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阳系大环境一 太阳系怎样生成

发射星云和黑暗星云合力形成太阳系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曾亲自作过 5

万次试验,完全失败,受人讥评;但他自己却认为这 5 万次是完全成功的,

因为只有通过这实践才能证实这 5 万个方法都不是成功的道路,因而时间、精力、金钱并未白费。我认为他的见解是对的。创造假说,必先有胆量,并用科学方法去思考,用逻辑来判断。西方科学家对于太阳系的形成已有多种假说,我认为其中都有缺点,必须另创新说。笔者提出的新说也属于一种假说,成立与否,我不担心。之所以提出这种假说,是为了证实中国人也尚有胆量去创造与太阳系成因有关的假说。

关于太阳系成因的假说,最早提出的有德国人康德和法国人拉普拉斯的“星云说”、美国人张伯伦的“星子假说”、英国人金斯的“潮汐假说”及苏联人施密特的“施密特假说”即“陨星假说”。上述各种假说都是近年来新假说的骨干。

康德提出星云可能分两大类:一是发射星云(EmissionNebula),一是黑暗星云(Dark Nebula)。所谓发射星云是由电离氢组成的云气,其中全是粒子流,可以自发光热,也可以形成恒星;所谓黑暗星云是由重元素组成的星云,其中有甲烷、氨、水、尘埃及流星体,可以吸收恒星的光,但不能自发光热,它可以形成行星或暗星。银河星系内有很多恒星及暗星,也有发射星云及黑暗星云。

47 亿年前,一片发射星云在银河星系内运行,忽然撞上一片厚块状而并非圆球形的黑暗星云,造成一个庞大的激波。这激波出现后,以同心圆的形状由内向外扩大,越过现今冥王星轨道继续向外,激波的波纹一圈又一圈地由撞击点向外飘出。接近发射星云的 4 个大波形成 4 颗类地行星;由此向外

愈远,波谷愈宽,波高愈低,分别形成 4 颗类木行星及冥王星。当发射星云冲进黑暗星云内,发射星云尚能保持完整,只有少数碎片被激波震荡飞出, 飘到远方;而黑暗星云则碎成许多大块。由于发射星云是轻元素,由原子氢组成,自发光热,并能自转,其自转方向类似银心。由于凝聚增温,形成恒星。后来内部又出现核子融合或热核聚变,又成为一颗主序星,体积加大, 引力更强,成为太阳系中心。然而,黑暗星云成于重元素,全是尘埃,其中也有少量气体,例如氢、氦、氮、氧等,由于自身的引力,各块自成为一颗暗星,进行自转,又因受质量庞大的太阳吸引,绕它自转成为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从而形成了太阳系。

太阳附近的碎块形成了类地行星,就是类似地球星的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等。4 颗类地行星都是自转较慢、卫星少而密度大的,都有铁元素作为内核,都有坚硬的岩石表面。岩石表面与铁核之间全有由岩石组成的幔。还有其他许多小块各自浓缩成为小行星或流星体,也环绕太阳恒星,但由于它们各自的引力太弱,在空中飘荡,无固定的轨道,有时撞碎小行星,有时撞到行星表面,形成撞击坑。这种大规模的撞碰,不仅使各行星表面形态起了变化,各行星自转的速度、自转轴与黄道面的交角、自转的方向、行星质量等等都会有所变化。冥王星单独地远离太阳,也是撞碰的结果。火星轨道外是小行星带,其中有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等,而且谷、智

两小行星都是圆球形,可以代表往日的黑暗星云小碎块;其他小行星都是块状,不成球体,显示都是往日撞碎了的小天体。其数之多,何止百万。

类木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另有成因。试先作比较。木星质量大于地球星的 317.8 倍;土星次之,为 95.1 倍;天王星为 14.5 倍; 海王星为 17.2 倍。论密度,土星最低,只有地球星密度的 11%;木星及天王星次之,只有 23%;海王星比较大些,占 31%。这 4 颗大行星的核心近似类地行星,但外层组成的物质多为分子氢,不能自发光热。显然,这 4 颗类木行星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星云组成,内层来自黑暗星云,外层来自发射星云。

我的假说总结(A)把康德所设想的星云分为两类:一为发射星云;一为黑暗星云。前者撞入后者,逐渐演化为一颗恒星,能自发光热。后者被撞碎后,各自演化为九大行星、无数小行星、彗星及流星体,都不能自发光热。木星及土星的外层大多为分子氢,来自发射星云。由于本来是原子氢,因为温度降低演化为分子氢,而无能发光,但有少量的热可继续向外辐射。(B) 无论恒星或行星,一律服从银河星系的惯性,由西向东自转及公转。其中偶尔有几颗星是逆行的,那是受小行星的撞碰而改变了方向。(C)凡有坚固外壳的行星及卫星,表面上都有陨石坑或撞击盆地。地球星表面也不例外,但大多数为风化作用所消去。(D)凡行星外层有气态或液态而无固态表面的, 它的外层形成发射星云,内层则含有黑暗星云的残渣。(E)行星相互的间隔各不相同。距日愈近,轨道间隔的长度愈小;距日愈远,轨道间隔的长度愈大。水星距金星的距离略等于地球星距金星的距离;土星距天王星的距离略等于海王星距天王星的距离。然而天王与海王两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大于金星与地球星两轨道之间的距离约 30 倍。这现象很类似水面投石所产生的波纹。这波纹是撞击以后才出现的。我认为,发射星云撞碰黑暗星云假说,近乎事实。

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盛吹太阳风 地球星与恒星太阳之间并非真空,其间充满了可以伤人的太阳风(Solar Wind)。这风与地球星上的风完全不同。组成太阳风的物质不是气体,而是粒子。这种粒子带电,成为有电荷的粒子流。粒子流包围地球星,也包围月球。宇宙恒星际空间或星系之间也不是真空, 有看不见的物质在内。这说明大环境由地面向外有大气层。由气层向外就是保护地球星的“磁层”。由磁层向外,上下左右前后全是太阳风。

太阳风是带有电荷的粒子流,由太阳表面射出来。这可以说是太阳自身“减肥”的一种方法。据帕克所述,太阳每秒钟射出的粒子流,可以减少太阳质量 100 万吨。又据西蒙的估计,由太阳射出的太阳风及内部热核聚变,

每秒可丧失太阳质量 400 万吨。那末,太阳会真的瘦下去了吗?

太阳是一个属于气态的圆球。最外层是“日冕”(SolarCorona)。这日冕是太阳大气层中最外面的一层。日冕看起来很美,淡淡的银白色。这一层的作用并非用以覆盖太阳的光球层,而是光球层表面的粒子流通过色球层射入太空。其流速超过音速,由太阳表面向各方向射出。在日冕的外缘,粒子流秒速可达 1000 公里;流到地球星轨道附近,秒速可达 500 公里;平均秒速为 600~700 公里。太阳射出的粒子流并非均匀,低纬度较强,两极区较弱。这现象在日全蚀时十分明显。有人主张太阳表面上有一个大罅裂,长条状, 由太阳北极一直裂到南极,叫做“日冕洞”(CoronalHole)。从洞里射出来的不仅有粒子流,还有磁力线。由于物质及能量不断地向外喷射,太阳表面并非平坦光滑,而是处处有爆炸,使其内部的能量及物质可以射出去。这样

看,太阳似乎是在陆续地瘦下去。但有人估计,其量极微,不值得重视;也就是说,100 万年内,所减去的质量还不及太阳本身质量的 1/1000 万。

日冕下层连接太阳大气层中间的一层色球,其密度最大,温度也高。通常说,太阳核部的温度可高达 1500 万°K;光球表面温度高达 5800°K。由于电离的关系,气体带电,温度增高。色球温度可达 1.5 万°K。由于组成日冕的物质是高度电离的原子及自由电子,这些又叫做“离子体”(plasma)。由于太阳高热,一切的气体不得不强烈地互相撞碰,使原子的电子被撞掉, 形成游离状态。原子丧失一个电子,要释放能量以增加温度,所以日冕底部温度比色球高。日冕顶部温度为 100 万°K,而下层温度可达 200 万°K;日

冕洞也可达 150 万°K。这些都是推算出来的,不是来自实测。由日冕向外, 密度渐小,温度也渐减低。日冕最外部,目不能见,就成为太阳风;也可以说,太阳风就是太阳恒星的最外部。所谓九大行星都位于太阳风之内,这是事实。依据气象学上的解释,地面上 8 万公里高空,地球星大气层与太阳风已合而为一,分不开了。

太阳风由色球射出后,就远离太阳,一去不复返。这一现象同地面气流上升,全不一样。因为地面气流升到高空,由于温度减低,必须降落,结果成为对流层。太阳大气层由带电的粒子组成,冲力强大,秒速超过太阳表面上逃逸速度 617 公里,可达 1000~2000 公里,一下子冲入太空,永不返回。

太阳风主要由电子及质子组成。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有 5 个,最少有 1

个,多时可有 40 个。美国人在测算密度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平均每

100 个粒子中有 85 个是电子,有 15 个是质子。这质子可能是氢核,也可能是氦核。因为粒子都带电,太阳表面上磁场也被带入太空,这磁场并非固定的。日冕的形态千变万化,完全是受太阳磁场的影响,其密度之小,出人意外。日冕密度与地面上大气层来比,尚不及十亿分之一,近似真空。

太阳风可分为近中远三层 太阳风可以分为三层。(A)近层。色球以外是日冕。这是太阳风的近层,呈乳白色,有珍珠光,由于粒子带有电荷,温度高达 200 万°K。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可有粒子 100 个。氢与氦之比为 5∶ 1。(B)中层。日冕外缘色泽清丽,是一种淡淡的白光。再向外,似有似无。这一层密度较低,每立方厘米只有 20 个粒子。氢与氦之比为 10∶1。(C) 远层。由中层向外,密度更小,太阳风不可能看见。它分布于星际之间。据估计每立方厘米约有 5 个原子而已。这些粒子或原子带有负电荷。当它前进时,如突然撞碰一颗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两者立时结合,形成物质的另一形态。这种现象叫做“碰而复合”。这样看来,地球星与太阳之间绝非真空, 有自由电子、粒子及其他物质,还有流星体。地球星大气层以外有磁层。这是保护大气层不被电离的机构,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