大兴县)人。博学有才,少时承袭父爵。唐太宗时,先后任奉州都督府户曹参军、考工员外郎、民部待郎、检校兵部侍郎、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时,又历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简州司马、洪州长史、汝州刺史、光禄卿,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临终前曾作《教戒》,叮嘱儿子办理丧事务必从简,为后世所称道。
【原文】
死生至理,亦犹朝之有暮。吾终,敛以常服;晦朔常馔,不用牲牢;坟高可认,不须广大;事办即葬,不须卜择;墓中器物,瓷漆而已;有棺无椁,务在简要;碑志但记官号、年代,不须广事文饰。
【赏析】
卢承庆作为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官僚,能认识到有生必有死,生死“亦犹朝之有暮”,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因而要求后代在他死后,安葬事宜均一切从简,一律不得铺张,这是非常难得的。
李义琰戒弟王进
【作者简介】
李义琰,生卒年不详。唐魏州昌乐(今河北境内)人。进士出身,博学多识。历任太原尉、白水县令、中书侍即、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
义琰身居高位,执意不营私第美室,并且作为一项家训,叫自家兄弟严格执行。
【原文】
吾为国相,岂不怀愧,更营美室,是速吾祸,此岂爱我意哉?
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有贵仕,又广其宇,若无令德,必受其殃。吾非不欲之,俱获戾也!
【赏析】
义琰的居室没有正屋,在外做官的弟弟义王进购买上好的木材给他送去,让他营造扩建自己的居室,义琰非但没有这样做,还对弟弟说了上面的这番道理。
李义琰虽官居宰相而不营私第,这种做官不胡作非为、做官仍警饬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他与那些依仗权位、骄奢淫逸的封建官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骆宾王与情亲书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7~684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文学家。七岁能诗。显庆时,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官,历官武功、长安主簿、侍御史、临海县丞。后参加李敬业讨武则天军事行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就是他的作品。李敬业失败后,骆宾王去向不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名扬海内外,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初唐四杰”。
【原文】
风壤一殊,山河万里!或平生未展,或睽索累年,存没寂寥,吉凶阻绝,无由聚泄,每积凄凉。
近缘之官佐,任海曲,便还故里,冀叙宗盟,徒有所怀,未毕斯愿!不意远劳折简,辱逮湮沦,虽未叙言,暂如披面,晚夏炎郁,并想履宜。宾王疾患,勿无况耳。
【赏析】
这封信是骆宾王去荒凉临海(书信中云“海曲”)前寄给亲友的。这封书信词简、意切、情浓,艺术上浑脱自然。另外,对偶句式,典雅整肃,显示出作者的才华。《诗薮·内编》称许他为“沉雄富丽,沈、宋前鞭”,实为中的之论。
姚崇遗令诫子孙文
【作者简介】
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唐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少而倜傥尚节气,长而好学,下笔成文。历仕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关心国计民生,多有奏疏进谏,能应变以成天下之务,为唐朝中兴名臣。力主减赋税以安民,禁宦官贵戚干政,行法始于宠臣,禁绝营造佛寺道观,奖励群臣劝谏以辅政。他还组织百姓捕蝗、破除迷信,纠正歪风劣俗。他所引荐的宋王景继之为相,亦为一代名臣,史称“姚、宋”。
【原文】
古人云:富贵者,人之怨也。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其室,虏利其财。自开辟以来,书籍所载,德薄任重,而能寿考无咎者,未之有也。故范蠡、疏广之辈,知止足之分,前史多之。况吾才不逮古人,而久窃荣宠。位逾高而益惧,思弥厚而增忧。往在中书,遘疾虚备。虽终匪懈,而诸务多缺。荐贤自代,屡有诚祈。人欲无从,竟蒙哀允。优游园沼,放浪形骸,人生一代,斯亦足矣。田云:“百年之期,未有能至。”王逸少云:“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诚哉此言!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斗尺之间,参商是竞,岂唯自玷,乃更辱先。无论曲直,俱受嗤毁。庄田水碾,既众有之,递相推倚,或至荒废。陆贾、石苞,皆古之贤达也,所以预为定分,将以绝其后争。吾每静思,深所叹服。昔孔子至圣,母墓毁而不修;梁鸿至贤,父亡席卷而葬。昔杨震、赵咨、卢植、张奂,皆当代英达,通识今古,咸有遗言,属令薄葬。或濯衣时服,或单帛幅巾。知真魂去身,贵于速朽。子孙皆连成命,迄今以为美谈。凡厚葬之家,例非明哲。或溺于流俗,不察幽明。咸以奢厚为忠孝,以俭薄为悭惜,至今亡者致戳尸暴骸之酷,存者陷不忠不孝之诮。可为痛哉!可为痛哉!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若也有知,神不在柩,复何用违君父之令,破衣食之资?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各一副而已。吾性甚不爱冠衣,必不得将入棺墓,紫衣玉带,足便于身,念尔等勿复违之。且神道恶奢,冥途尚质。若违吾处分,使吾受戮于地下,于汝心安乎?念而思之。
【赏析】
在这封遗书中,姚崇首先指出人应当知足,表明了他的富贵观:人不能过贪富贵荣禄。回顾自己一生,他深感无憾。继而他指出自己行将离开人世,而子孙后代当自食其力和睦相处,万不可“自玷”而“辱先”。
姚崇在遗书所表现出的达观平静地看待生死富贵,甚是洒脱,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代贤相的人品情操。其中所列举的前贤,正是他所尊崇的行事楷模,同时也是让子孙效法的榜样。遗书广引先贤事例,比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懂得如何对待丧葬,以及“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烦厚葬,使伤素业”的道理。文字朴实无华,通达平顺,语重心长,更容易让子孙了解作者的生死观及其良苦用心,其字里行间闪烁出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
李旦戒诸王皇亲敕
【作者简介】
李旦(662~716),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初封殷王,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立他为帝,号睿宗。但徙有虚名,不得参与政事,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武则天称帝后,立他为皇嗣,继而封为相王。神龙元年(705)李显复位,他又被立为皇太子。景龙四年(710)韦后毒死李显,临淄王李降基起兵诛杀韦后,又拥立他为帝。延和元年(712)他传位给李隆堪。《戒诸王皇亲敕》是李旦在二次当皇帝时向皇亲所发的敕书。
【原文】
朕闻司牧兆人,有国彝训;敦叙九族,前王令典。念此宗枝,久遭沈翳。近从班命,庶展才能。或授外藩,或居内职。留念访察,属想风谣。罕立嘉声,或闻蠹政。当官不存于职务,处事多陷于偏私。禽荒酒德者盖多,乐善敬贤者全少。将性之昏昧,违此义方。岂朕之不明,成尔薄德。当从戒慎,勉遂悛改。如迷而不复,自速愆尤。已实为之,悔之无及。即宜递相告示,以副朕怀。
【赏析】
李旦在第二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对政治的理解当然会不同于以往。他认识到整个皇室成员的所作所为对统治的影响颇大,对他们不知管理朝政,只知纵情享乐,大为光火,写下这封告诫要他们痛改前非,勤力王政。
这封敕书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字洗练,紧紧围绕一个“戒”字为文。这封书信叙议结合,融情于理,且义正辞严,情理并重。它通篇几乎是摆事实,讲述诸王皇亲掌政的不易以及掌政后的作为,在叙事中又表现了作者对诸王皇亲的深切希望,同时点出了皇亲国戚更应遵守彝训,执行令典,并向皇亲国戚讲明了法不饶人的道理。这封敕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为历代帝王敕书中的名作。
娄师德劝弟
【作者简介】
娄师德(630~699),字宗仁,唐郑州原武(今河南境内)人。进士出身。唐高宗时任监察御史,以功迁殿中侍御史,兼河原军司马。曾与吐蕃战,八战八捷。武后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理朝政,主持屯田积谷等事,卓有成就。
“唾面自干”是娄师德的重要家训,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历史典故,它给后世人以有益的启迪。
【原文】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拭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赏析】
娄师德的弟弟被朝廷任命为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临行前向兄长告别赴任,师德告诫他凡事多忍耐些。弟弟说:“如果有人唾面,我揩干净就算了。”师德说:这样还不行,“因为拭之会使对方越发大怒,不如使它自干为好”。“唾面自干”本身没有必要去仿效,但当事情无碍大体时,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忍耐一些,能够防止许多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悲剧的发生。
颜真卿守政帖
【作者简介】
颜真卿(708~785),字清臣。唐代书法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书法风格端壮雄伟,气势开张,人称“颜体”。后人辑有《颜鲁公集》。
【原文】
政可守,不可不守。
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汝曹当须会吾之志,不可不守也。
【赏析】
这是颜真卿被贬赴任所时写给家人的一封短信。信文不足五十言,却鲜明地展示了他的人生抱负,表现了他那“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的高尚人格。全帖语言精炼,内容集中,语语中的,掷地有声。
如何为官从政,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作为封建士大夫的颜真卿能够念念不忘、反复强调自己的为官职责,并身体力行,恪尽职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这也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原则。
白居易狂言示诸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下圭阝(今陕西渭南)。青年时家境贫寒,对下层社会了解较多。贞元年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赞善大夫,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任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作反映黑暗现实和人民疾苦,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有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原文】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年,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宅舍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赏析】
白居易以诗作来告诫子侄为人处事的道理。诗作于晚年,他主张“独善”身,其“独善”的主旨也渗透到教子生活中。他阐明了自己“知足常乐”的处世哲学,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希望晚辈们能从自己身上受到启迪。
朱仁轨诲子弟言
【作者简介】
朱仁轨,字德容,唐代人。终生未仕,隐居养亲,死后人私谥孝友先生。
【原文】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夫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推而行焉,于己既无大损,而又能革薄从厚,亦何惮而不为也。
【赏析】
朱仁轨以“让”教育子弟,言简意赅,可视为座右铭。让,可避免和减少人与人间的矛盾;让,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让的同时,你会收获更多远远超过“让”的东西。
杜秋娘之金缕衣
【作者简介】
杜秋娘,生卒年不详,唐间州(今江苏镇江)人。早年由镇海节度使李奇买来做歌舞妓,后纳为侍妾。唐宪宗平定李奇叛知,她先入宫为奴,后封为秋妃。系唐时宫女,有宠于景陵帝。唐穆宗即位后,命其为皇子傅母后削籍为民,返乡而卒。
【原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它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好好珍惜少年的时光,努力学习,不悔一生。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
【作者简介】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秋道(今甘肃临洮)。字习之,贞元进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性耿直,仕宦不显,文章辞致浑厚,为当世所推重,谥号“文”,有《李文公集》传世。
【原文】
知尔京兆府取解,不得如其所怀,念勿在意。
凡人之穷达所遇,亦各有时尔,何独至于贤夫,而反无其时哉?此非吾徒之所忧也!其所忧者何?畏吾之道未能到于古之人尔!其心既自以为到且无谬,吾何往而不得所乐?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于心乎!
借如用汝之所知,分为十焉,用其九,学圣人之道,而知其心;使有余,以与时世进退俯仰。如可求也,则不啻富且贵矣。如非吾力也,虽尽用其十,祗益劳其心尔,安能有所得乎!
汝勿信人号文章为一艺。夫所谓一艺者,乃时世所好之文,或有盛名于近代者是也。其能到古人者,则仁义之辞也,恶得以一艺而名之哉!仲尼、孟轲殁千余年矣,吾不及见其人,吾能知其圣且贤者,以吾读其辞而得之者也。后来者不可期,安知其读吾辞也,而不知吾心之所存乎?亦未可诬也。
夫性于仁义者,未见其无文也。有文而能到者,吾未见其不力于仁义也。由仁义而后文者,性也;由文而后仁义者,习也。由诚明之必相依尔。
贵与富,在乎外者也,吾不能知其有无也,非吾求而能至者也,吾何爱而屑屑于其间哉!仁义与文章,生乎内者也,吾知其有也,吾能求而充之者也,吾何惧而不为哉!汝虽性过于人,然而未能浩浩于其心,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赏析】
堂弟因没有考上进士,受到很大打击,时常苦闷不堪,郁结于怀,李翱于是写了这封信去宽慰他。
李翱是韩门弟子,也是唐代古文的热心倡导者,所以,在写家信的时候也不忘宣传孔孟之道,可见其对古道爱好之深。这封信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劝解与传道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劝解宽慰中传道,在传道中劝解宽慰。作为书信,家人可从中得到安慰,郁结之怀得以宽解;作为文章,世人又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论文主张。这种写法,本身又符合作者关于文章的要求,是“仁义之辞”文章观的具体体现。不过,文中作者所体现的重道轻文的思想倾向是不足取的。
赵匡胤戒公主当节俭
【作者简介】
赵匡胤(927~976),宋太祖,祖籍涿州(今河北涿州市),生于洛阳。从后周显德三年起,先为殿前都指挥使,继为国军节度使、殿前殿点检。后周显德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建宋朝,改元建隆。先后扫平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地方残余势力,确立了一统天下的局势。
赵匡胤深知“马上得之不可以马上治之”的治国之道,建国之后,积极改革官制,减轻徭役,重视发展生产。他心胸宽宏,不尚峻刑厉法,重用读书人且唯才是举。生活上,他身体力行地反对奢靡,对子女要求尤严。
【原文】
永庆公主曾衣贴绣铺翠襦入宫中。上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主笑曰:“此所用翠羽几何?”上曰:“不然,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寝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主惭谢。
永庆公主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上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当勿复言。”
【赏析】
赵匡胤身为一国之主一生崇尚节俭,同时,他还特别注意对家人的约束,以至在当时形成了朝野内外崇尚节俭蔚成风气。这在整个宋朝历史中,是不多见的。
这篇家训就是通过赵匡胤与永庆公主以与及与皇后母女与之间两次有趣的对话,来突出表现他“为天下人守财”的节俭主张,并以分析劝导循循善诱的方式来告诫公主。
赵光义敦劝子弟
【作者简介】
赵光义(939~997),初名匡义,后避兄讳改名光义,赵匡胤弟,宋太宗。建隆元年(960)任殿前都虞侯,开元六年(973)封晋王。即位期间,沿循兄长政策,对外各个击破地方割据势力,统一海内,对内则崇节俭之风,励精图治,为时人称道。他节俭的生活习惯,显然是受到了兄长赵匡胤的影响。
【原文】
太宗曾谓皇属曰:“朕即位以来,十三年矣。朕持俭素,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真实之言,固无虚饰。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民庶艰难,人之善恶,必是未晓,略说其本,岂尽余怀。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厉情,听言纳诲。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礼接群臣,无非求于启沃。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曰:‘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赏析】
赵光义继承了兄长赵匡胤将江山的安危与教育子弟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子弟们生于富贵而长于深宫,很难知道农民劳作之苦,也无从体会蚕妇辛勤制作的艰辛。因此,告诫子弟要体恤民情,节俭生活;他还认识到长于深宫的子弟们涉世不足,善恶不分,所以他还告诫他们要不以忠言为逆,对一味奉迎的人则应保持警惕,不可任用。“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这些话非常质朴,然而寓意非同寻常。
王旦示子手书
【作者简介】
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进士出身。在丞相任上十余年,为官清政廉明,无人敢以私事求他,亦不置田产宅院。弥留之际,皇上达银五千两,以为表彰,谥文正。
【原文】
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得厚葬,以金玉置棺中。
【赏析】
这是王旦在弥留之际写给儿子的家训,情意殷切,正气浩然。“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平心而论,此话说说容易,真正要落到实处,则实属不易。
范仲淹与诸子书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为官清廉,关心民生疾苦。任陕西经略副使时,改萆军制,抵御西夏,镇守地防,被誉为“胸中有百万雄兵”。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力倡新政,颇有作为。然一生坎坷,几遭贬斥,仍不改初衷。《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千古传诵,令后世感佩不已。范仲淹有子四人:纯衤右、纯仁、纯礼、纯粹,皆有名于时。
【原文】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赏析】
范仲淹教子先以诚切、笃实、情真来打动人,而后由表及里,由小见大,于不经意间说出一番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且易于接受。在这篇家训中,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要懂得孝敬之道,对于自己的宗族,要以自家人对待,既使是身居要位,也要常思念及族中困苦之人,引为亲近之人。于清贫之中,尚能泰然处之,不以苦为苦,则是日后大成之必需、必经之途。
范仲淹与中舍书
【原文】
某再拜中舍三哥:今日得张祠部书,言二十九日曾相看三哥来,见精神不耗,其日晚,吃粥数匙,并下药两服。必然是实。
缘三哥此痛因被二婿烦恼,遂成咽塞,更多酒伤着脾胃,复可吃食,致此吐逆。今既痛深,又忧家及顾儿女,转更生气,何由得安?
但请思之: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又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寄?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下?请宽心将息将息。
今送关都官服火丹砂并橘皮散去,切宜服之服之。
【赏析】
这封信是范仲淹写给重病生身的三哥中舍的,为的是劝喻开导他放下沉重的思想顾虑以安心疗病养身,这就决定了此信的风格:明白晓畅,通俗浅近。要开导有效,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不可泛泛而论,只有说到“点子”上,说到患者心里,使其深以为然,才能使其排除干扰。范仲淹直言不讳的指出三哥生病的原因:被二婿烦恼及饮酒过量,加之又“忧家烦女,转更生气”加重了病情。接着大胆地与病入膏肓的三哥谈论有关于“死”的问题,为的是让三哥能看透生死,不再为一些锁事烦恼。这样,饮食才得下,药物才生效,最终才阳拒死获生。本文的亮点就在于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应多加注意。
包拯训子孙为官清廉
【作者简介】
包拯(999~1062)字希仁,进士,北宋庐州合肥人。在开封知府任上,以廉洁名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被后世尊为“包青天”。后官拜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枢密副使。
【原文】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赏析】
素有“包青天”之美誉的包拯以其清政廉明、刚正不阿名扬天下,他不仅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写下家训告诫后世要干干净净做人为官。这篇家训平实率直,并不讲究辞章,然而却是十分形象的包拯风格。
欧阳文忠公书示子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散文精美,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精诗词。另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谥“文忠”。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原文】
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晦,所以畜用;静,所以应动。善畜者不竭,善应者无穷。此君子修身治人之术,然性近者得之易也。勉诸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虽不琢以为器,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与侄通理:自南方多事以来,旦夕忧汝。得昨日递中书,顿解忧。想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品,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物,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外,不曾买一物,汝可观此为戒也。
【赏析】
欧阳修的这篇示子侄书蕴涵着他自己对修养的见解和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他认为“藏精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是君子修身养性之道。他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箴言来教诲子侄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而成为君子。这篇书示子侄的一个重要中心,就是要他们“存心尽公”。今天的时代虽离欧公甚远,但他的忠告,像“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外,不曾买一物,汝可观此为戒也”,仍不失为金玉良言。
家颐教子语
【作者简介】
家颐,生卒年不详,字养正,宋眉山(今属四川)人。著有《子家子》。
【原文】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则长无不肖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人家子弟惟可使觌德,不可使见利。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子弟之贤不肖系诸人,其贫贵贱系之天。世人不忧其在人者而忧其在天者,岂非误耶?
【赏析】
这篇家训的作者充分认识到了读书和教子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事,而教子是最重要的事。接着又例举了教子的五项基本内容,把教子比喻成养花应精心培育,才能修得正果。作者还强调不同家庭教子的方法也应不同,但不管怎样都应把子女教育成为至贤至孝之人。
【赏析】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司马光家训之以义方训子
【原文】
为人父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囗禾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自于十数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以岁时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又怨其吝无恩于我而厉之也。始则欺绐攘窃以充其欲,不足则立约举债于人,以俟其死而偿之。观其意惟患其祖考之寿也。甚者在于有疾不疗,阴行鸩毒,亦有之矣。然则向之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顷尝有士大夫,其先亦国朝名臣也,家甚富而尤吝啬,斗升之粟,尺寸之帛,必身自出纳,锁而封之。昼则佩钥于身,夜则置钥于枕下。病甚困绝,不知其子孙窃其钥,开藏室,发箧司,取其资财。其人复苏,即扪枕下求钥不得,愤怒遂卒。其子孙不哭,相与争匿其财,遂致斗讼,其处女亦蒙首执牒自呈诉于府庭,以争嫁资,为乡党笑。盖由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故也。夫先生之资,固人所不能无,然勿求多余,多余希不为累矣。使其子孙果贤耶,岂疏粝布褐不能自营,死于道路乎?若其不贤耶,虽积金满室,又奚益哉!故多藏以遗子孙,吾见其。
【赏析】
这篇家训非常奇特,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向世人说明了一个道理:积累钱财留给子孙,以为可以使子孙世代富有,其结果事与愿违,徒然养成子孙骄奢淫逸的恶习,甚或危及自身。司马光认为,与其将钱财留于子孙,还不如“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只有如此才能常保子孙衣食无忧。因此,他不仅自己为官不聚财,死后屋子里“床箦肃然”。而司马光的后辈也能够继承他的家风,都以清廉自守。这些对子孙教育的见解和作法,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苏轼与子由弟二则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词豪放旷达,开一代词风;画善画竹与枯木怪石;楷书熔铸诸家,亦有创新。
【原文】
吾弟大节过人,而小事或不经意,正如作诗,高处可追配古人,而失处或受嗤于拙目。薄俗正好检点人,小疵,不可不留意也。
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此外万端皆不足介怀。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吾作乐事也。
【赏析】
苏轼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者,诗词书画各方面的艺术造诣也很高,所以他对人生,对艺术也有其独到的理解。这二则书信是以做人做诗为主题,第一则在褒扬中有警策,提醒子由做人如作诗,应大节突出,小疵也不要掉以轻心。第二则将自己长期形成的那套与物无竞、随缘自足、无所往而不乐的旷达胸怀、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传授给弟,其中含有无可奈何的酸楚,实是同病相怜、慰人慰己之语。
郑侠教子孙读书
【作者简介】
郑侠(1041~1119),字介夫,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少以苦学为王安石所重,后临安上任,反对新法,借旱灾机会,绘流民图献神宗,把灾民疾苦,归咎新法。初贬英州,为泉州教授。再贬英州,徽宗时得归,家居而卒。有《西塘集》传世。
【原文】
水在盘盂中,可以鉴毛发。盘盂若动摇,星日亦不察。
镜在台架上,可以照颜面。台架若动摇,眉目不可辨。
精神在人身,水镜为拟伦。身定则神凝,明于乌兔轮。
是以学道者,是先安其身。坐欲安如山,行若畏动尘。
目不妄动视,口不妄谈论。俨然望而畏,曝慢不得亲。
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
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
【赏析】
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有很多种,但郑侠在这里所提出的读书方法恐怕是最实用的,最能为大众接受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1)身定神凝;(2)专心思考;(3)眼看口诵;(4)耳闻默省。诗以盘盂盛水和镜子照人为喻,说明人应身定神凝,比喻新颖贴切,清晰明了。正在为读书方法发愁的你,不妨也来试试吧!
胡安国与子弟
【作者简介】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绍圣进士。因不肯阿附,为权幸所恶。后辞归。南宋经学家,学宗程颐,长于《春秋》。所著《春秋传》30卷,感于中原沦丧,百姓涂炭,借史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怀,自明初被定为科举考教科书。另有《春秋通旨》、《资治通鉴举要补遗》。后人编有《胡氏传家录》。
【原文】
立志以明道,希文自期待。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慎见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又谨三尺,考求立法之意而操纵之,斯可为政,不在人后矣。汝勉之哉!治心修身,以饮食男女为切要,从古圣贤,自这里做工夫,其可忽乎!
【赏析】
这封家书中,胡安国告诫儿子如何处世、做人、为政。书信言简、意赅、切要,使人深受启发。在作者看来,立志为先是取得成功的根本,而为人忠实诚信才能立足于世;行为要端庄,临事要敏捷果断;为政依法办事,严格遵纪守法。作者最后指出治心修身,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像古之圣贤一样一切都不可忽视。这封信语气严厉,态度严肃,表现出一位深明大义的严父,对儿子的挚爱深情。
朱熹与长儿书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18岁即登进士第,为官有政声,然任期甚短。一生闲居讲学长达四十余年。其著述之富,从游子弟之多,为自古儒者所不及。谥号“文”,后世尊称为朱子或朱文公。为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元明以后,以其所注之《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录取士人之标准,数百年来朱子对于学术政俗之影响,可谓至深且巨。朱熹有三子五女,皆贤。
【原文】
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
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令见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亦恐言语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不自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赏析】
朱熹的儿子在外读书,虽不在身边,但他仍不忘教诲之责。这是朱熹写给在外求学的儿子的一封信,教育儿子该如何学习、做人。
通过这封家信,似乎能看到一位莘莘学子正拿着不懂的问题虚学向人讲教,学习当如此!朱熹在教导儿子应如何在私塾学习生活的同时,还点明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现在看来,这篇家训中所提到的诸如随手札记、为人要恭廉、不得荒思废业、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交友应慎重等等都还有进步意义,值得我们学习。总的来说,本篇态度亲切,但语气不失严肃,凡交友、读书、择行都一一涉及,读来多有启发。
高皇后戒兄弟
【作者简介】
高皇后(1032~1093),宋英宗之妻,宗神宗之母。后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期间,任用旧党人物司马光、吕公著等,废王安石新法,但却能轻徭薄赋,对亲族严加管束。
【原文】
士林字长卿,宜仁圣烈皇后之弟也。累官内殿崇班、殿直。英宗书“谨直汝律”四字诲之曰:“能此则为良吏矣。”每欲进擢,后屡辞辄止。
【赏析】
高皇后虽位居极尊,却能够严格约束高姓族人,从无亲疏之分。高士林虽至内殿崇班、殿直,但始终因皇后的抑制而未擢升,因传为佳话。高皇后所言,一方面反映出严于律己,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她具有清醒的历史洞察力。
韩玉临终遗子书
【作者简介】
韩玉(1211),金朝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宁温甫。明昌五年(1194)进士。与西夏军作战,有战功。任河平军节度副使。当权者忌其功,诬以与西夏有谋,将其下狱囚死。
【原文】
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
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
【赏析】
作者忠心报国,屡建战功,未死在为国拼杀的战场上,而是遭嫉后死在监牢里,因此这封信充满了悲愤不平之气。他要告诉儿子的很多,但在信中仅寥寥数笔。他告诉儿子世道混乱,时事艰难,到处都充满危险的陷阱,显然他希望儿子从他的死亡中总结经验教训,免遭不测。全文正气凛然,词真意切,感人至深。
李氏托孤母氏书
【作者简介】
李氏(1279),名字不详,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南宋官吏谢枋得妻。通《女训》诸书。谢枋得起兵驻守安仁,城被元军攻破,枋得逃入闽山。李氏携二子避于贵溪山中,采草木而食。元兵入山搜捕,扬言不获李氏,就荡平安仁城。李氏遂出山就俘。翌年,转囚建康(今江苏南京),元军准备将其没为官妓。李氏抚二子哭道:“我哪能侍奉两个丈夫?你们如能生还,要好好孝顺我的婆母,我不能养老送终了。”遂解裙带自刭。
【原文】
母氏慈鉴:嗟呼!劬劳之恩,今生已矣。缅舟山之急湍,吾君何在?眺长淮之清流,吾夫何在?殉国殉夫,舍此尚遑他及哉?
顾女犹苟活于世者,以梦珠甫二龄,未得所托。浸令三尺藐孤,展转入于贼手,则女诚谢家罪人矣。或告元贼甚重女婿,呼为“豪杰”,且下令保全家属。似为女计,可不死,并可不避。然而币重言甘,贼之惯技也;见患授命,愚夫妇之素志也。覆巢之下,宁有完卵,女盖计之熟矣。
吴媪虽愿直,事女有年,其心无他。梦珠属彼,遣投母所,子兄弟行,尚求善视之。俟其长成,嘱以勿食新禄,勿忘国仇,则女见亡婿于地下,或无惭色耳。
临颖涕泣,不知所云!
【赏析】
将孤托于母亲,必交待者有三:一则自己之死,乃势所必然;二则托孤于母,是势在必行;三则如何托孤,有何要求。对此作者都作了感人至深的阐述。
此信之所以传之万世而不朽,不仅在于叙事的成功,尤在于感情的抒发和所抒发的感情。作者开篇一声“嗟呼”以不能报答母亲的抚养之恩为大恨,令人有种想哭的冲动。申托孤之求,不忍“三尺藐孤,展转入于贼手”,不肯负罪于谢家,恳请“子兄弟行”,善视梦珠,读来使人悲凄难禁。深沉的孝母爱子之情,使文章字字带血含泪。而其殉国之精神和嘱子“勿食新禄”、“勿忘国仇”的凛然正气,更是令人感佩。
陈栎与子勋书
【作者简介】
陈栎(1252~1334),字寿翁,安徽休宁人,元代学者。宋亡,隐居不出,潜心著述。晚年自称东阜老人。一生著述颇丰,有《尚书集传纂疏》、《历朝通略》、《勤有堂随录》等。因学者皆尊称其定宇先生,故文集名《定宇集》。
【原文】
我本未欲遣汝出,偶遇机会,故如此。妆须是自卓立、自争气、自求长进、自做取成人,不可如前日悠悠见笑于人。今幸遇亲家执敬老师,重厚典刑,可亲炙取法。姊夫子静先生博淹修洁,可以资问请益。好文字、好说话,随手录取,归日要观。仲文非特益友,实足为汝师,渠之言一一谨守,不可一毫违之。按渠之言而力行之,永永无失。
今受人子弟之托,须是且以教人为急,自己事且放缓。然教人读书,即是我读;教人做文字,即是如我自做;教人解书,即是我自解;教人熟而记得,即是我自熟自记得。教人便是自学。如此力行,不特人有长进,我亦自有长进。又,教人谈书,今虽不必与人尽解,然我却不可不自晓得。须是每日随人所上之书逐段自检,看解得晓得,不可徒读舂句读而不晓其道理,如和尚念经也。
每日早起晏眠,除登厕外莫妄出一步,不可与人闲说一句惹是非,待学生必正色端庄,如此,决不遭侮。夏楚人家多不乐此,不宜施。须是勤而有常,谨审而不敢轻易。能守得“勤”与“谨”二字,万万无失。言语要简而当、从容而分明,最不要夸张妄诞。学生事业与主人商量,各人具一日程而日日谨守之。
【赏析】
这是陈栎写给离家到外地任教的儿子的一封信。这篇训子书为历代选家所钟爱。在信中,陈栎首先强调儿子要自我独立,争气,求上进,成长要靠自己,不能像以往那样悠闲自在而无所事事。又特别要求儿子在任教中,要做到为人师表。就连如何教书,也事无巨细,一一指出,把心力全放在学生身上。他还教导儿子如何安排作息时间,如何注意仪表,如何与别人处好关系,并让儿子守得“勤”“谨”二字。陈栎的教子之法,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今天读来,仍感亲切!如今,作为父母,多给在外的子女以必要的关爱和教诲,对于他们的成长仍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