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谟克里特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与留基伯并称原子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色雷斯的海滨城市阿希德拉德谟克。在他定居的家乡从事研究工作之前,曾到埃及、巴比伦甚至印度等地游历,广泛接触和吸收东方文化,这同早于他的希腊学者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的情况很相像。
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他整天冥思苦想,举止怪诞,还在花园里解剖动物尸体,以至于家族中有人认为他发疯;亲属中有人企图占有他的家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把好端端的园子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当时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财产并逐出城外。但是,聪明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加之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为他治病,知道他并非疯癫、败家,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科学家,于是出庭为他作证。这样,德谟克利特终于被判无罪。
德谟克利特涉猎数学、天文、地质、物理、生物、医学诸学科,提出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计算方法,在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法学上也有所建树,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在自然科学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原子论,为2000多年后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原子论的最早提出者,本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但这位提出过“绝对虚空”、“这个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和“必然性”3个新概念的留基伯,据说他的著作中仅留下这样一个片断:“没有任何事物的产生是无缘无故的,万物的产生都有其根源,都是必然的。”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指出宇宙空间除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也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不能无中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运动是原子的固有属性。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原子,在运动中以不同的排列次序与位置结合起来,产生物体和表现物体的性质。例如,水的原子平滑呈圆形,因此水才能流动而无固定形状;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便是烧灼使人感到痛的原因;土原子是毛糙凸凹不平的,所以结合在一起形成坚固不变的大地。自然界物质发生明显变化是由于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散开,又重新以新的形式结合的结果。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没有鬼神存在的空间。他认为鬼神是原始人面对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匮乏而臆造出来的。除永恒的原子以及原子之间的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思想)也是由精细的原子构成的,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也随之不存。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列宁称他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人物。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虽然在当时不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道德哲学的追随者多,但100多年后伊壁鸠鲁在其受人欢迎的哲学中引用原子论而使之流传下来;2000多年后,由于道尔顿的《化学理论的新体系》(1808年)使化学变成原子学说的化学,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新生。
当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直到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后才得以打破,但近人严复(公元1854~1921年)翻译的《天演论》中仍有“莫破尘”以称原子,可见原子论影响之大。
除原子论外,德谟克利特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思想。他认为认识是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所形成的“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的结果。他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存在什么偶然性。他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道德教育可以造就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以鼓励和说服为主;同时也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每天都要有新思想。
在社会伦理观上,德谟克利特宣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他说快乐和幸福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快乐和幸福并非神之所赐,而是人自身的选择和创造。虽然当时有些哲学家讥讽他和他的哲学是“令人发笑的哲学家”和“享乐哲学”,但德谟克利特按照他的幸福观,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以及义务和良心等道德范畴,作出了与柏拉图截然不同的解释,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