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弹惩凶顽

美国调集大批最先进的科学家,加紧研制原子弹,当初是为了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赛跑。但是,当原子弹研制出来的时候,纳粹德国已经垮台了。

本来,原子弹该派不上用场了。可是,这时却正该用来对付日本了: 因为它竟悍然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突然袭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排挤和夺占美国、英国和荷兰在太平洋上的利益,于 1941 年 12 月 7 日(星期日)清晨,未经宣

战,派出海空军突然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海空军基地珍珠港, 击毁击伤美国主要舰艇 18 艘,飞机 260 余架。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惨重损失。第二天,美国、英国对日本宣战,而德国、意大利则对美国宣战。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对日本的“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此后半年之内,日本先后侵占了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关岛、威克岛、新几内亚一部分、阿留申群岛以及太平洋上其他许多岛屿。到 1943 年,美国和其同盟国以及日军占领地区的人民开始反攻,进行岛屿争夺战。1944 年 10 月,美军在当地游击队配合下在菲律宾登陆。1945 年 2 月在硫磺列岛登陆,4 月进攻琉球群岛,并加强轰炸日本本土。这期间,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并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5 月,苏联军队和美英军队分路向柏林进攻;5 月 2 日,苏军攻克柏林;5 月 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此前,意大利已于

1943 年 9 月投降。至此,日本法西斯已陷于孤立地位。

到了 7 月份美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时,它的“用场”自然是对准日本了。

早在 1942 年 9 月,当时 46 岁的陆军工程兵上校格罗夫斯接受命令负责主持“曼哈顿计划”以后,他被晋升为准将。其人脾气暴躁,态度生硬。但对他那科学挑战的成功充满信心。他相信,焕发科学家们高度热情的主要泉源,是渴望得到公认。而这种历史性的研究任务,目的是从希特勒手里拯救全人类,是一个难得的获得世界承认的契机。

果然,科学家们都踊跃来到,忘我工作。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调兵遣将,研究者由“百人队伍”很快扩展到 1500 人,直至最后达到文职 4 000

多人,军职人员 2 000 人,办公楼 250 座,各类住房 500 多座。到原子

弹爆炸之日止,共投入了 20 多亿美元,在 19 个州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

37 个原子弹研制网点,雇佣了 12 万人,其中包括许多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口号是:“不管浪费与否,加紧干!”

在导致产生原子弹的工作中,费米,这位曾在罗马时就被年轻的同事们誉称为“教皇”的物理学家,被公认为做出了可能是比其他物理学家都大的贡献。

在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费米实验室旧址上,至今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塑,名字就叫做“原子能”,是已故英国艺术大师亨利·穆尔的作品。人们记得,是在 1942 年 12 月 2 日下午 3 点 25 分,“核能之父”费米教

授和西拉德等 41 位科学家一起,在此地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受控核裂变反应的试验。就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的“曼哈顿计划”,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945 年 8 月 6 日这一天,位于日本太田川出海口三角洲平原的广岛市,风和日丽,平和安宁。这里是日本陆军的一个重要港口,是海军护航舰队的集结地。谁也不会想到,5 分钟之内,整座城市就化为废墟。

凌晨一点多钟,3 架美军气象观测机从提尼安岛起飞,前往广岛、小仓和长崎。这是预选好的三个轰炸目标。

2 点 45 分,载有名为“小男孩”的“埃诺拉·盖伊”号起飞。执行

这一史无前例任务的是大队长兼机长保罗·蒂贝茨上校。他年仅 29 岁, 担任过北非和欧洲战场的轰炸大队作战参谋,技术娴熟。接着,另两架 B

—29 型飞机先后相隔两分钟跟着起飞。一架负责测量爆炸威力和辐射情

况,另一架负责摄影。两架飞机上都安排有物理学家掌握测试和摄影的专业技术。此外,还有一架后备飞机停在硫磺列岛,万一“埃诺拉·盖伊”号出现故障,它就接替任务。

选定当时号称“超级空中堡垒”的 B-29 型轰炸机来执行投放原子弹任务,也是经过一番筹划的。一年前,格罗夫斯将军就和陆军航空兵司令商议好准备工作:第一,要把飞机改装成为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足够的弹仓容量、足够大的弹仓门和必要的航程。第二,必须组织训练一支有高度作战能力的核战术部队。第三,炸弹必须准确无误地投中目标,空军协助进行弹道试验。接着,空军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工作。空军陆续提供了 13 架 B—29 型轰炸机,建立了第 509 空军混合大队,进行了严格训练。

此刻,三架巨型飞机在万米高空编队飞行。7 点 41 分,气象机在日本上空发来报告说,“第一目标区”(广岛)和“第三目标区”(长崎) 天气良好,“第二目标区”(小仓)天气恶劣。

8 点 9 分,历时 6 个半小时、飞行了二千多公里的机组飞临广岛上空,

比预计到达时间只晚 30 秒钟。8 点 14 分 17 秒,广岛大桥的中心出现在蒂贝茨上校的平行瞄准镜中,这就是指定的投弹目标。蒂贝茨立即启动自动控制装置,45 秒钟后,讯号预告:15 秒钟后,“小男孩”就要离机了。

8 点 15 分 17 秒,“小男孩”从 9 900 米的高空跳出,拖着降落伞往下飞去⋯⋯

不到一分钟,广岛上空出现了比太阳还亮的闪光,一朵蘑菇云翻卷而上,达到 4.5 万英尺高,伴着极强的冲击波,它的冲力比地球引力还要大一倍半。

这就是人类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爆炸的一刹那。

一场空前的浩劫发生了。整个广岛翻腾着黑色烟雾,炽热的火焰形成一股风暴,以每小时 48~64 公里的高速摧毁一切。这枚相当于 1.7 万吨常规烈性炸药的原子弹,爆炸全过程不足 5 分钟,却把 11.4 平方公里

的广岛市中心夷为平地。据事后统计,在这次爆炸中,共有 5.8 万人死亡,5 万多人受伤和“失踪”,4.8 万座建筑物全毁,2.2 万座建筑物半毁。一些幸存者,几天后便出现恶心、呕吐、发烧、便血,在几周、几月或几年内相继死亡。真是后患无穷。

然而,这还没有完事。

当天中午,也即东京时间 8 月 7 日凌晨 1 点多钟,美国电台广播了杜鲁门总统的声明,说广岛投下的武器是一枚原子弹。

为了促使日本赶快投降,美国决定大肆宣传,在日本的 47 个城市投

下 1600 万张传单。并且把原定于 8 月 11 日进行的第二次原子攻击提前

到 8 月 9 日。

格罗夫斯将军认为,要趁日本人尚未明白他们遭受的是怎样的摧残之际,尽快投放第二颗原子弹。因此,8 月 9 日凌晨 3 点 49 分,一架被称为“博克小汽车”的 B—29 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再度起飞,直飞预定目标日本小仓。但是,这天小仓市上空浓云密布,飞机只得改变航向, 飞往下一个目标长崎市。谁知长崎的气象情况也不好,能见度更差。飞机只有在云层中盘旋。就在燃油快尽的时候,飞行员突然发现一个气象

窗口,执行这次任务的斯威尼少校立即将 5 吨重、绰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了下去。

由于长崎的地形有山,着弹点又比原定目标有所偏离,全城 52 000

多幢住宅有半数以上得免于严重损害。据统计,这次有 23 753 人死亡,

5 000 人“失踪”,43 020 人受伤。有 14146 幢房屋被烧毁, 5 441 幢严重毁坏。

在此之前,苏联于 8 月 8 日通知日本驻苏大使,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即将越过满洲边界出击日本关东军。中国人民则开展全国规模的全面反攻。日本统治集团走投无路,终于在 8 月 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签署了投降书。

从 1939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宣告胜利结束。

正义终于战胜邪恶。继德、意法西斯被击败之后,日本法西斯无论如何也是要投降的,只是迟早的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说过:“如果认为原子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那将是一个错误。日本的失败在第一颗原子弹投掷以前已成定局。”斯大林也说过:“我不认为原子弹像某些政治家所说的那么厉害。原子弹只能用来吓唬神经衰弱的人,但它不能决定战争的命运,因为它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连杜鲁门在战后也私下承认:“原子弹只是用来屠杀妇女儿童和非武装人员,并不能很好地袭击军事目的。”

不过,许多人认为,投掷原子弹在促使日本迅速投降方面还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