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技术三十年巡礼

人造卫星为何能绕地球运行

人类希望揭开天空的奥秘,拜访当空的明月,探索闪闪烁烁的星斗。古往今来,这种想法绵延不断。我国民间传说的嫦娥奔月和七仙女下凡,正是古代人渴望天地间往来而编织成的美丽故事。但是,直至现代科学的建立, 特别是天体力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太空的愿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本世纪初,著名俄罗斯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大胆提出了到月亮、星际旅行的科学设想,而且提出具体实现办法,他指出,用液体燃料作推进剂的多级火箭可以实现这种宇宙航行,并推导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对太空飞行做了科学的、精确的计算,为现代宇宙航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星际旅行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物体像月亮一样成为地球的卫星?现代科学证明,这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物体应具有一定的速度;二是要有一个向心力,对于一个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来说,向心力就是时刻都存在的卫星重量,即地球对它的引力。靠这种向心力的作用,地球力图将卫星吸回地面。关键是卫星必须获得一定大小的速度, 这个速度称做第一宇宙速度。其含义是这样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在地面将物体以每秒 7.9 公里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去,它就会沿着以地球为圆心的圆形轨道运转起来。

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环绕地球运行的规律,符合行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的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当卫星速度大于环绕速度时,其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卫星速度越大,椭圆轨道也就拉得越长、越扁;当卫星速度恰好等于环绕速度时,其运行轨道才是一个圆,地球位于这个圆的圆心;当卫星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将坠落地面。第二,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是变化的,在离地球最远的一点即远地点时速度最小;反之,在离地球最近的近地点上速度达到最大。这就是说,地球对卫星的引力,随卫星的高度增加而减小,环绕速度也相应变小。例如,离地 36

000 公里高度处的环绕速度,不再是每秒 7.9 公里,而只有每秒 3 公里。卫

星离地越高,环绕速度越小,可是发射卫星所需能量并不减少,反而增加。第三,卫星绕椭圆轨道一周的时间与短轴无关而与半长轴的 3/2 次方成正比。因为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远远小于地球质量,这个数学关系是严格成立的。但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应是卫星离地最远距离再加上地球的平均半径即 6371 公里。

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不断加大,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的椭圆轨道也就越来越长、越扁,当速度增大到某一个限度时,卫星终于摆脱地球的引力飞离地球而去,像地球一样绕太阳运行,成了人造行星。这个使卫星脱离地球而去的速度,称做第二宇宙速度,其大小是每秒 11.2 公里。如果卫星要离开太阳系,就必须克服太阳的引力。太阳的质量远比地球大,需要的脱离速度就更大。为此,除了借助地球绕太阳约每秒 30 公里的速度外,还要再加

一个约每秒 16.7 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除了上面所介绍的理论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其厚度大约有 1000 公里;不过离地越远,空气越稀薄,真正浓密的大气层只有几十公里。大家知道,空气会对运动物体产生阻力,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人造卫星脱离火箭以后,在地球的引力场内作椭圆绕地运动,由于大气阻力,它的速度会变小,其结果是飞行高度逐渐下降;如果高度降低到进入了地球浓密大气层,和空气产生的摩擦非常剧烈,会产生几千度高温将卫星烧毁。为避免卫星过早烧毁并使它能在空间长时间运行,就必须把卫星送到离地一定的高度。人造卫星的轨道高度,根据工作需要通常在数百公里到数万公里之间。

要把人造卫星送上那么高的高度并达到环绕速度,不是一件易事。运载卫星的火箭速度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发展威力强大的多级运载火箭,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其他人造天体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