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贺铸(1052~1125),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市),生于卫州(今河南汲县)。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自号庆湖遗老。工于填词,语言清丽,词风婉约豪放兼而有之。著有《东山词》。

这首词看似追恋理想中的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那种怅惘凄愁的心灵怨歌,其实是抒写词人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失意的苦闷愁思。

全词由两个相互表里的层次组成:表层次揭示美人离词人渐渐远去,乃至完全消逝过程中词人情感的浪折起伏;纵深层次则显现词人造求政治理想终不可得而幻灭的苦痛心灵。对美人缠绵往复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目送美人远去的惆怅(首二句),眷恋美人幽寂的感伤(上片后部分),设想美人迟暮的凄苦(下片首二句)。结处化情入景,用“怨而不怒”的委婉笔调,将难言的凄苦化解成笼天罩地的迷秋怨(下片后部分)。这一连串的情感演化,还只是词人表层次的心绪纠葛。最令人目眩神迷的是表层次背后的纵深结构,它也由三个层次组成:政治理想难以实施的怅惘,制止理想不可追求的哀怨,政治理想即将幻灭的苦痛。值得一提的是词末四句先用“试问闲愁都几许”设问,接着连用三个意象,比喻愁绪茫茫,无边无际。“烟草”是原野草色,用“一川”形容,有一览无尽之状;“风絮”是飞扬的柳絮,用“满城”形容,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梅雨”是连绵不断的阴雨,连用三个比喻,把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景,真可谓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