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

努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军人的职业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取胜。——华西列夫斯基

参与指挥莫斯科大会战

苏德战争进入第一个秋季的时候,苏联红军的战略形势仍然极其紧张。总参谋部认为,战争进入第一个秋季时,前线军事行动的紧张程度将不亚于战争初期。

1941年7月16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然而,希特勒却令中央集团军群暂停东进,并抽调其主力去支援对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的作战。

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

1941年9月底,德军基本上完成了夺取莫斯科的战略部署。希特勒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会议上说,在这次战役中必须对莫斯科实行合围。他把该战役命名为“台风行动”,规定10月2日突击。

同时,希特勒还发出了灭绝人性的指示:在这次战役中必须对莫斯科实行合围,不致使“任何一个俄国士兵,任何一个居民不管是男人、妇女还是儿童逃出城外。突围的任何企图,必须以武力镇压之。”

莫斯科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军对掩护莫斯科方向的苏军进行了猛烈的打击。苏军所有的三个方面军都在顽强的浴血奋战。莫斯科大会战开始了。

莫斯科形势万分危急。10月5日,斯大林致电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要求其火速返回莫斯科,商讨首都的防御问题。与此同时,国防委员会作出保卫莫斯科的决定。决定号召全体莫斯科市民,不惜一切代价,协助苏军保卫祖国的首都。

当天,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代表,与国防委员会委员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及马林科夫到了西部前线。华西列夫斯基此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冲出敌人重围,从西部撤下来的部队,火速派往莫扎伊斯克防线一带,并在这一地区组织防御。

总参谋部还派出了一批军官和两个汽车纵队,协助他的工作。炮兵少将戈沃罗夫和一批指挥官也归华西列夫斯基调遣,他们的任务是接收从前线和后方来到这里的部队。

早在总参谋部学院学习时,华西列夫斯基就认识戈沃罗夫,他在学习小组中是年纪最大的,受到了大家普遍尊敬。

1941年10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到达设在格热茨克以东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部。

经过与该方面军首长的共同努力,用了五天的时间,从尔热夫、谢切夫卡和维亚兹马方向撤下来的部队中,抽调出五个步兵师的兵力,派往莫扎伊斯克一线。

华西列夫斯基每天都用电话,向最高统帅报告工作进程和前线的态势。

10月9日晚,当华西列夫斯基在向斯大林做例行工作汇报时,斯大林决定把朱可夫从列宁格勒方面军调来,继续担任西方方面军总司令,并准备把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合并到该方面军以加强力量。华西列夫斯基和西方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中将,全都同意这种安排。

10月10日上午,华西列夫斯基与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的代表一道,返回莫斯科。

当天,大本营就作出了国防委员会关于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并,以及任命朱可夫为合并后的西方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为副司令的正式决定。

10月12日,国防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研究有关莫斯科防御的问题。当时,参加会议的人都呈现出紧张而又疲倦的面容。关于加强莫斯科接近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国防委员会决定直接在首都地域建立第三道防线。为了保卫莫斯科,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忘记了睡眠和休息。

10月下半月,德军继续向莫斯科进犯。首都的各主要方向都在进行激战。

由于战线已经逼近莫斯科市区,国防委员会在这严峻的日子里,通过并实施了将一些政府机关、外交使团、大型国防工厂,以及首都的一些科学文化机构,撤出莫斯科的决定。

只有国防委员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以及对国家和武装部队实施有效领导所必不可少的党政军机关留在首都。

沙波什尼科夫负责另外设在新地点的总参,迁至新地点的总参必须与大本营之间保持牢固的、可靠的经常性联系。留在莫斯科的总参第一梯队,由华西列夫斯基领导,工作人员不超过十人。

该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全面地了解和正确估计前方的形势;经常地、准确地但不过于烦琐地向大本营提供前方形势的情报;如果前方形势发生变化,则要及时而准确地拟定自己的建议,向最高统帅部报告;根据大本营作出的战役战略决定,迅速准确地拟定具体方案和训令。

总的来说,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这个为大本营服务的作战参谋小组的任务还是很重的。

10月16日,总参谋部撤出莫斯科。

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给斯大林,请求准许他去车站为沙波什尼科夫和总参的其他人员送行。但是回答却是让他到大本营去。在大本营,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工作至深夜。这样,他就未能与沙波什尼科夫告别。在以后的几天里,华西列夫斯基几乎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大本营。

在这些极其艰巨的日子里,政府还表彰了在作战方面为大本营服务的总参工作人员。

1941年10月29日凌晨,斯大林在一次电话通话中问华西列夫斯基:“喂!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是否可以起草一项关于向一位将军授衔的决定呢?”

华西列夫斯基表示完全同意,于是问授予什么军衔、授予何人时,他根本没有想到最高统帅会提到他的名字。当他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请求斯大林不要让他承当这项任务。

于是,斯大林开玩笑地说:“好吧!干你自己的事情去吧!在这件事上,无论怎么说,没有你我们也能对付得过去。”

华西列夫斯基感谢政府对他的工作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随后,华西列夫斯基接着询问道:“是否可以也表彰一下跟我一样,在如此艰巨的时刻工作的我的直接助手的功绩?”

斯大林表示同意华西列夫斯基的提议,并要他直接通知自己的办公室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应当向哪些人、授予何等军衔。

10月28日,根据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作战部留守小组的4个人,分别被授予下列军衔:华西列夫斯基晋升中将,卡尔波诺索夫、库拉索夫、谢夫钦科分别晋升为少将。

斯大林对下属的这种关怀,使大家深受感动。因为斯大林动辄暴怒,而且往往失去理智。因此,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对下属表示这种关心,尤其令人感到惊讶。

在特别紧张的日子里,斯大林不止一次地对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这些总参的负责人员说:“你们自己和手下的工作人员,每昼夜必须至少要挤出五六个小时来休息,否则就无法有效地工作。”

在莫斯科会战10月阶段的日子里,斯大林亲自规定华西列夫斯基每天凌晨4时至上午10时休息。

有时,斯大林还亲自检查他的这个指示是否得到了执行。如果违反了他的指示,就会遭到极其严厉的、非常令人难堪的训斥。因为他坚信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有效地工作。

有时,华西列夫斯基凌晨近4时从斯大林那里回来后,他需要立即向执行人员或各方面军下达必要的指示,以贯彻大本营作出的决定,这往往要拖到4时以后。

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便不得不耍花招,让上尉副官格里年科专门留在他办公桌旁,守着克里姆林宫的电话。一旦斯大林来电话问的时候,副官就报告说副总参谋长10时以前在休息。听到的回答总是“那好”。由此也就瞒过去了。

1941年10月11日,德军已经到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这对于首都乃至全国都是困难而又危险的时候。

但是,11月7日,苏联政府仍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传统的十月革命节庆祝大会和阅兵式,全副武装的苏军在阅兵式过后,直接开赴了前线。

在总参谋部里,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也感受到了某种特别隆重的节日气氛。斯大林在庆祝会上的报告和在红场的讲话,表现了苏联领导人对首都命运是放心的。

庆祝会上的报告,是政治局的几位委员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起草的。有一次,政治局开会讨论这个问题,华西列夫斯基也参加了。在讲话中,斯大林发出的共产党要求拿出全部的力量保卫祖国、战胜敌人的号召,以及红场阅兵本身,激发了全国人民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加强了人们相信战争一定会发生转折和国家一定会战胜法西斯的坚定信心。

就在战事十分紧张的时候,在1941年11月底,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病了。

大本营决定让华西列夫斯基暂时代理总参谋长一职。因此,12月1日3时30分发布给加里宁方面军司令的训令,是由最高统帅和华西列夫斯基签署的。

训令指出,11月27日至29日,该方面军在各个方向进行的局部冲击是无效果的。命令该方面军集中突击集团的力量,在两三天内于加里宁市以南,对图尔基诺沃实施突击,以便协助库兹涅佐夫中将的突击第一集团军歼灭楔入之敌。方面军司令科涅夫为此目的,可以使用5个战斗力最强的师、1个摩托化旅、大本营预备队的大部分炮兵、全部火箭炮和坦克。

根据最高统帅的指示,12月1日清晨,华西列夫斯基同科涅夫就这项训令进行了一次通话。科涅夫借口缺乏坦克和兵力不足,建议实施一次攻打加里宁的局部战役,而不去支援西方方面军。对于这个建议,华西列夫斯基是不同意的,因为这个计划追求的是局部利益,同总的目标相背离。

因此,华西列夫斯基对科涅夫说:

司令同志,您是否了解罗斯托夫附近的形势?只有目标坚定、行动积极,才能粉碎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从而不仅拯救莫斯科,而且为重创敌军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不在最近几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将来就晚了。加里宁方面军在这方面处于极其有力的战役态势,所以方面军是不能置身度外的。

您必须全力以赴,对敌实施打击,而你们当面的敌人兵力是薄弱的。请相信,胜利将是有把握的。

然后,两人便对大本营提出的作战方案进行具体的讨论。但是科涅夫仍然要求加强他的方面军,但是他保证将按照大本营的要求行动,对图尔基诺沃实施打击,以“坚决突破敌军的防御,前出到敌人的后方。”

大本营非常关心这项命令是否能够得到贯彻。于是,12月4日,身为代理总参谋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前往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部。在那里,他当面向该方面军司令传达大本营关于转入反攻的最后指示。方面军司令部设在加里宁市东北40公里的库沙利诺村。在15年前,华西列夫斯基在担任步兵第一四二团团长时,曾在这个库沙利诺村检查过役前军训的情况。

大本营规定反攻在12月5日至6日。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在航空兵突击和炮火准备之后,开始执行反攻计划。

6日,西南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开始执行反攻计划。大规模的交战展开了,苏军节节胜利。主动权转到了苏军的手中。

苏军出其不意的打击,使德国统帅部极为震惊。12月8日,希特勒签署了第三十九号训令,规定莫斯科附近的德军全面转入防御。

苏联最高统帅部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发展,并随着部队的推进,向各个方面军提出进一步的任务。

1941年12月12日,最高统帅在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场时,通过专线和加里宁方面军司令通话,斯大林说:“我们对你们左翼集群的行动不满意。你们没有用全部的力量攻击敌人给自己造成绝对优势,而只是投入部分部队,让敌人把他们弄得筋疲力尽。我们要求你们放弃零碎敲打的战术,而是代之以真正的进攻战术。”

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企图借口冰雪解冻、渡伏尔加河困难重重、德军得到增援等来为自己开脱,但是他最后说:“一切都明白了,坚决执行,全力以赴。”

1942年1月初,苏军西方方面军以及前出到纳罗弗明斯克—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卡卢加以西的市镇苏希尼奇和别廖夫地区,并在那里完成了反攻。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第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进攻战役。由于这次战役,德军在莫斯科附近的突击集团被粉碎了。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发展成了苏军在西部方向的总进攻。

莫斯科附近的胜利和冬季攻势,提高了红军指挥人员、政工人员和战士的士气。他们亲眼看到,在他们英勇顽强的打击下,侵略者在如此广阔的战线上是如何狼狈不堪的逃窜。希特勒军队遭受了战争中的第一次严重失败。全世界把这个胜利看成是进步力量对法西斯的共同胜利。

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福斯特评价说:“红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标志着人民从此对法西斯开始了大反攻的转折。”

莫斯科人不仅在战场上打击敌人,而且在工厂里辛勤地劳动。首都的劳动人民把莫斯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工厂,他们不仅在莫斯科大会战期间,而且在以后的日子向前线源源不断地供应了冲锋枪、迫击炮、机关枪、炮弹以及其他许多种武器。

在华西列夫斯基最为珍贵的纪念物中,有汽车厂工人在1943年9月27日,在总参谋部交给他的一张喜报。喜报中说:

荣获列宁勋章的莫斯科汽车厂全体职工,在1941年10月的严峻日子里,根据党的指示,开始生产1941年型冲锋枪。党交给我厂职工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向红军供应尽可能多的冲锋枪,我厂已经完成了。

我厂月月超额完成国防委员会交给的任务,至1943年9月27日,已实现了生产100万支冲锋枪的保证。这种冲锋枪已经成了红军普遍使用的武器。

同喜报一起送来的还有那支有纪念意义的第一百万支冲锋枪。

每当华西列夫斯基回忆起莫斯科城下取得的胜利时,总是不由得想起列宁说过的一段话:

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

士兵们相信战争的正义性,并且意识到有必要为了自己弟兄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会提高斗志,并且肯忍受空前沉重的负担。

奔波于最高统帅部与前线

在莫斯科会战之后,1942年春,随着泥泞季节的到来,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下来。但苏军和德军都在加以休整,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以争夺战略的主动权。

1942年4月中旬,华西列夫斯基作为大本营代表,被最高统帅部派往西北方面军工作去了。按当时1942年春季和夏初苏军作战计划的规定,在西北方向上还有一个所谓的局部战役。它要求西北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协同动作,将已经陷入苏军合围的法西斯杰缅斯克集团就地聚歼。

华西列夫斯基此行的任务,就是协助该方面军首长做好这次战役的具体筹划和指挥。他在这里一直工作至5月8日。

正当他们准备实际实施这一聚歼行动时,忽然接到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一道命令,要求华西列夫斯基尽快赶回莫斯科。

原来,是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心脏病突发不能照常工作,总参谋部的工作又须臾不可离人主持。于是,从5月11日起,华西列夫斯基便第二次受命代理总参谋长一职。

稍后,病愈并逐渐恢复健康的沙波什尼科夫向最高统帅部提出,由于自己年龄和健康的原因,最好辞去总参谋长之职,而去某所军事院校担任一些身体能够承受的较轻松的职务。

而且,他还正式提议总参谋长一职的继任人选,他认为华西列夫斯基是最合适的了。因为,这位被推荐者不仅素质和能力方面无可挑剔,其忠诚、干练、机敏及沉着多思,都可以说是一流的人才。此外,在资历上也说得过去,华西列夫斯基是于1942年4月26日始获上将军衔的。

斯大林当即表示可以考虑他的建议和要求,只是关于华西列夫斯基继任问题,须得到苏共中央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方可。

6月24日,经研究,苏共中央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决定:任命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

在一定的意义上,对华西列夫斯基来说,此番出任苏军总参谋长很有点儿临危受命的味道。当然,这是从此间苏军战场所面临的诸种严重局势这个角度来说的。

因为,在他上任还不到一周,苏军战场的各个方向就开始出现一系列重大失利,随之而来就是整个春季和夏季的形势逆转。

第一桩就是克里米亚战场上形势日益复杂和日趋恶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踵而来的就是西南方向铁木辛哥元帅领导的所谓哈尔科夫附近进攻的惨重失败。由此,还严重地累及勃良斯克方面军左翼的安全,以致整个西南战场的局势迅速恶化起来。

5月中旬,德军的突击力量仍在不断地增加,各种坦克集群和摩托化步兵师越来越多地蜂拥到苏军侧翼。估计,很快将严重威胁到第九和第五十七集团军的后方。

尤其糟糕的是,当时铁木辛哥不仅未认识到这种危险,反而仍然顾前不顾后地坚持他的向前进攻方针。

当晚,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给他的老同事、第五十七集团军参谋长阿尼索夫,后者向他如实地报告了前线的真实危局。由此,华西列夫斯基断定,德军业已展开的这个进攻很可能就是其大规模春季进攻的前奏。

显然,敌人是想先清除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然后全歼苏军西南和南方两个方面军。这种分析如果成立,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认为,只有立即停止铁木辛哥集团向哈尔科夫的进攻,并将原用来突击的部分兵力调转头,以解除对第九和第五十七两集团军的威胁。因为在该地区根本没有任何预备队部署,也没有其他可供调用的苏军部队。

打定主意后,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向最高统帅做了汇报,并如实谈出自己的这番打算。

不料,斯大林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主意。当他与铁木辛哥通话后,后者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不安,并且提出,只要再给他增派一个师的预备队,仍然坚持既定方向进攻便绝无问题。

所以,他放下电话对华西列夫斯基说:“铁木辛哥元帅正在采取的措施完全能够击退敌人对南方方面军的突进,所以西南方面军仍将继续进攻。”

5月18日,形势继续恶化,华西列夫斯基非常着急。

他再次找到斯大林,建议必须立即停止哈尔科夫方向的进攻,将西南方面军的突击集团转向南面抗击敌人。

这次斯大林走到电台旁,要求西南方向军事委员会对现时情况作出判断。铁木辛哥元帅再次作出了令人放心的保证。

晚上,斯大林又就这个问题与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通话,后者也报告说,尽管克莱斯特集团的威胁在增大,但没有理由终止正在进行的进攻。这样,进攻便仍然继续。

华西列夫斯基心急如焚,却一筹莫展:眼看一昼夜的时间又失掉了,怎么才能说服最高统帅呢?

情况一个小时比一个小时严重。

至5月19日下午,敌军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合围苏军的威胁已相当明显了。只是在这时,铁木辛哥才下令停止哈尔科夫战役,调转突击部队对付正在形成合围之势的克莱斯特集团。

但是,为时已晚。由于各部队在夜间才开始执行命令,极为宝贵的时间再次损失了。及至翌日拂晓及以后的几天中,德军的强大坦克突击集群已经重创苏军第九集团军,并将其赶过了顿涅茨河。

随后,敌人迅猛突入第六和第五十七集团军及博布金将军集群的后方,很快就合围了这些部队。

到5月23日,第六、第五十七、第九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博布金所部完全陷入敌军重兵合围之中。

经过一个半月的苦斗,只有很少一部分突围出去了,绝大多数都无法冲出重围。在给德军以大量杀伤后,苏军大部战死,余者全都被俘。

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有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第五十七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中将、参谋长阿尼索夫少将、军事委员波品科大校、第五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扬尼斯基中将、军事委员弗拉索夫大校、集团军群司令博布金少将等一大批高级军官和士兵。

据有关史料提供的说法,此一役,苏军死伤及被俘者,总计达25万人之众,损失坦克600余辆,还有大量其他兵器。

总参谋部闻得这个消息,华西列夫斯基总参谋长不禁为之失声。

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也懊悔莫及。

然而,苏军西南战线的危急并未到此结束。铁木辛哥元帅调转回师的突击集团也遭到德军的顽强阻击,在经受巨大损失后,不得不被迫退到奥斯科尔河地带固守。

6月28日,得势猖狂的德军的巨大进攻真正开始,这就是他们的夏季攻势。

敌军从库斯克到罗斯托夫的广阔战场上,分两路猛烈突击,其中一路就是保卢斯指挥的最强大的第六集团军,其直指方向正是原西南方面军与勃良斯克方面军之间的薄弱结合部。

该部德军依靠其强大的坦克集群,横冲直撞,直取前方。这里,是数百里一望平川的草原,没有那些曾把它阻挡于莫斯科城前的大片森林,没有高山,没有丘陵,没有沟壑。坦克集群旋风般地向前驱驰,扬起了20公里之内都清晰可见的蔽天尘埃。它们疯狂地驶过无数的城镇和乡村,所留下的仅是死神光临的痕迹。

到7月2日,勃良斯克方面军所在的沃罗涅日地域局势也日益严重恶化。敌军在两天内即疾进了80公里,而且推进的势头仍未见减。苏军这一方向上的所有预备队都使用上了,但仍止不住德军的强大攻势。

战局形势越来越紧张了。7月2日夜间,苏坦克第五集团军所属的各军在叶列茨以南集中完毕。如果他们立即坚决对冲向沃罗涅日的敌军实施突击,局势就会骤然发生对苏军有利的变化。

但是,坦克集团军没有从方面军首长那里接到任何任务。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受大本营委托,立即赶往叶列茨地域,以使坦克集团军尽快投入战斗。在此之前,华西列夫斯基已经用电话向集团军司令勃良斯克方面军首长传达了立即着手准备反突击的命令。

7月4日拂晓时分,华西列夫斯基来到方面军指挥所。在进一步了解了情况和查明可以从方面军中再抽调一些部队参加反突击后,华西列夫斯基和参谋长卡扎科夫少将一起,去坦克第五集团军司令利久科夫少将的指挥所。

在这里,华西列夫斯基同集团军司令和方面军参谋长一起进行了实地勘察,确定坦克第五集团军的任务是:用其全部兵力在顿河以西同时实施突击,以切断冲向顿河的敌坦克集团的交通线,并阻止其渡河。

同一天,华西列夫斯基接到最高统帅的指示,要他最迟于7月5日早晨到达大本营。因为此时,西南方面军右翼的形势出现了麻烦,德军第六集团军已经推进到卡缅卡,并在南方方向上发展突击。

7月7日,德国野战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从沃罗涅日以南的地域沿顿河右岸发起进攻,而坦克第一集团军开始从阿尔季奥莫夫斯克地域向坎杰米罗夫卡方向进攻。

7月中旬,德军占领了瓦鲁伊基、罗索希、鲍古恰尔、坎杰米罗夫卡和米列罗沃。他们向东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道路和向南通往高加索的道路打开了。苏联红军转入了战略防御。

鏖兵斯大林格勒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远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会战正式开始。

7月23日,德军突破苏军第六十二集团军右翼,合围了该集团军的两个师,前出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斯大林撤销了铁木辛哥元帅担任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由第六十四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

华西列夫斯基到达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此时,方面军首长在顿河左岸、卡拉契以北三四公里的卡梅西村的观察所里。华西列夫斯基和方面军首长一起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们努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认真地与指挥人员和政工人员进行交谈和征求意见。大家都决心坚守伏尔加河畔的这座城市。

经过与戈尔多夫中将商量,华西列夫斯基认为,现在解除威胁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坦克第一和第四集团军的现有兵力,立即对敌军实施反突击。但是,坦克第四集团军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两昼夜的时间。然而,前线形势根本不允许等这么长的时间,因为这样苏军就会丧失渡口。因此,他们就不得不寄希望于坦克第一集团军立即实施突击。

华西列夫斯基想,对现在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延误或错过这段时间,敌军就可能渡过顿河,并在河的右岸建立起可以固守的阵地。到那时,再想把敌人赶回去,恐怕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了。结果证明,华西列夫斯基的决断是正确的。

当7月25日苏坦克第一集团军发起反突击后,敌军的阵地果然被冲乱了。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在这时苏军还有预备队可以使用,而且又是如此迅速地突到了自己的后方。

于是,敌军被迫转入防御态势。不久,奉命开到这里的苏坦克第四集团军也从另一个方向加入了对德军的突击,这更使保卢斯大惑不解:

怎么又出现了新的苏军坦克集群?元首和统帅部提供的情报不是说这个方向上敌人再也没有预备队可以使用了吗?无奈之下,德军只好暂时退却,退出了他们要锐意进取的斯大林格勒方向。

华西列夫斯基急中生智安排的这次反突击行动,虽然未能一举消灭敌军,但它却打破了保卢斯集团企图围歼第六十二集团军的计划。更重要的是,它打乱了敌军的行动计划,使其失去了迅速进攻的能力和机会。其一鼓作气夺取顿河渡口、并前出到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的既定计划落空了。

这样,希特勒原以为完全可能的令该集团军在急速奔进中一举攻下斯大林格勒的最终战略追求,也随之化作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泡影。

到8月上旬,希特勒决定同时从南北两个方向发起新的一轮攻势。其计划为:

由第六集团军从西北面自上布齐诺夫卡发动进攻;由坦克第四集团军从南面自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发动进攻。双方进攻务求向心态势,以便一举攻占斯大林格勒。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是从一位前线侦察员的报告中获知敌军新的大规模进攻端倪的。

据该侦察员提供的情报,原先在巴甫洛夫斯克至韦申斯卡亚地段担任防御任务的敌第六集团军,已被意大利第八集团军替换下来,集中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去了。

经过分析,总参谋部认为,德军的这种调防肯定不是正常的举动,这说明第六集团军另有新的更重要的任务。什么任务呢?再明显不过了,它只能是被用来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突击进攻。因为,该集团军是这个方向上德军最强大的部队。

8月5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组为东南、斯大林格勒两个方面军,由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统一指挥。东南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仍由戈尔多夫中将指挥。

8月19日,德军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开始对斯大林格勒发起又一次进攻,在城市的近接近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间,德军强大的快速集群得以从卡拉契方向,在北面突破了防御,并在8月23日前出到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伏尔加河一线。在突破苏军防御的同时,德军统帅部在8月23日和24日,对城市进行了猛烈的轰炸。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正在城里。他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变成了废墟。每到夜晚,城区就像一片火海。

8月23日,方面军指挥所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法西斯分子在城南已经楔入苏军防御,并前出到京古塔车站。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与方面军首长一起制定了一些措施。

他们认为,在敌人还未来得及在那里站稳脚跟的时候实施这些措施,就能消除北面所出现的走廊对城市的威胁。

为了加强城市北面和西北面的防御,指挥部向那里紧急派去了工人狙击营、军政学校学员营以及匆忙组成的民兵支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独立特种部队和后勤部队。由于这些措施的执行,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地带就很快地建立起防御。

由于德军激烈的空中轰炸,在8月23日,华西列夫斯基与总参谋部、最高统帅部的电报电话联系一度中断。敌人突向伏尔加河的情况,华西列夫斯基是通过无线电报告给最高统帅的。

在报告中,华西列夫斯基谈到了斯大林格勒周围的形势非常严重,以及他们为保卫城市和消灭突向伏尔加河的德军所采取的措施。

8月24日清晨,由于通信兵的艰苦努力,最终恢复了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的有线联系。华西列夫斯基、马林科夫和方面军司令接到了大本营的指示。指示说:

你们拥有足够的兵力来歼灭突破的敌人。请把两个方面军的航空兵合在一起猛烈攻击突破的敌人。把装甲列车动员出来,沿着斯大林格勒的环城铁路巡逻。施放浓烟来吓唬敌人。不仅要在白天同敌人作战,而且要展开夜战。要充分利用炮兵和火箭炮部队。

最主要的是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害怕无耻的敌人,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的形势变得越来越紧张了。无休止的空中轰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全城处于一片火海之中。自来水、电报局、供电、电车和铁路枢纽全部遭到破坏。尽管如此,人们没有失魂落魄,大部分居民拒绝疏散,而是去参加保卫城市的战斗,去工厂做工或构筑街垒。

在检查斯大林格勒北郊的防御情况时,华西列夫斯基到过拖拉机厂。德军离工厂只有一公里半至两公里远,德军对工厂进行了猛烈的炮火袭击和不间断的空中轰炸。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就把最珍贵的设备撤到了伏尔加河对岸。同时工厂仍在继续生产坦克和修理被打坏的坦克。许多工人装配完坦克后,就开着这些坦克到防御前沿去了。

“红十月”工厂、“街垒”工厂和其他企业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员们也是这样一面辛苦的劳动,一面英勇的战斗。

8月25日傍晚,华西列夫斯基接到斯大林的指示。让他立即赶到斯大林格勒以北的军队集中地域,并担负起领导调来的部队参加即将进行的反突击的准备工作。

8月26日清晨,华西列夫斯基来到第二十四集团军和已经到达的第六十六集团军,以及用以补充近卫第一集团军的几个师所在的地域。随后,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和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科兹洛夫进行了几天的实地勘察。

不久,刚被任命为最高副统帅的朱可夫元帅也赶到这里。朱可夫负责对调来消灭突向伏尔加河的敌军,并恢复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苏军被破坏了的防线的所有军队,实行总的直接的领导。

9月1日,华西列夫斯基奉大本营命令离开前线。他下飞机后,便立即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向最高统帅作战场局势汇报。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国防委员会、大本营以及最高统帅本人,每小时都会收到有关斯大林格勒战事的报告,不断采取需要由他们采取的种种措施来巩固防御,还要求各方面军和集团军首长也都尽力加强斯大林格勒的防御。

面对重重的困难,苏军坚持下来了。他们不仅在市区内的阵地上一直坚持到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反攻,而且还在这里继续牢牢地牵制德军的庞大兵力。

1942年10月9日,苏联国防部发布了关于在武装力量中取消军事委员制和建立一长制的命令。

关于是否应该采取一长制,斯大林曾不止一次地向华西列夫斯基提出这个问题。

华西列夫斯基总是这样回答他:“我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对于军事委员们在我整个服役期间给予我的帮助,我只有表示衷心的感谢。实行完全的一长制对指挥干部和政工人员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加强党政工作和巩固军队的秩序与组织性。”

制订和实施“乌兰”进攻计划

1942年10月中旬,德军统帅部被迫发出了关于转入防御的第一号命令。

此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知道,由于伏尔加河堡垒的指战员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使德国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已经局限在市区内一段狭小的战线上,它的两翼由罗马尼亚军队掩护着。

此外,由于敌人一心想占领斯大林格勒,而不断地遭受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它在这里没有多少强大的预备队,这就更加限制了它的防御能力。

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就下了这样的决心:组织和实施反攻。这次反攻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域的形势,而且还要消灭仍在积极作战的敌人的南翼部队。

这个决心,是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在交换意见之后,下定实施的。国防委员会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把准备和实施这次反攻,看作是1942年年底前全国的一项最主要的行动。

为了这次反攻能够顺利地实施,计划投入大本营所掌握的主要兵力和兵器。同时,斯大林还给战役的初期准备工作规定了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

斯大林对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说:

你们不得将战役的内容透露给任何人,甚至包括国防委员会委员在内。如果有人需要知道有关战役的准备工作,将由我本人亲自传达。你们两人可以告知各方面军司令的,仅仅是直接和他们每一个人有关的那部分任务的内容。除此之外,不能透露任何东西。

如此严格的要求,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在当时的条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1942年9月底,该计划的制订已基本完成,其基本要点得到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国防委员会的批准。斯大林亲自给这次战役取名为“乌兰”进攻计划。为了保密起见,建立西南方面军一事,一直到10月底才有了书面决定。

“乌兰”计划规定:

西南方面军由瓦图京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利亚第三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利亚第四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德第六集团军的合围;

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反攻日期定为: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为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11月20日。

在10月初,大本营还吸收了各方面军司令和参谋长参加这方面的工作,要求他们就共同实施“乌兰”进攻战役如何使用每一个方面军的兵力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关于这次进攻的准备工作,朱可夫去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几天后,华西列夫斯基再次来到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同他一起前去的,有红军炮兵司令沃罗诺夫炮兵上将和总参谋部的伊凡诺夫少将。随后,红军空军司令诺维科夫空军中将和红军装甲坦克总部部长费多连科中将,也来到了斯大林格勒前线。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斯大林格勒反攻的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准备工作的隐蔽性。总参谋部发布了专门训令制定措施,以防止泄漏关于反攻规模、实施时间、主要突击方向、行动方式等消息。

比如,来往函件和电报通话绝对禁止谈及有关反攻的事情;命令都用口头传达,而且只传达给直接执行者;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的集中和方面军内部变更部署,只准在夜间进行。

如此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德国统帅部的计划。

生动活泼、目的明确的党政工作,在军队准备实施这次对国家至关重要的战役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华西列夫斯基后来回忆说:

当时召开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各种会议,在会上,人们发出了激动人心的誓言:不惜一切力量,必要时将牺牲生命去消灭万恶的敌人。

华西列夫斯基还记得,在那些简陋的、用弹壳制成的灯来照明的避弹所里,老战士给初上战场的年轻战士讲述这个团、师的战斗传统和自己的经验。而那些前线出版的战斗快报,都贯穿着一个热情洋溢的号召:胜利。

华西列夫斯基还记得,当时要求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申请书向雪片一样飞来,仅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942年的秋季间,入党的就有1.4万人。

不久,大本营再次就“乌兰”进攻战役计划的一系列的问题做了认真细致的讨论之后,最后确定了战役的计划和日期。

接着,朱可夫又接受了在加里宁方面军和勃良斯克方面军准备诱攻性战役的任务。华西列夫斯基则被大本营派去协调斯大林格勒方向三个方面军在实施反攻时的活动。

根据大本营的指示,华西列夫斯基回到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他奉命最后完成该方面军进攻的准备工作,方面军司令则完全转去领导城市的保卫战。

在战役开始的头几天,西南方面军起了主导作用。西南方面军的司令部在绥拉菲莫维奇市。总参谋部在这里为华西列夫斯基准备了一个指挥那些被指定参加这次进攻战役的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指挥所。

华西列夫斯基本来打算11月17日,转移到这个前线指挥所去。可是,斯大林打电话给他,要他在11月18日去莫斯科讨论有关即将实施的这次战役的问题。但是他没有告诉华西列夫斯基任何具体的内容。

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来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和全体国防委员正在他的办公室举行会议。

斯大林立即接待了华西列夫斯基,并提议让他利用他们讨论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的这段时间,去读一下在未来战役中,将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地段起决定性作用的机械化第四军军长沃里斯基写给他的一封信。

这位军长给国防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

鉴于进攻开始前敌我兵力和兵器的对比情况,拟议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攻战役不仅不会成功,而且,必定要遭到带来一切严重后果的惨败。

因此,我作为一名忠实的党员,并代表参加这次进攻的其他负责干部,请求国防委员会立即详细地检查就实施这次战役所作出的决定是否现实,请求推迟这次战役,或者完全取消这次战役。

看完这封信后,华西列夫斯基感到很惊讶。因为最近几周以来,这位军长一直在积极参加这次战役的准备工作。无论对整个战役还是对交给他负责的这个军的任务,他一次都没有表示过任何些许的异议。而且,在11月10日的最后一次总结会议上,这位军长向大本营代表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保证,他的这个军将坚决完成任务。这位军长还报告了这个兵团充分的战斗力,以及全体官兵的高昂士气。

最后,华西列夫斯基对斯大林说,无论取消业已准备就绪的这次战役,还是变更发动这次战役的时间,他认为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于是斯大林立即命令,接通与沃利斯基军长的电话,并与他进行了简短的谈话。然后,斯大林对华西列夫斯基说,不要重视这封信,把写信人继续留在军里,因为他刚刚还表示过坚决完成交给这个军的任务。关于他是否仍然担任军长的问题,要按这个军的行动结果再作最后的决定。关于该军在战役头几天的行动,他命令华西列夫斯基要向他提出专门的报告。

随后,斯大林要求华西列夫斯基立即到前线去。11月19日早上,华西列夫斯基就回到了绥拉菲莫维奇。

按照计划的规定,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右翼的进攻,是在当天早晨开始的。

由于浓雾和下雪,在准备突击和发起冲击时,根本无法使用强击航空兵,这就大大降低了炮兵火力的效果。虽然如此,但是各方向的突击集群仍然进展较快。西南方面军的主攻突击很快就粉碎了罗马尼亚军队的防线,一天就向前推进了20公里。

而奇斯佳科夫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的战果则基本相当,克拉钦科的坦克第四军战果最为辉煌,向前挺进了30公里至35公里。

11月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尽管遇到了比较复杂气象条件,但是仍按计划开始了反攻,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报告了战役的顺利进展,也汇报了沃里斯基指挥的机械化第四军的卓越行动。这个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表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击溃了敌人的抵抗,向前推进了20公里。

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顿河方面军右翼的积极支援下,巧妙地实施了对卡拉契方向的向心突击,从而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主要集团军的合围。这是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德国军队遭到的第一次大合围。

11月23日傍晚,华西列夫斯基在西南方面军同该方面军的首长,然后又通过电话,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司令讨论了战役形势,并拟订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报告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其内容如下:

希特勒匪徒无疑会立即采取种种措施,企图在最大的外来援助下救出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速消灭被合围的敌军集团,使投入这次战役的我们自己的部队脱身出来。

在解决这一主要任务之前,必须牢牢地使被合围的敌军集团完全孤立起来,不使敌其他军队向它靠近。为此目的,必须迅速建立牢固的对外正面,并且要有足够的快速预备队。

处于合围对内正面的所有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应从11月24日清晨起,继续采取决定性的行动来消灭被合围的敌人。

不久,最高统帅就表示同意了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的结论和行动。

11月24日凌晨,华西列夫斯基向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发出训令,说明了他们在最近消灭被合围敌军战斗中各自所担负的任务。

从11月24日清晨起,各部队开始执行任务。但是,进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为他们对德军的实力和具体情况做了过低的估计,且缺乏详细精确的了解。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同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一直在研究未来顿河中游战役的意图。

11月24日,华西列夫斯基和红军炮兵司令沃罗诺夫、空军司令诺维科夫,一清早就同沃罗涅日方面军首长,在该方面军设在布图尔林诺夫卡地域的司令部会面。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预定的时间,来到了距绥拉菲莫维奇附近的库梅尔仁斯卡娅地域的一个飞机场。此时,浓雾弥漫,他们预定乘坐的运输机不能准时到来。

可是,华西列夫斯基已经答应最高统帅11月24日,他将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工作。而且,进行有关未来战役的实地勘察和计划工作只有三四天的时间。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坚持派前线乌-2式飞机把他们送走。

在焦急的等待之后,终于来了几架由有经验的飞行员驾驶的飞机。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就飞机起飞后的飞行队形向机组人员作了指示。

此时,雾气仍然很大。飞机很快就失去了目视联络,而且,飞机开始结冰。华西列夫斯基乘坐的飞机只得在波德戈尔纳亚河卡拉契东南30公里的一块土地上着陆。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在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里走了一段路,才来到了最近的一个集体农庄,然后又坐上雪橇来到了通向卡拉契的公路旁。最后,他们搭乘遇到的第一辆军用货车,到了一个区电话站。

在卡拉契,迎接华西列夫斯基一行的市委书记瓦西连科对他说,莫斯科打来了电话,说对所发生的情况感到十分地不安。

然而,华西列夫斯基此时最担心的是他的特派员鲁奇金乘坐的那架飞机,因为他身边带着大本营给沃罗涅日方面军首长的秘密文件。在与方面军司令戈利科夫通电话后,华西列夫斯基得知,他们乘坐的七架飞机中只有一架,恰好是鲁奇金乘坐的那一架飞机,已经平安抵达布图尔林诺夫卡。诺维科夫和沃罗诺夫乘坐的飞机被迫在卡拉契附近着陆。

华西列夫斯基和戈利科夫约定,明天早晨一起研究工作计划。随后,华西列夫斯基用电话,把情况向最高统帅做了汇报。在通话前,他还以为斯大林会提出意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斯大林没有提出什么意见。

此次冒险飞行在过去多年之后,华西列夫斯基依然记得曾使执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人员和领导干部担心害怕的飞行经历。

在回忆录中,华西列夫斯基说:

由于我的考虑不周的命令造成的冒险表示歉意,并且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尽管条件非常恶劣,这些掌握了非凡飞行技能的军官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使这次飞行不致以悲剧而告终。

但是,无论在飞行时,还是在战后,这些飞行员中任何一个人,包括护送华西列夫斯基的飞行员科维亚金上尉在内,他们都不知道当时飞机里乘坐的竟是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

然而,战争就是这样,充满了残酷和不可预知。很多时候,身为军人,为了国家的利益,随时都要抱着奉献和牺牲的勇气与精神。

1942年12月19日,德军竭尽全力,以期突破苏军在梅什科瓦河的防御。德军在许多地方前出到了河的北岸,甚至夺占了那里的几个居民地。但是,他们扩大屯兵场的计划没能得逞。

12月20日,苏联近卫军第二集团军主力在梅什科瓦河北岸集中完毕并展开。两天内,草原上的每一寸土地上,一分钟也没有停止过战斗。瓦西里耶夫卡等居民地曾多次易手,但是,敌人的进攻还是一次次地被英勇的苏联红军击退了,而且伤亡惨重。

苏军步兵第九十八师在格罗莫斯拉夫卡的交战中,近卫步兵第三师在瓦西里耶夫卡的交战中,虽然伤亡过半,但是指战员们仍然奋勇地坚守着。

正是这些在布满峡谷的叶尔根丘陵地带的战斗,决定了斯大林格勒的命运。

12月29日,华西列夫斯基得到坦克第七军,已经把科捷利尼科沃的德军完全肃清的报告后,他立即前往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以帮助那里的部队完成托尔莫辛方向的任务。

此时,克列伊泽尔和近卫机械化第二军军长斯维里多夫,已经在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了。他们正在指挥该军渡过顿河,近卫军第三十三师在夺占河西岸的登陆场后,正在为渡河提供保障。两天后,这些兵团在突击第五集团军的协同下,从东北方向进攻,攻占了托尔莫辛及其毗邻的地域。

1943年的除夕之夜,斯大林委托华西列夫斯基向坦克第七军转达最高统帅的嘉奖。华西列夫斯基欣然完成了这一委托,并向该军首长祝贺了新年。

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皎洁的月光洒在冰封的草原上。在科捷利尼科沃黝黑的房间里,不时地闪现着自卷纸烟和打火机的点点火光。远处还不时地传来冲锋枪的稀疏的枪声。华西列夫斯基深深地吸了一口冬天里的空气,胜利使人的心情变得格外的欢畅。

1943年1月初,天气更为恶劣了,温度已降到零下45摄氏度。德第六集团军的空运补给也越来越少。德第六集团军濒于弹尽粮绝的境地。

1月8日,苏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德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尽快投降。保卢斯电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但是希特勒决然地驳回了他的请求。

于是,在1月10日,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向被围的德第六集团军,发起代号为“指环”的进攻。自这时起,德军保卢斯元帅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情绪低沉,解围的希望渺茫。

这表现为态度冷漠,渐感沮丧。

士兵们越来越疲惫不堪、精力殆尽,他们都把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当成了自己的避难所。说抵抗是毫无意义的议论也时有所闻。

1943年2月2日,响起了伏尔加河会战的最后一阵炮击声。最终的胜利属于苏联人民。在这次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忠于国家的英雄们。

然而,作为大本营代表和总参谋部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为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应尽的责任,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勇敢和力量。

组织协调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他们乘胜进攻,收复了大量失地。

对此,华西列夫斯基认为:

我们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作战地区的人民全力支援的缘故。苏联人民供给我们粮食和御寒物资,对我们关怀备至,可以说任何东西都在所不惜。构筑防御地区和道路,护理伤员,捐献国防基金。

城市和乡村刚一解放,我们的战士就帮助他们修复被破坏的经济,慷慨地把战利品分给集体农庄、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工厂,修复学校、文化设施和医院。

1943年2月16日,华西列夫斯基正在顿河中游组织沃罗涅日与勃良斯克两个方面军实施哈尔科夫战役。这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授予他苏联元帅军衔的命令,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他获得大将的军衔才不过一个来月,仅就这一点来说,这个命令也使他感到突然。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国防委员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最高统帅部对他的工作做这种评价,未免太高了。

2月17日,华西列夫斯基来到哈尔科夫,会见了方面军副司令科兹洛夫。而后,他又到了坦克第三集团军。

第二天,斯大林用电话指示华西列夫斯基赶紧飞往莫斯科,暂时把安东诺夫留在库尔斯克担任大本营代表,给他的任务是帮助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新收复的沃罗涅日、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各州的铁路,并赋予他直接向大本营报告的权利。

2月19日,华西列夫斯基回到了莫斯科。斯大林向华西列夫斯基宣布了大本营的决定,即在粉碎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战役中,要他负责协调西方方面军左翼以及勃良斯克、中央、沃罗涅日三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2月22日,这一决定下达到这三个方面军。

2月21日,党中央发布了庆祝红军建军25周年的号召。2月23日,在建军节的当天,苏联最高统帅的一项命令,对苏联人民对猛扑过来的敌寇进行的英勇的战斗做了总结。

2月23日,华西列夫斯基正在勃良斯克方面军中,给大本营打电话,向斯大林祝贺红军建军25周年,斯大林也向他祝贺。接着,华西列夫斯基报告了前线的情况。

最后,斯大林问他:“你知道美国总统罗斯福给我们发来的一封贺电吗?”

华西列夫斯基说:“不知道。”

于是斯大林答应把这封电文告诉他。

不久,安东诺夫打电话给华西列夫斯基,向他读了这封电报。电文中说道:

值此红军建军25周年之际,我谨代表美国人民向红军表示我们对其史无前例的辉煌胜利深感敬佩。

在许多个月当中,尽管丧失了大批的物资器材、交通工具和领土,红军却并未给予强大的敌人以取胜的可能。它在列宁格勒附近、莫斯科附近、沃罗涅日附近、高加索,最后,在不朽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阻止住了敌人。

红军不仅使敌人遭到失败,而且转入了大进攻。这一进攻正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个战场上,同先前一样顺利发展。

1943年初的战事,让华西列夫斯基特别难忘,因为苏军作了长时间准备的库尔斯克会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段的进程。

1943年3月初,最高统帅命令华西列夫斯基返回沃罗涅日方面军。当时,该方面军首长和司令部都在别尔哥罗德。华西列夫斯基在视察坦克第三集团军的部队和司令部后,他确信局势已经很严重了。随后,他把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最高统帅。斯大林下令雷巴尔科的军队集群由西南方面军拨给沃罗涅日方面军。

当时,德军在溃败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军深入,苏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2月19日,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群向顿涅茨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发起反击,至3月2日,西南方面军遭到了重创,其第五集团军遭到了毁灭。

3月6日,德军开始向哈尔科夫进攻,在3月7日的激烈的血战之后,德军击破了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的抵抗,并迫使他们向哈尔科夫退却。

由斯沃博达指挥的捷克斯洛伐克营,也在这里接受战斗的洗礼。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和大本营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以苏联人民、统帅部和华西列夫斯基个人的名义,向作为英勇无畏的苏联军人的战友捷克斯洛伐克战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他们在同占领者的共同战斗中取得更大的战果。

3月15日,由于德军不断投入新的兵力和兵器,沃罗涅日方面军又没有得到有力的援军支持,因而不得不放弃了哈尔科夫,后撤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区,为防止战线的彻底崩溃,苏最高统帅部把第一坦克集团军从列宁格勒南调,此外第二十一和第六十四集团军也被从斯大林格勒调至这些方向,此后,战线趋于稳定。

在别尔哥罗德附近,德军主要突击对象是已被大大削弱的第六十九集团军。

德党卫军的坦克军从南面向它进攻,一支陆军部队从西面向它进攻。同时,敌军还不断地轰炸别尔哥罗德。

3月18日,敌人从南面突入并占领别尔哥罗德。华西列夫斯基和沃罗涅日方面军首长于清晨离开了别尔哥罗德,转赴至库尔斯克南面的奥博扬地域。

随后,最高副统帅朱可夫也被派到了这里。他的任务是同华西列夫斯基和各方面军司令一起,详细研究有关这一方向的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意见,然后提交大本营。

3月19日,华西列夫斯基和康斯坦丁诺维奇向最高统帅报告,军队的全部注意力均集中在遏止德军从别尔哥罗德向北和东北方向推进。

为这一目的,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及各方面军首长经过研究部署,最终在沿北顿涅茨河,而后经戈斯季谢沃、贝科夫卡、德米特里耶夫卡、红亚鲁加和克拉斯诺波利耶一线,组织了巩固的防御正面。

至此,苏军在中部库尔斯克地域附近暂时转入战略防御,主要是掩护奥博扬和科罗恰方向。

3月22日,华西列夫斯基获准回到莫斯科。

根据华西列夫斯基的请求,安东诺夫也随之获准来到莫斯科。

不久,华西列夫斯基便获得机会,把安东诺夫介绍给最高统帅。从此,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同去大本营。

曼施坦因的这次反击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的形成。

在其北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控制了奥廖尔一带。在其南面,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了别尔哥罗德地区。在突出部内的是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苏德双方在此形成僵持,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将展开。

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施坦因希望通过一次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

突出部的库尔斯克地区很自然的成为他的首选目标。因为这个突出部犹如一个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400公里,而底部却不到120公里,曼施坦因计划通过一次南北两翼协调的钳形攻击,合围并歼灭整个突出部内的苏军重兵集团。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加。

曼施坦因的计划得到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元帅和陆军总部参谋长蔡茨勒上将的支持,但也遭到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和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上将的反对。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1943年春,德国在东线坦克损失巨大。而且作为主力的3号、4号坦克已被证明不是苏联T34坦克的对手,而新一代5号豹式坦克和6号虎式坦克,月产量分别只有50辆和25辆,数量上与苏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古德里安认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将使坦克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

希特勒对此也犹豫不决,他曾对古德里安说“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

但最终希特勒还是决定采纳曼施坦因的计划,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发布了第六号训令。

他在训令中说:“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应迅速完成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进攻应使我们得以掌握今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每个指挥官和士兵都必须深刻理解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应当成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

他决定德军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军队。作战代号为“堡垒”。

对于德军统帅部来说,主要问题在于补充兵员和武器的损失,并建立相应的进攻集团。

为了补充军队和组建新的兵团,德国不得不从1943年1月13日起实行总体动员,征召大量军工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人,以及老年男子和16岁至18岁的青年入伍。

新入伍的人员在后备军和正在整编或组建的师里经4周至6个月的训练即被送往作战部队,有的甚至仅进行6至8周训练即被派往前线。根据总动员令应征入伍的士兵,无论身体条件或战斗素质都大不如以前。

但是,动员毕竟使苏德战场上受到严重削弱的德军部队得到了补充。实行总体动员的结果,征召了200余万人。这使德军在1943年上半年得以新组建一批师,并对1942年底至1943年初遭受损失的一些兵团进行补充。

1943年,德国的工业加紧发展,军火产量比往年得到增长。

1943年,德国火炮、坦克和迫击炮产量比1942年增加一倍多,作战飞机产量增加70%。但是,由于德军作战损失很大,超过其军工生产和人员的补充能力,德军统帅部仍被迫缩减了许多步兵师的编制规模。

此时,苏军虽然暂时转入防御,但是仍然保持着主动权。苏德战场出现了平静的春季,仅在库班继续进行着争夺制空权的激战。

而在中部,在库尔斯克周围,则形成了一个向敌军突出的独特的弧形地带。悬在其北面的是处于敌人手中的奥廖尔突出部。

在南面,战线大致沿着别尔哥罗德纬线。在它的西端则稍稍伸至谢夫斯克、雷尔斯克和苏密城之东。

在这个巨大的弧形地带的内部及其附近,苏军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十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和两个空军集团军,这些军队都在紧张地等待着将要发生的战斗。

看来,苏军已经做好了准备进攻的准备。

但是,不久就对大本营所拟定的在西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夏季攻势计划作了极其重要的修正。

苏联的情报部门及时地侦察到德军准备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甚至还查明了进攻的日期。

此时,苏军统帅部必须作出抉择:是进攻还是防御?

这个问题从3月末至4月初,在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讨论多次了。

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与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沃罗涅日方面军中最高副统帅朱可夫,仔细地认真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4月8日,朱可夫给最高统帅送去了一份判断情况的详细报告,其中讲了他对库尔斯克弧形地带行动计划的一些设想。朱可夫说:

我认为,我军为了先敌行动而于最近即转入进攻是不妥当的。最好等到我军在防御中消耗疲惫了敌人,并打掉了敌人的坦克后,再投入新锐预备队,转入全面进攻,以彻底粉碎敌人的主要集团。

斯大林接到这个报告时,华西列夫斯基正好在他那里。斯大林已经知道总参谋部支持朱可夫的观点。

斯大林在读了朱可夫的报告之后说:“应该同各方面军司令商量一下。”

随后下令征求各方面军的意见。

斯大林委托总参谋部召开一次特别会议,讨论1943年夏季战局计划。他亲自打电话给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要求他们在4月12日以前,就前线情况和各方面军当前的行动计划提出看法。

司令们在报告中称,关于敌人的兵力及其意图,他们的意见同朱可夫和总参谋部的意见一致。

4月12日晚,在大本营召开了会议。

出席者有斯大林、来自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

此次会议定下了关于采取按计划组织的防御的决心。

但是,斯大林对苏军能否经受得住法西斯坦克的突击感到不安,对于这一点,他并不予以掩饰。

对此,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说:“我们的红军的战斗力已非1941年可比了。红军在战斗中锻炼成长起来了,获得了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并拥有精锐的装备和出色的技术武器。如今,已是法西斯匪徒惧怕我们了。”

于是,斯大林的犹豫消除了。

经过对形势的仔细分析和对事态发展的遇见,会议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苏军主要力量应该集中在库尔斯克以北和以南,并在这里用防御战拖垮敌人,尔后转入反攻并予以歼灭。下一步是苏军发起总攻击,在哈尔科夫、波尔塔瓦和基辅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此外,会上研究了另一个行动方案:

如果法西斯统帅部近期不在库尔斯克附近发动进攻,并长期地拖延进攻时间,那么苏军就转而采取积极行动。在下定了先行防御,继而转入反攻的决心后,接下来就是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展开全面而细致的准备工作。

同时,侦察人员继续侦察敌军的兵力和意图。

就在德军准备于5月上旬发起进攻时,苏方情报部门便获得了情报。于是,苏军统帅部把作战警报和命令传了下去,要求各部队严阵以待,随时做好御敌的准备。

“堡垒”作战按计划应于5月4日发动,但由于这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以及德军准备上的不足,作战计划不得不一再延期。

在5月份的一次讨论“堡垒”计划的会议上,第九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上将带来了一叠航空照片,这些照片显示了苏军在德军计划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莫德尔认为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苏军已经恢复了元气,“堡垒”计划应该放弃。

希特勒再次显示出犹豫,但在克鲁格、蔡茨勒和曼施坦因等人的坚持下以及对于“闪电战”的自信,“堡垒”作战最终被确定在7月5日发动。

德军兵力及部署是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莫德尔上将的第九集团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该集团军共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33.5万人,其中有6个坦克师,共有590辆坦克,424门火炮。

在突出部的中部是德中央集团军群的第二集团军,9.6万人,他们在这个攻势中,将起辅助作用,主要任务是保持突出部南北的德军间的联系。

在突出部南部是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霍特将军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第四装甲集团军下辖第五十二步兵军、第四十八装甲军和第二党卫装甲军共22.4万人,925辆坦克,704门火炮;右翼的肯普夫集群,拥有10个师,12.6万人,344辆坦克和25门火炮。

此外,还有约20个师部署在上述各突击集团的翼侧。

第四、第六航空队的航空兵负责支援陆军。这样德军的进攻总兵力达到9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10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700辆,飞机2050架。

德军为这次进攻还投入了大量新式兵器,包括“虎”式、“豹”式坦克,“突击虎”式和“斐迪南”火炮以及“胡蜂”“黄鼠狼”等自行火炮,以及“福克沃尔夫190A”式战斗机和“汉克尔129”式攻击机。

5月20日,根据最新得到的敌情情报,苏军总参谋部经最高统帅许可,向各方面军发出了警告,预计法西斯的进攻不会迟于5月26日。

在第一次警告没有得到证实之后,沃罗涅日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就认为其中有变化,可能敌人已经放弃转入进攻,于是便请求最高统帅实施先发制敌的突击,就是否适宜的问题作出决定。

显然,斯大林对这个建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安东诺夫几个人极力说服他不要这么办。

6月10日,华西列夫斯基被召回莫斯科。根据大本营的指示,他最后被派到沃罗涅日方面军,任务是负责协调沃罗涅日和西南两个方面军的战役作战行动。

与此相适应,朱可夫被委派为负责中央、西方和勃良斯克三个方面军的作战协调工作。整个战役的协调者是最高统帅斯大林。

至此,苏军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苏军兵力及部署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对着德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包括第七十、第十三、第四十八、第六十、第六十五集团军以及第二坦克集团军,总兵力达71.1万人,1.1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由于苏军认为强大的德中央集团军群会担当此次德军的主攻,苏军在这个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强的,朱可夫元帅也亲自在此坐镇指挥。

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面对德南方集团军群的是瓦图京的沃罗涅日方面军,下辖第六、第七、第四十、第三十八、第六十九集团军、第一坦克集团军以及步兵第三十五军,总兵力62.5万人,8718门大炮和迫击炮,1704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后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它的任务是当前方两个方面军形势吃紧时,向他们提供增援,而一旦库尔斯克防线被德军突破,它将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而当苏军转入反攻时,它将提供新鲜的兵力。

该方面军辖近卫第四、第五、第二十七、第四十七、第五十三集团军、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近卫第三、第五、第七骑兵军、近卫第四坦克军、近卫第一、第三机械化军。总兵力为57.3万人,8510门大炮和迫击炮,163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就本次战役战备而言,库尔斯克战役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准备都好,在莫斯科会战时,苏军只有17个兵力不多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参加,没有坦克集团军;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参战部队增加到1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坦克军;

而在库尔斯克战役时,共有22个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和6个空军集团军以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参加。

苏军3个方面军对德国第九和第二集团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上占2.4比1的优势,在坦克上占1.9比1的优势,防御纵深达250公里至300公里,另外还可以得到空军第一、第二、第五、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集团军共约2900架飞机支援。

在兵力构成上,炮兵团首次超过了步兵团,比例为1.5∶1,在威胁最大的中央方面军第十三集团军的正面,每公里防御正面可以得到148门火炮支援,远远超过了德军为发动进攻而拼凑的数目。

此外,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西南方面军的第五十七集团军和第二坦克军也被部署到了库尔斯克地区,以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在军工方面,到了1943年,搬迁到远东的苏联军火工业终于开始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同时英美等西方的援助也开始大量抵达。7月2日凌晨,侦察部门送给总参谋部的情报称:

在最近几天,至迟不超过7月6日,德军必将在库尔斯克方向转入进攻。华西列夫斯基随即将此事报告给了斯大林,并请准许迅速通知各方面军。

接着,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读了他预先拟好的一道大本营命令的草稿:

根据现有情报,德国人可能在7月3日至6日间在我正面转入进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现命令:

1.加强对敌人的侦察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其意图。

2.部队和空军做好抗击敌人可能突击的准备。

3.已下达的各项命令请即上报。

7月2日夜,斯大林批准了这一命令,随即下达西方、勃良斯克、中央、沃罗涅日、西南和南方各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于当天前往沃罗涅日方面军,晚上到了“尼古拉耶夫”所在指挥所。“尼古拉耶夫”是瓦图京的化名。为了保密起见,从1943年5月15日到1944年6月1日,苏联红军领导人的化名重新作了变更。

7月3日,沃罗涅日和中央方面军阵地又在平静中过去了。

但是,从7月4日16时开始,德军出动了大约4个营,在20辆坦克、炮兵和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广阔地段上进行战斗侦察。敌军楔入苏军前沿的一切尝试很快就被击退。

在战斗中,被苏军俘获的步兵第一六八师的一个德国军人供认:每个士兵都分到了干粮和一份伏特加酒,他们应于7月5日转入反攻。

华西列夫斯基从与朱可夫的电话通话中得知,7月4日向苏军中央方面军投诚的几个德国军人证实了同样的情况。

在同瓦图京商量之后,华西列夫斯基决定于7月5日凌晨实施计划规定的炮火和航空火力准备。

在进攻出发后德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均遭到重大损失;敌人已经准备好的炮兵火力配系被摧毁,部队的指挥被打乱了;敌军在飞机场的飞机也遭受了损失,诸兵种合成部队同航空兵的联系也被破坏。

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大会战就此展开了。当天,德军的两个集团同时从北面和南面,向库尔斯克转入进攻。两军展开了激战。

德军的进攻持续了不到一周,至7月12日便以失败而告终了。苏军的坚强抵抗使敌军遭到巨大的损失,敌军在库尔斯克弧形地带的背面推进了不到12公里,在南面推进了不到35公里。随后便被迫停止进攻,接着就开始后退了。

在整个防御战期间,以及随之而来的进攻战役中,涌现出许多骁勇善战的英雄。

在争夺波列沃耶地域201高地的战斗中,双方曾经使之数次易手。最后,苏第五十三集团军第二九九师某连占领了这一高地。在最后一次与德军的争夺战中,战斗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当时,德军的炮火几乎轰平了这一高地。守卫在这里的彼得里谢夫上尉,在全连只剩下7个人的情况下,仍然带领战士们一起英勇地抗击敌人,最终坚守住了这一阵地。

库尔斯克大会战的第二阶段开始于7月12日,一直持续到8月23日。

8月3日,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的反攻开始了。这一反攻是在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在西南方面军的协助下,在“鲁勉采夫”战役范围内实施的。

朱可夫负责协调沃罗涅日和草原两个方面军的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西南和南方两个方面军的行动。

8月10日,华西列夫斯基提出了两个方面军行动计划报请审批。

当时,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的战役正在进行中。这个战役以全歼敌军和解放哈尔科夫而宣告结束。

虽然当时还不能仔细分析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

苏军不仅赢得了这场大会战,而且红军自己也在会战中成长起来。所以,华西列夫斯基以无比自豪的心情,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我们制订的夏季战局计划时的设想已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学会了猜测敌人的意图。我们有刚强的意志和坚毅的性格、自制力和沉着精神,足以避免犯错误、避免过早地开始战斗行动、避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战役战略任务的制定进行得很顺利。各级领导指挥部队的技能也提高了。总之,我们的统帅艺术显示出了创造性。

德国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失败,使其永远不能恢复元气了。

在此战役中,德军被歼灭了30个师,其中包括7个坦克师。陆军部队损失了500多万人,此外还有1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3500多架作战飞机。

惨重的损失迫使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完全转入了战略防御。对此会战,西德历史学家格利茨曾不无遗憾地写道:“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大会战,对于德军是致命危机的开端。”

对于库尔斯克会战的意义,华西列夫斯基这样评价说:

库尔斯克附近的胜利,使得在法西斯奴役下的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战场更为扩大、更为活跃。它使全世界劳动人民加深了对于正在消灭法西斯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情。

指挥解放顿巴斯

1943年8月6日,华西列夫斯基和负责协调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行动的朱可夫,收到了大本营的命令。命令说,朱可夫提出的关于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在哈尔科夫地域粉碎敌人的计划已被批准。

随后,在科洛恰市附近,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会面,商定使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行动互相配合。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讨论了西南方面军从北面展开行动,以解放顿巴斯的任务。

在开始拟定进攻战役计划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大将非常清楚,部队将会遭到敌军坚决的抵抗。在华西列夫斯基来到西南方面军之前,马利诺夫斯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

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华西列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他们最后作出决定:利用以前夺取的北顿涅茨河西岸的登陆场作为出发地,在伊久姆市以南,经巴尔文科沃,对洛佐瓦亚、巴夫洛格勒和西涅尔尼科沃实施主要突击。

在和南方方面军主力共同实施向心突击的同时,这些集团军应切断敌顿巴斯集团军向西、向第聂伯河下游撤退的道路。

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有:什列明中将的第六集团军、达尼洛夫少将的第十二集团军、朱可夫中将的近卫第八集团军、坦克第二十三军、近卫机械化第一军和近卫骑兵第一军、苏杰茨中将指挥的空军第十七集团军的全部前线航空兵。

8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下定决心,把将给各集团军、坦克军、机械化军和骑兵军规定的具体任务,上报大本营审定。同时,华西列夫斯基还向大本营汇报了关于南方方面军战役的总设想。

8月10日凌晨,大本营回复说,关于马利诺夫斯基和托尔布欣两个方面军的行动的建议已经批准,同时允许在必要时将他们拟定的进攻日期推迟两天。

8月12日凌晨,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收到了大本营发给他们的训令,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在截断敌哈尔科夫集团的退路后,攻占波尔塔瓦,并在克列缅楚格附近强渡第聂伯河。草原方面军在攻克哈尔科夫后,应攻占克拉斯诺格勒,继而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北强渡第聂伯河。西南方面军应向第聂伯河推进,进抵扎波罗热地区,切断顿巴斯集团的退路。

从开始进攻的第一天起,战斗就进行的十分激烈,而且有较大的伤亡。8月16日凌晨,兹米耶夫被攻克。与此同时,科涅夫的部队也在进行着攻打哈尔科夫的艰苦战斗。

8月17日清晨,正在第四十六集团军前进指挥所指挥的华西列夫斯基,突然收到了斯大林发来的一个文件。只见文件上写着: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现在已是8月17日3时30分,而您却还没有给大本营送来8月16日战役总结及您对情况判断的报告。我早已要求您作为大本营的全权代表,必须在战役每日终时给大本营送来专门报告。您几乎每次都忘记了自己的这一职责,没有给大本营送来报告。

8月16日是西南方面军实施重大战役的第一天。这次您又忘记了自己对大本营所负的责任,没有给大本营送来报告。

我最后一次警告您,如果您再一次忘记对大本营的责任,您将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并被从前线召回。

斯大林

华西列夫斯基在读完这份电报后,他感到非常的震动。他回想,自从自己在军队中服务以来,他还从未受过一次,哪怕是轻微的批评或指责。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他觉得自己的过错在于,他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8月16日正在格拉戈列夫集团军中,确实把例行报告耽搁了几个小时。

华西列夫斯基又想,在同斯大林一起工作的全部时间里,特别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自己一直感受到最高统帅给予自己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远远超过了自己所应得的过分关怀。然而,最高统帅如此的动怒,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回到南方方面军指挥所后,华西列夫斯基立即给他在总参谋部的第一副手安东诺夫打电话。在电话中,华西列夫斯基感到安东诺夫也在为发生的事情感到不安,并且想用一切办法安慰他。

安东诺夫说,他的报告总参谋部已经收到,并且已经送至大本营。不过,这已经是斯大林向他发出那封电报之后了。安东诺夫还说,他后来又接到了斯大林的指示,不向任何人再谈起这封电报,电报由他一人保存。

安东诺夫还向华西列夫斯基报告说,沃罗涅日、草原和西南方面军的进攻展开得不好,这使最高统帅感到非常不安。斯大林没有准时收到华西列夫斯基的报告,就用电话与他联系,但电话没有接通。于是,他才向安东诺夫口授了那份电报。

事实上,斯大林不仅对华西列夫斯基的态度如此严厉,他对大本营的每位代表都要求得非常严格。斯大林只允许大本营代表在他们负责协调的各个方面军的范围内各处巡视,如果到其他方面军去,需要得到最高统帅的特别批准。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最高统帅对大本营代表不予任何姑息的做法是正确的。

8月18日,华西列夫斯基来到紧靠着北顿涅茨河西岸的西南方面军指挥所。他和马利诺夫斯基讨论了当前的形势,他们决定准备8月19日再次发起冲击,尽一切可能,甚至抽调次要地段的兵力,加强方面军的突击集团,最大限度地缩小突破口的宽度。但是,这次冲击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也知道,敌军方面也向被冲击的地段调集了所能调集的兵力,甚至将邻近地区的兵力抽调干净了。因此,他们决定利用这一点,隐蔽地将必要的兵力在稍南一点儿的地方重新加以部署。这样一来,他们就要强渡北顿涅茨河。最终,他们决定由近卫军第八集团军担任主攻。根据计算,重新部署部队和准备新的突击需要五六个昼夜。

8月18日晚,华西列夫斯基用电话向斯大林报告前线情况时,他便以自己的名义并代表方面军首长,向斯大林提出了这个建议。

因为前线的情况不令人高兴,所以斯大林说话的口气很不客气。他对华西列夫斯基和方面军首长进行了一系列正确的、部分是没有根据的指责。不过,建议最终还是被采纳了。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获准于8月27日,在新的地段上开始实施战役。

同时,华西列夫斯基还向斯大林报告了托尔布欣的南方方面军在这段时间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战果。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报告说,他认为南方方面军的形势很好。他同意华西列夫斯基回到托尔布欣那里去,但首先要胜利地完成哈尔科夫的任务。

8月22日,在布置好马利诺夫斯基西南方面军的突击准备工作后,华西列夫斯基又来到了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司令部。到这里后,他才得知草原方面军已经从两个方向包围了哈尔科夫。

经过与科涅夫研究,他们决定立即派出快速部队加速对敌军的合围,并堵住敌人企图撤离的铁路线。

但是,由于敌军事先已经接到指示,因此在当晚就弃城向西南方向逃跑了。于是,在8月23日凌晨,哈尔科夫就完全获得了解放。

此后,沃罗涅日和草原两方面军就向南线德军压去,其势如排山倒海,不断挺进。与此同时,根据重新部署的行动计划,马利诺夫斯基的西南方面军主力也开始了攻势。

在德军南线的地段上,朱可夫的近卫第八集团军一路挺进,德军的防线终于被彻底冲垮,战场态势立即大变。

9月4日,华西列夫斯基动身去近卫第三集团军。到那里之后才知道,集团军参谋长赫塔古洛夫少将已经几昼夜不知道集团军司令在什么地方了。直至9月5日凌晨,集团军司令列柳申科才出现在米尔纳亚多林纳的指挥所里。

原来,列柳申科用缴获的汽车、坦克和第二四三团部分坦克,以及曾顺利实施进攻的步兵第二五九师的步兵第一九三团,组成了一支快速支队,并亲自带领这支队伍参加了战斗。这一支队在友邻南方方面军的第五十一集团军先遣部队的参加下,在尼基托夫卡附近粉碎了德军,占领了该城,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随后,列柳申科又帮助南方方面军部队去攻占距离给他的集团军规定的作战地很远的戈尔洛夫卡。而事实上,戈尔洛夫卡没有他的帮助,第五十一集团军也能够攻下来。而列柳申科自己的集团军攻占阿尔及奥莫夫斯克的任务,在9月4日没有完成,而是到9月5日才完成的。

事已至此,华西列夫斯基只好对列柳申科指出:只有在执行本身任务时不损害组织性的情况下,机断行事才是值得表扬的。

9月15日,华西列夫斯基又视察了基里钦科少将的军队集群。该集群中,除了他的近卫骑兵第四军,还有塔纳希申的近卫机械化第四军。这个集群应穿过上托克马克,迅速向梅利托波尔运动,并前出到莫洛奇纳亚河。

在波洛基东南30公里的古比雪沃镇的东郊,华西列夫斯基遇到了基里钦科将军。在这里,华西列夫斯基才知道,集群的部队已经停下来了。尽管敌军并没有很长的防御正面,该集群却在为夺占一些孤立的据点和高地而战斗。

华西列夫斯基命令他们立即停止这些不必要的战斗,撇开敌军抵抗枢纽部,绕过他们,直奔莫洛奇纳亚。如果成功,就从行进间攻占梅利托波尔。

经过对集群的实地视察,证实了塔纳希申的意见,那就是近卫骑兵第四军可以更积极地帮助塔纳希申的军队。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对基里钦科提出了相应的批评意见。

到1943年9月上旬,华西列夫斯基所领导的西南和南方两方面军,解放了顿巴斯广大地区。

铁路枢纽巴尔文科沃、钢铁工业中心马里乌波利以及斯大林诺、沃尔诺瓦哈等城市,相继获得了解放。至此,苏军在整个战场的南翼,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

夺取第聂伯河登陆场

1943年的秋天就要到来了。此时,苏军已经牢牢地夺得了战略的主动权。而此时,敌军一面向第聂伯河撤退,一面力图在河边占领防御阵地。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后实施退却并转入防御,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顽强阻击,企图继续控制第聂伯河以东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区;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第聂伯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

苏军的任务就是,不让敌军在通向该河的接近地上组织防御,以免把乌克兰的大地变成一片焦土,并尽快地向第聂伯河中游和下游挺进,夺取对岸的登陆场。

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夺取第聂伯河的意义重大,所以最高统帅部在1943年9月9日,向部队发布命令,规定对胜利强渡大河,并固守登陆场有功者,将授予政府最高勋章;对强渡像第聂伯河斯摩棱斯克以下一段的这类大河,或强渡其他难度相同的大河有功者,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9月18日晚,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与最高统帅斯大林就下一步战役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最后作出决定:

命令西南方面军各部前去解放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扎波罗热,以便在最近期间渡过第聂伯河,夺取并固守西岸的登陆场。

派遣南方方面军各部突破莫洛奇纳亚河,并摧毁敌军的沿河防御,然后把敌人牢牢封锁在克里米亚,并向第聂伯河下游挺进,在该地段实施强渡。

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兵力向基辅方向集中,草原方面军的兵力向波尔塔瓦-克列缅楚格方向集中。

9月22日,华西列夫斯基飞到了南方方面军司令部。在这里,方面军司令托尔布欣向他详细介绍了该军的情况。

第二天,华西列夫斯基就和托尔布欣一起,来到了茨维塔耶夫的突击第五集团军和扎哈罗夫的近卫第二集团军。在此了解到,在前一天,他们曾企图在一昼夜中,从行进间突破敌军沿莫洛奇纳亚河西岸的防御地区,但没能成功。

敌军的基本防御地带,设置在高耸于莫洛奇纳亚河谷上的山峦上,而这些山峦又处在亚速海沿岸山地西面支脉上的一片高原上。敌军修筑的工事非常坚固,筑有完备的反坦克壕沟网,两三道堑壕,纵深达三公里至六公里,并有防御良好的掩蔽部。

守卫这道防御地区的德军,除了从东线溃退下来的部队,还有山地步兵第四师。此外,新的增援部队还在继续向此地集结。

据苏军侦察获得的情报和截获的无线电得知,德国统帅部已命令部队死守这道防区,直至最后一兵一卒。

由于希特勒下令死守莫洛奇纳亚河谷这道防御线。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与各集团军司令经过详尽的讨论之后,决定使用以下的兵力:茨维塔耶夫中将的突击第五集团军左翼的四个步兵师、扎哈罗夫中将的近卫第二集团军右翼的五个步兵师、霍缅科中将的第四十四集团军的六个步兵师,以及炮兵第二和第二十六两个师、近卫M-31火箭炮第十三旅、八个近卫M-13火箭炮团和南方方面军的全部航空兵。

实施突击时间定在9月26日。9月23日深夜,华西列夫斯基把他与各方面军司令共同讨论制订的作战计划,向最高统帅斯大林作了报告。9月26日,南方方面军在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转入进攻,异常艰巨的梅利托波尔战役打响了。这次战役一直延续到11月5日。

敌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拼命抵抗,并在大量的飞机支援下,使用步兵和坦克多次实施反冲击。在进攻的第一天,近卫第二集团军和第四十四集团军的进展最为显著。

西南方面军所属的近卫第一集团军,已前出到第聂伯河左岸,但强渡该河登上右岸的计划没有实现。第六集团军的四个步兵师,于9月28日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地段,渡过了第聂伯河。

随后,第十二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也渡过了大河。

9月28日傍晚,华西列夫斯基和最高统帅讨论了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进一步展开战役的计划。

斯大林对华西列夫斯基说,他刚就此问题征求了朱可夫的意见,并正要听取他的看法。讨论的结果决定:

沃罗涅日方面军依然致力于解放基辅,然后进攻别尔季切夫、文尼察、日麦林卡、莫吉廖夫—波多尔斯基,并向摩尔达维亚挺进;

草原方面军进行主要突击的总方向,应为切尔卡塞至新乌克兰卡和沃兹涅先斯克一线,粉碎敌基洛沃格勒集团,并切断它向西逃窜的退路;

西南方面军的任务是消灭敌军在扎波罗热的登陆场,同时其右翼继续强渡第聂伯河,扩大在该河西岸的登陆场,以主力从东面进攻克里沃罗格。

完成这些任务,就能使德军在克里沃罗格集团陷入被半合围的状态。

10月9日,在连绵的秋雨导致的泥泞中,南方方面军开始了夺取梅利托波尔的战斗。梅利托波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通往克里米亚半岛和第聂伯河下游的咽喉要塞。战斗打响后,德军不断进行反冲击,致使许多居民地数次易手。

最后,从预备队调来的克列伊泽尔的第五十一集团军,终于在10月13日从城南突入梅利托波尔。

随后,就开始了持久的巷战。突击小组每楼必争,逐一地围攻和摧毁敌军的各个抵抗枢纽和据点。最终,梅利托波尔获得了解放。

10月12日,华西列夫斯基在格拉西缅科指挥的第二十八集团军中,他审问了德军步兵第七十三师步兵第一八六团的一批俘虏。

据俘虏供认,他们这个师是10月5日从克里米亚调到此地的,在10月10日前一直留作预备队,驻在梅利托波尔西南20公里处。

自苏军突破梅利托波尔城南的防线后,该师于10月10日傍晚投入战斗,以期恢复莫洛奇纳亚河上的态势。

德军虽然用“斐迪南”式自行火炮来加强该师,但是没有成效。在这次战斗中,德军损失惨重。华西列夫斯还审问了一名营长。这个营长供称,在他被俘时,他的部下的340人中,已有280名被苏军炮火杀伤。据其他俘虏供认,步兵第三三六师减员更为严重,而步兵第一一一师仅在10月20日的一天之内,就伤亡了总兵力的五分之四。

在南方方面军攻打梅利托波尔的同时,西南方面军恢复攻势。

10月13日21时50分,苏德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夜战行动开始了,参加的有三个集团军、一个坦克军和一个机械化军。22时整,担任突击任务的各坦克集群同时打开了前灯,一时间,月夜化作了白昼。坦克冲入敌群,搭载的步兵分队立即跳下战车,向德军猛烈射击。随后,各主力部队全部掩杀上来。

突如其来的苏军迅猛攻击,打得德军措手不及,等他们明白过来这是强大的夜间攻击时,多数官兵已经束手就擒成了俘虏。

全部战斗只用了10个小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扎波罗热终于被攻克了。除了战死者之外,守敌全部被俘获。缴获的德军辎重装备和各种武器弹药,堆满了第聂伯河左岸的地域。

至此,从扎波罗热上至洛耶夫的700公里长的地段上,苏军西南、草原和沃罗涅日三大方面军一线展开。不仅第聂伯河左岸德军用以阻击的各大屯兵场和战略要地被全部攻克,而且许多集团军还乘胜强渡了第聂伯河,并在大河右岸占领了若干个登陆场。

此外,南方方面军还占领了克里米亚的地峡地区,从而彻底切断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敌军与第聂伯河下游的联系。

至此,第聂伯河会战终于胜利结束了。

决胜乌克兰战役

1943年秋天的战局,以苏军的胜利而结束了。到1943年年底,又紧迫地提出了第三个冬季战局的问题。

在1943年11月至12月间,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每天指挥着前线的进攻战,同时又忙着制订即将来临的冬季各战役计划。

12月中旬,为了对冬季战局下定最后的决心,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他们先在总参谋部讨论了所有的基本问题之后,然后来到了大本营。

同以往一样,参加会议的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防委员会委员。经过讨论,形成了对冬季进攻的设想:在不同时间和在彼此相距很远的地段上,先后进行一系列战略性战役。

会后,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又在总参谋部工作了好几天。他们每天都到斯大林那里去核定计划的细节和各个方面军的训令。

最高统帅刚批准了训令,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便根据他的指示,各自返回部队。

12月21日,华西列夫斯基离开莫斯科,回到了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即原来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朱可夫也回到了原来的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即乌克兰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军。

在1944年初,希特勒在苏德战场的南翼部署了一个极大的战略集团,它们是德国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南部”集团军群,包括坦克第四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野战第八和第六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元帅指挥的“A”集团军群,包括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德国第十七集团军、德国第四十四独立军。

1944年2月初,从“南方”集团军群抽调的野战第六集团军转隶于该集团军群。这些军队得到了德第四航空队的支援。这两个集团集群总共有176万名官兵、1.68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200辆坦克和强击炮、1460架作战飞机。

希特勒严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守住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西部各州的产粮区,以及有开采和加工锰的企业的尼科波尔、富有铁矿的克里沃罗格盆地和克里米亚半岛,并牢固地掩护德苏战场南翼的交通线。

希特勒和德国统帅部还希望恢复德军在第聂伯河的防御。因此,德军力图控制科尔松—谢甫琴科夫斯基登陆场,因为这个登陆场有利于对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左翼和第二方面军的右翼实施侧翼突击。

德军还力图控制尼科波尔以南的登陆场,因为它掩护着克里沃罗格盆地,能对梅利托波尔的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后方实施突击。

在乌克兰作战,除了要面对强大的德军,苏军还遇到了以麦利尼克和班杰拉为首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活动。他们在右岸乌克兰和西部各州一带的活动十分猖獗。

班杰拉分子企图影响民心和军心。他们不断地进行破坏和暗杀,有时还严重威胁到苏军的后方,并且同前线地带的占领者进行勾结。

1944年2月底,瓦图京陷入了其中一支匪徒的埋伏,不幸受了重伤。这些情况令苏军提高了警惕。

因此,苏军1943年冬季作战计划的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切断德军伸向第聂伯河方向的各突出部。第二阶段,打破德军的防御,将敌“南方”集团集群和“A”集团军群逐个歼灭。

在1944年1月的几个星期里,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也曾多次打算粉碎敌人的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集团,但是没有成功。原因是兵力和兵器不足,弹药也极为匮乏。

同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的估计相反,敌军不仅不想放弃这个地域,而且把这个地域变成了密集的、筑有坚固工事和相互保持密切活力联系的一个支撑点。

1944年1月中旬,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军团得到大本营的允许,停止了攻击。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夺取尼科波尔登陆场的。如果继续打下去,损失会很大,而且还完不成任务。

因此,他认为需要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合力作战,重新部署军队,用预备队补充托尔布欣的部队。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就和托尔布欣进行磋商,托尔布欣表示支持他的意见。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便从托尔布欣的指挥所,给大本营打电话,向斯大林提出自己的作战方案。

但是,斯大林不同意他的意见,还责备他们不善于组织部队的行动,不善于指挥作战。

此时,基于目前战事形势的需要,华西列夫斯基除了强烈坚持自己的意见外,已经别无选择。

这时,斯大林提高了嗓门,这促使华西列夫斯基也不由得提高了嗓门,坚持自己的观点。

随后,就听见斯大林扔下了电话。

此时,站在一旁的把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听到的托尔布欣微笑着说:“嘿!你知道吗?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我刚才吓得差点钻到凳子底下去了。”

在这次通话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终于从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得到了沙罗欣中将指挥的第三十七集团军,从大本营预备队得到了近卫步兵第三十一军,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得到了近卫机械化第四军。

1月下旬,乌克兰第三和第四方面军恢复了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方向上的进攻。

根据以前的计划,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从克里沃罗格东北地域,向阿波斯托洛沃实施主要突击。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右翼部队也向这里进攻,以便于相向突击,合围防守在尼科波尔地域的德国第六集团军,阻止其西撤。

经过两昼夜的激战,德军的防御被突破了。紧接着,快速部队进入突破口。

2月5日,苏军解放了阿波斯托洛沃。企图沿铁路向尼古拉耶夫撤退的德军三个坦克师和四个步兵师在这里被歼灭。

同时,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右翼部队突破了尼科波尔以南的防御,前出到第聂伯河。

由于道路泥泞不堪,未能截断敌军的一切退路,但是敌军的重型装备和技术兵器都成了苏军的战利品。

华西列夫斯基回忆说,1944年初冬春之际的这种道路泥泞,无法通行的现象,他在此前和以后的日子里,都未曾见过。拖拉机和牵引车都在原地打滑。炮手们扛着炮走,战士们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走了几十公里远,靠双手把弹药从一个阵地运到另一个阵地。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苏军战士们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恶劣的作战环境。

2月8日,乌克兰第三和第四方面军的一些兵团解放了尼科波尔。

托尔布欣的部队拔除了德军在第聂伯河左岸上的最后一个登陆场后,全线前出到第聂伯河,并在河的右岸固守了登陆场。

2月16日,作战地区的天气有所好转,苏军才能够拉来火炮和战役开始时所需要的弹药。

2月17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克服了敌军的顽抗和不断反扑后,转入进攻。然而,暴风雪开始了。

尼科波尔附近的第聂伯河大桥被毁。在能见度只有20米的情况下,茨维塔耶夫的突击第五集团军横渡到第聂伯河右岸,在它占领的登陆场上抗击了反冲击。

2月18日,暴风雪更大了。由于地面冰层和雪堆的影响,汽车运输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从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阿基莫夫卡到茨维塔耶夫,坐汽车沿开阔的草原直行,本来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但是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却用了一昼夜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当乘坐的越野车实在前进不了时,华西列夫斯基便和司令部的工作人员们一起顶着暴风雪,双脚踏着滑滑的冰层和厚厚的积雪,奋力前行。

然而,困难并未就此停止。第聂伯河突然出现了浮冰,水位明显上涨。在尼科波尔以南集中的普利耶夫的军队,无法在最近两三天渡河,而右岸的茨维塔耶夫的军队供给的必需物品运输也遭遇到困难。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虽也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还继续缓慢地向前推进。

2月22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所属的格拉戈列夫中将指挥的第四十六集团军,在沙罗欣中将指挥的第三十七集团军的配合下,攻克了克里沃罗格和附近的矿坑,并前出到萨克萨加甘河和因古列茨河。

向因古列茨河推进的,还有马利诺夫斯基的其他部队。

到1944年2月底,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域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完成。

3月初,在华西列夫斯基的直接参与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制订了进攻乌克兰战役的第二阶段的实施方案。

而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个不幸事件,瓦图京因在从第十三集团军去第六十集团军的路上被匪徒打成重伤,于1944年4月15日逝世了。

瓦图京曾是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军事学院期间的同学,后在总参谋部出任过作战部长兼第一副参谋长,与华西列夫斯基是很好的朋友。

在瓦图京伤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关注着前线战事的发展。

3月19日,华西列夫斯基收到瓦图京从基辅医院发来的电报,在电报中,瓦图京祝贺乌克兰第三方面军首长和作为大本营代表的华西列夫斯基取得的胜利。

华西列夫斯基给瓦图京复电说:

感谢你的祝愿。亲爱的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衷心祝你早日康复,以便矫健地重新统率你在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的军队。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以实现你的愿望。

华西列夫斯基对才华出众的瓦图京将军,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在回忆录中,华西列夫斯基说:

1940年8月,瓦图京被任命为作战部部长,尔后升任第一副总参谋长。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在这个崇高的岗位上表现了宏图大略,他以不倦的工作为训练我们的武装力量作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瓦图京的统率才干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

我永远不会忘记同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在前线的几次会晤。他担任过西南方面军参谋长,以后又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对事业作出了大量的十分有益的贡献。

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国防委员会和大本营在准备和实施大型战役时,委托给瓦图京将军极为重要的任务,他照例完成得很出色。

瓦图京将军当之无愧地享有大家的崇敬和全民的爱戴。苏联人民虔诚地怀念他。

1944年3月4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开始进攻。在瓦图京受伤后,该方面军由最高副统帅、苏联元帅朱可夫兼任司令。在进攻的第一天,德军的防御就被突破了。

同日,方面军司令命令坦克兵中将巴丹诺夫的坦克第四集团军和雷巴尔科上将的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投入战斗。

在发起进攻的前两个昼夜,苏军粉碎了敌军的抵抗,把突破口扩大至180公里,并向前推进了25公里至30公里,解放了伊兹亚斯拉夫利和亚姆波利。

接着,苏军冲进沃洛钦斯克,切断了利沃夫至敖德萨的铁路。同一天,苏军方面军主力前出到了塔尔诺波利的接近地。

之后又前出到了普罗斯库罗夫的接近地。而在3月5日转入进攻的茹拉夫廖夫中将的第十八集团军,则已前出到赫麦利尼基接近地。

3月6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向德军第六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发起攻势。德国的这两个集团军共有34个师,其中包括4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苏第四十六集团军、近卫第八集团军和普科耶夫骑兵摩托化集群。方面军的其他集团军在各自地段实施辅助突击。敌军在主要突击方向的防线,在苏军进攻的第一天就被突破了。

3月8日,这支队伍以其勇敢积极的行动,解放了新布格,截断了多林斯卡亚到尼古拉耶夫的铁路。它从这里对逃向别列兹涅格瓦托耶和斯尼基列夫卡的敌军的后方,实施了突击。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在给最高统帅的报告中,表扬了这个集群和朱可夫的近卫第八集团军和格拉戈列夫的第四十六集团军的胜利行动。

与此同时,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向雅西出动,其前进的速度很快。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也加快了速度,它的右翼部队在3月13日突入赫尔松,冲向尼古拉耶夫,又转而向北,堵住德国第六集团军通向海上的退路。它的右翼部队赶来会合,形成了合围之势。

在下因古尔河岸,德军又遭到了一次惨痛的失败。

在别列兹涅格瓦托耶—斯尼基列夫卡战役中,斯维里多夫中将的近卫机械化第二军战功卓越。

为表彰在这次作战中战功卓著的近卫机械化第二军司令斯维里多夫中将,在1944年3月18日,华西列夫斯基给他发了一封电报:

感谢您出色地工作。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是好样的。祝您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我们将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一起,申请给予您政府的高级奖赏。早日把万恶的法西斯匪徒从尼古拉耶夫赶出去。

电报中所说的“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其中还有一段缘由。那是在1943年12月21日,斯维里多夫曾被近卫第二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撤了军长之职,并派他带着命令到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来,此时,华西列夫斯基也在此地。

华西列夫斯基以前在前线工作时,特别是在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和顿巴斯战斗中,结识了斯维里多夫。

在了解到斯维里多夫被撤销军长一职后,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向近卫第二集团军司令扎哈罗夫说明,只有国防人民委员才有任免军长的权利,集团军军事委员会撤销斯维里多夫的职务,就超过了自己的权限。

在把这个问题提交国防人民委员部之前,华西列夫斯基派代表去集团军和斯维里多夫所在的军里,就地详细地调查命令中所讲的事实真相。后来,斯维里多夫回到军里去了。

调查表明,撤销斯维里多夫的职务没有什么重要的理由。

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觉得,同斯维里多夫谈谈就可以了。在谈话中,斯维里多夫向首长们保证,将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知识和经验,来报答首长们给予他的信任。

现在,斯维里多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华西列夫斯基和托尔布欣为此而感到十分的高兴。

1944年3月19日夜,最高统帅在电话中通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提出的作战计划大本营已经批准,坦克和牵引车将给予少许的补充。

但是他说,现在补充兵力没有可能。

此时,由于连绵不停的雨水,将本来就不好走的土路毁掉了,部队必需品的供应只能靠拖拉机和越野汽车搬运。

因此,方面军不得不拖到3月26日开始进攻。

战士们脚下踩着几乎没膝的泥泞,进行作战。虽然人员不足,弹药也快用完了,但是进攻没有停止。

3月30日,突击第五集团军攻克了奥恰科夫和第聂伯—布格河河口的红色灯塔堡垒。

此时,几乎整个乌克兰第三方面军都在为解放敖德萨而战斗。突击第五集团军在4月9日首先冲进敖德萨市。在敖德萨地区,苏军缴获了大批的战利品。

随后用了三天的时间,全部解放了敖德萨和迪拉斯波。而且,苏军还控制了德涅斯特河上的渡口和一些堤坝。

全国都在隆重庆祝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胜利,这个集团军的成千上万名英勇无畏的军人,荣获了政府的高级奖赏。

4月10日,敖德萨庆祝赶走德国罗马尼亚法西斯匪徒。也是在这一天,华西列夫斯基得知自己荣获了最高军事勋章“胜利勋章”,他得到的这枚勋章是第二号,第一号授予了朱可夫元帅。

奖词是:

由于出色地完成了最高统帅部赋予的领导大规模战役的任务,从而在粉碎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事业中取得了辉煌胜利。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命令发布之前,最高统帅斯大林最先向华西列夫斯基表示了祝贺。

斯大林对他说:“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我祝贺您荣获苏联最高军事勋章。您受到奖励并不仅仅是由于顿巴斯和乌克兰的解放,而且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克里米亚的解放。现在,你就应当把注意力转到这方面来。同时,不要忘记乌克兰第三方面军。”

当时,正在患重病的沙波什尼科夫发来的电报,让华西列夫斯基深受感动。华西列夫斯基在复电中说:

亲爱的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

感谢您的祝贺。我胜利完成最高统帅部赋予的任务,以及因此而受到极为崇高的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您的直接领导下多年工作的结果。

衷心祝您健康。

感谢您的华西列夫斯基

突破克里米亚防线

解放乌克兰的任务完成后,解放克里米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在指挥这个战役过程中,华西列夫斯基仍然担任总参谋长,同时协调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的行动。

苏军统帅部大本营的每一位代表,通常掌管两三个方面军。这种通过直接置身于作战地区的大本营代表指挥部队的形式,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在苏联的整个卫国战争中,争夺克里米亚的战斗一直很激烈。德军竭尽全力死守克里米亚,是因为德军只要守住克里米亚,他们就可以使整个河海沿岸处于其经常的威胁之下,并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政策施加压力。

此外,克里米亚也是德军进犯苏联高加索地区和稳定整个战场南翼的基地。

根据苏军大本营定下的计划,克里米亚战役的意图在于: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从北面,即从彼列科普和西瓦什湖;独立濒海集团军从东面,即从刻赤地域,在黑海舰队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向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这个共同方向同时实施突击,分割敌军,防止其由克里米亚撤退。

1944年3月28日,正当华西列夫斯基与马利诺夫斯基研究如何进攻敖德萨市时,接到了最高统帅斯大林打来的电话。在电话中,斯大林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去见伏罗希洛夫元帅,同他商讨有关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和濒海集团军,在克里米亚战役最初阶段中协同动作的问题。

斯大林还告诉华西列夫斯基,伏罗希洛夫将于3月29日10时,抵达克里沃罗格。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司令部,飞到了克里沃罗格。伏罗希洛夫元帅在他的车厢里接待了华西列夫斯基。

对于这次见面,华西列夫斯基许多年后,仍然记忆犹新。伏罗希洛夫一向很好客,而苏军对德军的巨大胜利,使这次会面更加愉快。伏罗希洛夫详细地向华西列夫斯基讲述了不久前结束的德黑兰会议的情况。

当然,他们主要谈论了与克里米亚战役有关的问题,决定让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首长参加到下一步的工作中来。为此,他们要在3月30日10时30分以前,转移到梅利托波尔。

3月30日,在进一步讨论关于克里米亚战役时,华西列夫斯基向伏罗希洛夫介绍了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实施战役的计划。同时,伏罗希洛夫也向他们介绍了濒海集团军的行动计划。

濒海集团军准备突破敌军在刻赤以北的防御,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敌军的刻赤集团,不让它退却到阿克—莫奈斯克阵地,而后向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发动突击,以一部分兵力沿克里米亚半岛南岸活动。

此外,他们还讨论了有关克里米亚战役最初阶段各部队协同动作的主要问题。参加这次研究工作的,还有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军事委员苏鲍京、参谋长比留佐夫和空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赫留金。

最后,华西列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根据研究结果,共同向斯大林提出一份实施克里米亚战役的综合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提出:“如果天气允许,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将不迟于1944年4月5日开始这一战役。我们建议刻赤方面在彼列科普战役开始后两三天内开始。”

3月30日夜,华西列夫斯基乘坐极有经验的驾驶员阿法纳西耶夫和他的领航员舍赫曼驾驶的飞机,从梅利托波尔回到了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整个战争期间,华西列夫斯基多次乘坐他们俩驾驶的飞机,即使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也飞得很顺利。

4月8日,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开始了进攻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早晨,在方面军各部队宣读了关于转入进攻的命令:

我们在我们的父兄1920年洒满鲜血的土地上战斗,让我们的英雄主义把伏龙芝的军人的世界荣誉、俄罗斯武器的荣誉发扬光大吧!

4月11日,濒海集团军部队开始进攻。在整个战役的过程中,克里米亚的游击队给了苏军强有力的支援。

经最高统帅的允许,华西列夫斯基在敖德萨解放之后,于4月11日回到了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当天,他就接到了大本营的命令。

根据苏联空军的侦察,获悉由于克列伊泽尔的第五十一集团军在赞科伊方向作战顺利,敌军已经由刻赤半岛开始撤退。于是,托尔布欣请求华西列夫斯基赶快让濒海集团军转入进攻。

华西列夫斯基支持这一请求,他马上将这一请求告诉了伏罗希洛夫。

4月10日,第五十一集团军突破了敌人的防御,从4月11日早晨起,坦克第十九军进入了突破口。该坦克军迅猛突击,进而占领了赞科伊。并通过克里米亚大草原,顺利地向辛菲罗波尔发起进攻。

在彼列科普附近,扎哈罗夫指挥的近卫第二集团军遭受敌军的顽强抵抗。华西列夫斯基与托尔布欣商量后,为了尽快夺取辛菲罗波尔,决定由坦克第十九军组成一个快速集群,由第五十一集团军副司令拉祖瓦耶夫少将指挥,其主要任务是在4月13日占领辛菲罗波尔。

4月11日傍晚,莫斯科为英勇的乌克兰第四方面军鸣放礼炮,祝贺他们突破了敌人在彼列科普和西瓦什湖的防御,并占领了赞科伊市。

4月12日这一天,乌克兰第四方面军解放了314个居民点,突破了卡尔基尼特湾以东的伊顺的阵地、以阿卡巴特列尔卡沙咀为依托的阿克—莫奈斯克的阵地,以及克里米亚中的比尤克—昂拉尔斯克的阵地。这时,全线展开了进攻。

4月13日,苏军胜利的旗帜飘扬在辛菲罗波尔、叶夫帕托里亚和费奥多西亚的上空。

4月15日,苏第五十一集团军的快速部队前出到了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外廓,这是德军的最后希望所在,但是在苏军的猛烈打击下,希望破灭了。

为了表彰苏军杰出的战斗行动,最高统帅向辛菲罗波尔的解放者宣布嘉奖。首都莫斯科又为前线的英雄们鸣放了庆贺礼炮。

然而,紧张的战斗仍在进行着。

斯大林不止一次地提醒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必须尽快消灭敌军的克里米亚集团,而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也很清楚这一点的重要意义,无论从军事观点还是从政治观点上来看,都是如此。

4月26日,华西列夫斯基与托尔布欣分析战局后,作出决定:将在30日使用近卫第二集团军在辅助方向实施突击,同时让近卫步兵第十三军越过麦肯齐耶维山进入战斗,前出到北海湾,把在南区作战的敌人兵力的一部分吸引过来。

预计在29日至30日凌晨,苏军所有的大口径火炮和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带有大型炸弹的远程航空兵、所有的加强兵器和作战飞机,都将投向德军防御阵地,以便掩护坦克部队和伴随其前进的步兵强攻封锁队的强攻。

至5月1日,再由第五十一集团军和濒海集团军从南面实施迂回,夹击城内敌军。同时,还需要调动克里米亚半岛上游击队参加辅助作战。

4月28日夜间,华西列夫斯基就这些计划,同斯大林进行了长时间的通话。斯大林对拟定的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没有提出任何疑问,也未要求作重大的修正。

但是,当华西列夫斯基谈到进攻还要做新的延期时,斯大林就失去了平静,言辞变得十分得激烈。然而,华西列夫斯基没有放弃自己的意见。

最后得到最高统帅的批准:如果情况需要,将于5月5日由近卫军第二集团军在辅助方向发起进攻,而于5月7日以方面军的所有部队、黑海舰队和游击队的力量,对塞瓦斯托波尔的筑垒地域发动总强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级指挥人员对他们的进攻地段进行了多次勘察,对地形和敌情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周密演练了完成当前任务的计划。此外,在苏军各部队后方修建了强攻教练场,以供在最大限度接近实战的条件下演练战斗动作。特别仔细地练习了步兵同炮兵、坦克和飞机的协同动作。

鉴于苏联游击队在1944年整个克里米亚战役期间所起的巨大作用,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征得克里米亚州党委的同意,在5月3日,向国防委员会发出一份由乌克兰第四方面军首长和政治部积极参加制定的,呈请授予游击队运动参加者以政府奖励的文件:6人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4人奖励列宁勋章,17人奖以红旗勋章,23人奖以一级卫国战争勋章,63人奖以二级卫国战争勋章等。

5月5日,近卫第二集团军在两小时的炮火准备和航空兵突击之后,转入了进攻。

大威力火炮在冲击前夜和进攻当天的清晨,就用火力破坏永备防御工事。方面军的全部航空兵轰炸和扫射敌人的战斗队形,以及妨碍苏军步兵和坦克向前推进的敌军炮兵。战斗打得非常的激烈,在许多地段上都变成了肉搏战。

5月7日10时30分,在一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在方面军全部航空兵的密集支援下,苏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筑垒地域发起了总强攻。德军的一段9公里防御阵地被突破,同时苏军还占领了萨彭山。

萨彭山的陷落,注定了塞瓦斯托波尔将被攻占。从该山山顶,以及从卡亚—巴什山,就可以观察全城以及直到赫尔松内斯角的一片平原。

5月9日8时整,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向塞瓦斯托波尔再次发起总强攻。攻城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日终时,苏军的部队前出到敌人预先构筑的从斯特雷列茨湾通向大海的防御地区。

前面是还在德军手中的克里米亚的最后一条狭长地段,即从奥麦加到赫尔松内斯角。

5月10日,被希特勒法西斯吹嘘为固若金汤的“堡垒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终于被苏军占领了。

同日清晨,最高统帅传来命令:

致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托尔布欣大将:

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在航空兵和炮兵密集突击的支援下,经过三天进攻战斗,突破了德国人用三层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构成的永备坚固的筑垒防御,并在几小时之前占领了黑海的要塞和极重要的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城,从而清除了德国人在克里米亚的最后抵抗基地。

克里米亚的德国法西斯侵略者已彻底肃清。

在电报命令的后面,列举了所有在塞瓦斯托波尔战斗中表现突出的、报请授予塞瓦斯托波尔部队称号和勋章奖励的部队名单。

同日,首都莫斯科向解放塞瓦斯托波尔的乌克兰第四方面军部队,鸣放礼炮致敬。

5月11日夜间,濒海集团军和第五十一集团军突破敌人掩护赫尔松内斯角的防御地区,彻底肃清了敌军在塞瓦斯托波尔集团的残部,一昼夜之后,前出到黑海沿岸全线。

1944年5月12日,苏军在克里米亚的进攻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拥有20万人的德国第十七集团军,其全部的技术兵器和弹药都落入了苏军手中。

此时,华西列夫斯基的心情异常激动。他不禁想到:在1941年至1942年,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围困塞瓦斯托波尔长达250天。而今,我们只用了35天,就突破了德军在克里米亚的坚固的防御工事。

其中,只经过了3天时间,就粉碎了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比苏军在1942年要完备得多的永备防御工事,解放了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

首都莫斯科鸣放了五次礼炮,向把克里米亚从德军手中解放出来的陆海空战士们表示最诚挚的祝贺。

华西列夫斯基非常希望在解放塞瓦斯托波尔的第一天,到那里去看一看。

然而,很不走运的是,华西列夫斯基乘坐的越野车在麦肯齐耶维山地区,越过一条德军的堑壕时,触上了一枚地雷!

华西列夫斯基觉得很不可思议:这枚地雷如何还能完整地留在那里,因为在两昼夜的时间里,通过这里的已经有几百辆汽车了。

越野车轧到地雷上后,汽车的发动机和前轮被爆炸的气浪甩到离车身好几米远的地方,司机斯米尔诺夫中尉伤了左腿。

当时,华西列夫斯基同司机并排坐在驾驶室里,他的头部受了重伤,脸部被玻璃碎片划伤了。而护送华西列夫斯基的基亚尼茨基将军和格里年科、科佩罗夫两位副官因为坐在后面,没有受伤。

华西列夫斯基和司机在被扎上绷带后,送往集团军司令部的后方梯队,随后送往方面军司令部。由于医生的一再坚持,华西列夫斯基从那里乘坐飞机,被送往莫斯科。

起草“巴格拉季昂”作战计划

华西列夫斯基被送到莫斯科接受治疗后,斯大林下令给他调来了最好的医生,要求对华西列夫斯基的头部做认真彻底的检查和治疗。结果表明,伤口并不深,没有危及颅内脑组织,主要是颅外创面较大和颅骨轻微损伤。

医生们建议华西列夫斯基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再一次考察总参谋部正在起草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的细节。”华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如此说。

1944年初,苏军进攻的结果是,解放了大片领土,恢复了长达400公里的一段苏联国界,并进入罗马尼亚境内。苏军的威力不断增长。协调的苏联战时经济,为在前线顺利作战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为了实施白俄罗斯战役,需要重新部署兵力,并从内地调来一切必要的东西。与此有关的种种措施需要国防委员会、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部各总部、交通人民委员部付出巨大的劳动。

这一切大规模的工作都必须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把即将实施夏季战役的大量复杂的准备工作隐藏起来,避免让敌人知道。因此,只能吸收极小范围的人来领导准备工作。

从1944年4月起,总参谋部就积极地着手制订进行白俄罗斯战役的具体作战计划和1944年夏季战局的全盘计划。

在准备白俄罗斯战役的同时,总参谋部还同列宁格勒和卡累利阿两个方面军的首长,共同制订了在卡累利阿底下和南卡累利阿的进攻战役计划。

在1944年3月和4月间,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等军事首长,就已经对夏季战局意图讨论过多次了,并在最高统帅那里进行了核定。至于任命白俄罗斯方面军司令的问题,早就作出了决定。

斯大林曾问过华西列夫斯基,谁可以担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

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关于同白俄罗斯战役有关的一切问题,我不止一次地跟安东诺夫谈过。我推荐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作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的候选人。”

后来,斯大林同意了他提出的这个意见,并在4月间发出关于任命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命令。

还有一次,斯大林问华西列夫斯基,在解放塞瓦斯托波尔之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哪些部队将可用来加强白俄罗斯方向的各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说,他和安东诺夫认为,方面军指挥机关和两个集团军,即近卫第二集团军和第五十一集团军,可以调归大本营的预备队,并且必须调到白俄罗斯地区。把其中一个集团军部署在维捷勃斯克以东,以加强正在那里部署兵力的右翼。

斯大林没有表示反对,并命令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同大本营彻底商讨总参谋部的建议。

此外,斯大林还向华西列夫斯基提出关于正在白俄罗斯建立的各方面军的参谋长人选的建议,并指定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中抽选他所熟悉的、最有经验的高级指挥员,以便在进行白俄罗斯战役中有效地加以使用。

经过考虑,华西列夫斯基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中推荐了两位集团军司令,即扎哈罗夫和克列伊泽尔。

在军长当中,华西列夫斯基提了卢钦斯基、科谢沃伊和其他一些军长。

后来的结果表明,华西列夫斯基的这些建议并没有白提。

不久,最高统帅部任命扎哈罗夫接替彼得罗夫,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克列伊泽尔指挥他的第五十一集团军,他率领这个集团军从7月起就参加发展白俄罗斯战役;卢钦斯基率领第二十八集团军,参加发展博布鲁伊斯克战役;科谢沃伊在解放白俄罗斯时,指挥步兵第七十一军。另外的那些军长和他们的部队,也很快被调去参加白俄罗斯战役。

1944年5月20日,总参谋部制订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呈报给最高统帅。在一些方面军司令和军事委员会委员的参加下,很快就在大本营讨论了这个计划。总参谋部必须在近日内向大本营提出修正后的计划,以便能够得到最后的批准。

在这些日子里,华西列夫斯基每天都和朱可夫、安东诺夫在一起,多次到最高统帅那里去谈论战役计划。在这些会晤中,每次他们都反复讨论计划以及进行以“巴格拉季昂”命名的白俄罗斯战役的细节。

“巴格拉季昂”是一位俄罗斯著名将军的姓,其全名叫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远征俄国时,先是大败于莫斯科的熊熊大火,随即又在博罗季诺会战中受到了重创,50万大军只剩下了20000余人。法军仓皇逃出了俄国,最后在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彻底失败了。巴格拉季昂就是博罗季诺会战中的英雄。

5月30日,大本营最后批准了“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华西列夫斯基用八个字对该计划加以高度的概括:简单明了,大胆宏伟。

对此计划,华西列夫斯在回忆录中写道:

计划简单明了,同时既大胆又宏伟。它的简单明了表现在,它是以关于利用在白俄罗斯战区形成的对我们有利的苏德战场态势这一决定作为基础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知道,这些翼侧对敌人是最危险的,也是防御最严的。

计划的大胆来源于不惧怕敌人的对策,而力图在一个战略方向上实施对整个夏季战局有决定意义的突击。

能够证明计划宏伟的是:计划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计划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还规定了为实现军事战略的总任务和政治目的而进行大量的方面军战役。这些战役是计划中规定同时实施或相继实施的,它们看起来是孤立的,但是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按照大本营批准的计划,“巴格拉季昂”战役决定从6月19日至20日开始。

在此与苏军对峙的是“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第十六集团军各右翼兵团,由坦克第三集团军,野战第四、第九、第二集团军编成的“中央”集团军群以及“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四集团军各左翼兵团,共计63个师又3个旅,12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95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第六航空队及第一、第四航空队各一部共约1350架飞机对地面军队实施支援。

法西斯德军占领了预有准备的纵深梯次配置防御,依托完备的野战工事配系和天然地区。“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固守有捷径通往德国边境的白俄罗斯突出部。

从1944年下半年,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武装部队的领导成员都取了新的假名。斯大林叫谢苗诺夫,朱可夫叫扎罗夫,华西列夫斯基叫弗拉基米罗夫。

在“巴格拉季昂”战役计划被批准的当天,斯大林决定派朱可夫去白俄罗斯第一和第二方面军,派华西列夫斯基去协调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行动。

5月30日夜间,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在大本营研究了给白俄罗斯各方面军的命令,以及关于立即投入准备“巴格拉季昂”战役的指示和战役实施第一阶段的具体任务。

5月31日,斯大林和朱可夫签字的命令发到了各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签署了给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号令,朱可夫签署了给罗科索夫斯基和扎哈罗夫的号令。

5月31日,华西列夫斯基在总参谋部召见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他因病未能参加在最高统帅那里召开的讨论战役计划的会议。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对这次会见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华西列夫斯基将同他一起实施这次战役表示满意。

在这次战役中,他首次担任方面军司令员。他知道这是经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推荐,自己才获得这个难得的机会。朱可夫和安东诺夫两人,也参加了这次关于“巴格拉季昂”战役意图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任务的谈话。

6月4日16时,华西列夫斯基到达了设在斯摩棱斯克州红城附近的森林中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部。那里已事先准备好了配备有相应通信器材的指挥所,以保证华西列夫斯基能同大本营、总参谋部以及各方面军和各集团军的司令,保持经常的、可靠的电话电报和无线电联系。

同华西列夫斯基一起到达并将展开工作的,还有苏军炮兵副司令奇斯佳科夫上将,他的任务是协调两个方面军炮兵的行动;空军副司令法拉列耶夫空军上将,他的任务是帮助华西列夫斯基协调空军的行动。

此外,还有一个直接受华西列夫斯基领导的以波塔波夫中将为首的一批总参谋部军官。

晚上,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向华西列夫斯基他们介绍了方面军首长最后制定的战役计划和各集团军的任务,以及在战役准备方面所做的工作。

根据大本营5月31日的命令,这个方面军必须与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左翼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协同动作,实施这次战役,粉碎敌维捷勃斯克——奥尔沙集团。

为达到这一目的,规定实施两个突击:一个是由第三十九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在方面军的北面实施。其中,第三十九集团军应当从西南面迂回维捷勃斯克,与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左翼协同动作,粉碎敌维捷勃斯克集团并占领维捷勃斯克。

而第五集团军则穿过鲍古索夫斯克、先诺和卢科姆利,挺进到别列津纳河上游;另一个突击由近卫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三十一集团军实施,这两个集团军在粉碎敌奥尔沙集团后,应沿着明斯克公路干线,向鲍里索夫发起进攻。同时,还必须利用快速部队来发展鲍里索夫总方向上的胜利。

根据方面军司令批准的计划,为了保障各集团军突破敌军防御地段上的胜利,从方面军的炮兵兵器和坦克兵器中,抽调了146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764门火炮和迫击炮。这样就使平均每公里的突破地段的总密度达到44辆坦克和175门大炮,因而就有希望使这次战役取得胜利。

随后,在方面军首长的陪同下,华西列夫斯基一行到第五集团军视察了前线的部署和伪装等情况。检查结果表明,方面军首长、司令部和政治部,十分注意调到方面军来的诸兵种合成兵团、坦克兵团、炮兵兵团,以及其他专业兵种部队和各种军用物资的伪装。

方面军司令部的军官们在卸载站迎接了部队,并陪他们到指定他们的集中地域去,且严格要求他们采取伪装措施。白天绝对禁止变更部署和大规模的军队调动;禁止大批的指挥人员去进行勘察;禁止破坏原先的射击规定;禁止在敌占区上空进行了解情况的飞行。

方面军司令部的军官,每天都从空中对集中地域的伪装进行检查,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经过周密考虑的和组织良好的措施以迷惑敌人。在后方,在设备良好的靶场上和演习场上,认真地组织了部队的战斗训练,指定实施突破的师和特种部队逐一不露痕迹地调到第二梯队进行训练。

6月6日早晨,华西列夫斯基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到了克雷洛夫的第五集团军,在突破阶段上仔细地分析了集团军司令和各兵种首长提出的计划。特别注意讨论使用炮兵的问题,以及协调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的行动问题。在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离开集团军时,他们充分相信这个集团军是掌握在坚定、勇敢而又可靠的指挥官手中。

6月7日,华西列夫斯基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空军副司令法拉列耶夫和空军第一集团军首长一起,讨论了航空兵部队面临的任务。

6月8日拂晓,华西列夫斯基同奇斯佳科夫、法拉列耶夫一起乘飞机,来到了巴格拉米扬大将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的亲切。因为该方面军司令员巴格拉米扬和参谋长库拉索夫,都是他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的老同学。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尤其是库拉索夫,华西列夫斯基与他认识得更早些,在总参军事学院学习之前,他们就认识了。

那是在1935年冬,当时华西列夫斯基正以伏尔加河流域军区司令部军训部长的身份,去参加一次由白俄罗斯军区组织的战略野外训练作业。军区首长在这次旅行作业中,是作为集团军的一个部参加作业的。

当时,库拉索夫在白俄罗斯军区服役。1940年,华西列夫斯基升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之后,根据他的建议,由总参学院主任教员库拉索夫担任华西列夫斯基原来的职务,即总参谋部战役训练处处长。

1941年8月初,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总参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之后,库拉索夫就担任了作战部副部长。

在战争异常艰苦的岁月里,库拉索夫和沙波什尼科夫给了华西列夫斯基很多的帮助。在随后的几年里,库拉索夫领导的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司令部,一直受到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华西列夫斯基十分珍视彼此间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

6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他们整天都在巴格拉米扬的指挥所里,听取了方面军司令、参谋长、各兵种首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关于战役准备过程以及战役的物资保障的报告。

按照大本营5月31日的命令,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首长在白俄罗斯战略性战役第一阶段,奉命在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配合下,粉碎敌维捷勃斯克——列佩尔集团,前出到恰什尼基和列佩尔地域西德维纳河南岸。为此,必须用近卫第六集团军和第四十三集团军的兵力,来突破戈罗多克西南敌人的防御。

为了完成任务,方面军部队必须强渡西德维纳河,并攻占别申科维奇。以部分兵力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右翼协同动作,粉碎敌维捷勃斯克集团,解放维捷勃斯克以便向列佩尔发展进攻,从北面波洛茨克方向,牢固地保障方面军的主力。在攻占列佩尔后,用一部分兵力沿着西德维纳河右岸实施突击,切断德军第十六集团军和坦克第三集团军之间的联系。

为实现这一任务和后续的任务,该方面军首长决定把兵力展开为一个战役梯队,把坦克军作为快速集群。方面军首长还确定了各集团军突击集团的编成。

在近卫第六集团军中,由步兵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军组成第一梯队,由第一〇三军和近卫第二军组成第二梯队来进行突破。在第四十三集团军的突破集团中,由步兵第一军和第六十军组成第一梯队,步兵第九十二军作为第二梯队。在方面军预备队中,除了坦克军外,还有一个步兵师留在突击集团的右翼。

在认真听取完汇报后,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对方面军首长定下的战役实施计划没有任何重大的意见和修改。方面军各集团军司令的计划也得到了审查和批准。

6月8日夜间,华西列夫斯基在向最高统帅的例行报告中说,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战役准备工作在顺利进行。同时,他还报告说,由于铁路工作不令人满意,调到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部队误期了,原定的运输计划被破坏了。

因此,6月9日以前,坦克兵中将奥布霍夫领导的近卫机械化第三军只有百分之五十到达目的地,而按计划这个军应该在6月5日就全部赶到。

在那几个月里,铁路工作曾经受到部队多次的责备,由于铁路工作落后于前线的需要,完成战斗任务变得极端复杂化了。华西列夫斯基对延迟运送军队的事情感到十分的忧虑,于是他便把总参谋部的总组织部部长卡尔波诺索夫中将请到了前线。

6月9日夜24时,华西列夫斯基在向斯大林报告一天的工作时,再次对部队不能按时到达前线表示不安。他同时谈到,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这位方面军司令的第一个印象很好,他做了许多工作,为人能干且有信心。

6月11日,趁着卡尔波诺索夫到达前线的机会,华西列夫斯基还研究了铁路运输问题。他写好了一封给交通人民委员会的信,要求无论如何要改进工作,要不迟于6月18日结束运输工作。这封信交给卡尔波诺索夫带走了。

6月13日夜间,华西列夫斯基在给斯大林的报告中写道:

完成您指示的准备工作在全速进行,正在研究各个细节。现有部队在您指定的期限之前将准备就绪,大家对胜利充满信心。

但对于铁路能否把炮兵第四旅和第十五旅、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骑兵军、弹药、燃料以及罗特米斯特罗夫所属各兵团按时运到仍感担心。我再次报告,开始的最后日期将完全取决于铁路工作,我们方面已经作出一切努力,以便不耽误您所规定的期限。

6月14日上午,斯大林通知华西列夫斯基,由于铁路运输的耽误,战役开始日期推迟至6月23日。

由于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部队的准备情况充满信心,于是在6月14日下午,华西列夫斯基和奇斯佳科夫、法拉列耶夫一起,再次乘飞机来到了巴格拉米扬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在6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华西列夫斯基他们详细地检查了近卫第六集团军、第四十三集团军和空军第三集团军的准备进程以及物质保障情况。

近卫第六集团军关于突破敌人防御的准备,在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看来是十分周密的。他们只提了少许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就满意地批准了集团军司令的作战计划。

6月16日傍晚,在给最高统帅的报告中,华西列夫斯基写道:

第四十三集团军新任司令别洛鲍罗多夫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南方派到这个方面军的军长瓦西里耶夫和鲁奇金工作出色。我已指示为近卫军调到非近卫军的瓦西里耶夫保留近卫军的饷金。

我请求批准我的指示,并对赫鲁廖夫同志作相应的指示。两个方面军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完全正常。如果天气允许,我们将严格按照您指定的期限完成任务。

铁路工作仍然使人有点焦急,让人担心已拨归方面军的一些部队是否能按时集中,某些供应品是否能够下发,尽管为战役的开始所必需的一切东西将能得到。

6月16日深夜,斯大林给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问他能否在对所负任务没有特殊损失的情况下,到莫斯科来两三天。华西列夫斯基同意了,并于第二天回到了莫斯科。

6月17日晚上,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一起去见斯大林。见面后,他才知道,北部战线上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出现了问题。

原来,列宁格勒方面军经过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激烈战斗,严重挫败了芬兰军队之后,准备强攻最后一道防御地区。

后来得到消息说,德军统帅部已将自己的部分兵力从南卡累利阿调往卡累利阿地峡。

斯大林通过电话,同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戈沃罗夫进行联系,听取了他关于事态进程和准备强攻的详细报告,对他作了一系列的忠告和指示。他对戈沃罗夫作出的关于他的部队在近一周之内完成加速进攻的保证十分满意,并祝他成功。

当天晚上,大本营讨论了关于卡累利阿方面军在奥涅加湖和拉多加湖区舰队的参加下,在南卡累利阿进行思维里—彼得罗扎沃兹克战役的问题。

斯大林在电话里听取了方面军司令麦列茨科夫关于部队的准备情况的报告,并强调指出,由于列宁格勒方面军行动顺利,为卡累利阿方面军完成任务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要求不迟于6月21日开始战役。

然后,斯大林请安东诺夫介绍一下诺曼底最近的事态。安东诺夫说,盟军在登陆之后推进极端缓慢。它们已将仅有的3个不大的登陆场连成一片,并向科汤坦半岛方向稍作扩大。

当谈到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会在苏德战场上产生什么影响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苏军一旦开始白俄罗斯战役和继续顺利地进攻芬兰,希特勒统帅部将会把一部分部队从西线调到东线。

在交换完意见之后,最高统帅约定华西列夫斯基在第二天晚上会见时,报告他在白俄罗斯战役上存在的一切问题。

第二天晚上,斯大林在听完华西列夫斯基关于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在完成他们所面临的任务的准备过程的简短报告之后,感到十分满意。

华西列夫斯基还特别谈到了在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方面军中,使用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的问题。

在报告中,华西列夫斯基建议,应把该坦克集团军由原来的奥尔河——鲍里索夫方向,转移到鲍古索夫斯克——鲍里索夫方向上来。因为这一突破方向比原来的距离要近,而且地形也比较好,且前方正面没有更强大或密集的敌军。

最后,斯大林同意了这一建议,表示暂时可以把坦克第五集团军留在大本营预备队。而在需要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就可以以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发出指示,将其转调给方面军。大本营还决定,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坦克集团军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前出到别列津纳河,强占渡口和解放鲍里索夫市。

与以往一样,最高统帅特别关心部队的士气、准备和物质保障的情况,以及各方面军指挥人员,而首先是领导成员的工作。华西列夫斯基对此做了较为满意的答复。

华西列夫斯基在莫斯科的时候,朱可夫请求大本营允许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不是于6月23日,而是于6月24日开始实施进攻。

斯大林为此征询了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同巴格拉米扬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商量之后,对斯大林说:“我认为这个建议对我们方向两个方面军来说是适宜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够在6月22日夜间,在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开始战役之前,在这里利用派给罗科索夫斯基的远程航空兵。待他们用过之后,再让它们回到原先的位置上,即在6月23日夜间继续执行它先前的指定任务。”

斯大林同意了这个建议,并补充说:“您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都忽略了还有一个对你们有利的细节,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在这种情况下又得到了一个昼夜的时间。”斯大林答应在同朱可夫通过电话后,将最后决定通知华西列夫斯基。

6月20日,华西列夫斯基回到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指挥所。随后,他同达尼洛维奇和空军第一集团军首长一起检查了空军的准备情况,同空军的军长、师长们以及各兵团的政治部主任举行了会议。

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开始前的最后几天里,华西列夫斯基给最高统帅的报告中写道:

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准备工作行将结束。6月21日夜间,部队将进入战役出发地位。将在一昼夜内在各个地段上进行战斗侦察。6月22日夜间又要进行侦察。只要天气有利,进攻将按规定的时间开始。

华西列夫斯基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谨慎的军事首长。他认为,每一个军事首长,从团营或师的指挥官到集团军或方面军司令,都应当有恰如其分的谨慎和细心。

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对成千上万军人的生命负责,他的义务就是要斟酌自己的每一个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寻找完成战斗任务的最适宜的途径。

千里逐鹿白俄罗斯

1944年6月22日,在广阔的白俄罗斯地域,一场大战即将打响。此时,转入决定性进攻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然而,在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巴格拉季昂”战役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先的意图开始。

在计划进攻开始实施时,天空密云重重,苏军只能部分地使用远程航空兵。但是,由于天气的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出前线航空兵的威力。

炮兵火力的优势,给了发动进攻的步兵以主要的支援。各战线战斗的进展不尽相同。

6月24日清晨,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继续发展进攻。

在维捷勃斯克方向和鲍古索夫斯克方向作战的部队,取得了最大的成就。

近卫第六集团军和第四十三集团军在一次遭遇战中,击退了敌人疯狂的反击,前出到西德维纳河,从行进间强渡该河,争夺该河南岸的登陆场。

柳德尼科夫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从南面突入维捷勃斯克附近的德军走廊。克雷洛夫的第五集团军也迅猛地向前推进。

24日中午,华西列夫斯基打电话给巴格拉米扬,知道了近卫第六集团军的近卫步兵第六十七师的战士们,在利用小船、木筏、木桶和其他就便材料渡过西德维纳河。

由于敌人的顽强抵抗,第四十三集团军的进攻的速度有些减慢。然而,合围维捷勃斯克集团能否成功取决于第四十三集团军,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兵团已经从南面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正缩紧合围圈。

根据德军俘虏供称,德军统帅部似乎正在要求希特勒允许把部队从维捷勃斯克西撤。

得到这个消息后,华西列夫斯基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司令谈好,他应尽一切努力,使第四十三集团军至迟在一天之后务必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在格涅兹季洛维切伊地域通往维捷勃斯克的公路上会合。

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对柳德尼科夫表示了祝贺。

放下电话后,华西列夫斯基来到了奥布霍夫的斯大林格勒近卫机械化第三军。

在这里,他和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军长奥布霍夫讨论了形势,检查了奥斯利科夫斯基集群编成内的坦克兵的准备状况。

到了傍晚,坦克兵开始运动,超过远远走在前面的步兵,在第二天同搭乘坦克的自动枪手突入先诺。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右翼的情况要差一些,因为近卫第十一集团军滞留于第聂伯河同绵亘于奥辛托尔夫到铁路线的沼泽之间,在这里把罗特米斯特洛夫的集团军投入战斗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

因此,必须要让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投入鲍古索夫斯克地域,并在那里利用克雷洛夫的第五集团军的突破口,从后方迂回奥尔沙,向托洛钦和鲍里索夫前进。

为此,华西列夫斯基向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骑兵机械化集团提出一项任务:由先诺向西发展进攻,以便从两侧绕过卢科姆利湖,以一翼支援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攻占列佩尔;另一翼强渡别列津纳河,并向普列谢尼奇推进。

最高统帅同意这一想法,并批准华西列夫斯基从6月24日20时起,把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由大本营预备队拨给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

华西列夫斯基随即将这一命令通知了方面军司令和罗特米斯特罗夫。

在战斗进行中,华西列夫斯基亲眼看到了赫留金将军的空军第一集团军的出色工作。

根据方面军的战役计划,该集团军的力量在头一天集中在方面军主攻方向,即奥尔沙。

虽然当时的天气不好,但是在冲击开始前的一刻钟,飞机对处于近卫第十一集团军地段上的敌军防御前沿进行了密集的轰炸。冲击一开始,轰炸机和强击机把突击转到了敌军防御的纵深。强击机成功地掩护步兵和坦克推进,摧毁了德军的火器和有生力量。

而当第五集团军在鲍古索夫斯克附近遇到顽强抵抗时,华西列夫斯基通过方面军司令,要求空军集团军首长给予支援,无论是雨天,还是弥漫在100米高处低低的云层,都阻碍不了航空兵对敌人支撑点进行密集的轰炸。

在华西列夫斯基同赫留金通电话时,飞机已经在飞向奥尔沙的途中了。然而,在接到命令后,集团军司令紧急指示它们改变航向,转向鲍古索夫斯克。

结果航空兵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帮助地面部队攻占了该地域。

6月25日和26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继续进攻。

合围圈在维捷勃斯克以西合拢后,在城里和城郊,有五个师以上的德军陷入了合围圈。

显然,德军已经走投无路了。

于是,巴格拉米扬、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华西列夫斯基决定,只留下一部分部队来消灭被围的集团,而让主力尽可能快地向西推进。

6月26日,肃清了维捷勃斯克的德军,继而留下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和第四十三集团军,继续肃清该师东南森林中敌维捷勃斯克集团。

布德科夫的坦克兵和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骑兵机械化集群,顺利地向西推进。

苏军向走投无路的德军提出投降的最后通牒。德军提出给他们几个小时来考虑。

在苏军面前,德军在自己分队内举行了会议,但没有作出决定。规定的时间已过,可是还是没有得到投降的答复。

于是,苏军就转入进攻。不到一个小时,德军才开始投降,而且几乎没有抵抗。

于是,华西列夫斯基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卡罗夫、协调空军活动的空军副司令法拉列耶夫,对被俘的敌军四名将军进行了审讯。

在审问前,他们是分开关押的,因而不知道其他将军也已经被俘。

华西列夫斯基在审讯德军步兵第五十三军军长戈尔维策上将时,戈尔维策上将认为他被俘是偶然的,是由于他个人疏忽的结果。

并且,他还认为他的部队仍在维捷勃斯克城郊地区与苏军作战。他要求,如有可能,就告诉他维捷勃斯克城战斗的进展情况。

但是,当苏联军人把他的部下步兵第二〇六师师长希特尔中将,以及该军参谋长施米特上校等人带进来时,戈尔维策感到大为震惊。

在维捷勃斯克大捷的当天,应华西列夫斯基的请求,最高统帅部同意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授予大将军衔,以表彰他担任方面军司令的卓著的工作。随后,华西列夫斯基欣喜地向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表示祝贺。

26日晚上,方面军所有广播站都转播了首都对解放了维捷勃斯克的各部队的祝贺,224门火炮齐鸣礼炮20响。最高统帅在命令中宣布,嘉奖参加解放该市的兵团和部队,对表现最优异者则授予维捷勃斯克的称号。

稍后,经华西列夫斯基申请,又有四位集团军司令的中将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华西列夫斯基的领导下,总参谋部总是注意使那些表现优异的指挥官不被遗忘。

6月27日,奥尔沙的德军被肃清了。6月28日,奇斯佳科夫和别洛鲍罗多夫这两个集团军攻克了列佩尔。

奥斯利科夫斯基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在鲍里索夫以北强渡别列津纳河,随着前出到这里的是在这个方向上进攻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主力。

7月1日,近卫坦克第十一集团军、坦克第三十一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的部队突入了鲍里索夫。至此,整个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各部队,便全部前出到了别列津纳河一线。

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白俄罗斯西部的最大城市——明斯克。

在华西列夫斯基的回忆录中,他还记下了一个普通士兵的英雄事迹。在奥尔沙的战斗中,参加坦克搭载兵的近卫列兵斯米尔诺夫,重伤后被俘。当苏军入城之后,才知道了后来的情节。

在一个掩蔽部中,苏军找到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斯米尔诺夫的尸体。在掩蔽部里,乱堆着德军抛弃的司令部的文件和审讯记录。这里还有近卫军人斯米尔诺夫的士兵手册和共青团证。

事实表明,斯米尔诺夫没有回答敌人的任何一个问题,而英勇地牺牲了。

他没有泄露军事机密,直到最后一口气,斯米尔诺夫仍然忠诚于自己的祖国。斯米尔诺夫被追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

7月3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第一方面军,在明斯克市中心会师了。

在东面,德军中央集团集群的主力在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挤压下,陷入了又一个合围圈。

那里有由莫吉廖夫败退下来的德军第四集团军的部队,以及在维捷勃斯克、奥尔沙和博布鲁伊斯克近郊被击溃的坦克第三和第九集团军残部。

敌人疯狂地企图向西南、南方和北方突围,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但却没有成功。

起初,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责成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所属的第三十一集团军消灭敌人这个集团。

而后,又下令第三十三和第三十一集团军执行此任务,并将第三十三集团军由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转给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

7月12日,德军全部投降,有3.8万人被俘,还缴获了德军第四集团军的全部技术兵器、装备和后勤单位。11名将军成了俘虏。

7月5日,在明斯克获得解放之后,华西列夫斯基来到了该市市区,他的心情是极为沉重的。在大建筑物中,德军没来得及炸毁的只有白俄罗斯政府大厦、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新楼、无线电工厂和红军之家等。

发电站、火车站、大多数工业企业和机关已被炸毁。

华西列夫斯基尽可能地去仔细视察工程部队的工作,工程部队力求尽快扫清城市内的地雷。

7月16日,游击队员们在市民们的欢呼声中,通过了明斯克。白俄罗斯的首都终于又成为了一个自由城市,这不仅是苏联人民,而且也是全体反法西斯战士的节日。

波罗的海沿岸歼灭战

在1944年7月12日以前,华西列夫斯基不断地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之间往来穿梭。

在7月11日夜间,华西列夫斯基飞到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后,用了两天的时间进行情况视察。当华西列夫斯基在叶廖缅科指挥司令部时,卡扎科夫和尤什凯维奇这两个集团军已经前出到奥博奇卡以北和以南的维利卡亚河,并强渡维利卡亚河,切断了通往谢别日的公路。

然而,在7月13日夜间,最高统帅斯大林责备华西列夫斯基说,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进攻速度缓慢。随后,华西列夫斯基向叶廖缅科转达了这一责备,并同他商讨完成最高统帅指示的措施。

随后,华西列夫斯基回到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帮助巴格拉米扬调整部队的部署,并从7月20日转入进攻。

到7月底,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进行了巩固涅曼河西岸登陆场的战斗。空军第二集团军的飞机在空中掩护他们。德尔菲诺少校指挥的由法国爱国者组成的、获得了涅曼团称号的诺曼底独立歼击机第一团,在这里表现得十分出色。

在7月下旬,苏联红军接连获得大捷。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部队在布罗迪城下粉碎了一个法西斯集团,解放了利沃夫、普热米什尔、斯塔尼斯拉夫,强渡维斯瓦河,并攻占了桑多米兹登陆场。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各集团军强渡了西布格河,解放了布列斯特、赫尔姆和卢布林,并且前出到华沙,强渡维斯瓦河,夺下了马格努舍夫和普瓦维两处登陆场。

在大规模进攻的条件下,各个方面军均面临着新的任务。在同大本营代表和各方面军司令多次谈话之后,最高统帅部向各方面军发出了命令。

这些命令的主导思想是:要在秋季之前,就为彻底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和向东普鲁士实施突击,以及巩固波兰态势和准备解放乌克兰的外咯尔巴阡地区创造条件。

至1944年7月底8月初,在整个波罗的海沿岸战场上,苏军的前沿战线已经大大地向前延伸了。

7月29日,华西列夫斯基因战功卓著,荣膺“苏联英雄”称号,并被授予“金星”奖章。

按照最高统帅部的训令,华西列夫斯基的任务加重了。他不仅要协调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一、第二方面军的行动,而且还要指挥他们的战役。同样,朱可夫元帅不仅要协调白俄罗斯第二、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而且还要指挥他们的战役。

这是大本营指挥各方面军的新形式,这种形式实行了几个月。这种工作大大丰富了华西列夫斯基的经验,而且在他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时,对他指挥作战大有裨益。

此时,希特勒统帅部开始疯狂地把各兵团趋向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左方正面,尤其是图库姆斯、多贝列和夏乌里亚。

8月2日晚,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报告,为了进一步完成规定的任务,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需要进一步紧急加强。他再次提出把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调入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此外,华西列夫斯基还提出,从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所属的突击第四集团军中,哪怕一个军补充突击第四集团军。

斯大林痛快地答应满足这一请求。第二天,安东诺夫就告诉华西列夫斯基,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已经作出了有关决定。而且规定坦克集团军开到拉谢尼亚伊,并向西北方突击,冲向克利麦,击溃集中在夏乌里亚以西的德军集团。

华西列夫斯基指示波罗的海沿岸第二和第三两方面军,对里加进行南北夹击作战。第三方面军右翼打响了塔尔图战役,左翼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共和国边界推进。

8月13日,第二方面军占领了马顿那,以直线计算离里加不到150公里。当天,华西列夫斯基向大本营作了报告,这份报告经过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同意,总结了苏军的侦察材料和最近几次战斗结果,并报告了德军沿麦麦列河建立防御地区的情况。

苏军获悉,敌军正在沿麦麦列河地域建立强大的防御,那里已集中了德军的7个步兵师,而且还有一个军队集团集结在里加以南的森林中,以便从北面进攻米塔瓦。

同时,侦察到在夏乌里亚以西,还有一大批敌军正在集结。由此,华西列夫斯基判断,敌人可能要从这两个方向拔出苏军从里加湾打进来的楔子。

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向最高统帅部建议:加强从克鲁斯特皮尔斯沿着陶瓦加河进攻里加的突击第四集团军和被排除切断敌军集团的近卫第六军;建议第四十三集团军向第五十一集团军的右边展开,沿着麦麦列河组织巩固的防御;在米塔瓦地域压缩第五十一集团军的战斗队形,在那里沿着列卢佩河建立坦克和步兵无法突破的防御,从而把这一地域变成强大的筑垒枢纽。

最终,最高统帅批准了华西列夫斯基他们提出来的所有建议。

8月16日,德军以6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2个坦克旅的强大兵力展开反攻,反攻的重点在米塔瓦附近。

敌人在夏乌里亚附近的突击被击退,而米塔瓦地域的突击成功,从而获得了一条宽50公里、长1000公里的防御地带,即从纳尔瓦湾到楚德湖、从塔尔图到维尔茨—亚尔夫湖,从那里向南到加乌亚河。

接着弯向西北方到米塔瓦和多贝列,从那里战线向南,经过日穆季到东普鲁士边界。这就是德军在8月下半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取得的最大战果。

1944年秋天,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作了重新的部署和补充,准备粉碎德国北方集团军群。

在9月14日进行新的进攻之前,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总兵力已达90万人,有1.75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600多架作战飞机,加上远程航空兵和海空航空兵共约3500多架。此外,波罗的海舰队从海上支援,并参与了这场战役。

与苏军相比,当面之敌的德军总数有70余万人,7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216辆坦克和强击炮、400架作战飞机。从苏德的兵力和兵器对比上看,苏军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优势。

在战斗开始之前,华西列夫斯基视察了部队,他坚信战士们已经准备好了,斗志昂扬。

9月中旬,暴风雪越来越猛了。虽然天气越来越恶劣了,但是却没能阻止住苏军进攻的脚步。苏军反击敌人疯狂的强攻。鉴于当时的战势,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决定把克列伊泽尔第五十一集团军对图库姆斯的突击推后两天。

同时,波罗的海沿岸第二和第三方面军肃清在里加州的敌军。但是,他们的推进十分缓慢。因此,华西列夫斯基他们决定,派别洛夫上将的第六十一集团军,沿着里加公路行动,给波罗的海沿岸第二和第三方面军以帮助。

此时,波罗的海沿岸第三和第二方面军,已经接近离里加70公里的敌人防线锡古尔达。同时,根据侦察判断,在克莱比达州的德军坦克第三集团军的地段上,德军的兵力不超过八个师,其余的都被派往米塔瓦附近,去营救北方集团军群。苏军大本营得到有关的报告后,决定把主要突击转向麦麦尔方向。

9月24日,最高统帅部正式的训令到达,要求把进行这一战役的任务全部交给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于是,华西列夫斯基他们立即开始把军队重新部署,从而使该方面军的右翼得到大大的加强。

10月5日,麦麦尔战役打响了。如此一来,苏军就走在了敌军的前头了。因为德军的计划是在10月中旬,在里加附近组织反攻。

五天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的诸兵种合成兵团、军团和坦克兵团、军团粉碎了德军的反抗,而前出到麦麦尔以北和以南的波罗的海海岸。北方集团军群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割断了同德国本土的联系。

10月15日,里加获得了解放。此后,波罗的海沿岸第二和第三方面军,迅速肃清了所有拉脱维亚西部的敌军。

对于指挥波罗的海沿岸军队作战的日子,华西列夫斯基有很深的感触。他在回忆录中说:

波罗的海沿岸的秋天和冬天,不是很讨人喜欢。1944年至1945年的冬天,那里特别的寒冷潮湿,狂风怒吼。但是,对我们的部队来说,则是顺风。

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期间,华西列夫斯基还遇到了一件不怎么愉快的事情。

那天,华西列夫斯基顶着风,从叶廖缅科的司令部那里,乘车到巴格拉米扬的指挥所去。当他的车子正在路面上行驶时,一辆吉普车突然向他们的汽车疾驰而来。开车的是一个年轻的军官。

面对这种突发的情况,司机来不及拐弯,也来不及刹车,于是只听到“嘭”的一声,疾驰的这辆车就撞到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乘坐的这辆车上了。

华西列夫斯基与同他一起来的军官们,赶忙从车里蹦了出来。华西列夫斯基非常吃力地站起来,此时,他感到自己的头部和腰部剧痛难忍。

华西列夫斯基一看,走过来的是一个面色变得跟一张白纸似的上尉,他向元帅同志递过来自己的手枪。

只听这位肇事的上尉气急败坏地说:“元帅同志,请您枪毙我吧!我罪有应得!”此时,华西列夫斯基心想,也许他是喝醉了,或是震晕了。华西列夫斯基命令他收起武器,到部队里去报告所发生的一切。

由于遭遇这场意外的车祸,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在集群的指挥机关里躺了10天。但是,尽管伤的不轻,他还不得不为这位肇事者说情,因为有人要将他提交军事法庭审判。

华西列夫斯基后来才知道,这个上尉是一个前线的侦察连长。那天夜里,他出色地完成了一次责任重大的任务。他是急着赶回部队去向上级首长报告,才发生了这次车祸,实属意外。没过多久,华西列夫斯基就听说这名上尉获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经过大约一个月后,华西列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作X光的检查,医生确诊为:他身上有两根肋骨折断的痕迹。

但是,无论怎样,指挥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这段军旅历程,无论是寒冷、伤痛,还是战斗的激烈,乃至胜利后的喜悦,都给华西列夫斯基记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的胜利结束,使苏军进攻的矛头又直指德国进攻俄国和波兰的最主要战略基地东普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