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世本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贞元进士,后任左拾遗等职。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又任过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及刑部尚书等职。曾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作繁富,内容广泛,诗风平易,通俗流畅。对当时新兴的词曲,颇为喜爱,作品亦多;中唐文人倚声填词互相唱和之风,正是从他和刘禹锡开始的。
江南风光旖旎,美景无限,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自古文人骚客歌咏江南风光者不计其数,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传谓最多的恐怕就是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了。这首词是词人晚年居住洛阳时所填,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白居易早年曾旅居江南,入仕后又曾做过苏杭二州刺史,对江南风物十分熟悉,体味深刻,感情深厚。全诗以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句子开头,开门见山的为江南叫好,毫不掩饰的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句写为什么江南好,为什么最喜欢江南,一个“火”,一个“蓝”将江南的无限美完全的表达了出来。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来让读者肯定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为人们展示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词虽短小,却有景、有情、有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语近情遥,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