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动脑多想

我们知道,哈雷彗星是由英国科学家哈雷在 17 世纪发现的。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对它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从公元前 613~公元 1910 年的两千多年中,有 31 次珍贵的记录,根据这些全面的观察材料,不难发现:我们祖先每

次观察到的彗星形状都十分相似,每次彗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 76 年,因此,看到的应是同一颗星。可惜,历史上没有这种重大发现的记载,结果这样重大的天文发现,被善于根据观察材料进行思考的后来人哈雷所揭示。

恩格斯谈到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时说:“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他还说:“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 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不但贯穿在观察的全过程,还要延伸到观察之前和观察之后。

观察之前,要确定观察对象、观察目的以及观察计划、步骤和方法,这些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观察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现象,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应当对观察中出现的每一种变化(现象),都打个问号,力求做出科学的解释。在观察结束后,面对一大堆观察结果,要继续思考。

难怪有人把观察叫做“思维的知觉”。只有在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 始终动脑筋思考探索的人,观察能力才会迅速得以提高。可以说,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通过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思维的观察,只能使获得的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十分重视观察,他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在他实验室的建筑物上刻着“观察、观察、再观察”的警句。在这警句中,还应当看到始终贯穿着七个字:“思考、思考、再思考”,只有这样,观察中得到的知识,才可能插上翅膀,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感性知识飞跃到了理性知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