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 3 月 3 日,香港九龙。一位 73 岁的老人突然摔倒在家中,鲜血从口中吐出。家人惊慌异常;急忙请来医生诊治。

老人躺在病床上,神情安详,脉搏正常,仿佛是睡着了。周围的人默默祈祷,祝愿老人能够起死回生,尽快康复。国家、民族正需要他呀!

但是,第二天午后,老人的病势突然转危,排血不止,精神骤衰,神志开始模糊。一直持续到 5 日上午 9 时 45 分,有几位自愿给老人输血的志愿人员刚刚赶到,老人已经溘然长逝了。

一代宗师,就这样在那个新旧交替、风起云涌、跌荡起伏的岁月与世界中,走完了他丰富曲折、不断追求的光明人生之路,带着他富国强兵的理想, 以及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祖国的满腔仇恨,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垂范士林、楷模后世、以通人而兼学人的中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爱国主义者、文化知识界的革命先驱蔡元培。

蔡元培生活在 19 世纪末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中期。他的生命历程横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 穿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充满了丰富复杂的传奇色彩。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充满内忧外患、横遭外国侵略者蹂躏的悲愤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勇猛斗争的英雄时代。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古老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年代里,蔡元培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在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河中,在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的多次较量中,上下求索,不断实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一、刻苦学习、富有爱心的早年

蔡元培,1868 年 1 月 11 日出生在我国东南部的历史名城浙江绍兴。在历史上,绍兴是浙江东北部的文化中心,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文学

家、美术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蔡元培就是他们当中承前启后的一位。绍兴又是出产酒的地方,所以蔡元培从小就能喝酒。

蔡元培的乳名原本叫阿培,进私塾读书后取名元培,字鹤卿,又改字仲申,别名鹤庼(qing)。后来,他自号为民友,意思是老百姓的朋友。再后来,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怎么能叫“民友”呢?于是就改号为孑民,意思是“遗留下来的老百姓”。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云汉》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讲周朝剩余的老百姓,没有一个存留。蔡元培自号为孑民,是说人民杀不绝、除不尽,含有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意思。蔡元培出名后,人们都很尊重他,就叫他孑民先生。

蔡元培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商人。10 岁的时候;蔡元培的父亲病死了,家境也因此衰落下来。蔡家的亲戚朋友凑在一起商量,打算集一笔钱资助他家。但是,蔡元培的母亲非常刚强,就是不肯要,宁愿典押衣物,克勤克俭,也不依赖他人生活。母亲认为,这样做不只是给亲戚们减少了负担,而且还能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与生活能力。就这样,少年时代的蔡元培,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培养下,艰难度日。后来,蔡元培曾经说过,他自己宽厚待人的性格来自父亲,不拿人家东西、不随便讲人家坏话的美德则得力于母亲的垂教。

从 5 岁时起,蔡元培就进入家塾读书了。他所接受的启蒙课本,全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儿童读物。接着,开始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

《周易》、《小戴礼记》、《春秋左氏传》),学习写作八股文。他读书特别用功,但家里穷,点不起油灯,只好借着炉灶中的火光照明。有一次,他在楼上念书,房子起了火,家里人急忙叫他下楼,可他一心一意读书,竟然听不到呼喊。他这种刻苦学习的劲头,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也受到同学们钦佩。

十几岁时,蔡元培在叔父指导下阅读了不少古代的史书和其他名著,例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宋代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与《癸巳存稿》、朱骏声的

《说文通训定声》等,他读得非常熟。通过这些书,他不但得到好多知识, 而且思想也受到影响。特别是传统的孝道,对他影响特别深刻。有一次,母亲病倒了,他每天都在母亲身边侍奉,煎药喂饭,非常认真。而且,他听说人身上的肉能延年益寿,就毫不犹豫地从自己手臂上刮下一块肉,和在汤药中,给母亲服用。在今天看来,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却是孝敬父母的最高表现,因而深受左邻右舍的赞赏。

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号啕大哭。为表达对母亲的哀思,他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尽完孝道,睡草席,枕土块,以寄托悲哀。他的兄弟看到这种情形,便把床设在灵堂,陪他一同守灵。不久,哥哥张罗着要给他娶媳妇, 他一边哭,一边恳求哥哥取消婚事。理由是,在母亲死后没有尽完孝道的时候,他决不能结婚。同时,他用更加刻苦的读书学习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学习上,他本来天份就很高,加之勤奋,有上进心,所以,进步非常快。他写古文总喜欢用些通假字和奇特的句子,普通人都读不懂,可老先生们却很欣赏。

通过上面说的事情,可以看出,蔡元培自小就有孝敬父母的深深爱心。这种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国家,就变成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并成为读书上进、长本领报效国家的动力。蔡元培认为,一个爱国家的人,在家里必然爱自己的父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知道爱的人,怎么会爱自己的祖国呢?但是,蔡元培虽然主张孝敬父母,却不主张忠君。我们今天虽然不赞成蔡元培割肉和药那种孝敬父母的不科学的做法,但他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上进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来,父母亲让他读书,是希望他“学而优则仕”。读好书,取得功名, 好当官。这是封建时代家长们让孩子念书的普通心态,蔡元培的父母也不例外。而蔡元培的青少年时期,也的确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在科举致仕的阶梯上艰难攀登。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蔡元培的运气似乎特别好,在原本很艰险的科举道路上步步登高,一帆风顺。1883 年,16 岁,考中秀才;1889 年,22 岁,考中举人;1892 年,25 岁,考中进士,被点为清政府最高学府翰林院的庶吉士(一种文职官员的名称);1894 年,27 岁,又提升为翰林院的编修。连中三元,可谓少年得志,科场生涯圆满完成。至此,父母对他的期望完全实现了。

据说,蔡元培考进士的文章广征博引,有些字句连主考官都不懂。所以, 科举致仕后,蔡元培的学识立即受到大名鼎鼎的户部尚书、学问家翁同和赏识,赞誉他是“年少通经,文极古藻”的“俊才”。这时,不足 30 岁的蔡元

培已经是“声闻当代,朝野争相结纳”的名人士大夫了,更诱人的政治前景在向他频频招手呢!如果蔡元培迷恋荣华富贵,满足现状,或者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完全有可能青云直上,跻(jī)身于达官显宦之列。但是,那样的话,他就会被时代的风潮所荡涤,所抛弃,最终成为清王朝的殉葬品。时代风潮,汹涌澎湃,何去何从,亟须把握。在中国历史的转型关头,蔡元培也面临着决定他今后生命轨迹的关键选择。

事实是,蔡元培选择了一条跟随时代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光明大道, 成为封建统治阵营里反戈一击的“叛臣逆子”,成为为新时代呐喊开道的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