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著名的钢琴作曲家、演奏家与名曲简介
第一节 演奏家及名作曲家
一、古典乐派名家
1.巴赫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 1750)出生于德国著名的音乐世家。他的家族曾经出现过五十二位音乐家,巴赫姓氏几乎成了音乐家的代名词。巴赫的音乐启蒙教育是他的父亲J.A.巴赫,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巴赫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还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当地民间音乐。十五岁起巴赫就开始独立生活,进人吕纳堡中学,同时在教堂会唱队担任领唱,以此谋生。他对音乐如饥似渴,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先后担任过魏玛宫廷的乐师以及一些教会学校、教堂等地的兼职老师。
巴赫的一生创作非常勤奋,范围极广,用瓦格纳的话来讲,他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钢琴方面他先后写下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二部、三部各十五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以及《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卷。
巴赫的《创意曲》(1702—1723年作),是钢琴技术训练的一本非常好的中级教材,它是用来训练演奏者手指弹奏的独立性和歌唱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作曲者学习对位法的范例,创作手法类似于赋格,速度较为自由,织体上采用复调与主调相交替的写法,是一本学习者必弹的教材。
《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是巴赫在奎登写下的,《法国组曲》共六套组曲,最为著名的是第六套。感情自由,织体疏松,旋律优美、生动,描绘人们在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的场面。以演奏乐器来看,《法国组曲》适用于击弦古钢琴。而《英国组曲》嗣于拨弦古钢琴,它的形式较大,织体较密,效果辉煌,气势宏伟,充满活力,《英国组曲》也是六套组成,其中第三套最为著名。此外巴赫还在1726—1731年间,还写了六套《帕蒂塔》,也称为《德国组曲》,“帕蒂塔”就是意大利语“组曲”的;意思,队作品风格来看,创作本身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手法上也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应用了透明的二声部织体,增强了主调和声元素,内容丰富多样,从《帕蒂塔》可以看出,在创作上巴赫的风格逐渐形成并且日趋成熟。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分别创作于1702年和1740年,这是巴赫为人类音乐文化宝库增添的一笔巨大财富。两卷各有二十四首,按半音阶顺序分别建立在二十四个大、小调上,每套有前奏,曲与赋陪组合形式。在巴赫的套曲中,前奏曲的运用往往是起到引子和前言的作用,形式自由、流畅,一般演奏起来速度较快,手指的功夫要很深,颗粒性、均匀性很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赋格的形式则非常严谨,主要表现快乐悲观的情绪,往往主题开始就有深刻的表情,演奏中要从容不迫地把主题、对题、经过句等表现出来。巴赫建造的“赋格大厦”的材料——主题,不仅形象丰富,而且意味深长,是巴赫个人的内心写照,他将这一体裁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如倒置、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穿前后的线索,而在富有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了丰富和声的变化,使乐曲达到对比和统一。因此,巴赫的平均律被世人称为“旧约全书”。
巴赫一生勤奋创作,不停地耕耘,还写下了如《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意大利协奏曲》以及《戈尔德堡变奏曲》等等不配之作。这些作品均达到了艺术的高峰,为钢琴家所喜爱,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巴赫音乐内涵深刻,丰富广泛。他不仅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和遗产。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感慨地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
2.莫扎特
与海顿同时代的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德尔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他与海顿的创作在音乐织体、和声、曲式等方面同属一时代,但从音乐风格来看又明显不同。莫扎特音乐让人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他是用音乐来刻画心理的作曲家,从他的音乐语汇中可以体味到纯朴、自然和平易近人的特征,结构清晰严谨,在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较深的。
莫扎特莫扎特出生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六岁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1773年起他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因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自由音乐家的艰难道路。在他的创作中出现了许多革新的元素,但却不为当时墨守成规的人们所欢迎,因此经济压力很大,经常靠借债度日,然而他却心甘情愿地过着贫苦而自由的音乐家生活。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歌剧二十二部,其中最著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四十九部,其中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他还创作了奏曲、钢琴曲、室内乐重奏等多部作品。莫扎特的创作深受巴赫、海顿等人的影响,他的作品结构精致匀称,旋律富有歌唱性,风格明朗,乐观,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对后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内容很广泛,二十首奏鸣曲,二十首协奏曲,也分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有六首奏鸣曲(K279—K283),被称为“家乡奏鸣曲”,于1774—1745年创作,内容和风格明快,散发着无忧无虑的少年气息。
六首《曼海姆奏鸣曲》(K309—M311)于1777年创作,是莫扎特赴巴黎途经曼海姆时写成的。
五首《巴黎奏鸣由》(K310—1033)是莫扎特于1778年在巴黎完成的,此阶段,莫扎特在生活中、情感上都有明显的转折,作品里开始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和情感上的丰富,从而使其作品逐步趋于成热。
另外一首《幻想曲——奏鸣曲》(K475、K457),这首在维也纳时期写成的作品,无论从和声、曲式等方面都有他的新见解和独立性。
晚期作品有四首奏鸣曲,于1788—1789年间完成,这四首作品中,可以看到,莫扎特的晚期对巴赫的复调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从作品中体现出复调因素,从结构布局上来讲也更为紧凑和集中。
莫扎特的协奏曲艺术价值很高,仅次于他的歌剧艺术。二十六首协奏曲中,c小调(K491)和d小调(K466)最为著名;另外A大调(K488)也是非常著名的,有“阳光般的温暖”之美名。每一首作品,都仿佛是莫扎特的一部歌剧,每一句、每一小节都有很细腻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使人陶醉。
莫扎特用他那生动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的风格、结构形式严谨的,确立了他的地位。这位誉满全球的音乐神童,英年早逝的伟大作曲家,用他的独特演奏风格开创了维也纳演奏学派的先河。
3.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位车匠,母亲是贵族府中的厨工。他自幼受到民间音乐和教堂音乐的熏陶,从孩提时代就显出了出众的才华。海顿六岁开始在合唱团唱歌,学习乐理和小提琴。在十七岁时,海顿由于变声而离开合唱团,从此勤奋自学。1750年他认识了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他虚心向波尔学习作曲。
海顿的钢琴音乐风格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充满活力,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他一生跨越了巴洛克时期和几乎整个古典时期,所以从风格上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钢琴作品以奏鸣曲为主,共创作了五十首奏鸣曲。
前期的奏鸣曲结构规模都不大,风格上也没有形成,还是以古典钢琴织体为主,手法上一般是表现纤巧和雅致的宫廷风格。中期的二十五首奏鸣曲是海顿的转折点,从乐句结构和乐曲规模上都比以往有所扩大,主题的展开很严密,富有差筑感,表现出了热情激昂的情绪。海顿后来的创作受到莫扎特作品中抒情性的影响,注重快板乐章歌唱性的写作,使旋律更加富有美感。
晚期的五首奏鸣曲,是非常成熟的作品。这是海顿离开宫廷后自由创作时期创作的。这五首作品较之中期作品,有了突破,思想更为深刻,主题之间有了明显的对比,作品中表现了英雄性和戏剧性,有和贝多芬早期奏鸣曲同样的感觉,其中最为突出是两首E大调奏鸣曲。
除了奏鸣曲外,海顿还写了C大调幻想曲和f小调变奏曲,这两曾作品艺术价值也很高,同样是精品之作。
总之,海顿的创作手法以表现光明为主,少有悲剧性,较少反映强烈矛盾。这与当时奥地利约瑟夫二世统治下推行的“开明政策”有关,这种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多半是描写朴实的感情和世态风俗。
4.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vdg Van Beethoven,1770—1827),在近代钢琴史上被誉为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他也是最后一位古典乐派的音乐家,一生中他先后写下了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协奏曲。巴赫的平均律为“旧约圣经”,那么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人们称为“新约圣经”;巴赫是站在复调音乐之巅,而贝多芬则是站在主调音乐之峰。贝多芬的钢琴音乐在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了海顿和莫扎特。他的一生都处于欧洲动荡的年代,在法国爆发的大革命对他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他个人经历是不幸的:悲惨的童年,耳聋的折磨,爱情的挫折和家庭的不幸,但是贝多芬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贝多芬他的奏鸣曲,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794—1880年,写下了三十首奏鸣曲,作品有49之1,第2之1、2、3,第10之1、2、3,第13号,第14之1、2、3,第X号,都是早期作品风格。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及克莱门蒂对他的影响,流露出个性风格,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和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中期作品,1801—1814年创作了十四首奏鸣曲,作品第26号,第27之1、2,第28号,第31之1、2、3,第53号,第54号,第57号,第78号,第8la号,第90号。这一时期作品中,贝多芬注入了新的元素,对古典奏鸣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如作品第27号的奏鸣曲。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人们非常熟悉的《月光》、《田园》、《暴风雨》、《黎明》和《热情》奏鸣曲,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内容相当丰富,以致原有的奏鸣曲结构形式已完全包纳不下了。贝多芬几乎不被传统形式束缚,大胆扩展了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的规模。
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不多,有五首,作品101号,106号,109号,110号,111号,写于1816—1822年。这时的贝多芬的耳朵已全部聋了,作品中没有早、中期那样激烈和充满矛盾,但在曲式方面都运用了新的手法如赋格和变奏曲,同时贝多芬愈来愈隐退到自我反省的境地,追求着一种超凡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升华。他自己曾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大火花”。
贝多芬的艺术道路,继承了前辈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吸取当时进步的法国革命音乐和英雄性的调性,使他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特点。
从演奏技巧来看,他扩大了钢琴键盘使用范围,并大量采用了华彩句、颤音和震音,高、低声部有了变化明显的音响效果高声部明亮,低声部浓厚饱满,何时他在踏板方面也有新的突破。贝多芬在教授钢琴作品时要求手指尽可能地弹足每个音的音值,制造了保持音之间的连贯,弹出富于表情、优美如歌的旋律,以及对音乐本身的深刻理解。经过贝多芬的探索和努力,他创立了自己丰富的教学风格,独树一帜。
在音乐史上,贝多芬终结了古典时期,开辟了浪漫时期之路,可以说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家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和新的风格,这就是浪漫主义。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制造业也有新发展,键盘音域也扩大到七个半和八度,表现力大大丰富了。钢琴制造家对近代槌击钢琴做出了重要的改进,张弦支架从木质换成了铸造的,机体变为复式杠杆装置,琴擅头包裹的凫皮由毡取代,琴弦不仅被加长而且被交叉排列。钢琴由此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从演奏史上看,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钢琴家,如匈牙利的胡迈尔(J.N.Hummel,1778—1837),英国的菲尔德(J.Field,1782—1837),德国的卡尔克勃兰纳(P.Kaikbrenner,1785—1849),奥地利的车尔尼(C.Czemy,1791—1849)等。他们对钢琴演奏技术和演奏风格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是真正在浪漫时期起奠基作用的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
1.舒伯特
弗朗兹•舒伯特(Fmnz Schubert,1797—1828)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青年时期,他受到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舒伯特他一生短暂,只活了31年,但他给后人留下的音乐遗产惊人的丰富、广泛,作品中包括艺术歌曲、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作品。舒伯特的一生正处在奥地利反动复辟时期,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处于失望和忧郁之中,他的作品风格与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那种充满叛逆主义信仰和乐观精神的音乐有着根本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理想只能寄于诗境和梦幻世界,从中抒发自己的情怀,真正的钢琴浪漫主义气息是从舒伯特开始的。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占据了他创作的主导地位,他一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抒情歌曲。从他的钢琴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歌曲的影响,如旋律的纯声乐性,另外从速度、音程、调性、旋律线长等安排上都符合人声特点,在情感内容和主题形象上都与艺术歌曲有关。人们常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诗变成音乐,而钢琴曲又使音乐变成诗。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特点主要是:(1)运用大、小调交替调式;(2)频繁变换的调性。有了以上的特点,使钢琴音乐更加细微敏感和赋予诗意。舒伯特在以上两个方面运用得很自如,一般都是歌曲般的主题陈述,简朴的织体,和声和色彩性,变奏展开的手法,并且运用了民间歌曲和舞曲的因素等。
在他创作的钢琴作品中,一般分为两类:奏鸣曲和钢琴小品。
舒伯特创作了二十二首奏鸣曲。从曲式结构来看,他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同时他的艺术气质是抒情的,充满了幻想的诗意和浪漫气息。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往往不是动力性的快板,主题的一半是沉思性的抒情独白,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相似,两个抒情主题相互补充。展开部很少在动机性的矛盾中展开,常常以变奏手法来表现细腻的情绪变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晚期作品B大调奏鸣曲(D.960)。
钢琴小品在舒伯特作品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他先后写下了八首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作品短小精炼,富有思想内容,体现了舒伯特的旋律天才和和声色彩变化上的才能,是瞬间素描和平易真挚相结合的产物。
2.门德尔松
弗里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Felix Mendelssohn Barthodly,1809—1847)生于德国汉堡的富商之家,从小就受到广泛的文化教养和各门艺术的熏陶,4岁随多才多艺的母亲学习钢琴,为以后的钢琴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门德尔松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无言歌》是他首创的,共四十八首,都有标题,如《春之歌》、《猎歌》、《威尼斯船歌》、《纺织歌》等,都是学习者必弹的曲目。《无言歌》无论从调性上、情感上都具有相当深厚的生活风俗基础。手法是简洁朴实的,旋律优雅流畅,不追求华而不实的炫技效果,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除《无言歌》之外,门德尔松还创作了几首大型作品,如《两首协奏曲》、《严肃变奏曲》,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门德尔松的作品和声精炼,章法严谨,旋律生动,语言淳朴典雅,清晰自然,但是不足的是作品中看不到深刻的戏剧性,也没有激动的内心表白,而与他同时代的舒曼却洋溢着兴奋激昂的热情。
3.舒曼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01—1856)出生于德国撒克洲一个出版商家庭,他从小喜爱诗歌和文学,接触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六岁显露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舒曼在他的创作体裁中,钢琴音乐比重很大,作品中有《狂欢节》,里面包含了各首小曲,五光十色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沸腾的生活场面。
《蝴蝶》与《狂欢节》相似,还有《大卫同盟盟友舞曲》、《童年情景》,以上乘精品的形式,把儿时的生活、童年的回忆表现得淋漓尽致。
《a小调钢琴协奏曲》,这是一首非常辉煌的协奏曲,乐曲表达了舒曼对克拉拉经历种种困难而幸福结合的喜悦心情,作品壮观而充满了诗意,被后人视为至宝。
舒曼的生活道路是极不平坦的,他同当时有名的女钢琴家克拉拉的爱情历经艰难,最后获得了胜利。1804年,音乐把舒曼和克拉拉紧紧结合在一起,美满的婚姻激发了他创作欲望,创作作品硕果累累。
舒曼的创作一方面尊重古典传统,追求高尚的境界,同时他反对庸俗的倾向,他常常沉浸在浪漫的幻想和梦境中,是他把钢琴的前奏、后奏的衬托和相对独立性推向了一个高峰,促进了钢琴部分的表现力,和声方面也有所突破。所以,舒曼的地位在浪漫主义时期是不可低估的。
4.肖邦
浪漫主义时期最为辉煌的人物——肖邦,是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
肖邦弗雷德列克•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生于华沙郊区,他从小学习钢琴,八岁开始公开演奏,1830年定居巴黎。他一生的作品几乎全部为钢琴而写的,像这样的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大师中是独一无二的。
肖邦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1)少年时期。他在家中常接触华沙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具有进步的民族意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民族性。这期间,他写下《波罗奈兹舞曲》(OP•71)、《e和小调夜曲》(OP.72)、《莫扎特主题变奏》以及几首《玛祖卡》(OP.68No.1、2、3、6和7)、《圆舞曲》(OP.69N0.2),同时还完成了f小调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
1803年肖邦在离开波兰赴巴黎的途中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他抑制不住心灵的情感,写下了振奋人心的《革命练习曲》和汹涌澎湃的《d小调前奏曲》(OP.28No.24)、《g小调叙事曲》(OP.23)、《谐谑曲》(OP.20),这一批作品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同时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肖邦从一个充满朝气蓬勃的青年转变成为一个具有深刻的悲剧性色彩的作曲家,这种转变与他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
(2)第二阶段。这个时期中,其思想和艺术均达到了真正的成熟。在巴黎,他先后认识了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贝尼尼等著名音乐家,并和画家戴拉克鲁阿、文学家乔治•桑、诗人密茨凯维兹等人广泛接触。他先后创作了《叙事曲》三首,《奏鸣曲》两首,《f小调幻想曲》,《即兴曲》(OP.5 3),三首《谐谑曲》以及波罗奈兹舞曲等,均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肖邦一生重要作品有:四首叙事曲,四首谐谑曲,三首奏鸣曲,二十七首练习曲,十九首波罗奈兹舞曲,五十八首玛祖卡舞曲,十七首圆舞曲,四首即兴曲,二首幻想曲,二十一首小夜曲,摇篮曲,船歌,二首协奏曲,回旋曲等。
肖邦创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虽然在巴黎,但他在创作中从来没有失去与祖国波兰的联系。他时时刻刻怀念着自己的祖国,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安葬。
肖邦的音乐词汇色彩斑斓,内心世界极为丰富,把音乐与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肖邦的音乐结构中来看,他运用了大量的拿波里六和弦、增六和弦、属七、减七和弦等以及属九和弦,从和弦功能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对织体、装饰音、旋律、和声等各方面进行了革新,挖掘了钢琴乐器的表现潜能,比前辈钢琴作曲又前进了一步。
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他把旋律气息拉大了,线条格外柔美平滑,体现了钢琴性,对于触键技术,他把音色变化修饰得格外细腻,踏板的运用也同样高超,对弱音区的声音探索有了突破。
肖邦是一位浪漫主义的音乐大师,音乐中充满了含蓄、均衡的古典精神。他为19世纪上半叶的钢琴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5.李斯特
与肖邦同时代的李斯特在钢琴的交响性方面占据了特殊的位置。
李斯特弗朗兹•李斯特(Eranz Liszt,1811—1886)出生于匈牙利,当时的匈牙利被奥国统治,所以他很早就离开祖国,一生大部分在国外度过。李斯特一生从事钢琴演奏,并担任乐队和歌剧指挥。他的音乐活动影响着当时整个欧洲乐坛。
李斯特的演奏风格继承和发展了克莱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风格,技术辉煌,在弹奏中常常运用三度、六度、八度经过句大跳八度和弦、快速同音反复、滑奏等高难度技术,使演奏风格更加丰富多彩。
他还把大量的交响乐、歌剧作品改编成钢琴曲来演奏,作品中有十二首《高级练习曲集》,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和三首《音乐会练习曲》,这些高难度练习曲达到了钢琴艺术的顶峰。
其中《鬼火》、《玛捷帕》、《英雄》和《侏儒》等作品,不仅是练习手指的技术,更重要的是练习作品的深刻内涵。
《匈牙利狂想曲》共十九首,取材于匈牙利民间音乐,反映出民族的时代精神。创作中,他采用了自由的形式,即兴弹奏,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经过提炼和加工,内容极为丰富。
另外还有一些优秀作品在李斯特各国旅行期间问世,这些作品分三集,第一集如《暴风雨》、《牧歌》、《思乡》等作品;第二集如《船歌》、《塔兰台拉》等,同时还写下了《但丁交响曲》、《裴特拉克十四行诗》、《婚约》、《深思》等一些思想性很强的作品。第三集大部分是李斯特旅居罗马时写成的,如《爱斯特别墅的柏树林》、《爱斯特别墅的喷泉》、《人生的痛苦》等,色彩上与前期作品有所不同,带有神秘的情绪。
《b小调奏鸣曲》可以说是李斯特钢琴创作的最突出的作品。这首奏鸣曲,深刻地反映了他复杂而矛盾的世界观,这种矛盾是地狱与天堂之间的斗争,人们常把作品内容与歌德的《浮士德》联系起来,玛格丽特与梅菲斯特的主题交替出观,李斯特并没有给这首乐曲加标题,就直接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中,乐曲表达幅度广泛,有虔诚的信仰和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也有对生活的否定态度和宿命论的情绪。他成功地运用了单乐章的形成,动机虽然短小,但在节奏、速度、调性、音区、织体上有着灵活的变化,达到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李斯特还写下了两首协奏曲《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曲式上都运用了单乐章形式,风格上很接近交响诗。
6.勃拉姆斯
约翰•勃拉姆斯(Johnnes Brahms,1833—1897),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市民家庭。父亲是职业乐师,能演奏多种乐器,他是勃拉姆斯学习音乐的启蒙者。一生写了大量的交响乐、四重奏、艺术歌曲、合唱和钢琴曲。
勃拉姆斯是一位主张恢复已经失去的古典主义传统的音乐家,早期的创作就显露出反潮流的倾向。早期的钢琴作品有:三首奏鸣曲(OP.1、2、5)和一首谐谑曲(OP.4),奏鸣曲有贝多芬的风格,富有活力,表现出非凡的气质。
勃拉姆斯和舒曼有着深厚的友谊,年轻时的作品经常带给舒曼审阅,曾为舒曼写了《舒曼主题变奏》,可见他们之间的友情是高尚的。
勃拉姆斯创作的作品有四首《随想曲》OP.76,两首《狂想曲》OP.79,四首《间奏曲》,两首《协奏曲》,《叙事曲》,《变奏曲》,《亨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帕格尼尼主题变奏》等作品。
在他的音乐中蕴藏着悲剧性的哲理和悲观主义世界观,处处用古典主义理性来限制和约束他丰富的浪漫主义情感,1892年以后的作品越来越趋向表现忧郁的情绪,甚至有悲观隐退的思想和阴暗色调。
勃拉姆斯是钢琴史上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浪漫主义虽然以他而告终,但是其音乐风格并没有消失,在不同程度上促使了民族音乐语言的发展和壮大。
三、俄罗斯钢琴名家
俄罗斯的钢琴音乐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是空白,上演的钢琴曲目全部由西欧传入,不少演奏家费尔德、李斯特都曾陆续到俄罗斯演奏和教学,是他们的音乐活动触动了俄国的创作。俄罗斯的作曲家们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西方音乐的精髓,同时也创造了俄罗斯自己的风格,在技术上为本国的钢琴音乐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们不满足于模仿西方音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作,很快钢琴音乐在俄罗斯广阔的沃土上开花结果。从19世纪初,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如巴拉基列夫(1837—1910),穆索尔斯基(1839—1881),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阿连斯基(1861—1906)等,其中对俄罗斯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还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斯克里亚宾。
1.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Piotrllyich Tehaikovsky,1840—1893)是俄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并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柴可夫斯基最为辉煌的还是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如《黑桃皇后》、《天鹅湖》等等。钢琴作品虽然不多,但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作品有《四季》钢琴套曲,《四季》共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小标题,描述了一幅幅俄罗斯民族的场景,乐曲精悍,富有趣味,是学习者的必弹曲目。
另有两首协奏曲,可以说是柴氏钢琴创作的顶峰,乐曲气势磅礴,旋律优美宽广,表达了其内心世界的刻画,同样是经典作品。他还创作了一些变奏曲、浪漫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2.拉赫玛尼诺夫
拉赫玛尼诺夫(Raohmaninov,1873—1943)生于诺夫来罗德的贵族家庭,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进彼得堡音乐学院,后来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作曲。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和声乐作品,但是他的钢琴作品占了主导地位,他不仅创作乐曲,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从他的作品里,旋律中流露出一种忧郁、压抑的情绪,有悲剧的主题和命运的形象,流露出沙皇统治下知识分子的心态。这种低沉的色调从拉赫玛尼诺夫早年写的《幻想曲集》(OP.3)、《升c小调前奏曲》、《旋律》等作品均流露出来。在他中、后期作品中这类情绪反映得更加明显。
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主要是受肖邦的前奏曲的影响,但比肖邦的前奏曲篇幅要大些,表现了对俄罗斯大自然的感受。
《音画练习曲》作品33号和作品39号,形象生动鲜明,充满着诗意。因其鲜明形象和充满诗意的抒情而被称为“音画练习曲”。
钢琴协奏曲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技术娴熟,色彩浓厚,戏剧性加强,织体复杂,节奏多变,与乐队相映生辉,风格上有李斯特的影子。其中《第二协奏曲》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同时还创作了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后两首是在国外完成的,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主要是继承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他将真挚的抒情与鲜明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的瑰宝。
四、其他风格的钢琴家
1.德彪西
德彪西(Debussy,1862—1918)生于巴黎近郊圣耳曼昂莱,十一岁考入巴黎音乐院,二十二岁以合唱曲获罗马大奖。他在学生时代就以革新家自居,凭着自己的敏锐的听觉和熟练的键盘和声寻找新的效果,渐渐在创作中开辟了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由于受到19世纪象征主义诗歌及印象派画家的启发,他的音乐新颖别致,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德彪西在钢琴史上的贡献,在于和声上的大胆运用和对音响进一步发掘,他的和声、和弦可以脱离调性的联系而独立存在,大量运用了孤立的大、小三和弦、平行和弦、加音弦、四度叠置,以及全音阶、五声音阶等特有形式,打破了调性上的束缚,以及自由处理不谐和音的做法。
德彪西的作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他创作了两首《阿拉伯风格》,《贝加摩组曲》,《为钢琴而作组曲》,这时候的印象主义风格尚未形成,但已经在探索了。其中这首《月光》雅致、精美,富于色彩和光感,在中国广为流传。
德彪西中期的作品有:《版画集》、《意象集》、《儿童园地》、《二十四首前奏曲》等。
《版画集》中有一首《塔》,表现了东方寺院中的佛塔,大量运用五声音阶,色彩性和弦频繁出现,富有异国的情调。
《意象集》由六首乐曲组成,和声语言极为丰富,显示了全新的音响世界。
《儿童园地》是献给他可爱的小女儿的,有六个带有小标题的小曲,表现了儿童生活世界和天真烂漫的心理动态。
《二十四首前奏曲》是一个空前丰富的作品,标题包罗万象,有历代传统神话故事,也有因诗歌文学题材写成的,有以民间音乐为题材的,还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德彪西最成熟的作品。
德彪西还写了《十二首练习曲》。他是继肖邦之后又一位大师,在音响功能方面,他经过努力,发掘了弱音范围内的层次,用许多P、PP、PPP,甚至PPPP力度记号,用低音持续音与声部并置进行和弦相结合的写法,造成声音移位效果,踏板产生的振动造成特殊的色拉效果等。
在强手如林的世界钢琴演奏家中,几位著名的钢琴大师演奏的世界各国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作品的风格对于我们的影响将是长久的。
2.阿图尔•鲁宾斯坦和克劳迪奥•阿劳
出生于波兰的美籍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hin~stein,1887—1982)和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C.Arrau,1903—1991),这两位世界钢琴大师对把各个学派截然划分的任何做法持抵制态度。鲁宾斯坦凭借深厚的音乐修养,广博的演奏曲目,对于各种风格的透彻掌握,被称“为具有变色龙般高超表演艺术的世界钢琴奇才”,他能将自己与信手而弹的几乎任何风格的作品融为一体。他的气质是斯拉夫式的,接受的音乐教育则完全是德国式的。由于他的斯拉夫血统,他对自己民族最伟大的钢琴家肖邦的作品,具有绝对权威的诠释,他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反映在艺术上,表现出肖邦这位爱国钢琴家有血有肉的灵魂。一反在他之前人们将肖邦作品理解为脆弱多病、力单势薄。带女人气质的沙龙音乐的误区,让世人在鲁宾斯坦手下听到的是一个具有健康情感和高贵格调,作品充满生命活力和丰富内涵的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录制的肖邦全套钢琴作品的唱片,是钢琴演奏史上的宝贵财富。
鲁宾斯坦不仅琴技高超,对钢琴演奏也有独特见解,他认为“用什么方法演奏主要取决于所表演曲子的重要性。有时,要求我们像作曲家本人那样把曲子的含义揭示出来……有些曲子是因为得到伟大演奏家的处理而身价倍增的”,“我们必须把这些伟大作品所表现的东西传达出来,上天赋予我们的才能就是把音乐的含义传达给纯朴而无知的公众。我说的‘无知’是按法文的意思:只是‘我不了解’的意思,就是说公众不了解这个曲子,所以我们两方面都可以做工作,揭示出音乐的含义及传达出音乐的表情”(引自友余编《键盘上的奇迹》)。正是这种将作品的精神展现给世人的高尚艺术品格,使鲁宾斯坦能深刻诠释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作品,席马诺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法国的德彪西、拉威尔、弗朗克,西班牙和南美洲作曲家的大量作品,以不同的风格与精神展示在世人面前。
1976年,美国的福特总统授予他自由勋章,以表彰他一生对表演艺术的伟大贡献。1982年12月20日,鲁宾斯坦与世长辞,享年95岁。
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1903—1991)不仅是演奏史上演奏曲目最广泛的钢琴家之一,而且具有难以置信的表现深度和适应能力,这使得他无论演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作曲家的作品都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解释者。
阿劳无论是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还是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莫扎特的协奏曲,或是20世纪勋伯格的作品,都具有同样的说服力。他经常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等作曲家的全套作品,在尊重原作基础上,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的精辟诠释与他天生俱有的音乐天赋有直接关系。阿劳幼时就对钢琴有特殊兴趣,他弹琴胜过玩玩具,在学会认字母之前,就无师自通学会认五线谱,年仅四岁能视奏贝多芬奏鸣曲一个乐章。1908年五岁时就举行了第一次独奏会,演奏了肖邦练习曲,舒曼的《儿童情景》,贝多芬的《C大调六首变奏曲》、《回旋曲》和李斯特的《安慰》。八岁在圣地亚哥正式登台演奏,他的音乐天赋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智利政府为小阿劳及父母提供到德国接受完整教育的一切费用,并移居德国。随后,阿劳师从柏林施特恩音乐学院最著名的钢琴教育家马丁•育劳茨教授(1853—1918),在此期间获伊巴赫和霍兰德奖,并在世界各地演出。192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随后在世界各地举行演奏会,获得极高的荣誉。
阿劳是作曲家原作的忠实信奉者,他的演奏有时看起来是在音乐线条中任意收紧和放松,但总是服从逻辑因素让人们透过他的演奏,洞察到音乐内部的最深处。阿劳重视对曲式的分析,使其结构严密,布局合理,富于哲理。他对贝多芬的作品尤其如此。他认为贝多芬晚期作品是理性的,超凡入圣的,音色应澄明、利落,虽厚重有力但决不阴暗。弹奏肖邦作品时,则把作品精神贯注在艳丽的旋律里,表现出肖邦感情丰富的多血质性格来。阿劳认为,解释作品这一概念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服从作曲家的意图,另一方面是解释者的世界观和人格,因此他表明“真正的钢琴家必须从一切源泉获得营养以形成自己的完整人格,不这样做便只能始终是一个狭隘的、不完整的艺术家”。他坚决主张“技巧只是阐释艺术的手段”(摘自冯川《世界钢琴大师自述》)。
3.意大利的骄傲——朱凯兰杰利与波利尼
只要唱起《我的太阳》这首名歌,人们就会想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声乐艺术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自意大利出现了钢琴奇才米凯兰杰利(Wichel ngeli Arturo Benedetti,1920—1995)和他的学生毛里奇奥•波利尼后,意大利的钢琴艺术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米凯兰杰利是位传奇式的钢琴家,他的琴艺超群,无懈可击,曾被著名法国钢琴家柯尔托称为“李斯特再世”。他的演奏既有古典派的内在与平衡,又有浪漫派的热情与感染力。
这位传奇式的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当过飞行员,并因为是反法西斯战士而被德军囚禁过八个月。他学过医,还有行医执照,同时又是滑雪名家,并组织过男声合唱团。丰富的阅历使米凯兰杰利在表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音色丰富多变,多声部的层次控制得恰到好处,他处理的每首作品既是原作风格,又有鲜明的个性。他让作品乐思自他手下自由解放,再增添他独有的音色处理,他能把握住作品整体布局并将细节处理得有条不紊,对每首作品深刻的理解和内省,使自己的演奏声誉达到了世界顶峰。出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他不轻易开独奏会,有时会因种种原因取消预定的音乐会。他录制的唱片虽不多,质量却十分完美。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令人神往,有许多著名的钢琴家都得到了他的指教和培养,如意大利钢琴家波利尼和阿根廷的阿格里奇,都因他的指教而使自己的琴艺更加炉火纯青。1995年6月12日米凯兰杰利病逝于瑞士卢加诺医院。
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1942—)自幼显露出音乐天才,1958年十五岁波利尼夺取日内瓦国际音乐大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1960年,夺得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他那震惊众人的演奏使得当时的评审长、著名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们评委中是否有人能弹得比他好。”获奖后的波利尼闻名全球,并在欧美各地演奏,得到著名指挥家阿巴多的帮助。谦虚好学的波利尼在自己誉满世界时,不断进取,又拜米凯兰杰利为师。大师不仅在古典作品上要求他精益求精,同时让他演奏20世纪以来现代作曲家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与斯特拉文斯基的钢琴作品。经过潜心学习钻研后的波利尼,重新又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曲目广泛,演技大长,成为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他灌制的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钢琴唱片得到了世人的青睐。
4.西班牙钢琴皇后——拉罗查
西班牙虽是一个小国,但音乐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的音乐节奏强烈,色彩绚丽。虽然西班牙的钢琴没有形成传统的学派,但是西班牙独特的音乐特质却造就了近现代西班牙钢琴音乐及演奏具有西班牙音乐的钢琴家。女钢琴家阿莉西亚•德•拉罗查(Alicia De Larronha,1923—)就是西班牙著名的钢琴家。这位钢琴皇后以自己精湛的演奏将不同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格拉那多斯,伊萨克•阿尔贝尼斯(1860—1909)和作曲家法亚(1876——1946)的钢琴作品推向世界,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尔贝尼斯由十二首组曲组成的《伊比利亚》与《西班牙组曲》,格拉那多斯的《戈雅之画》,法亚的芭蕾舞剧《三角帽》、《魔法师之恋》的音乐改编的钢琴曲,以及《贝蒂卡幻想曲》(贝蒂卡是安达露西亚的别称)。《魔法师之恋》中的“火祭舞”是拉罗查特别喜爱的小曲之一。她向世人展现了西班牙钢琴音乐的魅力。她演奏的西班牙乐曲热情奔放,节奏明快跃动,将西班牙舞蹈中那种激烈的冲动与突然的静止相交错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
拉罗查不仅能将自己民族的音乐作品演奏得纯正动人,在演奏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作品时更是入木三分。在演奏德奥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时优雅细腻、柔中见刚,气质高贵,带有典型的古典风格。而舒曼更是拉罗查钟爱的作曲家,拉罗查在演奏舒曼的作品时表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色彩与诗境。拉罗查的演奏充分展现了她作为钢琴家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5.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
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著名钢琴家,195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五岁开始习琴,六岁时被誉为天才,随即进入巴黎国立音乐戏剧学院学习。十六岁开始演奏自创曲。1977年,独奏《水边的阿狄丽娜》,引起轰动。1990年,以《致艾德琳之诗》获得世界上唯一的金钢琴奖。
早在三岁时,理查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父亲有意的引导下,理查德在四岁时便爱上了钢琴,他每天都要练上五六个小时,刻苦的练习,再加上优异的天资,使他在五岁的时候便自己创作出一支曲子《菲菲圆舞曲》,并在一次小型家庭聚会中为大人们演奏。来自大人们的称赞使理查德更加热爱钢琴,他十二岁时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十六岁时在学校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理查德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在人们眼中,他本应该成为古典主义钢琴演奏家,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对通俗音乐发生了兴趣,不顾周围人们的反对毅然转变方向,同米谢尔•沙德合作,录制音乐,并结识了当时法国音乐界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奥利弗•杜桑。1977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水边的阿狄丽娜》,立刻引起轰动,理查德的钢琴曲犹如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传遍世界各国。自《水边的阿狄丽娜》之后,他又推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星空》、《秋日私语》、《心曲》等。他以华丽的音色、优雅的旋律和俊美的形象,为自己确立了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世界现代钢琴演奏王子”。1990年,法国电视台“90之星”评选,理查德以一曲《致艾德琳的诗》(即《献给爱丽丝》)获得世界上唯一的金钢琴奖。随后,他与詹姆斯•拉斯特合作录制了《太阳永上云端》。
理查德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大河》、《梁祝》以及《花心》等等。他弹的钢琴曲,音色华丽、旋律优雅。他演奏的《致艾德琳的诗》、《心曲》、《爱的旋律》、《异国情》、《爱的乐章》等曲子,如同一首首浪漫的诗,激发出人们对生活的爱,唤醒那些沉睡在心中的浪漫情怀。每当提到这位“世界现代钢琴王子”,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到“爱”和“浪漫”。这些年来,理查德•克莱德曼用他那爱与浪漫的琴音,与中国结下了情谊,感动了世界。
6.伟大的钢琴天才——朗朗
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中国沈阳。三岁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四岁师从朱雅芬教授。五岁和七岁连续两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九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十一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十三岁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同年他应邀与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开幕式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十四岁考入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大师院长格拉夫曼。被数家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曾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他的成名充满戏剧性。1999年,十七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使他一举成名,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当晚,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又一次为音乐家们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他已两年多未弹,然而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与世界上的一流乐团陆续签约,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
郎朗是第一位与柏林、维也纳、美国五大洲艾所有一流乐团长期合作,并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的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他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第二节 经典钢琴曲介绍
现代的世界级演奏大师几乎都认为,演奏家只能在尊重原作创作思想基础上发挥演奏者的个性,再发挥演奏者的个性,进行二度创造。因为音乐所要表现的意思很多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尊重原作,意味着要了解作品本身的精神。著名钢琴大师克劳迪欧•阿劳说:“如果你想要懂得一个作曲家的某一部作品,那么极为重要的是去研究那位作曲家的全部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语言。”
一、贝多芬的奏鸣曲
1.音乐圣经的“新约全书”
贝多芬一生写了三十二首奏鸣曲,都附有作品号码。钢琴奏鸣曲作品2号是三十二首奏鸣曲的开始,属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作品111号是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属晚期作品。从作品2号到作品111号的过程,有人称为是形成古典主义音乐、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钢琴音乐的大发展史。它们纵贯了贝多芬的一生,构成了他的风格的变化。通过这三十二首奏鸣曲,人们可以从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期作品、晚期作品中看到贝多芬坚强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崇高的境界和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有一次,《哈佛音乐辞典》的编者亚培尔博士向德国著名的音乐学家哈姆请教,假若诺亚方舟之事重演,现代的诺亚能携带一本琴谱,应带哪一本最合适?哈姆的答复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贝多芬奏鸣曲成了人类音乐宝库的重要财富,被许多音乐家奉为音乐的“新约全书”。
贝多芬把钢琴奏鸣曲放在同交响乐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他将这种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并通过这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自己及全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的奏鸣曲具有宽广、富有戏剧性的音乐效果。贝多芬不仅扩大了钢琴的演奏音域,增强了力度的对比,提高了弹奏的难度,还加强了奏鸣曲式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扩大了展开部的矛盾冲突和发展的动力,他对奏鸣曲的创作远远超过了他以前所有的音乐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对奏鸣曲这一形式的卓越创造与贡献,是钢琴艺术创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第一首奏鸣曲至第十八首是贝多芬的前期作品
奏鸣曲第十九首至第二十六首是创作成熟期作品。第一首至第三十二首是贝多芬晚期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时期贝多芬的创作思想。三首奏鸣曲出版于1796年,题献给贝多芬的老师海顿。1790年二十岁的贝多芬血气方刚,奋发向上。他已演奏创作了不少作品,非常渴望能拜海顿为师。就在这一年的12月,海顿访英国途中留在波恩,贝多芬与海顿第一次相见。到了1792年7月,贝多芬又与大获成功而返乡的海顿相会,这次相会,贝多芬终于如愿以偿,将自己的清唱剧拿给海顿,请他批评指教。海顿发现了贝多芬的才华,愿意收这位才华横溢的学生。贝多芬立即奔赴维也纳。在维也纳期间向海顿学习的同时,自己的创作也产生了创新的萌芽。他逐渐不满足于在海顿处学习,又师从于音乐理论家阿布烈兹贝格以及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萨里耶(Antonio Salieri,1750—1825)学习歌剧作曲。1795年贝多芬完成了三首钢琴奏鸣曲题献给海顿,并于1795年8月在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宅第的演奏会上亲自弹奏给海顿听。这三首奏鸣曲就是作品2号。作品2号的三首奏鸣曲每首都有四个乐章。有人评价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有与海顿、莫扎特作品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在音乐构思、键盘织体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最重要的是从这三首最早的奏鸣曲中,已萌芽着贝多芬自成一体的因素。
3.贝多芬的第一首奏鸣曲
这一首中的有一部分写于波恩(1792年)。关于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Allegro,f小调,织体比较简单,但呈示部第一主题已显露出贝多芬式直率的线条。
主题中和弦分解型进行,与莫扎特《g小调交响曲》终曲的主题有继承的联系。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不但旋律线的走向相反,而且表现的情趣也不同。第一主题用了断奏与连奏的手法,第二主题却用连奏呈现出优美的曲调。在连奏的第二主题上稍做发展,使音乐紧凑,然后在感情和力度的冲突中结束呈示部。
在发展部里,先出现第一主题的素材,然后展开的是第二主题的素材,并在旧的主题因素中出现了新的形象特征,增加不安的因素。在激烈的冲动后,由两小节左手四分音符单音进行使音乐安静下来,但感情仍未平息,逐转入再现部。再现部的第一主题是f小调,乐曲以简洁有力的尾奏结束第一乐章。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用了各种因素的对比(强、弱、跳奏、连奏、旋律反向进行、节奏疏密、和声色彩明暗)来显示情感的矛盾。这一简洁的乐章已预示了贝多芬创作的发展方向。
第二乐章,慢板(Adagio),F大调,3/4拍子,这是一个缺少发展部的奏鸣曲形式。开头的第一主题是贝多芬于1785年十五岁时在波恩写的C大调钢琴四重奏曲(没有作品号)的第二乐章中的主题转用而来的。
在五小节的小结尾后,再现部以变奏的手法将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托出,小尾奏比前面更富装饰,更平稳地结束第二乐章,由于是早期作品,这首Adagio(慢板)没有晚期作品的深刻。
第三乐章,稍快的小步舞曲(Menuet allegretto),f小调,3/4拍。这是一首优雅的小步舞曲,代表了贝多芬早期作品的古典风格。它没有摆脱海顿、莫扎特创造的生动的、充满活力的小步舞曲的传统。
第四乐章,最急板(Prestissimo),f小调,3/4拍,奏鸣曲式。这是一首具有贝多芬英雄气质的终曲,是三首奏鸣曲中表现最为大胆的乐章,贝多芬独创的精神在这里已展现无遗。在终曲中,八分音符三连音节奏作为背景接连不断,大段大段贯穿在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中,这种节奏已预示将成为贝多芬式的动力性节奏。
4.贝多芬第三首奏鸣曲作品2之3,C大调
这首奏鸣曲作于1795年,它和第二首一样,是贝多芬初到维也纳、春风得意时写的一首作品。这首奏鸣曲在三首奏鸣曲中规模最大,技巧最难。他的技巧显得华丽、辉煌,显示了贝多芬年轻时雄心勃勃、勇猛精进的姿态。
二、精致的钢琴小品
19世纪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兴起、发展并达到顶峰的时代。从19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起,欧洲的音乐已从王公贵族的沙龙中挣脱出来,走进广大的中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在一些大城市,成立音乐组织,组建了可以容纳大量听众的音乐厅,经常举行不同形式的音乐会。音乐的风靡,使许多有才华的音乐家创造性思维有了更广的空间,为了表现作曲家的意愿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作曲家们不断从内容、形式直至体裁上进行创新。在钢琴音乐的创作上,舒伯特首创了《即兴曲》和《音乐的瞬间》两种形式。
舒伯特在19世纪20年代首创的《即兴曲》和《音乐的瞬间》都属带有即兴性质的中、小型钢琴独奏曲。这两种体裁形式简洁,织体朴素,陈述手法多样。19世纪20年代是舒伯特创作的晚期,他所遭受的贫困与不幸,使晚期作品蒙上了伤感的色彩。1827年夏,舒伯特应朋友帕哈拉的邀请,到格拉兹的乡村别墅避暑。饱经贫困与不幸摧残的舒伯特在乡村美丽而质朴的大自然中,心灵的创伤得到修复。从格拉兹归来后,舒伯特创作了这一组《音乐的瞬间》编成钢琴集出版,作品编号为D.780。
作品94第三首,就是著名的f小调《音乐的瞬间》。
透过这首短小而轻快的f小调,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带给舒伯特的妙趣和安慰,舒伯特又将这首小曲献给人类,让世世代代的音乐爱好者享受《音乐的瞬间》。
这首小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2/4拍,速度是快板。A段主题在两小节左手的八分音舞曲伴奏音型后进入,灵巧的倚音将主题装饰得活泼而轻松。
三、舒伯特的《即兴曲》
即兴曲是舒伯特首创的一种形式。19世纪20年代是舒伯特创作的成熟时期。八首即兴曲均作于1827年(舒伯特逝世的头一年)。前四首作于1827年夏天和秋天,当年出版,编为作品90号,后四首是在1827年12月写成。直到作曲家去世十年后的1839年才出版,作品编号为142号。和《音乐的瞬间》差不多,这首即兴曲,也是舒伯特在格拉兹别墅避暑期间就已酝酿、归来后所作的乐曲。乡间的清新空气冲刷了舒伯特的痛苦,他以超脱的精神写下的《即兴曲》优雅、轻松,富于浪漫主义气息。
四、门德尔松的《无言歌》
《无言歌》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器乐小品的形式,这种形式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舒伯特的《音乐的瞬间》一样,它们都以新颖的体裁充实了钢琴艺术的创作,是钢琴文献宝库中的财富。《无言歌》是门德尔松自己起名,表示“在钢琴上歌唱”。门德尔松共创作了四十九首《无言歌》,曾编为八集出版(不包括作品109号,最后一首)。这些《无言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描绘自然风光的《浮云》、《春之歌》等优美的风景画,也有表现劳动与生活的《狩猎》、《纺织歌》、《威尼斯船歌》等生动的风俗画。每一首小曲都能给人一种新鲜感和情趣,每一首小曲都是一首用钢琴唱出的歌。丰富的内容,以及作曲家多变的创作手法都表现了门德尔松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门德尔松的创作风格,也反映了19世纪作曲家追求器乐声乐化(歌唱性)的倾向。
作品62之6《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言歌》中最出名的一首小品。它不仅是演奏家们经常演奏的钢琴小品,还被改编成管弦乐和轻音乐广为流传。
这首乐曲共分三段,乐曲速度稍快而流畅,A大调,2/4拍主题A是全曲的基调。这是一个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基调,门德尔松采用了多声部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活跃在高声部的是一支轻快、妩媚动人的春天的赞歌,乐句的线条上下起伏,配上乐句间的呼吸,让人感到流畅而温柔。弹奏时手臂的重量沉指尖,靠力量的移动,用极连奏的方法奏出如歌的旋律。中、次中音声部分解和弦式的装饰音展现春天的景象:小鸟在歌唱,河水在流淌,春风吹拂,树枝随风摇荡……每小节第一拍左手的八度低音,又让人感到大地的宽广。乐曲三个声部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感受和欣欣向荣的喜悦心情。
中段是在A段基调上的发展,旋律的起伏更大,音程的跳动增大,左手伴奏的手法变化,使中段的色彩更丰富,情绪更热烈。三小节十六分音符的经过句后,乐曲重又回到了第一段的基调。
当如歌的主题奏出后,乐曲在主题的基调上再次进行发展,中段的旋律在A大调上重又出现,逐渐地与第一段的动机相连,在一串主题动机的下行模进中,音乐越来越轻,最后以一串上行A大调分解琵音,加上装饰音轻盈地结束全曲。
五、“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
在19世纪的钢琴音乐创作中,肖邦的创作是耀眼夺目的。肖邦在继承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用了非常广泛的体裁形式:奏鸣曲、叙事曲、协奏曲,诙谐曲、幻想曲、夜曲、前奏曲、练习曲、圆舞曲、波罗奈兹舞曲、马祖卡舞曲、船歌、即兴曲等等,使19世纪的世界钢琴音乐成了音乐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黄金时代。肖邦的创作以抒情见长,宽广如歌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纷繁复杂的技巧衬托出他不朽的乐思。肖邦的创作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的气节使身体虚弱的肖邦产生战马嘶鸣、激奋热情的篇章。他的音乐对于19世纪波兰民族解放运动来说,正如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所描述的,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1.肖邦的马祖卡舞曲
马祖卡舞原称马祖尔、马祖列克,是起源于波兰东北部一带马左维亚地方的一种农民舞。与马祖卡舞曲同时存在的有鲁布林的欧具列克舞,是一种男女围成圆圈转,一边打着手,一边激烈跳跃的舞蹈。
另一种是库亚维地方的库维亚克舞,在这种舞曲中,使用三连音或慢慢拉长的节奏,强步的强音是不常有的,常用弹性速度演奏,旋律带有哀愁感。
以上这三种舞曲都是3/4拍,强音常出现在第二拍库亚维亚克或第三拍上。
肖邦在自己的马祖卡舞曲创作中综合了马祖卡、库亚维亚克、欧具列克三种舞蹈的舞曲,以独特的创意将其发展成新的体裁与内容。在马祖卡里,肖邦从调性的安排上、和声的处理、音程的增用、节奏的多变上都打破了马祖卡原有的常规,使它们从乡土气息走到高雅音乐的境地,但又不夺去它原有的泥土芳香,成为钢琴艺术的珍宝。
2.肖邦的g小调第1号叙事曲,作品23号
肖邦的四首叙事曲和他的马祖卡舞曲一样,同样是钢琴音乐史上大胆的创新。叙事曲这种体裁最早来自民间诗歌和文学的叙事诗。19世纪初舒伯特将这一形式运用到声乐艺术中,如歌曲《魔王》;肖邦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来的作曲家。在肖邦的叙事曲中,舒伯特的叙事歌曲那种史诗性、戏剧性的情调,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扩展。肖邦将叙事曲变成容纳更多内涵的大型乐曲,堪称“钢琴音乐的交响诗”。
g小调叙事曲于1831年完成草稿,1835年定稿。写g小调叙事曲时,肖邦二十一至二十五岁,当时的波兰正处在外国侵略、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人民遭受痛苦的悲惨动乱年代。肖邦身居国外,却时刻担忧着祖国波兰的安危。在他的身边常聚集着一些流亡国外的波兰爱国者,谈论祖国的形势和前途。密茨凯维奇是这群流亡者中的一位诗人,他的一些叙事诗激起了肖邦的创作欲望。据舒曼回忆,肖邦曾亲自告诉他,g小调叙事曲是受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叙事长诗《康德拉•华伦洛德》的启发而写的。长诗描绘了11世纪时,条顿十字军战败立陶宛,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十字军所俘,在敌营中长大成人,并受重用。立陶宛人装扮成歌手深入十字军,以无比感人的诗句打动了华伦洛德的心,使他立志为民族效劳,为祖国献身。华伦洛德利用十字军对他的信任,从内部破坏敌军,挽救了立陶宛,最后被十字军发现了华伦洛德,将他杀害。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对英雄的歌颂,号召波兰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肖邦在g小调叙事曲中没有再现原诗的内容,而是通过钢琴体现长诗的精神气质。在音乐结构的布局和音乐的形象上却表现了叙事的性质,似乎在回忆英雄光辉的一生。
3.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作品
练习曲一般是为了训练演奏技术而作的乐曲。大多数练习曲都脱离艺术性,仅以提高演奏者的技术为目的,虽然有些音乐家也力图将技术训练变为有音乐的乐曲,但终究被大量纯技术的训练所代替。是肖邦和李斯特将练习曲从技术性的乐曲变成真正艺术性的作品,使练习曲这种形式成了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的评论家将巴赫的前奏曲(指十二平均律前奏曲)比作是18世纪上半叶古典派钢琴技术的法典,将肖邦和李斯特的练习曲视为19世纪上半叶浪漫派钢琴艺术的法典。这两位巨匠的练习曲明显表现了浪漫派的钢琴风格的特征: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色彩,惊人的织体变化,丰沛的音响,技术的高超与音乐表现的紧密结合……这些都赋予练习曲新的价值。
肖邦一生共作有二十七首练习曲。包括练习曲作品10号十二首(1833年出版),作品25号十二首练习曲(1837年出版),还有三首新练习曲(没有作品号)1840年曾由莫谢列斯等人编辑发表,1841年单独出版。
肖邦一生写了二十一首夜曲,其中的十八首在他的生前分别以两首或三首出版。肖邦继承了菲尔德这种夜曲形式,他早期创作的夜曲也是在菲尔德夜曲的影响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是肖邦在一开始写作夜曲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模仿菲尔德,而是走着自己的道路。在夜曲这种体裁中,肖邦在情感的充实、思想的丰富、织体的多彩、结构的扩展上远远超过前人。他将夜曲沙龙情调的狭小圈子,扩展到表现大自然夜景的造型,抒发明朗的思念,内心的伤感和柔情的表白。同时将火一样的激情,内心惶恐不安,沉痛的倾诉,以及像叙事曲那样富于戏剧性和悲剧性的内容注入夜曲中,使夜曲不仅表现了夜晚,还有白昼大自然的幽静;不仅表现恬静梦幻般的美,更抒发了肖邦的爱国激情。
肖邦夜曲的音乐形象丰富,每一首夜曲在体裁的处理上都不同,比如降D大调夜曲作品27号第二首是最富有诗意的一首,它的左手始终是流动的分解和弦音,右手通过装饰性的变奏加以发展,呈现出一幅月色皎洁、水波汩汩、树叶簌簌、情侣互诉衷肠的迷人夜景。
4.肖邦的圆舞曲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舞曲,这种舞曲最早是奥地利北部的一种农民舞,是速度较缓慢的三拍舞曲。17、18世纪这种舞蹈流入了宫廷,速度逐渐变快,形式也高雅了。到了19世纪,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和老约翰•施特劳斯以及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大量圆舞曲,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使圆舞曲不仅在宫廷及上层社会的舞会上取得地位,同时作为音乐的一种体裁得到发展。至今,每年维也纳都要在新年晚会上演奏施特劳斯家族所创作的圆舞曲。
肖邦一生写了二十一首圆舞曲,生前仅出版八首,大部分是肖邦去世后作为遗作出版。肖邦的圆舞曲与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的最大区别是,肖邦的圆舞曲不是用来为舞会伴奏的音乐,他将圆舞曲理想化,并把自己的生活及思想的内涵注入圆舞曲中,使圆舞曲的音乐更高雅,更华丽,只能作为音乐会演奏用。有的圆舞曲不是为世人留的,仅仅是肖邦内心情感表露的一个方面,这种情感赋予肖邦的圆舞曲与一般圆舞曲迥然的诗意。
肖邦的降A大调圆舞曲作品69号第一首就是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抒情诗。
六、舒曼的钢琴套曲——《蝴蝶》
钢琴套曲是舒曼钢琴创作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他的钢琴套曲不同于古典时期的钢琴奏鸣套曲。钢琴奏鸣套曲往往有固定的三个乐章的程式,每个乐章结构比较庞大,内容也相对复杂,而舒曼的钢琴套曲没有沿用固定的程式,而是由一首首短小精致的曲子组成,形式灵活、形象生动,就像一幅幅趣味各异的风情画。在套曲中,这些小曲由一个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但各自都有小标题。舒曼喜爱写标题音乐,认为标题可以明确地把内容提示给听众,但他又反对用标题束缚听众的想象力。他的作品中的标题往往都是很笼统的文字,把听众带到一个特定的意境中,让听众随着音乐能自由地幻想。因此,他的套曲捕捉的是生活中五光十色的情景,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每一组套曲风格独特,而每一组套曲中的小曲又个性鲜明,其中,《蝴蝶》是舒曼采用套曲形式创作的最早的钢琴套曲。这首套曲完成于1831年,套曲中的第一、第三、第四、第六以及第八首是在海登堡就已写好了的。据舒曼自己说,他将这些从1828—1830年写的小品编写成大型套曲是因为看了约翰•保罗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妄自尊大的时期》最后一章《幼虫之舞》后受了感染获得灵感而作。
这首套曲在规模上虽不如《狂欢节》和《大卫同盟》般恢宏,但这首最初的套曲却表现了舒曼抒情而富有幻想的创作特征。舒曼将这首套曲题献给他的三位兄嫂。套曲中每一首小曲,作者都附了标题:(1)化装舞会;(2)巴尔特;(3)布尔特;(4)假面;(5)维娜;(6)布尔特之舞;(7)交换假面;(8)招供;(9)愤怒;(10)卸装;(11)急忙;(12)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
如今这首《蝴蝶》套曲已成为演奏会的常用曲目,同时,在钢琴教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