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连谱壮歌

——记白思才、李云鹏等烈士

1943 年 3 月 18 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在江苏淮阴刘老庄,

与装备精良的日军 3000 多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全连 82 名同志, 为掩护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当地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同敌人整整搏斗了12 个小时,最后弹尽粮绝,端起刺刀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全连 82 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四连连长白思才原是团作战参谋,16 岁投入红军,从他的家乡江西长征到陕北,又渡河东征,北上抗日,曾参加过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战,是一个英勇善战、沉着机智的指挥员。指导员叫李云鹏,江苏沛县人,原是个青年学生,师范毕业后,当过两年小学教员。1936 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参加了“民先”组织,后到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五师,担任连队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是一位优秀政工干部。副连长石学富、一排长尉庆忠、二排长蒋元连、三排长刘登甫部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有的还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连队的战士大都是 1939 年入伍的,思想基础较好,党员、团员占三分之一以上。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英雄连队, 在白思才和李云鹏带领下,在刘老庄战斗中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烈战歌。

那是 1943 年 3 月 17 日,淮海敌战区所有城镇据点除留部分伪军看守外, 日军全部星夜出动,开始对华中抗日根据地淮海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扫荡”。敌人妄图首先合围六塘河一带的我党政军领导机关。灌云、东海之敌于当日晚上进入淮海区的腹地高沟、扬口秘密隐蔽,又乘着夜暗继续向中心区移动; 泗阳(众兴)的敌人连夜赶到后庄圩子,继续向钱集方向进犯;涟水之敌已从对岸的码头偷渡盐河;守备在徐州战略要地的敌人也偷偷出来增援沭阳守军,连夜沿淮沐公路南下。同时,从淮阴城窜出一大股敌人,这是侵华日军的主力之一——六十五师团,也是他们这次“铁壁合围”的指挥中心。师团长川岛纠集 3000 多人马,携带大量的轻重机枪和 100 多门火炮,杀气腾腾向六塘河逼近。敌人洋洋得意,眼看就要占领盐河南岸的古寨镇和大槐树渡口时,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披星戴月,急行军赶在敌人的前面,到达了川岛部队北犯的必经之路——刘老庄。

刘老庄是苏北平原上一个普通村庄,人不足百户,地不足百亩,距淮阴城 50 多华里,离六塘河约 20 华里,紧靠淮沭公路右侧,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敌人大学进犯的形势下,上级决定以一个连的兵力,在刘老庄一线阻击敌人,迟滞敌人的行动,打乱敌人的部署,掩护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十九团四连担当的就是这样艰险而重要的任务。

3 月 18 日,敌人渐渐出现在全连指战员的眼前。冲在最前面的是尖兵部队,后面跟着大股的人马,其中夹杂着三四十个骑着高头大马、身挎东洋刀的家伙,看得出是敌指挥官。当敌人逼进至离四连阵地只有五六十米时,白思才率先用重机枪开了火,接着全连的火力一起猛扫。敌人尖兵应声倒地, 后续部队半天回不过神来,丢下几十具尸体,仓皇后撤。四连无一伤亡。

川岛挨了当头一棒,指挥各路人马从四面向刘老庄迂回,形成包围圈。白思才和李云鹏经过商讨,为了钳制敌人的重兵,同时不使刘老庄群众受大

损失,果断地将连队撤出庄子,在村北一片开阔地带利用“抗日沟”固守, 而且新修了一些工事。

日军第一次冲锋被打垮后,日军又一个中队向四连发起猛攻。当日军距四连阵地尚有百米远时,四连的枪榴弹集中打向敌人机枪火力点,使其变成哑巴。进攻的敌人失去火力掩护,白连长趁势组织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乱作一团,伤亡一片。往回逃的敌人又被四连的神枪手当作活靶子,“报销”了一些。有 20 几个日本兵冒死爬到四连阵地前沿,白连长一声令下,战

士们跃出战壕,端起刺刀杀向敌人。不到 10 分钟,这些敌人全部被刺死。四连的弹药所剩无几。李云鹏看到阵地前敌人尸体旁都有枪和子弹,便

决定“武装验收”。一排长尉庆忠对指导员说:“我在团部当过军需干事, 验收弹药是我的老本行,让我去吧。”指导员批准了他的请求。尉排长带着突击小组,匍匐接近敌人的尸体。敌人发觉了他们,集中火力封锁。突击小组冒着弹雨,硬是将数千发子弹抢了回来,还陆续运回二三十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但四连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掩护战友,老红军战士、一排长尉庆忠在返回途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中午,敌人又连续发起 3 次冲击。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火力一次

比一次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英雄的四连接连打退了敌人 5 次冲锋,杀伤了大量敌人。

下午 2 时,敌人暂时停止了冲击。四连党支部抓住空隙召开支委会,作出决议:一定要坚持战斗到天黑,待领导机关安全转移后,再组织突围。同时向全连发出号召:英勇杀敌,争取反“扫荡”的彻底胜利!支委会议精神传达后,全连群情高涨。从营里调到四连来帮助工作的青年干事孙尊明,教战士们唱起自编的歌曲:“枪榴弹,威力大,火力点,开了花;曲射炮,不虚发,打得鬼子喊爹妈。轰啊!轰啊!⋯⋯”有的战士在战壕里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党支部根据这些战士的志愿和战斗表现,接收了一批战士火线入党。新党员们在阵地上庄严宣誓: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坚决与敌人血战到底,誓与阵地共存亡!

敌人付出惨重代价,没能前进一步。日军指挥官集中上百门大炮,从中午到黄昏,接连向四连阵地轰击了 6 个小时。四连凭借防御的一条宽 5 尺、

深 4 尺的壕沟,几乎被敌人炮火摧平了,伤亡不断增加。但勇士们硬是凭着比钢铁还要硬的革命意志,死死地坚持在阵地上。敌炮击中,白思才被一发炮弹夺去了左手,这是他参加革命后第九次负伤。李云鹏也多处负伤,血迹满身。他俩忍着伤痛,坚持指挥,四连阵地始终屹立不动,像一堵炸不烂的铜墙铁壁,横在敌人前进的道路上。

傍晚时分,敌人停止了炮击。这时,全连只剩下 30 余人了,而且大部分负了伤,子弹和手榴弹几乎打光。大家一天滴水未进,个个嘴唇干裂得出血。白思才和李云鹏估计领导机关已经安全转移,便决定把剩余的子弹集中起来给机枪使用,拆毁多余的武器,埋掉拆下来的零件。这时,李云鹏向全连作了最后一次动员:“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我们要和敌人作殊死的搏斗,争取杀伤更多的敌人,坚决不作敌人的俘虏!”随即,响起“坚决战斗到底, 绝不当俘虏,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

天渐渐黑下来了。敌人借着夜幕掩护汹涌而来。当敌人逼近四连阵地时, 四连仅剩的两挺机枪又喷吐出火舌,打倒一批批敌人。不一会儿,子弹打完了,手榴弹也投光了,敌人从四面包围上来。白思才猛地跃出战壕,大喊一

声:“同志们,杀!”李云鹏边冲边喊:“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和敌人拚啦!”在一片壮烈的喊杀声中,战士们冲出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全部壮烈牺牲。

蜂拥而来的敌人提心吊胆地走进四连战壕,不但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而且连一支完整的枪也找不到。川岛这时才发现,与他的 3000 精兵殊死搏斗了

一天多的仅是新四军的一个连队。而就是这个连队,打退了日军 5 次冲锋,

顶住了 6 个小时的炮轰,死死拖了他 12 个小时,打死打伤日军官兵近 600 人。

如今,这个连队仍在解放军序列之中,这就是济南军区某部四连。

(济南军区政治部组稿王胜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