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界定研究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任何研究均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和支撑。本章从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已有研究理论进行梳理。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产业

尽管到目前为止,国际学术界尚未对产业(industry)进行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多数学者认为产业是指同类经济活动组织的总和。一般来讲,如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相似之处即可被划分为同类经济活动组织。第一,主要生产资料的投入;第二,主要的生产过程;第三,产品或劳务的基本用途。依据不同的标准,产业的分类不同。目前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学术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为前两种方法。

1.三次产业分类法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如下[259]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2.标准产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英文缩写为“ISIC”)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之一。我国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就改编自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3.0版[260]。我国在国际标准分类基础上,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22个门类,在22个门类中又划分96个大类。在96个大类中又划分为中类和更多的小类。

3.根据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根据生产要素配置密集程度,可将经济生产中的产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本书主要从第一和第三种分类角度对产业及产业结构进行研究。

二、产业结构

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这一术语才被正式提出并得到广泛使用。产业结构这一词主要表述的是各个产业间的相互关系[261]。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产业结构来解释产业内部关系和不同产业的区域分布差异等。简言之,产业结构即产业间相互关系。但不同的产业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

本书将产业结构定义为:一个经济实体中(国家或地区),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状态、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是指产业构成现状,可以用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进行对比衡量,反映各产业量的特征。各产业发展水平主要是指产业产出规模以及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产业结构中各产业质的不同。产业结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有序性[262]。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大不相同的。

三、产业结构优化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区域经济系统中产品的供求关系经常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而这种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产生偏差。从政府干预的角度看,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基本模式的形成往往与各种产业政策紧密相关。由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并不存在,因此整个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是不理想的。对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是对市场中产品非均衡的供求状态的响应,最终调整的目的就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为:以国民经济最优化为目标,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增长需求而对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行为或过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间发展更为协调,同时推动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263]。从定义看,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各产业协调能力加强,关联水平提高的过程,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二是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可将其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264]。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质量高度化[265]

产业结构优化是个动态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动态”是指区域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科技水平、人口规模以及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相对”是指产业结构不可能达到“最优”,只能追求“更优”。也就是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资源配置更为有效,但无法达到理论上最理想的状态。产业结构优化关键在于促使产业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得以控制,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碳排放

通常意义下,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京都议定书》限定的主要六种温室气体是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O2),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IPCC(2015)指出,1吨N2O和CH4分别相当于298吨(81.2727吨C)和25吨(6.8182吨C)的CO2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但是,本书研究的碳排放仅指CO2,并非所有温室气体。更确切来说,本书研究的碳排放是基于能源消费的CO2排放。之所以将研究对象确定为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方便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目前对于碳排放的研究多为能源消费所产生的CO2,在国内省份间进行独立核算时尤其如此,因此采用此变量便于对比分析。第二,CO2作为温室气体的代表可以反映温室气体变动的绝大多数信息。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可以将其作为温室气体的代理变量进行研究。第三,由于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动态关系,而并非进行温室气体的准确核算,因此可以将碳排放确定为能源消费产生的CO2,从而使研究重点突出且更具有可行性。

五、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中[266]。此后,“低碳”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前沿的经济理念,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尚未给出广泛接受的明确概念。但概括来说,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来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比重问题;核心是能源领域以及产业结构的相关创新;目标是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267]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1691年,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对英国的研究发现,由于工业生产所获得的收益往往高于农业生产,而商业服务的收益又明显高于工业,在此情况下,劳动力的转移就具有一定规律性:先由农业转为工业,再由工业转向商业。

受到威廉·配第的启发,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依据费希尔(A.G.B.Fisher)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在1940年对二十多个国家部门劳动投入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劳动力移动的规律。概括来说,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会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例会逐渐上升。

促使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需求结构变动引起的收入弹性差异。第一产业主要提供农产品,而农产品的需求量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其收入弹性较小。相比而言,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们会购买更多的“服务”产品,从而引起第三产业的强劲上升。通过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影响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流动趋势。第二,技术进步导致的投资报酬差异。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其技术进步与工业相比更为困难。农业投资会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相比之下,工业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并且技术革新可以更快地提高工业生产率,从而促使工业投资“报酬递增”。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投资报酬也将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并超过工业。由于投资报酬差异,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

配第-克拉克定律所阐述的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区域)的碳排放。一般来说,在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之下,农业碳排放较小,而工业和商业碳排放较大。因此,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碳排放的增长趋势和总量会出现相应的变动。随着工业比重的逐渐上升,碳排放量会随之增大。但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时,碳排放量可能会逐渐下降。因此,根据此定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碳排放会呈现出倒“U”型的变动趋势。

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被誉为“GNP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通过研究大大推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他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AIS三大部门,其中A代表农业部门,I代表工业部门,S代表服务部门。以此为基础,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了各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深入研究了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

1941年,西蒙·库兹涅茨在其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法则。库兹涅茨认为: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产值以及就业人口在总产值和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以及就业人口比重会不断上升。但工业与服务业又存在不同:工业部门产值持续上升而就业人口比重保持不变或略微上升。服务业部门产值份额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但就业比重会快速提升。

与配第-克拉克定律不同,库兹涅茨法则提出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会对碳排放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库兹涅茨法则认为工业部门的产值会持续上升,那么碳排放效应可能会呈现出“S”型曲线的变动趋势。

三、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利用1960-1980年间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历史资料,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钱纳里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内部变动将经济发展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如表2.1所示),并指出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碳排放效应会存在显著差异。当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时,必然伴随着能源资源消费的扩大,从而导致更多的碳排放。但当工业阶段自资本密集向技术与知识密集阶段转化时,碳排放会相应减少。因此,从演变趋势上,对应工业化各个阶段中,碳排放可能会呈现倒“U”型的曲线形态。

表2.1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图1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图2

四、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雁形形态理论最早由赤松要于1935年的论文《日本羊毛工业品的贸易趋势》中提出,该理论阐释了日本经济通过贸易和替代性生产而不断发展的进程。赤松要在对战前日本棉纱、棉布和纺织机械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了“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阶段发展顺序。由于三个阶段发展的曲线变动走向酷似列队的飞雁,这一理论被称为“雁形形态理论”[268-270]

该理论认为,由于比较成本结构是动态的,后进工业国家在最初阶段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品,这是它与先进工业国家在比较成本上有质的差异,属于垂直分工型。进入第二阶段,国内工业发展,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逐步趋于同质,于是产生了进口替代效应,进口工业品逐渐减少。第三阶段,国内工业品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本国产品大量出口,开始是向后进国家,其后发展到向发达国家出口。雁形形态理论主张将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在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实施动态的产业转移,属于垂直分工理论。该理论为后进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思路。

五、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一书中首次提出“霍夫曼定理”。在该书中,霍夫曼根据工业化早期和中期的经验数据,对工业化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制定了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通过这种比例关系,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业结构特征(见表2.2)。简言之,霍夫曼定理是指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的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表2.2 霍夫曼对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图3

六、低碳经济理论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不同的学者结合自己研究领域对这一概念进行不同的阐释和发展。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之下,“低碳经济”成为最为经济前沿的理念,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性。但是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对低碳经济理论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描述。本书认为低碳经济理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清洁生产以及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的。

1992年公布的《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强调持续性、公平性和高效永续性这三个基本原则。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清洁生产理论认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是控制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促使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进。清洁生产就是对产品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体来讲有三点,避免使用有毒、污染严重的原材料,改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原料利用效率以及合理处置最终废弃产品。低碳发展从技术层面来看,与清洁生产所提倡的思路异曲同工。即通过改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奈丁在其著作《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生态经济学就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进行结合,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研究的一个具体方面,追求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清洁能源利用比例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1992年,加拿大学者雷斯(WilliamRees)提出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的概念。之后,雷斯和魏克内格(Mathis Wackemage)创立了一套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这套方法被世界上近20个国家采用,来对各类生态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碳足迹”的概念,用来衡量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

除上述理论之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也是低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rossman和Krueger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污染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271]。1996年Panayotou借用1955年库兹涅茨界定的人均收入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倒U型曲线,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EKC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会越来越严重。但当经济增长跨越某个“阈值”时,环境污染水平会逐渐降低,环境质量会得到改善。

七、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1957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时,提出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与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这两个基本准则。产品的收入弹性,就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产业的产品(某一商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基于此定义,产品的收入弹性可以作为判定某一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和其对经济牵动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除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之外,主导产业选择还有另一基准,即生产率上升率。生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即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

1958年,赫希曼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不平衡产业增长模型。其中,关联效应理论和最有效次序理论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赫希曼认为,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产业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以及旁侧关联对其他产业或部门产生影响。在这三种关联推动之下,特定产业依次通过梯度转移效应和扩散效应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象一定要与其他产业具有广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区域主导产业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产业关联效应的作用日益体现。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除此之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教授也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在《主导部门和起飞》(1998)一书中,罗斯托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即“罗斯托基准”。他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瞻、回顾、旁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除了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之外,当前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首先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进行简要说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演变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二是不同产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第一种情况:如产业产值比例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为主逐渐演变的过程。第二种情况:以第一产业为例,当其内部结构由原始、粗放向现代、集约转变;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由纺织工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基础设施工业为主,最后转变为以高附加价值的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由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的服务业为主转变为以信息和技术等为主。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来源于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生产效率高低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而且体现在同一部门之内。当第二产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时,生产要素向第二产业流动。同样的,当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产生生产效率的差异,亦会造成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也就是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内部之间的流动导致的各产业或是产业内部部门此消彼长的过程。合理的产业结构则意味着有效满足了社会需求,充分利用了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优化配置了资源。显而易见,当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流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时,则经济増长持续推进。

其次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进行简要说明。

随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被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劳动力相对密集型向资本相对密集型转变,之后,又由资本相对密集型向知识相对密集型转变的演进趋势。伴随着这种演进,社会生产工艺从简单(附加值较低)转变为复杂(附加价值高)。在产业高度化的过程中,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总体而言,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以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