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果从上个世纪1983年到开滦矿务局党委办公室写材料算起,我专门写作时间已有30年出头儿;如果从上个世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在开滦林西矿机电科当“帮办”写材料算起,那就是小40年了。不敢说“立”、还是“不惑”,中国古语说得好,木头疙瘩泡在咸菜缸里长了也会咸。所以,写材料我还是摸出了些门道,积累了些体会。这里面包含着前辈们的传帮,领导的教诲,同行们的切磋,自身的努力,家人的支持。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通过“说”、“做”、“写”,来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写文章相对于“说”和“做”来讲,更可以获得最佳的表现效果。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意思是说,写“文章”这件事,是安邦济世的“大业”,永垂后代的“盛事”。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写道:“故文章之于人生,其为用决不次于衣食、宫室、宗教,道德”。对“人生”来说,“文章”的用处决不次于吃饭、穿衣、居住、休息、宗教信仰、道德修养。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的《尚书》,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和形式对后代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说明写文章的历史悠久。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写文章就如打磨玉器一样,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才能成就。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对他的优秀弟子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的这番话把文章的慎密一语中的。
我的写作经历,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由最初不知道一篇文章写什么,不知道从哪入手,不知道文章的结构怎么安排,不知道怎么表达思想和内容,到慢慢地学习、思考、请教,照猫画虎,千百次的重复,从能写小故事、小报道、简报,到能写调查报告、总结、安排、领导讲话……真是成如容易且艰辛。至今,还记得1975年我写的一篇 “连班抢修保供电”的报道稿,刊登在〈开滦矿工报〉上。虽然这篇稿子是一个300多字的“小豆腐块”,但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真想振臂高呼:“我写的稿上报了,我写的钢笔字变成铅字了” 。
搞写作就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受累、不要怕“翻车”,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批评,甚至还要耐得住有人取笑。虽苦辣酸甜,但苦中有乐。地震的时候,我家的房子震塌了,仅有的几件木家具也被砸坏了,我就趴在炕上写,而且是在井下工作了一班后,无论是春夏秋冬。由写报道到写简报又是一个坎儿。记得有一次,矿宣传科到我工作单位林西矿机电科总结“安全供电保翻番”的经验,让我执笔先写。当我写的简报送给矿宣传科副科长审阅时,这位副科长哈哈一笑说,你写的不是简报,是消息,简报要综合概括、要有思想性、典型性,要总结出几条做法来,让别人学习。我没有气馁,接着写,直到这位宣传科副科长说还可以为止。
写材料这个岗位,除了搜集资料、思考问题、埋头写作,就是下基层调研,很少有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对外边的世界很精彩,知之甚少。有的同志开玩笑说:“你们这些人就会写材料,写傻了”。我不这么认为。我体会,文章的表象是文字,深层次是思想。文章写得很好,到别的一些岗位工作,大多数也能干得好。多年来,我亲身经历过很多同志就是从写作岗位走上管理岗位、领导岗位、甚至技术岗位的,绝大多数做得很优秀。
写材料的目的是以文辅政。我从事写作30多年来,是我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新时期,也是我们开滦历经辉煌——坎坷——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我深深为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百年开滦发展带来的生机活力,感到高兴与自豪。为此,我与赵瑞麟写作本书中不论讲写作体会、写作方法创新,还是介绍文章案例,都力图将写材料与形势发展、与开滦发展的变化、开滦职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使本书既能对提高开滦的写作水平有所帮助,也能对提振开滦转型发展的信心有所贡献。这是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白津夫亲笔为本书作序,以示关怀和支持。我们的书友、乒友冯自勇经常鼓劲、加油。使我们在两年来的时间里不断地下决心,抓时间写作,数次增增改改,删删调调,终于搞出了比较满意的写作总结,到此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在此,对于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领导、同事、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李子明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