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洒疆场的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赵登禹
以率领大刀队抗日出名的爱国将领赵登禹,是二十九军一三二师师长。他是佟麟阁的老部下,早在 1933 年就已经是威震敌胆的英雄了。
那一年,日本侵略军在完成了对整个东北的占领后,进一步想跨越长城, 侵占华北。他们想从喜峰口突破,长驱直入。可没料想到碰上了赵登禹率领的大刀队。大刀队有 500 名战士,每名战士除了步枪以外,都配备有一把系有红绸子的锋利大刀。他们听说日军占领了喜峰口,便星夜赶到那里,跟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只见闪闪发光的大刀起处,敌人的脑袋滚滚落地,一夜工夫就歼敌 400 多人,收复了喜峰口。敌人虽然发动多次反扑,也没有能再从赵登禹的大刀队手中夺走喜峰口。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赵登禹率领一三二师驻防在河北任邱。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深知自己这个老部下勇敢善战,就把一三二师调到北平增援。赵登禹一接到命令,知道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时刻来到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立即召集全师将士誓师,他说:“日寇得寸进尺地蚕食我神圣领土, 凡是热血男儿决不能忍受这种耻辱,希望大家高举手中的大刀,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杀出一条血路!”将士们听了师长的话,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北平,保卫好这座历史名城。
但是,部队的行踪被敌人派来的奸细探听到了,当 1937 年 7 月 27 日夜, 赵登禹率领一三二师来到北平郊区的团河时,突然遭到了日军的伏击。经过一场恶战,将士们虽然歼敌不少,但是自己这边的伤亡也很惨重。赵登禹觉得增援北平的任务刻不容缓,决不能让敌人拖住了自己的后腿。他决定带领部队发动一次猛烈的冲击,杀开一条血路,奔向北平。凭着他的指挥得当和将士们不怕牺牲地勇敢冲锋,他们终于摆脱了敌人的纠缠,到达南苑,向副军长佟麟阁报到。
7 月 28 日,日军进攻南苑,赵登禹命令部队先按兵不动,等敌人靠近了再开枪射击,一下子打死了许多敌人。日军一次次地反扑过来,赵登禹率领大刀队反复冲杀,直杀得日军死伤累累,侥幸逃走的一望见大刀队飘动的红绸子就吓得胆虚腿软,吱哇乱叫。这时,不幸的消息传来,副军长佟麟阁在大红门阵亡了。赵登禹和将士们强忍着满腔悲愤,发誓要为副军长报仇,他们以急行军的速度直奔大红门,决心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
狡猾的敌人预料到赵登禹会率领一三二师去争夺大红门,早就在路边的高粱地里设下了埋伏。赵登禹率领怒气冲冲的队伍急速向大红门行进途中, 突然遭到了敌人的伏击,雨点般密集的枪弹从高粱地里倾泻出来,一三二师的许多将士被打死打伤了。赵登禹命令将士们迅速散开,向敌人还击,并且做好跟敌人肉搏的准备。不料狡猾的敌人一直躲在高粱地里不出来,只是不断地向外打枪,还用机枪疯狂扫射。由于我军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赵登禹命令队伍边打边向大红门方向走,打算冲出敌人的伏击圈,夺回大红门阵地。
可是,赵登禹的计划没能实现。正当他集中精力指挥战斗的时候,敌人已经把他当成了射击的重点目标,无数子弹从四面八方向他射来,使他身上多处负伤。生性刚强的山东硬汉赵登禹,不顾个人的伤痛,继续顽强地坚持指挥。不料一颗子弹打来,穿透了他的胸膛,他流血过多,站立不稳,终于昏倒在地。身边的传令兵扶起他,想要背着他退出战斗。赵登禹猛然醒来,
对传令兵说:“快传我的命令,为保存实力,赶快从敌人火力薄弱的地方夺路撤退。你就不用再管我了,跟大伙儿一起撤退!我的老母在北平城里,你如果能见到她老人家,告诉她我已为国捐躯,请她老人家不要伤心,应当为儿子感到高兴。”说完,他就停止了呼吸。他率领的一三二师将士,除少数人冲出敌人的伏击圈以外,大多数也都光荣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登禹和一三二师阵亡将士的遗骸被安葬在卢沟桥畔,使他们永远和这座闻名世界的古桥一起名垂千古。北平城里紧靠着佟麟阁路的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路”,让这两位反侵略的爱国英雄永远相伴在一起,为千秋万世做出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