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生能力因素教育指导

1.学生学习能力因素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教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这对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仅对孩子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毕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能传授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要靠学生养成了自觉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能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人。

学习能力的培养它包含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和心理规律,按不同年龄提出该年龄段的共性要求,又按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因此,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按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目的。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会他们的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对新课标的要求吃透内容、领会精神、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让学生从不会看书到会看书,从不会操作到会操作,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不会说到会说……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授于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步让习惯上升为能力,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孩子一入学,就有意识训练他们说一句完整的话,如:学生到校报到时,就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要是回答:“赵世杰”句子不完整,再问:“谁叫赵世杰”?答:“我叫赵世杰”。接着,让孩子们一个个回答:“我叫”。

在拼音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们说完整的话。如在教单韵母“i”时,告诉孩子这个单韵母是“衣”时,再问“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我的衣服是黄颜色的”、“我的衣服是红颜色的”、“我的衣服是绿颜色的”,就这样,帮助孩子们在感情上把话说完整。

在观察活动能力中,教会孩子看的方法和顺序,如教第二册识字时,让孩子们从花草树木的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去观察,将其特点看仔细说清楚。在学生表达时,提示孩子们加上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喜爱之情,启发他们联想古诗佳句以增加表达效果。观察动物也是如此,如观察小松鼠,先让孩子们搜集松鼠的外貌、生活习性等。课上有目的地观察,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观察小动物的外貌,观察小松鼠吃食时的动作、神态,观察小松鼠怎样玩耍的。每观察一项,就让学生练说,并随时了解他们观察的感受。

培养说写完整话的能力

根据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阅读水平,从一年级开始,便有针对性的通过看图学词学句中,帮助学生认识句型。

如第一册,《我多想去看看》的课后题,出现了几个句子,第一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第二句“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告诉学生这是两句话:第一句说什么呢?学生回答:“第一句说的是北京”,我问北京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教第二句用同样的方法,找出这句话是由几个词语组成的,然后老师把句子拆开,启发学生再回答,通过上面的启发,学生知道了一句话是由“什么是什么”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说完整了要标上句号,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让孩子们说出下面的句型“我是什么、我爱什么”?学生完整的说出了“我是小学生、我爱北京、我爱五星红旗、我爱老师、我爱妈妈、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就这样通过渐渐的训练,鼓励学生每人说对了句子再用拼音或汉字写下来。

培养看图说话写话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低年级小学生缺乏观察分析能力,引导他们看图要结合方法,使他们掌握规律,运用规律。

看图说话写话是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好奇、新颖是儿童的心理特点,情感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小朋友见到图画总爱浏览一番,利用图画引导儿童说话、写话,便是引导他们的情感动机,有助于发展自我,使思维踏上创造性的阶梯。

(1)看景物图

要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观察,如结合第一册语文园地三的一幅图,引导学生说出天上有什么?(白云)什么样的天空?(蓝蓝的天空)在田野里看到了什么景色?是什么颜色的呢?怎么美?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把景物一部分一部分说出来,不限制他们的思路,怎么想就怎么说,说完了再稍微点拨,然后再说一遍,最后把说的句子及话写下来。

(2)看人物图

要先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四个要素来整体地看,再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去看他们怎么去做这件事的,如第二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这是一篇短小的故事,教学中先让学生看课件,看看图上画的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图上主要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再引导学生按事情的顺序初读课文、学习课文,这样作为一年级的孩子,有了对看图的铺垫,课文就很容易理解了。特别关键的是从图中看出了邓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此外,还领会了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在平时回答问题时是否用词不当,同时,特别注意看图说话,仿作小练笔实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应把握住小学的语言发展特点,时时处处养成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并促进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互发展和提高。

课外说话写话能力

课外生活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发展思维和语言的重要渠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收益是无穷的,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色、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诸如节日里的各种竞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这些都是训练孩子说话写话的素材。

教师应有计划、有重点的引导学生观察,让孩子们好好地用心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得到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观察之后,回到课堂,请他们再说一说观察的印象,然后再把观察的回忆印象,象过电影一样展现一幅幅画面,请他们大胆地说一说,老师听后稍作订正,就可以把话写下来了。

指导低年级学生观察说写、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以写,这是发展儿童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我们深信,孩子们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那么在未来世界高科技的挑战中,将会牢牢运用“学习”的武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强者!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音乐学科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必须多听、多想、多辨、多做、多唱,这样,才能在更高的程度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音乐教师应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欣赏活动,通过听听、想想、辨辨、做做、唱唱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味。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上好音乐欣赏课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来开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

“听”作品,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要使儿童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首先强调要让学生听,多听完整的乐曲,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要用“听”把学生带进乐曲的意境,从直觉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如欣赏《清澈的溪水》时,其清新,优美而抒情的旋律,丰满而轻柔的和声以及流畅的律动,展现了溪水欢快流淌的气息,在欣赏这首乐曲时,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聆听,之后用一段文字把自己的感受描绘出来。

又如欣赏《龟兔赛跑》时,可先让学生听音乐,让他们感受整个音乐的情绪,领悟到“森林的早晨”是多么富有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和龟兔赛跑的激烈程度,以及欢快、圆满的比赛结果等。因此,在欣赏音乐时,通过听觉辨明音响在我们心湖激起的涟漪,就能从情、意、理、形等各方面去领略作品的美。

“想”作品,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想”就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如听了进行曲后觉得可以做什么?跑步呢还是游泳?走路呢还是跳舞?听了摇篮曲后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去想象,小宝宝甜甜地睡觉时一幅美丽的图画,欣赏歌舞曲时可以先出现一幅孩子跳舞的画,要求学生在听老师演唱过程中,想象孩子在怎样地跳舞,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懂得音乐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例如,欣赏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晨景》时,老师不用任何铺垫,学生就根据长笛、大提琴、双簧管、大管等音乐特点说出自己想象的内容:“大海悄悄地睁开了眼睛,平静的海面上,暖暖的太阳象披着红纱的美丽少女慢慢地升出海面,驾着柔和的海风,好象在向我们缓缓走来。”同学们既象在解说音乐,又象在朗诵诗歌,言语中饱含着无限的深情。无疑,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想象完全投入到优美的音乐之中去了。

“辨”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学生听懂了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情绪后,通过老师弹奏时速度、力度等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辨别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如:教师在弹奏进行曲时,不断出现力度变化(强弱),速度变化(快慢),让学生来辨别速度变化时仿佛队伍走得很急或很慢;强弱变化时,好像队伍由近至远或由远至近,同样可以选用2/4、3/4、4/4不同节拍的摇篮曲来反映摇篮曲优美、轻柔、连贯、平稳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分辨各种节奏、速度、力度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歌曲,它的第二乐段节奏变紧,速度变快,情绪紧凑,与抒情的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感情悲育欲绝、如泣如诉,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仇恨,演唱时速度渐快,通过这种分辨与对比,更了解了乐曲的情感变化,这样,就能达到较深层次的音乐欣赏,提高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做”作品,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欣赏是听觉能力的训练,但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时借助“做”,让学生亲自动一动,做一做来加深对音乐内容及情绪的理解,这比光听的效果更好些。如欣赏进行曲可以让学生边听边走,通过亲自做动作来体会乐曲的雄壮有力。

又如听了摇篮曲后让学生结合音乐,做一做拍娃娃或摇船的动作,使学生随着乐曲情绪力度逐渐变弱,速度逐渐变慢,动作也随之逐渐变小而轻……同样随着活泼轻快的歌舞曲让学生拍拍手,跳跳舞,学生爱怎样动就让他随音乐自由地手舞足蹈,为了使歌舞曲更富有载歌载舞的特点,在欣赏的后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创作一组舞蹈动作的简单组合,让学生边歌边舞,让乐曲欢乐的情绪在学生活动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来。

“唱”作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不同情绪歌曲与乐曲的特点,最好让学生唱一唱,尤其是低年级的欣赏曲大部分以声乐为主,更适合给学生边听边唱边欣赏,如果遇到乐曲欣赏,同样可以哼唱些有特色的主旋律,加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和记忆。

引导学生唱主题,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唱的过程,也是一次获得音乐形象的过程,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的判断感受能力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综上所述,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音乐学科长期而又艰苦的任务,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必须多听、多想、多辨、多做、多唱,这样,才能在更高的程度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音乐教师应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欣赏活动,通过听听、想想、辨辨、做做、唱唱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味。

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学生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只有具有这样一种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1)国家对信息技术课程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极有远见地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信息课程要求。我国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2)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会明显不同。

(3)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由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的特点,使得计算机课能够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计算机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键盘练习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排;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方法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1)重视第一节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节课中应让学生懂得信息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对信息课程的重视、计算机工具性的特点、信息课程越来越向综合性课程方向发展等方面来讲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可请高年级这门学科学得好的学生讲讲他们的学习心得,做学法指导,让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以后的学习中才不至于盲目不知所措。

(2)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都有相关报导,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一些新的软件。教师可以在所教的班级每一星期让学生推选一位代表,在这一周上课前花5分钟时间让他给大家讲讲这一周他所了解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信息,以及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科目的兴趣,而且使全班同学能一起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起进步,紧跟时代脉搏。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从中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4)开设活动课拓展课堂教学

在信息课程的教学中肯定会涌现出许多电脑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能给予培养和正确引导。

目前中学的活动课、选修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语言程序设计;二是应用软件使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对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培养学生社交能力

培养小学生社交能力,提高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合作精神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存在的不足

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薄弱。对工作、学习、生活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往往处于被动参与、合作位置。

心理承受力弱。怕挫折,有害羞心理,遇事退缩,缺乏自信,不善交往。

性格内向,不善表达。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关系疏远。

太任性,交往不文明。“一切以我为中心”难与他人合作。

学生存在社交不足的主要原因

教师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指导不力。在教育中存在着单向灌输,忽视双向、双角度交流的现象。

学生生活范围狭窄,阅历肤浅,经验单一。

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使其子女形成娇、骄心理;一味地批评、责骂,使其子女产生抵触情绪和急躁性格。

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不论是共性意义上的还是个性意义上的不足,发现得愈早,其社交心理障碍就愈容易得到矫正,交往能力也愈及时得到培养,使其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素质。

解决学生社交不足的方法

(1)培养社交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

①充实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对社交的认识。针对小学生社交的现状和特点不断补充有关社交教育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教材,让学生懂得社交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特殊意义,在交往中反映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改变,还可以从中学到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使自己的个人需要似和社会需要和谐地统一起来。

②培养社交的自觉性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养成豁达宽容大度的性格。改变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目中无人和“排他现象”。

③培养勇敢坚毅、活泼自信的性格。多给学生关心、温暖,为他们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坐标上找到方位”克服害羞、自卑、畏惧、慌乱等心理。

④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习惯。教育学生不怕挫折,不怕失败,遇到挫折要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冷静思考、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想出办法。

(2)组织各项活动,培养交往能力

①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往的情境。课堂教学是教育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形象直观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说一说、议一议、辨一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提高他们表情达意能力。

②通过班、队活动,创造交往的条件。队集体、队组织是个小社会,教师可以在这个小社会中实行“班、队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当干部的锻炼。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班、队集体和学生本身所提供的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学生会自尊和尊重,养成帮助他人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群体生活的爱好和对班级、学校活动积极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有表现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

③在游戏中学习适应“社会角色”玩是学生的天性,游戏则是他们玩的主要形式,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社会生活如“模拟法庭”、“模拟督导”和军事游戏等,让学生从中学到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培养其社交能力。

④通过社会实践,提供交往的机会。社会,是学生将来走出校门都要接触到的,在社会中,都要与市场经济打交道的。教师应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扩大交往范围,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体会到交往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增进与成年人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向成年人学习调解冲突和解决矛盾的知识,从而逐渐发展他们社会交往技能。

⑤通过家校联系,形成培养网络。教师应加强家校联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人的方法,让子女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学会正确向长辈表达自己愿望和意见的方法,学会处理好与家庭成员、邻居以及周围人员之间关系。

⑥加强言行训练,培养交往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联系、交往都离不开语言,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交往中的言行训练,既要注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如:语言文明、条理清楚、幽默有哲理,又要注意非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交往礼仪、表情、手势、体态、语调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从现实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门户,使思维的触觉,是理解的前提。可以说,敏锐地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造。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要达到观察的目的,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科学课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科目,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来交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进行观察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的观察计划,特别是在观察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时,计划更应该周密可行,否则只能被观察对象的复杂性所迷惑,达不到预期的观察目的,无法完成预定的观察任务。在科学课中,观察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思考的观察只能是空想。因此,要提醒学生在观察是积极思考、主动观察。最后,要及时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以便于在总结、归纳时做到全面。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要想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或者解释科学规律,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试验目的对某些特定的实验现象进行重点观察,分清主次关系。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若只是随意的浏览,则只能看到杂乱无章的表象,观察不到事物变化的本质。

如在教学科学课《混合身边的物质(一)》时,学生将豆子与沙混合后,再将其分开,让学生观察豆子与沙的变化时,学生们可能注意到豆子表面可能粘着一些沙尘,于是就认为豆子发生了“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师特别强调:我们要研究的是“物质的成分”(即本质属性)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不是检查其他非本质的地方是否发生了变化。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一观察重点不放手,而不被其他现象所迷惑。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就会发现,沙还是原来的沙,豆还是原来的豆,二者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观察材料

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同一个实验,观察的材料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就不同。有效的观察材料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而无效的观察材料,只能会干扰学生观察的目的,影响学生观察的重点。如在进行《淀粉的踪迹》一课时,给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淀粉、水、碘酒,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由于没有及时提醒学生要掌握好淀粉、碘酒、水三者的量,从而在实验中出现了淀粉遇碘酒变成黑色的现象。后来,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实验,在这次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控制三者的量,在碘酒中加入2~3倍的水进行稀释,而且淀粉液不能过于粘稠。结果学生们都观察到了淀粉遇碘酒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有效的获取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观察习惯

对科学研究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只有长期观察,才能捕捉到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要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能力,就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只限于课堂教学,重要的是联系实际,用于生活,生在家庭,会去观察各种事物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还很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以不断发现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与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独立的要求相比,中国孩子独立能力都较薄弱。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的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日趋严重。他们从小到大,处处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四年级的小学生不会剥蛋壳,大学生开学是“全家总动员”,甚至有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离家读书领着父母去陪读……这些现象真的令人担忧。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大。

难道我们的孩子天生缺乏独立的能力吗?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不缺乏“独立基因”,只要给他环境,给他条件,教育者合理引导,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独立的一族。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行动,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旦孩子能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深藏在他身体内部的各种潜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呢?

家庭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首要场所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溺爱,从而影响了独立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独立老师。父母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儿童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学校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主阵地

(1)孩子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事做好的心情。一个人的责任感强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才能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独立的承担责任,并很好地生存、生活下去。在教育中,注意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承担一些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班干轮换制”、“事务承包制”,努力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2)学生的劳动能力

劳动是学生通往独立的道路,因为劳动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只有从小参加劳动,才能练就各种照顾自己、帮助别人、为社会作贡献的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从内容上来说,要尽可能丰富多彩,赋予劳动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如我们可结合实际和当前形势,开展“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爱我家园,人人有责”“争当小能人”等活动;在形式上来说,要尽可能生动活泼,要可操作性、计划性、趣味性。通过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勤劳、负责任的心理品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

(3)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只能是良好的祝福。因此,在意志毅力方面,我们要对学生着重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难始终不低头,不气馁,而是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是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样一种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将难以培养形成,要想成就的事业会半途而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活生生的例子令人钦佩的精神感染他们。只有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才能逐步培养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社会是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大课堂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产生了摆脱各种束缚和依赖的独立倾向,我们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到更广阔的天空中去。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提倡学生尽早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经受锻炼。要想在社会中如鱼得水,学生必须学会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可以鼓励学生争当“社会志愿者”,将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通过社会体验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尽可能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让我们的学生早些脱离父母的羽翼,少一些依赖,多一些体验,多一些磨砺,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的现代人。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新技能之一,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景,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比如在教学圆周率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量一量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滚动一周的距离,他们会发现圆的周长相当于其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而学生就会想:“三倍多一点究竟是三倍多多少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气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待,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能大胆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充满热情,敢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无疑是课堂问题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的问题。

“不怕”,不仅仅是不怕老师,对老师的权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同时还要不怕教材,对教材的一些观点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自己的观点存在错误性;不怕同学,很多同学的心理有一种疑问,我的问题提出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耻笑,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学生更应该不怕的是他自己,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站起来回答问题就面红耳赤,那要求学生打断老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学生所能做的就是战胜自己胆怯的心,把信心刻入自己的心里。

面对全班同学,面对老师、相信我能行。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才能接踵而至。在课堂上对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还要“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要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合作释疑

独学而无友,孤陋寡闻,新课程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营造出一个合作讨论、探究学习的氛围,孩子们便会集思广益,扩大眼界,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纠正,互相交流,最终形成各自的见解。

(2)查阅资料,揭开谜团

小学阶段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告知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上网访问、请教他人等方式去寻求答案,这样不仅能解决课内发现的问题,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3)动手实践,解决疑问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身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学习积极,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同时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而另外一些孩子学习很被动,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天天催着他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往往不好。很多家长对此归结为“人家的孩子听话”。其实不然,这涉及到孩子学习的自主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应激发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首先,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陶冶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真正做到身正为师,言正为范。而树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教师应意识到教师角色的多样化,要为人师,不做经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

还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创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学生的知识朋友。教师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情味的,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以满腔的热情来帮助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整过过程中,教师始终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不轻易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一个学生解决不完整,就让其他学生补充。碰到学生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做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同学的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复习。例如:可以改变教学法,创设一个场景,给学生扮演角色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切身体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这样教学效果会好许多!课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复习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以课本为主,加强基础知识,如字、词、句子的复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内容自编写话习作等。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在学法指导。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语文知识和技能。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传统上都是由成人(教师、家长)支配的,自己没有根据学习目标作出计划,列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内容安排表等等,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生一块商定学习的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请教人等等的环节,列出自学安排表,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不断地去领会和感悟知识。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同学生交谈,帮助学生制订一个学习计划,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学习,只要落实了每周的学习计划并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就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发挥学生主要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学生耳听、眼看、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辨、自悟、自理、自学的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有兴趣才会愿意学,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兴趣要在参与中培养,在成功中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投其所好,鼓励其每一次的成功和与众不同。如果“心中喜悦”,势必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进而能充分全面地进行自主学习。

(1)以“物”激“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实物图片非常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就特意用绿色的卡纸剪了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姿态很美,老师围绕两棵松树设计了教学的环节。课堂上孩子们觉得很有趣,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语文课堂,而在和两棵充满生机的松树对话。因此,我想,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能写会画。

(2)以“情”激“趣”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儿童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趣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教师的真情成了导体,成了火种,可以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而我认为教师要做好真情传递的桥梁,必须用自己丰富多变的语言去实现。

(3)、以“演”激“趣”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当然在设置表演情景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设置不拘一格的形式。全文表演、片段表演、化装表演、即兴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总之,生动活泼的表演,能使学生以愉悦的情感,在欢乐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他们个性中的一切不良习惯,这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想品德的前提。当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惯。会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高效率地利用时间。教师有责任重视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各自发展各自的优势,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一个能自主学习的人。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也是学生在长期的活动中自动化了的行为,只要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性、目标意识、按计划学习、独立思考等方面的意识,并经常坚持形成行为动力定势,强化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的教就服务了学生的学,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多边互动掌握方法

现代教学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必要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动口、去动手,然后总结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掌握研究学科知识的规律和方法,为他们今后能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过程。要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等。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方式把学习方法组成一个体系,如:提前预习,寻疑问难,边听边思,作好笔记,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课外阅读,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就能够自觉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

总之,教师只有将自己从传统的“苦学”“苦抓”中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变“苦学”为“乐学”,最终才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人,也就达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艰难过程,有待于教师的精心指导。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将是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我们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呢?

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用展开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动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过程要有序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

感知对象要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加大感知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突出感知对象,对提高知觉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形状、动态、声音和强度等方面来实现。

注意发挥语言功能

在实践操作中,动作和动作之间、直观材料和直观材料之间、动作与直观材料之间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而这些联系,用动作或直观材料都是无法表示的,这就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前后连贯的合乎一定逻辑联系的思路。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学生的各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进行动手操作的兴趣浓了,让知识“活”了起来,让学生“活”了起来。

动手操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一切活动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并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过动手操作教学,学生的自信心无形中树立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养成了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同时,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得到了展示。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活动中,需要大家既竞争又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6.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尤为重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对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乃至教育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作为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更应切实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然后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为基点,谋求课外的延伸拓展。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在于老师,除了平时主动找学生座谈交流外,还鼓励学生多与老师接触,共同探讨问题,时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多角度解释。这样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小问题学生愿直接找老师解决。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师,应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促膝倾谈,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去领悟,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

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能告诉我们吗?”“同学们,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请你给我们读一读好吗?”“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找自己最好的朋友商量。”等语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真行!”“你很了不起!”“老师非常佩服!”“真不愧为女中豪杰!”“你的说法是个创新!”“老师很欣赏你!”“你的朗读令人陶醉!”“听你读书简直是一种赏受!”“你的理解能力真强!”……把一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孩子的心田。

给他们以亲切感,创设美好的情境,另外运用好体态语言。如:用好眼神,与学生建立视线的接触,目光和眼神亲切自然,饱含着对学生的的信任和期待;用好脸部表情,严肃中有温柔,多对学生微笑,肯定地点点头,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这种心境之中,鼓励学生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素质教育的提出,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实实在在地“学”和“做”,而非单纯地“受教”。语文活动课的开展,正是这种自主与合作精神的充分体现。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以体现,才能得以张扬,因此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了开发。在实施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下列几种形式的活动课:

(1)组织各种竞赛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灵活机动地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竞赛,比如成语接龙、赛诗会、知识竞赛、查字典比赛、集体办报比赛、辩论赛等,能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在学习中竞赛,与单纯在考试后排名次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在竞赛活动中大都以组为单位,随时可以进行横向交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

(2)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实践出真知”。在上《核舟记》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桃核动手制作小核舟。这个活动虽小,却使学生对课文中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动手实践,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便于拓思启智,引创显才。

(3)自编自导课本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皇帝的新装》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创新的前提,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合理的原则下,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并自导自演。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

以课堂教学为基点,谋求课外发展

有了教与学的互相促动,还需要注重课堂内外的衔接,要做好几个方面的结合,尤其是教材与辅助材料的结合、常规教学与特殊教学的结合、学习与生活的结合。

(1)教材与辅助材料相结合

教材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本。虽然新教材所选的大多是些文质兼美、人文性强的文章,但语文学科的外延是很丰富的。为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推荐时文。推荐的标准为:

第一,力求内容新,即要选择富有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的作品。

第二,力求范围广,多补充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扩大知识外延;第三、追求大容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课外读物。教师在教材处理方面,既要注重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关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既要尊古,又要重今,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其浓厚的兴趣与稳定的学习动机,并努力使之人格化、品质化。

(2)常规教学与特殊教学相结合

创新教学首先需要遵循教学常规,在常规教学中追求独特性、新颖性,把常规教学与特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闪现创新的火花。比如针对不同文体,我们可以安排灵活多样的处理方式,以阅读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为例。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包括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古代文学常识等。这是符合“继承传统文化”的教学宗旨的,然而由于古今汉语言文字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显得特别吃力,特别被动,特别浮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多采用一些活泼、有趣的方式。

如在教《童趣》一课时,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该课的录音朗读,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文章借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表现出的童真、童趣。第一遍听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声调的高低起伏;第二遍轻声跟读;第三遍请学生闭眼想象,将自己化为儿时的“沈复”,身临其境地享受那种闲情逸趣。听完朗读后,学生迅速概括出文中的趣事。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将儿时的趣事写下来,在班上交流。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

(3)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触角可以伸向其他学科的许多领域。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例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可以辅以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丰富的科学知识,评析文学与生物学对相似主题表达的异同,更好地把握两大学科的特点;而《故宫博物院》则可以通过课间投影地理图片,实现语文与地理的“联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促使知识广泛交叉渗透,可以使学生既涉猎自然科学,又了解社会科学。

(4)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与生活关系。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进行“对接”,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时代,即以教材为基点,站在社会生活的角度和时代的高度,进行语文教学,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和时代气息。

一方面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一方面让学生领悟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其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学校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多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大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与心灵对话。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拓宽自身的创造空间,增加自身的创造机会,提高创造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用发现法学习课文,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了解主要内容之后,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可以在词句运用、文章内容等各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可以在某些地方作点批注,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特别要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这样学生学习主动性非常高,投入课堂一“石”,激起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千层浪”,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

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教自明,还汇报了大量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课堂上解放了学生的手、眼、口、脑,课堂成为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成为了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成为一个人与人思想、心灵交流的场所,成为一个聆听他人的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教学中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者要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与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说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富有感染性的教学情景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当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情景,留给学生学习活动较大的自由空间,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设疑激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主动的选择,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情感调动是形成良好教学情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之源。

如教《背影》一课时,教师要抓住课题及时设悬提问题。谁的背影?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背影?文中对背影的描述是一次大特写,还是几组背影?孰详孰略?这些问题是学生们最想了解的,于是学生在听到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之后,很快就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悬念情景的创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刺激学生去积极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形象、逻辑、创造等方面的思维提供契机。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情景下展开的课堂训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悬念情景,有意留给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内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能力的培养,就是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耐心地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培养创新思维;细心地引导学生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费点心提倡动手设计,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真心给他们创设情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素质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学习能力又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所具有有的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自学潜能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故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意提一个数,无论学生提的数有多少,教师都能很快地、准确地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感到神奇与惊讶,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

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转变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

掌握推理原则,形成数学思想

定理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而对定理的理解是自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推理是论证和掌握定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定理的形成过程(推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便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的适当渗透,可以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长智慧,使自学时更能高瞻远瞩。数学方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类比、转化等)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也是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一种认识能力,这种能力是自学成功的必要保证。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又一个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是进行自学的一个好习惯,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学习克服学生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课前预习,决不能放任自流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或自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向学生布置预习提纲,提出思考题和提示自学重点。

如,“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提纲: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这是什么意思?倍和倍数的区别?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阅读时一定会边读边思考,边划句子,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通过经常合理、有效的练习活动来强化,并要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认真思考,先复习,再作业,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和愿意请求教师或同学答疑等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形成具有综合特点的自学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科学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还会不断产生,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以所教的课题内容,目的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程度和水平,以及学校教学设备等几方面综合加以考虑。做到因时因地,因材施教。

总之,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自学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8.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在是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已成为21世纪语文教育首先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一直以来,作文成了困扰许多学生的大问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使学生敢写、能写、会写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人们讨论的话题。

重视写作前的指导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观念上的改变很重要,经常鼓励学生:“如果你会说话,如果你能识字、书写,你一定会作文。”“作文的乐趣在于你能用文字记录你生活中所有开心快乐的事情、印像深刻的事情、平凡琐碎的事情。任何你愿意记录的事情都可能记录。”“作文并不单纯是为了练笔,不单纯是为了学会运用你所学的语文知识。它同时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说给别人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让别人了解你的感受,分担你的欢乐和悲伤,共享你的收获。”引导提高写作的兴趣。

当然,合理的激励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一是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果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我的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能够被编在班级、年级甚至学校的作文集里……,如果我努力写出的作文被登载在杂志上……,如果我的作文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这些机会,都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去创造的!二是来自于学生的自信:我的作文进步了……,我的作文一向不错……,我写作文一定能写好,我一定能得奖……这样的气势,怎么可能不下决心写好呢?但请相信,这样的自信,是老师抬出来!

因此,请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住我们的赞扬。如果细心地去挖掘,即使作文最差的学生写作文时都会有闪光的一面。老师的高明之处应在于抓住细小的闪光点大夸特夸,在夸讲的时候一定要夸得十分具体,让学生能明白好在何处,是怎样好的,这样的夸奖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次有效的指导。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有些学生怕写作文,是总以为自己不会习作或写不好作文,一见作文就头疼,有如此心理障碍,怎能写出有质量的作文?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有人认为,在低年级,学生即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强调这一点,在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2)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作文文采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培养语感,吸取知识营养,学习表达技巧的最佳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大量的阅读感知了大量的信息和语言现象,这些信息和语言现象积累得越多,书面语言就越发展,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列出必读的优秀书籍目录,并尽量找到相关书籍放到教室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尽可能地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这些课外读物语言规范,趣味性强,可读性强,很有文学价值,同学们从中吸取了不少营养。

例如《安徒生童话》、中外历史故事等,对学写记叙文极有帮助;冰心《繁星·春水》中优美的文笔,对学生更是一种美的熏陶。对名著中那些精彩优美的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并尽可能背诵下来。读得多了,背得多了,久而久之,自然融会贯通,出口成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在多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多读还不够,还督促学生做读书笔记,并定期全班交流。这样坚持下来,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积累,收效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在写文章时能比较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内容充实多了,也提高了作文的文采。

(3)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写作材料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要指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象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4)课堂上经常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课前几分钟讲故事、即兴演讲等方法,培养学生不仅言而“有物”,还要言而“有序”。这样,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或辩论,这样锻炼了学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重视分项写作训练

(1)分析题意,提炼素材

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要的还有培养学生的分析题意,提炼素材的能力。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材料烘托主题,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在选择材料前,必须要明确文章的体裁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我们有些学生往往舍不得割舍材料,有用没用一起上,这样就会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结果。所以,在写作文章时:

首先要明确主题。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课文题目,培养审题技能以外,还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如,让学生把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浓缩为一句简短的文字,即提炼出“主题句”。采用这种浓缩法,对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选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质、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第三,创意要新颖。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否则人云亦云,则没有新意。

因此,在写作训练中,应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就会抓住读者,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要做到创意新颖,关键是写作的角度要新。生活中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少,大多是平凡、琐细的小事。但是若不能往深处思考,文章难免流于平庸。

(2)培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当前,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俗套,思维陷入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应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仅靠课堂作文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多写。练笔的过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做单项片断训练,例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校园景物描写等;然后聚零为整,做综合性的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训练。命题作文的训练重点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材料作文除此之外,还有如何理解材料、运用材料、选择角度、联系实际等问题。

(3)提高书面写作能力

主要进行模仿性写作练习,因为我们的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在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法、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题。如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让学生模仿其写法,写一些写人的文章等;学习了说明文《桥梁远景图》,可以让学生模仿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类似的写作训练,既结合了教材,又可跳出教材的框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所学的文体能得到较好的掌握和训练。

另外,可收集一些材料、漫画、哲理故事等,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锻炼思考力、发挥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认识程度,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重视写作后的评改

(1)上好每堂作文课

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启发、引导。如果我们教师在作文课上不是就某一文题而讲某一写法,而是重在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快速写好作文将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师应把作文课看成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课。

(2)引导学生重视修改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很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叶圣陶先生的话值得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鲁迅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作文的修改。

①自评自改。每写完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先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最想说的是什么,是否已经把自己最想说的表达出来了,也就是让学生想想自己是否抓住了重点,重点是否突出,接着自己读作品,重新感受一次写作的过程,找出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肯定自己的进步,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②互评互改。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把自己的文章给同学读一读,然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修改意见,指出优点和不足,因为学生的眼光有相通之处,能发现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这样,不但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兴趣带动自主评改,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学生在合作评改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取长补短。另外,为了提高互评互改的积极性,在互评互改后,要求每组推荐一篇最优秀的文章参加全班的评比,这就使得小组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各展所长,团结协作,使互评互改更实在、更有效,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③教师评改。在学生写作时教师及时的帮助和点拨可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批改作文时更应起到实效性的作用。因此,在批改时尽量面批,多鼓励,对好的学生多从方法上点拨、启发,起到指导下次作文的目的。对写的差的要尽量找出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或一个词,肯定他们在写作上的积极性和进步之处,对不足之处婉转指出并加以指导,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3)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还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对书写、行款、标点,对作文的修改,都有一些常规要求。只有有了好的作文习惯,才能写出好作文来。如果一个学生养成了好的作文习惯,那他写作就会事半功倍了。学生写作时注重“信心、恒心、精心”的培养,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了作文素质。

只要内容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壮美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梦幻般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对话,也可以与名人商榷;可以评论经典的手法,也可以勾勒名篇的梗概;可以写“大江东去”的奔放,也可以写“小桥流水”的婉丽;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麻雀……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既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

总之,在素质教育时代,语文作为“基础的基础”,应重视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中能力的培养,重在写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是对其思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能力与智力的综合性考核,这种考核能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教师必须增强教学的主体意识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只要我们从不同渠道激励学生,他们会感受到习作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事。

9.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听、说”最基本,听说的功夫差不多,“读、写”两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的一份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听是获得信息,摄取信息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只有提高听说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增强听说意识,激发听说欲望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较深的文学修养,通过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瑰宝,丰富自己的语言,用规范准确、清新优美,沁人肺腑的语言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对教师的敬慕之情,增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敢说,想说。教师要有把一个张不开嘴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优秀演说家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肯定其进步。同时,要重视群体活动,调动全面参加,可安排让学生自由说,同桌说,小组交流等方式,让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在听说的基础上双向交流,锻炼听说能力。

拓展听说渠道,提供听说空间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听说能力

统编教材图文并茂,语言优美,为我们提供了训练听说能力的极好条件。因此,我们要紧扣教材,把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锻炼思维,训练语言的主要途径。

(2)通过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口语交际课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开设的,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在内容的选编上,要以课本上的口语交际,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游戏为内容,方法上力求多样,让学生在育乐和童话的世界中畅游、联想,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练听练说。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听说能力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运用。要有“大语文”的观念。教师要以“走出教室,进入社会”为宗旨,带领同学们参加校外活动,布置采访(如:每天看电视对青少年有利还是有弊?”“双休日你在干什么?”在学生当中展开采访讨论,活动课上把自己调查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大家。

教给听说方法,提高听说效率

听说能力培养有多种形式,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以引导学生观察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融思维和语言于一炉。

(1)朗读法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听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语言的情感。

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等。长期训练,学生不但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言,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2)复述法

这种训练必须在学生熟读、记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根据不同年级段可用按课文内容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

如《狼和小羊》这一课,用对话形式来反映主题的,可用按课文内容详细复述的方法。复述时,要求把原文中的对话记下来,然后按狼和小羊的不同性格的语言特性分成作者、狼、小羊三种角色表情朗读、口述、表演,从读到说再到表演,学生学得快。

如《爬山虎的脚》这一课,采用投影片演示的方法,突出文章中扼要复述“脚”的部分。然后引导学生集中地讨论“脚”的特征,用描写“脚”的词和句连成扼要的一段话,要求学生简要口述。

(3)课堂分析法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展开讨论研究,是训练听说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像许晓慧成功运用的合作学习法,魏书生的“五步自主学习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运用,如教《镜泊湖奇观》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和课后练习自主学习,然后各自汇报自己学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再集体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被短,从而提高认识水平,锻炼能力,发展思维。

(4)看图法

看图说话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理解画面,进行听说训练的一种形式。

首先,要选好图画,可以是课文插图,也可以是其他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图意要明确,联系点要多,使学生既能抓住主要内容,又能围绕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去看、去想、去说。

其次,要设计好教学思路把指导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结合起来,看图说话要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观察理解的内容说出来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老师讲《三只小兔》故事的前半部分,三只小兔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它们就拼命地逃,边逃边想办法,三只小兔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学生看图给故事加结尾,图上有树洞、小河、大象、独木桥、陷井,学生充分运用图上提供的条件,想出了很多办法,这是一次观察、思维、表达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训练。

(5)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设法把学生引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之中。如练习打电话;扮演小记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然后互相借书,并说明想借这本书的理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表演买卖东西之后,观看学生评选出“优秀售货员”和“文明顾客”,并说明理由——中高年级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一些讨论题,为学生创造口语训练的情境。

(6)听故事法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常组织学生听有较强趣味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释疑、解惑、复述故事,自编自述,接龙讲述,接段表演等,不拘一格,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总而言之,听说能力的提高,要以教材和生活实际为凭借,将训练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0.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每次作业、考试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动口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1)解决音义,读通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2)认真仔细,读准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动眼观察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时可以这样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画画点点。在低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动脑思考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小明有10张画片,比小红多3张,小红有多少张画片?”中,“比小红多3张”,到底是谁的比小红多,谁多,谁少,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尽管有些题目文字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却不能有半点马虎,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画画,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审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学习、积累、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它要求教师把此培养目标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读题、审题,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在实践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11.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阅读教学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成绩,开发智力。阅读教学又具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那么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呢?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教师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

培养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教师应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其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则应减少干预,慢慢放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

因此,教师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教师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教师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离开学生的阅读、思考只是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自己要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以给以必要的讲解。

优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都是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谈自己印象深的地方或感受等,再引入新课的讲读。学生谈的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确是自己印象深、受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真实的感受。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对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等必然会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学生往往会提出让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和想法,教师应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学生那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在教学中因势利导,使提出的问题妥善解决,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切不可压制、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气氛异常活跃。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这时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也难于解答,这时可以发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把疑难解决。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同时还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还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有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

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常此次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渐渐培养起来了。

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2.中学生速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明确目标,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否则,是很难把事情办成或办好的。同样,我们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

(1)明确主体目标

这是就阅读者主体而言的,要求阅读者主体即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在阅读方面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即应了解自己懂得快速阅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快速阅读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即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

(2)明确客体目标

①明确试题目标。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尤其是近几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较灵活的阅读题型,如词、句、段歧义的分析、辩证等。

②明确自我阅读目标。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至多有两小时。所以,采用快速阅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两小时,必须有明确的快速阅读目标。关于总体阅读计划,本文不赘述,只谈单个的一次阅读活动的目标。这就是,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书的后记,或刊物的目录,或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

③明确阅读对象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象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

又如,人们发的一封电报,文字简略到几乎不能再简略的几个字或几十个字的程度,但如果是写成一封信,那文字恐怕就会增加到几百字甚至几千字。其实,它所包含的阅读信息量也还是电报那点。了解了这一层,我们即使是快速阅读这电报,也必须一字一字地“看”在心里,而不能象阅读这信那样“一目十行”,甚至有些句、段根本就不看。对于这个问题,有的还涉及到作者的文风和学风、写作背景等因素。因此,学生只有在阅读前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色,才能更好地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实践证明,学生在阅读前明确了这些目标,就能更好地减轻阅读负担,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交给快速阅读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快速阅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

所谓快速阅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当前,对于速读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一套较系统的科学方法。这里只谈点肤浅认识,只根据前文的定义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而已。

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

实践证明,传统的声读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现实的需要,必须变声读为视读,提高视觉扫描的速度,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视读野”,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综合左脑得来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右脑的图式认识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对于快速阅读的速度,到底以多快为标准,综合诸位专家的测定,一般中学生以每分钟600字左右的速度阅读,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速度也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我们要能使学生很好地进行快速阅读,其实际情形又是极为复杂的。我们要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既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形、知识水平和教学实际,也要看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灵活运用。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除了前文所谈的使学生明确快速阅读的目标,交给快速阅读的方法外,还得进行一些必要的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和快速阅读习惯培养。

(1)快速阅读课堂训练

①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

②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总之,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选择的材料要讲求知识性,使其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既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更又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对于时间的规定,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即是说,所给的时间,不能过多,导致达不到快速阅读训练的目的;也不能过少,导致学不到知识、回答不了问题的后果;而应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全班中等偏上一些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准。一般地讲,要求初中学生每分钟阅读500~600字,要求高中学生每分钟阅读600—700字为标准。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所有这些,都应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处理。

③到时检查,纠正评析。规定的时间一到,应立即交卷,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重要的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补救的办法。而且,检查评析,还要注意兼顾评析上、中、下各等级学生的答案。实践证明,最好是采用现身说教法,即由答案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地进行快速阅读的,把他成功的思路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由答案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错误思路,老师纠正;对于根本就没能安时完成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谈自己的阅读情况,然后给予正确引导。

(2)快速阅读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难。所以,我们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单靠课堂那点训练还远不够,还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这包含两层意思:

①相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养成习惯。除了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和需要逐字逐句进行讲解、研讨的课文外,都应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即是说,每个单元,可重点讲析、研讨一两篇课文,其他的课文,就可大胆地按照前述的“课堂三步训练法”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既可进行篇与篇的快速比较阅读,也可选择该篇中精彩的片断进行快速阅读。既可口头回答,也可书面回答。

②相对于学生来讲。既要通过课堂训练逐步养成习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生活中的阅读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其实,生活中的快速阅读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是快节奏的生活逼迫人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掌握尽量多的阅读信息。

所以,从社会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习惯是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13.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究;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和个性;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利用创新教育教育学生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激发学生好奇心

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就要运用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知识和技能。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现代课程论强调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最大要求。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积极实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拓宽思维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探究精神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用爱因斯坦的话说,科学是探求意义的经历。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的方式将科学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通过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把“探究的科学”与“探究的教学”结合起来,构建探究的教学体系,让学生领悟探究的精神。在教学中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通过探究活动,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个体创造性

探究的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个体创造性与主体性的培养,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兴趣等的差别,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也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探究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来发展其科学素养的。教师要多方位地科学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增强多媒体的运用,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创新和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有效地开展教学,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探究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个性发展,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